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30日,庆“六一”艺术展演暨大中小学思政教育一体化成果展在东华大学附属实验学校举行。我校党委书记刘承功,党委副书记王治东,松江区委常委、副区长周诚等出席活动。我校相关职能部门和学院、松江区教育局负责同志,以及东华附校教育集团师生代表和家长代表参加活动。(刘承功寄语)刘承功向附校学生送上节日祝福和温暖寄语。他希望同学们牢记习近平总书记教导,传承红色基因,立志听党话跟党走,传承中华文脉,不断增强文化自信,传承奋斗精神,勇于创新创造,争当爱党爱国、勤奋好学、全面发展的新时代好少年。(为“东华之星”授予徽章)(为“文明礼仪班级”授旗)王治东和周诚为“东华之星”授予徽章。校党委常委、宣传部部长任晓杰和松江区教育局局长陈小华为“文明礼仪班级”授予旗帜。东华附校校长周卫斌致欢迎辞。(沪黔两地“云上思政课”)活动中,东华附校和我校研究生支教团通过沪黔两地“云上”连线,沉浸式学习红色精神;附校学子生动演绎“四史”剧《觉醒的星火》;我校留学生与附校学子联唱《茉莉花》,在跨文化交流中传播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意十足的互动场景融合表演《光合造梦者》,展现附校在大学优质科普资源辐射下所取得的成果……展演活动巧
详细内容从智能手机到电动汽车,从近太空探测器到可穿戴设备,现代社会对电池的要求正经历革命性变化——既要更轻、更薄,又要充得更快、用得更久。然而,能量密度、充电速度、安全性如同难以逾越的“三重门”,长期制约着储能技术的发展。近日,东华大学先进纤维材料全国重点实验室、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廖耀祖教授团队在电池储能材料领域连获突破,四项重磅成果接连登上国际顶级期刊,为破解这一难题提供了全新方案。突破一:打造锂离子“高速路”,极端环境稳如磐石锂金属电池快充时,锂离子常“堵车”导致性能下降甚至起火。研究团队创新性地设计出一种分级共价有机框架多孔隔膜(PAN/AM-COF),犹如为锂离子修建了“立体交通网”。亲锂微孔通道:像智能闸门般精准筛选锂离子;分级联通孔道:实现3.33 mS cm−1超高离子电导率;热稳定性屏障:100 °C高温下仍能稳定循环300次。搭载该隔膜的磷酸铁锂电池,在30C超高倍率(约12分钟充满)下,每次循环容量衰减仅0.037%,为低空飞行器、急用医疗设备等极端场景提供可靠电源。相关成果发表于《先进能源材料》(Advanced Energy Materials, 2024, 14, 2
详细内容近日,上海市教育委员会发布了“关于公布第二届上海高校十佳社会类奖助学金优秀项目(2024-2025年度)的通知”,由我校基金会、学生处、机械学院联合推荐申报的“资以成翼,学林毓秀,生生不息——东华天骥教育基金”荣获上海高校十佳社会类奖助学金优秀项目。资以成翼,学林毓秀,生生不息东华天骥教育基金项目介绍东华天骥教育基金由我校机制79级校友、校董何志平先生麾下中国华建投资控股有限公司,于2011年东华大学基金会成立之时捐资设立,总规模3360万元,至今已评选发放2161万元,受益人数4229人,为学校完善学生资助体系提供了长期、稳定和有力的资金保障。项目成立以来,何志平校友怀揣着强烈的爱校责任感和育人使命感,携手母校东华大学,立足学生发展需求与成长规律,不断完善构建资助育人体系,从资助育人到赋能育人,从保障型资助模式到发展型资助模式,再到战略型资助育人体系,十五年如一日,以天骥之名,丰满青年之羽翼,进一步成就学林毓秀,让梦想生生不息。(何志平校友为获奖学生颁发荣誉证书)项目特色:坚持志智相承,多维强化资助育人战略支撑文化之维:以校友之家为载体,涵养爱校荣校情怀2011年、2021年,何志平
