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13日,“上海爱心教室”交接仪式顺利举行。东华大学副校长陈革、肯尼亚莫伊大学校长艾萨克·考茨基(Issac Kosgey)教授、莫伊大学理事会成员,以及莫伊大学孔子学院中方院长范秀华分别通过线上或线下出席了此次仪式。在致辞中,考茨基校长高度评价了智慧教室的建设成果,认为这一项目将为提升教学质量和促进中肯教育文化交流注入新的活力。东华大学副校长陈革在讲话中强调了“上海爱心教室”作为数字化平台的重要意义,期待其成为知识传播与交流的新载体,为中非高校之间搭建起数字教育的桥梁,并展望了智慧教室在未来教学与科研中的广泛应用。据悉,“上海爱心教室”项目由上海市政府协调,上海宋庆龄基金会资助,东华大学负责采购相关设备并在莫伊大学搭建了两间现代化智慧教室。项目实施过程中克服了设备运输、清关、安装、试用及培训等重重困难,最终顺利完成智慧教室的建设并投入使用。未来,东华大学将在“中非高校百校计划”和“中非高校联盟”机制框架下,以智慧教室为抓手,致力于建设“中非数字教育区域合作中心”,进一步深化对非教育合作与交流,为构建中非命运共同体贡献东华力量。
详细内容12月13日,由共青团上海市委员会指导,上海市学生联合会主办,共青团东华大学委员会、共青团上海市长宁区委员会、东华大学研究生会承办的“青春为中国式现代化挺膺担当——第十七届上海高校研究生会学习交流活动”在东华大学延安路校区举办。团市委挂职副书记唐志宇、长宁区副区长顾洁燕、东华大学党委副书记李成龙出席,市学联代表、全市高校研究生会主席团成员、长宁团区委相关同志、上海市团校及上海市政治学会专家等逾90人参加活动。东华大学党委副书记李成龙致辞开幕式上,李成龙代表东华大学致辞。他指出,上海高校研究生会学习交流活动创办于2005年,至今已经连续举办十七届。本次活动在“全过程人民民主”理念提出5周年之际,由学校和长宁团区委联合承办,旨在让同学们沿着习近平总书记的长宁足迹深入研学,并将所学转化为实际行动,推动全过程人民民主在上海乃至全国的深入实践,青春为中国式现代化挺膺担当。全过程人民民主最佳实践地青年实干家行动启动仪式开幕式上,唐志宇、顾洁燕、李成龙共同发布了“全过程人民民主最佳实践地青年实干家行动”。后续将通过该行动助力全过程人民民主青春实践、促进区校合作共赢,号召全市高校大学生共同参与区域政务
详细内容“长命富贵”“状元及第”“龙凤呈祥”“松鹤延年”,一个又一个朴素又美好的愿景在一件件蓝印花布展品上灿然绽放。12月13日上午,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蓝印花布印染技艺搬进东华大学,“技艺·记忆——南通蓝印花布展”在东华大学上海纺织服饰博物馆开幕。上海市文创办副主任刘波英,东华大学党委书记刘承功、原党委副书记崔运花,南通大学党委副书记、校长杨宇民出席开幕式。刘波英表示此次展览不仅展现了传统时尚文化之美,更是“长三角”强强联手,以文化传承驱动时尚创新,推进传统文化创造性转换和创新性发展的成功尝试,也希望东华大学能够为上海的时尚之都建设做出更多贡献。杨宇民介绍了南通大学的发展情况,并表示蓝印花布艺术研究是南通大学特色文化品牌之一,学校成立了蓝印花布艺术研究所,是全国首个把国家级非遗项目引进来的高校。他期待与东华大学以及更多学术机构、文化机构携手合作,共同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为建设文化强国、筑牢民族复兴的文化根基作出更大贡献。刘承功对到场嘉宾表示感谢,并宣布展览开幕。展览中,“记忆、技艺、传统、创新”四个部分内容,将蓝印花布传统的清雅魅力和现代的无限活力呈现在观众眼前。衣服
