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14日,副校长李炜在松江校区会见乌兹别克斯坦塔什干纺织与轻工业学院(Tashkent Institute of Textile and Light Industry)副校长阿卜杜拉耶夫·乌鲁贝克(Ulugbek Abdullaye)一行。同行的还有塔什干纺织与轻工业学院国际处处长苏拉约克洪·马马德亚诺娃(Surayyokhon Mamadjanova)及我校校友、常熟理工学院副教授沙赫鲁赫·马吉多夫(Shakhrukh Madjidov)。我校国际合作处处长赵明炜、副处长杨升元及纺织学院副院长王先锋等参与接待。李炜对阿卜杜拉耶夫·乌鲁贝克一行的到来表示欢迎,她介绍了我校的基本情况,指出我校学科专业体系覆盖整个纺织学科链和产业链,是一所以纺织、材料、设计为优势学科,多学科协调发展的多科性大学。她希望两校在已有的合作基础上,丰富合作形式,继续推动两校共同发展。阿卜杜拉耶夫·乌鲁贝克感谢我校的热情接待,他对我校学科建设等方面取得的成就表示赞赏,并表示塔什干纺织与轻工业学院亦以纺织见长,希望两校能进一步挖掘潜在合作方向,拓展合作领域,在包括“一带一路”世界纺织大学联盟等国际平台上进一步深化
详细内容9月12日,学校在松江校区举行党委理论学习中心组(扩大)学习会,聚焦全面从严治党,邀请松江区委常委、区纪委书记、区监委主任竺晓忠作辅导报告。党委书记刘承功,校长俞建勇,党委副书记崔运花,党委副书记、纪委书记王云骏,党委副书记项延训,副校长李炜、赵震等在校领导,党委常委朱英、任晓杰,校长助理阎林平参加学习。刘承功主持学习会。(竺晓忠作报告)竺晓忠在报告中围绕“坚持问题导向,深刻认识当前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的严峻复杂形势”“坚持正确政治方向,推动监察体制改革制度优势转化为治理效能”“坚持严的基调正风肃纪,以优良作风护航高质量发展”三方面对当前全面从严治党工作实践进行深刻阐述,以案说纪,对学校推进全面从严治党向纵深发展具有极强针对性和指导性。(学习现场)刘承功在学习会上指出,要持续加强党的政治建设,坚持不懈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凝心铸魂,持续巩固拓展主题教育成果,把政治监督成效转化为推动高质量发展内生动力;要加强全面从严治党体系建设,深入推进纪检体制改革,完善全贯通的责任监督体系,深化细化“四责协同”机制,持续推动监督执纪工作向基层延伸;要坚持严的主基调,进一步加强对干部师生
详细内容近日,共青团上海市委员会发布了《关于命名第25届上海市青年文明号及认定一星级上海市青年文明号的通知》。我校纺织学院非织造材料与工程系、上海纺织服饰博物馆、“锦绣丝路”社会实践课程教研组、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院学生工作办公室、保卫处治安科5家单位经过校内推荐、团市委审核,最终获批“上海市青年文明号”。全市学校系统共计55家单位获此荣誉称号,这也是自“青年文明号”评选以来,首次面向学校系统开展寻访。我校纺织学院非织造材料与工程教研组面向国家和产业亟需,培养输送行业人才,攻关非织造成型技术,形成了集人才培养、科学研究和科普服务“三位一体”的青年团队特色。团队秉承“教好书、育好人、做好研究、服务好行业”的初心,深耕讲台主阵地和科研第一线,针对医疗卫生、过滤防护等非织造重点领域开展的研教工作,获学生和同行高度认可。近3年,入选长江学者特聘教授和青年学者各1人、国家优秀青年科学基金1人、国家青年拔尖人才1人。同时积极投身社会服务,得到上海市经信委、中国产业用纺织品协会肯定,获全国纺织行业抗击新冠肺炎疫情先进集体与个人、上海市抗击新冠肺炎疫情先进个人等荣誉称号。上海纺织服饰博物馆以中国纺织服饰发展史和
详细内容2023年9月6日,马克思主义学院在东华大学松江校区图文信息中心第二会议室举办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与基地建设研讨会,上海市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研究中心(东华大学基地)、东华大学马克思主义理论与当代实践研究基地、上海市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名师工作室(王治东工作室)承办。东华大学党委书记刘承功,马克思主义学院院长王治东、副院长陈向义,以及学院全体教授、部分青年教师参加研讨会。