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促进上海高校共享推广生命教育实践工作的优秀经验、凝聚共识、推动未来发展。12月24日,由上海市教委德育处立项支持、上海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发展中心指导的上海高校生命教育实践工作案例展示交流会在我校顺利举行,上海市教委德育处副处长杨长亮、我校党委学生(研究生)工作部副部长马欣等与会。此次会议聚焦生命教育实践活动的典型工作经验,吸引了全市40所高校的学生工作部门负责人、心理中心主任和骨干教师、学院副书记和辅导员代表共120余人参与。会议邀请到同济大学心理健康教育与咨询中心专职咨询师陆可心、我校心理健康教育与咨询中心教研室负责人江娥、上海师范大学教育学院学生工作办公室主任耿婕、上海应用技术大学人文学院的辅导员庄园、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学生工作指导委员会辅导员葛贇、上海电子信息职业技术学院电子技术与工程学院辅导员张竹分享了6个各具特色的生命教育实践典型案例,涵盖了不同形式的创新尝试。她们分别从开辟生命故事分享空间、构建生命教育与思政育人体系、形成助老义工的医教共建新形式、以节日为载体打造家校社协同“生命化”的教育过程、结合专业培养开展生死教育课、设计园艺融合五育元素的生命教育系列活动,充分展现出生
详细内容12月21日,中共中央宣传部原副部长、第十三届全国政协文化文史和学习委员会副主任王世明应邀为我校师生作《关于文化自信的学习思考》主题报告。党委书记刘承功出席报告会,并在会前会见了王世明。党委常委、党委宣传部部长任晓杰主持报告会。(王世明作报告)(报告现场)王世明围绕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文化自信的重要论述,结合在宣传思想文化战线的长期工作经验和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深刻学习感悟,从文化自信的本质含义、重要功能和基本支撑三个方面作出全面阐释。他指出,文化自信就是坚信我们选择中国共产党的领导、选择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是完全正确的,为我们完成强国建设、民族复兴伟业的历史使命提供强大精神力量。他从中国立场、中国价值和中国追求三个维度阐述文化自信的基本支撑,着重分享了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所蕴含的“唯物”“利他”“生生”等关键词的理解与思考,勉励师生在深入学习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汲取奋斗精神,塑造中华民族刚柔并济的精神品格。报告主题鲜明、内容丰富,对师生进一步学习领悟习近平文化思想的科学内涵和时代价值,坚定文化自信、夯实文化根基、增强文化自觉提供了重要的学习指导。校文明委委员,文科学院、部、中心负责人,文科
详细内容12月21日至22日,2025年全国硕士研究生招生考试进行。学校高度重视,严格按照教育部和上海市研考工作要求,精心组织安排,考点工作整体平稳有序顺利。研考首日,校长项延训、副校长陈革在东华大学国家教育考试指挥中心线上出席上海考区考前调度会,汇报东华大学考点准备和开考情况。今年,我校共设有79个考场,分布在延安路校区和松江校区2个考区,共计2300余名考生(含报考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招生单位近200名考生)在东华大学考点参加考试。项延训考前认真听取了考务工作落实情况的汇报,开考后带领相关部处负责人巡视考场,实地查看入场安检处、试卷收发室、考务办公室、备用考场等地,慰问一线考务人员和学生志愿者。研究生招生考试是重要的国家教育考试,是国家选拔优秀人才的重要途径。为高质量完成2025年“平安研考”目标,学校高度重视、周密部署,成立研考工作领导小组,组织召开协调会,研究生院与党委办公室、校长办公室、纪委办公室(监察处)、宣传部、学生处、信息化办公室、后勤服务中心、保卫处、教育技术服务中心等部门通力协作,共有200余名教职工(志愿者)参与考务工作,为研考工作顺利进行提供了坚强后盾和可靠保证。为营造安全
