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测评指标
  • 创建动态
  • 文明聚焦
  • 媒体东华
  • 校园文化
  • 志愿公益
  • 组织机构

[人民网等]上海78岁老教授半个世纪探索纺织产业科技创新路(图)

【中国新闻网】上海78岁老教授半个世纪探索纺织产业科技创新路


只有通过学科交叉、产业链集成创新,走差别化、功能化产品道路,纺织企业才有出路。”东华大学材料学院顾利霞教授22日在此间为纺织产业创新发展提出了新思路。

据数据显示,中国涤纶产量占世界70%以上,巨大的产能加上常规产品同质化严重,导致库存积压,传统高温高压生产方式导致的高耗能和高碱度污水排放对环境影响也很大。

在国家科技支撑计划支持下,78岁的顾利霞教授领衔材料、织造、染整等多学科师生组成的协同创新团队,在化学纤维改性和多相高分子材料领域获得一系列原创成果,形成了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新型共聚酯、纤维与染整技术体系,推动了整个产业链多个环节的技术进步,相关成果新近获2014年度国家技术发明二等奖。

2004年,顾利霞领衔项目“功能化系列共聚酯和纤维的研究开发”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已经69岁的她并不满足于此,她又给自己出了一道难题:如何使改性涤纶纤维既具有柔软的手感、常压易染性和高色牢度、又具有良好抗起毛起球性呢?

这一探索就是十年。教室、实验室、工厂,枯燥又艰苦的三点一线,顾利霞进了实验室,进了工厂,亲眼看到学生做实验和生产线运转的全过程,以发现问题。终于,项目组经过大量比较试验,发明了结构均匀、可纺性好、常压易染的新型共聚酯MCDP

同时,由于企业领导和技术人员的高度重视和合作,使得项目第一次试制就实现了大容量连续稳定生产,为国家节约了大量资金。

这款被命名为派司特(BASTER)品牌的新一代功能涤纶纤维,既具有羊绒、蚕丝纤维柔软的手感,又因为结构均匀、分子量小而具有良好的纺丝性能,布料色牢度高、挺括度好,不会起毛起球;同时制备过程各工序温度都比普通涤纶低1530℃,不需要碱液处理,节能减排效果居国际领先地位。项目已经授权中国发明专利10项,申请国际发明专利3项,具有完全自主知识产权,总体技术达到国际先进水平。

“国家需要什么,我就做什么”是这位古稀老人最朴素的创新动力。

顾利霞是中国化纤学科奠基人之一、东华大学钱宝钧教授的第一批研究生,在钱先生“爱祖国、爱人民、爱科学、爱劳动、爱社会主义”的五爱精神感召下,她扎根东华大学,立志为将中国传统的纺织产业带入世界先进行列做些贡献。

有一种偏见认为,纺织是老的传统行业,科研创新很难,能拿到发明奖更难。对此,顾利霞想出的解决之道是既要熟悉高分子领域的前沿问题,也要深入纺织行业科技前沿,才能有所创新。于是,顾利霞组建了一支囊括高分子材料、纺纱织造、化工染整等在内的多学科协同创新队伍。

“大家在各自的岗位上把工作做到极致,齐心合力,就一定会出好结果。”顾利霞说。

翻看顾老师半个世纪的科研路,会发现每十年都会有一项突破性成果诞生,都会给纺织产业带来一次转机,也充分展现了多学科交叉协同、产业链集成创新的力量。

顾利霞也用同样严格的标准要求她的学生们。学生的毕业论文顾老师从来都是一个字一个字地修改,甚至引用的文献也要逐条查看,抄袭行为是绝对禁止的,更不允许实验数据造假。

在学业上,顾老师严格要求;在生活上,顾老师对学生们的关爱无微不至,大家都亲切地喊顾老师是顾妈妈。

如今,已经78岁高龄的她还在科技创新的路上“飞奔”,“还想为材料、纺织产业的创新变革继续做点事情,为这个伟大时代的发展做点贡献。”顾利霞说。


(来源:中国新闻网20150122日 记者:许婧 通讯员:段然 邱登梅)

-----------------------------------------

【人民网】半个世纪科技创新路 老教授古稀之年细数收获——东华大学顾利霞教授团队“功能纤维新技术”获国家技术发明二等奖


据数据显示,我国涤纶产量占世界70%以上,巨大的产能加上常规产品同质化严重,导致库存积压,传统高温高压生产方式导致的高耗能和高碱度污水排放对环境影响也很大。“只有通过学科交叉、产业链集成创新,走差别化、功能化产品道路,纺织企业才有出路。”东华大学材料学院顾利霞教授为纺织产业创新发展提出了新思路。

