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18日,党委书记刘承功调研学校图书出版和期刊建设工作,分别就出版社事企分离改革和发展规划,以及新形势下进一步提升我校期刊质量和水平支撑学校“双一流”建设、期刊中心“三定”工作等进行调研。党办、产业联合党总支负责人参加调研。(党委书记刘承功讲话)(座谈会现场)刘承功对出版社近年来开展“纺织服装研究出版中心”建设所取得的成绩和推进事企分离改革所作的努力给予了充分肯定和鼓励,表示学校将继续支持出版社的建设与发展。他指出,出版社要始终坚持党的出版方针,坚持把社会效益放在首位、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相统一的原则,通过不断整合资源、加强人才队伍建设、提高单品种出版质量、优化内部管理和压缩运营成本等措施,逐步实现完全企业化和市场化运营的目标。刘承功对出版社今后发展提出要求和希望,他强调,出版社要主动适应新时代出版行业面临的新趋势和新变化,积极探索新的出版方向,全力打造有特色的数据库出版,努力拓展人文社科发展空间,创新推动新兴媒体融合出版转型。希望出版社以学校开展“十四五”规划为契机,深入挖掘校内资源,做好专业教材出版规划,努力谋划主题出版,加强与新媒体开展合作,不断提高出版社品牌效应。座谈会前,刘
详细内容11月20日,纺织面料技术教育部重点实验室第四届学术委员会第四次会议在松江校区召开。东华大学校长、重点实验室学术委员会主任俞建勇院士、浙江理工大学校长陈文兴院士,中国棉纺织行业协会会长朱北娜教授级高工、江南大学高卫东教授等学术委员会委员出席会议及相关活动。学校副校长陈革、重点实验室管理委员会成员、相关学院负责人、学校相关部处负责人、重点实验室固定人员代表等参会。陈革代表学校向与会的专家们表示欢迎,并向专家们介绍重点实验室的发展历史及其发挥的重要作用。他指出,重点实验室作为东华大学纺织科学与工程学科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希望通过此次会议充分地吸收各位专家的真知灼见,在即将到来的十四五时期进一步明确发展目标、扎实发展路径,凝练学科特色,突破关键核心技术,加快科技成果转化,培养一流纺织创新人才。重点实验室主任王璐教授从实验室概况、研究水平与贡献、研究队伍建设、学科发展以及“十四五”建设思考等方面对实验室年度工作进行报告。与会委员充分肯定了重点实验室2019-2020年的各项工作,就实验室发展定位、运行管理等方面提出了宝贵的建议和意见。委员们建议:实验室定位紧密结合国家重大战略需求,在明确定位的
详细内容棉布作隔断,竹竿作展架,没有刺鼻的喷绘……废弃的纺织品变身网红打卡点,回收衣物再造焕发“二次生命”,这两天一个特别的时尚展刷爆了大家朋友圈。11月23日下午,由上海市经信委指导,东华大学上海国际时尚创意学院主办的CARE FOR FUTURE 2020“关爱未来”可持续时尚作品展暨国际学术周在虹桥路996弄161号上服创意园开幕。(展览现场)展览现场,一幕幕白布、一根根竹竿和一只投影仪搭配使用,灯光通过投影仪照射在幕布上,各种色彩和影像,仿佛置身于“一帘幽梦”的世界。设计师从中国古建筑构件——柱础得到灵感,将石制的凹形部件作为展架的基础,既稳定、结实,又尽量减少了布展对于场地的破坏。竹子本身就是旧时衣架的原料之一,上海的老弄堂里横七竖八晾衣竹竿也诉说着时代的故事。“我们就是想通过竹竿作为道具与重复使用的布料为内容,两者有机组合,凸显‘可持续’的环保主题,就重构了在布和竹之间的无限想象。”本次展览的设计师东华大学外籍教师郑念明谈到。(展览现场)展览中,来自东华大学团队的产品设计运用了服装全成型、3D打印、数码印花等数字化设计与制作工艺与技术,探索降低时尚产业碳足迹的路径;ICICLE与K
