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组织参加第四届“礼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系列活动的通知
校各二级党组织:
根据教育部有关通知要求,为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系列重要讲话精神和中办、国办《关于实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工程的意见》部署,认真贯彻落实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精神,推进高校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上海市教委工作党委决定在本市高校开展第四届“礼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系列活动。现将有关事项通知如下:
一、活动主题
“传承发展·自信担当——礼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二、活动目的
通过围绕主题开展系列活动,大力弘扬核心思想理念、中华传统美德、中华人文精神,引导广大师生树立正确的历史观、国家观、文化观,坚守中华文化立场,坚定文化自信,增强文化自觉,增进文化担当,充分发挥高校在推进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中的独特作用,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高等教育各环节。
三、活动内容
各二级党组织结合实际,围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这条主线,突出特色,通过以下形式广泛开展相关活动。
1. 教育阐释。充分发挥课堂主渠道作用,推进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进教材进课堂进头脑。开设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课,把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系统融入思想政治理论课、哲学社会科学及相关学科专业和课程。加强对核心思想理念、中华传统美德、中华人文精神的研究阐释,深入挖掘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蕴含的丰富思想政治教育资源和现代价值。以提高学生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自主学习和探究能力为重点,培养学生的文化创新意识,增强学生传承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责任感和使命感。
2. 社会实践。充分发挥共青团、学生会、学生社团的作用,通过主题班会、论坛讲座、党团活动、参观故居旧址、探访历史古迹、体验非物质文化遗产等形式,引导大学生深入了解国情民情,树立文化自信。利用重大历史事件和中华历史名人纪念活动等,展示爱国主义深刻内涵,培育爱国主义精神。
3. 校园文化。凝练大学精神,充分利用校内博物馆、校史馆、图书馆、档案馆、展览馆、纪念馆、美术馆等育人载体,深入挖掘校内的故居旧址、历史遗迹、文化遗产、景观景点和校史、院史、学科史、人物史等丰富的教育资源,发挥其独特的文化育人作用。举办读书月、诵读会等活动,组织学生阅读、诵读、书写中华经典著作,提升品位。推进戏曲、书法、高雅艺术、传统体育进校园,展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成果。制作适合互联网、手机等新兴媒体传播的传统文化精品佳作,推动优秀传统文化网络传播。
四、组织安排
1.组织机构
主办单位:市教卫工作党委宣传处
承办单位:上海高校博物馆育人联盟
媒体支持:易班网
2.时间步骤
一是实施和成果征集阶段(7-10月)。各高校按照通知要求,结合大学精神凝练和校园文化建设,积极打造品牌活动,并形成成果报送。
二是集中展示推广阶段(11-12月)。本市教育主管部门将根据各高校报送结果,组织专家评审,确定一批效果好、影响大、有特色、可推广的成果,采取多种形式予以展示推介。依托“易班网”等教育媒体进行集中展示宣传。在此基础上,拟推广10个上海市高校“礼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示范项目、10个上海市高校“礼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特色展示项目,并推选5个优秀成果报送至教育部,参加全国的评选与宣传推广。
3.展示平台
易班网:www.yiban.cn
五、活动要求
各二级党组织要高度重视、精心组织,积极整合校园文化资源,广泛发动党团组织、学生社团,选择符合自身特色的活动方式,依托有效载体,创新活动手段,打造富有时代气息、体现文化内涵、具有价值导向的品牌活动,营造传承发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浓厚氛围,推动活动形成声势、取得实效。
六、成果报送
9月20日前,各二级党组织将活动成果材料报送至校文明办(联系方式附后),每单位限报1项成果。学校将组织评选并择优向市教育主管部门报送。
成果材料包括:《“礼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系列活动成果征集表》(见附件),每项成果提交1500字左右文字材料和相关图片2-3张。文字材料要文风朴实、重点突出、内容详实、特色鲜明,照片要有典型性、代表性。
六、联系人及联系方式
联系人:孙庆华
联系电话:67792208
电子邮箱:wmbdhu@163.com
党委宣传部
2017年7月5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