在国家科技支撑计划支持下,78岁的顾利霞教授领衔材料、织造、染整等多学科师生组成的协同创新团队,在化学纤维改性和多相高分子材料领域获得一系列原创成果,形成了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新型共聚酯、纤维与染整技术体系,推动了整个产业链多个环节的技术进步,相关成果日前获2014年度国家技术发明二等奖。



热爱是技术发明的原动力

从本科生入学第一门课《材料学概论》起,顾利霞就用1000多页亲手制作的PPT为大家展示了一个材料科学的奇妙世界。有新生上完第一堂课就兴奋地表示,“材料太有用了,我一定要读研究生。”顾老师还特别爱给研究生们讲世界最前沿的科技成果,讨论我们国家的差距在哪里,让学生开始主动寻找感兴趣的科研方向。顾利霞说,“跟现在的学生们一样,我作学生的时候也经历了从老师叫我做,到自己有兴趣主动要进实验室的过程。”

2004年,顾利霞领衔项目“功能化系列共聚酯和纤维的研究开发”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已经69岁的她并不满足于此,她又给自己出了一道难题:美国的改性涤纶纤维CDP三单SIP含量少,需要高温高压阳离子染料才能染色,织物需要碱减量处理,不利环保;日本的ECDP虽然常温常压可染,但四单PEG存在醚键,热稳定性差,纤维熨烫后疵点多,色牢度也不够;自己获奖项目共聚酯HCDP三单SIP虽含量较高,但还是存在结构不太均匀,成本也较高等问题。如何解决这些问题,使改性涤纶纤维既具有柔软的手感、常压易染性和高色牢度、又具有良好抗起毛起球性呢?

这一探索就是十年。顾利霞的博士生,现在已经是上海霍尼威尔公司高级工程师的陈斌,至今都谨记老师的要求:“要多一双眼睛,深入地看到问题所在。”有些人对于实验数据中出现的异常点,会直接排除了事,但是顾利霞一定要把每个异常数据的前因后果弄得清清楚楚才罢休。教室、实验室、工厂,枯燥又艰苦的三点一线的生活,是她学术生涯的常态,她一直说,进了实验室,进了工厂,亲眼看到学生做实验和生产线运转的全过程,才能发现问题。正是有了这种钻研精神,项目组经过大量比较试验,精选四种小分子为第四单体,SIP为第三单体,从1立升、20立升、300立升聚合釜、半连续聚合,经过几十次试验,终于精选了合适的四单、三单和催化剂,研究了合适的聚合工艺,成功抑制了第三单体的自催化和离子聚集效应,发明了结构均匀、可纺性好、常压易染的新型共聚酯MCDP。严谨的治学态度,逐步放大实验的经验,企业领导和技术人员的高度重视和合作,使得项目第一次试制就实现了大容量连续稳定生产,解决了三单、四单浓度局部涨落、分散不匀工程难题,为国家节约了大量资金。

这款被命名为派司特(BASTER)品牌的新一代功能涤纶纤维,既具有羊绒、蚕丝纤维柔软的手感,又因为结构均匀、分子量小而具有良好的纺丝性能,布料色牢度高、挺括度好,不会起毛起球;同时制备过程各工序温度都比普通涤纶低1530℃,不需要碱液处理,节能减排效果居国际领先地位。项目已经授权中国发明专利10项,申请国际发明专利3项,具有完全自主知识产权,总体技术达到国际先进水平。十年砥砺,支撑顾利霞团队走下去的,是她始终如一对科研的兴趣和热爱。  

国家需要什么,我就做什么”

国家需要什么,我就做什么”是这位古稀老人最朴素的创新动力。顾利霞是我国化纤学科奠基人之一、东华大学钱宝钧教授的第一批研究生,在钱先生“爱祖国、爱人民、爱科学、爱劳动、爱社会主义”的五爱精神感召下,她扎根东华大学,立志为将我国传统的纺织产业带入世界先进行列做些贡献。

有一种偏见认为,纺织是老的传统行业,科研创新很难,能拿到发明奖更难。对这个问题,顾利霞的解决之道是既要熟悉高分子领域的前沿问题,也要深入纺织行业科技前沿,才能有所创新。按照国家科技部十二五规划提出的化学纤维功能化目标,及贯通产业链发展的策略,依托学校从人事到基建等各个环节为科研协同创新所做的革新举措,顾利霞组建了一支囊括高分子材料、纺纱织造、化工染整等在内的多学科协同创新队伍。“大家在各自的岗位上把工作做到极致,齐心合力,就一定会出好结果。”顾老师说。



