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27日,在哈萨克斯坦奇姆肯特举办的第16届亚洲射击锦标赛上,我校旭日工商管理学院市场营销专业的2024级学生陈鹏宇与队友张紫熹代表中国参赛,勇夺飞碟多向混合团体项目金牌。(颁奖现场)陈鹏宇、张紫熹在资格赛阶段以140中的优异成绩位列榜首,与同获140中的科威特一队进入金牌赛,展开冠军的最终角逐。最终,陈、张二人以43中比39中击败科威特队,摘得该项目金牌,为中国飞碟射击队在本届亚锦赛完美收官。(比赛现场)陈鹏宇同学以精湛的射击技艺取得优异成绩,在世界舞台上展现了中国射击运动健儿的卓越风采。这枚金牌是我校在射击项目比赛上的重大突破,也是东华竞技体育体教融合向纵深发展的重要成果。(陈鹏宇(前排左四)与国家队成员的合影)
详细内容近日,教育部思想政治工作司公布了2025年高校“一站式”学生社区风采展示活动优秀成果评选结果。我校报送的作品《深化“一站式”学生社区建设,引领优良学风培育和育人机制创新》荣获“学生参与”类优秀作品,入选全国高校思政工作网资源库公开展示。学校围绕“一站式”学生社区建设,系统构建“陪学咖”学业帮扶、“尚实成绩单”综合评价、辅导员特色工作室等多元支持体系,推动管理、服务与育人力量下沉,实现学业辅导、科研训练和生涯规划等资源在社区高效集成。各学院协同推进、积极创新:比如,纺织学院打造“1+X”学业支持体系,开展“师生面对面”“博士学长沙龙”品牌活动;机械学院建设“薪光长廊”,推出“翼启美学录”社区美育课程;材料学院实施博导班主任3.0计划,每周举办“社区科研充电站”;人文学院创设“有声花园”,将传统文化以沉浸式音景与诗词展板融入学生日常生活。这些机制创新更好地吸引学生参与,增强了社区的育人实效与文化浸润功能。下一步,学校将持续深化校院协同机制,拓展智慧服务平台功能,支持各学院立足专业特色开发育人项目,进一步打造具有东华特色的“一站式”学生社区品牌,全面支持学生成长成才。
详细内容为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重要指示精神,积极响应国家“推普助力乡村振兴”战略部署,今年暑假,旭日工商管理学院依托“预科班教育”建设社会实践长效机制,结合学院民族团结工作经验,组建“语润边疆”社会实践团队,建设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推普课堂,面向边疆地区及地方教师队伍开展提升性“推普助力乡村振兴”社会推普实践活动。本期社会实践项目创新采用“1+5陪跑工作和集中授课”双轨模式,在教务处的指导与支持下,联动莎车县教育局面向45名莎车县教师开展普通话提升专项培训。从黄浦江畔到叶尔羌河岸,我校师生以语言为纽带,以文化为桥梁,搭建起“推普助力乡村振兴”大课堂,在祖国西部大地上谱写新时代民族团结、同心筑梦的动人华章。(实践团赴莎车县开展推普活动)学校教育是推广普通话的主要渠道,而教师是立教之本、兴教之源。“现在对教师普通话水平都是有要求,但是目前没有通过普通话水平测试的教师还有不少,老师们难免有些畏难情绪,对于一些老教师来说还是挺难的”……走近新疆,实践团真实听到许多这样的诉求。如何“打通最后一公里”助力教师关键少数群体的普通话能力水平提升?一群由热爱普通话、热爱主持朗诵的东华
详细内容为深化产学研协同创新机制、服务国家能源战略与上海科创中心建设,8月27日下午,东华大学校长项延训率团赴中石化上海工程有限公司开展交流座谈,并与中石化上海工程有限公司执行董事、党委书记沙裕共同签署校企合作框架协议及工程硕士联合培养实践基地协议。校长办公室、科学技术研究院产学研合作处、卓越工程师学院负责人及材料等学科骨干教师代表,中石化上海工程有限公司相关部门领导、技术专家等20余人出席仪式。沙裕对东华大学一行表示热烈欢迎。他指出,作为中石化旗下核心工程公司,企业正以“数字化、智能化”为转型引擎,建成行业领先的算力中心,加速自主技术全链条推广应用。他强调,与东华大学等高校深化合作正当其时,汇聚顶尖人才智力资源,联合攻克“卡脖子”技术,构建从实验室到产业化的创新闭环。项延训表示,东华大学与中石化上海工程有限公司在高端化工、新材料等领域合作空间广阔。愿以此次为契机,聚焦“0到1”原始创新,协同推进“1到10”的产业化加速,结合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构建全链条人才培养体系,建立长效合作机制,在重大项目联合申报、工程硕士定制培养、成果优先转化等方面深化协作。会上,教师代表交流了合作项目进展。此次签
