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闻
要闻

教育部直属高校纪委书记座谈会在我校召开

    3月24日上午,教育部直属高校纪委书记座谈会在我校延安路校区第三教学楼四楼报告厅隆重召开。教育部党组成员、中纪委驻部纪检组组长王立英,中纪委驻部监察局局长徐开濯、副局长钟燕等领导出席座谈会,我校党委书记朱绍中,党委副书记、纪委书记王以刚以及复旦、交大等25所教育部直属高校的党委副书记、纪委书记参加座谈会。


    朱绍中在致辞中首先代表学校对教育部的各位领导和部属高校同仁们的到来表示热烈的欢迎!他说,高校党风廉政建设事关大学生的健康成长,事关高等教育事业兴旺发达和国家长治久安。加强高校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工作,营造风清气正的育人文化氛围,对于促进高校改革发展稳定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近年来,学校认真贯彻落实党中央、上海市委和教育部党组的部署及要求,坚持把反腐倡廉建设放在突出的位置,始终抓得比较紧,也抓得比较实,在落实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加强重点部位和关键环节的监督管理、依法依纪查办案件、开展校园廉政文化建设等方面取得了一系列实效和成绩。他在讲话中指出,当前我国教育正处在改革的攻坚期、发展的关键期,难度大、压力大、矛盾也多,高校的党风廉政建设工作需要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教育部领导和兄弟高校同仁此时莅临我校,研讨高校的党风廉政建设,对学校来说是一次宝贵的学习机会;他希望学校相关部门认真学习教育部领导讲话精神和兄弟高校的经验,以十七届中央纪委第六次全会精神为指导,以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为抓手,认真落实《中国共产党党员领导干部廉洁从政若干准则》和《直属高校党员领导干部廉洁自律“十不准”》精神,完善党风廉政制度,加强重点项目执行和招生、科研经费等重点领域的监督检查,解决师生员工关注的党风廉政问题,为学校的改革发展提供坚强保证。最后,朱绍中诚挚地邀请与会领导及兄弟高校同仁在我校60周年校庆时再次光临。



    王立英在讲话中感谢我校为本次座谈会提供了良好的研讨氛围和周到细致的服务,她说东华曾经为我国的纺织领域培养了很多杰出人才,99年学校改名后进一步扩大了教学科研领域,在服务区域经济方面作出了重要贡献,她预祝我校60周年校庆成功举行,为国家的经济、社会、政治、文化建设再接再厉、作出更多的贡献。她希望与会者就党风廉政建设中的重点、难点问题发表意见和建议,交流工作体验。会上,大家听取了教育部党风室主任田福元、综合室主任杨火林、驻部监察局副局长钟燕分别就“高校党风廉政建设”、“纪检工作信息沟通”、“信访工作”等主题做的工作汇报。王立英指出,信息工作在纪检工作中具有“促进工作、探索规律、树立形象”的重要作用,目前的信访工作集中突显了高校工作存在的问题,如决策不民主、领导不敢担当、敬业心不强、与群众争利等,更好地开展信访工作有利于领导干部廉洁自律,可以规避管理中的不规范现象。

    与会的教育部直属高校党委副书记、纪委书记们在座谈会上交流了工作经验,大家在发言中纷纷为高校党风廉政及纪检监察工作出谋划策。

    王立英在听取了大家的意见和建议之后,于3月25日下午作总结讲话。她肯定了大家关于“纪检工作抓核心、抓关键”;“积极探索符合教育特点的惩戒和预防体系的建设”;“‘三重一大’民主决策机制建设”等十个方面的经验,并对今后高校的党风廉政和纪检监察工作提出了要求。王立英说,我们要科学判断形势,查找工作中的不足。改革开放以来,高校的纪检监察工作取得了很大的成绩,但在“责任制的落实”、“惩防体系的建设”等方面还存在着不足。她说,当前,面对新情况新问题,高校反腐倡廉和纪检监察工作面临着新的挑战。王立英具体分析了当前开展纪检监察工作的有利条件,并表示,实施人才强国战略给我们的工作提出了新的命题,教育事业的改革和发展也为我们提出了新的挑战,建设符合教育特点的惩防体系对我们的工作提出了新的要求。她指出,今年高校反腐倡廉和纪检监察工作要把好三大关,包括“‘三重一大’决策关”、“阳光招生关”,以及“对学术不端的监管关”;要从“规范科研经费的管理”、“高度重视兼职问题”、“加强对校办企业的管理”、“加强对审计和财务的监管”等方面入手,积极探索解决新情况新问题的方法和途径。同时要不断提高纪检监察工作的能力和水平,要围绕中心,服务大局;了解情况,解决问题;解放思想,与时俱进,不断创新方法和手段,推动高校的反腐倡廉和纪检监察工作取得新的成效。

关于东华大学

东华大学是教育部直属、国家“211工程”、国家“双一流”建设高校。学校秉承“崇德博学、砺志尚实”的校训,不断开拓奋进,
已发展成为以纺织、材料、设计为优势,特色鲜明的多科性、高水平大学。

了解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