• 测评指标
  • 创建动态
  • 文明聚焦
  • 媒体东华
  • 校园文化
  • 志愿公益
  • 组织机构

劳动报:大学生求职|纠结之后,我选择离开上海,回西部家乡工作

大学生求职|纠结之后,我选择离开上海,回西部家乡工作

来源:劳动观察 作者:郭娜

本报推出“大学生求职”调查系列,记录下00后们走向社会的真实,给更多同龄人启示。

编者按:2022届高校毕业生规模预计1076万人,同比增加167万,规模和增量均创历史新高,堪称史上更难。

7月,是大学生走上工作岗位的普遍时段,但是面对“史上最难”,00后大学生们都找到工作了吗?他们经历了什么,心态又有那些变化,未来又有哪些打算?本报推出“大学生求职”调查系列,记录下00后们走向社会的真实,给更多同龄人启示。

人物:任悦

毕业院校:东华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

我是东华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材料与化工专业一名研究生,今年毕业,现在正在家乡兰州,等待入职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兰州化工研究中心。回到熟悉的城市,住在家里,身边有父母陪伴,心里很踏实,也觉得很幸福。

两年前,我通过研究生考试,来到东华大学读书。我找工作启动的比较早,秋招的时候就一边参加学校组织的招聘会,一边在网上搜索相关企业信息并投递简历。一开始,我就把求职目标瞄准国家重点行业领域。我报名参加了去年10月底中石化上海公司的校招考试,顺利通过笔试和面试,拿到了offer。

当时我是想留在上海的,我挺喜欢上海的。当时我怀揣梦想来到上海求学,非常向往大城市的包容与自由。在这里生活了两年,我更感受到上海的魅力、机会,所以留下来是一种自然而然的选择。但是到了今年4月份,因为疫情封控在宿舍里,有一天我浏览招聘信息的时候,无意间看到了中石油研究中心春季的招考公告,地区刚好是我的家乡——甘肃兰州。我抱着试一试的心态参加了考试,有幸最后拿到了offer。

这下我反而陷入了纠结。是留在上海?还是回老家?说实话,真难选。上海和兰州这两个岗位,我都喜欢,薪酬水平差不多,中石油、中石化都是重点行业。我还询问了身边很多朋友、辅导员、也咨询了我父母的意见。

我父母都很尊重我的决定,他们也只是跟我分析了下利弊。留在上海,机会可能会更多,事业角度考虑可能发展前景会更好一点,但是生活压力会比较大。尤其是我一个女孩子,要独立在上海打拼,会辛苦一些。回到家乡,则恰恰相反。我也和辅导员聊了,辅导员鼓励我回到家乡,建设家乡,各地方现在都很重视人才,以我的学历、学识回去,也许会更受重视,有更多机会。

一边是一线大城市,一边是回家乡,到底选哪个?我父母让我放手去选,不要有顾虑,听从内心即可。那我的内心到底是什么样的?关于未来我是如何规划的?那段时间我真的想了很多。我在脑海中描绘了一幅场景,在我生活过的城市,在以重工业为主导的兰州,我用我自己的学识去建设它;下班后,我回到家,吃上父母做得饭,和他们聊聊天,周末了和亲朋好友、同学一起过慢生活,这样安稳的日子对我充满了吸引力。

我心里的天平慢慢倾斜了,我决定回家乡。我父母也很支持我这个决定,所以在毕业后我就回来了。

回到熟悉的地方,让我觉得很有安全感。兰州也发展很快,它的发展拥有无限可能,这也激发了我的斗志。回来了就好好干,安稳生活没后顾之忧,我更可以把精力投入到工作中去。

未来的事儿,谁说的准呢?也许还有各种选择摆在我面前,跟从内心就好了。

发布者:郭娜 发布时间:2022-08-01
校方微信订阅号
校方微博
东华大学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