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我校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江莞教授、王连军教授团队在Mg3(Sb,Bi)2基热电器件研究的基础上(Nat.Commun. 2024, 15, 9355;Natl. Sci. Rev. 2023, 10, nwad095;Energy Environ. Sci.2022, 15, 3265),成功开发出由P型MgAgSb和n型Mg3(Sb,Bi)2组成的全镁基高效稳定热电器件。相关研究成果以“Atomic-scaleinterface strengthening unlocks efficient and durable Mg-based thermoelectricdevices”为题,发表于国际顶级期刊《Nature Materials》。我校先进纤维材料全国重点实验室江莞教授、王连军教授,功能材料中心张骐昊教授,以及中国科学院上海硅酸盐研究所许钫钫研究员为论文共同通讯作者。材料学院2021级博士生左武升为第一作者,中南大学陈弘毅教授、中国科学院上海硅酸盐研究所于子怡博士以及材料学院2020级博士生傅赟天为共同第一作者。该研究得到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上海市教委创新计划、上海市科学技术
详细内容为深入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全国科技大会精神和全国教育大会精神,落实学校第十一次党代会科研战略部署,3月12日下午,2025年科研院长工作会议在松江校区召开。党委常委、副校长陆卫兵,科研院、各学院、中心相关负责人等30余人参会。会议由科研院院长丁彬主持。陆卫兵对学校师生在2024年取得的科研成绩表示肯定。他表示,2025年是“十四五”规划的收官之年,是“十五五”规划编制的开局之年,也是学校紧抓科研高质量发展机遇的突破之年。科研工作应当充分发扬“撸起袖子加油干”的精神,抓住新开篇,书写新成绩。陆卫兵提出,结合国家对科技创新的最新要求和学校科研工作实际,下一步科研工作要着重把握三个方面:一是要提高站位,统一思想,增强认识。高校应发挥国家基础研究生力军和重大科技突破策源地的作用,强化有组织科研,增强服务国家和地方发展能力,全校上下形成合力,共同推动科研发展。二是主动担当,切实做好“五抓”。要在具体科研工作中加强责任意识,做到抓早、抓新、抓大、抓细、抓实,加强校内外沟通、交流和合作,以务实精神推动各项科研工作落到实处。三是要加强考核,优化科研管理体系,加强科研管理队伍建设。建立健全考
详细内容3月12日,校长项延训会见香港纺织及成衣研发中心(HKRITA)董事会主席杨敏贤一行,双方就纺织及成衣领域合作进行了深入交流,并签署合作协议。我校副校长陆卫兵,科学技术研究院、港澳台事务办公室、上海东华镜月资产经营有限公司相关负责人及教师代表陪同会见并进行交流。项延训对杨敏贤一行到访表示欢迎。他表示,东华大学作为国家“双一流”建设高校,始终坚持服务国家战略和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助力行业提质增效。香港纺织及成衣研发中心作为新型研发平台,特色鲜明,与东华大学的优势学科和发展方向高度契合。他指出,双方在纺织及成衣关键技术、纺织材料循环利用、先进纤维材料、智能纺织品等前沿领域具有广阔的合作前景。希望以此次交流作为新起点,在科研攻关、概念验证、成果转化等方面加强合作,为服务国家“双碳”战略、推动产业变革、助力沪港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做出更大贡献。杨敏贤对东华大学的热情接待表达感谢。她表示,期待与东华大学携手开展具有前瞻性研究,抓住纺织和服装行业的新机遇、开辟新赛道。此次合作将进一步加强内地与香港在纺织服装领域的交流与合作,共同推动行业技术进步和产业升级,为全球纺织服装行业的发展贡献力量。交流结束后
