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年度东华大学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重点计划项目指南公布如下:
一、科研基地平台项目
(一)高性能纤维结构设计与性能优化
高性能碳纤维原料及纤维结构优化(申请代码:A01-1)
有机高性能纤维结构性能优化(申请代码:A01-2)
高性能纤维结构定量分析(申请代码:A01-3)
高性能纤维复合材料预成型体新型成型方法(申请代码:A01-4)
依托部门:高性能纤维及制品教育部重点实验室(B)
(二)现代纺织制造技术
先进纺织制备技术(申请代码:A02-1)
纺织品设计关键方法(申请代码:A02-2)
纺织品性质检测技术(申请代码:A02-3)
新型纤维材料技术(申请代码:A02-4)
依托部门:纺织面料技术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三)纺织品生态化湿加工和废弃物的资源化
仿生催化剂的合成及其在纺织品前处理中的应用(申请代码:A03-1)
纺织品湿加工过程的在线测控技术(申请代码:A03-2)
清洁纺织化学品的制备及应用技术(申请代码:A03-3)
废弃纺织品的高值循环利用技术(申请代码:A03-4)
依托部门:生态纺织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四)印染产品高品质生产关键技术
生物酶在染整加工中的应用研究(申请代码:A04-1)
染整用生物酶制剂的商品化技术(申请代码:A04-2)
纺织品清洁染色技术(申请代码:A04-3)
纺织品数字化喷墨印花技术(申请代码:A04-4)
依托部门:国家染整工程技术研究中心
(五)印染企业节能减排的数字化智能化技术及其系统集成
印染工艺参数的在线智能测控系统(申请代码:A05-1)
面向印染企业的无线网络监控系统(申请代码:A05-2)
印染节能减排的生产过程智能优化与调度(申请代码:A05-3)
印染企业的节能减排管理与智能决策系统(申请代码:A05-4)
依托部门:数字化纺织服装技术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
(六)产业用纺织材料
高过滤性非织造材料(申请代码:A06-1)
非织造材料改性技术(申请代码:A06-2)
高性能织物耐光老化降解性能(申请代码:A06-3)
纺织基人造血管的制备和性能研究(申请代码:A06-4)
依托部门:产业用纺织品教育部工程中心
(七)纺织装备关键技术研究
轻质高强材料成形装备关键技术研究(申请代码:A07-1)
新型纺织装备技术研究(申请代码:A07-2)
纺织装备机电一体化关键技术研究(申请代码:A07-3)
传统纺织装备技术提升研究(申请代码:A07-4)
依托部门:纺织装备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
(八)新型玻璃制备技术
太阳能电池表面玻璃薄膜(申请代码:A08-1)
染料敏化太阳能电池用玻璃基光学梯度材料(申请代码:A08-2)
高色散高折射率环保无铅水晶玻璃(申请代码:A08-3)
仿宝玉石系列玻璃的研制和开发(申请代码:A08-4)
依托部门:先进玻璃制造技术教育部工程中心
(九)等离子体物理及诊断技术研究
高温等离子体边界过程的数值模拟和实验研究(申请代码:A09-1)
等离子体诊断技术研究(申请代码:A09-2)
新型常压等离子体源技术(申请代码:A09-3)
等离子体与材料表面相互作用研究(申请代码:A09-4)
依托部门:磁约束核聚变教育部研究中心
二、学科创新平台项目
(一)新型功能高分子的设计及加工工程技术
功能高分子材料新的设计制备方法研究(申请代码:B01-1)
新型光、电、磁、能源和医用分子设计与制备(申请代码:B01-2)
功能高分子纤维或其它低维材料的加工制备技术(申请代码:B01-3)
功能高分子材料理论计算与模拟方法(申请代码:B01-4)
依托部门:材料学院
(二)纺织结构复合材料
三维纺织结构预制件或复合材料设计(申请代码:B02-1)
新型纺织预制件或复合材料结构与性能(申请代码:B02-2)
纺织结构复合材料性质表征(申请代码:B02-3)
复合材料工程结构和性能整体设计(申请代码:B02-4)
依托部门:纺织学院
(三)功能分子的制备、表征及性能研究
有机反应方法学及其应用(申请代码:B03-1)
功能无机化合物的合成、表征及性能研究(申请代码:B03-2)
