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17日下午,松江区区长王靖、副区长王晔一行来校调研交流。校长项延训,副校长阎林平、陆卫兵出席座谈会。会议由项延训主持。(座谈会现场)项延训代表学校对王靖一行来校调研表示欢迎。他指出,东华大学与松江区的合作由来已久,聚焦松江大学城科创源建设,双方合作将迈向新高度。学校将充分发挥在科技、人才、教育等方面的优势,紧密对接松江区科技产业发展需求,以优化重塑东华大学国家科技大学园为重要契机,进一步加强区校资源联动,建立稳定长效的合作机制,在先进材料、智能制造及科学仪器等领域深化合作,切实发挥科技成果转化的溢出效应,助力松江打造更具竞争力的科创生态,实现校地互利共赢与科研产业的融合发展。王靖感谢东华大学为松江经济社会发展作出的重要贡献。她表示,此次调研既是贯彻落实陈吉宁书记调研松江时的指示精神,也是系统谋划松江转型发展的重要举措。当前,松江正着力构建“2+4”现代化产业体系,加快推进松江大学城科创源建设,东华大学在先进材料、时尚设计、智能制造等领域优势显著,科技资源禀赋突出,希望充分发挥高校得天独厚的产学研优势,精准对接松江区科技产业发展的实际需求,让科研成果更好地转化为新质生产力,紧密加强区
详细内容9月17日上午,校长项延训、副校长张清华在松江校区分别会见了澳大利亚乐卓博大学副校长兼未来增长事务副总裁斯泰西·法拉韦(Stacey Farraway)和计算机工程与数学科学学院科研副院长向维一行。中国驻澳大利亚大使馆公使衔参赞李炜特邀出席会见。我校国际合作处、国际教育中心、人才办、信息与智能科学学院相关负责人陪同参与会见。项延训在贵宾室会见斯泰西·法拉韦一行,对乐卓博大学代表团的到访表示热烈欢迎。他指出,未来医学与智能纤维、人工智能技术的深度融合是重要发展方向,我校在相关领域具备扎实基础,希望与乐卓博大学在计算机AI医疗领域,通过中外合作办学、教师交流、人才联合培养等方式进行合作,共同推动科技创新与人才培养高质量发展。张清华在第一会议室与乐卓博大学一行进一步交流洽谈。他详细介绍了我校重点学科领域、计算机学科特色、与澳大利亚高校的合作基础以及中外合作办学经验与成果。他表示,希望双方围绕计算机、信息与人工智能领域,在人才培养、教师交流及中外合作办学等方面分阶段、有步骤地推进务实合作,实现优势互补、共赢发展。斯泰西·法拉韦对我校的热情接待表示感谢,并介绍了乐卓博大学的发展历程、多样化学生群
详细内容(等航拍图)9月18日,为纪念抗战胜利80周年,厚植青少年家国情怀,校团委联合团松江区委举办“赓续红色血脉,贯通思政育人”上海青少年升国旗暨爱国宣讲区级示范性主题活动。团上海市委挂职副书记唐志宇出席并致辞,校党委副书记李成龙、松江区委常委、人武部部长周晓光出席并为大中小学生代表颁发“国旗下成长”纪念证书,松江区教育局、团松江区委、校党委宣传部、校团委、东华附高、东华附校有关负责同志及600余名师生代表、退役大学生士兵、老兵代表齐聚,以沉浸式活动让红色基因在青春血脉中奔涌。团上海市委挂职副书记唐志宇致辞李成龙、周晓光为大中小学生代表颁发“国旗下成长”纪念证书师生共迎国旗活动在庄严的升国旗仪式中启幕。东华附校鼓乐队奏响进行曲,我校国旗护卫队护送国旗入场,全场师生高唱《义勇军进行曲》。老兵宁守树作学习抗战精神宣讲升旗仪式后,松江区“茸城军休”宣讲团成员、军休干部宁守树在经纬剧场为师生进行学习抗战精神主题宣讲。活动中,我校学生和东华附高、东华附校的中小学生进行了主题朗诵,“迷彩松江”大中小国防教育一体化新时代文明实践项目组成员、我校退役大学生士兵进行了军事技能表演,附校学生舞蹈团、学生合唱团分
详细内容9月16日下午,学校召开2025年秋季学期工作部署会议,总结上半年工作进展,部署新学期重点工作。党委书记刘承功对做好新学期各项工作提出三点要求:一是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重要指示精神,深入推进教育科技人才一体化发展。要紧扣新型工业化主线,面向科技创新与产业创新深度融合进一步明确办学定位,推动科技自主创新与人才自主培养良性互动,在科技创新、产业创新主战场贡献力量。二是做好服务行业服务上海两篇大文章,以更大格局和视野谋篇布局加快发展。要准确把握“十五五”时期的阶段性特点和要求,主动对接、积极融入国家区域及行业发展,加强战略规划,发挥学科优势,加快向新兴战略领域拓展。三是巩固拓展学习教育成果,开创“奋进东华”高质量发展新局面。要进一步健全高质量党建工作体系,切实发挥党建引领作用,坚持从抓作风入手推进全面从严治党,持续保持风清气正的政治生态,干字当头、勇于担当,抓紧抓实各项工作任务,务求实效。他最后强调,要统筹发展与安全,及时排查化解各类安全隐患,严格落实意识形态工作责任制,高度重视师生身心健康,全力维护校园安全稳定,以更强决心、更实举措、更大作为推动学校各项事业高质量发展。校长项延训从
