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12日,上海市科委副主任马兴发一行来校调研,校长蒋昌俊、副校长俞建勇、校长助理卿凤翎等亲切会见,双方就“十三五”期间上海重大科研战略布局进行了深入交流。马兴发对东华大学严谨务实的工作作风及在科学研究、产业结合等方面取得的成绩给予肯定,希望学校进一步发挥智慧高地作用,为上海科创中心建设和“十三五”规划制定特别是“十三五”期间上海重大科研战略布局多提宝贵意见和建议。会上,卿凤翎介绍了学校先进低维中心成立情况,纤维材料改性国家重点实验室主任、材料学院院长朱美芳介绍了纤维材料改性国家重点实验室有关情况。市科委基础研究处、学校发展规划处、科研处、纤维材料改性国家重点实验室、材料学院、纺织学院、高性能纤维及制品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先进地位材料中心等双方有关部门负责同志参加调研座谈。
详细内容11月13日下午,刘春红副校长在延安路校区会见波兰格但斯克工业大学(GdańskUniversityofTechnology)校长亨利克·科劳兹克(HenrykKrawczyk)教授与副校长杰克·马基尼亚(JacekMąkinia)教授一行,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信息科学与技术学院及国际合作处相关人员参与会见。双方互相介绍了两校的历史、近年来的发展情况,就深化两校合作、开展师生交流、开展研究合作等方面展开了深入的讨论。两校就将要签署的《东华大学与波兰格但斯克工业大学合作谅解备忘录》达成共识,今后双方将在学生交换、教师和研究人员互访及学术交流等方面进行深入友好合作。据悉,格但斯克工业大学是波兰历史最悠久,规模最大的科学与技术领域的公立大学之一,建立于1904年。该大学在工程、化学、物理、材料、管理等领域具有很好的教学资源和研究声誉。该大学是波兰唯一加入GUT机构的大学,同时它也是由美国麻省理工学院和瑞典查尔姆斯理工大学合作创办CDIO协议的成员。
详细内容我校获评“易班全国共建工作示范单位”11月13日,由中央网信办、教育部举报那的全国高校网络文化建设交流推进会在厦门大学思明校区召开,就新形势、新常态下,高校做好网络文化建设与思政教育工作进行了深入的交流与经验总结。教育部思想政治工作司司长冯刚、中央网信办网络综合协调管理局副局长尤雪云出席会议。会上,我校与厦门大学、复旦大学、重庆大学等15所高校获得全国易班共建示范高校称号。党委副书记刘淑慧代表我校就易班工作共建成果作了交流发言。她强调,自2009年试点易班以来,我校把易班建设与学校网络思想教育和人才培养紧密结合,着力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宣传和内化,并探索把思想引领融入网上互动,融入与学生相关的教育教学、生活服务和文化娱乐中。刘淑慧表示,在易班建设过程中,学校注重建立长效机制,打造网络文化建设品牌,突出教学资源的建设特色,强化网络生活服务,将在学校“十三五”发展战略中系统规划易班行动计划,进一步加强政策支撑和体制、机制创新,学校将进一步深化与与教育部易班发展中心共建工作,共同做好产品和服务的软开发,增加易班平台教育信息的有效供给,发挥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隐性”优势,把大学生的学习、生活、服务、娱乐生动“嵌入”到思想引领中。会议围绕全国高校易班共建工作进行了部署。会议指出,在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胜利召开的时代背景以及中央《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高校宣传思想工作的意见》的文件精神要求下,全国高校网络文化建设迈入了一个全新的时代,全国各高校要注重加强宣传思想工作,配备配齐高校网络文化宣传思想工作队伍,对先进工作单位要积极学习、借鉴经验,共同做好高校网络文化建设,培养有责任、有担当的青年学子的时代风貌。我校历来高度重视大学生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各学院积极探索“易班+”建设模式,推动传统学生工作与易班平台建设相融合,全力打造网络思想政治教育新形态。近期,各学院搭建了以谢谢您学