翻看顾利霞半个世纪的科研路,会发现每十年都会有一项突破性成果诞生,都会给纺织产业带来一次转机——1986年,与顾利霞合作的绍兴一家纺织厂只有60台布机,300个工人,常年生产每吨只能赚五六百元的常规产品,在顾利霞团队帮助下,通过走差别化生产道路,研发生产高收缩涤纶改性产品,每吨获利超过1千元,一步步发展成为绍兴数一数二的化纤纺织大企业,该项目也获1998年度上海市科技进步一等奖;当年的上海第十化纤厂,也通过与顾利霞团队合作研发功能纤维新产品,转型成为上海著名纺织企业“德福纶”,项目获2002年上海市科技进步一等奖、2004年度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2014年度国家技术发明二等奖获奖项目“新型共聚酯MCDP连续聚合、纺丝及染整技术”,建立了覆盖从聚合、纺丝、织造、印染、到服装的产业链,2013年新增产值超过16亿元,创汇900多万美元……充分展现了多学科交叉协同、产业链集成创新的力量。

宽严相济,师爱无声

钱先生从不会因为我是女生就降低要求。”顾利霞也用同样严格的标准要求她的学生们。对于学生的毕业论文,顾利霞从来都是一个字一个字地修改,甚至引用的文献也要逐条查看,抄袭行为是绝对禁止的,更不允许实验数据造假。“硕士、博士阶段是年轻人成型最关键的时候,不是完成一篇学位论文就结束了,很多细节的要求可能会影响他们一辈子。”世界可能在改变,但基本的学术准则、道德准则从未改变,顾利霞从未忘记教育的根本目标。

在学业上,顾利霞严格要求;在生活上,顾利霞对学生们的关爱无微不至,大家都亲切地喊她顾妈妈。“学生大老远跑来读到硕士、博士不容易,我要尽己所能,帮大家解决一些生活上的困难,让孩子们能一心一意把书读好。”身为博导,顾利霞甚至还帮课题组的年轻人调解过情感纠纷。已经是上海纺织研究院工程师的付昌飞最感动的是2010年十一月,他出了车祸受伤住院,顾老师第一时间拜托学院书记帮忙处理交通事故责任认定,同时天寒地冻中多次去医院探望自己,并给了他很多的物质帮助和精神关怀。

春华秋实,知识分子对科技创新的信仰薪火相传。顾利霞为人不事张扬,只是默默地为学生着想,门下弟子很多成为材料、纺织领域的教授、总工程师,甚至已经开始挑大梁,带领团队摘获国家科技进步奖的殊荣,成为支撑材料、 纺织产业转型发展的脊梁。

以第一完成人身份,获国家技术发明二等奖1项、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1项、三等奖1项;上海市技术发明一等奖1项、上海市科技进步一等奖2项;省部级科技进步二、三等奖5项……50年的奋进,50年的荣光,记录的是顾利霞在纤维材料改性和功能纤维研发领域的累累硕果,是她尽力为国分忧、为企业解难的忠贞赤诚。已经78岁高龄的她还在科技创新的路上“飞奔”——顾利霞说:“还想为材料、纺织产业的创新变革继续做点事情,为这个伟大时代的发展做点贡献。”


(来源:人民网20150205日 记者:唐小丽 通讯员:段然 邱登梅)

-----------------------------------------

【中国科学报】东华大学研发出新型共聚酯系列关键技术


东华大学顾利霞课题组经过十余年努力,在化学纤维改性和多相高分子材料领域获得一系列原创成果,形成了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新型共聚酯、纤维与染整技术体系。相关项目日前获国家技术发明奖二等奖。

我国聚酯纤维产量占世界总量的70%以上,但同质同构化严重。改进聚酯纤维的染色性、舒适性,一直是聚酯纤维功能化的重要方向。为此,顾利霞等基于空间位阻和染色高效协调改性, 精选带侧甲基丙二醇为四单、间苯二甲酸乙二醇酯磺酸钠为三单、Sb(Ⅲ)复合物为催化剂,通过聚合工艺调控,抑制了三单的自催化和离子聚集效应,发明了结构均匀、可纺性好、常压易染的新型共聚酯MCDP

同时,课题组创建了大容量连续聚合MCDP及其柔软易染纤维纺丝关键技术,首次实现新型共聚酯MCDP的大容量连续稳定生产,解决了三单、四单浓度局部涨落、分散不匀工程难题;创建了熔体直纺短纤和切片高速纺长丝技术,研发了细旦、超细旦、潜在卷曲、地毯用BCF等系列柔软易染纤维。

据了解,该项技术建立了聚合、纺丝、织造、印染、服装产业链,取得了显著的经济和社会效益。2013年新增产值超过16亿元,创汇900多万美元。


(来源:中国科学报20150115日 记者:黄辛 通讯员:段然 邱登梅)

-----------------------------------------

【中国教育新闻网】东华大学功能纤维新技术项目获国家发明二等奖


如何使改性涤纶纤维既具有柔软的手感、常压易染性和高色牢度,又具有良好抗起毛起球性?东华大学材料学院顾利霞教授领衔的科研团队展开攻关,功能纤维新技术项目近日荣获2014年度国家技术发明二等奖。