详细内容3月12日晚,东华大学松江校区锦绣会堂内灯光闪耀、掌声雷动,一场由耶鲁大学蓝甲虫阿卡贝拉合唱团与东华大学及附校师生共同带来的音乐盛宴——“跨越重洋的歌声”精彩上演,党委副书记李成龙,副校长刘淑慧、陈革,以及900余名师生共赴这场音乐之旅。通过音乐这一无国界的语言,中美青年在文化交流中碰撞出别样火花,让高校美育绽放独特魅力。(音乐会现场)耶鲁大学蓝甲虫阿卡贝拉合唱团是世界上历史最悠久的本科生无伴奏清唱团之一,为跨国文化交流融合作出了积极贡献。合唱团在演出中,为观众带来《蓝天》《无悔》等西方阿卡贝拉曲目,也有《好汉歌》《当你老了》等广为流传的经典中文歌曲,还有《Wake Freshmen Wake》《橄榄树》等中西合璧的创新演绎。蓝甲虫合唱团通过丰富的和声层次与细腻的情感表达,将每一首歌曲都诠释得淋漓尽致,深深打动了现场观众。(音乐会现场)音乐会上,东华大学学生合唱团与东华大学附属实验学校雏鹰学生合唱团带来了民族经典《乌苏里船歌》和童谣《花蛤蟆》,所有参演的中美青少年最后带来了大合唱《友谊地久天长》。孙怡宁同学在观看完演出后,难掩兴奋:“真的太赞了!蓝甲虫合唱团的声音特别有层次感,感觉整个
详细内容3月11日,2025海派时尚季暨POP设界2026春夏趋势发布秀在青浦区西虹桥商务区举办,青浦区政协主席曹卫东,我校党委书记刘承功,中国服装设计师协会专职副主席谢方明,我校上海国际时尚科创中心教授、上海市服饰学会会长刘春红,上海时代文化发展协会会长王铭,以及青浦、吴江、嘉善政协负责人、相关企业代表出席活动。活动共涵盖“联动长三角”“立足西虹桥”“赋能全产业”三大板块,包括长三角时尚产业协同发展合作启动仪式、青浦区产业招商推介、“颐圜禧物”发布秀、设计师作品及青浦本地时尚品牌新品联合发布秀、2026春夏流行趋势新品发布等多个环节。现场同步成立全球时尚产业高端智库平台、发布时尚生活指数及未来消费预测分析平台及AI智算模型合作项目签约等,展现数字化赋能时尚产业的最新成果。据悉,本次活动由上海市青浦区政协、东华大学和上海市服饰学会等单位指导,上海设界科技集团有限公司、青浦区推进虹桥国际开放枢纽建设专项办公室和东华大学上海国际时尚科创中心等单位联合主办。“海派时尚季”活动已连续举办四届,在时尚领域具有一定的影响力。我校上海国际时尚科创中心依托这一品牌活动,紧抓青浦区着力打造“海派时尚消费品产业集
详细内容3月14日,东华大学与超星集团战略合作签约仪式在延安西路校区举行,双方将共建“东华大学终身学习平台”。东华大学副校长陈革、超星泛雅集团总经理秦波涛出席仪式,学校相关部门负责人与超星集团代表共同见证这一重要时刻。赋能校园,拓展高校的教育边界陈革在致辞中强调,AI技术驱动教育变革的当下,高校的教育边界正从“阶段性培养”拓展至“终身学习支持”。“东华大学终身学习平台”整合了东华优质教育资源与超星集团技术优势,致力于构建一个智能化、互动化、生态化的终身学习体系,让师生校友随时随地从学校获取丰富精准的学习资源、思维养分与发展支持,真正与学校共进步、同成长。秦波涛感谢学校的信任与支持,相信通过双方的共同努力,这一平台将成为培养高素质人才的重要基地,为社会进步和创新发展贡献力量。签约落地,打造全生命周期平台签约环节中,继续教育学院副院长(主持工作)刘峰涛与超星泛雅集团总经理秦波涛正式签署协议。根据规划,平台将于2025年7月1日前试运行,并于10月校庆日正式上线。继续教育学院负责内容管理、资源整合与优化迭代,超星集团提供平台支撑与AI技术赋能,建造一个具有东华特色的全生命周期学习平台,纵向贯通本、硕
详细内容3月11日,温州市人民政府驻上海联络处主任徐清雨一行来校调研交流。副校长陆卫兵出席座谈会,科学技术研究院院长丁彬、产学研合作处相关负责人参加座谈。陆卫兵代表学校对徐清雨一行表示欢迎。他表示,东华大学和温州政府部门、企业保持着良好的合作交流关系。东华大学一直以来高度重视服务国家战略、重视基础学科研究、重视与企业开展产学研合作,希望能以企业“出题”,高校“答题”的方式,探讨挖掘潜在合作机遇,为区域产业发展探寻新思路。徐清雨对东华大学的前瞻性技术储备和产业化应用能力表示高度认可。他指出,希望发挥驻沪办的纽带作用,与东华大学加强联动,促成先进纺织、新材料、生命健康等领域的校企、校地合作,共同推动温州市的科技创新和产业升级。会上,丁彬介绍了学校科研工作情况,与参会在沪温商就企业转型发展面临的技术需求依次展开交流。会前,徐清雨一行参观了我校科技成果展示馆。
