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8日,我校纤维材料改性国家重点实验室主任、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院长朱美芳教授荣获2015年度女科技工作者社会服务奖。颁奖典礼暨第七届“科学与艺术——相约国际妇女节”主题音乐会当天在中央音乐学院举行,由中国科协常委会女科技工作者专门委员会支持、中国女科技工作者协会和中央音乐学院共同主办。朱美芳教授(左三)在2015年度女科技工作者社会服务奖领奖现场朱美芳教授先后任第二届中国女科技工作者协会理事、第三届常务理事,她认真履行协会理事职责,多次参与女科学家高层论坛、女科学家进校园报告会、“世界需要科学,科学需要后继有人”科学启蒙活动等。曾作客“新民科学咖啡馆”,面向市民生动讲述“纤维与能源”科学话题。牵头建立“中国美丽女科技”微信群,为女科技工作者搭建交流学习平台,促进青年女科技工作者成长,目前已吸引国内高校及研究所杰出女科学家近30人。每月一次对社会开放纤维材料改性国家重点实验室成果展示室,激发中小学生对科学的热爱。朱美芳教授积极建言献策,经她提议成立青年女科技工作者委员会,还认真参与科普工作与促进女性发展工作,先后应邀在中科院上海微系统所、中山大学等开展学术交流活动。她多次赴美、德、加拿大等国交流访学,与多位国际知名女科学家建立广泛国际合作关系,并深入探讨女科技工作者成长经验及促进其他女科技工作者成长的措施等。为更好地团结广大女科技工作者,凝聚发展共识、发挥专业所长、服务经济社会,中国女科技工作者协会于2015年设立了“女科技工作者社会服务奖”。此次获奖的女科技工作者(个人会员)和集体(单位会员)是近年来中国女科技工作者协会服务经济社会发展的杰出代表,她们立足于本职工作,热心社会公益事业,在服务社会、服务经济、服务公众等方面做出了显著成绩,取得了广泛的社会影响。
详细内容近日,全国“两会”召开,教育部新闻办微信公众号“微言教育”开设“战线联播”栏目,对各地高校在教育改革方面取得的新进展、新成效进行集中展示,于3月8日对我校学科发展聚焦科学前沿关注并报道。东华大学前身华东纺织工学院从1951年建校伊始,就肩负着纺织强国的使命。在老院长、我国纤维高分子学科奠基人钱宝钧先生等一批爱国知识分子努力下,我国第一个化纤专业筹建完成,直接助推实现国家化纤产业化,缓解我国传统纺织工业原料匮乏、“粮棉争地”矛盾,解决老百姓穿衣难题,终结了“布票时代”。20世纪70年代,学校就开始关注高性能纤维对国家战略项目的重要作用,为碳纤维、芳纶、高强高模聚乙烯、聚酰亚胺等多种高性能纤维的研发奠定基础。此后数十年,东华大学持续攻关的航天级高纯粘胶基碳纤维、舱外航天服暖体假人系统、半刚性太阳能电池帆板玻纤网格基板等项目成果成功应用于国家头号战略武器研发、神舟系列载人航天工程及“天宫一号”工程中,凭借一系列“顶天立地”的科研成果持续助力国计民生发展。如今,东华大学快速响应创新科研平台,于2015年底组建成立“先进低维材料中心”,该中心由著名科学家领衔,建设定位为“人才汇聚、学科交叉、原始创新、技术集成、高效运行、国际一流”,将着力加强和拓展以纤维材料为代表的低维材料基础与应用基础研究,促进东华大学材料、纺织及相关学科跨越式发展,将科学研究与人才培养有机融合,建设多学科高端人才孵化器。(来源:微言教育2016年3月8日)
