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教三十余年,她始终把教书育人和为师授业放在第一位;专研纤维勇攀科学高峰,她将国家和人民的需要作为最高追求。她以高尚的人格魅力,陪伴着一届又一届青年学子勇敢追梦;她提出有机/无机杂化纤维思想,助力我国从“纤维大国”走向“纤维强国”;她带领团队接好接力棒,传承教育科学家精神,为教育强国建设凝聚强大力量。她就是上海市教育功臣、中国科学院院士、东华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院长——朱美芳。(朱美芳(左三)在颁奖现场)育人没有完成时,始终把学生放在心头最重要的位置育人没有完成时。“我们培养的最好‘材料’就是‘我们的学生’。”“每个学生心中都有一个自己的梦,好老师就是要当好学生的‘筑梦人’。”从教三十余载,朱美芳始终坚持把教书育人和为师授业放在第一位,用知识智慧和人格力量倾心浇灌每一朵青春之花。(朱美芳和学生在一起) “作为老师,要给学生播下希望的种子、科学的种子”。国家需求、学科历史、人物事迹,使命担当、文化自信、工匠精神……在朱美芳主讲的《纳米材料与技术》《先进材料进展》《高材专业前沿》等课上,青年学生的热血和激情总会被“点燃”。作为上海市课程思政教学名师,朱美芳提出了学科交叉、产教融合的“沉浸
详细内容9月8日,东华大学召开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主题教育总结会议,回顾总结学校主题教育开展情况,部署巩固拓展主题教育成果有关工作。教育部直属高校主题教育第六巡回指导组组长赵忠到会指导并讲话。党委书记刘承功作主题教育总结报告。校长、党委副书记俞建勇主持会议。第六巡回指导组副组长谢守成、教育部直属高校党建工作联络员刘建中,指导组成员王超、吴峰、马俊出席会议。刘承功代表学校党委对学校主题教育工作作全面总结,并就巩固深化拓展主题教育成果、推动学校事业高质量发展提出要求。他指出,学校党委坚决贯彻党中央和教育部党组的部署要求,在教育部直属高校第六巡回指导组的精心指导下,立足高站位、高标准、高质量、高效能,以“三个坚持”深入谋篇布局,以“全网格”模式落实理论学习贯穿始终,以“三个结合”系统推进调查研究,以“锚定目标任务”攻坚克难推动发展,以“着力靶向破题”不折不扣检视整改,带领各级党组织和广大干部、党员切实将主题教育焕发出来的政治热情转化为攻坚克难、担当尽责的实际行动和团结奋进推动高质量发展的业绩成效。他表示,对标“以学铸魂、以学增智、以学正风、以学促干”总要求,学校各级党员干部学习贯
详细内容9月5日,“躬耕教坛、强国有我,锻造新时代‘大先生’”——庆祝第39个教师节主题活动暨师德师风建设工作推进会在松江校区召开。党委书记刘承功,校长俞建勇,党委副书记崔运花,党委副书记、纪委书记王云骏,副校长陈革、李炜出席活动。各职能部处、二级单位党政负责人,教师代表、专职辅导员等与会。活动由崔运花主持。(活动现场)刘承功代表学校党委向全校教职工和离退休同志致以节日问候和美好祝愿,向受表彰的先进个人和团队表示祝贺和敬意。他指出,教师是立教之本、兴教之源,要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引导学校广大教师树立“躬耕教坛、强国有我”的志向和抱负,激励教师成为学生为学、为事、为人的“大先生”。刘承功对学校教师队伍建设提出四点希望。一是坚定理想信念,带头学思践悟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以坚定的理想信念激励学生,以深厚的价值情怀滋养学生,引导青年学生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努力奋斗;二是涵养高尚师德,以师德楷模为榜样,讲好教育强国建设的故事,带头弘扬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真正做到以德立身、以德立学、以德施教;三是锤炼过硬本领,以学生的成长成才为中心,立足课堂
详细内容今年的9月10日是第39个教师节。值此教师节来临之际,党委教师工作部、人事处的老师们,以及学生会、研究生的同学们,纷纷向教育工作一线的教职工送上节日的祝福,感谢教师们的倾力付出和辛勤工作。教师工作部、人事处慰问各单位一线教职员工,向教师代表赠送教师节贺卡、师德文化宣传品。还邀请上海市精神卫生中心专家,举办“暖心”人才专场心理健康科普讲座,保障人才健康安全,提高人才服务质量。我校学生会、研究生会代表全体东华学生为教师们送上了康乃馨和祝福贺卡,向教师们致以最诚挚的祝福和感恩之情。自发报名参与为老师们献花的学生会志愿者发出这样的感叹:“一朝沐春雨,一生念师恩。幸而有东华老师们能够点亮我求学路上的一盏盏指明灯,希望老师们在收到花和贺卡后可以拥有美好的一天,真心祝愿老师们教师节快乐!”