详细内容近日,我校先进纤维材料全国重点实验室、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王宏志、侯成义团队开发了一种高效的固-液发电装置(H2O2 energy generator, HEG),深入研究了固-液界面发生化学反应和能量传递的机制。相关成果以“Solid-liquid interface chargetransfer for generation of H2O2 and energy”为题发表在《Nature Communications》期刊上。东华大学为第一单位,通讯作者为王宏志教授、侯成义研究员,第一作者为博士研究生胡云浩。图1 固-液界面电子转移及H2O2生成机理研究利用开尔文探针力显微镜验证了在氟化乙烯丙烯(FEP)与水之间的电荷转移过程中,电子转移占主导地位。其中,液相中的部分OH-失去电子后转化为·OH,进一步结合生成 H2O2。这表明FEP和水界面处的电子转移同时驱动了能量(电能)和物质(H2O2)的生成。图2 固-液发电机理研究通过类晶体管结构设计、电荷隔离层构建和固相表面改性,获得了一种高效的固-液发电装置。该装置的发电效率从三个方面得到提升:优化电路设计、减少内部电荷损失和提高固-
详细内容3月11日,东华大学2025届毕业生春季延安路校区专场招聘会在体育馆举行,700余名应届毕业生有序参会。这是春季继松江校区首场招聘会之后,学校为2025届毕业生举办的又一场大型招聘活动。(招聘会现场)长期以来,我校毕业生广受用人单位认可,国家广播电视总台、中国移动、爱慕股份、中国银行等行业领军企业和重点领域单位携带大量岗位到校参会。本次招聘会吸引146余家用人单位参加,提供就业岗位近5000个,高质量就业岗位吸引大量毕业生前来应聘,现场气氛热烈有序。(学生与企业交流)学校在招聘会现场设置就业指导党建专区,针对毕业生找工作遇到的“疑难杂症”开设“简历加油站”和“海外交流与全球胜任力”指导站。就业指导老师、已成功求职的毕业生在现场对毕业生的简历优化、面试技巧等问题进行一对一解答。据了解,学校接下来还将分批举办多场线下行业类、实习生等专场招聘会,做实做强做精校园招聘主渠道,全力以赴推进2025届毕业生就业工作。
详细内容为全面贯彻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和全国教育大会精神,扎实推进我校毕业生高质量就业服务体系建设,促进2025届毕业生高质量充分就业,近日,学校党委副书记李成龙带队赴服装与艺术设计学院、管理学院、人文学院开展2025届毕业生就业创业工作专项调研,并与各学院主要负责人、系主任、毕业班辅导员进行座谈交流,党委学生(研究生)工作部、学生处处长秦泽峰、学生就业服务中心主任严军及相关老师陪同。调研会上,各学院围绕人才培养、就业市场开拓、精准就业服务等方面的工作汇报了2025届毕业生就业创业工作推进情况及经验做法。李成龙在听取汇报后指出,面对复杂就业形势,各学院要打好提前量,下好先手棋并对后续就业工作提出明确要求。一是持续拓展就业岗位。加强校企合作,充分利用校友资源,为学生提供更多实习、就业及职业发展的机会。二是提高就业服务质量。落实 “一生一策”,根据学生的特点和需求提供个性化的就业辅导;重点关注困难学生群体;合理安排毕业季各项工作,确保就业工作有序推进。三是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学院要积极开展学科、专业优化调整,提升学生核心竞争力。党委学生(研究生)工作部、学生处处长秦泽峰从思政教育、心理健康、安全稳
详细内容3月10日,四川省经济和信息化厅总经济师袁冰、四川省服装服饰行业协会书记杨淑琼一行来校调研交流。副校长陆卫兵出席座谈会,产学研合作处、纺织学院、服装与艺术设计学院、机械工程学院等相关负责人和教师代表参加座谈。陆卫兵代表学校对袁冰一行表示欢迎。他表示,四川省作为纺织大省,产业链条完整,与学校合作基础深厚。立足当下产业发展格局,学校重视与四川省政府与企业的交流合作,希望进一步拓展双方合作空间,为四川的企业创新和经济的发展做出东华更大的贡献。袁冰介绍了四川省纺织服装产业发展情况,特别强调了四川省先进纺织材料研发和应用上的迫切需求,期望与东华大学开展产学研用全方位合作,通过科技创新进一步推动四川省纺织服装市场转型升级,促进双方共同发展。会上,科研院产学研合作处处长刘亚男介绍了学校科研工作情况,各学院教师代表分别就数字化纺织服装技术前沿、功能面料、先进染整、AI设计等领域最新成果进行了交流。会后,袁冰一行参观了我校科技成果展示馆。