详细内容11月13日,原机械学院二级教授曹凤山亲属来校,向学校捐赠其个人资料,并与档案馆、退管会以及学校退休老教师座谈,共同追忆生前轶事。曹老生前学生、同事周春麟、杨嗣芳、李光沛、陈明、严隽道、孙俊康、徐银泉、姚樵耕等参加座谈。“人”字大写当为本曹凤山二女曹子方、六子曹子平、长媳陈静娟动情回忆了他们深爱的父亲。在他们心中,父亲是个平凡的教师,但更是一个真正的人。他在这一撇一捺的方正之间,将人性与党性高度地统一。1928年美国完成学业后,曹凤山毅然放弃留美的机会,回国支援祖国的教育事业。抗日战争中,他不随国民政府转移重庆;日伪期间,坚决不为五斗米折腰;解放前夕,不随友朋归附台湾。在浪潮汹涌的革命战争年代,他支持女儿们的地下组织工作;在百废待兴的建国初期,支持儿女们奔赴各地扎根地方建设,自己还开办了近十所职工夜校培养人才。他以波澜人生路上的一个个忠贞而又坚定的选择,书写着一个知识分子应有的爱国情怀。1959年,年近60的曹凤山加入中国共产党,将正直为人的人性素养融合并政治升华为党性修养。他会按时向组织汇报思想和工作,去世前夕,将剩余工资全部交作党费。曹凤山公私分明,子女教育上“严”字当头。50年代,他正义为人,几近“不近人情”,曾将任中央部级领导的学生送来的火腿扔出家门;他常告诫子女不许动用公家一个信封,甚或一只粉笔;要求子女政治上必须时刻保持先进,要小学入队、中学入团、大学入党;夫人去世后,谢绝了组织上可将远在新疆的幼子调回身边工作的关怀……曹凤山生活朴素,话语平实。对于为何放弃留美,只有一句话,“我是中国人送出去学本事的,就应该回到中国”。他不着西装、不喝牛奶,固执得可爱。在他看来,那都是洋人的东西,作为中国人,时刻不能忘记自己的祖国。他勤俭节约,从不浪费一粒米一度电,他守时守约并乐于助人,对于求助者,总是尽其所能。学生最难忘的老师之一曹凤山授业无私,桃李逾万。会场上,与会的生前学
详细内容近日,学校召开落实国家盘活财政存量资金政策,加快财政专项资金预算执行工作推进会。校长蒋昌俊出席会议并讲话,副校长李永智主持会议并作工作部署,各学院院长、党总支书记参加会议。蒋昌俊在讲话中充分肯定了财务、资产等部门为加快预算执行所做的各项工作。他指出,盘活存量资金和推进预算执行是国务院、财政部、教育部近期重点督查的工作,各学院、各部处要充分认识此项工作在国家、部级、学校各层面的紧迫性和重要性,深刻理解当前预算执行工作所面临的严峻形势与严格要求,积极适应管理从严的新常态。蒋昌俊强调:第一,大家要群策群力,互相配合,积极采取措施,在有限的时间内推进预算执行进度;第二,要依法依规合理安排支出,切实推进预算执行又好又快完成;第三,要抓住机遇,加强学科平台建设,确保财政资金有效使用。李永智从加快预算执行、加强预算管理和2016年预算编制三个方面作了工作部署。首先,传达了财政部教育部关于盘活财政存量资金政策的部署与要求。明确结余资金范围可概括“两年未动用、三年未花完、结项有余额”的财政专项资金。强调2015年结余财政资金将全部上缴国库,财政部教育部将对出现财政预算执行结余的单位追责并扣减下一年度预算。其次,就上级对我校进行的国有资产检查、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检查、财政票据检查过程中发现的问题,做了简要通报。强调加快预算执行的同时,必须注意严格遵守法律法规和财经制度,必须注重效益。最后,针对明年预算工作,提醒学院要开拓思路,按照学校全面深化改革和十三五规划的要求,抓住国家“双一流建设”和预算改革的机遇,积极争取财政资金为学校谋大事,促发展,并对各学院在中央高校改善基本办学条件专项的申请事宜提出要求与建议。会上,各学院院长和党总支书记都充分发表了意见,讨论热烈。会议还听取了各学院在财政资金预算执行工作中出现的问题与困难,以及就如何推进预算执行工作提出的建议。会议要求各学院同心协力,共商对策,合
