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闻
要闻

高性能纤维制备过程中结构的原位动态研究——东华大学纤维材料改性国家重点实验室和中科院上海应用物理研究所联合承办“东方科技论坛”第181期学术研讨会

    主题为“高性能纤维制备过程中结构的原位动态研究” 的东方科技论坛第181期学术研讨会于2011年9月15-16日在中国科学院上海应用物理研究所顺利举行。本次论坛由东华大学纤维材料改性国家重点实验室和中国科学院上海应用物理研究所联合承办,由纤维材料改性国家重点实验室主任徐坚研究员、副主任余木火教授和上海应用物理研究所徐洪杰研究员共同担任执行主席。来自中国科学院上海应用物理研究所、东华大学、北京化工大学、北京大学、中国科学院化学研究所、天津大学、中科院宁波材料技术与工程研究所、上海交通大学、浙江大学、山东大学、复旦大学、华东理工大学全国12家单位的近50位专家参加了此次会议。上海市科委基础研究处处长胡睦出席会议开幕式并讲话,中国工程院郁铭芳院士也到会出席。
    会上来自各大高校的教授专家围绕着碳纤维、纤维素纤维制备过程的结构变化和在线同步辐射检测、辐照技术在高性能纤维中的应用以及多种高分子材料的X射线散射表征进行阐述和介绍。此后,与会专家们围绕高性能纤维材料和高分子材料的发展动态和基本科学问题、同步辐射技术方法在高性能纤维和高分子材料制备过程中的应用、对上海光源二期光束线站建设科学需求分析等中心议题展开了深入讨论,并且达成了几点共识:(1)国内研发与国外先进水平的差距主要存在于表征方法上,即由于研究手段时间或空间分辨率太低,无法在线跟踪其制备过程中多级凝聚态结构和微缺陷的演变过程。(2)同步辐射X射线的高亮度提供的空间和时间分辨检测,实现了对高分子材料实验过程中结构变化的实时监控,有望对国家战略需求方面引发可观突破。(3)作为我国唯一一个先进的第三代同步辐射光源的上海同步辐射光源,需要充分利用其自身优势,使其带动我国高性能纤维材料科学领域的进一步发展。(4)建议上海光源在二期建设时在储能环外新建共用线站,并与其它特殊要求的研究共享使用。也可考虑在现有线站上建设高性能纤维研究专用平台,预留专有设备的安装空间。(5)加大资金筹措力度,加强软件的配套管理,并加紧研制一批亟需的专用设备。
    为期两天的“东方科技论坛”第181期学术研讨会圆满结束。深入探讨所达成的共识将有利于推动今后高性能纤维在我国自主研发和创新,尽可能缩短与国外一流技术的差距。

关于东华大学

东华大学是教育部直属、国家“211工程”、国家“双一流”建设高校。学校秉承“崇德博学、砺志尚实”的校训,不断开拓奋进,
已发展成为以纺织、材料、设计为优势,特色鲜明的多科性、高水平大学。

了解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