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23日,第二十五届中国国际工业博览会在国家会展中心(上海)盛大启幕,本届展会以“工业新质,智造无界”为主题,汇聚全球制造业创新成果。东华大学集中展示十余项涵盖纺织新材料、生命健康、高端装备等领域的创新成果,全方位展现了学校在推动新质生产力发展、精准服务国家战略需求方面的扎实工作与显著成效。(我校参展项目获“第二十五届中国国际工业博览会CIIF大奖”)开幕式上,“模拟月球环境下月壤纤维极限制造技术及连续成纤装备”项目获得“第二十五届中国国际工业博览会CIIF大奖”。同时,东华团队研发的PEEK声学膜针对商用航空发动机中声学膜国产化的空白,将PEEK熔融纺丝制成纤维,并完成应用验证,突破国外技术封锁,此项研究获“第二十五届中国国际工业博览会CIIF新材料奖”。中国科学院院士、先进纤维材料全国重点实验室主任、东华大学教授朱美芳受邀作主题为“纤维材料成形加工及极限制造”的主旨演讲。当天下午,东华大学副校长陈革出席先进制造业集群国际合作论坛,并以“打造纺织产业集群协同平台,拓展国际合作新格局”为题作主旨报告。开展首日,我校展区便以其独特的跨界创新特色吸引众多专业观众驻足观摩。材料驱动能源,创
详细内容9月23日,在上海举办的“先进制造业集群国际合作论坛”上,东华大学副校长陈革教授受邀发表题为《打造纺织产业集群协同平台,拓展国际合作新格局》的主旨演讲。东华大学作为纺织领域特色高校,其在集群协同与国际合作方面的实践成果获得与会者高度关注。陈革分享了学校在构建协同生态、布局全球网络方面的工作经验。学校与行业龙头共建卓越工程师学院,破解产业难题。携手联合国工业发展组织,打造集教育、产业升级、前沿研究和标准制定于一体的全球卓越中心。与英国格拉斯哥共建“产学研一体化创新平台”,将其作为海外支点,促进人才、技术、资本等创新要素的跨境流动。学校致力于为全球纺织业、特别是发展中国家提供绿色转型的系统性解决方案。此次东华大学国际教育中心入选第二批国际战略合作伙伴单位,将进一步增强学校在国际化人才培养、产教融合创新等方面的引领作用,为中国纺织产业“走出去”提供更坚实的人才支撑和平台保障。展望未来,东华大学作为工信国际战略合作伙伴,可以其在纺织领域的尖端科研能力、产教融合实体平台及国际组织资源,与工信国际在政策指导、国际资源协调及跨国合作推进方面的核心职能强强联合,共同在共建国际培训项目、联合发布产业白皮
详细内容近日,党委书记刘承功、校长项延训看望慰问了2025级本科生军训承训官兵、带训教师和参训学生,党委副书记李成龙及相关部门负责人一同参加慰问。刘承功认真观摩了各连队训练,听取了军训工作情况相关介绍。他代表学校党委向全体承训部队官兵和带训教师的辛苦付出表示感谢,对参训学生表示慰问, 并对参训学生展现出的青春朝气锐气和吃苦耐劳的精神给予肯定。刘承功关切地询问了同学们入校来的学习生活情况,嘱咐大家合理安排时间,劳逸结合,确保军训任务顺利完成。他强调,军事训练和国防教育是高校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重要内容,是增强大学生国防观念、国家安全意识的重要举措。他勉励参训学生厚植家国情怀、锤炼意志品格、练就健康体魄,在推进强国建设、民族复兴的伟大征程中勇担强国强军的历史使命。项延训认真观摩各学院军训训练,并仔细了解了军训保障情况。他对同学们展现的饱满精神、严明纪律和优良作风给予高度肯定,并强调需做好防暑降温等保障工作。他勉励新生将军训作为成长起点,锤炼意志品质,把在军训中磨砺的坚韧品格融入未来的大学学习中,勇于克服前行路上的挫折与挑战,厚植国防观念和爱军情怀,全面提升国防意识和军事素养,奋力谱写为中国式现代