详细内容11月14日,2015年上海市“公共管理前沿”研究生学术论坛在东华大学延安路校区三教四楼报告厅隆重召开。本次论坛由上海市学位委员会主办,东华大学承办,东华大学副校长邱高、上海市学位委员会办公室杨雪、东华大学研究生部主任舒慧生出席论坛,来自复旦大学的竺乾威教授、浙江大学的胡税根教授、中国浦东干部学院的刘靖北教授、上海交通大学的尹海涛副教授,东华大学的廖大伟教授、王锐兰教授、秦德君教授等相关领导、专家学者和来自上海交通大学、浙江大学等十余所高校的一百多位研究生围绕论坛主题“风险社会、政府规制与决策”进行深入研讨。本次论坛开幕式由人文学院院长王梅芳主持。邱高副校长代表学校对与会全体人员表示热烈欢迎和衷心感谢,他指出,东华大学致力于培养基础宽厚、实践能力强、具有创新精神和社会责任感的高素质人才,致力于建设“国内一流、国际有影响,有特色的高水平大学”。至今已成功举办了好几届学术论坛,他希望借以激励广大研究生更加勤奋刻苦,提高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注重创新,深化自己的使命感和责任感,使高校从学术的象牙塔变成促进社会发展与进步的“思想库”。上海市学位办杨雪老师代表主办方感谢东华大学的积极筹备,感谢各位专家的积极参与和广大研究生的深入交流。她指出,上海自2006年开展上海市研究生教育创新计划以来,以及举办研究生暑期学校140余场、研究生学术论坛200多个,充分发挥各高校相关学科优势,促进优质研究生教育资源共享,营造研究生创新氛围,强化研究生创新意识、创业精神和创新能力,造就一批拔尖的高层次创新人才。论坛期间,复旦大学竺乾威教授与浙江大学胡税根教授分别做了题为“行政审批改革:回顾与展望”和“基于大数据的智慧公共决策研究”的专题报告;在随后的学术沙龙与互动交流,按照研究生论文的主旨分为四个主题,来自不同学校的专家学者和研究生分别就风险社会与社区治理、政府规划与非营利组织发展、政府转型与
详细内容我校举行2015年大学生暑期社会实践总结表彰大会、“成长之路”主题报告会暨第十九届研究生“经纬韵”科技文化节开幕式11月13日,我校2015年大学生暑期社会实践总结表彰大会、“成长之路”主题报告会暨第十九届研究生“经纬韵”科技文化节开幕式在松江校区锦绣会堂举行。副校长邱高出席,相关职能部处、学院负责人,暑期社会实践获奖师生代表,近千名学生参加活动。邱高在会上讲话,他与师生学习回顾了十八届五中全会确立的“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结合学校正在编制的“十三五”发展规划,号召全体师生,以“积极向上,爱校荣校,崇尚学术,追求卓越,敬业奉献”东华精神为价值引领,积极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学校发展做出自己的贡献。他希望广大学生在专业学习、创新创业、日常生活中,用奉献诠释青春,用奋斗实现成长。会上,通过创意视频的形式回顾了我校2015年暑期社会实践组织开展情况。今年暑期,我校以“创新,我们在行动”为主题,共组织275支实践团队,3130余名学生和150余名教师奔赴全国29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开展各类暑期社会实践活动,得到了人民网、新华网、上海教育新闻网、中国科技报、青年报等国内主流媒体报道及转载140余次,师生共同参与实践,成果丰硕,形成了良好的实践育人氛围及社会效应。会上党委组织部部长崔运花、党委宣传部部长耿绍宁为东华大学“锦绣丝路”实践育人工作室揭牌。团委依托大学生社会实践团学工作平台,协同校院实践育人资源,邀请校内外专家设计实施社会实践“课程菜单”,为大学生社会实践提供专业指导。同时,立足我校办学特色,聚焦以传统纺织服饰文化符号为载体的优秀传统文化传承与创新,开展特色工作项目孵化。校团委书记张晓冬宣读了2015年东华大学大学生暑期社会实践表彰决定,共有5个学院分团委获评“优秀组织奖”,15个项目获评“最佳项目奖”,39个项目获评“优秀项目奖”,26名教师获
