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4日晚,2025年东华大学师生暑期社会实践云出征仪式在青春东华直播间举行。444支师生社会实践项目、2700余名师生在线出征。2500余名师生共同参与直播。(直播活动现场)为充分调动师生参与社会实践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校团委设立“爱东华爱实践”直播间,首次采用线上直播形式开展社会实践出征动员。通过现场访谈、连线互动、微讲座等形式,400余支实践团队在不同城市实现“屏对屏”同频共振。校团委书记柴煜送上温馨寄语。后勤餐饮集团厨师代表、保卫处安保队队长、宣传部老师分别带来餐饮安全、出行及财产安全、社会实践新闻写作等交流分享。在“青春足迹”“青春榜样”一线传声环节,纺织援疆团、传统服饰文化实践团、“大飞机”实践团、挂职锻炼学生等进行连线互动,分享社会实践心得和体会。为进一步加强社会实践过程指导,2025《经纬天下 锦绣中国》系列指导课程菜单发布,以“专家引领+朋辈示范”双路径打造涵盖社会实践调研方法、安全教育、“知行杯”社会实践项目大赛辅导等十余讲系列讲座。直播现场还发放了社会实践出行礼包并开展社会实践项目“云授旗”。(直播连线)(《经纬天下 锦绣中国》系列指导课程菜单发布)此外,直
详细内容7月3日下午,由唐海燕、胡卫、关保英、张兆安、顾晓敏等五位上海市人民政府参事组成的调研组一行来我校专题调研新文科教育专业认证开展情况。 调研座谈会由教务处处长杜明主持,管理学院教授姚卫新向调研组成员介绍了我校开展新文科教育专业认证的探索历程,汇报了在相关部门和领导指导下,与长三角区域内高校携手筹建长三角新文科教育专业认证联盟,在文科类专业中推进认证的情况,在研制认证标准、制定工作规范、遴选合格专家等方面取得的进展,以及面临的挑战和未来的工作设想。 各位参事对我校顺应时代发展趋势,在校内系统性地提前布局新文科认证、在长三角区域高等教育一体化建设中发挥的作用,乃至在国内产生的重要影响表示充分肯定,并就认证的组织方式、程序流程等方面提出建设性意见。 调研会前,党委书记刘承功会见调研组一行,党办、教务处、管理学院等部门负责人参与会见。 据悉,由我校牵头组建的长三角新文科教育专业认证联盟成立于2020年8月,成员高校从创始时的29所逐年攀升到现在的75所,覆盖了985、211等不同类型、不同特色的高校,已累计完成了66个文科类专业的认证工作。
详细内容7月3日下午,马克思主义学院召开“十五五”规划研讨部署会议。校党委副书记、马克思主义学院院长王治东、学院党政班子其他成员、学科方向负责人、教工党支部书记、教研室主任参加会议。会议由学院党委书记林惠英主持。会上,王治东总结分析了“十四五”期间学院各项事业发展情况,回顾总结了学院在党建工作、学科建设、思政课教育教学、人才队伍、大思政课建设等方面取得的成绩,并结合编制学院“十五五”规划工作强调,既要对接国家重大战略发展需求和学校事业发展大局进行宏观建构,又要立足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自身的职责担当和特色优势进行规划布局,以问题导向牵引发展目标、以重点突破带动全局发展,着力绘制好学院未来发展的蓝图,以高质量发展更好地服务教育强国建设。林惠英从宏观、中观、微观视角分析了学院发展所面临的内外部环境及优劣势因素,并从提高政治站位、高度重视并处理好“十五五”规划编制与学院未来发展定位的关系、以规划编制引领推动马克思主义学院内涵式发展和高质量落实组织实施工作等方面,指出在落实学校学科专业优化调整三年行动方案的同时,要主动融入三大学科集群、找准自身定位,充分调研论证,集思广益、凝聚共识做好规划,进一步激发汇聚