详细内容12月11日,党委书记刘承功在松江校区会见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巴音郭楞蒙古自治州(以下简称“巴州”)党委书记任广鹏一行,副校长陈革出席。刘承功对任广鹏一行表示欢迎。他表示,学校一直以来坚定贯彻新时代党的治疆方略,在教育部领导下持续开展对口援疆工作。他强调,学校将进一步发挥学科专业优势,提升科技赋能新疆纺织产业发展能力,推动双方战略合作取得实质性进展和成效。任广鹏对东华大学热情接待表示感谢,并简要介绍了巴州经济社会发展情况。他表示,东华大学科研实力雄厚,学科特色鲜明,希望与学校进一步深化合作交流,提升合作能级,发挥高校教育、科技、人才优势,为新疆纺织服装产业高质量发展赋能。库尔勒经济技术开发区、巴州政府、巴州商务局、巴州驻上海联络处相关负责人陪同,我校党委办公室、科研院等相关职能部处负责人参加会见。
详细内容12月14日,第四届周世逑公共管理论坛暨新质生产力与公共管理理论创新学术研讨会在延安路校区举办。党委副书记、纪委书记耿绍宁出席开幕式并致辞。来自政府机关、高校、科研院所的专家学者与会。论坛由人文学院院长张科静主持。(论坛现场)(耿绍宁致辞)耿绍宁在致辞中向出席论坛的领导、专家表示欢迎,对长期以来关心支持学校发展的各界朋友表示感谢。她希望与会专家学者进一步聚焦党的创新理论进行系统化、学理化的研究阐释,紧密结合中国式现代化实践,揭示新质生产力蕴含的道理、学理、哲理;进一步聚焦知识体系的构建,挖掘中国特色公共管理的成功经验,为构建中国自主的公共管理知识体系献计献策;进一步聚焦推动研究成果用于立德树人,不断提高哲学社会科学思政育人的功能,共同为建设教育强国贡献新的更大力量。(主旨论坛)主旨论坛上,复旦大学竺乾威教授围绕党政关系及其对决策体制的影响进行深入探讨,重点分析了党政组织分立、职能合一模式下的决策矛盾。南京大学童星教授强调应从影响因素而非要素的角度理解生产力,公共管理既要充分利用新质生产力提升效能,又需主动适应其发展进行变革。《公共管理学报》主编、哈尔滨工业大学米加宁教授认为,新质生产力
详细内容12月12-13日,河南省工业和信息化厅党组成员、副厅长常继红带领河南省纺织服装产业链重点企业来我校调研交流并开展供需对接活动,副校长陈革出席交流座谈会。河南省工信厅二级巡视员寇守峰、消费品工业处处长仝宝琛、消费品工业处二级调研员李丽、三十多位企业代表,以及我校相关职能部处负责人、学院代表教师参加座谈交流。陈革代表学校对常继红一行表示欢迎,并介绍了学校概况。他表示,东华大学与河南省素来保持良好的合作关系,期待双方在更高层次、更宽领域深入合作,为中部地区崛起贡献东华智慧方案。常继红对东华大学的热情接待表示感谢。她表示,东华大学科技创新实力雄厚、人才资源优势集聚,希望发挥东华大学学科特色优势,为河南省纺织行业科技、绿色、时尚发展注入新动能。活动期间,科研院产学研合作处处长刘亚男介绍了学校科研工作情况,纺织学院李发学教授和张瑞云教授,分别就“纺织材料科技创新发展”和“纺织品科技创新趋势”主题作报告。河南省工业和信息化厅领导和河南省纺织服装产业链重点企业代表还参观了学校科技成果展示馆和纺织实验中心。
详细内容近日,第49届ICPC国际大学生程序设计竞赛亚洲区域赛(昆明)在云南大学举办。在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院黄永锋老师的指导下,由计算机科学与技术2021级学生刘青山、智能科学与技术2022级学生杨韵清、电子信息工程2023级学生金浩帆组成的“可视境界线”队,经过激烈角逐夺得金奖。在比赛中,“可视境界线”队的成员展现出良好的专业素养和团队协作能力。他们凭借出色的编程技巧和默契配合,成功攻克了一个又一个难题,在众多参赛队伍中脱颖而出,时隔十四年,再次为我校夺得金牌。学校于1999年组建东华大学ACM协会,由计算机专业教师担任协会社团指导老师,旨在培养我校学生对算法及程序设计的兴趣,提高学生程序设计水平。多年来,社团持续开展一系列学科知识能力培养和科技竞赛竞技活动,通过普及程序设计知识,开展校内挑战赛、模拟赛,指导多名学生在国际大学生程序设计竞赛、中国大学生程序设计竞赛、天梯赛、蓝桥杯和上海市大学生程序设计等竞赛中斩获佳绩。先后获ACM/ICPC 国际大学生程序设计竞赛世界总决赛第27(全球3000支队伍)、亚洲菲律宾马拉松赛区第2名;累计获得各类科技竞赛国际级奖项54项、国家级奖项115项、省部