详细内容3月4日,我校庆祝三八国际劳动妇女节106周年暨先进表彰大会在松江校区召开。校党委书记朱民,党委副书记、校工会主席刘淑慧,党委副书记罗仪华、崔运花,副校长邱高、卿凤翎、陈革出席会议。各学院、部门总支书记、机关部处女领导、妇女干部、工会专兼职干部及优秀学生代表与会。大会表彰了2015年度我校荣获上海市巾帼创新新秀奖、上海市(上海市教育系统)巾帼建功标兵、上海市(上海市教育系统)巾帼文明岗,上海市教育系统比翼双飞佳侣(标兵),以及东华大学巾帼文明岗、巾帼建功标兵、比翼双飞模范佳侣等荣誉称号的获得者。朱民在讲话中指出,在过去的一年里,广大女教职工以女性特有的细心、耐心、坚韧性和亲和力坚守岗位,勇于实践,不断实现新突破,取得新成果,撑起了学校工作的“半边天”。可以说,东华的改革与发展,离不开广大女教职工的心血与汗水,智慧和力量。朱民强调,一年来,学校广大女教职工积极进取、追求卓越,涌现出了一批先进集体与优秀典型,在弘扬中华民族家庭美德、树立良好家风方面起到了不可替代的作用,在社会上也树立了东华女教师的良好形象。朱民指出,一年来,新一届妇委会继续围绕学校中心工作,努力建好妇女工作的“连心桥”,做大妇女工作的“朋友圈”,建设“妇女之家”、打造温馨港湾,创建“巾帼文明岗”、开展争先创优,为东华发展作出了积极贡献。希望学校妇委会继续创新方法,完善服务,提升服务大局、服务妇女的能力和水平。朱民强调,2016年是“十三五”的开局之年,是全面深化综合改革和全面推进依法治校的关键时期,希望广大女教职工能够充分发挥女性的智慧和优势,以更加奋发有为的精神状态,积极投身到学校各项事业中来,将学校发展和个人发展联系起来,在实现自身价值的同时拥有幸福的家庭和快乐的人生,努力推动学校各项工作再上新台阶!颁奖典礼后,上海市教育系统巾帼文明岗获得者——理学院物理教学二组团队负责人张菁老师和上海市教育系统比翼双飞模
详细内容近日,我校纺织学院陈南梁教授研究团队收到中国航天五院西安分院空间天线技术研究所的感谢信,对为北斗导航第十二颗卫星发射成功作出突出贡献的该研究团队全体成员表示衷心感谢和热烈祝贺。(团队航空航天系列应用成果模拟展示)(感谢信全文)陈南梁教授科研团队于2008年开始与中国航天五院西安分院空间天线技术研究所合作研发“星载天线金属网”项目。经过长期不懈的科技攻关,科研团队突破了极细金属丝合股加捻技术;创新设计制造了专用的并线、整经和经编设备和全套生产工艺;创新建立了金属网数值模拟与性能预测体系;并建立了星载天线金属网生产线和联合实验室。项目产品填补了国内空白,打破国外技术垄断,极大地提高了我国高性能卫星的通讯能力,具有非常广阔的应用前景。(研发实验基地)据悉,陈南梁教授科研团队长期致力于开发航空航天产品,继团队所研制的“半刚性电池帆板玻璃纤维网格关键材料”成功应用于“天宫一号”后,此次“星载天线金属网”为推动柔性天线关键产品的国产化进程发挥了里程碑的作用,为国产金属网在轨顺利应用奠定了坚实基础。团队目前正与航天部门紧密合作,承担并完成了了“天宫二号”“天舟”系列货运飞船的半刚性电池帆板玻璃纤维网格材料的生产任务,合作承担军工973“低PIM星载天线金属网”项目、开发“移动充气天线”“高强高模零膨胀透波膜材料”等。
详细内容3月4日,副校长刘春红在延安路校区会见香港岭南大学协理副校长夏尔马教授一行,港澳台事务办公室相关负责人参与会见。刘春红代表学校对夏尔马教授一行的来访表示欢迎,并介绍了学校的基本情况,阐述了学校发展的思路和构想。双方探讨了在管理、视觉传达、翻译、博雅教育等方面进一步合作的前景,希望进一步推动双方在科学研究、教师交流及人才培养方面的全面合作。香港岭南大学是香港地区唯一一所博雅大学,系世界博雅院校联盟成员,2015年获《福布斯》杂志列为亚洲十大顶尖博雅学院之一,其商学院为AACSB认证成员,是世界前5%的商学机构之一。我校与香港岭南大学合作历史久远,2003至2012年期间,经上海市教委批准,我校与岭南大学合作举办了企业管理研究生课程项目;2008年两校签署了学生交流协议,至今两校已互派交流学生40余名。
