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闻
要闻

经纬纵横又一春——纺织学院邀请上纺集团高管与研究生畅谈纺织行业发展现状

    纺织企业应如何跟随国家产业布局优化调整的大趋势,针对性地迅速提高自己的科研实力,顺利完成从传统、低端型到科研、高附加值型的转变?我们在校学生作为纺织行业未来的开拓者和掌舵人,又如何担负起让纺织行业的重任?

    5月13日下午,春风拂面,阳光明媚。可容纳200人的学院楼2125室座无虚席,上海纺织控股集团副总裁封亚陪及技术中心主任杜卫平先生应邀来到我校,与研究生们畅谈纺织行业发展现状与前景。此次活动是纺织学院第五届研究生科技文化节“知名纺织企业主管东华校园行”板块的内容之一,由于涉及较多上海企业及人才需求信息,也吸引了众多研二及外学院学子。纺织学院副院长李炜教授,研究生辅导员王永健老师出席了此次活动。

    本次演讲以气氛融洽的座谈形式举行,封总首先从07年国内外形势开始,全面解读了我国近年纺织行业的发展现状。他说,去年中国纺织业一直处于低谷,究其原因,既有来自美国经济低迷的影响,又有印度等国纺织行业迅速崛起所形成的竞争,还有来自国内对能耗与污染控制的压力。他不无忧虑地指出,目前中国纺织业在国际上的规模最大,但如何由做大变为做强,如何实现低附加值向高科技含量的转变依然任重道远。看到同学们有点失落,封总笑道,“这也正是你们在座的努力方向啊!”

    接着,他以亲身经历讲述了作为中国纺织行业“领头羊”的上海纺织控股集团的曲折发展历程。1983年他从纺大毕业后加入上海市纺织工业局(上海纺织控股集团的前身),见证了上世纪80年代中国纺织业最为辉煌的时期。尔后,纺织行业步入低潮,促使上纺做出艰难转型:由纯粹制造业压缩到后来制造业不足三分之一的比例,大力发展纺织贸易与服务,最终使上纺再次成为上海市的龙头企业。封总说,上海的优势不在制造上,作此转变是一种必然。当然这种转变不单是数量上,还包括将传统的纺织加工逐步融入高科技的因素,实现附加值的提高,这种转变很大程度上取决于高素质人才的引进与培养上。他说,虽然制造业的比例减少了,但公司的研发投入在加大,最终获得的利润也有所提高。他强调,中国纺织企业必须依托地方优势,做出地方特色,才能最大限度地发掘自身的上升空间。他还谈到,目前上纺正在酝酿第三次转变,即管理机构与管理理念的转变。

    随后,杜卫平主任就上海纺织控股集团的一些具体信息向大家做了详细介绍,包括近年来上纺集团做出的重大举措与获得的相关成果、上纺的最新产品、科研体系与研发梯队构建、品牌战略与知识产权保护等。

    演讲结束后,封总与杜主任特意留出较长的时间与大家互动。同学们似乎也不肯轻易放过这个“盘问”企业主管的好机会,纷纷提问,踊跃发言。会后,仍有很多同学“意犹未尽”,围住两位“问东问西”。那热烈的场面似乎正预示着中国纺织业将如窗外的东华校园般春意盎然!

关于东华大学

东华大学是教育部直属、国家“211工程”、国家“双一流”建设高校。学校秉承“崇德博学、砺志尚实”的校训,不断开拓奋进,
已发展成为以纺织、材料、设计为优势,特色鲜明的多科性、高水平大学。

了解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