详细内容为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关心下一代工作的重要指示批示精神,贯彻落实中办国办文件精神及教育部、上海市教育系统关工委工作部署要求,全面推进我校“五好”关工委建设提质增效,5月30日,东华大学召开 “五好”关工委建设推进会暨学院关工委学生委员和青年教师委员工作交流会。校关工委副主任浦解明出席会议,各学院党委副书记、关工委常务副主任、学院关工委学生委员和青年教师委员等参加会议。会议由浦解明主持。(推进会现场) 浦解明结合学校《关于开展东华大学“五好”关工委建设行动的通知》,从时代意义、建设标准、进度安排、实施要求等方面就“五好”关工委建设作具体工作布置,并提出工作要求。他表示,“五好”关工委建设是教育部对新时代关工委工作的顶层设计,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重要举措,各学院关工委要围绕“领导班子建设好、骨干队伍作用好、制度健全执行好、活动经常效果好、积极探索创新好”的“五好”标准,充分发挥“五老”优势,将“五好”关工委建设与学院中心工作深度融合,统筹推进,打造特色品牌,推动关工委工作提质增效,助力青年师生成长成才。同时,浦解明结合《东华大学学院关工委学生委员和青年教师委员工作须知》,围绕“做
详细内容2025年5月30日清晨,在纪念五卅运动100周年、光华大学建校百年之际,一场跨越时空的精神对话,在东华大学延安路校区国旗广场拉开帷幕。副校长阎林平、相关部门和学院负责人及200余名师生代表参加活动,全体师生在回望历史中感悟初心,以青春誓言传承红色基因。阎林平在讲话中指出,光华大学“以天下为己任”的精神火种早已深深融入了一代代东华人的骨髓之中。从解决布票时代“穿衣难”的问题,到不断拓展学科领域的全面发展,从一根棉线到智能纤维,从传统模式到数智赋能,大批成果服务国家战略需求,我校始终坚守“为党育人,为国育才”的使命,以科技创新诠释“教育强国”的时代内涵。他勉励服装与艺术设计学院国旗护卫队党支部青年学子要锻造“革命气概、科学匠心、脚沾泥土、天下情怀”四把钥匙,传承光华精神,将爱国情转化为报国行,书写新时代爱国答卷。 活动中,马克思主义学院青年教师李天星以一堂生动的思政课串联起两校的红色基因。他深情回顾到,两所大学虽处于不同时代,却都扎根中国大地办教育。光华大学秉持“教育救国”“光我中华”的崇高使命,在艰难岁月中努力探索救国图存之路;东华大学则以“教育报国”“纺织强国”为担当,在新时代征程中
详细内容为深入实施人才强校核心战略,打好高水平人才队伍建设攻坚战,提升学校人才队伍建设水平,加强教师团队培育,2025年5月22日,学校首届“励志计划-前沿方向创新团队建设专项”评审会在松江校区图文信息中心举行。根据《东华大学学科专业优化调整三年行动计划(2025-2027年)》,围绕“纺织+时尚”、“材料+能源”、“智能+健康”三大方向,打造“学科集群化、方向前沿化、攻关协同化”,聚焦凝聚大团队、承接大项目、培育大成果,形成跨学科、跨院系的科研团队组织模式。2025年度“励志计划-前沿方向创新团队建设专项”以“揭榜挂帅”的形式,重点支持与智能、健康、能源三个战略急需领域紧密相关的方向,挖掘和培育关键领域优秀创新人才团队和重大创新成果。经个人申报、二级单位推荐、专家函评后,会评专家结合候选人团队基本情况、已获得的科研成果、拟开展的工作、急需领域相关性等方面,对候选人及团队拟开展的工作展开深入探讨,并对团队教师的成长路径提出意见和建议。2025年度“励志计划-前沿方向创新团队建设专项”共立项8项,其中A类2项,B类6项。
详细内容近日,由我校莎士比亚研究所主持编写的《中国莎士比亚历史剧及传奇剧研究》和《中国莎士比亚诗歌及翻译研究》由商务印书馆出版,这是“莎士比亚研究丛书”第二系列中的最新两部。《中国莎士比亚历史剧及传奇剧研究》由“中莎会”副会长、国际莎士比亚学会执委杨林贵和“中莎会”副会长、四川外国语大学莎士比亚研究中心主任李伟民主编。中国外国文学学会莎士比亚分会会长(简称“中莎会”)、北京大学黄必康教授撰写序言,两位主编分别撰写了长篇引论,概述了莎士比亚历史剧和传奇剧创作的特征和中外研究的趋势。文集收录了20余篇关于莎士比亚历史剧和传奇剧的研究力作,代表了从中国视角研究这两个类型的莎士比亚戏剧的成就。《中国莎士比亚诗歌及翻译研究》由杨林贵和“中莎会”副会长、重庆莎士比亚学会会长罗益民主编。人民文学出版社资深编辑、翻译家苏福忠先生撰写《序言》,两位主编分别撰写了编者引论,概述了莎士比亚诗歌研究以及中国莎士比亚翻译研究的成就。文集收录了自1940年以来发表的30余篇中国在这两个方面的代表性研究成果。据了解,“莎士比亚研究丛书”第一系列研究丛书(5部)于2020年出版并在国际莎学界引起热烈反响,两个系列的研究丛书均