详细内容2020年11月21日下午,“我为资助代言”2020上海高校十佳学生资助宣传大使评选在上海市学生事务中心成功举办。我校机械学院杨浩然同学发表了“为资助代言,从星火相传到星火燎原”主题演讲,并荣获一等奖。评委阅读评选资料本次活动由上海市教育委员会指导,上海市学生事务中心主办,我校学生资助管理中心主要负责承办。活动主持、摄影、摄像及秩序引导人员等全部由我校获奖受助学生担任。来自全市27所高校的学生资助宣传大使参加本次评选。活动现场,选手们紧扣主题,围绕接受资助和投身宣传反哺社会的切身经历,通过精彩的讲演和展示,带领评委和观众如身临其境,感受到了他们宣传资助政策帮助寒门学子进而推动教育公平的责任意识,彰显了学生资助工作为党育人、为国育才的初心与使命。杨浩然同学正在演讲各位宣传大使经过激烈角逐和评委现场评分,杨浩然同学等10名选手荣获“十佳学生资助宣传大使”称号,17名选手荣获优胜奖。比赛结束后,同学们纷纷表示要以“大使”为起点,在校内外发挥示范作用,带动更多的同学乃至家长加入到宣传队伍中来,让国家学生资助政策进一步走向千千万万寻常百姓之家,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继续发挥重要作用。领导嘉宾与“
详细内容11月19日下午,我校2020年学生就业创业工作总结会暨2021届毕业生就业创业工作推进会在松江校区召开。校长俞建勇、党委副书记刘淑慧、副校长舒慧生出席会议,学校各相关职能部处、学院负责人及毕业班辅导员等参加会议,会议由刘淑慧主持。(俞建勇讲话)俞建勇对2020年学生就业创业工作所取得的成绩表示高度肯定,并代表学校向学生就业创业工作战线上的全体老师表示感谢。他指出,在复杂严峻的就业形势面前,学校深入贯彻党中央、国务院的各项决策部署,面对突如其来的疫情,早部署、早行动、早推进,举全校之力做好毕业生就业工作。各学院、职能部处和广大教师共同奋斗,形成了“全员全过程全方位”关心就业的良好工作氛围,将各项就业措施落细落实,取得了实际成效,做出了工作亮点,做到了疫情防控和就业工作推进两手抓、两不误。俞建勇就进一步做好就业创业工作提出三点要求:一要提高站位,压实责任,凝心聚力稳定就业,要认清2021年的严峻就业形势,认真落实就业“一把手工程”,持续营造全员重视学生就业工作的良好氛围,确保2021届毕业生就业进展平稳。二是要勇于担当,砥砺奋进,齐心协力提高就业质量,要努力回应学生期待和关切,提供更加符
详细内容由中国纺织服装教育学会主办的2020年全国纺织系统高校党建、纪检监察、审计工作年会暨研讨会于11月19日至20日在郑州召开,本届年会由中原工学院承办,我校作为会长单位出席,党委副书记崔运花在会上作题为“以高质量党建引领推动高质量发展,奋力谱写高等教育现代化的锦绣华章”的主题发言。来自全国11所高校的领导和党建、纪检监察、审计工作战线的60余名代表参加了会议。中国纺织服装教育学会常务副会长倪阳生寄语今年的研讨会,要围绕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精神,围绕学习贯彻党中央各项决策部署,紧密结合纺织类高校实际,聚焦研讨解决突出问题,持续提高工作水平,推动高校事业发展,为地方和区域经济社会发展作出应有贡献。在主题发言中,崔运花从立足“两个大局”,深刻认识我们身处的新方位;立足新发展阶段,深刻认识高等教育的新使命;踏上新征程,深刻认识高校党的建设新责任和对标新要求,体现新担当、展现新作为四个方面提出了高校贯彻落实十九届五中全会精神,践行立德树人初心、为党育人、为国育才使命;坚持改革创新,建设高等教育强国;坚持“四为”和“四个面向”,彰显教育在现代化建设中的地位和作用;整体谋划、一体化推进,以政治建
详细内容11月22日,由上海市经济和信息化委员会、长宁区人民政府、东华大学联合主办的上海“设计之都”十周年主线论坛之“设计点亮生活——时尚设计论坛”举行。上海市经济和信息化委员会主任吴金城,上海市长宁区委副书记、区长王岚,中国纺织工业联合会副会长孙淮滨,上海市文化创意产业推进领导小组办公室副主任刘波英,上海市长宁区委常委、副区长钟晓敏出席论坛。校长俞建勇出席并致辞,论坛由副校长陈革主持。国内外有关兄弟高校、相关企业、社会媒体以及校内师生代表200多人参加论坛。(俞建勇致辞)俞建勇代表学校向论坛召开表示祝贺,向给予学校发展大力支持的上海市委、市政府,中国纺织联合会,上海市经信委,长宁区政府表示感谢,并介绍了学校在优势特色学科建设、构建时尚创意学科链、国际创意设计人才培养模式等方面做出的努力和取得的成绩。他指出,学校紧紧围绕上海市和国家发展新格局,坚持以学科为统领的高质量发展,积极服务上海各方面发展。面对突如其来的新冠疫情为产业变革带来的新机遇和新挑战,学校要承担起产业发展的使命与责任,以高质量的创新与发展,助力可持续、“双循环”新发展格局的构建。他期待与会嘉宾为上海探索可持续时尚发展之路贡献智慧
