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28日,学校在松江校区举办“干部管理能力提升”专题培训,邀请学校原党委副书记、纪委书记王云骏作《高校行政的理论认知与能力养成》专题辅导报告,机关全体处级干部、第十八期青干班学员、机关文明示范岗培训班学员等80余人参加培训,报告由党委副书记王治东主持。 王云骏从“‘高校行政’概念及其特点、高校行政能力及其表现形式、高校行政能力的实践与养成”三方面进行了详细讲解。他指出,高等教育的新使命决定了高校行政的新任务,高校行政须从被动承担国家任务向主动对接外部需求转变,行政赋能在高校治理中具有重要作用。基于高校工作实践的行政能力主要是“办文、办事、办会”等能力,可以通过“组织力、执行力和领导力”表现出来。希望各职能部处、各级干部合力倡导一种“专业、利他、平实、合作”的行政文化和“与学校共生、与学者共建、与社会共享”的行政工作观念,做到“后我、小我到无我”,不断提升行政能力,切实以高效的行政工作推动学校治理效能提升。 王治东在主持中指出,“管理效能提升”是学校第十一次党代会确立的“四场攻坚战”中的重要一项,当前,学校、各职能部处、院系单位也处在总结“十四五”,谋划“十五五”
详细内容9月27日,黄浦江畔的设计热潮因2025上海世界设计之都大会“东华日”而愈发澎湃。作为上海十五载构建“世界设计之都”创新实践的中坚力量,东华大学通过“论坛谋策、展览呈智、秀演传韵”三大篇章,将“设计+科技”与“时尚+科技”的创新基因深深嵌入城市发展的肌理。从思想交锋的论坛,到触手可及的科技设计展品,再到文化浸润的时尚秀演,每一处细节都彰显着高校在打造产业创新策源地、赋能人民城市建设中的“东华担当”,为上海世界设计之都的建设与设计驱动发展中注入了强劲动力。东华大学党委书记刘承功、校长项延训,上海市经济和信息化委员会副主任葛东波,同济大学党委副书记曹静,东华大学党委副书记王治东、副校长阎林平出席大会相关活动。项延训出席25日大会开幕式,并为U35青年设计人才颁奖。由东华大学与英国皇家艺术学院共同发起的“皇家艺术学院上海中心”创意设计产业项目在现场发布。(项延训为U35青年设计人才颁奖)激荡思想,共绘设计驱动未来新图景“设计并非孤立创意,而是贯穿生态、生产、生活的系统性解决方案!”9月27日下午,“生生不息:设计驱动的生态・生产・生活新未来”科技与时尚智库论坛座无虚席,一场跨越学界、产业界、
详细内容9月26日下午,东华大学2025级新生开学典礼举行。东华大学党委书记刘承功,校长项延训,中国工程院院士孙以泽,党委副书记李成龙,党委副书记、纪委书记耿绍宁,副校长刘淑慧、阎林平,校友代表、化纤90级校友、厦门当盛新材料有限公司董事长罗章生等出席典礼。各学院与相关部门负责人、教师代表、新生辅导员,7000余名新同学共同见证这一重要时刻。开学典礼由副校长陈革主持。校长寄语:拥抱可为时代 书写有为青春项延训为2025级新生带来入学“第一课”。他指出,74年来,学校始终坚守“为党育人、为国育才”初心,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一代代东华人“急国之所需、应民之所盼”,涌现出一批世界领先的科技创新成果,为服务国家重大战略和行业区域发展作出了巨大贡献。项延训对新东华人提出三点希望:一是志存高远,立“担当有为”之志。急国之所需、应民之所盼,始终是东华人的弘道追求。要传承发扬东华人的奋斗初心,立报国之志、修经世之才,怀成全之心、成人达己。二是循变而进,筑“敢为善为”之基。时代奔涌,唯“变”不变。要在探索问题中发现新机遇,要在全面发展中开辟新境界,永葆“向新”的热情和敢于“破圈”的勇气,善用学校的创新实践平台
详细内容——在东华大学2025级新生开学典礼上的讲话东华大学校长项延训亲爱的2025级全体新同学,各位老师,各位家长:大家下午好!秋光为序,青春启程。今天,我们相聚于此,隆重举行东华大学2025级新生开学典礼。首先,我代表学校,向7000余名新同学表示热烈欢迎!向悉心培育你们的父母师长致以由衷感谢!同学们,刚刚大家一起郑重宣誓,立志勇担时代使命,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奋斗。从今天开始,你们拥有一个共同的身份——东华人,即将在东华校园学习已知、探索未知、实践真知、创造新知,践行“崇德博学、砺志尚实”的校训精神,书写新的青春篇章。