详细内容近日,中国高校创新创业教育联盟发布2015-2024年深化高校创新创业教育改革优秀成果活动的获奖名单,我校教师高品撰写的“面向创新创业教育的‘工业废水处理课程教学改革实践”以及景亮撰写的“TRIZ创新方法理论在拔尖创新人才培养模式中的应用与实践”获优秀论文一等奖。高品申报的“创新方法赋能应用型创新人才培养与实践”获优秀实践二等奖。据悉,本次成果征集面向全国高校,共收到230所高校提交的869份成果申报材料。经过研究中心专家库专家的评审及学术委员会委员的审阅,最终评选出一等奖58项,二等奖92项,三等奖143项。
详细内容近日,教育部举办2025年高校“礼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宣传教育活动。我校服装与艺术设计学院文化遗产创新中心团队应邀参加此次活动,活动集非遗展示、传承、文创以及互动、宣教为一体,设置非遗展演、非遗市集、非遗讲堂等众多板块。其中,非遗展演成为本次活动的焦点,展出了多所高校师生以非遗元素为灵感设计的文创产品。我校非遗团队带来的中国传统服饰非遗文化展演,因其“可观可赏、可穿可戴、可学可享”受到广泛关注,引发热烈反响。(2025高校“礼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宣传教育活动开幕式)团队负责人刘慧教授表示,中国服饰文化遗产是中华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团队探索以时尚设计为非遗文化焕新赋能,通过创意实践助力千年文脉活态传承。展览现场,观众们穿上来自服装与艺术设计学院产学研基地绣有中国传统纹样的民族服饰,戴上师生共创的非遗提花时尚设计饰品,通过非遗互动体验感受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所蕴含的美学和智慧,体会非遗文化所承载的精神与追求。(展览现场观众积极参与非遗体验互动)此次“礼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系列活动,是引导广大师生全面深入了解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将文化传承融入育人实践的生动体现。未来,团队还将继续以实践感悟文化根脉
详细内容5月27日,东华大学纪念“五卅运动”100周年系列活动之“传承五卅精神 为建设纺织强国汲取力量:东华大学纪念‘五卅运动’100周年大思政课”在顾正红纪念馆开讲。东华大学党委常委、党委宣传部部长任晓杰,普陀区文旅发展管理中心主任张谦出席,纺织学院党委、外语学院党委、马克思主义学院党委相关负责同志和师生党员代表参加活动。活动由纺织学院党委书记李佳耀主持。任晓杰在致辞中向为民族解放事业英勇献身的顾正红等革命先烈致以深切缅怀,对大力关心、支持我校思政育人工作的普陀区和顾正红纪念馆表示衷心感谢。他指出,东华大学是党领导成立的新中国第一所纺织高等学府,学校将与各红色场馆深度合作,以百年党史为镜,深挖红色资源思政育人价值;以革命精神为魂,构建“大思政课”育人新格局;以时代使命为擎,培育堪当大任的新时代青年,从“五卅运动”中汲取建设纺织强国、教育强国的力量源泉,共同书写新时代思政育人的新篇章。(任晓杰、张谦为“东华大学大思政课实践基地”揭牌)活动现场,还举行了“东华大学大思政课实践基地”揭牌仪式,顾正红纪念馆正式挂牌成为“东华大学大思政课实践基地”。(李薇讲述现场)(李天星讲述现场)(孙晓霞讲述现场)
详细内容碱金属电池具有高理论比容量和低还原电位,是非常有前途的下一代储能系统。然而,金属负极上不稳定的固体电解质界面(SEI)和枝晶的生长对碱金属电池的实际应用构成了重大挑战。隔膜直接与负极和电解质等关键组件接触,同时作为“桥梁”和“屏障”,发挥着关键的作用,并有可能解决碱金属电池面临的挑战。以前的研究主要集中在调节隔膜和电解质成分(碱金属离子、溶剂分子和阴离子)之间的静电相互作用、范德华力和偶极-偶极相互作用上。然而,它们的电特性一直被忽视。在碱金属电池放电过程中,内部电场通常超过1×105 V/m。这样的电场强度足以影响隔膜-负极界面以及隔膜和电解质之间的相互作用。在强电场下,分子极化率和偶极矩等特性发生了显著变化,施加电场前后分子间相互作用能的变化明显。这种忽视导致对隔膜-负极界面以及隔膜和电解质之间相互作用的描述不准确。团队提出了一种由磷化纤维素组成的高介电常数纤维隔膜,通过引入介电常数作为描述符,探讨了具有不同介电常数的纤维隔膜在电场下的响应行为,研究了在均匀内电场前提下,高介电常数隔膜对碱金属电池负极表面的影响。在内部电场下,高介电常数隔膜内的强烈电子位移极化增强了电荷转移动力学并
