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改革新局,建一流本科,学校召开新学期本科教学工作会议 3月11日,教务处组织召开新学期本科教学工作会议,各学院分管本科教学工作副院长、教务员、教育技术服务中心负责人参加会议,舒慧生副校长出席会议并讲话。 舒慧生在会上表示,本科教学工作的平稳运行离不开一线老师们的辛勤付出,但在常规工作之外,我们更要谋求改革发展。学校刚刚召开了东华大学2021年工作部署会议,本科教学工作的要点以数字为牵引,全力推进一流本科建设。他对新学期本科教学工作提出三点要求:第一,要充分认识到本科教育的地位和作用越来越凸显,2018年新时代全国高校本科教育工作会议召开之后,教育部下达的一系列文件,是本科教育教学工作的根本指导;第二,教务处和学院都要增加工作的紧迫感,在全面梳理工作内容的基础上,规划好各专业的未来发展方向;第三,要牢牢把握“双万计划”等重点工作,提前布局筹划。舒慧生强调,在新学期的工作中要进一步增强责任意识,提高工作能力:眼中要有事,能看见问题;心中要有数,有正确认识;手中要有招,能解决问题。本科教育教学虽然有千头万绪,工作千难万苦,但我们依然要千方百计做好它! 会上,教务处负责人对上学期本科教学工作
详细内容近日,《东华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入编《中文核心期刊要目总览》2020年版(即第9版)轻工业、手工业、生活服务业类的核心期刊。《中文核心期刊要目总览》是由北京地区十几所高校图书馆及中国科学院文献情报中心等相关单位的百余名专家和期刊工作者参加的中文核心期刊评价研究项目成果,又称“北大核心”。评价采用定量评价和定性评审相结合的方法,定量评价指标体系釆用了被摘量、被摘率、被引量、他引量、影响因子等16个评价指标,选作评价指标统计源的数据库及文摘刊物达48种,统计到的文献数量共计142亿余篇次,参加核心期刊评审的学科专家1万多位。据悉,《东华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还入选2020年中国科技核心期刊(自然科学卷);《中国学术期刊影响因子年报(自然科学与工程技术▪2020版)》显示其影响力指数(CI)学科排名为6/35,位居Q1区,跻身同类期刊前列;入选2020《中国学术期刊影响因子年报》统计源期刊,综合影响因子比上一年增加17.98%;获2019年上海市期刊编校质量优秀奖。2020年成立新一届编委会,主编、编委会副主任:俞建勇院士;编委会主任:陈南梁教授;执行副主编:丁彬研究员;副主编:丁彬研
详细内容为进一步引领团员青年传承红色基因,自觉“学党史 强信念 跟党走”,3月12日下午,上海市中共党史学会副秘书长、青少年教育研究中心主任俞敏先生走进东华大学松江校区,为师生们带来《俞秀松与党团创建》主题讲座。讲座严守疫情防控要求,设分会场进行全程直播,共计吸引300余名师生参与。讲座从少年立志为中国、党团先驱为复兴、戎马春秋为人民、秀松长青永铭记四个部分展开。通过一封封赤诚的信件、一幅幅珍贵的画面、一个个动人的故事,生动呈现了以俞秀松为代表的革命志士们“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国家使命感和敢为人先的民族担当。(图为讲座现场)中国的新生,是一场场革命,一群群人不计自己的利益得失,用他们的血和泪换来的,他们为了国家和人民的利益,挥洒了自己的青春与热血。讲座中,俞敏重点讲述了俞秀松投入新疆建设不求任何回报的故事,并由此寄语当代青年要扣好人生第一颗扣子,把握人生关键时期,做一个诚实、正直的人,更要做一个心中有理想、眼中有国家的人。周翰笙同学在听完讲座后表示“从来没有这么生动具体的了解过俞秀松烈士的故事,俞敏老师讲述的一个个细节让我深受感动,像这样为了人民、为了国家、为了民族的战士,向这样敢于冲锋、敢于
详细内容2021年3月8-10日,由中国科协先进材料联合体承担的、中国材料研究学会牵头、中国有色金属学会、中国硅酸盐学会、中国纺织工程学会等联合主办的中国科协学会联合体品牌建设项目“亚洲先进材料高峰论坛2021”(简称亚洲材料峰会2021)在上海宝安万豪酒店顺利召开。200多位材料科学家和研究生出席了本次峰会。峰会邀请了来自19个国家的72位境内外知名材料科学家在峰会上做报告。会议采取现场会议和网络视频会议结合的方式进行。 大会报告现场 开幕式由中国材料研究学会副理事长、中科院院士,我校朱美芳教授主持。国际材联前任主席、大会主席韩雅芳教授,亚洲纺织学会联盟主席、中国纺织工程学会理事长伏广伟等分别在开幕式上致辞。 本次峰会“生物医用纤维及复合材料”分论坛由中国纺织工程学会主办,我校纺织学院和纺织面料技术教育部重点实验室承办。我校王璐,王富军和关国平任本次论坛主席,会议邀请到加拿大拉瓦尔大学罗伯特·圭多因教授,麦克马斯特大学托德·霍尔教授和法国上阿尔萨斯大学弗雷德里克·海姆教授,我国复旦大学附属华东医院唐健雄教授,西南交通大学黄楠教授,陆军军医大学朱楚洪教授,苏州大学卢神州教授,东华大学王璐教授
