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测评指标
  • 创建动态
  • 文明聚焦
  • 媒体东华
  • 校园文化
  • 志愿公益
  • 组织机构

[SMG上海人民广播电台] 马克思主义专项支持计划(东华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院长王治东专访)

1.[SMG上海人民广播电台] 马克思主义专项支持计划(东华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院长王治东专访)

本市昨天召开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与马克思主义学院建设工作推行会。会上宣布了上海市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专项支持计划入选名单,并颁发上海市马克思主义理论教学研究终身荣誉奖、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名师、马克思主义理论教学研究中青年拔尖人才,请听本台记者刘康霞发来的报道。

由社会资金资助开展的上海市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专项支持计划是上海的一个创新举措,由上海市教育发展基金会每年出资500万元,连续支持3年累计资助1500万元,评选马克思主义理论教学研究终身荣誉奖和中青年拔尖人才以及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名师,设立马克思主义理论教学研究国情调研专项资助、马克思主义理论教学研究刊物专项资助。

复旦大学倪大奇教授是十位终身荣誉奖获得者之一,今年83岁,从事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长达50年,退休十多年,还在继续学研马克思主义,在获奖发言中他深情地说到“过去的老同志大部分已经退休了…”。倪大奇说“过去的老同志大部分已经退休了,很多人仍然默默地坚持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道路上以各种方式实现自己的梦想,通过学习研究重新修改为教育改革继续出力。”

上海高校现有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一级学科博士点3个,2级学科博士点7个,1级学科硕士点8个,2级学科硕士点10个,初步形成学科整体实力,学科的规模、体量是全国第一方阵。但呈现出有高原缺高峰的状况,学科带头人才和梯队不足,这次专项计划还评选出教学名师10位,中青年拔尖人才50位,东华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院长王治东获得中青年拔尖人才计划资助,她认为专项支持着眼的正是人才梯队的建设,“这是上海市对整个马学科人才培养的一个非常大的一个动作,那么这也是很振奋人心的动作,对于我们这个一线的思政课教师来说,不仅仅是这个物质上的这个支持,这种高度的支持齐聚了一种这个关注,这种关注带来的是这个,大家责任,同时呢,也有这个动力。这个支持计划未来的这种齐聚人才会在未来的这个课堂的实效性,人才的培养的成果性上会有所体现的。”

不仅如此,上海还提出要推进同城平台建设,让本市高校马克思主义学科人才资源实现最大限度的共建、共享、共同提高。作为教学名师,上海交大陈锡喜教授欣喜地说,“这次作为整个一个支持计划里面的一个很重要的一个内容,就是同城。这样弥补了两个问题,一个就是,各个学校他的马院发展的不平衡,思政课现在需要靠学科来支撑的,这个呢就是现在的15个上海示范性马院它这个学科力量相对来讲比较强一点,这样对它们自身,这样它们可以互相做一些交流,这个同城平台,我感到也是上海这次整个一个支撑支持计划里面的一个很重要的一个特色。”

(来源:上海人民广播电台2017年9月9日 记者:刘康霞)


发布者:SMG上海人民广播电台 发布时间:2017-12-12
校方微信订阅号
校方微博
东华大学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