详细内容3月2日,首届全国大学生网络创新创业大赛总决赛结果揭晓,管理学院杨云帆同学凭借“wonderbox”作品,在全国722件参赛作品中脱颖而出,荣获全国一等奖,管理学院荣获优秀组织奖。本次大赛由教育部思政司、国家网信办社会工作局主办,易班网承办。教育部思政司副司长张文斌、国家网信办社会工作局副局长孙爱萍、上海市教卫工作党委副书记高德毅等出席决赛。大赛以“网络创新实践,实现创业梦想”为主题,面向普通高等学校全日制在校生,通过网络形式报名、评审、展示。参赛高校包括北京大学、复旦大学、上海交通大学、同济大学、天津大学、武汉大学、华中科技大学、四川大学、东华大学等。杨云帆同学于本科期间,先后创办“秒职网”、“送送侠”和“wonderbox”,获得了苏河汇、天使基金等单位近3000万融资支持,并在2015年荣获全国大学生年度人物入围奖、东华大学学生年度人物等荣誉称号。近年来,我校着力培养基础宽厚、富有创新精神、能够参与和创造未来社会发展和应对挑战的人才,全力开展创新创业教育“启航行动”,逐渐形成具有一定规模和特色的创新创业教育,并取得显著成效。管理学院多年来坚持创新创业教育特色,坚持实践育人理念,着力完善创新创业教育课程体系,不断提升大学生创新创业能力,鼓励大学生融入创新创业大潮。
详细内容日前,我校学生艺术团赴港参加第六届香港(2016)国际钢琴邀请赛决赛。经过激烈角逐,人文学院陈诗琦、纺织学院郭笑妍获得四手联弹高级组第二名,外语学院武小丁获独奏青年组精英奖。学校艺术团键盘队自成立以来,在指导教师学校艺术教育中心郑庆华、袁微明老师的指导下,先后参加了多次全国大学生艺术展演、上海大学生国际钢琴比赛、长江杯高校钢琴比赛、中国深圳双钢琴、四手联弹邀请赛等国内钢琴大赛,均荣获大赛的一等奖。此次第六届香港(2016)国际钢琴邀请赛,三位参赛选手是以四手联弹一等奖、独奏二等奖的上海赛区初赛成绩获得进军香港决赛资格的,同时也迈出了进军世界舞台的第一步。据悉,香港国际钢琴邀请赛是由亚洲音乐家协会主办的高素质的钢琴专项比赛。作为东亚最具权威的国际性专业钢琴大赛之一,主办方希望通过此次高素质的比赛,让选手充分发挥他们的音乐才华及对音乐的热诚,并从中找出亚洲未来的钢琴新星。本届大赛的评审团阵容强大,由来自美国、俄罗斯、中国、韩国、台湾、香港、澳门等各国和地区著名钢琴家组成。比赛于2015年11月分别在各分赛场进行了初赛,获得决赛资格后方能被邀请参加香港总决赛。总决赛参赛人数近千人,竞争异常激烈。除比赛之外,组办方还组织了各种专业讲座和大师班。
详细内容3月3日,我校新学期学生工作会议在松江校区图文信息中心第二会议室举行。会议传达近期召开的上海市宣传教育工作会议主要精神,分析我校学生工作面临的新形势和新任务,并就做好今年的学生工作进行动员和部署。校党委副书记刘淑慧出席会议并讲话。学生处、学生就业服务中心、团委等部门负责同志及各学院总支副书记参加会议。刘淑慧在会上强调,作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一是在工作中要讲政治、守纪律。近期,中共中央办公厅印发了《关于在全体党员中开展“学党章党规、学系列讲话,做合格党员“学习教育方案》,这是党内教育从领导干部拓展到全体党员的重要实践,凸显了中央推动从严治党、保证党的先进性和纯洁性的坚定决心。