详细内容近日,上海市教育系统多项学生资助评选结果揭晓,我校在第二届“最美大学生讲解员”评选、第四届“谁的青春不奋斗”学生故事讲演及第二届资助工作者能力提升活动中获得佳绩。 在市教委主办的第二届“最美大学生讲解员”评选中,经过材料评审、线上即兴演讲等多轮激烈角逐,我校时尚创意学院本科生戚译文凭借扎实的专业功底、出色表达能力和全面的综合素养,从众多红色场馆大学生讲解员中脱颖而出,最终在全市10名“最美大学生讲解员”中排名第一。(戚译文在中共四大纪念馆做讲解员) 第四届“谁的青春不奋斗”学生故事讲演活动由上海市学生事务中心主办,我校学子表现出色。其中退役士兵组,旭日工商管理学院郝文钦同学凭借《以青春之名,担时代之责》主题演讲,展现退役大学生昂扬向上的精神面貌,荣获二等奖;国家励志奖学金组,人文学院孔元鑫同学通过《资助引梦,奋斗筑光,共赴青春璀璨之约》的真挚讲述,以动人的励志故事获得入围奖。(郝文钦在“谁的青春不奋斗”讲演现场) 在由上海市学生事务中心、上海市教育发展基金会主办的第二届学生资助工作者职业能力提升实践活动中,我校由学生处、信息学院、环境学院相关负责老师组成的资助工作团队,凭借优秀的专业
详细内容8月26日下午,松江区委书记王华杰一行来校调研交流。校党委书记刘承功、校长项延训出席座谈会。党委常委、副校长陆卫兵,松江区副区长王晔、陈容参加座谈。会议由刘承功主持。刘承功感谢松江区长期以来对学校发展的关心支持,他表示,东华大学扎根松江办学二十余年,双方合作取得了丰硕成果。新形势下,松江大学城科创源建设为深化校地合作提供了重要平台和机遇,东华大学愿与松江同题共答,紧扣区域发展需求,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持续做好“服务行业、服务上海”两篇大文章,在共建松江大学城科创源中带好头、作表率,为助力松江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作出新的更大贡献。王华杰代表区委、区政府感谢东华大学为松江经济社会发展作出的贡献,他表示,松江正认真贯彻落实十二届市委七次全会决策部署,深刻学习领会市委对松江转型发展的部署要求,打造先进制造业发展集聚区、新质生产力发展先行区、现代化新城建设样板区、乡村全面振兴示范区。希望双方把握好松江大学城科创源建设机遇,用好用足相关政策机制,持续深化务实合作,推动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深度融合,加快发展新质生产力,不断开创区校合作共赢新局面。项延训表示,希望与松江进一步完善合作常态长效机制,以共建松
详细内容8月25日上午,副校长陈革在松江校区会见葡萄牙纺织服装技术中心(CITEVE)总经理、纳米科技与先进材料研究中心(CENTI)主席António Braz Costa,我校国际合作处处长赵明炜、科学技术研究院产学研合作处处长刘亚男及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相关人员陪同出席会见。陈革介绍到,学校积极服务“一带一路”倡议,推进教育对外开放,与全球多所高校及联合国工业发展组织等建立合作。他表示,高校是人才培养与科技创新的重要阵地,而葡萄牙纺织服装技术中心、纳米科技与先进材料研究中心是产业技术突破与成果转化的中坚力量。期待以此次会见为起点,与两中心在人才联合培养、前沿课题共研、技术成果共享等方面开展合作,让高校的人才优势与中心的产业资源同频共振,共同为纺织服装、先进材料领域的技术进步与产业升级注入动力、贡献力量。António Braz Costa先生高度肯定了东华大学在国际合作领域的全球化布局,以及在纺织学科领域展现的顶尖实力,并明确表达了与我校开展合作的积极意愿。他提议,双方可围绕智能纺织品与回收利用等方向搭建合作框架,通过学术研究合作、科研人员互访交流、联合举办专业工作坊及学术会议等多元化形式