研讨会邀请复旦大学哲学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特聘教授陈学明,教育部长江学者特聘教授,复旦大学马克思主义研究院副院长、特聘教授周文,上海市市委宣传部理论处原调研员李明灿,上海市马克思主义研究会副秘书长叶柏荣,东华大学人文学院副院长、教授沈一兵作主旨发言。东华大学党委书记刘承功充分肯定了研讨会对学院发展的建设性意义,并就学院未来发展方向提出三点要求,一是立足于中国式现代化的历史文化根基,真正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二是立足于当代国内外的现实问题和前沿问题,充分发挥学院教师多学科背景的优势;三是立足于东华大学的纺织学科特色,挖掘东华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与众不同的研究资源。刘承功勉励马克思主义学院全体教
详细内容近日,“纺织之光”2023年度中国纺织工业联合会纺织教育教学成果奖公布,我校作为第一完成单位共有97个项目获奖,其中特等奖13项目,一等奖20项,二等奖64项,获奖层次和数量均再创历史最好成绩。 近年来,学校聚焦本科人才培养内涵建设,突出人才培养中心地位,以《一流本科教育建设方案》为纲领,构建“五育”并举人才培养体系,落实“四新”理念融入;推进建设钱宝钧学院,打造拔尖人才培养自主培养“新高地”;大力调整专业结构,建设新兴本科专业;强化质量保障体系,加强专业认证领域的示范引领与改革探索;抓牢“两性一度”,推进金课建设,进一步健全教材工作体制机制;以教学示范岗为引领,加强教师教学能力培训。瞄准服务国家战略需求和高层次拔尖创新人才培养具体需要,紧扣“立德树人、服务需求、提高质量、追求卓越”主线;坚持党的全面领导,坚持“四为”方针,坚持“育人为本、需求导向、创新引领、改革驱动”;全面推进《东华大学新时代研究生教育改革发展实施方案》落地:聚焦学科专业、导师队伍、科研实践、学生能力、质量保障五大要素,开展思想政治引领和学科布局优化“二大计划”,深入推进导师育人提升、生源质量提高、科教融合引导、产
详细内容9月11日,我校党委在松江校区召开中心组学习会,传达学习习近平总书记教师节重要指示精神。党委书记刘承功,校长俞建勇,党委副书记崔运花,党委副书记、纪委书记王云骏,党委副书记项延训,副校长陈革、李炜,党委常委朱英、任晓杰,校长助理阎林平参加学习。刘承功主持学习会。会议指出,习近平总书记教师节重要指示精神思想深邃,为广大教师大力弘扬教育家精神,努力成为新时代“大先生”指明了前进方向,提供了根本遵循。要结合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结合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教育的重要论述特别是在中央政治局第五次集体学习时的重要讲话精神,把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论述和重要指示精神学深悟透。要深入贯彻落实教育、科技、人才一体化战略部署,动态优化调整学科专业结构,加快基础学科、交叉学科、新兴学科的布局发展,高质量推进学校新一轮“双一流”建设。要瞄准世界科技前沿和国家重大战略需求,加强拔尖创新人才自主培养,加快推进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不断提升原始创新能力和人才培养质量,推动形成高质量发展的倍增效应,切实肩负起建设教育强国、落实两个“先行先试”的使命任务。要进一步加强教师队伍和师德师风建设,引导广大教师坚定理想信念、陶冶道
详细内容9月12日晚,“学习思想强信念 挺膺担当建新功”上海共青团主题教育专题宣讲行动首讲在我校延安路校区第三教学大楼第二报告厅举行。专题宣讲行动讲师团成员团的十九大代表、七宝中学党委委员、团委书记岑哲,上海市委党校马克思主义学院副教授、上海青年讲师团成员赵恩国,上海市青年讲师团成员、长三角“理响示范区”青年讲师团成员、青浦区特殊教育指导中心教师张荑婧莅临学校开讲。作为我校新生入学教育和共青团员主题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300余名在校大学生团员代表参与现场聆听、专题宣讲直播间得到6200余人次观看。团市委宣传与网络工作部副部长刘忠研、校团委书记秦泽峰等出席宣讲活动。三位宣讲教师采取集体备课、“拼盘式”宣讲的形式展开宣讲。岑哲是市第十二届青联委员,共青团闵行区第六届委员会委员,曾获全国优秀共青团干部、上海市“园丁奖”等荣誉。她以《青春心向党,奋进新征程——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在同团中央新一届领导班子成员集体谈话时的重要讲话精神》为主题,结合她作为团的十九大代表的参会经历展开分享。她详细解读了总书记6·26重要讲话精神的核心要义,深入梳理了团十九大相关重点部署,并通过团代表的亲身经历带领全场师生