她指出要始终把思想建设摆在首位,强化政治敏感性,树立政治意识。同时在工作中要严守纪律,对上级部门和学校出台的新文件和新规定要加强学习,力戒经验主义,坚持合理合规合法开展工作。二是要结合教育部和上海市有关德育工作开展的要求,聚焦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扎实推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和中国优秀传统文化教育落小、落细、落实。深入开展诚信文化教育、学雷锋活动,让诚信、奉献意识深入人心。高度重视网络文化教育,打造网络思想政治教育阵地,主动在网络空间发布正面的声音,传播网络正能量。三是要加强辅导员队伍建设。对于学校来说,要落实好政策,搭建好平台,强化辅导员队伍的职业能力发展,推动辅导员专业化、职业化建设。要加强一线辅导员的工作指导和思想疏导,切实关心辅导员的思想情绪和工作生活,充分调动辅导员工作的创造力和积极性,带好队伍、用好队伍,团结凝聚好队伍。基层一线的辅导员要保持良好的精神状态和工作风貌,敬业乐业,努力做好育人工作。四是全力做好就业创业工作。就业工作最根本最核心的任务是服务好学生就业,这是切实保证校园和社会稳定和谐的基础。为此,她强调各学院要高度重视就业工作,形成工作合力,积极拓展就业渠道,加强就业指导和服务
详细内容2016年上海市学生艺术设计展“未来设计师”作品征集比赛评选结果近日揭晓,服装学院黄琳智、钱安仪等五位同学合作完成的参赛作品“City-Lines(城市线)3D打印系列鞋履设计”,从全市1600余件征集作品中脱颖而出,荣获高校组银奖(全市三项),并受邀参展2016年上海艺术设计展,在西岸艺术中心与国内外设计大师作品同台展出。本届学生艺术设计展主题是“梦想·未来”,面向全市高校以及中小学征集艺术设计作品,鼓励学生分别从“我”“家”“社区”“上海”四个维度来阐述艺术设计对于一座美丽都市的重要性。我校学子获奖作品“City-Lines(城市线)3D打印系列鞋履设计”灵感来源于上海城市上空纵横交错的电线,围绕3D技术和皮料回收的创意,智慧地表达出对于上海都市的感情、时尚生活的感受以及艺术设计的感动,抒发了对于未来美好生活与美丽都市的向往与追求,作品通过线条的不断变幻和重新组合,呈现出别样且独特的美感。据悉,由上海市教育委员会和上海市文学艺术界联合会主办的学生艺术设计展,是2016年上海艺术设计展中专门为本市学生设置的学生设计校际交流展示活动,旨在培养和发掘具有创意开拓精神的未来设计师,传播创意设计理念,为本市学生搭建艺术设计交流平台,通过展评的方式,遴选优秀设计作品和人才并进行推介和奖励,展示上海学校艺术教育成果。
详细内容新学期伊始,东华师生在春意盎然的校园里开始了新学期的工作、学习与生活。2月29日,校党委书记朱民在相关部门负责同志陪同下,于新学期第一节课来到松江校区教学楼察看课堂教学情况,在课前与师生亲切交流。朱民悉心询问任课教师教学准备、学生出勤和课堂表现,详细了解学生们的假期生活、学业规划等情况,并倾听师生对学校工作的意见建议。看到学生通过选课系统可以自由选修不同难度等级、不同教师和教材的高等数学课程,朱民对此给予肯定,并要求教务部门和有关学院在教学内容设置、教材选择、考核形式与标准等方面继续深化探索,努力形成适用不同专业人才培养需求的教学方案。他还现场叮嘱教育技术服务人员调试好各类多媒体教学设施,多做预案、早作准备、快速响应,切实保障新学期教学工作有条不紊进行。(朱民向任课教师了解教学情况)(朱民与上课学生亲切交流)据悉,本学期我校为本科生共开设2602门次课程,为研究生开设598门次课程。2月27日、28日周末两天,各学院辅导员及学生工作、后勤保卫等相关工作人员放弃休息,全天侯为学生提供注册报到服务。截止到2月29日上午,全校本科生报到率为93.13%,研究生注册率为96.45%。各学院和职能部门相关负责人也来到教室察看课堂情况,确保开学各项教学工作落实到位。
