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华青年教师】关心学校事业发展,普遍认可教师的师风师德建设
调研结果显示,青年教师普遍关心学校的各项事业发展,对我校师德师风的总体情况表示满意。
1、关注学校教育事业的改革发展,尤其在高水平师资队伍建设、科研创新型基地与科技创新平台建设等方面。受访教师普遍关心学校教育整体事业尤其是所在学校的发展。具体来看,高水平师资队伍的建设仍是他们最为关心的(35.7%),其次是科研创新基地与科技创新平台建设(24.0%),高校招生考试制度改革也有一定的关注度。
在影响高校发展的若干因素中,教师队伍的素质和学校领导班子的决策领导能力被认为是最为关键的,分别占19.2%和17.7%。此外,大学文化与精神(16.99%)、学校的发展定位(13.6%)、学校的管理制度(10.7%)、国家对学校的投入(10.4%)也会对高等教育的发展起重要作用。
2、关心学校各项工作发展,但认为学校部分工作有待进一步改进。如表6所示,我校教师对学校的办学定位和办学理念、党建和领导干部廉政建设、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招生和就业工作持肯定态度,但对科研、教学管理、教师考评体系、人才引进几个方面满意度最低。整合座谈资料,主要提出以下几个问题:学校现有的教师考核体系不够科学,只注重论文数量的增长而忽视了质量的提高;职务晋升与项目挂钩,使很多教师无心教学,一心扑在项目上,导致教学科研的分离;学风浮躁、学术氛围较差,学术不端现象凸显。此外,目前学校还存在人才引进与学科建设不相适应、运行机制不科学、进修培养环境跟不上等问题。这主要是因为人才引进机制还不健全。教师反馈意见提出学校应当积极健全人才引进制度,优化培养环境,使引进的人才与现有人才的综合优势发挥到最大限度,使学校学科建设和师资队伍水平稳步提升。综上也可以看出,目前教师对学校工作也高度关注,拥有较强的责任心和问题意识,心系学校发展大计。总体而言,受访教师普遍认为科研教学评估体系有待完善。
3 、高度认可高校教师队伍廉洁自律、爱岗敬业的精神与态度,但在协作精神与创新精神方面仍显不足。综合调研数据与访谈资料显示,我校教师对自身群体的总体印象有较高的认可度。总体而言,我校教师队伍工作态度端正,责任意识较强,师德状况良好。其中,我校教师群体在创新精神、协作精神两方面略显不足,综合受访教师意见来看,主要是中国传统应试教育模式、高校内部环境因素(包括教学定位、惩制度)和教师自身水平三个方面限制了抑制了青年教师创新意识的提升;其中我校对于教学定位和奖惩制度的固有模式也影响了教师之间的合作意识。因此,教师在提升自身素质的同时,学校也应当审度当下相关体制,做出适当调整,营造环境,促进我校青年教师的素质提升。表6为我校教师从不同角度对自身群体的评价。
访谈中,受访者认为,要成为一个能够得到学生高度认可的好老师,应该具备以下共同特征:品德高尚、诚实善良、身正为范、淡泊名利;一心为了学生,关爱学生,与学生做朋友,成为人生导师,富有责任心;教学方法富有吸引力,能够引起学生的兴趣,引导学生自我思考;学识渊博、有创造性、包容性;上课精彩,有吸引力,理论实践相结合。
本调研注重师德方面的建设,在问卷中专门设计了相关问题向被访人群征询意见。从调研数据来看,绝大多数的青年教师都树立了正确积极的师德观念:人文关怀、精神扶持、诚信科研、修炼人格、乐于奉献、实现自我。当问到您认为师德建设最重要的方面时,依次为提倡自我修养、营造良好氛围、学校高度重视、制定师德规范、表彰师德先进和强化考评监督。当问到您认为目前师德建设工作最需要改进的方面时,依次为营造良好氛围、提升自我修养、强化考评监督、学校高度重视、制定师德规范、表彰师德先进。对于国务院印发《关于加强教师队伍建设的意见》,对教师考核实行师德表现一票否决制,有68.9%的受访者表示赞同。有62.3%的青年教师愿意做2年兼职辅导员,访谈结果显示,高校学生辅导员工作的价值及其重要性得到了专业教师们的一致认可。
同时,关于科研与教学之间的平衡掌控,青年教师们的意见并不一致,主要原因还是来自于学校的教育评价体系和教师自身的喜好。前者需要学校对于正确的教育评价体系进行长期的探索,后者需要部分教师重新重视自己选择的教育事业,处理好教书育人与学术研究的相辅相成的关系。畅通师生之间的沟通渠道,加强双方的交流与了解,也是有助于提高师德水平的重要途径。
4、青年教师对学校相关政策文件、规章制度的了解程度有待提升。为优化教学科研体系、提高教职工生活质量等,学校相继出台各类政策文件。调研发现,教师对于各类与自身相关的政策文件了解度一般,这说明宣传还不到位,这极大程度上也削弱了政策的执行效率和力度。另外,教职工对于各类政策文件的满意度也令人堪忧,尤其是涉及到科研经费、职务聘任方面,满意度都在40%以下。客观来说,这是可以理解的:高校教师目前面临的最主要的生活困扰是经济方面的问题,生活的重担和科研教学压力使得他们中的很多人安全感不高,幸福感不强。因此,相关政策得不到大多数教职工的认可是正常现象。这也是需要长期关注并解决的难题,这关系到广大教职工的岗位积极性,关系到整个学校的教育质量。
从访谈中了解,青年教师很想知道学校有关青年教师培养的相关政策制度,但苦于没有渠道得知,询问相关部门,但相关部门的制度解读也不到位。迫切希望校院有关领导和相关部门,能将相关政策告知各个岗位的青年教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