详细内容2020年11月20-22日,由中国生化制药工业协会主办、中国生化制药工业协会SOD及生物抗氧化产业分会承办的“第一届中国生物抗氧化产业发展论坛暨中国生化制药工业协会SOD及生物抗氧化产业分会成立大会”在上海虹桥召开。本届论坛以“承前启后 继往开来”为主题,把脉我国SOD(超氧化物歧化酶)及生物抗氧化领域发展趋势,为“大健康”产业发展贡献“SOD及生物抗氧化”领域的力量。东华大学副校长陈革,原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总局药化监管司副司长张培培,原上海市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副局长、现上海市食品安全工作联合会会长顾振华,东华大学化学化工与生物工程学院党委书记宋丽贞、院长武培怡等嘉宾与来自清华大学、华东理工大学、山东大学、东华大学、江南大学、北京理工大学、天津科技大学、河南科技大学、上海市质量监督检验技术研究院、陕西省微生物研究所、中国科技产业化促进会及相关公司近百名专家教授、企业家莅临大会。(陈革副校长等为协会揭牌)大会期间举行了“中国生化制药工业协会SOD及生物抗氧化产业分会”第一次会员大会,选举产生了协会首届理事会,东华大学化学化工与生物工程学院张兴群教授当选为首任理事长,陈婷副教授、曹张军
详细内容11月19日,产业用纺织品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技术委员会2020年度会议暨第三届中心技术委员会聘任仪式在松江校区举行。副校长、中心主任陈南梁,中国工程院院士孙晋良,中国纺织工业联合会副会长李陵申,科研院和纺织学院相关负责人,中心领导班子,固定人员,青年教师和学生代表以及中心校外中试基地管理人员等参加会议。东华大学科学技术研究院丁彬院长致辞陈南梁向孙晋良颁发第三届中心技术委员会主任聘书,向李陵申等12位国内外知名专家颁发第三届中心技术委员会委员聘书。科研院院长丁彬做致辞发言。东华大学陈南梁副校长向孙晋良院士颁发技术委员会主任聘书会上陈南梁从中心架构和研究方向、本年度科研工作进展、科研成果与抗疫贡献、团队建设与人才培养、开放交流与社会服务、运行管理与经费使用六个方面对中心本年度的运行状况和工作进展作了全面的汇报。技术委员会专家评议了中心基地建设项目和开放课题,聆听了中心青年科研骨干代表赵奕、蒋金华、王富军分别就《功能性医卫防护非织造材料的制备技术》、《三维超大隔距经编增强柔性复合材料制备与产业化》、《新一代纺织基医疗器械的设计与制备》三个主题进行的研究工作汇报,给予了点评和建议。在集体讨论中
详细内容11月18日,由东华大学承办,中国商飞上海飞机制造有限公司协办的第四届上海复合材料学术会议暨上海市复合材料学会第五届理事会第三次会议在我校召开。中国工程院院士、校长、上海市复合材料学会理事长俞建勇,上海市科协党组成员、二级巡视员黄兴华,中国商飞制造总师姜丽萍,副校长李炜出席。来自中国商飞、中航商发、上汽集团、上海复合材料公司、东华大学、上海交大、同济大学、华东理工大学、上海大学等单位的80多位专家学者参会。会议由俞建勇主持。(俞建勇主持学术会议)第四届上海复合材料学术会议以“新发展:上海与复合材料”为主题。俞建勇在会上指出,当今世界正值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习近平总书记在今年的科学家座谈会上勉励科研工作人员要肩负起历史责任,坚持面向世界科技前沿、面向经济主战场、面向国家重大需求、面向人民生命健康,不断向科学技术广度和深度进军。对科研人员而言,努力完成总书记的嘱托就是以实际行动贯彻十九届五中全会精神的最好体现。他强调,目前上海市复合材料学会及其会议已成为深化复合材料科学研究、拓宽复合材料应用深度,提升上海复合材料领域学科发展、技术创新、产业发展的重要合作平台,本届会议将对标“十四五”规划和203