详细内容根据学校党委巡察工作统一部署,近日,十一届党委第一轮巡察反馈工作完成。5个巡察组分别向本轮巡察的2个二级单位党组织和8个职能部门进行了反馈。校党委副书记、纪委书记、巡察工作领导小组副组长耿绍宁出席反馈会议并讲话,巡察组组长宣读反馈意见,被巡察单位主要负责人作表态发言。巡察组副组长、巡察办负责人、被巡察单位领导班子成员、教职工代表等参加会议。反馈指出了被巡察单位在贯彻落实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和党中央重大决策部署、教育部党组工作部署以及学校党委工作要求,落实全面从严治党主体责任和监督责任,落实新时代党的组织路线,落实巡察整改和成果运用以及落实学校第十一次党代会部署和“四场攻坚战”等方面存在的主要问题,深入查找影响高质量发展的主要矛盾和落实改革部署中的重大偏差,推动解决突出问题,更好服务保障学校事业发展。反馈要求,被巡察单位要认真学习领会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党的自我革命的重要思想和关于教育、关于巡视工作的重要论述,切实增强抓好巡察整改的政治自觉、思想自觉和行动自觉,以整改成效推动各项事业高质量发展。反馈强调,被巡察单位要切实将巡察整改作为全面从严治党和推进高质量发展的有力抓手,压紧压实责任,抓好统筹
详细内容7月3日,上海市构建互嵌式社会结构和社区环境研讨会暨“家在上海・融在华阳”现场交流活动在长宁区华阳路街道举行。活动由上海市民族和宗教事务局、长宁区委统战部、长宁区民宗办主办,长宁区华阳路街道、东华大学旭日工商管理学院承办。上海市民宗局副局长毛俊,长宁区委常委、统战部部长王罗清,我校党委副书记李成龙等出席活动,各方共同探讨民族工作新路径,推动社区与高校的深度融合。(情景演绎) 在活动的情景演绎环节,东华大学各民族学生与华阳路街道 “石榴红” 青年团队共同带来了精彩的表演。他们以“家”为名,生动演绎了1995年华阳路街道干部夏菁棣帮扶东华大学藏族学生永桑、衍生出5个“藏族女儿”的温情故事,“红石榴”帮扶项目以及各族青年在上海的成长经历。(原型人物互动采访) 在随后的采访互动中,30年来结对、共建、帮扶的原型人物现身说法。其中,我校原民族联会长、退休教师杨锡麟,管理学院辅导员努尔顿和2006届校友茹向亮作为原型人物,分享了在长期实践中的收获与感动。 在“都是一家人会客厅”沙龙上,来自华东师范大学、上海大学、华东政法大学的专家学者从学术角度深入探讨了互嵌式社区建设的理论与实践。上海市长宁区华
详细内容6月25日至27日,以“先进材料赋能未来医疗”为主题的第二届国际先进医学工程大会(I-CAME2025)在上海松江召开。来自我国以及新加坡、美国、澳大利亚、日本、英国、韩国、巴基斯坦、匈牙利、德国、阿联酋、芬兰、荷兰、印度、香港、澳门等16个国家和地区的220余名海内外专家,共同探讨先进材料的医学应用进展。会议由先进纤维材料全国重点实验室、生物与医学工程学院、上海中侨职业技术大学食品药品学院,以及湖南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联合举办。会议共设置了25个前沿议题,涵盖生物材料临床前与临床试验、生物材料合成、组织再生与修复研究、组织再生支架制造、细胞生物学等领域。(会议现场)开幕式上,副校长陆卫兵介绍学校基本情况并致欢迎辞。他期待本次会议成为国际先进医学工程领域专家学者的重要交流平台,并促进学校相关学科发展。大会联合主席、湖南大学教授、新加坡工程院院士张瑞兴(Swee Hin Teoh)介绍国际先进医学工程大会的历史。生物与医学工程学院院长刘宣勇教授致辞并介绍学院情况。大会主席、生物与医学工程学院莫秀梅教授主持开幕式。(陆卫兵致辞)(张瑞兴介绍国际先进医学工程大会)会上,8位来自全球各地的专