详细内容近日,2025年度“纺织之光”纺织高等教育教学成果竞赛结果公布,我校作为第一完成单位共有99个项目获奖,其中特等奖9项,一等奖53项,二等奖37项,创历史最好成绩。 近年来,学校聚焦本科人才培养内涵建设,突出人才培养中心地位,坚持“五育并举”,落实“四新”理念融入;推进建设钱宝钧学院和现代产业学院,打造拔尖人才自主培养“新高地”;聚焦国家和地区产业发展,建设新兴本科专业;强化质量保障体系,加强专业认证领域的示范引领与改革探索;抓牢“两性一度”,推进金课建设,进一步健全教材工作体制机制;以AI赋能教学为核心,加强教师教学能力培训。 学校紧扣教育强国建设的需要,持续深化研究生教育综合改革,推进教育科技人才机制体制一体化建设。聚焦工程硕博士培养改革,持续深化产教融合,大力培养德才兼备的卓越工程人才;通过大项目、大平台与大团队支撑,以科教融汇和本硕博贯通构建拔尖创新人才自主培养体系;紧扣数智时代新特点,推动研究生培养教育教学改革不断深化。以高质量研究生教育,推动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深度融合,在提升服务国家重大战略和区域经济社会发展能力的同时培养新时代的研究生。 本次教学成果竞赛获奖项目反映了“
详细内容9月16日,我校联合松江区共同举办全区深化大中小学思政教育一体化培训。开班仪式上,松江区大中小学思政教育一体化创新发展研究中心揭牌成立,我校牵头的上海“大思政课”建设整体试验区(以下简称为“整体试验区”)与6个上海市“大思政课”实践教学基地(以下简称为“实践教学基地”)签约结对,马克思主义学院与松江区教育局签约结对,我校思政课教师团队进行思政课案例教学说课展示。上海市教师教育学院党委书记周增为作培训首场辅导报告。校党委副书记王治东,松江区委常委、宣传部部长顾建斌,校党委常委、党委宣传部部长任晓杰出席开班仪式。仪式由松江区教育工作党委书记陈小华主持。(活动现场)周增为聚焦“思政课教育一体化的三个关键环节”谈到,要准确把握学生起点、建构分级问题、专设分类学习任务,实现各学段的有效衔接与价值强化,推动思政教育一体化走深走实。整场报告内容丰富、深入浅出,对进一步提升大中小学教师开展思政教育一体化建设能力提供了重要指导。(周增为作报告)王治东在致辞中强调,我校联合松江区成功申报获批上海“大思政课”建设整体试验区,此次区校合作举办大中小学思政教育一体化培训班更是意义深远。学校将与松江区携手,探索打
详细内容9月15日,东华大学党委召开党委常委会暨党的建设和全面从严治党工作领导小组会议,传达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作风建设的重要指示精神,学习贯彻中央党的建设工作领导小组会议和教育部党组会议精神,总结学校深入贯彻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学习教育,研究部署巩固拓展学习教育成果、推进作风建设常态化长效化工作。校领导班子成员、党的建设和全面从严治党工作领导小组成员、学习教育工作专班相关单位负责人参加会议。会议指出,此次学习教育是巩固深化主题教育和党纪学习教育成果、纵深推进全面从严治党的重要举措,是密切党群干群关系、巩固党的执政基础的必然要求,是推进教育强国建设、中国式现代化的有力保障。自今年3月中旬以来,学校党委紧紧锚定目标任务,聚焦主题、精准发力,强化党委领导,加强统筹谋划和组织实施;着眼系统推进,深入构建“1+8+1”学习体系;坚持效果导向,以精准查摆和深挖根源破题发力;秉持常态长效,以查改贯通和开门教育构建长效机制,推动各项任务措施落实落地,确保学有质量、查有力度、改有成效。学习教育开展以来,各级党员干部政治意识政治自觉政治能力明显增强;全校范围党风政风、师德师风、校风学风持续向好;依靠师生、为了师生的