详细内容为进一步加强学校师德师风建设,营造尊师重教的良好风尚,充分发挥先进典型的示范带动和价值引领作用,东华大学开展了第23届“我心目中的好老师”评选活动,最终评选出16位“我心目中的好老师”。他们潜心传道授业,以学术造诣启迪学生智慧,以人格魅力呵护学生心灵,以实际行动践行立德树人、铸魂育人的时代使命。下面,让我们欣赏一下获得“好老师”称号的教师风采吧!温润纺织学院纺织品设计与产业经济系教授“因材施教,不偏不倚”他热爱教育事业,坚持做新时代“四有”好老师。曾获中国纺织工业联合会教学成果二等奖,上海市高校青年教师教学竞赛二等奖。主持国家社科基金项目、教育部协同育人项目、中国纺织工业联合会教学改革项目等,编著部委级规划教材2部,发表论文40余篇。学生有话说:温润老师治学严谨,专业知识过硬。课堂中,他循循善诱,注意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上课例题丰富,细心讲解学生易犯错误,给每个人发言的机会。他认真和蔼,以身作则,观学生之所观,想学生之所想。何其有幸,得此恩师。钱程服装与艺术设计学院专职辅导员“志于道,据于德,依于仁,游于艺”他担任专职辅导员以来,坚持立德树人。工作至今,他连续三年获评东华大学就业创业先进
详细内容9月8日上午,“一曲新词:宋韵文化创新艺术作品邀请展”在东华大学纺织服饰博物馆开幕,东华大学副校长李炜、中国丝绸博物馆馆长季晓芬、东华大学服装与艺术设计学院院长李俊、东华大学纺织服饰博物馆馆长卞向阳、浙江理工大学国际时装技术学院副院长刘丽娴出席开幕式。季晓芬介绍了本次展览是以宋韵文化作为创作蓝本、以春夏秋冬和宋词作为创作线索,邀请国内著名的当代工艺美术大师、时装设计师等创作系列艺术作品,阐释宋韵美学在当代艺术设计中的创新表达,为观者打造一场以四季节令为线索的当代雅致生活。卞向阳表示中国丝绸博物馆和浙江理工大学与东华大学及纺织服饰博物馆一直有深入紧密的合作。此次“一曲新词:宋韵文化创新艺术作品邀请展”作为国家艺术基金2023年度传播交流推广资助项目,能让大家更好了解当代纺织服饰文化传承的经典案例。展览分为四个单元讲述,第一单元主题为:春日游。艺术家通过蜂蝶乱舞、百花盛开等自然界更迭变化中亘古不变春日景象,创作当代时尚领域的精品之作。第二单元主题为:芙蓉醉。艺术家以衣、绣、染为媒,以荷为题进行创作,巧手天工,炎炎夏日,骤雨初停,面对江南夏日里那一抹接天莲叶无穷碧,举一杯浊酒,敬点点芙蓉,赏
详细内容迎风的彩旗、跳动的喷泉、萌萌的橘猫、飘香的丹桂……9月7日,东华大学迎来7203名2023级新生。3678名本科生和3525名研究生怀着憧憬和梦想从祖国各地汇聚到东华大学,开启他们的人生新征程。党委书记刘承功,校长俞建勇,党委副书记崔运花,副校长陈革、李炜等校领导来到迎新现场,分别在新生注册报到处、慈善爱心屋、新生宿舍、食堂、校门等处看望新生,亲切慰问师生迎新工作志愿者。(校领导查看迎新现场并慰问一线工作人员)“欢迎新同学”“叫一声同学,东华是家”东华校园里,醒目的迎新横幅标语、鲜明的导引指示牌……一大早,已经有许多新生走进报到大厅进行注册报到。为保障广大新生顺利开启崭新大学生活,东华大学各部门积极优化各项手续办理流程,为新生提供方便迅捷、温暖贴心的报到服务。学校进一步完善了迎新系统,利用电子签章提供的人脸核验和移动签名的可信认证技术进行新生入学身份核验。信息办还加强了新生数据同步和动态报到数据管理,数据迎新大屏和企业微信实现迎新动态展示,让整体迎新工作进展情况一目了然。校园一码通,支持在学校食堂、超市等处多种方式的便捷消费。根据实际需求,财务处在总结经验基础上,继续完善网银缴费、银行