详细内容代表选举工作是党代会筹备过程的关键环节,选好党代表是党代会成功召开的重要基础和有力保证。在学校党委的统一领导和部署下,我校各级党组织和广大党员思想重视,以总支为基本单元的20个选举单位,严格按照《关于中国共产党东华大学第十次代表大会代表选举工作的通知》(东华委字[2015]32号)中的相关精神和规定,结合各自实际,精心组织实施,切实做到思想到位、责任到位、工作到位。截止10月15日,263名党代会代表顺利选举产生。党代会代表的选举工作坚持民主集中制原则,坚持广泛性和先进性相结合,整个推荐、提名和选举过程做到“自下而上、上下结合、充分酝酿”,各支部党员大会选举采用无记名投票方式,实行差额选举。经代表资格审查小组初审,符合代表条件。263名代表中,在职教职工代表210名,占79.8%;学生代表21名,占8.0%;离退休老同志代表32名,占12.2%。代表中年龄最大的为87岁,年龄最小的为21岁,平均年龄46.8岁;40岁以下(含40岁)的代表86名,占32.7%。女代表123名,占46.8%。副高级以上职称代表169名,占69.8%。
详细内容[光明日报]石墨烯智能折纸可制作变形衣由东华大学纤维材料改性国家重点实验室教授王宏志领衔的科研成果《基于折纸技术的石墨烯自折叠驱动装置》日前发表在《科学》杂志子刊《走进科学》上,《自然》《科学》网站以文字及视频的形式报道了此项研究成果。王宏志介绍说,石墨烯折纸的灵感来源于中国古老的折纸艺术,利用简便的抽滤方法将氧化石墨烯及PDA-氧化石墨烯纳米片组装成微米厚的石墨烯纸,通过纳米层间由温度或光控制的水分子的吸附与脱附,石墨烯纸可以迅速(3秒以内)折叠成预设的形状。王宏志表示,这类轻质且柔性的低维材料在未来有多种应用可能。如在服装领域,可用于变形衣的设计制作,实现服装在腕部、肘部等特定部位的收缩及展开;在军事领域,可以帮助解决士兵“外骨骼系统”自重过重的问题。此外,在微机器人、太阳能电池板等领域也有值得期待的应用前景。(来源:光明日报2015年11月13日记者:曹继军、颜维琦)--------------------------------------------------------[解放日报]东华大学研制出智能可穿戴材料,《自然》《科学》网站首页同时报道|光热下,石墨烯纸自己走路取物A图:一只石墨烯纸制作的人工手在光源明灭中抓取了小物件。B图:一个石墨烯制作的微机器人在小管中用14秒受控爬行了几厘米。一张纸,浸上水,会胀开;晒干了,会缩水——若这一过程在几秒之间“快进”完成,那么纸巾就收放自如。记者昨天从东华大学纤维材料改性国家重点实验室获悉,“诺奖材料”石墨烯薄片在光热刺激下,竟像毛毛虫一样自主行走与转向,而用同样材料制成的小手可以抓取物体。相关论文“基于折纸技术的石墨烯自折叠驱动装置”日前发表于《科学》杂志子刊,《自然》《科学》网站同时在首页进行报道。哈佛大学、康奈尔大学同行对这种智能可穿戴材料新成果给予高度评价,其应用前景包括变形衣、外骨骼、微机器人等。变形灵感来源
详细内容政治路线确定后,干部是决定因素。当前,学校正处于深化综合改革、编制十三五规划、推进依法治校的关键时期,面对新形势、新情况、新挑战,要站在新的起点上,以时不我待的责任感、紧迫感,以改革创新的精神,推动学校新一轮发展,显著提升学校综合实力和核心竞争力,必须首先加强干部队伍建设,以高素质的干部队伍服务、支撑于学校的改革创新发展。近日,在前期深入调研基础上,学校党委常委会讨论并通过了《东华大学处级干部选拔任用管理实施办法》(修订),这是自2013年6月学校制定并实施《东华大学处级干部选拔任用管理实施办法(试行)》以来的第二次修订。