详细内容开学在即,校长蒋昌俊带队检查指导开学前各项准备工作。副校长邱高、陈革,相关部门负责同志陪同检查,深入走访教学楼、学生宿舍、食堂、辅导员办公室等多个教学、生活场所,实地了解新学期各项工作准备情况。在查看过程中,蒋昌俊十分关心开学各项服务举措的细节落实情况。在教学楼,他仔细查看教学照明、教具投放等教室基础设施,详细询问新学期开课准备情况,强调教学无小事,服务要从细处着手,从实际需求着手,为师生营造温馨良好的学习与工作环境。在食堂,饮食安全被蒋昌俊屡屡提及,他叮嘱有关部门要认真做好食品卫生检查与安全规范,确保“舌尖上的安全”。在学生宿舍,蒋昌俊与宿管人员亲切交谈,了解宿舍一站式服务情况。蒋昌俊还专门来到辅导员办公室看望为学生开学忙碌准备的辅导员,勉励他们继续坚持以学生为本,以饱满的热情投入到新学期学生工作当中。(蒋昌俊一行查看教学服务情况)(蒋昌俊一行查看食堂饮食安全)(邱高、陈革听取宿管人员介绍宿舍生活保障情况)每到一处,校领导在认真细致地查看教育教学服务设施、相关准备工作开展的同时,都不时地与相关部门负责同志沟通交流,听取他们对各项工作推进情况的汇报。邱高、陈革强调,各学院和相关部门要切实将开学准备工作抓严抓实抓好,合力为师生返校顺利工作学习提供良好保障。据悉,为确保新学期教学工作的顺利开展,学校教务处、研究生部早在上学期末就发布通知,将报到注册、选课、补缓考等安排提前告知师生。寒假期间,学校对两校区的部分道路、学生宿舍、教学楼、办公楼、食堂等进行了修缮,并根据师生需求,添置了必要的教学生活设施。
详细内容日前,学校召开本科教学工作会议,部署新学期教学工作。副校长邱高出席会议,各学院分管教学副院长、教学秘书及教务处工作人员参加会议。会议由教务处处长姚卫新主持。邱高在会上指出,学校将根据教育部评估中心部署安排2016年普通高等学校本科教学工作审核评估,他详细阐述了审核评估的意义、内容、程序和学校评建主要工作,希望全校上下统一思想,强化“以评促建、以评促改、以评促管、评建结合、重在建设”的认识,以审核评估为契机,推进学校教育教学改革的继续深化,不断提高人才培养质量,高质量地完成评估工作,使学校声誉进一步得到提升。(与会人员认真研读会议下发资料)会上,姚卫新解读了2016年教育部和上海市教委教育教学相关工作要点,并介绍了我校本科教育教学的重点工作,期待学院将工作重点与学校工作相结合,合力不断提高本科教育教学质量。教务处相关负责人还在会上介绍了培养方案修订、各类教改项目申报、工程认证、校内专业评估、卓越工程师计划推进、修购专项计划执行、教学秩序检查及暑期学校等主要工作内容。