详细内容理论学习、调查研究、推动发展、检视整改、建章立制……东华大学党委按照中央统一部署和教育部党组工作安排,牢牢把握主题教育总要求,聚焦教育部党组提出的两个“先行先试”破局发力,以党建引领写好助力教育强国建设“大文章”,推动主题教育走深走实。(召开东华大学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主题教育动员部署会)强化思想引领增强两个“先行先试”自觉性主动性学校党委通过主题教育,进一步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二十大精神,提高政治能力,强化思想引领,主动答好教育强国建设两个“先行先试”实践命题。通过精心组织联组学习和专题学习研讨,邀请上海市委研究室领导和知名经济学者做辅导报告,上好党委书记、校长专题党课,深化对两个“先行先试”的理解认识,进一步提升主动识变求变应变、勇于攻坚克难破题的思想自觉。通过在校内外深入开展调查研究,结合学校改革发展实际,对标落实两个“先行先试”的目标要求找差距、找问题、找方法、找答案,充分激发“比学赶超”的积极性主动性。结合筹备召开学校第十一次党代会,聚焦推进落实两个“先行先试”重大关键问题,明确目标定位和重点任务,找准 “先行先试”的切入点、
详细内容9月1日,纺织学院青年教师科技协会(以下简称“青年科协”)成立大会暨第一届大纺织沙龙论坛在我校松江校区举行。副校长李炜,科学技术研究院院长丁彬、科学技术研究院副院长、校科协秘书长王宏志出席会议。纺织学院、生物与医学工程学院、纺织科技创新中心等学院领导和校内外专家与会。会议由青年科协副理事长黄晨主持。李炜在讲话中代表学校对纺织学院青年科协的成立表示祝贺,向各位专家的莅临表示欢迎。她指出,今年全党深入开展学习贯彻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主题教育,是“十四五”规划承上启下之年。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刚印发了《关于进一步加强青年科技人才培养和使用的若干措施》,纺织学院成立青年科协是落实中央关于加强青年科技人才举措部署的重要举措。她向青年科协全体教师提出殷切期望,一要坚定理想信念、心怀“国之大者”、立足“两个大局”、回应国家重大战略需求;二要练就扎实本领,脚踏实地,过好科研关、教学关和社会服务关;三要大力传承、弘扬科学家精神,把智慧和力量凝聚到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上来;四要有包容和开放的精神,相互欣赏、相互成就、练就无私胸怀。她希望纺织学院青年科协充分发挥好平台作用,营造合作创新氛围,
详细内容8月28日至31日,学校在松江校区召开2023年秋季校领导班子务虚会,本次会议的主题是“党建引领、创新制胜,奋力开创‘双一流’建设新局面——以实际行动迎接学校十一次党代会胜利召开”。党委书记刘承功,校长俞建勇,教育部党建工作联络员刘建中,党委副书记崔运花、王云骏、项延训,副校长陈革、李炜、赵震,党委常委朱英、任晓杰,校长助理阎林平出席会议。各职能部处和业务部门正职、二级单位党组织书记、院长(主任)列席会议。会议由刘承功主持。(务虚会现场)(刘承功讲话)刘承功在会议总结讲话中分析了学校发展面临的形势任务,并结合学校改革发展实际,强调要在力争增量变革的同时进一步深化“存量革命”。他指出,要坚持党建引领,增强抓好党建工作的自觉性和主动性,坚定社会主义办学方向,强化战略思维,建强党的组织体系;要坚持创新制胜,因事而化、因时而进、因势而新,主动抓好理念、手段和基层工作创新,努力以思想认识新飞跃打开工作新局面。刘承功强调,要进一步优化强化学校师资队伍评价、考核、岗位聘任以及优秀人才引育等工作,努力打好教育评价改革攻坚战;要紧密结合国家和地方发展战略需求,深入推进学科专业调整,更加重视关键核心技术领
详细内容9月3日,月球样品接收暨研究工作启动仪式在松江校区举行。中国科学院院士邹志刚、上海市科技工作党委书记徐枫、探月与航天工程中心科技工程部副部长侯军、中国科学院杭州医学研究所、北京大学、北京理工大学、中科院物理所、中科院金属所、航天八院、北京科技大学相关工作负责人,我校党委书记刘承功,中国科学院院士、材料学院院长、纤维材料改性国家重点实验室主任朱美芳,相关职能部处负责人以及材料学院党政班子成员等出席仪式。刘承功首先代表学校向国家航天局探月与航天工程中心、上海市科技工作党委长期以来对学校发展的关心与支持表示衷心感谢。刘承功表示,东华大学获批第六批次共计500毫克的月球样品意义重大,学校将进一步加强跨学科协同攻关,着力在实现重大原始创新突破上下功夫,助力实现从“0到1”的源头创新,为人类开发利用月球资源、和平利用太空作出新的更大贡献。徐枫在讲话中对我校启动月球样品研究工作表示祝贺,希望学校持续发挥学科优势与特色,以此次专项研究为载体进一步激发科研创新活力,推动月球样品研究工作取得突破。侯军代表探月与航天工程中心介绍了探月工程“嫦娥五号”月面取样的基本情况,并向我校颁发月球样品证书、月球样品。据
