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共产党第二十届中央委员会第三次全体会议公报(2024年7月18日中国共产党第二十届中央委员会第三次全体会议通过)中国共产党第二十届中央委员会第三次全体会议,于2024年7月15日至18日在北京举行。出席这次全会的有,中央委员199人,候补中央委员165人。中央纪律检查委员会常务委员会委员和有关方面负责同志列席会议。党的二十大代表中部分基层同志和专家学者也列席了会议。全会由中央政治局主持。中央委员会总书记习近平作了重要讲话。全会听取和讨论了习近平受中央政治局委托所作的工作报告,审议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决定》。习近平就《决定(讨论稿)》向全会作了说明。全会充分肯定党的二十届二中全会以来中央政治局的工作。一致认为,面对严峻复杂的国际环境和艰巨繁重的国内改革发展稳定任务,中央政治局认真落实党的二十大和二十届一中、二中全会精神,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统筹推进“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协调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统筹国内国际两个大局,统筹发展和安全,着力推动高质量发展,进一步推动和谋划全面深化改革,扎实推进社会主义民主法治建设,
详细内容7月12日,2024年上海市大学生志愿服务西部计划志愿者出征。全市213位西部计划志愿者、142名研究生支教团志愿者奔赴全国各地开启志愿服务。随着新一批西部计划志愿者们的出征,在岗志愿者们也陆续返程。我校第四届研究生支教团成员旭日工商管理学院柳斌、数学与统计学院夏文欣、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院柴子健也结束了在贵州省遵义市第三十五中学的支教服务陆续返乡。一场云端的研究生支教团总结汇报会暨校地对接会举行,会上研究生支教团分享了他们的支教故事…… 第四届研究生支教团成员们作为中国青年志愿者第25届研究生支教团的一份子,怀揣着对理想的执着和教育事业的热爱,成为千万奔赴西部挥洒青春的“摇旗者”,他们褪去青涩的学生身份,作为支教教师迈上三尺讲台服务于遵义市第三十五中学,扎根教学一线,矢志教育振兴。(研支团成员参加贵州省级培训)躬耕三尺讲台,练就课堂“硬核”实力“只有扎根祖国大地,才能生长出真正的家国情怀。”作为第四届研究生支教团团长的柳斌,在自己的支教日记里这样写道。课堂是教书育人的第一阵地,也是研究生支教团的主责主业。东华研支团的3名成员分别承担遵义市第三十五中学七年级数学、地理与历史,八年级信息技
详细内容化解工业与自然的对立冲突、运用竹子与塑料的艺术结合、人与自然的共生共鸣……8组艺术装置展现中外师生对于生态文明、乡村振兴、长三角一体化、和而大同的感悟与思考。近日,22名东华大学上海国际时尚创意学院学生与来自波兰、意大利、英国、巴基斯坦等13个国家的19名国际学生结对组建社会实践队伍,赴浙江省新昌县开展2024年“中外大学生社会实践周”活动,“打卡”听云有机农场,展开以“生态浪潮,拥抱山海——探索可持续时尚与非遗新方案”为主题的中外师生暑期社会实践活动。废料新生,艺术与环保的结合航天小镇、开心纺织、捷昌材料……初到新昌的第一天,师生走进新昌当地企业,感受新昌作为浙江高质量发展建设共同富裕示范区首批试点地区的创新成就。“当我们看到工业次品或工业垃圾时,我们能感受新昌经济的高速发展,但也与新昌这一环境优美、山水相依的生态县城产生了强烈碰撞。”当谈及创作《消失的第十九峰》时刘桐萱同学说到,学生作品以工业废弃品为创作灵感,充分展现在山水间探讨工业与自然的融合,进而倡导企业应当拥有可持续的发展理念。“这些虽然是废弃物,但我们想运用创意和努力,转化为有价值的艺术品。”来自巴基斯坦的学生阿米说到。(
详细内容习近平总书记多次指出,“中华文化积淀着中华民族最深沉的精神追求,是中华民族生生不息、发展壮大的丰厚滋养”“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的突出优势,是我们最深厚的文化软实力”…… 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传承既是时代命题,也是新时代青年为中国式现代化挺膺担当的题中之义。今年,学校积极打造贯通式实践育人体系并在暑期社会实践中设立了“非遗研培计划”专项选题方向。近日,为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文化思想,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服装与艺术设计学院“文旅及非遗创新设计工作坊”实践团师生19人一行赴贵州省六盘水市六枝特区开展了为期7天的非遗专题调研与社会实践活动。在本次社会实践期间,六枝特区与服装与艺术设计学院交流座谈会举行,会议聚焦“非遗服饰保护传承与创新发展”主题,六枝特区委宣传部、工业和信息化局、农业农村局、妇联、文旅局等相关部门负责同志、相关文创企业代表、往届非遗研培班学员代表等参与会议交流与研讨。现场还举行了非遗文化实践育人暨大学生社会实践基地的签约揭牌仪式,我校服装与艺术设计学院党委书记徐玥、副书记刘雯玮和六枝特区人大常委会副主任穆文俊、文体广电旅游局局长高霞共同为基地揭牌。双方希望通过此次交