有一种观点认为,纺织是老的传统行业,科研创新很难,能拿到发明奖更难。顾利霞对此表示,既熟悉高分子领域的前沿问题,又深入纺织行业科技前沿,才能有所创新。顾利霞组建了一支囊括高分子材料、纺纱织造、化工染整等在内的多学科协同创新队伍,展开科研攻关。“大家在各自的岗位上把工作做到极致,齐心合力,就一定会出好结果。”顾利霞说。

  顾利霞团队在化学纤维改性和多相高分子材料领域获得一系列原创成果,形成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新型共聚酯、纤维与染整技术体系,推动了整个产业链多个环节的技术进步。


(来源:中国教育新闻网20150201日 记者:董少校 通讯员:段然 邱登梅)

-----------------------------------------

【文汇报】东华大学教授领衔研发新型聚酯纤维产品  魔术面料:柔软不掉色还抗起球


拥有柔软、不掉色,同时抗起毛起球的绒衣、大衣,是每个人对冬季着装既简单又奢侈的要求。在2014年度国家技术发明奖二等奖项目之中,有一项听起来颇为拗口、专业的发明--新型共聚酯MCDP连续聚合、纺丝及染整技术,用它可以制造出符合上述条件且节能环保的“魔术面料”,从而帮我们实现这个虽然小却长期难以实现的着装愿望。

这一项目由东华大学和上海联吉合纤有限公司联合完成,项目带头人、长期从事化学纤维研究的东华大学教授顾利霞介绍,我国聚酯纤维年产量达4000万吨,占世界总量的70%以上,大容量连续聚合熔体直纺聚酯产能已超过总量的2/3,且大多生产常规聚酯纤维。聚酯大多是半刚性大分子结构,纤维结构紧密,染色性和触感均较差。改进纤维的染色性是聚酯纤维功能化的重要方向,一直存在聚合难以控制的难题,织物需要碱减量处理,能耗和排放瓶颈问题没有解决,严重影响聚酯纤维改性技术的推广应用。其中,我国聚酯纤维同质同构化严重,转型升级困难,亟须解决大容量功能化聚酯连续聚合关键技术。

新型共聚酯MCDP连续聚合、纺丝及染整技术解决了聚酯同质同构化问题,突破了聚酯生产能耗和排放瓶颈。这一项目研制的“超柔软易染聚酯纤维产品”具备常压沸染、不需碱处理的低碳环保特性,超柔软手感、吸湿性良好和抗起毛起球性能显著等仿棉功效。

在顾利霞看来,此项发明的另一个重大意义在于节能环保。这一方面是指新型聚酯产品在聚酯合成中采用低温反应,和原有聚酯产品的高温反应要求相比,在能源消耗上有一定幅度的降低,在纺丝工艺中无论是干燥温度、纺丝温度、加热温度都要低于常规聚酯。特别在染整过程中,新型聚酯产品采用常压沸染工艺,无需碱减量处理工序。

另一方面则是指新型聚酯产品可以用于仿羊绒工艺当中。顾利霞介绍,羊绒稀少而昂贵,市场上即使是号称“全羊绒”的大衣,也往往只有10%的羊绒含量。生产羊绒涉及山羊养殖业,由于山羊啃过的草地较难恢复生长,长久以来羊绒制造业带来了不小的环境保护问题。而新型聚酯制成的纤维材料相当柔软,和羊绒混纺后在手感和舒适度上和纯羊绒极为相似,因此仿羊绒工艺不但能降低羊绒制品的价格,还有利于保护草地。

新型共聚酯技术的产业化也获得了极大成功,近日一家企业还主动找到顾利霞,希望能将新型聚酯制成的纤维材料用在仿羊绒面料的制作上。顾利霞答应了合作要求,即将进行这方面的研发,估计将耗时几个月时间。此前,新型聚酯产品已经被成功地用于制作羊绒衫的仿羊绒工艺当中。据悉,早在2006年,顾利霞和她的团队就开始着手准备研发这一问题。2009年时,在列入国家“十一五”科技支撑计划后,这一课题正式启动,最终于2013年完成并通过了验收。现在,这一项目已申请中国发明专利10项,申请国际发明专利3项。在2014年之前,这一技术就已创汇909.6万美元。


(来源:文汇报20150202日 记者:李征 通讯员:段然 邱登梅)

-----------------------------------------     

【上海教育新闻网】东华大学老教授半个世纪的科技创新路


在国家科技支撑计划支持下,78岁的东华大学材料学院顾利霞教授领衔材料、织造、染整等多学科师生组成的协同创新团队,在化学纤维改性和多相高分子材料领域获得一系列原创成果,形成了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新型共聚酯、纤维与染整技术体系,推动了整个产业链多个环节的技术进步。

