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国务院学位委员会 教育部 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发布《关于成立和调整全国应用伦理等12个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指导委员会的通知》(学位[2023]7号],决定成立全国应用伦理等9个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指导委员会(以下简称教指委),调整中医中药针灸、艺术2个教指委,合并组建风景园林教指委。其中,全国设计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指导委员会设主任委员1名,副主任委员5名,秘书长1名,委员16名。我校冯信群教授入选全国设计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指导委员会委员。本次全国设计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指导委员会的成立是按照2022版研究生教育学科专业目录的专业设置划分后组建的。在新版学科专业目录中,原有的艺术专业学位类别由8个领域分化为6个专业学位类别,并全部升级为博士层次,本次分设的艺术专业教指委和设计专业教指委覆盖了全部6个类别。据悉,全国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指导委员会是由国务院学位委员会、教育部、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领导下的专家组织。按照2019年6月发布的《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指导委员会工作规程》的规定,教指委按照国务院学位委员会批准设置的专业学位类别组建,是协助主管部门开展相应类别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研究、咨询、指
详细内容高校学生社区不仅是生活场域,也是教育文化场域,是加强党建引领、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构建“三全育人”格局的重要载体,是新时代思想政治工作创新实践的重要平台和抓手。实施“一站式”学生社区综合管理模式建设,是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教育的重要论述,适应新形势新情况、加强高校党的建设和思想政治工作的重要体制机制创新。理学院以党建为引领全面推进“一站式”学生社区建设,积极落实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依托学生社区建设服务人才培养。加强党建引领,夯实社区治理基础学院党委以党的政治建设为统领,以提升基层组织力为重点,以推进支部品牌建设为牵引,将“六化”融入日常工作,在系统化谋划、一体化学习、特色化品牌、立体化氛围、实质化落实和服务化实效六个方面持续发力。开展“党员寝室”挂牌及“党员示范寝室”创建活动,发挥示范引领作用;加强党建阵地建设,组织开展“党建引领学院发展”“喜迎二十大、永远跟党走、奋进新征程”等系列品牌党建活动,提升社区党建育人功能。持续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通过支部书记领学形式,将新时代党的创新理论作为常态化内容纳入党团员培训、支部“三会一课”的重要内容。综合运用好
详细内容7月16日至22日,中央统战部在山东省举办归侨侨眷知识分子国情考察活动。本次考察团由来自全国各高校、科研院所、央企和侨企的院士、国家特聘专家、全国人大代表、全国政协委员等39名专家学者和企业家代表组成。我校侨联副主席、青委会会长、材料学院教授游正伟参加考察活动。考察团先后前住威海市、烟台市、济南市进行参观考察,通过专家授课、现场教学、企业考察和座谈交流等形式,引导归侨侨眷知识分子代表学习党的二十大精神和有关侨务知识,切身体验和深入了解三地经济社会发展情况和企业创新氛围,为当地经济社会发展建言献策,并进一步鼓励他们在本职岗位建功立业,为推进中国式现代化贡献侨智侨力。游正伟在与山东省市有关部门交流座谈中围绕科技和人才专题进行了交流发言。他深有感触地说:“震撼、感动、振奋,致敬、缅怀、奋进”是本次参观考察活动的深刻体会,我更加深切地感受到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感受到中国共产党的伟大光荣。作为新时代的归侨知识分子,我们庆幸处在一个“科技是第一生产力,人才是第一资源,创新是第一动力”的大有可为的新时代,要立足两个大局,心怀“国之大者”,在推进高质量发展中敢担当、勇创新、善作为,为以中国式现代化全