详细内容为进一步推动学校数字赋能思政工作更高质量发展,12月20日,党委副书记李成龙带队赴华中科技大学、武汉理工大学调研交流。华中科技大学党委副书记张耀、武汉理工大学副校长张笛接待我校一行,我校党委学生(研究生)工作部负责人及相关学院辅导员代表,华中科技大学、武汉理工大学相关部门负责人参加交流。李成龙对兄弟高校的精心准备表示感谢,指出,华中科技大学、武汉理工大学近年来持续探索教育数字化转型升级的有效路径,从育人理念、资源投入和内容设计上深入推进数字赋能思政育人,工作取得了突出成效。希望我校以此次调研为契机,深入学习借鉴兄弟高校在数字思政建设及数字赋能“一站式”学生社区建设等方面的先进经验,探索建立常态化长效化的合作交流机制,共同推动学校数字思政工作取得新突破。(座谈交流现场)张耀、张笛对我校一行调研交流表示热烈欢迎,并详细介绍了华中科技大学、武汉理工大学在教育数字化转型、数字赋能思政教育、“一站式”学生社区建设、网络思政平台搭建等方面的工作思路和特色做法。调研期间,李成龙一行参观了华中科技大学师生服务中心、紫菘“一站式”学生社区,实地考察了武汉理工大学智能体测中心、未来学习中心、图书漫游中心、
详细内容12月21日,东华大学福建校友会2024年年会在泉州隆重召开。副校长、校友会执行会长阎林平一行出席大会。发展联络处、纺织学院和复旦大学、上海交通大学、同济大学等多所兄弟院校福建校友会负责人应邀参加。一百余名福建校友齐聚一堂,共同见证这一年度盛会。会上,阎林平代表学校向广大福建校友们表达了最诚挚的问候和最衷心的祝福。他简要回顾了学校一年来的发展成就,并强调这些成绩的背后离不开东华人的不懈努力,更离不开广大校友的深切关怀和鼎力支持。阎林平指出,校友们在各自领域的卓越表现,不仅是学校教育成果的最佳证明,更是激励学校砥砺前行、拼搏进取得到强大动力。他特别提到,福建是纺织鞋服产业大省,与学校的强势学科高度关联,未来,希望校友与校友之间、校友与母校之间紧密联系,携手共织经纬华章!在鲤城期间,阎林平一行还走访参观了泉州海天材料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海天材料)以及iPRENE方案中心等校友企业,并与针织81级校友、福建校友会会长、海天材料董事长王启明等校友们深入交流座谈,了解校友们的事业发展情况和行业发展趋势,为做好校友服务工作打下坚实的基础。
详细内容2024年12月20日上海市女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颁奖仪式在上海交通大学顺利举办。我校推荐项目斩获创业组一等奖1项、创意组三等奖8项,学校获奖数量居全市高校首位,获优秀组织奖。本次大赛由上海市妇女联合会、上海市教育委员会、上海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以及上海市杨浦区人民政府联合主办,以“巾帼新力量 慧创赢未来”为主题,于6月启动,设置创业组、创意组两个赛道,吸引了来自55所高校、11个区妇联的1400余人注册参与,报名项目1185个,参赛项目1094 个,49 个项目入围市级决赛。我校创新创业学院精心组织48组项目团队参赛,共有12组项目成功晋级决赛。在激烈比拼中,由李俊老师指导的《高效抗菌抗病毒杂化材料》项目团队凭借其创新的技术理念和出色的市场应用前景,夺得创业组一等奖。颁奖典礼上,我校创业组一等奖获得者纪晓寰作为仅有的四位项目路演代表之一,以生动的讲述和精彩的展示,全面展现了项目的核心技术和市场潜力,同时也向与会嘉宾和观众传达了我校女大学生勇于探索、敢于创新的精神风貌。此次大赛不仅是对我校创新创业教育工作的一次全面检验,更是对我校女大学生创新创业能力的一次有力证明。未来,创新创业学院将
