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网•时尚中国]东华再办“舞林大会” 600余大中小学生竞舞
5月24日,2014年上海市学生阳光体育大联赛体育舞蹈比赛(以下简称“上海市学生体育舞蹈比赛”)在东华大学举行。来自全市12所普通高等院校和专业院校及11个区县中小学的28支代表队共计600余名运动员参加此次“舞林大会”。
本届比赛分普通院校、专业院校和中小学生三个组别。其中,专业院校组和中小学生组设有个人项目和集体项目两大类;中小学生组根据选手的年龄、性别和参赛项目,分设了94个不同组别。据悉,这是东华大学第四次承办上海市学生体育舞蹈比赛,不仅参赛队伍数量和选手人数较往年均有显著上升,而且组别设置更为体现普及与提高相结合,有利于上海学生体育舞蹈等级的推广。
来自东华大学服装•艺术设计学院的王成和戴亦清已经是第二次搭档参加上海市学生体育舞蹈比赛。去年夺得大赛冠军的他们,随着舞蹈技术的不断成熟,也渴望与更高水平的选手同台竞技。所幸今年的赛制设计上,普通高校组个人项目无论是摩登组还是拉丁组都增加了A组高水平级别的竞赛,反映出近年来上海地区高校大学生参赛水平的整体提升。“学校的训练给我们提供了良好的发展基础,而参加(上海市学生体育舞蹈)比赛让我们有更多展示的机会,我们相信舞蹈之路还可以走得更远、走得更好!”王成自信地对记者说。
大赛还在普通高校组增设了个人项目单人组比赛,包括华尔兹、探戈、维也纳华尔兹、伦巴、恰恰恰、牛仔等6个舞种。上海市大学生体育协会体育舞蹈分会秘书长、东华大学楼晓娟副教授对记者表示,这一设置主要是考虑扩大体育舞蹈在普通高校大学生中的参与性和普及性,只要学生对体育舞蹈感兴趣,即使没有舞伴也可以上台一展身手。
作为上海市大学生体育协会体育舞蹈分会的主席单位、大赛东道主东华大学此次派出了30余名运动员参赛,是普通高校组中人数最多、阵容最强的一支队伍。除此之外,东华大学继续教育学院成立的“东华大学舞蹈教育中心”也派出100余名运动员参加大中小学各组别的比赛。赛场上,无论是科班出身的专业舞者,还是业余出身的体育舞蹈迷;无论是大学生、中学生,还是小学生,每位选手都在举手投足间享受着体育舞蹈带来的自信与欢乐。
之所以有越来越多的学生爱上体育舞蹈,楼晓娟认为,这一方面与体育舞蹈兼具艺术性和竞技性的特点有关,另一方面也得益于上海地区体育舞蹈师资队伍的壮大和教学水平的提升。据悉,上海市大学生体育协会体育舞蹈分会每年都会在东华大学举办体育舞蹈教师、裁判培训班,而今年3月全国体育舞蹈教师、裁判培训班也首次走进普通高校,在东华大学成功举办。这些都有力促进了体育舞蹈这种新颖时尚的体育运动在校园中的普及和推广。记者观察到,在深受学生欢迎的校园集体舞比赛中,今年首次提出了“规定动作”要求,这些规定动作正是加强师资队伍培训、规范体育舞蹈教学的成果,因此,本届体育舞蹈比赛也是对沪上大中小学体育舞蹈教学水平的一次检验。
(来源:中国网•时尚中国 2014年5月26日 记者:张辉 通讯员:陈前、邱登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