详细内容近日,化学与化工学院宣为民特聘研究员课题组在多酸基金属有机框架领域再获新进展。该工作近期以《高核多金属氧酸盐基金属有机框架用于光催化氧化C-C键断裂》(High-Nuclearity Polyoxometalate-Based Metal-Organic Frameworks for Photocatalytic Oxidative Cleavage of C-C Bond)为题发表在国际知名期刊《德国应用化学》(Angewandte Chemie International Edition)上。该课题组成功开发了一种创新策略,通过调控高核POM簇{P8W48}内核氧和端基氧的反应活性,从而合成了前所未有的基于{P8W58}和{P8W64}的高核多酸基金属有机框架HNPOMOF-1和HNPOMOF-2。值得注意的是,{P8W58}和{P8W64}是构建MOF材料中核数最高的POM单元。其中HNPOMOF-1展现出三维框架结构,并在其笼状空腔中包含裸露的羧酸基团;HNPOMOF-2 则呈现出二维层状结构,这一特性使其可以轻松剥离为超薄纳米片(HNPOMOF-2NS)。进一步研究表明,经过
详细内容12月11日,英国皇家艺术学院肯·尼尔副校长访问我校,就推进两校交流合作举行年内第二轮双边磋商。双方充分肯定了前期沟通交流成果,并围绕重点领域合作项目及彼此关切的重点事项深入交换意见,达成广泛共识。校长项延训在会见肯·尼尔副校长时指出,皇家艺术学院院系及研究中心设置特色鲜明,与东华大学的优势学科和发展方向以及上海市产业布局高度契合。尤其上海所处的长三角地区是中国经济最活跃、开放程度最高、创新能力最强的区域之一,双方的交流合作具有良好的区位优势和带动效应。期待双方早日推动合作平台落地,探索双赢、多赢的可持续合作模式,打造立足上海、辐射长三角、面向全中国的设计教育高地,在促进皇家艺术学院在中国市场取得更大发展的同时,也为设计教育和产业发展做出更大贡献。(项延训会见肯·尼尔)肯·尼尔指出,皇家艺术学院的办学理念是通过艺术、设计和建筑等为社会、文化和公共利益带来积极影响,并始终致力于与世界各地建立有意义且互惠互利的合作关系。学校立足全球化战略布局,高度重视中国市场尤其是与东华大学的交流合作。希望双方能在上海这样极具创新性与创造力的城市,共同搭建开放包容的交流平台,并以此为基点,辐射带动更多与中
详细内容12月13日下午,上海高校戏剧文化育人联盟启动仪式暨“上海市校园大师剧集中展演”活动在上海戏剧学院昌林校区举行。我校原创大师剧《钱宝钧》参加了“上海市校园大师剧集中展演”活动。上海市教卫工作党委副书记、市教委副主任顾红亮以及联盟成员单位学校相关负责人出席成立仪式。我校党委副书记李成龙出席并参与启动上海高校戏剧文化育人联盟。(上海高校戏剧文化育人联盟启动仪式现场)(《钱宝钧》剧参与“上海市校园大师剧集中展演”活动)本次参与展演的《钱宝钧》剧片段由服装与艺术设计学院表演系副教授李雪涛执导,影视戏剧表演专业2022级学生承演。我校原创大师剧《钱宝钧》创作于2014年,是上海市首批培育的校园原创大师剧之一。该剧植根于我校70多年办学历史所蕴含的文化基因,自2015年起每年面向新进教职工及新生进行展演,是大学生思政教育和师德师风教育的生动校本教材,融盐于水地给师生以启迪和引领,助力培养时代新人。