详细内容日前,教育部传来喜讯,我校服装与艺术设计学院艺术设计第二党支部与机关学生就业服务中心党支部创建“全国第三批党建工作样板支部”顺利通过项目建设验收。2022年3月以来,两个党支部在创建周期内始终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贯彻新时代党的建设总要求和新时代党的组织路线,严格对照建设目标和新形势新要求,深入开展对标争先,以示范创建促质量创优,以丰富建设成效圆满完成建设任务。艺术设计第二党支部自获批创建“全国党建工作样板支部”以来,在校、院党委的坚强领导下,牢固树立“设计为人民服务”的理念,以立德树人为中心,坚持党建引领学科发展,主动对接服务国家重大战略和地方经济社会发展需求,通过建立学科智库党建联建的双融合、双促进模式,创新探索专业课程、思政教育与党建工作的设计育人融合路径,立足设计服务城乡建设,建立文化“展示力”到文化“生产力”的发展路径,形成了“党建引领发展,文化振兴乡村”“全国联合毕业设计”“我为乡村种风景”等一系列特色品牌和标志性成果,凝练成“红色”“设计”“文化”三张支部党建工作的名片,充分发挥了党支部的示范带头作用,获得了良好的社会效应和美誉度。支部书记工作室也
详细内容(陈革和吴井军共同为基地揭牌) 12月19日,“东华大学•中教未来产教融合基地”签约揭牌仪式在东华大学延安路校区举行!副校长陈革,中教未来国际教育集团董事长吴井军,联合学院党委书记林文伟,继续教育学院副院长(主持工作) 刘峰涛,中教未来国际教育集团副总裁张洪波等出席。相关项目负责人及主管与会。仪式由林文伟主持。(吴井军和刘峰涛现场签约) 陈革对吴井军一行表示欢迎,他表示,此次东华大学•中教未来产教融合基地的揭牌成立,是共享校企资源、实现双方优势互补的重要里程碑。他希望以此为契机,进一步探索成熟的市场化合作模式,创新继续教育发展举措,实现双方协作共赢、双向赋能。 吴井军分享了中教未来近几年来在教育领域取得的成果,表示未来将与继续教育学院展开深度合作,将东华大学的学科资源、教育科研实力,与中教未来教育集团的市场化机制相结合,在高端企业人才培养项目上实现新突破,为学员提供多元的学业及职业发展通道。 仪式上,吴井军和刘峰涛现场签约,陈革和吴井军共同为基地揭牌。
详细内容12月19日,“青春筑梦 勇建新功”第四届长三角地区高校“新时代·中国说”大学生讲师邀请赛在上海理工大学举办。我校“学习进行时”学生理论宣讲团参加比赛并荣获二等奖及最佳人气奖,学校荣获优秀组织奖。“坚持真理、坚守理想”,筑牢信仰之基; “践行初心、担当使命”,勇立鸿鹄之志;“不怕牺牲、英勇斗争”,永葆奋斗之姿;“对党忠诚、不负人民”,厚植为民之心……学校“学习进行时”学生理论宣讲团以“挺膺担当新使命,传承奋进东华人”为主题,围绕“回首峥嵘岁月”、“赓续奋斗精神”、“铸就奋进画卷”三个篇章,讲述在伟大建党精神及上海城市精神的指引下,东华大学作为新中国建立的第一所纺织高等学府,积极发挥教育、科技、人才优势,以“顶天立地”的科技成果服务国家重大战略需求和区域经济社会发展,以“接地气”的科学研究服务人民美好生活的奋进故事,引导广大青年传承红色基因、赓续精神血脉,在新时代新征程立报国强国大志向、做挺膺担当奋斗者。(“学习进行时”学生理论宣讲团在比赛现场)据悉,本次比赛由上海市教卫工作党委、上海市教委指导,由易班网协办,来自长三角地区的10所高校共同举办。活动是深化“课程思政”教育教学改革、促进长
详细内容近日,我校党委副书记李成龙应邀赴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乌鲁木齐市参加新疆教育大会,并赴巴音郭楞蒙古自治州(以下简称“巴州”)开展调研及座谈。我校科研院、纺织学院、服装与艺术设计学院及援疆教师代表一同出访。12月17日,在新疆教育大会上,李成龙代表东华大学与巴州副州长阿依先木·吉力力、自治区棉花产业发展领导小组办公室主任梁勇共同签署共建研究院战略合作框架协议。会后,一行赴巴州库尔勒经济技术开发区开展调研,与巴州党委书记任广鹏,党委副书记、教育工委书记张鑫,副州长阿依先木·吉力力,库尔勒经济技术开发区党工委书记黄新怀等见面会谈。通过实地调研园区纺织服装龙头企业、座谈交流等方式,深入了解、探讨当前纺织服装产业转型升级问题短板,助力提升纺织服装产业科技创新水平,推动巴州纺织服装产业高质量发展。巴州人大常委会、科技局、工信局、教育局,新疆科技学院、巴音郭楞职业技术学院等相关人员参加座谈会议。(交流座谈会)座谈会上,李成龙对巴州各级领导和各企业的热情接待表示感谢。他表示,学校坚定贯彻新时代党的治疆方略,扎实做好对口支援的各项工作。新疆正在成为我国纺织服装产业集聚发展的新高地,校地双方合作空间广阔,学校将