本次修订,贯彻党要管党、从严治党新要求,体现了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央、教育部、上海市委等对干部工作的新要求,同时紧密结合我校干部队伍的现状和学校发展对干部队伍的新要求,在严格规范干部选任程序的同时,着重在干部用人导向、干部选任渠道、干部任期制和任期目标责任制、干部交流轮岗、干部考核评价及结果运用等方面进行了修订。在干部用人导向上,新修订的实施办法,写入了“信念坚定、为民服务、勤政务实、敢于担当、清正廉洁”的好干部标准,“为发展配干部”的用人理念以及“干事、创业、求发展”的用人导向。明确了干部选任条件要求,提出了“要注重面向一线选拔任用干部,注重培养选拔优秀年轻干部,注重使用后备干部,同时,用好各年龄段干部”以及“优先选拔使用经多岗位锻炼的干部”。在拓宽干部选任渠道方面,提出要将公开选拔、竞争上岗作为处级干部选拔任用的方式之一,并且明确了公开选拔、竞争上岗适用的情况及范围。在加强干部拟任人选考察方面,提出了延伸考察的要求,加入了对拟提任人选要进行个人档案核查和个人申报有关事项的核查要求。在加强干部交流轮岗方面,提出了要“加大干部交流轮岗的力度,逐步形成机关部处、业务部门与学院、党务与行政干部间的交流轮岗制度。鼓励并有计划地安排经历单一或者缺少基层一线工作经历的
详细内容11月9日,“网络文明进校园”暨高校网络文化建设推进会在京召开。会议期间,举办了全国大学生网络文化成果展示,共有我校等40余所高校及部分省市教育工作部门参展。教育部党组副书记、副部长杜玉波,中央网信办副主任、国家网信办副主任徐麟等特别驻足我校展区,对我校网络文化建设管理取得的成绩表示赞许。据悉,近年来,学校积极推动网络建设管理,形成了由学校门户网站、校方微信公众平台、校方微博、易班以及一批二级单位新媒体构成的全媒体平台,有力推进了学校网络宣传教育阵地建设。学校新版主页于今年9月上线,成为展示学校形象、传播学校改革发展强音、提供信息服务的重要窗口,新闻传播效果得到显著提升。校方微信、微博平台自推出以来,先后吸引6万余名师生、校友和社会公众关注,拓展了网络文化传播渠道。青雨网络文化工作室入选首批“教育部大学生网络文化工作室”,成为整合学校网络文化建设资源的重要平台抓手。积极出台《东华大学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意见》,以易班为重点,围绕教育教学、生活服务、文化娱乐等方面,建成“智慧课堂”体系等品牌项目,成为我校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新特色。“青春东华”、“东华就业”、“东华大学校友会”等一批二级单位建设的新媒体平台受到师生喜爱,成为学校新媒体建设的重要支撑。杜玉波副部长驻足我校展区了解学校网络文化建设管理情况
详细内容11月6日,我校纤维材料改性国家重点实验室、材料学院王宏志教授领衔的先进功能材料研究团队在智能可穿戴用低维材料研究上获得新成果,论文以“基于折纸技术的石墨烯自折叠驱动装置”(Origami-inspiredactivegraphene-basedpaperforprogrammableinstantself-foldingwalkingdevices)为题发表在《Science》子刊《ScienceAdvances》杂志,我校为唯一署名单位,论文共同第一作者为材料学院青年教师侯成义、博士研究生穆九柯。(文章链接:http://advances.sciencemag.org/content/1/10/e1500533)同日,国际两大权威学术杂志《Nature》、《Science》同时以长文及视频的形式报道了此项研究成果。哈佛大学(HarvardUniversity)与康奈尔大学(CornellUniversity)相关领域学者对我校“石墨烯智能折纸”这一新成果及其应用前景给予高度评价。Nature报道见Naturedoi:10.1038/nature.2015.18742(链接:http://www.nature.com/news/light-and-heat-propel-bendy-graphene-crawlers-1.18742)Nature杂志主页报道Science报道见ScienceDOI:10.1126/science.aad7403(链接:http://news.sciencemag.org/technology/2015/11/video-carbon-based-paper-folds-itself-walks-away)。Science杂志视频报道近日,王宏志教授及研究团队成员接受了来自美国、英国、德国、印度、巴西、新加坡等国的十多家媒体的采访,包括IE