详细内容8月26日,2024年度上海市科学技术奖励大会在上海展览中心召开。我校共有5项科技成果获奖。其中,学校作为第一完成单位获一等奖1项、二等奖3项,作为主要参与单位获二等奖1项。纺织科创中心丁彬教授主持的“高效成孔策略创制纳米纤维多孔材料”获自然科学奖一等奖,该项目率先提出了湿汽诱导射流相分离成孔方法,建立了荷电液滴高速飞行中的形变/相变成网机制,发展了液/固相变诱导纤维组装成腔新途径,制备出一系列具有精细孔结构的纳米纤维多孔材料,已用于高温隔热、宽频降噪、精细分离等国家重大需求领域。服装学院李俊教授主持的“三维柔性多孔介质热质传递机理及人体体域微气候调控”获自然科学奖二等奖、机械学院彭倚天教授主持的“宽幅产业用纺织品高速高效智能裁切装备及关键技术”和信息学院郝矿荣教授主持的“聚酯纤维全流程智能感知与协同优化关键技术”获科技进步奖二等奖。另外我校作为主要完成单位,材料学院张超教授作为主要完成人的项目“导电高分子复合材料的多级结构构筑及其电化学储能机理”获自然科学奖二等奖。2024年度,上海市科学技术奖授奖项目共206项(人),其中科技功臣奖2人、青年科技杰出贡献奖10人、特等奖2项、一等奖
详细内容为响应国家“3060”双碳战略,聚焦低碳蒸汽技术在制造业和公共机构的绿色升级应用,探索绿色能源技术落地路径,暑假期间,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低碳驱动·材料赋能”暑期社会实践团队赴张家港开展为期8天的深入调研。团队围绕张家港科凌新能源有限公司的核心技术,联动鸿钰矿能科技有限公司和张家港市冶金工业园安全环保局等机构,开展实证调研与技术服务,通过实地走访、座谈研讨与技术方案设计,为传统产业绿色转型贡献青年智慧。(实践团在张家港科凌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调研)深入一线解码技术内核,追溯“双碳”技术源头实践团首站深入张家港科凌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和生产车间,在企业工程师指导下学习核心储热材料(热芯)的构造及性能测试,详细了解“电储热—余热回收—智能控制”一体化系统的工作原理。团队成员向工程师请教系统逻辑、数据采集精度和智能预警机制,通过动手操作模拟平台,理解不同工况下的系统响应,为后续分析打下坚实基础。(实践团在张家港科凌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生产车间开展研学)一线调研,对话公共机构节能改造“真问题”锦丰镇政府办公楼是公共机构节能改造的典型样本。为调研了解公共机构节能改造“真问题”,实践团走进沙洲新城管理服
详细内容8月26日上午,学校在延安路校区举办“国家银龄教师行动计划”(简称“银龄计划”)东华大学支援西部高校援派教师欢送座谈会。副校长阎林平以及相关学院及部门负责人参加会议。阎林平代表学校对参加援派的银龄教师表达了敬意和感谢。他指出,学校十分重视银龄计划的实施,选派优秀退休教师赴西部高校支教,银龄教师们以实际行动践行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提高祖国西部教育水平贡献了东华力量,是全校师生员工的学习榜样。他希望银龄教师保重身体、发挥所长做好自己的工作,为相关高校的教育教学工作和青年教师培养作出贡献。学校相关学院和部门要关心关爱银龄教师,尽力提供支持保障。管理学院徐明教授,服装学院沈沉教授,外语学院戴培兴副教授、陆亚芳副教授、范秀华副教授等五位教师分别做了发言。他们表示要在西部高校支教期间,发挥教学经验丰富的优势,尽自己做大的努力把课上好,争取把支援西部的课程上成自己人生质量最高的课程,为东华大学争光、为自己的教学生涯添彩。会上,援派教师所在学院服装与艺术设计学院党委书记徐玥、外语学院党委书记戴叶萍分别做了表态发言,表示学院将尽力为援派教师提供后勤保障支持。她们还为新加入的援派教师献花,表达了对援
详细内容日前,由上海市教育委员会主办,东华大学和上海市互联网协会承办的第十届上海市大学生网络安全大赛暨“磐石行动”2025第三届全国高校网络安全攻防活动在东华大学成功举行。东华大学副校长阎林平、市通信管理局互联网处处长宁海忻、普陀区科学技术委员会副主任张家骥、上海市互联网协会副秘书长姜国等出席大赛并致辞,来自部分行业协会、高校和企业代表共同见证了现场比赛。我校由计算机学院学生组建的r00t2025战队以总分第二名的成绩荣获全国赛一等奖、上海市特等奖,另一支战队r0v0t2025获得全国赛三等奖和上海市赛二等奖。 本次比赛共设立了两个赛道,分别为网络攻防赛和信息安全作品赛,总奖金超过10万元,共有来自全国200余所高校的403支队伍报名参赛。网络攻防赛于8月6日-7日进行了线上初赛,包括网络安全赛道、数据安全赛道和漏洞挖掘赛道,共有30支队伍晋级决赛。线下决赛采用AWD攻防赛模式,参赛战队通过“攻克”和“维护”关键信息基础设施的典型漏洞以获取积分,通过修补自身服务漏洞和进行有效防御来避免丢分,以综合考核参赛团队的即时策略及技术能力。信息安全作品赛由参赛选手进行演示和汇报,专家进行现场打分。