详细内容2025年3月12日,东华大学化学与化工学院以有组织科研为牵引,联合德安县人民政府、江西服装学院及地方企业开展产学研对接活动。德安县副县长郑鹏、江西服装学院副校长贾丽霞等一行与学院党委书记严军、院长武培怡、副院长毛志平、国家染整工程技术研究中心负责人、学院有关老师围绕政产学研用协同创新展开深度交流。严军系统阐释学院有组织科研模式,强调将针对德安纺织产业需求组建跨学科团队,形成“需求对接-联合攻关-应用验证”闭环机制。武培怡部署专项计划,明确由学院书记带队赴德安实地调研,联动校内多学院共同解决企业技术需求。副院长、国家染整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主任毛志平提出,将围绕“提质增效、绿色发展”宗旨,针对德安印染技术短板组建专项课题组,精准对接企业需求。中心副主任董霞介绍了中心的基本情况,中心先后承担国家“十五”至“十三五”科技研发计划项目,获多项省部级科技奖项,并参与制定国家、行业及地方标准。德安县代表团高度认可中心科研实力。郑鹏副县长指出,当地纺织产业亟需突破印染技术瓶颈,现场提出建立常态化校企对接机制。江西亿阳纺织董事长刘诸辉、华远针织总经理张泽亚具体列举企业技术需求,期望通过产学研合作提升发展
详细内容日前,全国政协十四届三次会议和十四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在北京开幕。我校广大干部师生通过多种渠道及时收听收看全国两会实况,持续关注全国两会动态,认真学习领会会议精神。党委书记刘承功说,李强总理所作的政府工作报告全面总结了过去一年所取得的重大成就,对全年经济社会发展作出部署安排,特别是报告把“深入实施科教兴国战略,提升国家创新体系整体效能”作为今年十大任务的第三项内容,明确提出要加快建设高质量教育体系,制定实施教育强国建设三年行动计划,加快从教育大国向教育强国迈进,充分体现了党和国家对高等教育事业的高度重视和战略擘画。作为高等教育“国家队”,东华大学要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认真学习领会全国“两会”精神,全面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和二十届二中、三中全会精神,按照全国教育大会和《教育强国建设规划纲要(2024-2035年)》战略部署,准确把握教育的政治属性、人民属性、战略属性,跳出教育看教育,一体推进教育发展、科技创新、人才培养,坚定社会主义办学方向,进一步明确学校发展定位,高质量落实新时代立德树人工程,坚决打好学科布局转型发展、拔尖创新人才培养、高水平师资队伍建设、管理效能
详细内容3月7日,党委书记刘承功、校长项延训一行赴上海市科委调研交流。市科委主任骆大进、副主任朱启高及有关处室负责人出席交流座谈会。中国工程院院士孙以泽,副校长刘淑慧、陆卫兵,相关职能部门和学院负责人参加座谈交流。骆大进谈到,东华大学作为国家“211工程”“双一流”建设高校,始终坚持特色发展,在服务国家重大战略和国计民生中取得了一系列科技创新成果,令人振奋。他指出,当前上海积极推进国际创新中心建设,迫切需要高等学校充分发挥教育、科技、人才一体发展的引领支撑作用。希望东华大学进一步深化科研体制机制改革,营造持久的创新文化、创新生态;抢抓机遇,集聚创新人才、创新要素,打造高能级创新平台;加快推进科研范式变革、新兴学科和科研平台布局,牢牢把握科技发展制高点,为建设科技强国、科技强市展现更大作为。刘承功对上海市科委长期以来对学校事业发展的关心支持表达了诚挚感谢。他指出,东华大学作为教育部直属高校,始终坚持以服务国家战略需求和上海市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为己任。面对新形势新任务,学校坚持深化教育综合改革,深入推进产教融合、科教融汇新模式。希望进一步得到市科委的指导支持,在推进上海国际科技创新中心建设中作出更
详细内容Contact Us
67792129
67792127
67792126
6779285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