详细内容11月2日至3日,由我校人文学院和南通张謇研究中心联合主办的第六届张謇学术研讨会在松江校区举行。副校长刘春红教授、原全国工商联常务主席张绪武先生、中国史学会副会长熊月之教授、南通张謇研究中心李明勋会长、上海文史研究馆原馆长沈祖炜研究员、河北师范大学副校长戴建兵教授、山西大学副校长高策教授等出席会议。刘春红在开幕式上致辞,代表学校对与会专家学者表示欢迎。她指出,张謇不仅是一位了不起的近代伟人,在教育、实业、慈善及文化建设等领域作出了重要贡献,而且与东华大学有着不解之缘,其于1912年创办的南通纺织染传习所正是东华大学的前身之一,希望此次盛会能够在历史学、纺织学和科技史等领域取得跨学科合作交流的学术硕果。李明勋代表南通张謇研究中心感谢东华大学为此次会议的筹备所做的大量工作,他认为张謇不仅属于南通,也是中华民族的骄傲,此次围绕张謇与上海、张謇与纺织科技两个主题进行广泛深入的探讨,将推动和深化张謇研究,进一步促进上海与南通文化建设交流。此次研讨会吸引了国内外90余名相关领域专家学者与会,共收到学术论文48篇,为期两天的学术研讨气氛热烈,出现了不少新思想、新观点和新视角。期间,熊月之教授、我校人文学院邓可卉教授、南通市档案馆朱江处长、复旦大学朱荫贵教授、韩国仁川大学金志焕教授应邀作了主题报告,长沙市政协副主席周秋光教授、中国科学院韩琦研究员、我校人文学院学杨小明教授等50多位专家学者分别进行了学术报告、论文点评及分组讨论,人文学院副院长廖大伟教授作了大会学术总结。
详细内容推陈出新,再筑梦想——第五届东华大学科学商店文化节开幕式成功举行11月6日,第五届东华大学科学商店文化节开幕式在长宁区虹桥街道社区文化活动中心拉开帷幕。虹桥街道社区服务办公室主任张进喜,东华大学团委书记张晓冬,东华大学团委副书记杨蓉出席。出席开幕式的还有虹桥街道社区居民,兄弟高校科学商店代表百余人参与活动。开幕仪式上,东华大学团委书记张晓冬致辞,他介绍了东华大学科学商店的发展情况和下阶段的工作重点,对街道、居民及科普志愿者的支持和参与表示感谢,并宣布第五届东华大学科学商店文化节正式启动。科学商店总店店长李辰姝介绍了第五届东华大学科学商店文化节的筹备情况。本届文化节以“为科普添彩,为幸福加码”为主题,持续一个半月,由科学商店总店和各服务部共同参与。文化节启动仪式结束后,领导与社区居民一同欣赏了由东华大学汉服社、魔术社带来的表演,生活化学咨询服务部和家具机械产品及设计应用服务部带来的科普剧演出。整场演出充满中国特色与年轻活力的气息,并且以生动形象的形式为居民解读了生活中的科学问题。最后,志愿者还带来了一次别开生面的《科普大讲堂》,此次大讲堂的主题关注饮食健康,主讲人通过贴近生活的例子为社区居民纠了许多错误的饮食习惯,在现场观众中引起强烈共鸣。同时,本次科学商店文化节还包含室外科普展示环节。早上八点半,室外的5个科普服务摊位前就挤满了前来咨询的居民:环境监测服务部摊位前,刚从早市回来的大妈就要志愿者检测菜叶农药残留量,志愿者还用专业仪器为居民制作了精美的手工皂,“益智大冲关”吸引到众多小朋友的参与,志愿者还为居民详细讲解磁悬浮、太阳能充电等设备的原理。志愿者们用心为每一位前来咨询的居民详细讲解并通过实验和仪器验证问题,将生活中常见的问题整理归纳,出版科普杂志和宣传单发放给居民。志愿者带来的便民服务贴近生活,适合大众,内容即时性强,在科普宣传方面取得的效果理想。科学商店校际交流会于
详细内容Contact Us
67792129
67792127
67792126
6779285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