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测评指标
  • 创建动态
  • 文明聚焦
  • 媒体东华
  • 校园文化
  • 志愿公益
  • 组织机构

教师节 | 东华大学马承愚:打造一支带不走的人才队伍

【编者按】又是一年教师节,师者,传道授业解惑,国家与社会前行的每一步背后,都有着坚守三尺讲台播撒知识与精神火种的人民教师。这个教师节,迎着党的十九大即将召开的东风,我们选取了近一年来获得各类荣誉的教师代表,他们中有被学生选为新一届“我心目中的好老师”的,有在教学育人一线作出突出贡献和改革探索的,也有始终坚守科技创新服务国家建设发展的,让我们透过他们感受东华人对教育事业的热爱与坚持,感受人民教师如何做好学生的引路人……


我校马承愚教授的事迹入选“2017上海市‘为人、为师、为学’先进典型展播”活动。东华大学新闻网转载“教师博雅”公众号《为人为师为学丨东华大学马承愚:打造一支带不走的人才队伍》一文,让我们一起感悟马老师的为师之道,学习他师者烛心的奉献精神。

喀什是祖国最西部的一座边境小城,也是一带一路版图上的一颗明珠。年届六旬的东华大学环境学院教授马承愚主动请缨,在这里开始全新的挑战与征程。

一周3天给本科生上课,2天给中学生义务辅导,每星期六还义务为考研同学“开小灶”——这就是马承愚满满当当的边疆支教日程。刚来时,马老师流了一个星期鼻血,手脚干裂,第一学期下来还患上了肺炎,暑假回上海治疗,输液还没结束由于要返校上课,只能开些口服药返回喀什。

援疆不仅要“输血”,更要“造血”,所以马老师坚持与民族教师“帮扶结对”,为新疆打造出一支带不走的人才队伍。

马老师说:“我不是愚公,却一样能发挥愚公移山的精神,尽自己所能用知识改变这里的孩子,改变这片祖国的土地。在新疆,许多人并不认识我,也不知我叫什么名字,但是他们知道我是来自上海。我来这里带来的不仅是知识与技能,更是上海人民的深情和厚意。”

马承愚,男,汉族,1957年3月出生,2000年7月加入中国共产党,东华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化学原理教研室主任,国家环保部纺织工业污染防治工程技术中心副总工程师,教授。58岁,在很多人看来不是“折腾”的年纪了。东华大学环境学院教授马承愚,却在58岁这年从上海来到5000多公里外的新疆喀什,成为第八批上海援疆教师中年龄最大的一位。

为了新疆教育的发展,马承愚教授于2014年初响应党的号召,毅然到新疆喀什大学(原喀什师范学院)进行为期一年半的援疆支教,协助该校筹建环境工程专业。援疆期间,他克服身体不适、气候和生活条件差及恐怖袭击的多重风险,全心全意开展教书育人和专业建设工作。

克服困难条件,坚持援疆支教

喀什是祖国最西部的一座边境小城,海拔高,距离塔卡拉玛干大沙漠50千米,沙尘暴频繁来袭,有时持续一周,即使在室内及睡觉都要戴上口罩。这里年降水量仅60毫米,气候非常干燥,相对湿度远低于20%,与沙漠中完全相同,人在这种环境下会严重脱水,必须经常喝水。

马老师工作所在的办公楼没有厕所,如厕要到很远的公共厕所。为了避免憋尿带来的不适,往往不敢多喝水。马老师刚来时,流鼻血一周,手脚干裂,还患上了肺炎。在这种情况下他仍然坚守岗位,边治疗边工作。此外,喀什频发恐怖流血事件,这给援疆支教增添了极大风险,平时不能随意出校门,活动空间仅在校园内。喀什停电、停水、停网更是家常便饭,生活和工作与在上海不啻天壤,但这些都没有难倒马老师。电池、蜡烛、水桶成了他日常生活工作不可或缺的“三件宝”。当学院书记在通话中表示出关切和担忧时,他反倒安慰对方说:没关系的,自己是经过艰苦锻炼的人,承受得起。

关爱民族学生,体现党的温暖

马老师牢记党的宗旨,在工作中时刻不忘体现党的形象,高标准要求自己。由于种种原因,喀什大学没有教师能胜任制图课,马老师主动承担了该课程,此外还要讲专业课,即使腿摔伤的情况下也拄拐坚持上课。为了保证教学质量,马老师自费制作教学模型,并把自家的照相机、扫描仪带到新疆用于辅助教学。在讲授制图课时,马老师把整本教科书的一百多个插图全部制成PPT,还给同学们额外开设了AutoCad计算机辅助设计课程,使同学们在涨知识的同时,又提升了知识应用的能力。