详细内容近日,由中国科学技术协会主办的第十一届中国TRIZ杯大学生创新方法大赛在哈尔滨工程大学落下帷幕。我校有4支学生团队和1位教师入围国赛决赛,经过激烈角逐,学生组获得二等奖1项,三等奖3项,教师组获得二等奖1项,学校获评优秀组织单位。(比赛颁奖现场)本届比赛以“培育创新人才,做强实体经济”为主题,旨在培养大学生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提升他们在解决实际问题时的创新思维能力。本届大赛共收到全国30个省(市、自治区)355所高校2637项作品参赛,151个大学生参赛项目成功与企业签约实现成果转化,签约金额1.6亿元。由陈李红老师指导的服装与艺术设计学院朱桢煜团队带来的“基于 TRIZ 理论——TIDER 淘沙国潮皮具品牌创建”项目获得二等奖,由孙小庆老师指导的机械学院王思雄团队带来的“基于TRIZ理论的一种纺织压电喷墨头”项目、周申华老师指导的机械学院田潇团队带来的“基于 TRIZ 理论的方形橡胶圈装配线的工艺改进”项目、江晓泽老师指导的材料学院陈子豪团队带来的“降低继发龋发生率的低聚合收缩齿科修复树脂材料的设计与制备”项目等3项作品获得三等奖。以上获奖作品还受邀参加了大赛项目展示和路演。(刘志辉
详细内容“纺织是一个博大精深的专业,有很深的内涵和外延。现代纺织不再是传统的穿衣织布,在服务国家重大战略方面发挥着越来越大的作用!”在纺织领域扎根教学和科研近四十载,陈南梁教授始终初心不改,将纺织学科特色发展与国家重大战略需求结合起来,咬定纺织智造不放松,打造产业用纺织品创新高地,不断将论文和科研成果书写在祖国大地上和浩瀚星辰中,为党和国家培养卓越纺织人才。(纺织学院陈南梁教授)上世纪 60 年代,陈南梁出生在上海奉贤南桥。其父亲因得知南桥古时曾叫“南梁”,带着孩子日后能成为栋梁之才的美好希冀,父亲给他取名“南梁”。1984年,作为中国纺织大学(东华大学前身)针织工程专业的毕业生,陈南梁留校任教,迄今已有近40个年头。如今的他作为教育部产业用纺织品工程研究中心的带头人,拥有“上海市领军人才”“上海市优秀学术带头人”等头衔,也曾获“改革开放四十年纺织行业突出贡献人物”“中国产业用纺织品行业杰出贡献奖”“全国优秀科技工作者”等荣誉,四十年间,他扎根纺织领域,在细纱经纬之中编织纺织强国梦。创新引领,让纺织与航天“燃”出火花(2011年9月29日,中国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用长征二号F运载火箭将天宫一号目
详细内容9月9日下午,上海市教卫工作党委、上海市教委在上音歌剧院举行了2023年上海市庆祝第39个教师节主题活动,隆重表彰“上海市教育功臣”、上海市“四有”好教师(教书育人楷模)等先进典型教师。中国科学院院士、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朱美芳教授获评“上海市教育功臣”,纺织学院陈南梁教授获上海市“四有”好教师(教书育人楷模)提名奖。“上海市教育功臣”是市政府为表彰在教育教学、教育科研和教育管理工作中有重大创造、创新,作出卓越贡献的优秀教育工作者而设的荣誉称号。2003年起每5年评选一次,每届评选表彰10名,覆盖高等教育、基础教育、职业教育等教育领域。朱美芳,教授、博导,中国科学院院士,现任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院长、纤维材料改性国家重点实验室主任。主讲《纳米材料与技术》成为上海市课程思政示范课程,获首届上海市课程思政教学设计展示活动一等奖,入选上海市思政教学名师。以第一完成人获国家级教学成果二等奖、上海市教学成果特等奖、上海市教学成果一等奖等教学奖励。长期致力于纤维材料的复合化、功能化和智能化研究,建立了从分子设计、原位聚合、纺丝成型到系统集成的全链条理论和工程技术体系,推动了我国纤维质量“由低到高”、产
