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城市日大会主场活动五大主题论坛之一,2023年世界城市日“城市环境”主题论坛暨第四届上海国际城市家具高峰论坛,10月29日在东华大学举行。“世界城市日”是联合国设立的首个以城市为主题的国际日,也是首个由中国政府发起的国际日,它来源于上海世博会的精神遗产,以上海世博会主题“城市,让生活更美好”作为总主题,依托联合国人居署,汇聚多方力量,提升中国在全球城市可持续发展领域的话语权和国际影响力。论坛当天,住房和城乡建设部科技与产业化发展中心副主任武振、C40城市气候领导联盟执行总裁马克·沃茨(Mark Watts)、上海市生态环境局副局长吴启波、上海市住房和城乡建设管理委员会副主任张永刚、世界资源研究所温室气体核算体系亚太区负责人房伟权(Wee Kean Fong)、东华大学党委书记刘承功等嘉宾出席开幕式并致辞。东华大学副校长赵震主持会议。(住房和城乡建设部科技与产业化发展中心副主任武振致辞)(C40城市气候领导联盟执行总裁马克·沃茨致辞)(上海市住房和城乡建设管理委员会副主任张永刚致辞)(东华大学党委书记刘承功致辞)刘承功在致辞中表示,随着中国城市高质量发展的持续推进,城市家具已成为各地
详细内容10月31日,由上海市文学艺术界联合会指导,上海电视艺术家协会、上海教育电视台、上海市网络视听行业协会、上海市广播影视制作业行业协会共同主办的“明日主播——第六届上海大学生主持新人赛”在上海教育电视台“星舞台”落下帷幕。本届大赛吸引了复旦大学、上海交通大学、同济大学、华东师范大学、东华大学、上海戏剧学院等沪上20所高校,共计60余名选手参加。经过激烈角逐,人文学院2021级传播学专业学生赵冉以优异的表现摘得上海市铜奖。决赛现场大合照前期,由东华大学朗诵团承办校内选拔赛,人文学院23级周靖然、21级吴琼、赵冉三位同学代表东华大学参赛。决赛现场,由上海开放大学党委副书记副校长、上海教育电视台台长孙向彤,上海视协副主席、上海广播电视台东方卫视中心主持人曹可凡,上海视协理事、上海广播电视台东方卫视中心主持人林海,上海广播电视台融媒体中心主持人施琰,党的二十大代表、中共一大纪念馆宣传教育部主任杨宇等业界专家共同担纲评委。“上海大学生主持新人赛”是为一群有激情、有能力、有担当的大学生主持新秀提供展示自我、实现梦想的平台。本届大赛以“新时代的我们”为主题,在环节和题目设置方面紧密围绕展现新时代伟大变
详细内容10月31日,“七一勋章”获得者、全国劳动模范、东华大学1960级校友黄宝妹走上《锦绣中国》讲台,为青年学子分享她为实现“全国人民穿好衣”而坚守岗位、不懈奋斗的动人故事。来自我校的研究生、本科生,以及东华附校的中小学生,500余人现场聆听授课。(黄宝妹讲授《锦绣中国》) 从普通纺织女工到全国劳动模范、从电影演员到一生践行“为人民纺纱”诺言……讲台上,92岁高龄的“黄奶奶”满头银发,依旧精神矍铄,向学生们娓娓道来。黄宝妹说,她经历过苦难的童年、黑暗的旧社会。新中国成立后,一切都不一样了。“共产党来了,工人阶级当家作主。”怀着对共产党的无限感激之情,黄宝妹以“拼命干”的劲头投入到新中国建设中。她在纺纱工作岗位上创造性地发明了“单线巡回、双面照顾、不走回头路”的操作法,1953年被评为新中国第一代劳动模范。1956年在被毛主席接见后,她下定决心要一门心思纺好纱,让全国人民穿好衣服。因本色出演电影《黄宝妹》,有人建议她可以转行做专职演员,她婉言拒绝;本已被提拔到领导干部的工作岗位,她却一再申请重回一线纺纱岗位。黄宝妹以实际行动践行为人民纺纱的诺言,将一生都奉献给了纺织事业。“由于文化底子薄、基
详细内容学校召开2023年新进教师入职培训专题报告会 10月31日下午,学校2023年新进教师入职培训专题报告会在松江校区第二报告厅举行。中国工程院院士、校长俞建勇出席并做专题报告,新进教师所在部门领导以及全体新进教师等出席。报告会由副校长赵震主持。 俞建勇代表学校向全体新进教师表示诚挚欢迎和热烈祝贺,并作题为“弘扬教育家精神,为‘建设国内一流、国际有影响,有特色的高水平研究型大学’而努力奋斗”主题报告。(俞建勇作主题报告) 俞建勇强调,教育兴则国家兴,教育强则国家强,重教尚学历来是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党的二十大明确了我国到2035年建成教育强国的目标,吹响了加快建设教育强国的时代号角。建设教育强国作为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战略先导和重要支撑已经成为全社会的共识。中央到地方都在积极回应“强国建设,教育何为”的时代命题,怀抱科技梦想和教育梦想的东华青年才俊,广阔天地大有作为。面对新时代新要求,需要一起共同回答好“教育强国,东华何为”这一时代命题。围绕“东华何为”的主题,俞建勇从学校发展概况、事业发展的情况对东华进行了全面的介绍。俞建勇指出,学校围绕“以高水平学科建设为统领的高质量发展”这条