详细内容9月23日,我校携手松江区教育局、松江区教育学院邀请中国社科院马克思主义研究院原党委书记、教育部高等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指导咨询委员会委员侯惠勤教授为松江区中小学负责人作大中小学思政教育一体化专题辅导报告。(侯惠勤作报告)侯惠勤在报告中谈到,习近平文化思想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将其融入大中小学思政课意义深远。他指出,习近平文化思想的精髓在于围绕以中国式现代化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战略目标,开辟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的新境界,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创造人类文明新形态。他强调,大中小学思政教育工作者要深刻学习把握习近平文化思想的核心要义,面向学生讲清蕴含其中的道理学理哲理,更好担负起新的文化使命,在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强国建设、民族复兴伟业的壮阔征程上作出新的更大贡献。此次报告系我校携手松江区举办的全区大中小学思政教育一体化培训的第二场活动。培训采取分层分类方式,本次报告主要面向松江区中小学书记、分管“大思政”工作负责人及在松高校思政课教师代表开展。
详细内容2025年迎新季如约而至。为帮助新生筑牢信仰之基、培养学术志趣、适应大学生活,学校依托“锦绣之初”新生教育工程,构建“铸魂·启智·赋能”三维育人矩阵,在沉浸式、互动式、渗透式教育中引领新生开启大学新征程。铸魂育人,强化思政引领力学校紧扣新生教育关键节点,以理想信念教育为核心,精心设计系列教育内容,为广大新生上新“精神大餐”,将价值引领全方位、全过程融入新生教育,助力新生筑牢思想根基、把稳人生航向。服装与艺术设计学院共上“设计未来,大有可为”主题迎新大课,围绕“初心·启航”“共话·致远”“传承·铭志”“筑梦·奋进”四个篇章,精心设计院长分享会,发布文创盲盒及“同育新人”IP形象徽章,为新生代表佩戴徽章等环节,在爱校荣校教育中引导新生涵育家国情怀、树立远大理想。旭日工商管理学院精心设计“开学第一课”,融合理论宣讲、朋辈激励、师长引领与社会关怀等育人元素,为培养一流商科人才奠定坚实基础,引导新生扣好大学生涯的“第一粒扣子”。信息与智能科学学院聚焦“信·启航”“信·智学”“信·砺行”三大主题,围绕思政引领、生涯启航、学风建设、爱校荣校四大板块推进系列教育活动,增强新生认同感与归属感。化学与化工
详细内容近日,由上海市慈善基金会开展的2023-2024年度优秀慈善志愿者(集体/个人/组织者)选树活动结果揭晓,我校基金会、机械工程学院联合推荐参评的东华大学智力助残志愿者服务队荣获2023-2024年度优秀慈善志愿者集体。我校智力助残志愿服务项目始于1995年,坚守公益志愿服务三十载,致力打造党建引领、基金会协同育人、校院企联动的新型公益志愿服务体系和发展模式。近年来,在学院、校基金会及校友企业的共同支持下,服务队进一步深化服务内涵,创新服务模式,充分发挥大学生的志愿公益力量。今年“上海慈善周”期间,智力助残志愿者服务队作为第二届“上海慈善奖”表彰对象受邀参加系列活动,服务队所在学院——机械工程学院党委书记王新厚代表服务队出席。截止目前,该项目及团队获得了上海慈善奖、上海社会组织品牌项目、上海市品牌社会工作项目入围奖等多项奖项,基本实现了上海市慈善领域奖项大满贯。
详细内容9月15日至9月19日,副校长陈革应邀率队前往英国,代表团分别访问英国爱丁堡大学、皇家艺术学院、思特克莱德大学和苏格兰国家制造学院,深化东华大学在新时期教育对外开放,加强在中英时尚与设计教育、海外卓越工程师学院的国际交流与合作。(访问爱丁堡大学)陈革一行与长宁区政协党组书记、主席洪流一行共同受邀访问爱丁堡大学,与爱丁堡大学副校长艾伦•麦凯、爱丁堡大学人文学部教务长希瑟•劳伦斯、大学国际合作负责人德里克•麦克劳德及爱丁堡艺术学院朱丽叶•麦克唐纳教授开展亲切交流及深化合作。陈革表示,东华大学与爱丁堡大学以艺术与设计、可持续时尚、跨学科创新为三大支点,构建起培养具备国际视野的拔尖人才培养全链路合作范式,在十年成功合作办学的基础上,扩大办学规模和新专业建设的实施方案有待细化落实。本次会谈聚焦城市更新等议题,基于联合国可持续发展目标,将在未来共同发起有关数字赋能、绿色转型的合作示范样本,构建区校合作发展新格局。三方就如何深化中外合作办学为地区经济发展服务达成高度共识。本次的创新对话也充分展现了长宁区对中英高等教育和国际合作办学的高度重视。(访问皇家艺术学院)随后,陈革一行访问皇家艺术学院,校长克
