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1日,副校长陈南梁参加服装与艺术设计学院本科学生第三党支部“砥砺奋进迎接建党百年,凝心聚力谱写发展新篇”学习十九届五中全会精神的主题党日活动。服装与艺术设计学院党委书记吴晶和支部全体党员参加学习。支部书记崔净齐主持会议。(活动现场)陈南梁在认真听取支部党员交流后,对主题党日活动形式和内容予以积极评价和充分肯定。陈南梁从钱宝钧筹建华东纺织工学院的故事讲起,回顾了中国化纤工业发展历史,讲述了老一辈科学家在建校初期的艰苦奋斗史。他表示,学校的建设发展也见证了纺织工业从无到有再到辉煌的进程,学生党员也应不忘初心,发挥忘我拼搏的铁人精神。他指出,新冠疫情肆虐得到有效控制,经济发展稳步提升,社会大局得以稳定,这一切证实了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十九届五中全会的胜利召开,为夺取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胜利注入了强大思想和行动力量。他对学生党员提出两点期望和要求:一是在大事大非面前要有定力,要从整体、宏观的层面考虑问题,坚定政治立场;二要不断加强学习,提高自觉性和集体观念,多讨论、勤交流、促进步,珍惜大好青春年华,在建设人才强国、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征程中勇挑重担,在我国实现“两个一百年”奋
详细内容11月30日,副校长李炜参加计算机学院“图灵新青年”本科生党支部“深入学习领会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精神,回顾‘十三五’建设成就,了解‘十四五’规划纲要”主题党日活动。学院党委副书记李华婷、“图灵新青年”本科生党支部全体党员参加活动。(主题党日活动现场)李炜对此次主题党日的活动形式和内容予以肯定。她表示,“十四五”时期是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向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进军的第一个五年。希望支部党员认真学习“十四五”规划的内涵,充分挖掘专业优势,结合所学专业知识,为国家和社会发展助力。她表示应以“四史”学习教育、建党100周年和建校70周年为契机,充分利用支部特点和优势,探索富有内涵、成效显著的系列品牌活动。主题党日活动以“以民意主国事,以律法治天下”“凭科技强国力,由创新展宏图”及“为助力祖国盛,当做好自己事”三部分展开。活动中,与会党员共同完成了共产党员网中关于十九届五中全会的知识自测,并重点学习了十九届五中全会中科技创新相关知识。党员们通过身边优秀党员的故事讲述自己对“科技创新”的理解。“公交卡芯片研发人”计算机学院关工委老教授苏厚勤、“我心目中的好老师”计算机学院80后青年
详细内容未来已来,将至已至。社会越是昌明发达,越是呼唤人的全面发展。10月15日,中办、国办印发《关于全面加强和改进新时代学校体育工作的意见》和《关于全面加强和改进新时代学校美育工作的意见》,以体育人、以美化人的理念成为国家意志的重大关切。学校应时而动、适时而谋,将于12月1日举行体育美育工作推进会。重锤连敲之下,体育美育登上学校教育高地计日可期。用体育为人生赋能,用美育为人生铺底,生命必然矫健而多彩。“体育一道,配德育与智育,而德智皆寄于体,无体是无德智也。”开国领袖毛泽东早年在《体育研究中》精辟指陈出体育对于智育德育的中流砥柱支撑作用。体育,除了强健体魄外,还能助益爱国意识、团队精神、意志品质、规则思维、适应能力的涵育。以美养德、以美启智、以美健体、以美促劳,从王国维将美育与智育、德育相提并论,到鲁迅写就《拟播布美术意见书》,再到丰子恺撰著《美术与人生》,先贤们无不站在民族振兴、文明赓续的高度看待美育。学校始终高擎“以学生的全面发展与成才为中心”的旗帜,将体美作为撬动素质教育的重要杠杆,从致力于让每一堂体育课、每一次体育活动、每一场体育竞赛成为坚实育人阵地,打造集个性化公共体育教学、“课堂
详细内容为了培养党校学子传承历史精神,筑牢信仰基石,人文学院党委于2020年11月28日组织开展“学‘四史’、汲取信仰力量,担使命、践行青春梦想”党校结业典礼。人文学院党委书记韩哲宇,关工委常务副主任贺善侃,关工委委员、特邀党建组织员丁霞萍,党委委员、副院长吴志刚,党委委员、专职党务干部周铮铮,党建辅导员穆莉,专职辅导员木拉提、方媛媛,学思先锋硕士研究生党支部书记董雨洁,以及学院全体预备党员、发展对象和积极分子出席本次活动。学“四史”:温经典,夯理论红色经典电影作为一种经典红色资源,具有超越时空的生命力,是追忆革命岁月、传承红色文化的重要载体,也是激励祖国未来接班人追求理想信念的旗帜与源泉。积极分子培训班学员们以“初心如炬,青春留声”为主题,选取《我的1919》、《风声》、《建党伟业》、《我和我的祖国》等红色经典电影片段,呈现了一场精彩的配音展演,展现了峥嵘革命岁月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光辉历程与伟大成就。学员们充分探索了电影的深层含义,通过感情饱满地演绎,让人身临其境,感受到了红色经典的魅力。(图片1)悟“四史”:促实践,激斗志学习“四史”,不仅是贯彻习近平总书记的会议精神,更是党员