详细内容7月17日,校党委理论学习中心组召开主题教育专题学习研讨会,围绕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政治局第六次集体学习、在江苏考察时的重要讲话精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党的建设的重要思想,以及十二届上海市委第三次全会精神等,开展集中学习研讨。校领导刘承功、俞建勇、崔运花、王云骏、项延训、陈革、李炜、赵震,党委常委朱英,校长助理阎林平参加学习。刘承功主持学习会。(学习会现场)刘承功在传达学习习近平总书记近期重要讲话精神时指出,要不断深化对党的理论创新的规律性认识,结合正在开展的主题教育更好学习把握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理论体系;要坚持以学促干,落实“重实践”的要求,切实做到学思用贯通、知信行统一,推动主题教育不断深化内化转化;要深入学习领会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党的建设的重要思想,进一步加强党的全面领导,健全学校“大党建”工作格局;要更加主动地体系化对接上海强化“四大功能”、深化“五个中心”建设,积极服务上海高水平开放和高质量发展。俞建勇谈到,要深刻理解推进科技自立自强、加快前瞻布局产业转型升级重大意义,加强基础研究,强化有组织科研,加快关键核心技术攻关和科技成果转移转化;要深刻理解以全面深化改革为根
详细内容7月17日,中共上海市教育卫生工作委员会上海市教育委员会公布“2022年度上海高校辅导员队伍建设月”系列活动获奖名单,我校辅导员队伍再获佳绩!其中,服装学院辅导员刘雯玮获评“2022上海高校辅导员年度人物”;人文学院辅导员穆莉、管理学院辅导员邢俣霞分获“2022年上海高校辅导员素质能力大赛”一等奖和二等奖;计算机学院辅导员彭湘陵和理学院辅导员马雷斯获“2022年上海高校辅导员主题班会展示活动”一等奖;化工学院况晨在“第十九届上海高校辅导员论坛征文活动”中获得二等奖,人文学院资雪琴、材料学院莎日娜分获三等奖。(以下转载上海市教委政务微信“上海教育”)根据《中共上海市教育卫生工作委员会 上海市教育委员会关于组织开展“2022年度上海高校辅导员队伍建设月”系列活动的通知》要求,市教卫工作党委、市教委组织开展了“2022年度上海高校辅导员队伍建设月”系列活动。在“2022上海高校辅导员年度人物”宣传展示活动中,经高校推荐、网络投票、专家复审、终审答辩、公示等环节,选树2022上海高校辅导员年度人物10名、年度人物提名10名、年度人物入围10名;在“2022年上海高校辅导员素质能力大赛”中,经案
详细内容7月13日,昭通学院党委书记陈红、党委副书记陈永华一行来校调研交流,党委书记刘承功、副校长赵震出席调研座谈会。会议由赵震主持。(座谈会现场)陈红介绍了昭通学院基本情况,希望进一步加强两校沟通,深化借鉴我校办学优势和经验,推进双方在学科专业建设、师资队伍建设、人才培养、科学研究、服务社会等方面的交流与对接,促进学校发展迈上新台阶。刘承功代表学校对陈红一行表示欢迎。他表示,十余年来,学校与云南省、昭通市及盐津县结下了深厚情谊,将进一步深化与昭通学院在教学科研、学科建设、队伍建设、人才培养等方面的合作共建,全力以赴推动两校全面合作协议落地见效,不断取得实际成果,为云南高等教育事业发展做出积极贡献。会前,陈红一行参观了我校纺织服饰博物馆和纺织科技创新中心。我校党委办公室、校长办公室及化学与化工学院、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负责人参加调研交流。
详细内容7月6日,我校与东方国际集团围绕“坚持创新驱动 以高质量发展服务中国式现代化”主题,开展党委理论学习中心组联组(扩大)学习。党委书记刘承功、校长俞建勇,东方国际集团党委书记、董事长童继生,东方国际集团党委副书记、总裁季胜君出席学习会。校领导崔运花、项延训、陈革、李炜、赵震,党委常委朱英、任晓杰,东方国际集团领导王佳、卢力英、郑峰、薛继凤、朱毅、王嵘、胡庆莲等参加学习。刘承功主持学习会。(学习会现场)刘承功对东方国际集团长期以来关心支持学校发展表示感谢。他表示,此次联组学习是深入开展主题教育、贯彻上海市委全会精神、进一步深化校企合作的重要契机,期待双方紧密携手落实教育强国建设两个“先行先试”,推动产教融合和产学研用合作,打造融合创新高地,高质量服务国家战略和上海发展重大需求。他强调,要立足上海“四大功能”强化和“五大中心”建设,发挥学科专业优势,服务先导产业布局和重点产业智能化、绿色化、融合化发展,推动科技赋能和商业模式创新,加快科技成果落地转化;要加强体系化沟通协商,建立校企协同创新长效机制,细化落实技术研发、人才培养、时尚消费促进等方面合作清单,更好服务国家战略和上海高质量发展。童继