详细内容9月19日,贵州省人民政府驻上海办事处党组书记、主任刘锐一行来访东华大学调研交流,贵州省各地市驻上海办事处负责人陪同来访。我校副校长阎林平出席座谈会,校长办公室、国际教育中心、科研院、团委部门负责人及相关学院、中心教师代表参会交流。座谈交流阎林平代表学校对刘锐一行表示热烈欢迎。他指出,东华大学与贵州省拥有长期良好的合作基础,学校将紧密对接贵州省产业发展需求,校地携手共进,助力贵州构建富有地方特色、在国家产业格局中具有重要地位的现代化产业体系,展现东华大学服务地方经济发展的责任担当。刘锐对东华大学长期以来支持贵州发展表示感谢。结合贵州当前大力发展纺织、大数据等领域的战略目标,他强调,要进一步做大产业发展蓄水池,需要与高校紧密结合,依托东华大学学科、人才优势,完善校地深度合作的桥梁纽带,为贵州产业升级与文化繁荣注入新动能。会前,刘锐一行参观了学校纺织服饰博物馆。参观纺织服饰博物馆
详细内容9月19日上午,校长项延训、副校长阎林平一行赴东华大学附属实验学校(以下简称“东华附校”)走访调研,松江区副区长周诚、松江区教育工作党委书记陈小华、松江区教育局副局长陈栋及东华附校班子成员出席座谈会,我校校长办公室、基础教育办公室负责人以及东华附校部分教师参加座谈。(座谈交流会现场)项延训表示,东华附校办学理念先进,大小东华合作紧密,育人成效显著。学校将持续强化大学对基础教育的辐射与衔接,依托大学在教育、科技、人才等方面的优势,开展有组织、持续性的教育实践,推动优质资源共享与体制机制创新,全力支持集团化办学,深化区校联动,携手推进松江大学城科创源建设,构建校地协同发展新格局。 周诚感谢东华大学一直以来为松江教育事业作出的贡献。他表示,东华大学以高校优质资源赋能东华附校建设,办学成果丰硕,典范作用显著。希望依托集团化办学优势和大学科创资源,进一步拓展合作,大力推动松江教育高质量发展,积极融入松江大学城科创源建设,推动高校科研成果向基础教育科普转化,从源头上培育创新人才,为区域经济发展提供人才支撑和核心动力。与会人员还就建设“环大学城教育新高地”,持续发挥东华大学优势禀赋和东华附校教育集团
详细内容9月18日下午,上海电机学院院长龚思怡、副院长王宏志一行来校交流调研。校长项延训、副校长张清华出席座谈会。会议由张清华主持。(座谈会现场)项延训对上海电机学院一行表示欢迎。他指出,两校办学特色鲜明,拥有良好的合作基础。期待双方瞄准国家高端装备制造、新材料、新能源等战略发展方向,在人才培养、科技创新、产学研融合等领域探索更深层次合作,为国家战略性新兴产业培育和区域经济高质量发展提供有力的人才支撑与智力支持。龚思怡表示,希望与东华大学建立长期稳定的战略合作关系,充分发挥东华大学在纺织、材料、智能制造等领域的学科优势,通过联合攻关科研难题、共享优质资源等方式,共同对接地方产业需求,推动科研成果转化落地,实现优势互补、互利共赢,推动产学研全链条贯通,推动两校高质量发展。张清华和王宏志分别简要介绍了东华大学和上海电机学院的基本情况。两校相关职能部门负责人参加座谈,并就双方进一步深入合作进行了交流。
详细内容“脑机接口”这一常在科幻电影中出现的“神奇”技术,正悄然步入现实。如今,中国科学家团队成功研发出纤维“神经蚯蚓”——一种能在体内自由游走、大面积、跨区域精准监测神经电信号及组织微小形变的智能纤维,为该领域带来了重大突破。北京时间9月17日,来自中国科学院深圳先进技术研究院与东华大学的科研团队在国际顶级期刊《自然》(Nature)上发表了研究论文《面向动态生物电子学的可移动长期植入软纤维》(A movable long-term implantable soft microfibre for dynamic bioelectronics)。项目战略指导专家、东华大学先进纤维材料全国重点实验室主任朱美芳院士介绍,该研究提出了“活性”纤维神经的概念,并创制了一种仿地球蠕虫结构的、与生物组织力学高度匹配的、可拉伸和可移动的在体神经接口纤维平台。该平台成功实现了神经接口在大脑与肌肉系统的可控导航,以及动态实时、长时域(肌肉内13个月)的神经电信号和生物力学信号监测。东华大学先进纤维材料全国重点实验室、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研究员严威表示,这一突破性成果标志着神经电子学从静态植入向动态交互、从刚性器件