详细内容3月10日,由中共上海市教育卫生工作委员会、上海市教育委员会、上海市文创产教联盟主办,“汇创青春”文化创意作品季服装设计类大赛组委会--东华大学承办的第六届“汇创青春”上海大学生文化创意作品展示活动“服装设计类”启动大会在服装与艺术设计学院召开。本次会议邀请了来自华东师范大学、上海工程技术大学、上海戏剧学院、上海视觉艺术学院、上海建桥学院、上海杉达学院、上海商学院、上海电影艺术职业学院、上海东海职业技术学院、上海邦德职业技术学院、上海工艺美术职业学院、上海出版印刷高等专科学校,以及我校等沪上13所高校代表参会。服装与艺术设计学院党委书记吴晶、教务处副处长陆嵘、服装与艺术设计学院副院长王朝晖作为承办单位的领导和嘉宾出席大会。王朝晖首先总结了去年“汇创青春”服装设计类活动,围绕第六届“汇创青春”服装设计类活动如何提高参与度和提升作品质量与参会老师们深入探讨。(会议现场)本次“汇创青春”服装设计类大赛主题为∞循环,大会讨论明确了大赛作品的报送寄送要求、截稿以及大赛的时间截点以及大赛的具体实施方案达成了共识。围绕大会议题,各大高校与会代表分别交流发言。上海邦德职业技术学院王慧老师分享了指导经验
详细内容——东华大学纪念“三八”国际妇女节111周年表彰座谈会成功召开3月8日,我校以“巾帼坚守信仰 奋进续写辉煌”为主题的纪念“三八”国际妇女节111周年表彰座谈会在松江校区成功召开。校党委副书记、纪委书记王云骏出席并为获奖选进个人与集体颁奖。校工会常务副主席陆湘群,校妇工委主任李敏,校妇工委副主任、工会副主席周炳振出席会议。校妇工委委员、优秀女教职工代表及工会办公室人员与会。座谈会由李敏主持。(座谈会现场)王云骏在致辞中,首先代表学校党政和男教职工对女教职工致以节日的祝贺。王云骏指出,女性“三八”国际妇女节是女性争取权利和人格解放的历史结果,是女性自身的崛起才成就了今天的妇女节。聚焦东华大学辉煌发展的历程和今天的瞩目业绩,同样是包括全体女教职工共同努力的结果。王云骏希望,学校全体教职工不忘教育初心使命,积极为构建学校发展新格局贡献力量。(为获奖先进个人颁奖)(为获奖先进集体颁奖)陆湘群宣读了2020年我校获上海市教育系统、学校三八红旗手及三八红旗集体,以及被推荐为上海市三八红旗手及三八红旗集体候选对象的名单,并向获奖女教职工致以热烈的祝贺和节日的美好祝愿。会上,管理学院会计学课程思政领航团
详细内容3月3日晚,校党委书记刘承功以“时代之问:当代中国发展进步的根本方向是什么?”为主题,给广大同学开启本学期《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概论)》课的思想之旅。在授课环节,刘承功从历史逻辑、现实逻辑、理论逻辑出发,分别向同学们讲述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历史的结论、人民的选择;阐明了新时代标示着我国新的历史方位;诠释了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这个伟大时代的鲜明主题。最后,刘承功勉励大家要有高处云天的伟大梦想和扎根大地的坚定笃行,乘着时代的春风,和时代同心同向,在实现人生抱负和对社会责任的实践中担起民族复兴的大任。近年来,学校紧紧围绕“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为谁培养人”这一根本问题,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将思政课教学改革创新持续向深推进。马克思主义学院院长王治东表示,今后要坚定不移地把培养合格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作为课程建设的中心任务,帮助学生系好人生“第一粒扣子”。同时,要把党史教育及戍边英雄为代表的英模事迹融入课程教学,提升理论对现实的关照,以优异的课程建设质量和育人成效迎接中国共产党建党100周年。