详细内容7月6日,学校思想政治工作委员会在延安路校区召开2023年全体委员工作会议,听取审议学校“时代新人铸魂工程”阶段性推进落实情况及2023年师生思想政治状况滚动调查情况汇报。校党政领导班子成员、思政委委员及相关部门负责人出席会议。党委书记刘承功指出,要全面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将“时代新人铸魂工程”同学校近年来组织开展的“三全育人”、“五育并举”等工作有机结合、统筹推进,深化“一站式”学生社区综合管理模式建设,汇聚更多优质教育资源和育人力量融入学生培养全过程;要深入分析师生思想政治状况,贴近学生思想实际,不断推进思政理论课和课程思政改革创新;要切合学生成长需求,进一步着力增强学生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拓展学生国际视野;要对标更高标准和要求,抓住学校思想政治教育关键领域和重点工作,保持特色优势,积极探索实践,强化示范引领,力争不断取得新突破。校长俞建勇指出,要从已开展的师生思想政治状况调查中查找问题短板,进一步总结经验,特别是要强化教师思想认识和价值引导,培养攻坚克难的勇气和奋斗精神。就下一步工作,他强调,要抓牢思想政治工作这条生命线,进一步强化思想引领,持续抓好“时代新人铸魂工程”实施,贯
详细内容为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做好安全生产工作的系列重要指示批示精神,切实加强暑期实验室安全管理工作,7月12日上午,副校长赵震带队开展实验室安全检查,资产管理处、保卫处等部门负责人和相关工作人员参加。检查组对松江校区功能材料研究中心、纺织科技创新中心、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分析测试中心等实验室进行实地检查,重点关注暑期实验室安全责任落实、实验风险评估、危险化学品、气体钢瓶、危险废弃物收集存放、环境卫生等情况。赵震强调,要做好夏季高温天气的实验室安全管理工作,杜绝侥幸心理,筑牢安全防线,确保暑假期间实验室安全运行。检查结束后,资产管理处工作人员逐一对照教育部专家组进校实验室安全现场检查的反馈意见,实地至涉及到的每间实验室了解整改落实情况,并要求各教学科研单位举一反三,全方面采取有效措施落实整改,为师生创造安全稳定的实验环境。
详细内容服装与艺术学院紧密结合专业特色,以美育为特色,多维度全方位融入一站式学生社区建设中。强化党建引领、聚合师资队伍、营造文化氛围、激发学生参与,形成以美育为中心,在学生生活社区建立党建服务中心、二级心理工作站、国防教育征兵工作站、创新创业二级创业指导站等,为学生提供一站式服务教育工作。以党建引领把方向,指导成立运作社区党建服务中心强化价值引导 服装与艺术设计学院成立社区学生党支部,以党建工作为引领,不断推动学生社区建设工作走深铺开,探索“党建+”社区育人体系。立足学生社区,建立学生党支部,以支部为原点,建设党建服务中心,深入开展政治理论学习、党员教育发展、学生社区文化建设等工作。一是强化学生社区党支部长效机制。设立党员工作站,设置定点党员服务岗和志愿服务岗,让党建引领遍布学院的各个角落、延伸到学生中的每一个宿舍,在“浸润式”的党建氛围中培养学生成为又红又专的时代新人。二是创新学生社区党建育人模式。立足学生社区地点的特殊性,将活动真正办到学生心里。开展“我与书记面对面”等主题活动,面对面了解学生的基本需求和心声,更好地为群众办实事;拓展党建思政教育阵地,开展辅导员沙龙活动,强化价值引导。从
