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29日,学校召开2025年全面从严治党工作暨警示教育会议,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在二十届中央纪委四次全会上的重要讲话精神,总结部署学校全面从严治党工作。党委书记刘承功出席会议并讲话,校长、党委副书记项延训主持会议,党委副书记、纪委书记耿绍宁通报近期违纪违法典型案例。刘承功回顾总结了学校全面从严治党工作情况,就做好2025年全面从严治党重点工作进行部署。他表示,要深刻领悟习近平总书记在二十届中央纪委四次全会上的重要讲话精神,进一步增强全面从严治党的责任感紧迫感,深刻把握反腐败斗争基本规律,深刻分析当前反腐败斗争形势,旗帜鲜明澄清错误认识、廓清思想迷雾,准确把握总书记关于深入推进全面从严治党的战略部署,坚决打好反腐败斗争攻坚战、持久战、总体战。他强调,学校仍然存在一些长期制约事业高质量发展的顽瘴痼疾,要坚决扛起管党治党政治责任,下更大决心和更大功夫把全面从严治党落实到管党治党、办学治校的全过程、各方面,以彻底的自我革命精神推进全面从严治党向纵深发展,为学校事业高质量发展提供坚强保障。要持续强化严的基调、严的措施、严的氛围,坚决落实中央八项规定及其实施细则精神,巩固深化主题教育和党纪学
详细内容近日,由东华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主办的推进教育科技人才一体发展专题研讨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概论”“新型工业化与制造强国”集体备课会在松江校区图文信息中心第三报告厅召开。东华大学校长项延训,东华大学党委副书记、马克思主义学院院长王治东,马克思主义学院党政领导班子成员、各教研室教师代表出席会议。会议由东华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党委书记林惠英主持。项延训在主题报告中指出,思政课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关键课程,高校要把加强思政课建设作为教育工作的重中之重,坚持思政课建设与党的创新理论武装同步推进,立足“国之大者”,服务国家战略需求。项延训指出,要围绕推进教育科技人才一体发展开展有组织的教学和科研,善用大思政课,加强各行业特色高校之间在思政教育、科研攻关等方面的合作,为中国式现代化建设贡献行业特色高校的力量。王治东在交流中指出,学校思政课是提升思政引领力的主渠道和主阵地,要始终坚持以党的政治建设为统领,将思想政治教育贯穿人才培养全过程。王治东强调,要深入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教育科技人才的重要论述,结合青年学生特点,通过挖掘整合校内外资源,打造鲜活的课堂,将身边的优势资源转化成育人力量
详细内容4月29日,松江校区锦绣会堂内外青春洋溢,朝气盎然。“青春共奋进 未来属于你——2025年东华大学青春报告会”举行。校党委副书记李成龙,副校长陈革,瑞金中央革命根据地纪念馆馆长杨丽珊出席活动。相关职能部处负责同志、各二级单位党组织书记,学院党委副书记、团委书记及团员青年800余人参与活动。(活动现场)李成龙向全校青年师生和团员青年致以节日问候,对获得表彰的集体和个人表示祝贺,并寄语广大东华青年要以“鸿鹄之志”引领前行方向,以“铮铮铁骨”彰显坚定立场,以“过硬本领”锻造强大底气,共同在中国式现代化进程中书写东华人挺膺担当的新篇章!(李成龙寄语青年)会上,陈革、杨慧珊及相关职能部门负责人为获得表彰的集体和个人颁奖。(陈革为新时代青年先锋、全国优秀共青团员颁奖)(杨丽珊、党委常委、党委宣传部部长任晓杰为上海市基层团组织典型选树通报表扬集体和个人颁发奖牌)师生榜样以亲身经历传递奋进力量:非遗传承人扎根传统技艺讲述文化根脉故事,青年科技团队以攻坚精神突破创新壁垒,勾勒星辰大海图景,志愿服务青年用三十年坚守续写助残传奇......激励青年学子笃行实干、担当作为。研究生支教团唱响《到西部去!》的志愿
