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促进学校评建工作的扎实推进,在近日的相关会议上,学校党政领导多次对我校办学指导思想进行了深入研讨和认真梳理,进一步明确办学目标和办学思路。徐明稚校长指出:全体教职工应积极践行“以学生的全面发展与成才为中心”的办学理念,为建设“有特色的高水平大学”共同奋斗!
关键点1:学校一直拥有“育人为本、注重质量”的优良传统
学校从成立之初的新中国第一所纺织高等学府,到如今有特色的多科性大学,在半个多世纪的办学实践中,形成了“育人为本、注重质量”的优良传统:
早在办学初期,著名纺织技术专家、教育家,学校第一任校长张方佐等老一辈校领导就提出了“坚持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坚持普及与提高相结合”的办学方针,重视聘请名师,加强实践环节,为振兴中国纺织工业培养急需的高级专门人才。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学校逐步形成了“全面发展、面向实际、三个为主,三个从严”的办学指导思想,即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致力于培养德、智、体全面发展的人才;面向社会实际,主动适应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实际需要;在处理学校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社会服务三大职能的关系时,树立以培养人才为主的思想;在处理多种层次、多种形式办学的关系时,树立以本科生和研究生为主的思想;在处理校内各项工作的关系时,树立以提高教学质量为主的思想;同时明确了“从严治校,从严治学,从严治教”的治校方针。
随着我国高等教育事业的发展,为适应人民群众对高等教育,尤其是优质高等教育的需求,学校先后组织了多次教育思想大讨论,在广大师生中形成了“三个转变、两个注重”的共识,即:从单纯的专业教育向综合素质教育转变;从以传授知识为主向知识、能力、素质并重转变;从单一专业培养向大专业大学科转变;注重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培养;注重学生的个性发展,全面因材施教。全体师生对“走特色发展之路”、“观念兴校、学术兴校、管理兴校”、“以学生全面发展和成才为中心”、“以服务求支持,以贡献求发展”等观念也逐渐接受和认同。
关键点2:学校应坚持“三个兴校”,致力于建设“有特色的高水平大学”
进入21世纪之后,面对国家“科教兴国”的战略机遇,学校围绕“两个问题”(办什么样的大学,如何办这样的大学)和“三个规划”(发展战略规划、学科和队伍建设规划、校园建设规划)等重大问题进行深入思考和讨论,在找准定位、理清思路,加快发展中确定了学校当前及今后一段时间的办学指导思想:
1.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全面贯彻党和国家的教育方针政策,把东华大学建设成为“以工为主,工、理、管、文多学科协调发展,国内一流,国际有影响,有特色的高水平大学”;
2.坚持“以学生全面发展和成才为中心”的办学理念,培养德才兼备、基础宽厚、实践能力强,具有创新精神的高素质人才;
3.坚持适度发展办学规模、优化教育结构、提高培养质量的人才培养发展战略,建设高水平的人才培养基地;
4.坚持大学的创新和探索精神,扩大科研总量,提升科研水平,奠定研究型大学的基础;
5.坚持产学研相结合的办学传统,积极拓展应用型学科,以服务求社会支持、以贡献求学校发展;
6.坚持“增强特色、拓宽基础、加强交叉”的学科发展战略,提升特色学科实力,夯实学科拓展基础,发展新兴交叉学科,开拓新的学科优势;
7.坚持“以人为本”和“人才强校”战略,实施“学科建设为龙头、队伍建设为抓手、人才和成果为落脚点”的工作方针;
8.坚持“观念兴校、学术兴校、管理兴校”的发展理念,寻求学校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
关键点3:全体教职工应正确认识和积极践行“以学生的全面发展与成才为中心”的办学理念,着力提高人才培养质量
“以学生的全面发展与成才为中心”的办学理念是学校办学指导思想的核心,是55年来学校办学实践的重要总结和办学思路的高度凝炼,全体教职工应正确认识和处理三大关系:
1.正确认识高校三大功能的关系。高校有人才培养、科学研究和服务社会三大功能,三者都很重要。对东华大学而言,要从一所教学研究型的大学迈向高水平的大学,发展科研总量,提高科研水平有着举足轻重的意义。但在强调科研重要性的同时,还要明确,只有“人才培养”才是高校的根本任务。大学之所以成为大学,不是科学院所,也不是公司企业,就是因为有“人才培养”这一根本任务。离开“人才培养”这一根本,大学的学科建设、科学研究等工作就成了无本之木,无源之水,大学就脱离了作为一个社会组织存在的本来意义和价值。高校的科学研究和社会服务应该围绕人才培养这个中心任务,并最终促进人才培养质量的提升。
2.正确认识“教育以育人为本,以学生为主体;办学以人才为本,以教师为主体”的关系。教育大计,教师为本。学校办学必须全心全意依靠教师,教师是高校办学的主体和中坚力量。但需强调的是,教师的工作必须以育人为本,必须教学与科研并重,最终服务于“学生的全面发展和成才”这个中心任务。学校的所有教职工都必须真心实意、毫无条件地服务于这个目的和根本任务。
3.正确认识学生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关系。教育自古以来就是培育人和塑造人的事业。高校最重要的是教会学生做人,而不是单纯地成为某一个方面的专家。要使受教育者成为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全面发展的人,就必须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特别要坚持育人为本,德育为先,大力推进素质教育。
对这一办学理念,可以用“三圈论”进行形象诠释:中心一圈是学生,表明学校办学的目的是促使学生德智体美全面发展和成才;第二圈是教师,表明作为办学主体的教师,应围绕使学生全面发展和成才开展教学和科研等工作;最外圈的是机关、业务部门的干部和职工,表示他们的工作就是为学生的全面发展和成才以及为教师的教学、科研等工作服务。
“以学生的全面发展和成才为中心”的办学理念,集中体现了人才培养工作在学校教学、科研和社会服务等工作中的中心地位,集中体现了人才培养工作必须以学生的全面发展与成才为根本目标的办学思想,集中体现了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接班人的教育方针。也正是在这一办学理念的指引下,学校近年来花大力气拓展了办学空间,改善了办学条件,大幅度提高与人才培养相关的经费投入,知难而进地深化学分制改革,推进“按大类招生、专业建设和教学改革、产学研联盟、中外合作办学、学生评教”等举措,全方位地建设育人的校园制度和文化环境,学校内涵建设取得长足发展,人才培养取得良好成效。
关键点4:本科教学工作水平评估是推动学校寻求新跨越的重要机遇
这次的本科教学工作水平评估,是教育部对东华大学办学历程的一次全面检验,也是推动东华大学寻求新跨越的重要机遇。目前,全校上下正本着“以评促建、以评促改、以评促管、评建结合、重在建设”的方针,进一步系统总结办学传统、办学特色和办学成果,进一步明晰办学指导思想和办学理念,进一步巩固“人才培养为根本任务和本科教学占中心地位”的意识,扎实推进各项评建工作,这些必将对本科教学工作,乃至学校的发展起到显著的推动作用。全校教职工务必紧抓“本科教学评建工作”契机,以学生的全面发展与成才为中心,求真务实、团结奋进,为全力提升教育教学质量和人才培养工作水平,建设“以工为主,工理管文多学科协调发展,国内一流,国际有影响,有特色的高水平大学”而努力奋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