详细内容为推进上海科创中心建设,加强世界一流科技期刊培育建设,打造全球学术新思想、科学新发现、技术新发明、产业新方向的重要策源地,10月31日至11月2日,由上海市科协主办的“2023上海科技期刊高质量发展大会”在科学会堂举行。大会开幕式于11月1日上午举行,Adv. Fiber Mater.期刊主编朱美芳院士被授予2023“上海科技期刊杰出科技人物”。热烈祝贺!颁奖仪式现场(来源:上海市科协)院士论坛会议现场(来源:新民晚报)与朱美芳院士同时荣获此项殊荣的还有《分子植物(英文)》主编韩斌院士、《核技术(英文)》主编马余刚院士、《地下空间(英文)》主编朱合华院士、《分子细胞(英文)》主编李党生研究员等为上海乃至我国先进期刊作出突出贡献的代表们。朱美芳院士从事纤维材料的复合化、功能化、智能化和高性能化研究工作,是纤维材料研究领域最有影响力的学术带头人之一。于2019年创办《先进纤维材料(英文)》(Advanced Fiber Materials)并担任主编,期刊于2021年入选中国科技期刊卓越行动计划高起点新刊项目,2022年获首个SCI影响因子12.958,2023年上升为16.1。发起并连续
详细内容近日,上海市欧美同学会东华大学分会、市科技系统分会与中国科学院上海分院分会在东华大学松江校区联合举办“学习习近平总书记贺信精神,汲取担当力量、书写人生华章”主题交流活动,专题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贺信和欧美同学会成立110周年庆祝大会精神。上海科学院副院长、欧美同学会科技系统分会会长曹阿民,上海市科委人才处处长曲介庸,上海市科技工作党委统战处处长任宁,东华大学副校长、欧美同学会东华大学分会会长陈革,东华大学党委常委、统战部部长朱英出席。三家分会近50名学长参加活动。陈革在致辞中对两家兄弟分会的来访表示热烈欢迎,他表示,举办此次主题交流活动,旨在认真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与科技系统两分会一道加强基础学科建设,携手培养战略科学家、一流科技领军人才、青年人才和创新团队。期望各位学长心系“国家事”、肩扛“国家责”,在坚持立德树人、推动科技自立自强上,展现担当与作为,再创佳绩。曹阿民对东华大学分会的热情接待表示感谢,他说,今年正值欧美同学会成立110周年,科技系统分会作为市欧美同学会第110个分支机构,以广泛团结凝聚科技领域海归人才,共同为上海科技创新事业作贡献为己任。他表示,科技
详细内容近日,第十届上海市大学生新材料创新创意大赛落下帷幕,我校学生共获得一等奖3项、二等奖5项、三等奖7项。其中,袁梦团队《秸秆高效转化制备碳纳米管纤维材料及应用》(指导教师相恒学)、李少朋团队《用于辐射制冷的三维可印刷纳米多孔聚合物复合材料》(指导教师黄中杰)、左宏瑜团队《仿生梯度共价有机框架膜超快速不对称分子输运》(指导教师廖耀祖)等三个项目获一等奖。学生姓名导师所获奖项袁梦 相恒学一等奖李少朋黄中杰一等奖左宏瑜廖耀祖一等奖廖岑景邹儒二等奖古霖杨建平二等奖张欣俞昊二等奖赵一铭王宏志二等奖田航李耀刚二等奖李星浩张卫懿三等奖周航 张晶晶三等奖张彬龙马敬红三等奖季天一李耀刚 三等奖陶城洲 王丽娜 三等奖凌勇 李耀刚 三等奖田传明 张青红 三等奖本次大赛以“创新改变世界,材料引领未来”为主题,响应国家“双碳”战略目标,以创新创意推动工科领域先进技术在新能源、生态环境、生物医药、电子信息、智能化制造等前沿新材料技术的应用,实现重点科研项目的联合攻关,激发大学生的创新意识、创新思维及团队协作和解决复杂工程问题的能力,以新材料为先导,激发材料尖端技术领域的探索精神,促进材料及相关专业领域“产、学、研、