详细内容陶瓷是人类社会不可或缺的重要材料,但其固有的脆性与不可变形性却严重制约了其在前沿技术中的应用。例如,高速飞行器的热防护涉及剧烈冲击和高频振动的力学环境,而柔性可穿戴设备则需要承受反复的扭曲或弯折应力;这些应用场景要求陶瓷元件集高强度、大弯曲应变、甚至塑性变形于一体,但这对于传统陶瓷材料而言是难以想象的。在此背景下,一维陶瓷纳米纤维的研制与发展,为解决陶瓷材料的脆性问题提供了重要方向。然而,由于传统制备方法所导致的多尺度缺陷以及微观结构难以精准调控的挑战,上述力学集成至今尚未在陶瓷纳米纤维上得以实现。近日,东华大学丁彬教授、刘一涛教授首次合成了一种具有线性结构的无机分子长链,并利用其纺丝创制了具有柔/弹特性的陶瓷纳米纤维材料,实现了纤维各项力学属性的全面增强。研究成果以《集高强度、柔性与室温塑性于一体的陶瓷纳米纤维》(Integration of high strength, flexibility, and room-temperature plasticity in ceramic nanofibers)为题,发表于《自然通讯》(Nature Communications)。基于线性
详细内容4月28日,上饶市委常委、组织部部长肖妮娜率队来我校开展“融入长三角 人才先行”上饶市2025年“书记部长进校园”暨招才引智系列活动。校党委副书记李成龙出席活动,上饶市人社局、人才发展服务中心、科技局及我校相关部门等负责人参加。李成龙在致辞中指出,此次招才引智活动,是双方长期以来友好合作的赓续传承,东华大学在纺织、材料、设计等领域的学科优势,与上饶的新材料、新能源、文旅创意等产业高度契合,期待双方以此次合作为契机,在产学研合作、科技成果转化等领域开展进一步联动,赋能地方产业高质量发展。(活动现场)肖妮娜介绍了上饶市的区位优势和经济、社会发展现状,她表示上饶将充分用好“江西东大门”的区位优势,推动人才工作深度融入长三角一体化发展,希望未来双方深化合作机制,在产业协同创新、人才成果落地等方面深化合作。会上上饶市科技局针对11条产业链中的重点产业技术需求,进行了全面且细致的推介。据悉,本次活动通过“重点企业宣讲、现场招聘、人才政策解析”等形式开展,30家企事业单位齐聚东华大学,带来优质岗位近千个,吸引近500多名学生前来求职,收到简历208份,达成意向40余人。
详细内容4月30日,科研院产学研合作处组织召开“技术转移转化及赋权改革经验分享交流会”。会议邀请上海市科委科技成果转化与孵化器建设处副处长梁冰、国家技术转移人才培养基地(东部中心)主任吴炯华进行分享。会前,副校长陆卫兵会见了梁冰处长与吴炯华主任。各学院科研相关负责人、科研院、人事处、资产管理处、财务处、东华镜月资产经营有限公司、图书馆、法治办等部门参会,共同探讨科技成果转化与赋权改革的政策路径与实践经验。 梁冰处长从政策背景、改革重点及实践案例三方面展开分享。她指出,近年来国家通过“赋权改革”赋予科研人员更大自主权,明确科技成果所有权可部分或全部归属个人,并通过“尽职免责”机制降低国有资产管理风险。吴炯华主任重点介绍了国家技术转移人才培养基地(东部中心)的职能与成果。他指出,技术经理人需兼具技术、法律与商业思维,基地通过“学历教育+实践培训”双轨模式培养复合型人才,并联合高校设立技术转移专业方向。 科研院产学研合作处处长刘亚男对两位嘉宾的分享表示感谢,并介绍了东华大学的科技成果转化现状。她提到,希望未来通过完善赋权改革配套制度,能够有力推动更多科研成果服务区域经济发展。 最后,与会人员从政策落
详细内容彰往考来,改革始终是转动命运齿轮的关键一招,每一次精准咬合都会重塑发展轨迹。大发展需要厘定大逻辑、锚定新进路。完善拔尖创新人才培养体系,优化学科专业布局结构,推动科技体制机制创新,深化人事人才制度改革,健全现代大学内部治理体系……日前,学校深化综合改革、服务教育强国建设方案出台。“增量变革,存量革命”,学校第十一次党代会提出的“创新致胜”战略,从“念兹”走向“在兹”,从“纸面”走向“直面”。一切改革,本质上就是认知边界的拓荒之旅。当前,高等教育已驶入以科技发展、国家战略需求为牵引的“快车道”,每一个维度都在演绎着深刻的变革。要在高等教育版图中绘就属于东华的璀璨图景,必须打破惯性思维的堤坝。因循守旧的思维定式、经验主义的路径依赖、过往循环的固有模式,是吞噬改革动能的“三重门”。“天变不足畏,祖宗不足法,人言不足恤”,真正的改革永远始于对“三不足”精神的践履,成于踏准时代发展的节拍。改革如弈棋,而优化学科是破局制胜的关键落子。学科固化形同医学的“动脉硬化”,看似稳定,实则危机四伏,唯有以“刮骨疗毒”的勇气,打破学科藩篱,才可赢得未来的主动权。存量优势学科需要在迭代中筑牢“大场势”,续写新辉