详细内容期刊中心深刻领会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主题教育开展要义,将办刊工作置于“为时代育学术新人、助产业写经纬华章”的格局中前瞻谋划,以“一融双高”党建新格局打开办刊工作新局面,以风清气正干事创业的“期刊样本”迎接学校第十一次党代会胜利召开。锚定目标学出思路期刊中心领导班子深刻认识开展主题教育是用党的创新理论统一思想、统一意志、统一行动的重大举措,以先行先试的创新理念当好期刊人的“课代表”。中心以主题教育作为支部“三会一课”和主题党日重点内容排好课程表,党支部书记领学在先,班子和支委主讲主题教育专题党课7场,形成理论和业务继续教育培训常态化制度——从《望道》起点访百年初心,在“读书班”筑牢信仰之基,用“党课开讲啦”等在线资源织密学习网格,在联学联建和参观见学中互鉴,砺志将“千万工程”与“浦江经验”转化为风清气正干事创业的“期刊样本”。靶向破题答时代之问党的二十大开启了中国式现代化新篇章,为中国纺织未来发展提供了根本遵循。期刊中心领导班子践行《习近平关于调查研究论述摘编》,针对纺织期刊群服务重大工程和学术新人培育命题做好战略性和前瞻性调研,针对编辑队伍建设的难题做好对策性和跟踪性调研,
详细内容9月7日,东华大学博柏利青年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基地揭牌仪式在东华大学校友之家成功举办。党委副书记崔运花出席并致辞,博柏利中国区总裁张允馨,上海市青少年发展基金会秘书长、市希望工程和青年志愿者指导中心主任魏洁,博柏利中国区政府事务和企业公共关系总监徐杨,博柏利中国区企业责任高级经理王婵媛,学生就业服务中心主任严军,时尚科创中心副主任沈洁,教育发展基金会秘书长吴保根,团委书记秦泽峰与会。活动由团委副书记邵楠主持。崔运花对张允馨一行表示热烈欢迎,对博柏利集团和上海市青少年发展基金会对我校事业发展的关心与支持表示感谢。她简要介绍了学校事业发展基本情况,指出,在建设发展中,学校始终坚持以学生的全面发展与成才为中心的办学理念,充分发挥学科专业优势和产学研用相结合的办学特色,着力培养基础知识宽厚,专业能力扎实,实践能力强、具有创新精神和社会责任感的复合型高素质人才,希望在上海市青少年发展基金会的指导下,校企双方以本次签约为契机,共同营造创新创业人才培养的生态环境,同时,发挥各自优势,在拔尖创新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社会服务、文化传承创新、国际交流合作等方面深度合作,共赢发展。张允馨表示,博柏利作为一个
详细内容蝉鸣秋风中,收拾行囊踏上人生的新征途,破晓晨曦中,披上戎装站上青春的练兵场,开学伊始,我校2023级本科新生开启军训之旅。9月8日,军训动员大会以营队为单位在两校区召开,各学院领导、各营营长、带训教师、承训教官和受训学生参加动员会。领导、老师和教官殷切寄语学生,要在军训中提升军事素养、增强国防意识、明晰时代担当,于实践中磨练意志品质,收获蜕变与成长。民族复兴的使命召唤青年,强国有我的担当鞭策青年。3658名东华新生在军训场集结,于骄阳下磨砺青春,在汗水中锤炼意志。“作为大学生,我们身负时代重任。我期待在军训中提升军政素养和身心素质,在今后四年的大学生活中脚踏实地、勤奋学习,努力成长为爱党爱国、作风坚韧,堪当民族复兴重任的时代新人。”纺织学院新生俞懿容坚定地说。“军训是我们大学生活中的一堂必修课,是我们锻炼意志、锤炼品格的试金石。它让我们在苦与累中挖掘自己的潜力,拓展生命的宽度。”服装与艺术设计学院新生莫济宁说道。人文学院新生任河激动地说:“迷彩戎装,英姿飒爽,我将以另一种方式实现儿时的参军梦。广袤山河,当以青春丈量;炙热烈阳,方显青年热血。军训,不只是身体的磨练,更是心灵的洗礼,相信我
详细内容今年是我国著名的管理学、政治学、行政学家,也是我校“大先生”周世逑先生诞辰110周年。9月8日、9日,我校携手上海市社联、湖州市南浔区委区政府共同举行周世逑先生诞辰110周年纪念系列活动,传承他的学术思想,弘扬他的崇高精神。全国政协常委、民盟中央副主席、民盟上海市委主委、上海市政协副主席陈群,全国人大代表、上海市政协副秘书长、常委、民盟上海市委专职副主委姚卓匀,中国行政管理学会副会长鲍静,上海市社联党组成员、专职副主席任小文,中国行政管理学会原副会长兼秘书长高小平,上海市社联兼职副主席、上海市委宣传部原副部长、中国行政管理学会原副会长李琪,湖州市南浔区委书记温建飞,上海市行政管理学会副会长兼秘书长朱春奎,周世逑先生女儿周力,女婿吴立岗,长外孙、阳光七星投资集团主席兼首席执行官吴征,我校党委书记刘承功,校长俞建勇,党委副书记王云骏、项延训,副校长陈革、李炜等出席。俞建勇主持活动。(学生朗诵《追寻大师的足迹:周世逑先生》)(陈群致辞)陈群代表民盟市委在活动中指出,周世逑先生不仅为我国纺织工业建设和教育事业发展作出多方面贡献,还大力促进学术交流合作,在推动我国哲学社会科学繁荣发展过程中发挥重
详细内容Contact Us
67792129
67792127
67792126
6779285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