详细内容日前,上海市教委发布了《上海市教育委员会关于公布2023年度上海高校市级重点课程立项名单的通知》(沪教委高〔2023〕38号),公布了2023年批准立项的课程名单,我校25门课程获得立项,取得历史最佳成绩。 截至目前,我校已有上海市本科重点课程226门。本轮上海市重点课程建设旨在以专业建设为引领,带动课程建设,以课程改革“小切口”带动解决人才培养模式“大问题”,构建以教学新理念、新方法为引领的本科核心课程体系,立足经济社会发展需求和人才培养目标,优化和重构课程教学内容,推动课堂教学改革。学校始终坚持将课程建设作为一流本科建设的重要抓手和发力点,对标“一流教师队伍、一流教学内容、一流教学方法、一流教材和一流教学管理”,校院两级负责,对重点课程进行指导建设,提高课程的高阶性、创新性和挑战度,以课程建设赋能一流本科教育,提升学校整体教育教学质量。我校25门课程获2023年度上海高校市级重点课程立项名单序号学院名称课程名称负责人1旭日工商管理学院大数据技术原理与应用吴勇2纺织学院生物医用纺织材料学王富军3纺织学院高性能纤维及制品许福军4服装与艺术设计学院服装效果图手绘技法边菲5旭日工商管理学
详细内容10月30日,上海市推进“大思政课”综合改革试验区建设工作会议召开,市委副书记吴清和教育部有关负责同志出席会议并讲话。会议公布了第二届上海高校思政课教学指导委员会名单并颁发证书。我校马克思主义学院院长王治东教授入选高等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指导委员会副主任委员并入选“研究生思想政治理论课”分教学指导委员会主任委员、曾瑞明教授入选“形势与政策”和“当代世界经济与政治”分教学指导委员会委员、孙晓艳教授入选“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分教学指导委员会委员。近年来,我校认真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思政课建设的重要指示批示精神,发挥好思政课立德树人关键课程作用,不断深化思政课改革创新,完善思政课“大体系”、建好“大课堂”、打造“大平台”、建强“大师资”,着力提升思政课建设质量。学校成为上海首批“大思政课”重点实验高校,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核心的课程群建设取得积极成效,建成上海市一流本科课程2门、上海市思政课“金课”3门、上海市重点课程4门,以课程建设支撑获上海市教学成果奖一等奖3项、中国纺织工业联合会教学成果奖特等奖2项。下一步,学校将进一步深化“大思政课”建设,创新开展思政课实践教学
详细内容10月27日,“强国有我,青春有为——我们都是答卷人”2023年东华大学社会实践风采展在松江校区举行。党委书记刘承功、党委副书记崔运花出席活动。相关职能部门负责人,各学院党委副书记、团委书记,学生社会实践团队代表以及全校团员青年代表800余人参加活动。(活动现场)(刘承功讲话)刘承功在讲话中向社会实践取得丰硕成果的团队和个人表示祝贺,对参与指导和保障社会实践顺利开展的各部门和师生表示感谢。他希望同学们通过社会实践总结交流,进一步筑牢理想、淬炼青春,扣好人生“第一粒扣子”,把个人小我融入祖国的大我、人民的大我之中,团结带领身边更多同学投身中国式现代化的火热实践;进一步学以致用、增长才干,做好归纳总结,把在实践中学到的新本领再运用于实践,将学习成果转化为实实在在的建设性举措,为“奋进东华”贡献青春力量;进一步强化担当、奋力争先,结合专业学习持续开展科技攻关,帮助地方及企事业单位真正解决实际问题,以实际行动织绘强国建设美丽画卷。刘承功号召同学们继续发扬努力向上、吃苦耐劳、团结合作的精神,在民族复兴新征程中不断书写无愧于时代、无愧于历史的青春华章。(崔运花宣读表彰名单)活动中,崔运花宣读202
