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登新教授
个人简介:
李登新,1965年7月出生,环境工程学科教授、博士生导师。主要研究方向为污泥等废弃物的资源化和无害化处理、尾气污染控制和高浓高盐难降解废水供电子体生物法低成本处理。在餐厨废水处理、尾气中多污染物回收、催化氧化、VOCs污染控制、剩余污泥、富含贵金属固体废物综合利用等方面研究有一定造诣。中国环境科学学会固体废弃物分等委员会专家组成员,中国再生资源创新联盟专家组成员,国家863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负责人。国内外发表学术论文170余篇,其中在国内外著名期刊如Appl.Catal. B、J. Hazard. Mater.上面的SCI和EI收录论文60篇,有3篇高被引论文;编写教材和专著共计12部;申请发明专利50项,授权30项。
研究方向:
1、 解聚生物质CO2催化气化生产合成气
2、 高盐高浓度难降解废水处理技术
3、 富含贵金属固体废物综合利用
4、 重金属复合污染土壤修复
荣誉及获奖情况:
1、 中国黄金协会一等奖
2、 上海市技术发明三等奖
近年来承担的主要科研项目:
1、 国家863项目《可循环氧化剂氧化高硫高砷难选金精矿或氰化尾渣提金和综合利用》(主持,已完成)
2、 上海市科委重点项目《电子废弃物提金技术与网络化》(子课题主持,已完成)
3、 教育部科学技术研究重点项目《三相流化床中催化氧化高硫高砷金精矿或尾渣提金银及综合利用》(主持,已完成)
4、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微纳米气液分散体系催化氧化并吸收复杂烟气中NO机理研究》(主持,已完成)
5、 上海市环境保护局重点项目《重型柴油及天然气车辆NOx排放管控及远程在线监测技术试点研究》(主持,已完成)
6、 上海市教育委员会重点项目《石墨烯基固载聚醇类催化剂催化氧化促进NOx吸收反应机理研究》(主持,已完成)
7、 《生物质柔性制备生物炭及其分子修饰治理土壤复合污染技术研发》(主持)
8、 《生活污水耦合生活垃圾产品化洗涤环节废水资源化系统技术开发》(主持)
9、 《工业废水资源化系统技术开发或指导》(主持)
近年来发表的代表性论著、专利:
论文
1、 Co3O4 nanocrystals on graphene oxide as a synergistic catalyst for degradation of Orange II in water by advanced oxidation technology based on sulfate radicals[J]. Applied Catalysis B: Environmental, 2012, 123-124: 265-272.
2、 Studies on the properties of graphene oxide–alkaline protease bio-composites[J]. Bioresource Technology, 2012, 115: 136-140.
3、 Li D, Shi P, Wang J, et al. High-efficiency absorption of high NOx concentration in water or PEG using capillary pneumatic nebulizer packed with an expanded graphite filter[J]. Chemical Engineering Journal, 2014, 237: 8-15.
4、 High-efficiency absorption of high NOx concentration in water or PEG using capillary pneumatic nebulizer packed with an expanded graphite filter[J]. Chemical Engineering Journal, 2014, 237: 8-15.
5、 Efficient treatment of high-concentration pharmaceutical wastewater with high-salinity by chemical synthesis coupling with evaporation: From lab-scale to pilot-scale[J]. Chemical Engineering Journal, 2024, 496: 154278.
6、 Synergistic catalysis of Co3O4 and graphene oxide on Co3O4/GO catalysts for degradation of Orange II in water by advanced oxidation technology based on sulfate radicals[J]. CHEMICAL ENGINEERING JOURNAL, 2014, 240: 264-270.
7、 Functional UiO-66 calcium alginate spheres for efficient remediation of lead and cadmium contaminated soil based on adsorption and acetic acid recycling: Mechanism, optimization and risk assessment[J]. Chemical Engineering Journal, 2025, 513: 162901.
8、 High-density loading of bis Schiffs bases containing nitrogen, oxygen and sulphur active sites in UiO-66 for efficient and selective removal of heavy metals from water[J]. Colloids and Surfaces A: Physicochemical and Engineering Aspects, 2025, 718: 136970.
9、 Simultaneous removal of NO and SO2 with a micro-bubble gas-liquid dispersion system based on air/H2O2/Na2S2O8[J]. Environmental Technology, 2020, 41(27): 3573-3583.
10、 Supported cobalt oxide on graphene oxide: Highly efficient catalysts for the removal of Orange II from water[J]. Journal of Hazardous Materials, 2012, 229-230: 331-339.
11、 Development of multiple alkali metals doped La-Ni based perovskites for CO2 gasification of biochar to produce CO rich syngas[J]. Journal of the Energy Institute, 2024, 114: 101637.
12、 Simultaneous removal of NO and SO2 with a new recycling micro-nano bubble oxidation-absorption process based on HA-Na[J]. Separation and Purification Technology, 2020, 242: 116788.
著作
1、 《环境绿色材料的设计、制造与循环》
2、 《固体废物处理与处置》
3、 《场地环境调查、风险评估与土壤污染修复案例详解》
4、 《NOX催化氧化与吸收技术与系统》
5、 《环境工程导论》
6、 《固体废物处理与处置工程训练》
7、 《基于“互联网+”的固废处理与处置教学改革》
8、 《城市环境与生态读本》
9、 《环境工程学》
专利
1、 一种流化床飞灰快速水化团聚和返送流化床工艺国家发明专利,ZL01144585.8,排名第一
2、 一种带有飞灰快速水化团聚和返送流化床复燃的流化床国家发明专利,ZL01278943.7,排名第一
3、 一种以氰化提金废渣制备铁红的工艺方法国家发明专利,ZL01134737.6,排名第一
4、 一种气化型煤粘结剂及其制备方法国家发明专利,ZL01120439.7,排名第一
5、 一种提高流化床飞灰脱硫和燃尽效率的添加剂及使用方法国家发明专利,ZL02130911.6,排名第一
6、 一种废旧或生产残次品多晶硅太阳能电池板对印染废水的脱色方法国家发明专利,CN115504595B,排名第一
7、 利用木质素基碳纳米管去除水体中全氟辛酸的方法国家发明专利,CN111170402B,排名第一
8、 一种基于空气催化氧化吸收烟气的湿法脱硝系统及方法国家发明专利,CN108465376B,排名第一
9、 一种微纳米气泡耦合FexS吸收烟气的系统及方法国家发明专利,CN110314535B,排名第一
10、一种Fe3O4纳米颗粒耦合微纳米气泡吸收烟气的体系及方法国家发明专利,CN110314536B,排名第一
11、抗静电阻燃聚酯树脂的制备方法及其应用国家发明专利,CN111138643B,排名第一
国际交流与合作:
曾去日本工业技术研究院资源环境研究所做研究员
联系电话:13636641041 E-MAIL:lidengxin@dhu.edu.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