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日前教育部发布的《关于公布2020年度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备案和审批结果的通知》,我校申报增设的人工智能、智能科学与技术、供应链管理3个本科专业全部通过教育部备案。至此,我校本科专业数增至59个。2020年度我校新增本科专业名单专业名称专业代码学科授予门类修业年限人工智能080717T工学四年智能科学与技术080907T工学四年供应链管理120604T管理学四年学校此次获批的3个本科专业,聚焦国家经济社会发展需要,结合学校的学科建设要求和人才培养定位,进一步优化专业布局,促进多学科多专业协同发展。值此十四五开局之年,学校将把落实国家标准作为专业建设的底线要求,持续开展专业优化、调整、升级,围绕国家“双万计划”重点工作,推进“金专”建设,切实以本科专业建设带动引领全校人才培养质量提升。
详细内容近日,教育部颁布了2020年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名单,我校数学与应用数学、应用化学、工业设计、无机非金属材料工程、建筑环境与能源应用工程、非织造材料与工程、环境设计7个专业入选2020年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截至目前,我校共有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18个,占在招专业的32.14%,专业建设成效显著。我校2020年度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序号学院专业名称1理学院数学与应用数学2化工应用化学3机械工业设计4材料无机非金属材料工程5环境建筑环境与能源应用工程6纺织非织造材料与工程7服装环境设计近年来,学校深入贯彻落实新时代全国本科教育工作会议和《教育部关于加快建设高水平本科教育全面提高人才培养能力的意见》、“六卓越一拔尖”计划2.0系列文件要求,不断推进机制与体制创新,构建高度开放、深度融合、多元协同、有效适应的人才培养体系。“十四五”期间,学校将全面贯彻OBE理念,加大专业认证力度,大力推进新工科、新农科、新文科建设,进一步优化本科专业人才培养方案,最大限度发掘学生特质、激发学生潜能,大力提升学校人才培养水平。
详细内容2月24日—2月26日,校党委副书记刘淑慧带队赴纺织学院、服装与艺术设计学院、化学化工与生物学院、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理学院、外语学院调研2021届毕业生就业工作,学生处、学生就业服务中心相关负责人陪同调研,各学院党政领导班子成员、相关系主任、毕业班辅导员等参加调研。刘淑慧在调研中指出,要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就业工作重要论述精神,提高政治站位,全力以赴做好2021届毕业生就业工作。她强调,就业是人才培养的最终环节,就业质量是衡量人才培养质量的最直接指标,2021年的就业工作面临的挑战更为严峻,各学院要在思想上高度重视,加强统筹谋划,强化责任落实,充分发动学院资源,形成工作合力,举全院之力将就业工作做实做细。要落实好就业一把手工程,进一步形成全院协同;要抢抓春季就业窗口期,组织未就业学生积极参加招聘活动;要在就业引导上发力,将就业育人做到实处,广泛开展政策宣传,动员应届毕业生参军入伍、到基层等祖国需要的地方就业;要在精准上下功夫,摸清底数,做好就业帮扶,落实好一生一策工作。调研会上,各学院深入分析了2021届毕业生就业工作进展、举措、重点难点、未来工作展望等内容,学院主要负责同志