详细内容3月5日,盐津县政协主席严巨奎一行为对接学校帮扶盐津县发展乌骨鸡产业系列举措来校调研座谈。会前,校长俞建勇会见了严巨奎一行。副校长邱高出席并主持了座谈会,我校校地合作办公室、管理学院等相关负责人,盐津县政府相关部门负责人、企业代表和学校挂职盐津县干部参加座谈。俞建勇代表学校向盐津县领导一行表示欢迎。他表示,学校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脱贫攻坚总结表彰大会上的重要讲话精神,坚决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关于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有效衔接乡村振兴的战略部署,大力弘扬脱贫攻坚精神,尽东华所能助力盐津乡村振兴。他指出,盐津县在脱贫攻坚战中取得了全面胜利,经济社会发展成效显著,面向乡村振兴,盐津将迎来新起点、新机遇和新挑战。学校专门成立校地合作办公室,进一步发挥统筹协调和桥梁纽带作用,推进各项帮扶工作落地。在乡村振兴重大任务中,学校将结合盐津产业发展布局,发挥科研、智力等优势,推进人才培养与社会需求的对接,切实助力盐津乡村振兴。(俞建勇会见严巨奎一行)会上,邱高在听取盐津县乌鸡产业发展情况介绍后,充分肯定了当前乌鸡产业发展中所取得的成绩,认为盐津县发展乌鸡产业具有独特优势,市场前景广阔。他指出,
详细内容近日,上海市总工会命名了第十批“上海市劳模创新工作室”,我校刘晓刚劳模创新工作室成功入选。上海市先进工作者刘晓刚教授领衔的劳模创新工作室,2015年由校工会授牌成立,同年底被上海市教育工会命名为第二批上海市“教育系统劳模创新工作室”。工作室成立以来,紧紧围绕上海建设国际时尚之都、国际科创中心,建设服务长三角的战略需求,在海派时尚服饰文化的传承与创新、上海各行业代表性职业形象塑造、海派服饰设计理论体系研究等方面积极开展工作。工作室部分成果,例如上海世博会官方工作人员服装设计、国庆70周年上海花车“花仙子”服装设计、爱丁堡艺术节“爱在上海”科技旗袍主题秀,以及上海国际机场、上海科技馆、久事公交、东方明珠等上海重要窗口单位职业服饰设计等,均取得良好社会反响,多家主流媒体进行了重点报导。据悉,为弘扬劳模伟大品格和劳模精神,发挥劳模在学校人才培养、科技创新、学科建设、师资队伍及师德师风建设中的骨干带头作用,促进开展技术培训、业务交流和高师带徒等“传帮带”活动,加快培养广大教职工成为高技能、高素质创新型人才。2015年,校工会研究出台了《东华大学“劳模创新工作室”管理办法(试行)》,并于同年创建了
详细内容近日,东华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乔锦丽教授团队在电催化CO2还原领域取得重要进展,相关成果以“一步实现Bi-Cu分层生长双金属催化电极耦合碱性阴离子交换膜高效电催化CO2产甲酸”(Separated Growth of Bi-Cu Bimetallic Electrocatalysts on Defective Copper Foam for Highly Converting CO2to Formate with Alkaline Anion-exchange Membrane beyond KHCO3Electrolyte)为题发表在国际环境领域期刊《应用催化B-环境》(Applied Catalysis B: Environmental)上。该论文第一作者为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博士生彭芦苇。研究人员采用共沉积法一步将Bi和Cu金属负载于缺陷泡沫铜上,且利用双金属共沉积电势的不同,得到类分层的Bi-Cu双金属催化电极,该电极表现出Bi和Cu双金属的协调效应,因此可以高效电催化CO2产甲酸,此外电解质及离子交换膜的影响也被考虑其中。(Bi-Cu双金属催化电极的制备流程图及催化CO2机理
详细内容3月2日,国家先进功能纤维创新中心主任王玉萍一行来校交流讨论国家先进功能纤维创新中心(以下简称“创新中心”)运行情况和未来建设工作。校长、中国工程院院士俞建勇出席并主持会议,我校科研院、镜月资产等相关单位负责人参加会议。(推进会现场) 俞建勇代表学校对王玉萍一行来访表示欢迎,他表示,东华大学作为牵头单位之一,密切关注创新中心的发展,将会全力支持创新中心未来的各方面建设。他希望创新中心在前期工作基础上,在新的发展阶段抓住机遇,为行业发展、国家战略做出应有的贡献:进一步提升创新能力,开展多方面科研攻关,攻克“卡脖子”瓶颈问题,在行业共性关键技术方面取得重大突破;进一步推进分中心建设,加强学校与中心的合作,充分利用各方资源和平台,争取重大成果转化;进一步加强中心运营体系建设,优化运营模式,扎实推进中试基地等重点项目建设,实现创新中心全面稳定发展。 王玉萍汇报了创新中心自获批后开展的主要工作,中心持续推进重点实验室建设,加快核心技术研究,聚焦关键共性技术、基础材料、核心工艺。期待未来在东华大学的支持下,推进科研成果应用转化,实现产业化应用;欢迎东华毕业生赴中心工作,打造更富创造性的人才团队;