详细内容日前,上海市大学生科技创业基金会公布2025年上海市研究生创新创业能力培养计划立项情况,我校21个项目获得立项,立项数连续四年位居上海高校首位。本年度全市共100个项目获得立项,立项项目不仅有机会获得最高5万元的奖励及大学生科创基金的资助,还将参加由上海市大学生科技创业基金会组织的创业孵化活动。自2016年起,我校在上海高校中率先设立校级研究生创新创业培养计划,开展宣传、组织、评审工作,每年对校级立项项目培育培养,择优报送市大学生科创基金会。截至目前,我校在该项计划中累计立项149项,位居上海市各高校首位。2023年我校获评上海市研究生创新创业能力培养计划创业孵化金奖。上海市研究生创新创业能力培养计划由上海市教育委员会、上海市学位委员会、上海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共青团上海市委员会指导,上海市学生事务中心、上海市就业促进中心、上海市大学生科技创业基金会共同组织实施。该计划于2013年正式推出,旨在促进创新创业人才培养,培育创新创业文化土壤,激发创新创业潜能,推动高校创新成果与技术转化,每年立项100项左右。附:我校2025年上海市研究生创新创业能力培养计划立项名单
详细内容7月2日下午,学校2025年第三次行政工作会议在松江校区召开,会议以“深化改革促发展,攻坚克难提效能”为主题,探讨学科重点发展方向和科研团队建设,谋划下半年重点工作。校长项延训主持会议并讲话,副校长刘淑慧、陈革、阎林平、陆卫兵出席会议。各学院、相关行政职能部处、直属单位主要负责人参加会议。(会议现场)项延训对本学期取得的工作成绩表示肯定。就下半年落细落实各项重点工作提出三点要求:一是强化系统思维,立足学校长远发展大局做好整体谋划,落实好学校第十一次党代会工作部署和学科专业优化调整三年行动计划要求;二是敢于破题攻坚,锚定发展目标、主动担当作为,拓宽学科发展路径、提升核心竞争力;三是凝聚师生合力,坚持攻坚克难,围绕年度工作目标,加快推动各项任务落地见效,为建设特色鲜明的世界一流大学夯实根基。他强调,各学院、部门要以高度的紧迫感、责任感和使命感,加快推进 “十五五” 规划编制工作,精准梳理发展方向,科学规划人才布局。他指出,临近暑假,要认真落实校园各类安全防范措施,全方位筑牢校园安全防线,确保假期校园各项工作平稳有序推进。会上,纺织学院、服装与艺术设计学院、旭日工商管理学院等17个学院(部)
详细内容7月1日,东华大学校长项延训率队回访汉江实验室,与实验室徐青院士、王锁泉副主任等进行深入交流,签订战略合作协议,副校长陆卫兵及校长办公室、科研院相关负责人陪同访问。项延训校长对汉江实验室的热情接待表示感谢,并回顾了前期交流达成的共识。他强调,东华大学高度重视与汉江实验室的合作,将依托学校在材料学科尤其是复材制造与柔性智能纤维材料领域的优势,以及在探测感知技术方面的研究积累,积极对接国家重大需求。徐青院士、王锁泉副主任对项延训校长一行表示热烈欢迎。他们高度评价东华大学的学科特色和科研实力,并表示汉江实验室将积极落实战略合作共识,全力支持在核心技术联合研发、国家级基金项目申报、科研设施与平台资源共享等领域的深度合作。希望双方优势互补,强强联合,共同为解决国家重大战略需求中的科技难题提供有力支撑。座谈会上,学校与汉江实验室相关部门负责人就协议中具体合作领域的技术需求、合作模式与实施路径进行了务实探讨。双方在人才互聘交流机制、重点项目联合推进等方面初步达成合作意向,并商定建立常态化沟通协调机制,加速推动合作事项落地见效。
详细内容近日,我校数学与统计学院青年教师查冬兵教授在非线性波动方程的理论分析方面取得系列新进展,相关三项成果发表于该领域知名期刊 Calculus of Variations and Partial Differential Equations (中科院1区 top 期刊) 以及 Journal of Differential Equations (中科院1区 top 期刊),文章题目分别为“非线性弹性波的散射与刚性(Scatteringand rigidity for nonlinear elastic waves)”“非线性弹性波的整体存在性:非超弹性情形(Global existence of nonlinear elastic waves: non-hyperelastic case)” 以及“外区域上拟线性波动方程的渐近行为 (Asymptotics for quasilinear wave equations in exterior domains)”。非线性弹性波方程是弹性动力学中的基本方程,也是一类典型的非线性波动方程,在材料科学等领域具有重要应用。对于不同的材料,该方程的形式