近日,顾利霞教授的研究成果正式获得2014年度国家技术发明二等奖。成绩背后,折射出这位老教授半个世纪的科技创新路。

热爱是技术发明的原动力

从本科生入学第一门课《材料学概论》起,顾利霞就用1000多页亲手制作的PPT为大家展示了一个材料科学的奇妙世界。有新生上完第一堂课就兴奋的表示,“材料太有用了,我一定要读研究生。”顾老师还特别爱给研究生们讲世界最前沿的科技成果,讨论我们国家的差距在哪里,让学生开始主动寻找感兴趣的科研方向。顾老师说,“跟现在的学生们一样,我作学生的时候也经历了从老师叫我做,到自己有兴趣主动要进实验室的过程。”

2004年,顾利霞领衔项目“功能化系列共聚酯和纤维的研究开发”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已经69岁的她并不满足于此,她又给自己出了一道难题:美国的改性涤纶纤维CDP三单SIP含量少,需要高温高压阳离子染料才能染色,织物需要碱减量处理,不利环保;日本的ECDP虽然常温常压可染,但四单PEG存在醚键,热稳定性差,纤维熨烫后疵点多,色牢度也不够;自己获奖项目共聚酯HCDP三单SIP虽含量较高,但还是存在结构不太均匀,成本也较高等问题。如何解决这些问题,使改性涤纶纤维既具有柔软的手感、常压易染性和高色牢度、又具有良好抗起毛起球性呢?

这一探索就是十年。

顾老师的博士生,现在已经是上海霍尼威尔公司高级工程师的陈斌,至今都谨记顾老师的要求:“要多一双眼睛,深入地看到问题所在。”——有些人对于实验数据中出现的异常点,会直接排除了事,但是顾老师一定要把每个异常数据的前因后果弄得清清楚楚才罢休。教室、实验室、工厂,枯燥又艰苦的三点一线的生活,是顾老师学术生涯的常态,她一直说,进了实验室,进了工厂,亲眼看到学生做实验和生产线运转的全过程,才能发现问题。

正是有了这种钻研精神,项目组经过大量比较试验,精选四种小分子为第四单体,SIP为第三单体,从1立升、20立升、300立升聚合釜、半连续聚合,经过几十次试验,终于精选了合适的四单、三单和催化剂,研究了合适的聚合工艺,成功抑制了第三单体的自催化和离子聚集效应,发明了结构均匀、可纺性好、常压易染的新型共聚酯MCDP。严谨的治学态度,逐步放大实验的经验,企业领导和技术人员的高度重视和合作,使得项目第一次试制就实现了大容量连续稳定生产,解决了三单、四单浓度局部涨落、分散不匀工程难题,为国家节约了大量资金。

这款被命名为派司特(BASTER)品牌的新一代功能涤纶纤维,既具有羊绒、蚕丝纤维柔软的手感,又因为结构均匀、分子量小而具有良好的纺丝性能,布料色牢度高、挺括度好,不会起毛起球;同时制备过程各工序温度都比普通涤纶低1530℃,不需要碱液处理,节能减排效果居国际领先地位。项目已经授权中国发明专利10项,申请国际发明专利3项,具有完全自主知识产权,总体技术达到国际先进水平。十年砥砺,支撑顾利霞团队走下去的,是她始终如一对科研的兴趣和热爱。

国家需要什么,我就做什么”

国家需要什么,我就做什么”是这位古稀老人最朴素的创新动力。顾利霞是我国化纤学科奠基人之一、东华大学钱宝钧教授的第一批研究生,在钱先生“爱祖国、爱人民、爱科学、爱劳动、爱社会主义”的五爱精神感召下,她扎根东华大学,立志为将我国传统的纺织产业带入世界先进行列做些贡献。

有一种偏见认为,纺织是老的传统行业,科研创新很难,能拿到发明奖更难。对这个问题,顾利霞的解决之道是既要熟悉高分子领域的前沿问题,也要深入纺织行业科技前沿,才能有所创新。按照国家科技部十二五规划提出的化学纤维功能化目标,及贯通产业链发展的策略,依托学校从人事到基建等各个环节为科研协同创新所做的革新举措,顾利霞组建了一支囊括高分子材料、纺纱织造、化工染整等在内的多学科协同创新队伍。“大家在各自的岗位上把工作做到极致,齐心合力,就一定会出好结果。”顾老师说。