详细内容由中国敦煌吐鲁番学会主办,中国敦煌吐鲁番学会染织服饰专业委员会、东华大学出版社承办,纺织服装研究出版中心、文绮书店协办的《敦煌丝绸艺术全集·研究卷》新书发布暨全集出版座谈会,于2025年8月17日下午在成都举行。来自北京大学、中国人民大学、首都师范大学、国家图书馆、敦煌研究院、复旦大学、上海大学、东华大学、浙江大学、兰州大学敦煌学研究所、苏州大学、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博物馆、中国丝绸博物馆等高校、科研和文博机构及出版方的领导、学者三十余人参加会议。中国敦煌吐鲁番学会会长、北京大学博雅讲席教授荣新江,东华大学出版社社长陈珂分别代表主办单位和出版方致辞。座谈会环节由东华大学服装与艺术设计学院王乐教授主持。全集主编浙江大学求是特聘教授赵丰介绍了这个项目的缘起,以及全集的编纂过程,与会学者也围绕全集的出版纷纷作了精彩的发言。《敦煌丝绸艺术全集》为国家出版基金及国家重点图书出版规划项目图书,包括研究卷、英藏卷、法藏卷、俄藏卷、敦煌卷、旅顺卷6卷。本次发布的《敦煌丝绸艺术全集·研究卷》是全集的收官之作。该卷不仅补充介绍了日本、印度两国和敦煌丝绸的收藏情况,补遗了大英图书馆收藏的敦煌丝绸以及敦煌研究院的
详细内容8月14日至19日,第十六届中国大学生物理学术竞赛(CUPT)于内蒙古大学成功举行。本届赛事设立团队赛和作品赛双赛道,吸引了全国125所高校的优秀队伍同场竞技。在作品赛单元,共有来自全国各分赛区选拔出的54支队伍入围决赛。物理学院学生陶子宁同学代表团队参加第六赛题的角逐,凭借扎实的专业知识与出色的现场表现,荣获全国一等奖,并同时摘得“最佳实验图片奖”。作品赛一等奖获奖证书最佳实验图片奖获奖证书中国大学生物理学术竞赛(CUPT)是借鉴国际青年物理学家锦标赛(IYPT)模式创办的全国性高水平物理竞赛,已成为我国物理学科领域最具影响力的赛事之一。竞赛聚焦实际物理问题的理论分析、实验探究和学术辩论,涵盖17个开放性问题,以其创新性强、挑战度高的特色受到广泛关注。自创办以来,CUPT已成功举办十六届,吸引全国300余所高校参与各区赛。东华大学自2014年首次参加上海市物理学术竞赛以来,持续强化学生创新能力培养,积累了丰富的备赛和指导经验,培养出一批批优秀学子进入国内外知名学府深造。今年,学校首次通过华东赛区选拔,成功晋级CUPT全国作品赛线下决赛。在获得全国决赛资格后,团队队员陶子宁、梅书略、张
详细内容在“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提出20周年之际,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师生以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为指引,积极响应长三角一体化发展国家战略,组建社会实践团奔赴上海、江苏、浙江等地,深入开展以印染废水治理、水生态监测与环保科普为核心的多元化实践。实践团由学院专业教师带队,资源与环境专业、环境科学专业等15余名研究生、本科生共同参与,以实际行动诠释新时代青年的使命担当。在为期十余天的实践中,团队赴金山区漕泾镇水库村开展水生态监测,协助开发设计“两山”系列环保教育课程;同时,先后深入盛虹集团、浙江红绿蓝纺织印染公司、上海市环境监测中心等单位,系统调研印染废水处理技术瓶颈与行业转型需求。根据社会实践成果,在黄浦区、松江开展“双碳”主题科普活动,书写“生态监测、技术攻坚、科普教育”三位一体社会实践答卷。(实践团成员在盛虹集团合照)寻水问路、智慧监测,筑牢水环境安全防线实践团在金山区漕泾镇水库村开展系统性水生态监测。团队成员在16个采样点完成水样与底泥采集,通过实验室分析比对2020年以来数据,发现经“水下森林”(沉水植物菹草、苦草)等生态治理路径,重点河道水质由劣V类提升至Ⅲ类,总氮年均削减数量可观,生
详细内容Contact Us
67792129
67792127
67792126
6779285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