详细内容近日,我校上海国际时尚创意学院服装创意设计专业大三在读谢彦梓同学凭借在2025年主导的泉州文旅IP“泉小花Flora Quan”项目,成功斩获伦敦设计奖(London Design Awards)金奖。
详细内容7月1日,2025年东华大学志愿服务“大课堂”暨西部计划、孔子学院志愿者出征仪式在松江校区举行。党委副书记李成龙、副校长陈革以及学校职能部门、各学院师生及重点项目志愿者100余人参与活动。出征仪式由团委书记柴煜主持。(活动现场)今年暑假,30位西部计划志愿者奔赴卫国戍边、乡村教育、服务乡村建设、乡村社会治理、基层青年工作等专项行动岗位;6位研究生支教团同学赴遵义市第三十五中学接续开展支教活动;2位孔子学院志愿者远赴肯尼亚服务国际中文教育。(李成龙寄语)李成龙希望全体志愿者扎根志愿服务“大课堂”,以青春为梭、智慧为线,在基层服务中厚植家国情怀,在跨文化交流中传递好中国声音,让个人理想与时代经纬交织,在新时代新征程上书写东华青年担当。(陈革为志愿者团队授旗)副校长陈革为西部计划、研究生支教团及孔子学院志愿者分别授旗出征。会上宣读了西部计划、研究生支教团及孔子学院志愿者名单,校团委介绍年度重点志愿服务项目招募情况。(会议现场)会议直播连线在岗志愿者开展上一年度志愿服务汇报总结。西部计划志愿者李知遥分享在消防一线守卫人民生命财产安全的动人故事,第5届研支团汇报支教收获与感悟,孔子学院志愿者周余
详细内容7月1日,化学与化工学院召开“十五五”规划编制启动会。校党委副书记、纪委书记耿绍宁出席会议并讲话,学院领导班子成员及全体教师共同参会,为学院未来五年发展蓝图凝聚智慧。会议由学院党委书记严军主持。耿绍宁在讲话中强调编制工作需处理好“三个关系”,一是处理好五年规划与学院定位的关系。要求“向上看”服从学校“一体两翼”布局,认清学院现实位置;“左右看”对标同类院校客观评估自身水平;“历史看”立足发展现状,科学定位。二是处理好五年规划与综合改革的关系。规划需全面覆盖人才培养、立德树人、学科科研等高校核心职能,体现“质量兴院”;同时注重“特色兴院”,避免同质化,寻求“错位突围”。三是处理好规划落实与重要节点衔接的关系。实现远近衔接“四步走”:面向10年对接国家战略、聚焦5年明确核心目标、主攻3年落实综合改革攻坚任务、突破1年制定可量化年度计划。(耿绍宁讲话)学院党委书记严钧结合研读《为什么是中国》的感悟,对规划编制工作提出期望。她强调,“十五五”规划编制的过程,将是学院集体碰撞思想、融合智慧、凝聚共识的过程。学院将深入总结“十四五”规划实施成效,精准剖析问题短板,通过凝练核心方向、整合团队力量、合
详细内容6月30日,“新质毕设绘长宁 青春脉动共潮生”2025全国联合毕设“长宁行动”嘉年华在程十发美术馆举行。团市委副书记唐志宇,长宁区委副书记岑福康,我校党委副书记李成龙等出席。(2025全国联合毕设“长宁行动”活动现场)今年,来自全国70所高校、466名设计类大学生奔赴上海长宁区开展“全国联合毕业设计工作坊”,共收获277套创意作品,选题覆盖城市更新、文化IP、消费升级、数字艺术四大板块。其中,41件作品在现场进行展出。我校学生韩蕊获毕设之星特等奖,王小豪获万代南梦宫中国特别奖,余继宏老师获伯乐导师奖。(岑福康、李成龙启动“长宁区-东华大学实践育人共同体”)会上,岑福康、李成龙共同启动“长宁区-东华大学实践育人共同体”,推出全国大学生联合毕业设计社会实践平台。该平台由校团委、长宁团区委牵头共同建设,通过进一步开发中外大学生国际精品城区社会实践、青春经济调查研究、大学生“进社区、进街区、进网格”行动周周实践等社会实践项目,引导师生发挥专业所长服务上海经济社会发展。校团委书记柴煜,长宁团区委书记郭文瑞,全国联合毕业设计发起人、我校教授陈庆军共同启动“青春街区合伙人”联合毕设赋能青春经济共创工
详细内容Contact Us
67792129
67792127
67792126
6779285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