详细内容中国研究生“美丽中国”创新设计大赛是“中国研究生创新实践系列大赛”主题赛事之一,由教育部学位管理与研究生教育司指导、中国学位与研究生教育学会和中国科协青少年科技中心主办,全国艺术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指导委员会担任学术指导,首届大赛由东华大学和中共建德市委、建德市人民政府承办。7月12日,大赛组委会主任、东华大学副校长陈革亲临浙江·建德赛道集体调研活动现场,陈革副校长代表承办方向参与此次调研的各位师生表示慰问。陈革副校长指出此次集体调研非常有意义,调研团队带着比赛的设计任务而来,作为研究生同学们的暑期社会实践活动也更具挑战性,希望大家克服困难,抓住调研期间宝贵的时间,在老师的指导下,能够设计出高质量的方案。相信通过此次集体调研,一定能够激发大家的聪明才智,挥洒汗水,收获成果。大赛组委会主任、东华大学副校长陈革致辞建德市政协副主席叶强、中共建德市委组织部副部长、人才办常务副主任李佳等建德地方领导对陈革副校长的莅临指导表示热烈欢迎。大赛组委会副秘书长、中国学位与研究生教育学会会赛事与合作高级主管杨雪芬,大赛专委会副秘书长、全国艺术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指导委员会秘书处办公室主任、中国学位与研究生教
详细内容人类何时发现了DNA生命密码?细胞是如何运动的?未来中国科学家能否在DNA信息存储领域引领变革?这些问题在第二期东华大学镜月生科讲坛中,两位重量级的生命科学领域的院士讲座中可以找到答案。7月4日,生物与医学工程学院成立一周年系列学术活动在第二期东华大学镜月生科讲坛上拉开帷幕。中国工程院院士、校长俞建勇教授,中国科学院院士、上海交通大学化学化工学院院长樊春海教授,美国科学院院士,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Carlos Bustamante(卡洛斯·布斯塔曼特)教授,副校长李炜教授以及来自北京大学、复旦大学、香港大学、上海交通大学、北京航空航天大学、重庆大学、同济大学、华南理工大学、苏州大学、中国科学院深圳先进技术研究院、中国科学院分子细胞科学卓越创新中心等单位的专家教授出席活动。学校相关职能部门以及生物与医学工程学院党政班子成员参加活动。俞建勇代表学校对各位嘉宾的到来表示热烈欢迎,并就学校以及生物与医学工程学院成立一年来发展情况进行简要介绍。他表示,发起成立“镜月生科讲坛”是学校人才培养工作的一项重大举措,通过邀请知名专家教授来校讲学,开阔师生视野,提升学科影响力。学院成立一年来,在社会各界的关
详细内容7月4日,我校2022级本科生军训成果汇报大会在两校区同时召开。校长、中国工程院院士俞建勇,校党委副书记、军训工作领导小组组长崔运花,副校长陈革分别出席两校区大会,相关职能部门负责人与会。会上,俞建勇、崔运花分别对两校区学生圆满完成军训任务给予充分肯定和鼓励,向出色完成带训工作的教官们表达诚挚敬意和感谢,向各职能部门、各学院辛勤工作的老师们表示感谢。俞建勇、崔运花分别在两校区代表学校寄语学生要坚定理想信念、厚植爱国情怀,义无反顾扛起时代、国家、民族和人民赋予的神圣使命,为国家发展和长治久安不懈奋斗;要苦练自身本领、坚持实干笃行,善于读“有字之书”,更要善于读“无字之书”,从实践中总结真知、检验真知、发展真知;要磨砺意志品质、勇攀人生高峰,面对世界之变、时代之变、历史之变,要自觉肩负起民族复兴的历史重任,不断践行“强国有我、青春有为”的铮铮誓言。(缺图)副校长陈革,教务处处长杨旭东分别宣读军训嘉奖令,表彰在军训中表现突出的集体及个人。会上,学生和教官组成队列方阵、擒敌方阵、刺杀方阵、匕首操方阵和应急棍术方阵等进行汇报展示,学生们挺拔的身姿、响亮的口号、整齐的步伐,略带稚嫩却坚定有力的动作
详细内容从“党中央在延安十三年”专题报告到革命旧址现场讲解,登上抗日战争时期的“领航灯”宝塔山俯瞰革命老区的新发展,走进习近平总书记迈出“人生第一步”的梁家河村,在南泥湾感受中国共产党人在困境中奋起、在艰苦中发展的精神力量,在为人民服务讲话台学习张思德精神……7月2日至7日,学校“探寻红色精神谱系 争做新时代‘大先生’”教师国情教育研修班实地研学活动沿着习近平总书记的考察足迹,来到红色革命圣地陕西延安,以延安精神滋养教育初心。(在毛泽东铜像前重温入党誓词)“是落脚点,也是出发点”。沿着250个阶梯踏步而上,仰望25米高的中央红军长征胜利纪念碑,“两万五千里”的背后是一段悲壮恢弘的革命史诗。中国共产党“长征一完结,新局面就开始”,在吴起这片黄土地驻扎了仅仅13天,而后开启了在延安13年的光辉历程。(参观吴起中央红军长征胜利纪念馆)凤凰山、杨家岭、枣园、王家坪……研修班学员带着讲座中聆听的历史片段逐个“打卡”延安的几大革命旧址,跟随沉浸式红色歌舞剧《延安十三年》感受落脚延安、艰苦奋斗、历史抉择等情怀印记,深切体会着“延安窑洞里有马列主义”。“一把镢头一支枪,生产自给保卫党中央”,在“陕北好江南”南
详细内容Contact Us
67792129
67792127
67792126
6779285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