详细内容2月22日,党委书记刘承功、校长俞建勇带队检查两校区春季开学准备及疫情防控工作,党委副书记刘淑慧、副校长陈南梁及相关部处负责人一同参加检查。校领导一行实地走访校门、教师之家和东大招待所留观点、食堂、学生宿舍、在建工地、教学楼、本科招生办、国际文化交流学院、校医院、保卫处、体育馆等校园重点场所,认真检查学校疫情防控、教学设施、安全保卫、宿舍修缮、环境整治等方面的开学准备工作。(校领导查看食堂情况)刘承功指出,新学期开学在即,要全力做好疫情防控和开学各项准备工作,始终将师生安全、生命健康放在第一位,确保开学平稳有序。要全面摸清、准确掌握返校师生的出行信息、健康状况等,严格做好人员、车辆进出管理,筑牢校园疫情防控“首道防线”。要做好食堂、宿舍、留观点等重点区域的清洁消毒工作,高度重视食品安全和清洁卫生,加强学生进出宿舍管理,为返校学生提供整洁、安全的学习生活环境。要不断优化教学软硬件设施,充分利用大数据等技术手段,统筹做好线上和线下教学,满足师生的教学和学习需求。刘承功最后强调,要强化责任意识,进一步优化工作方案,确保各项工作开展落细落实。(校领导查看宿舍区情况)俞建勇在检查中指出,要时刻绷
详细内容2月24日上午,长宁区侨联党组书记、主席方静燕,侨商联合会会长王军良等来校调研交流,协商共同开展长宁区“新桥杯”首届海派文创大赛等事宜。校党委统战部副部长叶晓燕,侨联主席朱利民、副主席吴状春、游正伟热情接待并参与座谈交流。长宁区侨联副主席、民盟东华大学委员会副主委王宏志主持座谈会。校侨联青委会及长宁区侨商联合会、侨办、侨联等相关代表共同参加调研。(座谈会现场)叶晓燕对方静燕一行调研交流表示欢迎,对长宁区侨联长期以来对东华大学侨务工作的指导和关心表示感谢,并就如何发挥各自特色优势,共同推进“地方侨联+大学侨侨+校友会以”工作机制进行了交流。朱利民表示长宁区侨联与学校侨联有着良好的合作基础,要以建党100周年、建校70周年纪念为契机,推进区校侨联更深层次的合作与联动,促进新侨更好更快发展。方静燕感谢东华大学对长宁区侨务工作一直以来的支持。她重点介绍了2021年长宁区“新侨杯”首届海派文创大赛工作筹备情况,希望通过比赛发挥邬达克纪念馆、上生新所和幸福里等新侨驿站的阵地作用,弘扬“海纳百川、中西合璧、传承创新”海派文化,推动长宁区海派文化创意设计产业园区建设。她表示,东华大学在创意设计方面有学
详细内容近日,上海市科委下发《关于2020年度上海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建设立项的通知》(沪科[2021]38号),我校作为牵头单位申报的“上海工业大数据与智能系统工程技术研究中心” 和“上海纳米生物材料与再生医学工程技术研究中心”成功获批立项建设。上海工业大数据与智能系统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由我校牵头,依托人工智能研究院,联合上海地区航天、纺织、大数据等六家企业共建,是上海市首个面向航天、纺织新材料等重点领域的工业智能和工业大数据应用技术研发平台。中心将立足上海市及长三角地区的区位优势,推动区域工业智能、工业大数据使能技术和应用的研发,打造大数据驱动的工业智能生态服务体系,构建面向重点行业的工业智能共性技术研发平台与公共服务平台。中心建成后将可发挥上海在人工智能与大数据领域丰富的产业资源优势,引领人工智能产业领域关键技术的颠覆性创新,不断孵化工业智能创新企业,为打造长三角城市群千亿级大数据产业高地提供技术支撑。上海纳米生物材料与再生医学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由我校作为牵头单位,依托化学化工与生物工程学院,联合上海及周边五家地区生物医药企业共建,是我校在生物医用材料领域新的-平台载体。中心将立足上海,辐射全国
详细内容近日,我校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乔锦丽教授团队在碳基非金属双功能氧催化剂领域取得重要进展,相关成果以《大面积缺陷工程调控的三元掺杂石墨烯基非金属高效双功能氧催化剂在可充式锌空电池领域应用研究》(Large-scale defect-engineering tailored tri-doped graphene as a metal-free bifunctional catalyst for superior electrocatalytic oxygen reaction in rechargeable Zn-air battery)为题,被《Applied Catalysis B: Environmental》接受。该论文第一作者为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青年教师王永霞。(三元共掺杂石墨烯的制备流程图及元素分布信息)当今世界,随着能源需求的激增,高效能源存储及转化技术的开发和发展变得尤为重要。其中,金属空气电池(MAB)被认为是一种重要且环境友好型的技术。由于其充放电性能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空气电极界面上发生的动力学缓慢的氧还原(ORR)和析氧反应(OER),目前高性能MAB仍依赖于Pt和Ir