详细内容为了更好地贯彻实践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2020年11月20日上午由教育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研究中心主办,东华大学、上海市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研究中心东华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研究基地承办的“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实践意义”理论研讨会在东华大学延安路校区举行。教育部社科中心主任王炳林、中心副主任储新宇、处长郑丽平一行,我校党委书记刘承功出席会议。复旦大学陈学明、上海交通大学陈锡喜、中国浦东干部学院刘靖北、复旦大学刘红凛、贺东航、周文、吴新文、李冉等教授,东华大学王治东教授以及《人民日报》《光明日报》《经济日报》等中央新闻媒体记者近30人参加会议。会议由刘承功主持。王炳林在会上讲话,对“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实践意义”项目研究所取得的成果表示肯定。他指出,要在对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实践过程中,强化相关理论的提升、指引和总结,要从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全体人民共同富裕、党的建设伟大工程、世界意义和实践意义四个视角做好深化研究。刘承功致欢迎词,并指出要从两个方面把握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实践意义:一是习近平
详细内容11月25日,上海市住建委等单位的大力支持下,作为“世界城市日”活动特别策划的“上海国际城市与建筑博览会”的主题论坛“2020首届上海国际城市家具高峰论坛”在上海国家会展中心如期开幕。本次活动由东华大学策划,经中国标准化协会批准,由中国标准化协会城市家具分会主办,东华大学也是联合承办单位之一,东华大学环境艺术设计研究院是协办单位。校长俞建勇出席高峰论坛,向论坛的开幕致以热烈的祝贺并做了精彩的论坛开幕致辞。(图:校长俞建勇为首届上海国际城市家具高峰论坛开幕致辞)在致辞中,俞建勇校长提到2017年党的十九大标志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我国社会的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城市家具是人民美好生活追求的重要领域。随着中国城市建设进入品质化提升期,特别是“十四五”期间,中国城市将迎来高质量发展的关键时期,城市家具已成为各地政府推动经济发展、改善公共服务功能、提升城市文化形象和“以人民为中心”开展城市更新的重要内容,城市家具系统化、标准化建设已在全国范围内如火如荼地展开。在这样的背景下,今年的上海城博会特别首次举办 “城市家具”展览和高峰论坛就
详细内容日前,教育部发布了《教育部关于公布首批国家级一流本科课程认定结果的通知》(教高函[2020]8号),我校9门课程获评国家级一流本科课程。其中线上一流课程2门,虚拟仿真实验教学一流课程1门,线下一流课程4门,线上线下混合式一流课程1门,社会实践一流课程1门。我校国家首批一流课程认定名单序号课程名称负责人课程类别1金融风险管理朱淑珍国家线上一流课程2纺纱学郁崇文国家线上一流课程3创业决策虚拟仿真实验张科静虚拟仿真实验教学一流课程4生物医用纺织品王璐线下一流课程5服装材料学李俊线下一流课程6染整工艺原理赵涛线下一流课程7服务运作管理姚卫新线下一流课程8锦绣中国王治东线上线下混合式一流课程9纺织援疆暑期社会实践邱夷平社会实践一流课程学校一直高度重视本科课程的内涵性建设和高质量发展,以课程建设为抓手,改革和创新教学方式,采取深入挖掘课程优势和亮点、加强教学能力的培养培训等有效措施,为此次获批国家级一流本科课程打下了坚实基础。下一步,学校将充分发挥国家级一流本科课程的示范引领作用,以提升课程高阶性、突出课程创新性、增加课程挑战度为着力点,继续加强一流本科课程建设与应用。进一步推动教师全员参与课程理