详细内容9月12日,旭日工商管理学院2025级新生“开学第一课”在松江校区图文信息中心第一报告厅举行。东华大学党委副书记李成龙、发展联络处处长沈洁、学生处处长秦泽峰、体育部党总支书记高兰兰出席本次活动,香港旭日集团行政总监叶雪蕾、GARMENTS-Vanessa梦想守护基金捐赠人周恩如、管理学院党政班子、系主任、新生班导师与全体专兼职辅导员参与本次活动,共同见证2025级新生的启航时刻。大会由管理学院党委副书记李华婷主持。开学第一课现场 活动伊始,学院“领雁先锋”宣讲团带来理论宣讲《铭记·扎根·奋进——从光华沃土启航青春征程》,通过回望光华大学的爱国基因与教育情怀,带领新生汲取精神力量。随后,全体起立奏唱国歌。值得一提的是,国歌由学院2025级硕士研究生新生、巴黎奥运会银牌得主邓丽娟领唱,激昂的旋律点燃了全场的爱国热情。 新生代表陈瑀希表达了对大学生活的无限憧憬和作为新一代管院人的使命感,展现了2025级新生的蓬勃朝气。班导师代表胡天成将班导师定位为学生成长路上的“引路人、倾听者和守护者”,并寄语新生,希望在他们身上留下独立思考、团队合作、责任担当和终身学习的烙印。随后,学院副院长杨帅为新任
详细内容9月11日,巴斯夫集团研究院材料科学副总裁Ingrid Martin博士一行到访东华大学洽谈合作事宜。东华大学党委常委、副校长陈革教授代表东华大学向Martin博士一行来访表示欢迎,并介绍了东华大学的历史沿革、研究领域和发展目标,希望通过此次交流加深彼此的理解,促进双方在科研项目、人才培养、创新应用等方面的合作。Ingrid Martin博士对东华大学组织的交流活动表示感谢,并应邀做了题为“分析与材料科学:创新与可持续的关键”的报告,她介绍了巴斯夫研究院的组织架构,用案例介绍了表征技术在塑料回收、锂电池回收等业务中的重要作用,并期待未来与东华大学的深入合作。东华大学分析测试中心主任杨曙光教授主持会议交流,并介绍了东华大学分析测试中心和先进低维材料中心的分析测试表征能力;东华大学先进低维材料中心刘庚鑫研究员具体介绍了面向产业前沿的流变仪研制和研究、葛爱民研究员具体介绍了储能界面的振动光谱分析。巴斯夫集团亚太研究院化学、材料与监管科学团队研发总监刘兆婷博士介绍了巴斯夫集团研究院配方与材料性质团队。巴斯夫集团研究院资深专家、德国流变学会主席Erik Wassner博士,流变和热分析实验室负责
详细内容近日,由东华大学土木工程系牵头申报的上海市住房和城乡建设管理委员会“低碳土工材料与环境岩土工程技术创新中心”正式获批。这是自2024年土木工程学科获批上海市科委“土木绿色低碳技术‘一带一路’国际联合实验室”和中国产学研合作促进会“中国智慧基础设施产学研协同创新平台”以来,在打造技术创新与成果转化枢纽方面取得的又一重要进展,为聚焦“双碳”目标与城市更新开展基础研究与技术研发提供了高能级平台。经过多轮评审,该创新中心从46家申报单位中脱颖而出,成功入选第二批上海市住建委科技创新平台,并且是仅有的两家由高校作为牵头单位获批的科技创新平台之一。该创新中心由东华大学牵头,联合上海市建筑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上海隧道工程有限公司、上海公路桥梁(集团)有限公司、上海市城市建设设计研究总院(集团)有限公司等七家沪上科研院所与行业龙头企业共同组建。中心由东华大学杨爱武教授担任主任,东南大学首席教授刘松玉教授担任首席专家。中心积极响应国家“双碳战略”与“无废城市”建设目标,核心研究方向聚焦低碳环保与资源循环利用关键技术,旨在构建一个土工材料与环境岩土工程交叉融合的研究平台,深入探索新材料的环境适应性及其在城
详细内容他身处人工智能浪潮前沿,一面构建让机器读懂世界的知识图谱,一面推动大模型落地生根;他将尖端算法化作课堂解题的钥匙,破解传统教学痛点;他以满腔热情投身科普,致力让AI成为校园内外的贴心帮手。他是东华大学青年教师,信息与智能科学学院徐波。深耕智能教育新范式,做学生成长的引路人“我热爱教学,喜欢与学生交流,愿意投入时间精力在这上面。”2018年,正值人工智能产业化浪潮席卷全球,博士毕业的徐波却婉拒了业界抛来的高薪橄榄枝,怀着对教书育人的热情加入了东华大学。入校伊始,徐波主动承担起《Python语言程序设计》《数据科学技术与应用》等多门课程。在教学过程中,徐波注意到研究生课程体系中缺少《机器学习》这门重要的人工智能基础课,便主动请缨从零开始创建课程。筹备工作千头万绪,徐波翻阅了四十余本教材,观看了市面上大量相关教学视频及培训课程,多次走访兄弟院校调研取经,最终形成了涵盖理论与实践两部分内容的课程大纲。在教学环节,除了讲授基础理论知识,徐波要求同学们能够从零复现核心算法,并将抽象公式转化为可运行的程序。这种亲手重建的过程,使同学们对算法的理解完成从全局认知到细微洞察的跃迁。期末考试时,他通过做真
