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

王华平研究员

男,19657月出生,东华大学二级教授,博士生导师,中国纺织工程学会会士,现任高性能纤维及制品教育部重点实验室(B)主任。聚焦纤维材料科学与工程研究。主持国家科技支撑计划项目、国家重点研发计划、国家自然基金、工信部绿色及智能制造专项及产学研合作等项目90余项。授权发明专利189项,发表学术论文215篇。

研究方向:

纤维材料改性及成形;

生物基及循环再利用纤维材料;

纤维智能与绿色制造

荣誉及获奖情况:

获得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5项,省部级科技一等奖17项。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入选“新世纪百千万人才工程”国家级人选,获得全国优秀科技工作者、中国纺织学术大奖、改革开放40年纺织行业突出贡献人物奖、获全国创新争先奖、何梁何利基金科学与技术创新奖、上海市劳动模范、上海市五一劳动奖章等荣誉。

近年来承担的主要科研项目:

[1] 再生聚酯纤维高效制备技术,国家重点研发计划,5700万元

[2] 自网络增强无溶胀细菌纤维素水凝胶的构建及其仿生纳米通道应用探索,国家自然基金面上项目,53万元

[3] 以离子液体为溶剂的纤维素/蛋白质共溶解与纺丝成形机理研究,国家自然基金面上项目,81万元

[4] 尼龙6功能性纤维纺织染整关键技术,国家科技支撑计划,175万元

[5] 新型超仿棉PET聚酯纤维制造产业化技术开发,国家科技支撑计划,524万元

[6] 生态无锑催化聚酯纤维的研制及产业化应用,产学研合作项目,300万元

[7] 纤维用功能色母粒制备及应用,产学研合作项目,90万元

[8] 熔体直纺涤纶长丝纺丝工程模拟计算系统及工艺优化,产学研合作项目,60万元

[9] 中国纺织产业低碳关键技术检测与评价,产学研合作项目,35万元

[10] 功能性卫生材料联合创新中心技术服务,产学研合作项目,90万元

近年来发表的代表性论著、专利:

论文

[1]A strategy of tailoring polymorphs and nanostructures to construct self-reinforced nonswelling high-strength bacterial cellulose hydrogelsNanoscale2019年,通讯作者

[2] Spinning continuous high-strength bacterial cellulose hydrogel fibers for multifunctional bioelectronic interfacesJournal of Materials Chemistry A2021年,通讯作者

[3] Durable and flexible bio-assembled RGO-BC/BC bilayer electrodes for pressure sensingAdvanced Fiber Materials2021年,通讯作者

[4] Feasible degradation of polyethylene terephthalate fiber-based microplastics in alkaline media with Bi2O3@N-TiO2 Z-scheme photocatalytic systemAdvanced Sustainable Systems2022年,通讯作者

[5] Short-process synthetic strategies of sustainable isohexide-based polyesters towards higher molecular weight and commercial applicabilityGreen Chemistry2022年,通讯作者

[6] Toward continuous high-performance bacterial cellulose macrofibers by implementing grading-stretching in spinningCarbohydrate Polymers2022年,通讯作者

[7] High performance bacterial cellulose organogel-based thermoelectrochemical cells by organic solvent-driven crystallization for body heat harvest and self-powered wearable strain sensorsAdvanced Functional Materials2023年,通讯作者

[8] Enhancing flame retardancy and hydrolysis resistance of flame retardant copolyester fibers by reactive carbodiimidePolymer Degradation and Stability2024年,通讯作者

[9] Confined phase transition triggering a high-performance energy storage thermo-batteryEnergy & Environmental Science2024年,通讯作者

[10] Iminodiacetic acid enhances the mechanical and degradation properties of copolyesters by hydrogen bonding and branchingPolymer Degradation and Stability2024年,通讯作者

著作

[1] 王华平主编,《循环再利用化学纤维生产及应用》,中国纺织出版社,2019

专利

[1] 一种生物可降解低熔点热熔聚酯的制备方法,ZL202210764918.8,第一发明人

[2] 一种纳米生物炭改性熔体直纺超细旦聚酯纤维的制备方法,ZL202210589285.1,第一发明人

[3] 废弃聚酯-聚酰胺6混纺纺织品醇解再生的方法和应用,ZL202110485946.1,第一发明人

[4] 基于动态卷积神经网络的涤纶长丝均匀性在线检测系统ZL202011423865.0,第一发明人

[5] 一种防生物粘附型水体用缆绳的制备方法ZL202011086074.3,第一发明人

[6] 一种高熔点结晶性生物可降解共聚酯的制备方法,ZL202010807847.6,第一发明人

[7] 纳米纤维网络自增强细菌纤维素水凝胶及其制备方法,ZL201910257423.4,第一发明人

[8] 一种高流动性阳离子改性共聚酯的制备方法,ZL201811193196.5,第一发明人

[9] 一种抑制聚合副反应的方法,ZL201810489007.2,第一发明人

[10] 一种具有纳米蛛网结构的细菌纤维素膜及其制备方法,ZL201711083885.6,第一发明人

主要学术兼职:

[1] 中国科协决策咨询首席专家

[2] 教育部纺织教指委纤维材料分委员会主任

[3] 国家纤维标准化委员会副主任

[4] 中国纺织工程学会化纤专业委员会副主任

[5] 《合成技术及应用》编委会主任、《纺织学报》编委会副主任

国际交流与合作:

与英国女王大学、美国加州大学戴维斯分校、荷兰埃因霍芬理工大学等国际上高校建立合作关系。

联系电话:021-67792950                   E-MAILwanghp@dhu.edu.cn

关于东华大学

东华大学是教育部直属、国家“211工程”、国家“双一流”建设高校。学校秉承“崇德博学、砺志尚实”的校训,不断开拓奋进,
已发展成为以纺织、材料、设计为优势,特色鲜明的多科性、高水平大学。

了解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