详细内容“我在东华挺好的”,留校团员青年、来自机械学院的蔡宇涵如是说到。今年寒假,我校各学院共有近400名团员青年选择留校。留校过年,年味不减,为丰富留校青年生活,校团委成立留校学生临时团支部,线上线下双管齐下,菜单式活动惊喜不断,让留校团员青年暖在身边,暖在心里。留校不孤单,朋辈相伴过大年2月8日,在留校团员临时团支部成立仪式上,来自各学院、各年级的30名学生代表畅谈留校感受,同时举行的破冰游戏、数码油画等活动迅速拉近了留校团员之间的距离。活动结束后,留校团员青年、化工生物学院杨冰冰表示,从来没有想到过留学生活可以这么丰富,也没想过会有机会认识一群在平时都没有机会接触的小伙伴。(留校学生临时团支部成立仪式暨迎新春座谈会举行)(留校学生团支部成员体验数码油画创作)花式“宠学生”,惊喜慰问暖心间温暖不设限。为进一步关心留校团员青年,校团委还精心组织留校学生临时团支部开展图书馆惊喜慰问、大厨教你包饺子等活动,一句问候、一瓶酸奶、一份文创、一盘饺子……小小的举动,为留校学习的同学加油鼓劲,让温暖在留校团员中传递。计算机学院任楚潼同学在收到图书馆惊喜慰问的酸奶后表示,“突然有一种家的感觉,爸爸妈妈请你
详细内容2月4日农历小年,党委书记刘承功、校长俞建勇看望慰问春节留校学生及教职员工,党委副书记刘淑慧、副校长李炜和相关部门负责人一同走访。校领导与师生们亲切交谈,详细询问他们学习、工作及生活情况,并提前祝大家新春快乐、幸福安康。(留校学生座谈会现场)刘承功一行来到材料学院、外语学院慰问留校师生,并与同学们亲切座谈。他代表学校向同学们致以新春的问候,并对大家理解支持学校各项工作表示感谢。在认真听取大家的发言后,他表示当前国家疫情防控仍有很多新情况和不确定性,同学们选择留校过年是一种牺牲、更是一份贡献,在这个特殊的寒假,同学们的行动和话语正体现了新一代青年学子的思想觉悟和家国情怀。2020年是不平凡的一年,2021年国家又将迎来一系列大事盛事,希望同学们珍惜这个伟大的时代,通过学业上的努力,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更好地回馈家庭和社会,为国家发展做出贡献。刘承功对学院和老师们给予留校学生无微不至的关心感到欣慰,并表示学校会尽力用心打造更好条件、更有温度的宿舍、食堂、图书馆、体育场地等,丰富同学们的寒假生活,希望大家在学习之余积极打卡各类校园文体活动,畅学“云上”课堂,过一个充实、快乐又难忘的春节。(留
详细内容一起剪窗花、写对联、开盲盒,喜气洋洋闹新春,精心设计的美味爱心套餐,还有小年夜不同寻常的“年夜饭”……对东华大学的留校学生而言,这个充满了温情和感动的寒假很精彩。为保障留校学生寒假期间的学习生活,学校各部门积极行动,从物资帮困、发展支持、后勤服务等多个方面提供周到服务,让大家在校园里也能过一个温暖祥和的春节。“一开始得知不能回家过年,心里挺不是滋味的,有些失落。但这些日子以来,老师的关怀、同学的问候、宿管阿姨的帮助,让我在他乡仍能感受到家人般的温暖。”家是河北邢台风险地区的王添心怀感激地说道,这是她第一次不能在家陪父母一起过年。学校为她安排了勤工助学岗位,每周一到周三,她都会来到学校武装部办公室值班,帮助整理资料,繁琐而细密的内容让她更深刻体会到每项工作的不易。除此之外,学校还向留校的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赠送“加油包”慰问礼盒,让远在他乡的学子感受到浓浓的关爱和温暖。“准备好每一餐‘东华味道’,让不能回家过年的留校学生也能感受学校里的‘年味’”。据了解,寒假期间学校松江和延安路两校区食堂均开放了固定窗口,同时还为留校学生精心准备了丰盛美味的年夜饭。年三十到大年初一,学生在食堂还能吃到免费水