详细内容“学霸”学员设计的创新民族服装让人手动点赞;非遗研究如何在国际化的魔都生根开花,学者支招;传统刺绣创意与时尚设计联袂带来精彩作品秀演……近日,为期四天的东华大学第八期非遗研修班结业系列活动落下帷幕。国家文化和旅游部原副部长项兆伦,上海市经济和信息化委员会主任吴金城,上海市长宁区委副书记、区长王岚,中国纺织工业联合会副会长孙淮滨,上海市文化创意产业推进领导小组办公室副主任刘波英,贵州省文旅厅非遗处一级调研员王娟,上海市文旅局非遗处处长胡恩同出席活动。出席系列活动的校内领导有党委书记刘承功,校长俞建勇,党委副书记刘淑慧、崔运花、王云骏,副校长邱高、陈革。学霸作品刮起时尚“黔”风“精英回归,精准帮扶”是本期研修班的特点,12往期优秀学员和8名来自上海对口帮扶的贵州遵义学员经过一个多月的紧张研学,交上了一份种类、数量、质量均创新高的美好答卷。在11月19日开幕的时尚黔风·第八期非遗研培成果静态展上,20位学员的百余件创新设计作品令人目不暇接,包括贵州传统民族服饰、学员在研修班学习期间以及在贵州设计制作的刺绣产品、非遗文创品等。来自贵州的苗、布依、仡佬等民族的刺绣非遗传承人学员通过高校研培平台,
详细内容走上T台的传统服饰、穿在脚上的城市街景、戴上VR眼镜的观众艺术家、印着艺术插画的“大枕头”……11月18日-24日,作为上海设计之都十周年主题活动重要的支线活动之一,东华活动周再掀热潮。上海设计之都十周年主线论坛、非遗服饰动态创演秀、创意设计静态展览等活动在我校延安路校区轮番上演,设计、艺术、创意、传统等多种元素吸引了众多观众的眼球,小雪节气的“魔都”被来自世界各地的艺术家们充满个性和创意的作品和才情“点燃”。中国纺织工业联合会副会长孙淮滨,上海市经济和信息化委员会主任吴金城,上海市长宁区委副书记、区长王岚,上海市文化创意产业推进领导小组办公室副主任刘波英,上海市长宁区委常委、副区长钟晓敏出席本次东华活动周。出席活动周的校内领导有党委书记刘承功,校长俞建勇,党委副书记刘淑慧、崔运花、王云骏,副校长邱高、陈革、李炜。国内外有关兄弟高校、相关企业、社会媒体以及校内师生代表参加相关活动。可持续VS时尚,时尚也要“可持续”?“可持续”是理性坚守与未来价值,“时尚设计”是灵感挖掘与潮流制造,当这两者相遇是会在碰撞中迸发新的创意火花?还是在平衡中塑造新的商业生态?可持续设计的前路何在?时尚设计如何
详细内容11月18日,人文学院“新文科”建设与“十四五”规划工作研讨会在延安路校区举行。党委书记刘承功出席会议并指导讲话,人文学院党政班子成员、学科及专业负责人与会。会议由人文学院党委书记韩哲宇主持。刘承功在听取人文学院工作汇报后,对学院发展给予肯定,并对学院老师们的辛勤付出表示衷心的感谢。他指出,“新文科”的“新”在社会科学理论体系的概念、范式中建构,学院应结合新时代的要求在理论架构、技术层面上进行创新。他强调,“新文科”建设一定要站在国家与上海市发展的更高格局,有所突破,做实教育、做好整合、做强品牌。学院可以围绕“新文科”组织一系列研讨会,抓住重点,抓紧落实,抢占学科建设新高地,提升学院发展软实力。他表示,学校将努力创造有利条件,支持学院发展,希望学院能够把握机遇,创新思路,稳步推进“十四五”规划的各项工作。(会议现场)会上,人文学院院长张科静就学院“十四五”规划、近期推动的主要工作及未来发展的主要挑战进行了汇报。与会人员围绕“新文科”建设与“十四五”规划工作进行了深入研讨。
详细内容为了深化民族团结进步教育,不断增强“五个认同”,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促进各民族师生交往交流交融,东华大学第六届民族文化节于11月17日在延安路校区如期举行。本次民族文化节由校党委统战部、学工部、团委主办,人文学院承办。活动在延安路校区掀起最炫“民族风”,统战部副部长叶晓燕、学工部副部长赵彦明、团委书记沈洁、人文学院党政相关领导及教师代表、民族联教师代表等参加,长宁区委统战部副部长、民宗办主任庄自胜及华阳街道相关领导应邀参加,与现场同学欢聚一堂,共享民族文化盛宴。(图片1)来自藏族、傣族、哈萨克族、塔吉克族和维吾尔族的同学们将自己的情感融入到精彩的舞蹈和歌曲表演中,不仅表达了他们对祖国的热爱,也描绘出各民族文化的一幅幅瑰丽画卷。傣家的少女用孔雀般娉婷的姿态轻盈而来,用婀娜的肢体语言,把观众带到神秘的《彩云之南》;塔吉克族的同学带来的民族舞蹈《帕米尔之情热情、自信、奔放,像丝路上的精灵,轻巧灵快的步伐和热情灿烂的笑容在我们心里舞动、绽放;更有来自世界屋脊的呼唤,来自“青春雪域”蓝天白云,清水骏马,更有那悠扬婉转的故事,向我们展示《青春雪域》……一个个舞姿婆娑,旋律悠扬,生动彰显民族的符
详细内容Contact Us
67792129
67792127
67792126
6779285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