详细内容3月1日,新学期教学周第一天。早上7点45分,党委书记刘承功、校长俞建勇、副校长舒慧生、李炜等早早来到松江校区教学楼视察开学第一课教学情况,并与师生亲切交流。刘承功先后走进《几何与多元微积分》《有机化学》和《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堂,与理学院侯峻梅老师、化工生物学院黄焰根老师和马克思主义学院王淑芳老师亲切交谈。元宵刚过,他向师生们致以新春的问候,仔细询问了本学期的课程设置、教学安排、听课学生情况等,提醒大家做好个人防护。他表示,学校将克服疫情影响为大家的学习生活做好保障和服务,预祝同学们新的一年不断进步,取得更好成绩。刘承功谈到,上好课,是教师立身之本。经此一疫,教学形态发生很大变化,线上教学、线上课程为更多学生熟悉和喜爱。面对新趋势新要求,学校要着力提高课程质量,打造特色课程升级版,教师要用心上好每一堂课,肩负起新时代教书育人的使命。在《结构化学》《纳米医学》和《功能高分子材料》课前,俞建勇分别与化工生物学院鲁希华老师、史向阳老师和材料学院陈龙老师亲切交谈,了解新学期学生到校上课情况,仔细询问教学准备情况和课程设置,关心教学工作需求,希望老师们在疫情防控常态化背景下对新学期的教学
详细内容3月1日上午,校党委举行党委常委学习会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在党史学习教育动员大会和全国脱贫攻坚总结表彰大会上的重要讲话精神,党委书记刘承功主持学习会。俞建勇、崔运花、王云骏、邱高、陈革、陈南梁、舒慧生、李炜、任晓杰等在校党政领导以及党委常委参加学习,副校长卿凤翎列席学习会。刘承功在会上领学习近平总书记两个重要讲话精神。他强调,习近平总书记在党史学习教育动员大会上的讲话深刻阐述了党史学习教育的重大意义、重点内容和工作要求,为开展好党史学习教育指明了方向,提供了根本遵循。我们要认真学习领会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进一步提高思想认识和政治站位,以开展专题学习、加强政治引领、组织专题培训、开展“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以及组织好专题组织生活会为重点,切实抓好学校党史学习教育的组织实施,引导全校师生学史明理、学史增信、学史崇德、学史力行,学党史、悟思想、办实事、开新局,以“奋进东华”的新作为新成绩庆祝建党100周年。刘承功强调,习近平总书记在脱贫攻坚总结表彰大会上的讲话站在党和国家事业发展全局的战略高度,充分肯定了脱贫攻坚的伟大成绩,深刻总结了脱贫攻坚的光辉历程和宝贵经验,深刻阐述了伟大的脱贫攻坚
详细内容3月2日,教育部第八届高等学校科学研究优秀成果奖(人文社会科学)颁奖会在北京举行,东华大学设分会场。副校长陈南梁出席,科研院副院长王宏志、获奖人员及部分教师代表参会。(颁奖分会场现场)在此次评奖中,我校纺织服饰博物馆馆长卞向阳教授主编的《中国近现代海派服装史》荣获著作类二等奖,这也是我校首次获得该奖项。卞向阳教授的此项著作历时九年完成,以大量的文献、图像与实物资料为基础,综合多学科研究思维和方法,全面而真实地展现出中国近现代海派服装的历史画卷。中国近现代服装的演变,是在西方文明的冲击下逐步滑离五千年传统变化轨迹并形成新的特色的过程,在服装史研究及艺术理论研究中占有重要地位。上海作为近现代中国服装时尚的中心城市,其衣着风尚是中国近现代服装的代表,该书作为目前唯一的关于中国近现代海派服装历史的权威著作,是对海派历史及其文化研究、服装及艺术历史和理论研究的一大贡献。同时,对于中国传统文化传承和创新、上海时尚之都建设和发展均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获奖著作图)教育部高等学校科学研究优秀成果奖于1995年设立,每三年开展一次评选,旨在表彰奖励高校哲学社会科学工作者取得的突出成绩,展示高校社科界服务
详细内容Contact Us
67792129
67792127
67792126
6779285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