详细内容4月26日,我校与华东理工大学、中国地质大学(武汉)以“共谋特色发展新路径,共筑强国建设新引擎”为主题,共同主办新时代行业特色高水平大学高质量发展校长论坛。校长项延训应邀出席论坛并作主旨报告。副校长陆卫兵、张清华,发展规划处、研究生院、科学技术研究院有关负责人和部门人员参加论坛活动。(成立“新时代行业特色高水平大学发展联盟”)华东理工大学校长轩福贞、中国地质调查局人教部副主任张晓科、中国石油化工集团有限公司科技部总经理卞凤鸣出席会议并致辞。中国地质大学(武汉)校长李建威、东华大学校长项延训、北京邮电大学校长徐坤、华东理工大学校长轩福贞作主旨报告。北京交通大学副校长荆涛,华北电力大学副校长檀勤良,中国矿业大学副校长张吉雄,合肥工业大学副校长吴华清,中国石油大学(华东)副校长周鹏,南京航空航天大学副校长张启钱,北京科技大学党委常委、宣传部部长尹兆华参加圆桌会议。与会11所高校发起成立“新时代行业特色高水平大学发展联盟”,并围绕人才培养、学科建设、科学研究、国际合作、资源共享等发布联盟倡议。(项延训作主旨报告)项延训以《聚焦行业领域,建设特色鲜明高水平大学的探索与思考》为题作主旨报告,系统梳
详细内容4月28日,我校顺利举行自主设置“集成电路制造工程与材料”交叉学科专家论证会暨集成电路人才培养研讨会。来自中国科学院上海微系统与信息技术研究所、中国科学院上海技术物理研究所红外物理国家重点实验室、中国科学技术大学、东南大学、华东师范大学、上海市集成电路技能人才培养联盟、上海市教育委员会、上海市经济和信息化委员会、上海华虹集团、上海集成电路材料研究院、洪启集成电路有限公司、上海莫莉电子科技有限公司的专家,以及东华大学副校长陈革,东华大学研究生院、发展规划处、卓越工程师学院、物理学院、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机械学院的教师代表参加。陈革在会议总结中对东华大学集成电路专业的发展历程进行了概括与总结,希望能够以此次交叉学科设置为契机,充分吸收专家们提出的好建议,进一步整合校企的资源和力量,强化师资队伍建设,优化相关学科专业体系建设,加强产教融合与科研成果转化,加快提升该交叉学科的核心竞争力,以更好地满足国家战略需求和上海发展集成电路产业的迫切需要。杨雪介绍了上海市教育委员会对集成电路产业人才培养的顶层设计和具体部署,包括开展专项班,推出核心课程,促进产教融合等,希望高校和相关企业联手,充分发挥上海
详细内容第五届低温等离子体基础研讨会成功举办 2025年4月25日至27日,由中国力学学会等离子体科学与技术专业委员会主办、东华大学物理学院与复旦大学义乌研究院联合承办的“第五届低温等离子体基础研讨会”在东华大学松江校区复合材料大楼成功举行。会议聚焦低温等离子体基础研究的前沿科学问题与技术应用,汇聚清华大学、复旦大学、北京航空航天大学等56家高校院所及企业的130余位专家学者,共绘学科发展蓝图。(会议合影) 4月26日上午,会议开幕式由东华大学张菁教授主持。大连理工大学王友年教授详细介绍了本届会议的筹备情况与学术目标。东华大学副校长张清华教授对与会专家表示热烈欢迎,并强调学校在等离子体物理领域的学科优势及科研布局。中国力学学会理事王海兴教授在致辞中指出,低温等离子体技术需深化基础研究以支撑国家在集成电路、新能源、生物医药等领域的重大需求。会议设置两个分会场,围绕“低温等离子体源与机理”“数值模拟与实验诊断”“材料改性及交叉应用”三大主题,共呈现54场学术报告。与会代表实地考察了物理学院实验室,深入了解实验装置与创新成果,推动潜在合作落地。(会议现场) 本次研讨会通过构建多层次学术对话机制,有效
详细内容4月27日,上海市教育系统关工委执行主任高德毅一行来校,对上海市教育系统关工委东华大学理论研究基地建设进行调研验收。党委书记刘承功,党委副书记、关工委主任王治东,关工委副主任、理论研究基地负责人浦解明,党委组织部部长、关工委副主任罗薇娜,校关工委理论研究基地课题组成员等出席了调研验收会。(调研验收会现场)会上,刘承功代表学校党委感谢市教育系统关工委长期以来对学校关工委工作的支持。刘承功指出,学校关工委要结合学校制定出台的服务教育强国建设行动方案,找准关工委工作的着力点,充分发挥老同志独特作用。要根据此次验收调研提出的意见,进一步加强理论与实践结合,形成更多的政策性文件,推动关工委工作迈上新台阶,进一步助力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浦解明代表课题组向专家组汇报了基地建设情况;理论研究基地专家、课题组成员、人文学院关工委分会常务副主任贺善侃汇报了关工委助力学院课程思政建设的做法和体会。高德毅在总结讲话中高度评价了学校关工委工作和理论研究基地建设。他希望关工委理论研究基地在取得现有成果的基础上,继续深化研究,加强学理分析,进行规律性总结,以理论指导实践,研制政策性文件,推动工作取得示范性、实效性