详细内容9月13日,海南省琼剧院大型原创琼剧《黄道婆》演艺团队走进我校松江校区开展专场演出,并与上海高校服饰文化育人联盟、校团委、服装与艺术设计学院、出版社等单位联合开展非遗创意市集活动。海南省委宣传部副部长、海南省委精神文明建设办公室副主任陆海鹰,上海市松江区委常委、党委宣传部部长顾建斌,校党委副书记李成龙,党委常委、宣传部部长任晓杰及800余名师生参与活动。一场创意市集,让非遗焕发新生当精湛唱功、精妙纹样和创新设计奇幻组合后,会交织出怎样的精彩?融合了传统非遗魅力与现代艺术创新的盛宴——“琼韵匠心·非遗新生”创意市集活动精彩上演,原创琼剧、传统黎锦与现代文创交流、碰撞,用一句句唱词、一件件作品讲述了承载千年的故事,吸引着师生们的目光……服装与艺术设计学院研究生孙怡宁感慨道:“双手翻飞间,黎锦的蛙纹与吉符在经纬间渐次浮现,令人叹为观止,这是视觉与心灵的双重震撼!”一段棉织传奇,让师生心灵触动夜幕降临,松江的“黄道婆”穿越到我国纺织业最高学府——东华大学的松江校区上演原创琼剧。随着锦绣会堂大幕缓缓地拉开,现场观众被带入了一段跨越时空的传奇之旅。琼剧《黄道婆》以宋末元初为背景,讲述了松江女子黄四
详细内容9月11日,校关工委召开2025年上半年工作总结暨下半年工作部署会,会议全面回顾上半年我校关心下一代工作开展情况,详细部署下半年工作任务。校关工委副主任浦解明出席会议,各学院关工委常务副主任、校关工委办公室成员参加会议。会议由校关工委副主任浦解明主持。(会议现场) 会上,浦解明从谋划全年工作、参加上级培训、通过理论基地验收、推进“五好”关工委建设、“五老”骨干队伍作用持续发挥、学院关工委工作各具特色等方面对我校上半年关心下一代工作开展情况进了总结。他指出,2025年上半年,校关工委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围绕学校中心工作,发挥配合补充作用,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着力加强青年师生思想政治教育和爱国主义教育,持续推进理论研究基地和学院关工委建设。 同时,浦解明从召开校关工委成立30周年纪念活动、深入调研并推进学院关工委建设、持续开展爱党爱国爱社会主义教育、深入推进理想信念教育常态化、组织开展“读懂中国”活动的评审与推荐、继续推进理论研究基地建设等方面对下半年关工委工作提出工作要求,他指出,2025年下半年,校关工委将继续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
详细内容锂离子电池(Lithium ion batteries, LIBs)作为推动社会变革的革命性技术,已成为当前主要的储能选择之一,尤其在蓬勃发展的低空经济领域(包括无人机和轻型运动飞机)得到广泛应用。这使得市场对轻量化、高倍率容量储能设备的需求日益增长。作为电池最核心的组件,正极材料显著影响着锂离子电池的性能与重量设计。因此,开发兼具轻量化、高倍率容量和稳定性的正极材料已成为当务之急。异孔形共价有机框架(HeteroporousCovalent organic frameworks, HCOFs)是一种具有kgm拓扑结构兼具多种孔隙类型的COFs。由于其多功能孔道环境和尺寸效应,HCOFs成为高性能LIBs中极具应用前景的正极材料。合理设计高离子传导(σe)和高离子扩散(σions)协同优化的HCOFs预期可用于制备高倍率容量正极材料。近日,东华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先进纤维材料全国重点实验室廖耀祖/吕伟课题组采用异孔工程策略,通过一锅希夫碱反应设计同步优化σe和σions的D-A型COFs(HDA-COFs,图1)图1 HDA-COF设计概念图为了充分说明HDA-COF的优异性能,课
详细内容Contact Us
67792129
67792127
67792126
6779285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