详细内容为深入贯彻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和全国教育大会精神,落实落细党中央、国务院关于高校毕业生就业创业工作各项决策部署,12月11日,学校召开“稳根基•提质量”为主题的2025届毕业生就业创业工作研讨会。党委副书记李成龙、相关职能部处负责人、各学院党委副书记和学生就业服务中心全体成员参会,会议由学生就业服务中心副主任李静老师主持。会上,李成龙副书记认真听取了各学院关于2025届毕业生就业工作情况的详细汇报,对各学院在攻坚克难、促进2024届毕业生就业工作中所取得的显著成绩给予了高度评价与充分肯定。他强调,在新的一年里,全校上下要继续努力,并对2025年就业工作提出了具体要求。一是融入人才培养,构建全新生态。就业工作与人才培养要紧密结合,共同构建立德树人的新生态、新格局,增强各系统工作的协同性,为学生的全面发展创造有利条件。二是拓宽就业渠道,提升岗位供给。要提高就业岗位的针对性和有效性,扎实开展访企拓岗行动,大力推进就业实习基地的建设。同时,要重视与校友企业的合作,并关注海外市场所带来的就业机遇,为学生提供更多元化、更高质量的就业岗位。三是深化生涯教育,树立正确观念。生涯教育要作为全员全过程全方位
详细内容12月11日,教育部人事司在东华大学宣布了教育部党组的任免决定,项延训同志任东华大学校长、党委副书记,俞建勇同志不再担任东华大学校长、党委副书记职务。教育部人事司司长徐青森同志出席会议并讲话。上海市教卫工作党委书记沈炜同志出席会议。会议由东华大学党委书记刘承功主持。教育部人事司、上海市委组织部、上海市教卫工作党委有关处室负责同志出席会议。学校领导班子成员,两院院士,党委委员、纪委委员,中层干部,教授和其他教职工代表等参加会议。项延训同志简历项延训,1979年5月出生,研究生,工学博士,中共党员,教授。曾任华东理工大学党委副书记,东华大学党委副书记。
详细内容12月11日,东华大学声通科技基金捐赠仪式在松江校区举行。东华大学副校长、上海东华大学教育发展基金会理事长阎林平,声通融智集团董事长、工业自动化95级校友汤敬华,声通融智集团党支部书记、自控95级校友徐向峰,声通融智集团投资总监、自动化01级校友颜海兴,校发展联络处处长、上海东华大学教育发展基金会秘书长沈洁,信息科学与技术学院党委书记王直杰,院长沈波,副院长张义红、蒋学芹及相关教师代表与会。仪式由学院党委副书记郭姗主持。仪式上,汤敬华向母校母院捐资100万元,设立“东华大学声通科技基金”,用于支持信息科学与技术学院人才培养、学科建设等相关工作的开展。阎林平代表上海东华大学教育发展基金会与汤敬华签订了捐赠协议,并授予捐赠证书;沈洁为汤敬华送上东华纪念文创产品;沈波与汤敬华一起为信息科学与技术学院“声通科技讲坛”揭牌。(“声通科技讲坛”揭牌)阎林平对汤敬华校友一行的到来表示欢迎,对他特别关心学校学院的发展建设表示感谢。他指出,校友是学校宝贵的财富,反哺母校诠释了校友们对母校的热爱和深情。希望学校和校友之间建立更加可持续、共赢发展的“校友+”联系,进一步畅通双方信息沟通渠道,加强情感交流与联
详细内容12月11日上午,江西省九江市副市长陈水连一行来校调研交流。校长俞建勇出席交流座谈会。(座谈会现场)俞建勇代表学校对陈水连一行表示欢迎,并简要介绍了学校概况和最新发展。他表示,东华大学作为特色鲜明的高水平研究型大学,积极对接国家重大战略和产业发展需要,服务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九江市纺织产业历史悠久,校地双方合作空间广阔,学校将发挥教育、科技、人才优势,深化产学研合作,为九江市纺织产业发展作出东华贡献。陈水连对东华大学的热情接待表示感谢。他表示,九江是江西省纺织工业的发源地,发展基础优越,当前正全力推进纺织服装产业转型升级,希望与东华大学建立全面战略合作,充分发挥东华大学学科特色优势,在产业规划、科技支撑、成果转化等方面建立长期合作机制,为九江市高质量发展注入新动能。九江市濂溪区、驻沪办、商务局、工信局、贸促会、德安县、共青城高新区等相关负责人,以及我校校长办公室、科学技术研究院、化学与化工学院、纺织科创中心、纺织学院等相关负责人和老师参加调研座谈,并就双方交流合作深入探讨。
详细内容Contact Us
67792129
67792127
67792126
6779285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