详细内容日前,从教育部传来喜讯,我校首批“全国党建工作标杆院系” 纺织学院党委、首批“全国党建工作样板支部”纺织学院高技术纺织品系党支部及材料学院高分子科学与工程系党支部创建工作顺利通过验收。教育部首批高校党组织“对标争先”建设计划于2018年12月启动,我校3个党组织在创建周期内始终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贯彻新时代党的建设总要求和党的组织路线,严格对照建设目标和新形势新要求,深入开展对标争先,以示范创建促质量创优,用高质量的建设成效圆满完成建设任务。纺织学院党委充分发挥党建引领作用,坚守成为国际纺织教育和纺织科技创新的引领者的发展定位,致力于培养全球纺织领导者,系统推进“纺织科学与工程”世界一流学科建设,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以一流党建引领世界一流学科建设。施行“红色经纬”党建行动计划,纵向由学院党委顶层设计谋篇布局擘蓝图,横向由支部对标对表精准施策强堡垒,以优异的成绩完成了首批全国党建工作标杆院系、首批全国党建工作样板支部创建工作,稳步推进了首批全国高校“双带头人”教师党支部书记工作室建设,学院获批上海市“课程思政重点改革领航学院”、入选上海高校“三全育人”综合改革
详细内容2月11日,正值农历除夕,副校长李炜看望慰问坚守在工作一线的后勤员工们,代表学校向他们送上节日的关怀和新春的祝福。基建后勤处、后勤集团负责人参加慰问活动。李炜一行先后前往松江校区食堂、教师之家和宿舍区等处,与员工们亲切交谈,感谢坚守岗位的后勤员工们在春节期间的辛勤付出,同时送上节日慰问品。李炜强调,在岗员工要高度重视节假日期间的校园后勤保障及疫情防控工作,强化责任意识,全力保证各项工作安全有序、正常开展。她勉励大家继续发扬爱岗敬业的精神,保障留校师生过上一个欢乐、祥和的春节假期,并祝福大家新春快乐、身体健康、阖家幸福。(李炜一行看望慰问后勤工作人员)为保障春节期间校园正常运转,学校共有400余名后勤员工坚守工作岗位,为师生提供全面优质的后勤保障服务。
详细内容近日,东华大学环境学院刘艳彪教授团队与北京大学刘文研究员团队在环境领域著名期刊《环境科学与技术》(EST)上合作发表了题为《硅酸盐强化流通式限域电芬顿效能》(Silicate Enhanced Heterogeneous Flow-through Electro-Fenton System Using Iron Oxides Under Nanoconfinement)的研究论文(DOI: https://dx.doi.org/10.1021/acs.est.1c00349)。该项工作所报道的一种硅酸盐强化的连续流电芬顿体系,具有H2O2产量高、反应动力学快、催化剂稳定性好等优点。此外,该电芬顿催化体系具有优越的催化活性和pH适应性。毒性评价表明,限域电芬顿体系内四环素降解中间产物的毒性大大降低。该研究提供了一种具有广阔应用前景的新型流通式限域电芬顿体系,可为水体低浓度有机污染物的有效治理提供借鉴和参考。 本研究得到了上海市自然科学基金(No.18ZR1401000)的支持,北京建筑大学王崇臣教授、香港城市大学陈博教授和东华大学李方教授分别在结果讨论、材料表征和实验设计等方面给予了有力
详细内容ISO/TC38/SC23/WG02工作组(国际标准化组织/纺织品技术委员/纤维和纱线分技术委员会/天然纤维素纤维工作组)第六次网络会议于2021年2月5日成功召开。会议由工作组召集人校纺织检测中心李卫东教授级高工召集并主持召开,包括TC38/SC23秘书长在内的来自法国、德国、瑞士和中国等国的13名专家和项目组成员参加了本次网络会议。在沪的专家齐聚东华大学集体参加了本次会议。会议上工作组召集人通报了ISO秘书处对近期ISO会议的安排和参会专家要求的相关文件,就工作组各项工作的进展情况做了报告,审议并通过了2019年10月在意大利特雷维索召开的工作组第五次会议纪要。我校王碧佳副教授代表“ISO/AWI 5773亚麻纤维组成成分检测方法”标准研制项目组,对该提案在立项过程中各国专家提出的问题做了详细的答复和解释。会议上各国专家经过认真、热烈的讨论,对我校主导制定的这个国际标准下一研究内容和方法达成一致,为标准研制的顺利进行打下了良好基础。此次工作组会议的成功召开,标志着我校在纺织品国际标准化工作中又向前迈出了坚实的一步。不仅加强了与纺织品国际标准化领域各国专家的互动交流,有效提升了我校在
详细内容Contact Us
67792129
67792127
67792126
6779285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