当前,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加速演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势不可挡,同学们既是历史的见证者、亲历者,更是未来的创造者、引领者,你们生逢其时又重任在肩。借此机会,围绕“拥抱可为时代 书写有为青春”这一主题,与大家交流三点想法:一是志存高远,立“担当有为”之志。青年理想远大、信念坚定,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无坚不摧的前进动力。前不久,同学们都观看了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阅兵式,相信大家都能深切感受到国防的日益强大、祖国的繁荣昌盛,也能深切感受到和平的弥足
详细内容9月26日上午,我校2025级本科生军训总结表彰大会隆重举行。党委书记刘承功、党委副书记李成龙、副校长阎林平,承训部队领导,及相关部门和学院负责人、各营营长、各连队带训教官、军训团全体师生参加大会。刘承功对承训部队、学校相关部门、各学院以及带训教师表示感谢,并向顺利完成此次军训任务的全体同学、今年应征入伍和光荣退役返校的同学表示祝贺。阎林平宣读军训嘉奖令。李成龙为 2025年东华大学退役大学生士兵披绶带。大会还宣布了2025年我校应征入伍大学生名单。会上,本次参训的作风纪律先进连、队列训练先进连进行了风采展示,同时对擒敌拳、应急棍、刺杀和匕首操等训练科目进行成果汇报。同学们动作整齐划一,声音嘹亮,气宇轩昂,充分展现了良好的精神面貌和本次军训的丰硕成果,引来阵阵喝彩。2025级本科生军训训练内容包括共同条令教育与训练、射击与战术训练、防卫技能与战时防护训练、国防主题讲座、保密宣传教育、消防训练以及军歌比赛、拔河比赛、连队比武、摄影短视频大赛等丰富多彩的线上线下活动。在学校党委领导下,各部门通力协作,各学院积极配合,带训教师及服务保障队伍履职尽责,确保了本次军训工作顺利完成。军训不仅是一堂
详细内容为进一步落实“科教兴国”战略在基础教育阶段的落地实践,让学生近距离感受科研工作者的家国情怀与学术魅力,9月26日上午,中国工程院院士、东华大学纺织科技创新中心主任、机械工程学院孙以泽教授为东华大学附属松江高级中学做《纺织科学技术中的“黑科技”》科普报告。首届东华附高全体学生和教职工300余人聆听报告。基础教育办公室负责人、东华附高班子成员参加活动。活动由东华附高校长周卫斌主持。孙以泽院士从纺织科学技术的新视界、“黑科技”及应用领域三大板块与附高师生畅谈前沿科技。他通过生动的案例和直观的动态演示图,向同学们深入浅出地阐释了高性能碳纤维复合材料三维编织技术、三维机织技术、自动铺丝、铺带技术、针刺技术、缠绕技术等先进技术的特点,以及目前这些技术在国内外发展的现状及应用。这些“黑科技”不仅颠覆了大家对传统纺织业的认知,更为未来纺织产业的发展指明了方向,同学们深刻感受到了“黑科技”背后蕴含的创新精神与国家力量。孙院士的报告高屋建瓴又贴近生活,极大地激发了同学们对纺织科学技术的浓厚兴趣。讲座互动环节,同学们踊跃提问,孙院士一一给予了耐心细致的解答,并对附高学子的求知欲和好奇心给予了充分的肯定。他鼓
详细内容2025年9月19日,在刚刚落幕的第四十届银河奖颁奖典礼上,东华大学平行界科幻协会与上海交通大学科幻奇幻协会一同荣获“最佳科幻团体奖”。这一奖项的获得标志着东华大学在科幻文化与青年创作推广方面取得行业认可。银河奖作为中国科幻界最具权威性和影响力的奖项之一,自1985年设立以来,始终致力于推动中国科幻文学的发展。本届银河奖于2025年9月18日至20日在四川成都举行,吸引了来自全国各大高校、出版机构及科幻爱好者的广泛关注。东华大学平行界科幻协会共有三名同学出席本次盛会。他们从中国知名科幻作家刘慈欣先生手中接过“最佳科幻团体奖”奖杯,倍感荣幸。会议期间,他们还参加了由银河奖组委会主办的全国高校科幻社团联谊沙龙,与来自武汉大学、华南理工大学、哈尔滨工业大学等高校科幻社团代表深入交流,围绕社团运营、科幻创作孵化、校际合作等议题展开讨论交流。学校目前有社团97个,涵盖学术科技、人文艺术、公益实践、体育健身、理论学习、创新创业等各类型。校党委制定了《东华大学学生社团建设管理办法》,校团委设立学生社团发展中心,任命专职团干部负责专门负责学生社团工作。各学院、职能部处,都参与到了社团的管理中,从全校层