详细内容为进一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在贵州考察时关于“党性党风党纪一起抓,正风肃纪反腐相贯通”的重要指示精神,推动学校贯彻落实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学习教育走深走实,抓紧抓实年轻干部、学术骨干等中坚力量,5月24-27日,学校党校组织第十八期青干班学员赴山东临沂沂蒙干部学院开展了为期4天的“革命传统与纪律教育”专题培训,原党委副书记崔运花出席并全程指导参与青年骨干开展学习培训。开班式上,沂蒙干部学院副院长侯锦昌致辞并介绍了学院基本情况,希望与东华大学就年轻干部培训培养、党员党性教育、作风建设等方面开展长期合作。崔运花代表学校向沂蒙干部学院多年来的支持表示感谢并赠送了学校文化作品。学校党校副校长、党委组织部副部长胡玉波主持开班式并提出培训要求。十八期青干班学员代表,材料学院李小鹏作表态发言。 长期以来,学校坚持在青干班培训中将党性教育单列,突出提升青年骨干的政治能力,今年,结合正在开展的学习教育将作风建设作为重中之重,充分发挥革命老区临沂沂蒙的红色教育资源,专题开展“革命传统与纪律教育”学习培训。先后聚焦贯彻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弘扬沂蒙精神、强化担当作为安排了专家辅导报告、现场教学、案例教学等,并以
详细内容学校剧场的舞台上,一群身着创意 T 恤的小学生,踏着灵动的鼓点款步走来。稚气的脚步与音乐共鸣,让传统的“剪纸元素”在童声的欢呼里焕发出鲜活的生命力。5 月 28 日下午,“服饰与我 ——上海市民终身学习服饰文化体验基地庆‘六一’专场秀在东华附校松江小昆山分校综合楼一楼小剧场精彩上演。上海市民终身学习服饰文化体验基地、东华大学、东华附校松江小昆山分校师生成员齐聚一堂,共同开启了一场历史与现代对话、传统与创新共生的服饰文化之旅。此次活动以服饰为载体,通过三场别具特色的时装秀,展现了中华服饰文化的博大精深。活动开场,东华附校教育集团校长周卫斌、东华大学退管办主任兼上海市民终身学习服饰文化体验基地主任邱登梅先后致辞,表达了对活动的殷切期望和对青少年成长的关怀。在上海市民终身学习服饰文化体验基地杨红仙老师的指导下,孩子们身着自己设计的含 “剪纸元素” 的创意服饰走上舞台。白色T恤上印着从剪纸作品中提取的花鸟、人物、吉祥图案等元素,它们随着孩子们欢快的脚步在服装上呈现出蓬勃的朝气和活力。传统剪纸的镂空技艺、对称美学与文化寓意融入现代服装设计,孩子们把剪纸这门古老又传统的“非遗”文化穿在了身上。作
详细内容5月26日下午,学校2025年第二次行政工作会议在松江校区召开,会议以“深化改革增动能,构建发展新格局”为主题,聚焦改革发展,进一步谋划推进年度重点工作落地落实。校长项延训主持会议并讲话,校党委副书记、马克思主义学院院长王治东,副校长刘淑慧、陈革、阎林平、陆卫兵、张清华出席会议。各学院、相关行政职能部处、直属单位主要负责人参加会议。(会议现场)项延训对开学以来学校各方面工作取得的成绩和进展表示肯定。就进一步深化学校综合改革,他强调,要提高站位,加强战略谋划,加快推进《东华大学学科专业优化调整三年行动计划(2025—2027年)》落实落地。要增强大局意识,发扬奉献精神,把个人发展融入学校事业的全局之中。要奋力攻坚克难,主动担当作为,营造积极向上的干事创业氛围。要再接再厉,注重实效,不断完善规章制度建立长效机制。加快推进学校第十一次党代会各项重点任务高质量落实,为学校事业发展和教育强国建设作出新的更大贡献。会上,参会校领导结合分管领域重点工作推进情况和下一阶段工作安排逐一发言。人事处、研究生院、教务处、人才工作办公室和科学技术研究院等相关部门就工作推进落实做了交流发言。旭日工商管理学院、服
详细内容Contact Us
67792129
67792127
67792126
6779285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