翻看顾老师半个世纪的科研路,会发现每十年都会有一项突破性成果诞生,都会给纺织产业带来一次转机——1986年,与顾利霞合作的绍兴一家纺织厂只有60台布机,300个工人,常年生产每吨只能赚五六百元的常规产品,在顾利霞团队帮助下,通过走差别化生产道路,研发生产高收缩涤纶改性产品,每吨获利超过1千元,一步步发展成为绍兴数一数二的化纤纺织大企业,该项目也获1998年度上海市科技进步一等奖;当年的上海第十化纤厂,也通过与顾利霞团队合作研发功能纤维新产品,转型成为上海著名纺织企业“德福纶”,项目获2002年上海市科技进步一等奖、2004年度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2014年度国家技术发明二等奖获奖项目“新型共聚酯MCDP连续聚合、纺丝及染整技术”,建立了覆盖从聚合、纺丝、织造、印染、到服装的产业链,2013年新增产值超过16亿元,创汇900多万美元……充分展现了多学科交叉协同、产业链集成创新的力量。

宽严相济,师爱无声

钱先生从不会因为我是女生就降低要求。”顾利霞也用同样严格的标准要求她的学生们。学生的毕业论文顾老师从来都是一个字一个字地修改,甚至引用的文献也要逐条查看,抄袭行为是绝对禁止的,更不允许实验数据造假。“硕士、博士阶段是年轻人成型最关键的时候,不是完成一篇学位论文就结束了,很多细节的要求可能会影响他们一辈子。”世界可能在改变,但基本的学术准则、道德准则从未改变,顾老师从未忘记教育的根本目标。

在学业上,顾老师严格要求;在生活上,顾老师对学生们的关爱无微不至,大家都亲切地喊顾老师是顾妈妈。“学生大老远跑来读到硕士、博士不容易,我要尽己所能,帮大家解决一些生活上的困难,让孩子们能一心一意把书读好。”身为博导,顾老师甚至还帮课题组的年轻人调解过感情纠纷。已经是上海纺织研究院工程师的付昌飞最感动的是2010年十一月,他出了车祸受伤住院,顾老师第一时间拜托学院书记帮忙处理交通事故责任认定,同时天寒地冻中多次去医院探望自己,并给了他很多的物质帮助和精神关怀。

春华秋实,知识分子对科技创新的信仰薪火相传。顾利霞为人不事张扬,只是默默地为学生着想,门下弟子很多成为材料、纺织领域的教授、总工程师,甚至已经开始挑大梁,带领团队摘获国家科技进步奖的殊荣,成为支撑材料、 纺织产业转型发展的脊梁。

以第一完成人身份,获国家技术发明二等奖1项、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1项、三等奖1项;上海市技术发明一等奖1项、上海市科技进步一等奖2项;省部级科技进步二、三等奖5项……50年的奋进,50年的荣光,记录的是顾利霞在纤维材料改性和功能纤维研发领域的累累硕果,是她尽力为国分忧、为企业解难的忠贞赤诚。已经78岁高龄的她还在科技创新的路上“飞奔”——顾利霞说:“还想为材料、纺织产业的创新变革继续做点事情,为这个伟大时代的发展做点贡献。”


(来源:上海教育新闻网20150122日 记者:刘晓晶 通讯员:段然 邱登梅)

-----------------------------------------

【上海科技报】东华老教授半个世纪的科技创新路——顾利霞教授团队“功能纤维新技术”获国家技术发明奖二等奖


据数据显示,我国涤纶产量占世界总产量的70%以上,巨大的产能加上常规产品同质化严重,导致库存积压。传统高温高压生产方式导致的高耗能和高碱度污水排放对环境影响也很大。“只有通过学科交叉、产业链集成创新,走差别化、功能化产品道路,纺织企业才有出路。”东华大学材料学院教授顾利霞为纺织产业创新发展提出了新思路。

在国家科技支撑计划的支持下,78岁的顾利霞教授领衔材料、织造、染整等多学科师生组成的协同创新团队,在化学纤维改性和多相高分子材料领域获得一系列原创成果,形成了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新型共聚酯、纤维与染整技术体系,推动了整个产业链多个环节的技术进步,相关成果日前获2014年度国家技术发明奖二等奖。

热爱是技术发明的原动力

从本科生入学第一门课《材料学概论》起,顾利霞就用1000多页亲手制作的PPT为大家展示了一个材料科学的奇妙世界。有新生上完第一堂课就兴奋地表示:“材料太有用了,我一定要读研究生。”顾利霞还特别爱给研究生们讲世界最前沿的科技成果,讨论我国的差距在哪里,让学生开始主动寻找感兴趣的科研方向。顾利霞说:“跟现在的学生们一样,我作学生的时候也经历了从老师叫我做,到自己有兴趣主动要进实验室的过程。”

2004年,顾利霞领衔项目“功能化系列共聚酯和纤维的研究开发”获国家科技进步奖二等奖,已经69岁的她并不满足于此,又给自己出了一道难题:美国的改性涤纶纤维CDP三单SIP含量少,需要高温高压阳离子染料才能染色,织物需要碱减量处理,不利环保;日本的ECDP虽然常温常压可染,但四单PEG存在醚键,热稳定性差,纤维熨烫后疵点多,色牢度也不够;自己获奖项目共聚酯HCDP三单SIP虽含量较高,但还是存在结构不太均匀,成本也较高等问题。如何解决这些问题,使改性涤纶纤维既具有柔软的手感、常压易染性和高色牢度和良好的抗起毛起球性呢?