详细内容9月25日上午,2025世界设计之都大会在上海开幕。大会由上海市人民政府、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共同主办。校长项延训出席开幕式,并为U35青年设计人才颁奖。由我校与英国皇家艺术学院共同发起的“皇家艺术学院上海中心”创意设计产业项目在现场发布。(项延训为U35青年设计人才颁奖)(“皇家艺术学院上海中心”创意设计产业项目在现场发布)据悉,“皇家艺术学院上海中心”(Royal College of Art Shanghai Centre)将成为东华大学设计学交叉学科全球化战略的重要支点,面向国际的开放交流平台。中心将与中国内地的学术机构、政府及企业建立紧密联系,秉持“设计+科技+商业”的三位一体合作模式,在科研合作、专业教育联培等多个领域开展深入合作,推动针对“数智时代下设计驱动创新促进消费与产业转型升级”的关键议题进行探索,为上海加快建成具有世界影响力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际大都市贡献力量。当天下午,2025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创意城市”设计论坛举行。英国皇家艺术学院副校长肯·尼尔(Ken Neil)在设计论坛中表示,“皇家艺术学院上海中心”是英国皇家艺术学院目前在中国唯一的共建机构,英国皇家艺术学院
详细内容9月23日,首届“施华洛世奇国际学术竞赛”颁奖典礼在上海举办,本次华洛世奇国际学术竞赛以“可持续设计 | Street Art”为主题,共有来自伦敦时装学院、马兰欧尼等七所国际顶尖时尚院校的102件优秀作品参赛。我校服装与艺术设计学院2022级本科生李承遥携其作品《Urban Radiance 都市流光》凭借扎实的思考深度、鲜明的创新表达与独特的艺术感染力脱颖而出,荣膺本次大赛全球“总冠军”。作品以都市流光与街头艺术为灵感,运用解构与非对称的美学语言,刻画城市的节奏与个体的张力,形成兼具自由与力量的时尚叙事。在材料与工艺上,作品广泛使用再生牛仔布和旧衣改造,充分发挥施华洛世奇水晶的光学特性,将其折射、扩散与流动的视觉效果巧妙融入服装结构,使水晶超越装饰本身,更成为叙事与自我表达的载体。在设计构思中,引入了模块化思维:通过水晶四合扣固定服装组件,穿着者可通过DIY自行拆卸,重新组合布局,把裙装“解锁为”为配饰包,实现了“功能性+可持续+创新性”的完美结合。(施华洛世奇大中华区总裁Yvonne Chan与东华大学服装与艺术设计学院院长孙捷共同为总冠军李承遥颁奖)(李承遥反复打磨参赛作品)(
详细内容为科学谋划学院未来五年发展,高质量推进“十五五”规划编制工作,9月22日,外语学院召开“十五五”规划编制工作研讨会。联系学院校党委副书记王治东出席并指导讲话。会议邀请上海交通大学研究生院副院长、英语语言认知与智能发展专家常辉,校发展联络处处长、外语学院2004届毕业生沈洁和校发展规划处副处长陈前出席,为学院规划编制“把脉问诊”。学院班子成员、党委委员、学术委员会委员、党支部书记及支委、师生代表等共同参会,围绕规划编制展开深入交流。研讨会由学院党委书记戴叶萍主持。王治东在听取学院副院长(主持工作)张曦关于“十五五”规划的发展目标定位、重点任务与改革举措及编制工作进展情况汇报后指出,外语学院积极凝聚师生智慧,认真谋划未来五年学院和学科发展方向,对于发展站位战略和自身优势短板以及未来突围方向思考深入,把握准确,为“十五五”规划编制工作奠定了重要基础。她强调,学院“十五五”规划编制应注重“三个基于”,处理好“三个关系”。一是基于全局基础抓重点,要聚焦国家战略和学校发展全局,明确学院发展定位方向;二是基于长期基础抓短期,要着眼长远,将未来五年的发展作为学院今后更长时期发展的重要关键期来谋划;三是
详细内容9月19至21日,第七届“全国大学生市政环境AI+创新实践能力大赛”全国总决赛在三亚举行,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2023级环境工程-工商管理双学位专业本科生刘莉、谢添欣和2022级环境工程专业本科生吴过组成的“海绵宝宝城市版队”荣获团体一等奖,蔡荔、吴超老师获“金牌指导教师”称号,吴超老师同时获得“优秀领队”称号。一等奖颁奖仪式金牌指导教师颁奖仪式参赛队员正在答辩在暑假决赛备赛期间,参赛团队成员紧扣“面向未来、低碳绿色的城市污水处理厂”设计目标和“水质永续、能量自给、资源循环、环境友好”等先进理念,深入现场踏勘调研、周密计算精心设计,将AI与先进水处理工艺相融合,完成了调研报告的撰写和新规划厂区设计说明书、CAD图纸、答辩PPT(视频)等作品。虽面临时间紧任务重、难度大赛程长、需学习大量新知识和屡破纪录的高温天气等诸多挑战,但参赛学生凭借极强的学习能力、过硬的专业素养、扎实的实践水平,在与来自各大高校强劲对手线上线下的多轮次激烈角逐过程中脱颖而出,最终获得团体一等奖。该项赛事是我国市政与环境领域规模最大、影响最广的学科竞赛之一,本届比赛以“智汇未来之城:AI赋能市政环境绿色革新”为主题于2