详细内容多色彩像素显示在自适应伪装、可视化传感、光子计算、视觉感知及光谱调控等领域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通过电致变色(EC)技术与法布里-珀罗(Fabry-Pérot,FP)光学谐振相结合,增强光-物质相互作用,实现多色彩调制,是实现多色彩像素显示的关键技术方向。其中,聚(3,4-乙撑二氧噻吩):聚苯乙烯磺酸盐(PEDOT:PSS)凭借其高机械柔性、优异成膜性和快速响应特性,成为最具潜力的电致变色材料,但传统方法难以简单、有效调节PEDOT的光学介电特性,制约了其在法布里-珀罗谐振结构上的应用。近日,东华大学王宏志/李克睿团队通过简单溶液混合与搅拌,引入多金属氧酸盐(POM),开发了针对PEDOT:PSS的新型后处理方法——电化学自氧化掺杂(EAOD)(图1),显著改变了其光-电特性。相关研究成果以《液相电化学自氧化掺杂PEDOT实现法布里-珀罗电致变色像素》“Liquid-Phase Electrochemically Autooxidized Dopingof PEDOT Enabling Fabry–Pérot Electrochromic Pixels”为题,发表在《纳米快报》(Nano
详细内容设计如犁,深耕乡土每一寸土地,创意似种,播撒美丽于乡村广阔天地……4月26日至27日,第五届“我为乡村种风景”长三角青年乡村振兴设计大赛决赛路演暨颁奖典礼在上海金山举办,来自全国高校的青年学子和专家学者200余人参加。本次活动由国家乡村振兴局、全国艺术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指导委员会、全国设计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指导委员会等单位指导,由东华大学和共青团上海市委、上海艺术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指导委员会等8家单位联合主办。校党委副书记李成龙出席活动。大赛颁奖典礼现场为大赛一等奖获奖选手颁奖以西瓜形态为原型进行符号化提炼,形成可驻留、可交互的有机界面……在本届大赛中,来自东华大学团队以西瓜形态为灵感设计的《瓜田历夏》在决赛路演中备受瞩目,该作品荣获空间组一等奖。作者张疏峒和王昱博感触颇多:“产业改造设计是生态肌理与文化记忆的融合,设计师应成为传统与现代的桥梁,用可持续的创意守护乡土文脉。”《瓜田历夏》作者张疏峒和王昱博路演汇报在乡村物产设计作品中,另一支东华大学团队以小白龙信俗为灵感、将农民画元素融入设计的《白龙神画——白龙糕品牌门店系列VI设计》,获得物产组一等奖,团队成员刘金津、何柔和周文慧感言
详细内容4月24日上午,湖南省人大常委会党组副书记、副主任杨浩东一行来校调研“双一流”建设。校长项延训、副校长陈革陪同考察民用航空复合材料协同创新中心和科技成果展示馆,深入介绍学校以“双一流”建设为引领服务国家战略需求情况。(校长项延训陪同考察民用航空复合材料协同创新中心)(副校长陈革陪同考察科技成果展示馆)在随后举行的“双一流”建设调研座谈会上,陈革围绕“以‘双一流’建设为引领,加快建设特色鲜明的世界一流大学”的主题,汇报了学校转型发展历史经验、学科建设总体概况以及未来发展思路愿景。纺织学院院长覃小红、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院长廖耀祖分别代表“双一流”建设学科作了交流发言,并结合在湖南的产学研合作项目,表达了促进学校优势学科与湖南优势产业协同发展的良好愿望。(“双一流”建设调研座谈会)杨浩东在认真听取双方交流发言之后,对本次东华之行给予高度肯定,希望未来在“双一流”建设、大学生创新创业、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创新等方面与东华大学加强交流合作,努力培育更多标志性成果。湖南省人大常委会委员、教科文卫委主任委员蒋祖烜,湖南省人大常委会委员、教科文卫委副主任委员蒋昌忠,湖南省社会科学院(省人民政府发展研究中
详细内容Contact Us
67792129
67792127
67792126
6779285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