详细内容为进一步贯彻落实上级群团改革精神,推进新时代工会各项工作的改革与创新,永葆工会初心,勇担工作使命,提高工会专兼职干部的履职意识和履职能力,提升工会专兼职干部想干事、能干事、干成事的能力和水平。10-11月,校工会举办了工会专兼职干部能力提升培训班。培训班在华东政法大学民法专家许莉教授的《民法典重点条款解读》开讲中拉开帷幕。许莉教授用凝练、生动、幽默的语言,重点解读了民法典制定与修订的概况、民法典的时代意义和民法典关于物权编、合同编、人格权编、婚姻家庭编和继承编等的部分条款,既有理论高度,又有实践案例,对工会专兼职干部学法典、懂法典、守法典、用法典大有裨益,对更好地维护教职工合法权益提供了有关法规遵循。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新形势下,党的群团工作只能加强、不能削弱,只能改进提高、不能停滞不前。”上海工会管理职业学院培训部副部长朱虹副教授,结合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精神贯彻落实,以“新时代新使命 新征程 新作为——做好新形势下的工会工作”为主题作的讲座,深刻解答了做好新时代的工会干部和工会工作的方式方法。心理健康与教育咨询中心江娥老师,以团体辅导的方式,为工会专兼职干部团队协作和凝聚力建设拓展了
详细内容由中共上海市教育卫生工作委员会、上海市教育委员会主办,东华大学承办的第八届全国高校辅导员素质能力大赛上海市选拔赛11月27日在我校延安路校区举行。经过激烈的角逐,华东理工大学吴婷和我校魏金婷分获本次比赛第一名和第二名,将代表上海市参加第八届全国高校辅导员素质能力大赛。 本次选拔赛严格对标全国比赛的要求,由案例研讨和谈心谈话两个环节,主要考察辅导员分析、研判、解决问题以及理论学习应用能力,对相关理论政策、学生特征、学生成长成才规律的了解把握及对问题的解决能力和对学生的教育引导能力。 一直以来,我校高度重视辅导员队伍的建设,积极为辅导员搭建素质能力学习和实训平台,组建备赛教练团为参赛选手开展系统的培训指导和保障工作,并鼓励辅导员“以赛代练”全面提升自身素质能力,并将学习成果运用于工作实践,提升德育工作本领。
详细内容11月24日,党委书记刘承功参加马克思主义学院教工第二党支部“学习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精神,积极融入思政课教学”主题党日活动。学院和相关部门负责人以及支部党员参加学习。会议由支部书记陆益军主持。刘承功与支部党员共同观看了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精神学习视频,认真倾听支部党员代表交流发言后,对主题党日活动的内容给予充分肯定。他指出,本次活动既是学习十九届五中全会精神的一次很好的组织生活,也是推进全会精神融入思政课教学的一次集体备课。他强调,要深刻领会全会精神实质,把握重点,更好地融入思政课教学。要深刻把握国际国内形势,把握好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战略全局和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这两个大局,通过思政课堂让学生清楚认识当今世界发展的大趋势和全球治理体系的大变革,以及我国社会主要矛盾的变化、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国家经济长期向好的基本面等关键点,更好认清复杂环境下的本质,做到准确识变、科学应变、主动求变。要全面把握新发展阶段,充分认识进入新发展阶段是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大跨越,以及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决战脱贫攻坚为开启新发展阶段奠定重要物质基础的深刻意义。要深入理解构建新发展格局的重要意义和深刻
详细内容为将学生理论学习成果推广,打造精品思政课堂,推进学生理论宣讲进社区进基层,引导青年学生坚定理想信念、凝聚思想共识,用青春之声讲好中国故事,在松江区区委宣传部、广富林街道党工委的支持下,11月21日下午,松江区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精神宣讲活动暨“松江三人行”理论宣讲走基层社会实践活动开幕式在广富林街道顺利召开。松江区委宣传部副部长陈新华、广富林街道党委书记胡伟强以及东华大学、上海外国语大学、上海工程技术大学学生理论宣讲团成员及各街道市民寻访团、上林社区党员群众、上林社区干部等参加开幕式。在活动现场,我校“学习进行时”学生理论宣讲团围绕十九届五中全会精神和新时代新思想带来了精彩宣讲,回顾了近年来东华人在航空航天、服装设计、对口扶贫、基层服务等领域卓越贡献的足迹,并展示了东华人在口罩的研发和大规模生产中彰显的东华力量和责任担当,将十九届五中全会中的社会主义现代化远景目标蓝图徐徐展开,用学生视角讲述东华故事,用青年之声阐释全会精神。上海工程技术大学理论宣讲团、上海外国语大学宣讲团队也带来了《幸福松江,老有所养》、《茸城故事,云间华章》的宣讲展示。区委宣传部副部长陈新华为活动做点评。他指出