详细内容近日,东华大学理学院梁拥成教授与功能材料研究中心张国军教授团队在高熵硼化物材料新奇物性领域取得新进展,成果以“超硬性与类金属电导率共存于原子尺度联锁的高熵十二硼化物复合材料”为题(Coexistence of superhardness and metal-like electrical conductivity in high-entropy dodecaboride composite with atomic-scale interlocks),发表于《纳米快报》(Nano Letters),东华大学理学院23届硕士生崔建与郑兴伟副教授为共同第一作者,理学院梁拥成教授、功能材料研究中心刘吉轩副研究员和中科院上海硅酸盐所鲍伟超副研究员为共同通讯作者。高电导率是金属材料的标志特性,但金属键的电子具有巡游性,导致金属材料通常硬度较低。局域的共价键有利于提高硬度,但易于引起能隙,因此像金刚石等传统超硬材料都是绝缘体或宽带半导体。实际上,大多数提高硬度的方法都会增加电子散射,从而降低电导率。因此,设计并制备出超硬与高电导率共存的材料是一项挑战性课题。该团队前期与南方科技大学、中科院上海硅酸盐
详细内容10月27日,中国复合材料学会第八次会员代表大会在北京召开。中国科协党组成员、书记处书记王进展,杜善义院士、俞建勇院士、侯晓院士、邢丽英院士、张联盟院士、李贺军院士、董绍明院士等出席了大会,来自全国各地450余位会员代表参加本次会议。会上,我校俞建勇院士当选第八届理事会理事长、李炜教授被聘为第八届理事会秘书长。凸显了我校近年来在复合材料研究领域的重要影响,也是学术界对我校专家在相关领域成就的充分认可。新任理事长俞建勇院士作总结发言中国复合材料学会,成立于1989年1月,是我国复合材料界唯一的国家级学术社团,致力于推动我国复合材料行业的发展,围绕复合材料领域或相关学科促进复合材料科学技术的发展和应用,推动学科建设和培养科技人才,提升复合材料的应用水平与应用范围,引领传统材料的复合化创新研发,拓展与延伸复合材料的学科内涵。主要开展学术交流、创新助力、产学研对接、承接政府职能转移、科学普及等各项工作,取得了显著成绩。
详细内容2023年10月27日下午,东华大学纺织学院校友返校系列活动“传承劳模精神,凝聚奋进力量”——“七一勋章”获得者、全国首批劳动模范、校友黄宝妹访谈暨纺织学院劳模导师聘任仪式在松江校区举行。东华大学党委副书记崔运花,“七一勋章”获得者、全国首批劳动模范、东华大学纺织学院校友黄宝妹,2021年全国纺织工业劳动模范、上海新纺联汽车内饰有限公司贾伟,教授级高级工程师、上海市老科技工作者协会讲师团讲师冯宪,上海申新九厂原厂长宋琴芳,上海纺织博物馆党支部书记段玲等嘉宾莅临本次活动,纺织学院主要领导、学院全体辅导员及各年级学生代表与会。会上举行了劳模导师聘任仪式,崔运花为四位劳模导师颁发聘书,并代表学校对各位劳模导师表达了诚挚谢意。东华大学72年办学治校历史中,作育行业英才、矢志纺织事业,以新中国第一代纺织工人、全国劳模郝建秀、黄宝妹等为代表的广大优秀校友们,她们身上体现的劳模精神、劳动精神和工匠精神,值得每一位东华师生倍加珍惜、传承弘扬。活动中,东华大学纺织学院校友、上海纺织博物馆党支部书记段玲以历代纺织劳模的风采生动诠释了劳模精神,并为现场师生带来数件上海纺织博物馆馆藏,一张张发黄的旧照片,一个
详细内容10月26日下午,第六届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东华大学志愿者上岗宣誓仪式在松江校区大学生活动中心举行。学校150名“小叶子”相聚于此,满怀热情和真诚共赴进博之约。校党委副书记崔运花出席本次活动并讲话,相关职能部门负责人、各学院党委副书记、团委书记及志愿者保障团队与会。(现场大合影)崔运花代表学校向辛勤服务进博会的各位老师和同学们表示亲切问候,对志愿者们蓬勃的朝气和昂扬的精神风貌给予充分肯定,勉励大家以奋进与拼搏的姿态,担当起时代使命,谱写出志愿服务新篇章。她对志愿者和相关职能部门提出了三点希望。一是希望志愿者们牢记使命责任,在志愿中深刻领会国家发展战略,讲担当、扬志气;二是希望志愿者们彰显青年活力,服务城市发展,在知行合一上见成效、长才干;三是希望各相关单位主动协同,做好保障,深化以进博会为载体的实践育人体系建设,发挥育人实效。“进博的号角已经吹响,我们必将以最昂扬的姿态,最充足的干劲,在‘四叶草’上增添一抹属于东华的色彩!”进博会志愿者、2022年度“中国大学生自强之星”白子恒如代表“小叶子”发言,宣誓以振奋精神和踏实细致作风打响“服务上海”品牌,打造“东华志愿”的靓丽名片。出征仪式上,
详细内容Contact Us
67792129
67792127
67792126
6779285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