具有特殊功能物质表面的制备,表征及形成机理研究(申请代码:B03-3)
具有重要应用前景功能分子的研制(申请代码:B03-4)
依托部门:化学化工与生物工程学院
(四)环境持久性污染物的控制及安全转化技术
TiO2/活性炭复合纳米纤维膜去除水中持久性有机物的理论与技术(申请代码:B04-1)
典型新兴痕量污染物(ETCs)在城市污水处理系统中的迁移转化机制及其去除研究(申请代码:B04-2)
人工湿地(CWs)对水源水中典型持久性有机物(POPs)的高效去除新技术(申请代码:B04-3)
基于再燃脱除NO的废轮胎能源资源化利用研究(申请代码:B04-4)
依托部门:环境学院
(五)高效低耗机械装备创新设计及相关技术研究
先进制造技术与工艺研究(申请代码:B05-1)
机电一体化控制技术研究(申请代码:B05-2)
新型纺织装备及关键装置创新设计(申请代码:B05-3)
创新产品工业设计(申请代码:B05-4)
依托部门:机械工程学院
(六)非常规突发事件下网络群体行为的建模和分析
危境中人机协同免疫网络的可生存计算研究(申请代码:B06-1)
个体异质的网络博弈行为建模与演化规则设计(申请代码:B06-2)
群体行为的信息传递与优化模式(申请代码:B06-3)
复杂神经元网络的同步特性研究(申请代码:B06-4)
依托部门:信息学院
(七)计算机科学与技术
数据仓库中行列混合存储引擎的优化模型(申请代码:B07-1)
公交可达路径查询及乘客信息服务终端研制(申请代码:B07-2)
异形纤维计算机自动识别技术的研究(申请代码:B07-3)
网络计算模式的演化及其可信问题研究(申请代码:B07-4)
依托部门:计算机学院
(八)数学中若干问题的研究
多尺度动力系统定性理论与分支问题研究(申请代码:B08-1)
复杂非线性系统精确解的研究(申请代码:B08-2)
算子代数与粗几何若干前沿问题的研究(申请代码:B08-3)
新型光电材料的制备与理论研究(申请代码:B08-4)
依托部门:理学院
(九)现代服装设计与技术研究
测评服装整体热防护性能的燃烧假人系统研究(申请代码:B09-1)
功能服装的构成设计及评价技术研究(申请代码:B09-2)
面向服装大批量个性化定制的快速反应关键技术研究(申请代码:B09-3)
时尚创意设计与服饰文化研究(申请代码:B09-4)
依托部门:服装学院
(十)纺织产业升级问题研究
我国纺织产业的结构调整与产业链升级研究(申请代码:B10-1)
我国纺织产业的区域转移与集群升级研究(申请代码:B10-2)
我国纺织企业的技术创新与产品升级研究(申请代码:B10-3)
我国纺织产业国际竞争力评价研究(申请代码:B10-4)
依托部门:管理学院
(十一)后现代语境下西方马克思主义的发展态势及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有效途径
后马克思主义研究(申请代码:B11-1)
后现代主义与“中国近现代史纲要”教学(申请代码:B11-2)
现代性和后现代性语境下的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历史进程研究(申请代码:B11-3)
社会资本的理论渊源和本土化研究(申请代码:B11-4)
依托部门:人文学院
(十二)外国语言文学
外语教学现状与发展研究(申请代码:B12-1)
语言学理论研究(申请代码:B12-2)
翻译理论与实践(申请代码:B12-3)
外国文学(申请代码:B12-4)
依托部门:外语学院
(十三)体育人文社会学
“大众体育管理”方向的研究(申请代码:B13-1)
“体育人力资源开发与管理”方向的研究(申请代码:B13-2)
“时尚体育”方向的研究(申请代码:B13-3)
“体育产业经营与管理“方向的研究(申请代码:B13-4)
依托部门:体育部
三、交叉学科平台项目
(一)轻质结构复合材料的基础应用研究
三维织物增强复合材料的预制件及RTM技术(申请代码:C01-1)
高性能耐高温基体树脂的研制与性能表征(申请代码:C01-2)
轻质结构复合材料的健康监控技术(申请代码:C01-3)
汽车用复合材料零部件的开发和研制(申请代码:C01-4)
(二)生物医用材料的制备、加工及其效能评价
生物技术方法制备具有生物活性的靶向抗癌药物纳米载体(申请代码:C02-1)
基于树状大分子的多功能纳米颗粒的合成、表征及其对癌细胞的靶向和磁共振成像诊断(申请代码:C02-2)
新型纤维素生物医用材料低成本高效生物法制备(申请代码:C02-3)