详细内容11月22日,由市委宣传部、市文明办、市教卫工作党委、市教委、团市委和市学联联合主办的2020年“知行杯”上海市大学生社会实践项目大赛总结展示暨社会实践成果推介会在上海电力大学举行。我校荣获2020年“知行杯”上海市大学生社会实践项目大赛优胜杯,“原生”——东华大学服装学院赴盐津县摩梭人时尚化生态非遗扶贫实践团荣获特等奖,“防疫‘神布’”——东华大学纺织学院赴上海市医用防护口罩生产及使用现状调研实践团荣获二等奖,“创民宿特色,亮崇明未来”——东华大学机械学院赴上海市崇明区实践团、“弘扬时代新风,助力城市发展”——东华大学人文学院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发展路径调研实践团荣获三等奖。图为获奖照片“原生”——东华大学服装学院赴盐津县摩梭人时尚化生态非遗扶贫实践团以余继宏教授的公益项目对接上海市文创基地帮扶,积极宣传摩梭非遗文化,充分助力国家重点脱贫对象盐源县脱贫攻坚。实践团从非遗文化、文创市场、资源与环境三方面入手,走访了泸沽湖周边的小学、村落、博物馆等地,深入了解非遗文化宣传的难点,寻求消除文化误区的方法,形成了“ MOSO ”元素文创衍生产品设计共5个系列13件产品以及4套摩梭非遗新业态服务
详细内容11月24日,党委副书记刘淑慧参加人文学院“学思先锋”硕士研究生党支部“看而立浦东逐梦东方,悟青年学子使命担当”主题党日活动。人文学院党委书记韩哲宇,党委副书记、院长张科静,党委副书记资雪琴,关工委委员丁霞萍,党建辅导员穆莉,以及人文学院“学思先锋”硕士研究生党支部全体党员同志和积极分子参加活动。刘淑慧对此次主题党日的活动形式和内容予以肯定。她强调,今年是浦东开发开放三十周年,要深入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在浦东开发开放30周年庆祝大会上的重要讲话精神,通过视频、围读、分享和朗诵等同学们喜闻乐见的形式,引导广大党员真正做到学深、学透、学懂。她希望通过主题党日活动,让广大青年党员学有所获,深刻明白肩负的责任与担当,牢记习近平总书记对广大青年的殷切希望,努力学好知识,投身社会实践,勇于担当、敢为先锋,奋力创造新时代新奇迹。(活动现场)此次主题党日活动由视频《二十八载守钟人眼中的浦东逐梦之路》引入,通过守钟人的视角感受浦东的发展。活动中,韩哲宇、张科静、丁霞萍结合亲身经历分享了自己对于上海发展与变化的深刻理解和感悟,参会党员分享了自己与上海、自己与浦东开发开放的成长故事,并以快闪的形式带来原创朗诵《
详细内容2020年是上海加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创意城市网络”,被授予“设计之都”称号十周年。11月20日上午,上海“设计之都”十周年主题活动在上海市展览中心拉开序幕。本次活动由上海市经济和信息化委员会、上海市文化创意产业推进领导小组办公室等单位主办,东华大学为联合主办单位之一。俞建勇校长出席开幕式和主线论坛,并与中国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全国委员会秘书长秦昌威、上海市政府副秘书长陈鸣波、上海市人大副主任肖贵玉、上海市政协副主席金信明等领导一起参观了上海“设计之都”十周年成果回顾展。开幕式上上海宣布成立国际设计学院联盟,该联盟由东华大学等9所国内设计院校联合美国罗德岛设计学院、英国皇家艺术学院、伦敦艺术大学等7所国际知名设计学院组成。在开幕上俞建勇校长启动了由国际设计学院联盟发起设立的前沿设计创新奖。东华大学校长俞建勇院士参与国际设计院校联盟成立、前沿设计创新奖启动仪式上海“设计之都”十周年主题活动旨在展示上海市近十年来的设计建设成果、营造创新生态、凝聚各界力量、共同推进上海设计之都建设,主题为“美好生活·人人设计”。“人民城市人民建,人民城市为人民”,人人城市的建设应顺应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新期待。
详细内容Contact Us
67792129
67792127
67792126
6779285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