详细内容寒假期间,校团委与招生办公室联合组织的“情牵母校,相约东华”寒假招生宣传专项社会实践活动在5个生源地省份的130多所高中举行。活动定向招募我校在读本科生参与招生宣传志愿服务,旨在鼓励在校学生返回生源地高中,以多种形式分享我校鲜明的办学特色、优质的培养模式、丰富的大学生活、填报志愿心得体会等,吸引更多优质生源报考我校。今年是校团委与招办第三次利用假期组织开展招生宣传志愿服务专项社会实践活动。经过前期经验积累和广泛动员,共有来自12个学院的140名志愿者参与了此次活动,其中安徽省36人,江苏省28人,山东省28人,上海市22人,浙江省26人。在寒假招生宣传过程中,志愿者们带着对高中母校的思念和对东华的热爱,返回生源地开展活动。他们不仅充分利用学校印发的宣传资料,还自制精美的海报、宣传PPT等供学弟学妹参考。他们亲切地与学弟学妹们交流自己的大学生活,从衣食住行到社团活动,从大学备考到大学学习,充分展示了东华学子良好的精神风貌。招生宣传志愿者或开展专场宣讲,或进驻班级小班化辅导,并充分利用新媒体传播方式,在生源地高中QQ群、微信开展答疑并发布宣传资料,得到广泛关注。同时,志愿者们也以过来人的身份与即将参与高考的学弟学妹们分享自己的感悟,为他们排忧解难,加油打气,得到招生宣传高中师生广泛的认可和欢迎。环境学院谈颖同学表示,“作为一名东华大学的校园大使我感到万分荣幸,也为自己能站在高中母校的讲台上宣讲而感到万分骄傲。同时,也感谢东华大学以及高中母校能够给我这样的机会,让我不断地认识自己、锻炼自己、改善自己。”信息学院陈敏同学说,“在宣讲前老师让我以一个过来人的身份向学弟学妹们提提建议、分享分享经验。结束后老师在班级里说,这样的好活动要届届相传。”据介绍,为保障招生宣传活动有效开展,并提高招生宣传志愿服务的能力和水平,校团委与招办还开展了系统的专题培训,涉及志愿填报、招生计划解读、外出活
详细内容日前,由共青团中央、全国学联主办的2015年度寻访“中国大学生自强之星”活动获奖名单揭晓。我校纺织学院本科生任宇获评“中国大学生自强之星”称号,化工生物学院硕士生李鑫、本科生龚芬,机械学院本科生陈诺,服装学院硕士生季维雅,环境学院硕士生戴若彬,纺织学院硕士生李健男、本科生贺鹏飞等7名学生获得“2015中国大学生自强之星提名奖”。任宇是东华大学纺织学院一名刚刚退伍的大学生,曾于2013年9月作为一名大三在校生报名入伍。在部队期间,他先后担任连队文书和副班长,2014年度被所在部队评为“优秀士兵”,记“嘉奖”一次。在即将退伍返校的2015年,接到了举行以纪念抗战胜利70周年为主题的盛大阅兵的文件,任宇下定决心“一定要踢着正步经过天安门”,实现阅兵梦。为了这个梦想,任宇经历了78天单兵基本功强化集训,每天训练12小时以上,睡眠不足6小时,脚腕和膝盖肿了4、5次,进驻北京阅兵训练基地后,阅兵训练内容转入了单排面训练和方队合练,平均每人每天正步行走7公里,饮水10斤,白天绑着8斤重的沙袋训练。经过严格的训练最终成为抗战胜利70周年阅兵——雁门关伏击战英雄连英模部队方队的一名战士,并因在阅兵工作中,政治思想过硬,训练成绩优异,被阅兵联合指挥部授予“嘉奖”,被方队评为“阅兵训练先进个人”。李鑫,化工生物学院硕士生,现为中国材料研究学会、中国复合材料研究学会、中国光学学会等多个国家级学会总会会员。大学至今,获得国家级奖项5项和省级奖项6项;在国内外SCI期刊发表论文10多篇(第一作者7篇),获得授权发明专利等总计10余项。龚芬,化工生物学院本科生,成绩优异,获得2013年上海市学生阳光体育大联赛(高校组)攀岩比赛速度季军,2014年中国大学生攀岩锦标赛(南区)甲B女子速度冠军,2015年第十三届全国大学生攀岩锦标赛甲A女子速度冠军。陈诺,机械学院本科生,东华大学“智力助残”志愿者服务队队长
详细内容Contact Us
67792129
67792127
67792126
6779285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