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片说明:全国人大代表、我校管理学院经济发展与合作研究所所长严诚忠教授
“今年是‘十二五’开局之年,代表们莫不感到在我国经济社会转型发展、具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初步形成的历史转折点上,已经启动的‘十二五’时期新发展将带给我们国家内涵的充盈,带给人民群众工作生活质量的实质性提升,整个社会从‘国富’到‘民富’的新征程已经开始。”欢迎现场,严诚忠教授表示,短短十二天的会议是一次极为有益的学习机会,民生始终是热点,调控物价与增加收入、大城市中外来人员的合法权益及保障等问题体现了国家把“关注民生”从口号落实到具体举措。通过审议与讨论,大家的视野更加开阔、思路更加清晰、认识更加一致。严诚忠教授在全国会议、代表小组会议上先后作了六次发言,并向全国人大常委会递交了三份书面意见与建议,内容涉及教育改革、人才高地建设与激发自主创新活力、保障性住房建设等社会热点话题。值得一提的是,他针对促进教育公平提出“创新东西部高校校级合作机制”的建议被采纳写入国家“十二五”规划纲要修改稿及国家发改委的修改说明。“可见,国家高层领导在与人大代表和政协委员共商国家发展大计、齐谋善治之道过程中‘从善如流’、‘广纳良言’的风尚业已形成。”
图片说明:全国人大代表、我校理学院院长褚君浩院士
褚君浩院士在谈到此次会议对高等教育发展的指引作用时表示,“高校发展的关键还是在培养符合国家建设发展需要的合格人才”,他强调,特别是要注重对接国家新兴产业的发展,强化人才培养与产业的对接。此外,在学科建设方面,要坚持“有特色、有特点、有特长”的思路,切实通过高校科研、人才培养为国家经济转型和社会发展作出更多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