马老师在喀什满负荷工作,把新疆的学生看成是自己的孩子,一周三天给本科生上课,两天给中学生辅导,周六还义务为考研同学“开小灶”。喀大学生的基础不如内地学子,马老师鼓励他们为实现梦想而加倍努力。回到上海后仍给考研同学寄去复习资料,还为一名家庭困难学生的函授学习支付了850元学费。辛勤的园丁培育出耀眼的花朵,唐丽娟考了330的高分被东华大学录取,成为喀什大学历史上首次考上上海“211”高校的研究生;王飞坤考了282分,被新疆大学录取。

师者烛心,照亮困难民族中学生追梦之路

吐尔逊帕夏是当地一名民族高一女生,梦想将来成为服装设计师,无奈家境贫寒。马老师认识她后,暑假回上海为她买了大量美术用品和书籍,装包背到了喀什。美术是一项高消费学习,马老师每月计划一笔开支资助她,为此戒掉喝葡萄酒(为促进睡眠)的习惯。回沪后,马老师还为她支付美术复习班的部分学费。目前,吐尔逊帕夏已经通过高考美术课考试,正在迎接高考。马老师只有一个目的:一定帮她考上理想大学,考上研究生,将来成为新疆的栋梁之才。

同样挣扎在梦想与现实边缘的还有维吾尔族男孩艾斯卡尔。父母身患疾病、没有工作,艾斯卡尔的梦想是考上上海最好的医学院,学成后可以回新疆做一名治病救人的医生,帮助和父母一样的病人解除病痛折磨。马老师也主动帮助他树立信心,不仅传授学习方法及学科知识,还挤出午间休息时间为他安排复习辅导。他像一株燃烧的蜡烛,为困难中的学生带来希望,照亮道路。

致力专业建设与传帮带培养,“援疆没有休止符”

马老师自知作为援疆教师的工作时间毕竟不长,在他看来本地“青椒”才是新疆教育发展的“种子”。为建设新专业,马老师着手专业教学体系的建设,制定培养方案、课程建设,本人开设了多门课程,同时热情培养当地少数民族青年教师。事实上,由于种种原因,不少喀大教师辞职调往内地,师资严重缺失。“几乎全校所有专业都缺,而一些内地高校教师过剩,有的教师一年都没有课。”马老师作为临近退休的老教授,不求晋升职务职称,道出了援疆支教的最大原因:“在新疆更可以发挥我的作用!”

马老师不无忧虑地表示,“援疆光靠‘输血’不行,关键还在于增强‘造血’功能”。喀什大学古丽戈娜和努热曼古丽这两位维吾尔族年轻教师,都是从“内高班(少数民族内地高中班)”考上国内知名高校,毕业后回疆工作的。“基础都不错,有很好潜力,就是缺少必要的指导。”马老师让两位徒弟听自己的课,示范课堂教学方法,古丽戈娜获得了全校青年教师教学竞赛第二名。马老师根据每个人的实际情况,帮助青年教师规划职业发展生涯。他还指导她们撰写高质量论文和申报课题,其中两篇发表在国内权威期刊上,一项课题获得自治区“十二五”教改课题立项。另外,他从派遣单位征集了上百套系列彩色菌种照片、影视动画资料和课件送给了任课的民族教师,极大地增进了民族深情。马老师还发表了3篇SCI收录论文,并积极开展教学研究。他成功申报了自治区课题“具有鲜明新疆特色的环境工程专业本科教学及人才培养模式探讨”,以此为基础积极开展相关工作,为该专业的发展打下了良好的基础。马老师说:“我要努力把上海的先进教育理念和方法带过来,多在新疆撒些教育的‘种子’。我走了,年轻人还可以接着干。”

马老师深深热爱新疆教育事业,受到了当地师生的尊敬和爱戴。2015年,他被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党委及人民政府授予“自治区民族团结进步模范个人称号”(按同级劳模待遇),受到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时任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党委书记张春贤等领导的接见,并获颁奖章。这是喀什大学首次将这一荣誉颁发给外校教师。2014年,马老师还被自治区宣传部、文明办评为“最美新疆人——最美援疆干部”,被喀什大学评为“优秀援疆干部”。其事迹多次在人民网、《文汇报》等主流媒体上报道。

同时,让一起我们通过微视频来了解马承愚老师的故事。观看视频请点击链接https://v.qq.com/x/page/q0538315u47.html





发布者:编辑整理自“教师博雅”公众号 发布时间:2017-09-09
校方微信订阅号
校方微博
东华大学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