这一探索就是10年。顾利霞的博士生,现在已经是上海霍尼威尔公司高级工程师的陈斌,至今都谨记顾利霞的要求:“要多一双眼睛,深入地看到问题所在。”有些人对于实验数据中出现的异常点,会直接排除了事,但是顾利霞一定要把每个异常数据的前因后果弄得清清楚楚才罢休。教室、实验室、工厂,枯燥又艰苦的三点一线的生活,是顾利霞学术生涯的常态。她一直说,进了实验室,进了工厂,亲眼看到学生做实验和生产线运转的全过程,才能发现问题。正是有了这种钻研精神,项目组经过大量比较试验,精选四种小分子为第四单体,SIP为第三单体,从1立升、20立升、300立升聚合釜、半连续聚合,经过几十次试验,终于精选了合适的四单、三单和催化剂,研究了合适的聚合工艺,成功抑制了第三单体的自催化和离子聚集效应,发明了结构均匀、可纺性好、常压易染的新型共聚酯MCDP。严谨的治学态度,逐步放大实验的经验,企业领导和技术人员的高度重视和合作,使得项目第一次试制就实现了大容量连续稳定生产,解决了三单、四单浓度局部涨落与分散不匀工程难题,为国家节约了大量资金。

这款被命名为派司特(BASTER)品牌的新一代功能涤纶纤维,既具有羊绒、蚕丝纤维柔软的手感,又因为结构均匀、分子量小而具有良好的纺丝性能,布料色牢度高、挺括度好,不会起毛起球;同时制备过程各工序温度都比普通涤纶低1530℃,不需要碱液处理,节能减排效果居国际领先地位。项目已经授权中国发明专利10项,申请国际发明专利3项,具有完全自主知识产权,总体技术达到国际先进水平。10年砥砺,支撑顾利霞团队走下去的,是她始终如一对科研的兴趣和热爱。

国家需要什么,我就做什么”

“国家需要什么,我就做什么”是这位古稀老人最朴素的创新动力。顾利霞是我国化纤学科奠基人之一、东华大学钱宝钧教授的第一批研究生,在钱先生“爱祖国、爱人民、爱科学、爱劳动、爱社会主义”的五爱精神感召下,她扎根东华大学,立志为将我国传统的纺织产业带入世界先进行列做些贡献。

有一种偏见认为,纺织是老的传统行业,科研创新很难,能拿到发明奖更难。对这个问题,顾利霞的解决之道是既要熟悉高分子领域的前沿问题,也要深入纺织行业科技前沿,才能有所创新。按照国家科技部“十二五”规划提出的化学纤维功能化目标,及贯通产业链发展的策略,依托学校从人事到基建等各个环节为科研协同创新所做的革新举措,顾利霞组建了一支囊括高分子材料、纺纱织造、化工染整等在内的多学科协同创新队伍。“大家在各自的岗位上把工作做到极致,齐心合力,就一定会出好结果。”顾利霞说。

翻看顾利霞半个世纪的科研路,会发现每10年都会有一项突破性成果诞生,都会给纺织产业带来一次转机——1986年,与顾利霞合作的绍兴一家纺织厂只有60台布机,300个工人,常年生产每吨只能赚五六百元的常规产品,在顾利霞团队帮助下,通过走差别化生产道路,研发生产高收缩涤纶改性产品,每吨获利超过1000元,一步步发展成为绍兴数一数二的化纤纺织大企业,该项目也获1998年度上海市科技进步奖一等奖;当年的上海第十化纤厂,也通过与顾利霞团队合作研发功能纤维新产品,转型成为上海著名纺织企业“德福纶”,该项目获2002年上海市科技进步奖一等奖、2004年度国家科技进步奖二等奖;2014年度国家技术发明奖二等奖获奖项目“新型共聚酯MCDP连续聚合、纺丝及染整技术”,建立了覆盖从聚合、纺丝、织造、印染、到服装的产业链,2013年新增产值超过16亿元,创汇900多万美元……充分展现了多学科交叉协同、产业链集成创新的力量。

宽严相济,师爱无声

“钱先生从不会因为我是女生就降低要求。”顾利霞用同样严格的标准要求她的学生们。顾利霞对于学生的毕业论文从来都是一个字一个字地修改,甚至引用的文献也要逐条查看,抄袭行为是绝对禁止的,更不允许实验数据造假。“硕士、博士阶段是年轻人成型最关键的时候,不是完成一篇学位论文就结束了,很多细节的要求可能会影响他们一辈子。”世界可能在改变,但基本的学术准则、道德准则从未改变,顾利霞从未忘记教育的根本目标。