详细内容近日,我校马克思主义学院陈健副教授撰写的《人工智能时代数字殖民主义的生成原因与中国应对》一文,刊发于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权威期刊《马克思主义研究》2025年第9期上。陈健副教授2022年至今共在《马克思主义研究》发表3篇理论文章。文章认为数字殖民主义是传统殖民主义在人工智能时代的数字化表现,其生成既是资本逻辑下数字资本全球扩张的本质使然,也是人工智能时代资本主义在帝国主义阶段的实践表现和转移资本主义经济危机的现实必然。尽管数字殖民主义在本质上与传统殖民主义具有相同的剥削性、财富掠夺性,但其在人工智能时代以隐蔽方式,凭借对数字技术、数据资源等的垄断性控制,实现对其他国家意识形态、数字平台、数字领土等的殖民统治,构建一种服从于西方大国的数字殖民体系。为了有效应对西方大国的数字殖民主义行径,中国应发挥大国担当,发起构建基于人类整体利益的数字命运共同体,建立有效应对数字殖民主义的全球数字规则新体系,发挥数字丝绸之路建设的全球示范引领效应,通达一种合作共赢、包容普惠的人类数字文明新形态,助力人工智能向增进人类福祉的方向发展。《马克思主义研究》是第一批进入中国社会科学院名刊工程,以专门研究和宣传马克
详细内容9月24日,“东华大学—宿州市经济开发区功能性纺织新材料创新研发中心”(以下简称“中心”)建设发展座谈会暨中心授牌仪式在我校松江校区举行。宿州市委常委、副市长祖钧公,我校党委常委、副校长刘淑慧出席。宿州经济开发区党工委书记、管委会主任李磊,宿州经济开发区党工委委员、管委会副主任陈少兴,宿州市委相关部门领导及企业代表、我校产学研合作处处长刘亚男、纺织学院副院长王先锋及教师代表参会。会议由王先锋主持。刘淑慧表示,东华大学作为国家“双一流”建设高校,始终坚持学科特色发展、夯实科研实力,推动学科链与产业链深度融合,并指出此次合作是落实长三角一体化战略、推动校地协同创新的重要举措。祖钧公表示,宿州正加快推进传统产业转型升级与新兴产业发展,与东华大学的合作高度契合当地产业布局,将为区域经济高质量发展注入新动能。李磊介绍宿州市经济开发区政策及产业分布,安徽鑫圣佳无纺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长张红光着重提出技术需求。刘亚男介绍东华大学科研情况,王先锋详细介绍了中心的组织架构,东华大学纺织学院教授王洪汇报中心未来工作规划。(签约仪式)(授牌仪式)会上,王洪与陈少兴共同签署合作协议。东华大学向宿州经济开发区授予“
详细内容9月25日,徐州市政协副主席、党组副书记毕于瑞率纺织、材料领域企业代表团来访东华大学,就深化产学研合作开展座谈交流。中国工程院院士俞建勇会前会见毕于瑞一行,副校长陆卫兵出席座谈会,科学技术研究院、学生就业服务中心、纺织学院、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信息与智能科学学院等单位负责人及教师代表参会。(座谈交流)陆卫兵代表学校对毕于瑞一行表示热烈欢迎。他强调,立足国家创新驱动发展战略与区域经济协同发展大局,徐州与东华大学合作前景光明、潜力巨大,可以在创新链、产业链、人才链“三链融合”上精准发力、协同共进,推动徐州纺织产业实现高质量发展。毕于瑞对东华大学给予徐州的支持表示感谢。他指出,徐州重工业基础坚实雄厚,纺织产业为代表的轻工业体系完备健全,当前正处于产业变革的关键节点,亟需以东华大学为代表的高校科技创新成果赋能,为产业发展注入新动能、增添新优势。会上,双方围绕先进纺织材料研发、再生纤维素材料工艺优化、纺织装备智能化控制、人才引进等关键领域展开交流,明确将共建引才工作站等合作意向,为徐州市纺织产业转型升级提供新思路。会后,代表团一行参观了我校科技成果展示馆。
详细内容Contact Us
67792129
67792127
67792126
6779285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