利用生物工程技术合成高活性、高稳定性的肽类激素(胰岛素、催产素)(申请代码:C02-4)
(三)新型纳米材料的设计、组装与功能化
新型纳米材料的设计与组装理论(申请代码:C03-1)
新型纳米光电功能材料的设计与太阳能转换(申请代码:C03-2)
新型纳米材料的DNA程控组装与生物传感(申请代码:C03-3)
新型纳米复合纤维材料的可控合成及其功能化(申请代码:C03-4)
(四)时尚产业理论和应用问题研究
上海时尚产业的产业组织、产业政策研究(申请代码:C04-1)
时尚产业集聚区业态模式、组合比例、物理空间布局研究(申请代码:C04-2)
时尚产业集聚区公共服务平台功能建设和配套模式研究(申请代码:C04-3)
上海城市时尚生活形态和时尚品牌建设研究(申请代码:C04-4)
四、自由探索项目
自由探索项目分理工类(申请代码:D)和人文社科类(申请代码:E),面向学校所有学科领域,重点支持青年教师进行自主探索研究。
五、申请注意事项:
(一)申请条件:申请者年龄不超过40周岁(1969年1月1日以后出生),海外引进人才年龄可放宽至45周岁以下(1964年1月1日以后出生),学校在编的从事科研工作的青年教师。
(二)限项要求:每人同期只能申请东华大学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1项,作为主要参加人员同期参与东华大学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数不得超过2项(不含主持)。
(三)《东华大学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项目申请书》见附件3,以下简称《申请书》,填写时应注意:
(1)申请人撰写《申请书》之前,须认真研究本通知、《2009年重点计划项目指南》(见附件2)和《东华大学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管理试行办法》(见附件1),不符合要求的申请项目将不予受理。
(2)研究内容要求学术思想新颖,立论依据充分,研究目标明确,技术路线可行。不能与已获得国家科技计划,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国家社会科学规划等专项资助计划内容重复,同时也不能与校青年基金、文科预研究等校内专项资助计划内容重复。
(3)科研基地平台项目,“依托部门”一栏填写《2009年重点计划项目指南》相应的科研基地;学科创新平台项目,“依托部门”一栏填写《2009年重点计划项目指南》相应的学院;交叉学科平台项目,“依托部门”一栏不用填写。
(4)研究期限:研究年限为1年,2010年1月—2010年12月。发展潜力大的项目,可以连续滚动资助,滚动资助最高期限为3年。项目一次规划,分年度实施。
(5)资助经费:①科研基地平台项目每项资助额度为6万元;②学科创新平台和交叉学科平台资助额度:理工科每项资助额度为6万元;人文社科每项资助额度为3万元;③自由探索项目资助额度:理工科每项资助额度为4万元,人文社科每项资助额度为2万元。
(6)考核要求:除《2009年重点计划项目指南》中提出的具体指标外,理工科至少申报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1项,文科至少申报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1项。
(7) “申请人承诺”一栏,申请人亲笔签名;“依托部门承诺”一栏,申请人不用填写。
(四)申请人在2009年11月23日下午16:30前,将纸质申请书原件1份交到科研处,同时电子版发送到zxkyc@dhu.edu.cn,须保证电子申请书与纸质申请书内容一致。逾期不予受理。
(五)联系方式:联系人:陈辉 电话:67792023 67792137
电子邮箱:zxkyc@dhu.edu.cn 地址:松江校区行政楼347-349
请符合申报条件和指南要求的老师积极申报,鼓励教师跨学院、跨科研基地申报。
附件1: 东华大学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管理试行办法
附件2: 2009年重点计划项目指南
附件3: 东华大学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项目申请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