详细内容12月16日,百联集团党委书记、董事长叶永明一行来校调研交流。校党委书记刘承功出席座谈会。百联集团副总裁孙伟、百联股份公司董事长张申羽、百联资产控股公司董事长陆红花、百联集团战略中心负责人周昱,我校服装与艺术设计学院、旭日工商管理学院、国际时尚科创中心及相关职能部处负责人、教师代表参加座谈交流。(调研交流座谈会现场)刘承功对百联集团叶永明一行表示欢迎。他指出,学校在时尚设计领域有着深厚的底蕴和独特的优势,希望双方能够以此次交流为契机,互融互通、共建共享,携手打造具有鲜明地域特色与国际影响力的时尚设计产学研合作平台,为上海时尚产业发展和人才培养注入新活力。叶永明对我校在时尚设计与创新领域取得的成果表示赞赏。他表示,希望双方能够进一步加强合作,优势互补,围绕上海时尚产业园区建设和时尚消费品重点产业布局规划,强化设计赋能,深化产学研融合,共同推动时尚产业的集聚与发展。座谈会上,百联集团系统介绍了集团内部推进时尚消费品产业建设发展情况。我校服装与艺术设计学院院长李俊,上海市创意产业协会副会长、管理学院沈蕾教授等与会专家分别就时尚消费、产业发展、数智赋能等方面开展交流。双方一致认为,加强校企合作
详细内容“中国纺织行业在稳定宏观经济大盘中发挥着‘压舱石’作用,也是服务全球发展的中坚力量。”刚刚召开的2024年中国纺织大会指出要全面推进纺织产业集群治理现代化,以两化融合催化纺织产业提质升级。同期,专业学科期刊集群化建设已形成业界共识。12月18日,东华大学期刊理事会年会暨校企合作论坛在校召开,大会由期刊中心(情报研究所)、全国产业用纺织品科技情报站主办,东华大学学科专家、上海市科技期刊相关负责人、权威数据库机构及200多家期刊理事单位代表就行业最新技术趋势及成果转化展开分享和商谈,打造行业和专业学科刊群集合发展共同体。(开幕式)开幕式上,副校长刘淑慧欢迎各位专家和企业代表到会,介绍了东华大学作为国家“双一流”建设高校,落实校第十一次党代会战略部署,坚持以服务国家战略推动产业升级为导向,为发展新质生产力提供坚实人才支撑,不断推动校企产学研用合作的深入发展。她充分肯定了期刊理事会在主动对接国家战略、人才培养和纺织行业高质量发展中的重要作用,希望与会同仁通过期刊理事会平台,继续深化校企之间在科研攻关、人才培养、专利成果转化与推广应用等方面的深度合作,为纺织工业壮大产业集群培育新质生产力作出积极
详细内容12月13日,人文学院“学思先锋”硕士研究生党支部举行“明体达用学悟文化思想,凝心铸魂担当时代使命”第218期周五论坛。校党委副书记、纪委书记耿绍宁,人文学院党委书记韩哲宇,党委副书记、院长张科静,党委副书记资雪琴,学生工作办公室主任汪永安,学生党建辅导员穆莉,以及服装与艺术设计学院国旗护卫队党支部、旭日工商管理学院“领雁先锋”宣讲团党支部、外语学院研究生第一党支部、马克思主义学院马理硕党支部等共同参加。耿绍宁在讲话中指出,要深刻把握习近平文化思想的重大意义,充分发挥哲学社会科学相关专业优势,在建设习近平文化思想最佳实践地中持续发力。她勉励党支部要努力建设有理论、有实践、有效果的品牌活动,并就提出三点建议:一是要具备更加鲜明的理论特征,注重学好、讲透并在实践中运用好党的创新理论;二是要具备更加鲜明的专业特征,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有机组成部分,应从专业维度深化对新时代党的创新理论的研究阐释;三是要具备更加鲜明的品牌特征,各类活动应紧密结合专业特长,充分凸显东华特色,打造出具有辨识度和吸引力的品牌项目。论坛在庄严的国歌声中拉开帷幕。“学思先锋”硕士研究生党支部书记张
详细内容近日,我校机械工程学院彭倚天教授团队在摩擦调控研究方面取得了重要进展,相关成果发表在Nature子刊《Nature communications》(自然·通讯)上。东华大学为第一单位,机械学院博士生宿好阳为第一作者,西南交通大学张宏林和孙军辉为共同第一作者,彭倚天教授为论文唯一通讯作者。全球约30%的一次能源通过摩擦而耗散掉,降低摩擦系数、减少摩擦能耗是推动制造业绿色低碳发展的重要途径之一,但降低机械零部件表面摩擦仍然面临巨大挑战。彭倚天教授团队提出了一种机械应力预摩擦方法,实现了表面摩擦系数的显著降低,摩擦系数降低了六倍。论文基于扫描开尔文力显微镜和第一性原理计算,提出了高应力预摩擦诱发的界面电荷转移增加表面刚度,降低表面滑动势垒从而减摩的新方法。(高应力预摩擦降低表面摩擦)
详细内容Contact Us
67792129
67792127
67792126
6779285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