详细内容9月17日下午,松江区区长王靖、副区长王晔一行来校调研交流。校长项延训,副校长阎林平、陆卫兵出席座谈会。会议由项延训主持。(座谈会现场)项延训代表学校对王靖一行来校调研表示欢迎。他指出,东华大学与松江区的合作由来已久,聚焦松江大学城科创源建设,双方合作将迈向新高度。学校将充分发挥在科技、人才、教育等方面的优势,紧密对接松江区科技产业发展需求,以优化重塑东华大学国家科技大学园为重要契机,进一步加强区校资源联动,建立稳定长效的合作机制,在先进材料、智能制造及科学仪器等领域深化合作,切实发挥科技成果转化的溢出效应,助力松江打造更具竞争力的科创生态,实现校地互利共赢与科研产业的融合发展。王靖感谢东华大学为松江经济社会发展作出的重要贡献。她表示,此次调研既是贯彻落实陈吉宁书记调研松江时的指示精神,也是系统谋划松江转型发展的重要举措。当前,松江正着力构建“2+4”现代化产业体系,加快推进松江大学城科创源建设,东华大学在先进材料、时尚设计、智能制造等领域优势显著,科技资源禀赋突出,希望充分发挥高校得天独厚的产学研优势,精准对接松江区科技产业发展的实际需求,让科研成果更好地转化为新质生产力,紧密加强区
详细内容9月17日上午,校长项延训、副校长张清华在松江校区分别会见了澳大利亚乐卓博大学副校长兼未来增长事务副总裁斯泰西·法拉韦(Stacey Farraway)和计算机工程与数学科学学院科研副院长向维一行。中国驻澳大利亚大使馆公使衔参赞李炜特邀出席会见。我校国际合作处、国际教育中心、人才办、信息与智能科学学院相关负责人陪同参与会见。项延训在贵宾室会见斯泰西·法拉韦一行,对乐卓博大学代表团的到访表示热烈欢迎。他指出,未来医学与智能纤维、人工智能技术的深度融合是重要发展方向,我校在相关领域具备扎实基础,希望与乐卓博大学在计算机AI医疗领域,通过中外合作办学、教师交流、人才联合培养等方式进行合作,共同推动科技创新与人才培养高质量发展。张清华在第一会议室与乐卓博大学一行进一步交流洽谈。他详细介绍了我校重点学科领域、计算机学科特色、与澳大利亚高校的合作基础以及中外合作办学经验与成果。他表示,希望双方围绕计算机、信息与人工智能领域,在人才培养、教师交流及中外合作办学等方面分阶段、有步骤地推进务实合作,实现优势互补、共赢发展。斯泰西·法拉韦对我校的热情接待表示感谢,并介绍了乐卓博大学的发展历程、多样化学生群
详细内容(等航拍图)9月18日,为纪念抗战胜利80周年,厚植青少年家国情怀,校团委联合团松江区委举办“赓续红色血脉,贯通思政育人”上海青少年升国旗暨爱国宣讲区级示范性主题活动。团上海市委挂职副书记唐志宇出席并致辞,校党委副书记李成龙、松江区委常委、人武部部长周晓光出席并为大中小学生代表颁发“国旗下成长”纪念证书,松江区教育局、团松江区委、校党委宣传部、校团委、东华附高、东华附校有关负责同志及600余名师生代表、退役大学生士兵、老兵代表齐聚,以沉浸式活动让红色基因在青春血脉中奔涌。团上海市委挂职副书记唐志宇致辞李成龙、周晓光为大中小学生代表颁发“国旗下成长”纪念证书师生共迎国旗活动在庄严的升国旗仪式中启幕。东华附校鼓乐队奏响进行曲,我校国旗护卫队护送国旗入场,全场师生高唱《义勇军进行曲》。老兵宁守树作学习抗战精神宣讲升旗仪式后,松江区“茸城军休”宣讲团成员、军休干部宁守树在经纬剧场为师生进行学习抗战精神主题宣讲。活动中,我校学生和东华附高、东华附校的中小学生进行了主题朗诵,“迷彩松江”大中小国防教育一体化新时代文明实践项目组成员、我校退役大学生士兵进行了军事技能表演,附校学生舞蹈团、学生合唱团分
详细内容Contact Us
67792129
67792127
67792126
6779285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