详细内容9月4日,新学期教学周第一天,党委书记刘承功、校长俞建勇、党委副书记崔运花、副校长陈革等来到松江校区教学楼检查新学期教学情况,并在课前与师生亲切交流。在《针织学(1) 》课前,刘承功分别向纺织学院张佩华、蒋金华、毕思伊等老师仔细了解课程设置、教学准备、学生到课情况,他指出,要深刻把握教育强国建设对高等教育提出的更高要求,深化教学改革,坚持教研相长,继承优良教风,进一步提升教育教学质量。刘承功还来到《光电子学》课堂,与理学院杨馥老师进行交谈,他强调,要注重把教学科研经验有机融入到人才培养工作中,立足专业学科特点,深化科教融合、产学研合作,推动科研资源转化为育人资源,培养更多拔尖创新人才。在《机械设计》课堂,刘承功与机械学院吕宏展老师就大学生创新能力培养、教材建设等进行了深入交流。看到同学们信心百倍地坐在教室,刘承功高兴地说,新学期新气象,希望同学们认真上好每一堂课,努力学好专业知识,为未来发展打下扎实基础,同时要积极参加校内外社会实践、科技创新和文体活动,全面提升综合素养,努力成长为堪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俞建勇深入教学课堂一线,在《高分子化学与物理》《有机化学》和《电子技术A》课堂
详细内容近日,第二十五届中国机器人及人工智能大赛全国总决赛和专项赛分别在海南省海口市和四川省绵阳市圆满闭幕。大赛由中国人工智能学会主办,汇集了来自清华大学、哈尔滨工业大学、中国科学技术大学、西安交通大学等全国500余所高校的1700多支队伍参赛。竞赛涵盖创新、竞技、应用、任务挑战四大类赛项。在东华大学教务处等部门的指导和支持下,信息科学与技术学院“大信息学科竞赛基地”组织筹备了此次参赛工作。基地教师李楠率领由信息科学与技术学院、机械工程学院、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院、理学院等学院学生共同组成的17支队伍代表东华大学参加了比赛,并全部获奖。共斩获了6项国家级一等奖、5项国家级二等奖、1项国家级三等奖和5项省级三等奖。国奖获奖比例高达71%,其中一等奖项数占据一半。国奖获奖名单如下:项目名称奖项参赛队员机器人创新赛一等奖邢逸飞,杨景鹏,应丰糠机器人创新赛一等奖余贺文,杨佳宇,周志强机器人创新赛一等奖陈浩斌,陈奕明,罗梓齐人工智能创新赛一等奖郑逸鉴,梁浩天,李祥健机器人应用赛(四足急速物流)一等奖姜阳,张先旗,陶俊宇机器人应用赛(自动驾驶仿真)一等奖薛明柱,金梦秋,杨文机器人创新赛二等奖夏宗萌,赵伯远,
详细内容为进一步贯彻落实教育部思想政治工作司有关工作部署,推进我校“一站式”学生社区综合管理模式建设,深化“一站式”学生社区育人成效,打造“2+2+N+X+Y”一体化育人新格局,9月5日,东华大学学生社区“一体化”育人园地、“一站式”育人工作站揭牌仪式在松江校区举行。党委副书记崔运花出席仪式并揭牌,相关职能部门主要负责同志、各学院党委副书记参加活动。学生社区“一体化”育人园地学生处相关负责领导就升级打造的“一体化”育人园地以及深化建设的“一站式”育人工作站展开介绍:“一体化”育人园地即为“2+2+N+X+Y”一体化育人新格局的第一个“2”,旨在充分发挥“一站式”服务+“一体化”育人的双重功能,园地坐落于我校大学生活动中心,以建设“学生事务综合管理服务中心”为宗旨,集聚了“事务服务”“网络育人”“心理健康”等10余类平台,特别是近日落地建成的“一站式”学生服务大厅,通过服务流程再造,以“键对键”+“面对面”的工作理念破解学生事务办理“急难愁盼”,让数据多跑路、学生少跑腿,目前已整合了34项业务并持续为学生提供服务。“一站式”学生服务大厅建成运行“一站式”育人工作站是一体化育人新格局的第二个“2”
详细内容Contact Us
67792129
67792127
67792126
6779285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