在学业上,顾利霞严格要求;在生活上,顾利霞对学生们的关爱无微不至,大家都亲切地喊顾利霞是顾妈妈。“学生大老远跑来读到硕士、博士不容易,我要尽己所能,帮大家解决一些生活上的困难,让孩子们能一心一意把书读好。”身为博导,顾利霞甚至还帮课题组的年轻人调解过感情纠纷。让上海纺织研究院工程师的付昌飞最感动的是,201011月他出了车祸受伤住院,顾利霞第一时间拜托学院书记帮忙处理交通事故责任认定,同时天寒地冻中多次去医院探望付昌飞,并给了他很多物质帮助和精神关怀。

春华秋实,知识分子对科技创新的信仰薪火相传。顾利霞为人不事张扬,只是默默地为学生着想,门下弟子很多成为材料、纺织领域的教授或总工程师,甚至已经开始挑大梁,带领团队摘获国家科技进步奖的殊荣,成为支撑材料、 纺织产业转型发展的栋梁。

以第一完成人身份,获国家技术发明二等奖1项、国家科技进步奖二等奖1项、三等奖1项;上海市技术发明奖一等奖1项、上海市科技进步奖一等奖2项;省部级科技进步奖二、三等奖5项……50年的奋进,50年的荣光,记录的是顾利霞在纤维材料改性和功能纤维研发领域的累累硕果,是她尽力为国分忧、帮企业解难的忠贞赤诚。已经78岁高龄的她还在科技创新的路上“飞奔”,顾利霞说:“还想为材料、纺织产业的创新变革继续做点事情,为这个伟大时代的发展做点贡献。”


(来源:上海科技报20150128日 记者:陶婷婷 通讯员:段然 邱登梅)

-----------------------------------------

【上海热线】东华大学“新型共聚酯技术”喜获国家技术发明奖二等奖


据数据显示,我国聚酯纤维产量占世界总量70%以上,但同质同构化严重,亟需解决功能化大容量聚酯连续聚合关键技术。改进聚酯纤维的染色性、舒适性一直是聚酯纤维功能化重要方向,国内外先后研制了CDPECDP等改性聚酯纤维,但CDP中三单SIP含量少,须高温高压染色, ECDP是常压可染共聚酯,但四单PEG存在醚键,耐热性较差,这些使共聚酯纤维和织物性能受到限制,严重制约了聚酯纤维改性技术的推广应用和制品开发。

近日,东华大学方面向记者透露,由该校顾利霞教授带头的“新型共聚酯MCDP连续聚合、纺丝及染整技术”项目已经取得了一系列的原创成果,并获得了2014年国家技术发明奖二等奖。据悉,该项技术以柔软、易染、抗起球等纺织品为目标,有效地解决了聚酯同质同构化问题,打破了聚酯生产能耗和排放瓶颈。项目研制的“超柔软易染聚酯纤维产品”,具备常压沸染、不需碱处理的低碳环保特性,同时,还具备超柔软手感、吸湿性良好和抗起毛起球性能显著等仿天然纤维功效。



图说:项目第一完成人顾利霞在后纺车间现场工作照片(左一)

据项目的第一完成人东华大学教授顾利霞介绍,该项目列入国家“十一五”科技支撑计划,主要基于大分子多重结构与性能关系的系统研究,攻克了大容量连续聚合、直接纺丝新工艺,最终突破了织物低温低张力定型、常压深染、中浅色可控均染等关键技术,开发出了集柔软、高染色牢度和抗起毛起球性于一体的系列舒适性高中档面料。“我们的短纤维手感像棉、毛,长丝像真丝,可替代天然纤维。产品在聚酯合成、纺丝和染整工艺中采用的是低温反应,无论是干燥温度、纺丝温度、加热温度都要低于常规聚酯。低温聚合、纺丝、染整,能降低能耗约15-30%,常压染色,织物无需碱减量处理,降低水耗、能耗约20%,对保护环境具有重要的积极意义。”顾利霞表示。

据介绍,该项目建立了聚合、纺丝、织造、印染、服装产业链,取得了显著的经济和社会效益,并已在上海新联纺进出品有限公司等多个企业推广应用。项目对大容量聚酯连续聚合和直接纺丝功能化起到引领和示范的作用,并推动了整个产业链各个环节的技术进步。



图说:MCDP柔软易染织物展示


(来源:上海热线20150114日 记者:马逢珏 通讯员:段然 邱登梅)


发布者:人民网 文汇报 中新社 中国科学报等记者 发布时间:2015-04-03
校方微信订阅号
校方微博
东华大学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