详细内容7月18日,广东省教育厅副厅长冯伟一行来校交流调研。华南理工大学副校长许勇、中山大学人工智能学院副院长(主持工作)印鉴、广东工业大学自动化学院院长助理孙为军陪同调研。我校副校长陈革出席交流座谈会。会议由教务处处长杨旭东主持。 陈革副校长代表学校对冯伟一行的来访表示欢迎。他从人才培养、学科建设、专业布局、办学特色等方面简要介绍了学校的情况。他表示,东华大学作为“双一流”建设高校,聚焦国家战略,立足长三角,承担着建设世界一流学科,培养拔尖创新人才、推动自立自强的重要使命,希望双方以本次调研为契机,互学共鉴、携手共进,进一步深化合作。 冯伟对我校的热情接待表示感谢,并介绍了广东省在人才培养、新文科教育专业认证方面的思考。他高度肯定了东华大学在新文科教育专业认证方面所作的开创性工作,尤其是学校牵头成立长三角新文科教育专业认证联盟,在长三角高校中产生了示范性影响。联盟从认证标准、管理制度、专家队伍、盟校关系等方面为新文科教育发展进行了非常有益的改革探索和实践,为新文科教育保驾护航,值得广东省学习和借鉴。 长三角新文科教育专业认证联盟理事长姚卫新教授详细介绍了学校在新文科教育认证方面做出的工作,
详细内容北京时间2024年7月18日凌晨,在国际攀联世界杯分站赛法国布里昂松站的速度比赛中,我校 2021 级本科生邓丽娟以优异表现夺得个人第五个世界杯冠军,为祖国和学校赢得了荣誉。(颁奖)邓丽娟在预赛中以 6.84 秒的成绩位居第四名,展现出稳定的实力和良好的心态。随后在决赛中,她先后击败美国选手及意大利选手,与队友张少琴、汪生艳携手挺进四强。在二分之一决赛中,邓丽娟遭遇了预赛排名第一且刚刚在霞慕尼站夺冠的中国队队友张少琴。经过激烈角逐,邓丽娟以 6.47 秒的出色成绩成功晋级决赛。决赛舞台上,面对韩国选手,邓丽娟乘胜追击,越战越勇,最终以 6.41 秒的绝佳成绩力压对手,摘得桂冠,展现了卓越的运动天赋和顽强的拼搏精神,并再次证明了她在攀岩领域的实力。(比赛照片)自 2023 年11月 12 日获得奥运会入场券以来,邓丽娟一直坚持不懈刻苦训练,先后辗转海南、上海、武汉、北京等地,不断提升自己的竞技水平。今年 5 月,在上海奥运资格赛期间,邓丽娟专程返回母校,看望在东华大学备战资格赛的队友,全程观看现场比赛,为大家鼓劲加油。邓丽娟的成功不仅是个人努力的结果,也离不开学校的支持和培养。她为广大东
详细内容清新的空气、慵懒的萌宠、浪漫的设计,透过巨幅落地窗望去,是层叠的山峦、连片的竹林、茶山、湖泊、草地和田野……这样的场景往往出现在踏青出游中,但窗边一排工位和几位工作中的青年、咖啡机、3D打印机、图书馆、洽谈室这些元素的出现,又让人恍然:原来这不是景区,而是入乡青年人的办公空间。(青来集大自然工位)(ACDC·安吉创意设计中心创意工位) 安吉余村是“两山”理念首提地,习近平总书记曾先后三次视察浙江安吉,两次视察安吉余村。在“两山”理念引领下,安吉余村近20年来走出了一条绿色发展之路,积累了大量鲜活的乡村振兴和美丽中国建设经验。7月7日至12日东华大学人文学院组成包括7名教师和12名研究生的师生实践团,赴安吉余村围绕“青年入乡”的核心议题展开丰富的实践研学活动。寻访红色足迹沉浸式学深悟透“两山”理念 “天目苕水,安且吉兮”。安吉县天荒坪镇余村位于天目山北麓,因境内天目山余岭而得名。2005年8月15日,时任浙江省委书记习近平到湖州市安吉县余村调研,并首次提出“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科学论断,鼓励余村要坚定不移地走生态经济这条路子。2020年3月30日,习近平总书记时隔15年再次来到余村
详细内容7月8至9日,第五届生物医学聚合物与高分子生物材料国际会议(第五届国际聚合物生物材料大会,ICBPPB 2024)在东华大学松江校区图文中心召开。会议由东华大学和美国孟菲斯大学共同主办,由东华大学生物与医学工程学院、上海纳米生物材料与再生医学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纤维材料改性国家重点实验室联合承办。大会以“医用聚合物生物材料的发展与思考”为主题,吸引了来自中国、美国、英国、韩国、新加坡、澳大利亚、日本、波兰、加拿大、葡萄牙等13个国家和地区的200余名海内外专家,共同探讨生物医用聚合物和高分子材料的研究进展。(大会合照)开幕式上,东华大学副校长赵震教授介绍了东华大学并致欢迎辞,大会联合主席、美国孟菲斯大学Gary Bowlin(鲍林·盖瑞)教授介绍了会议的发起和历届会议,东华大学生物与医学工程学院副院长史向阳教授介绍了学院情况,纤维材料改性国家重点实验室副主任陈志钢教授介绍了Advanced Fiber Materials(先进纤维材料) 杂志。大会由大会主席、上海纳米生物材料与再生医学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主任莫秀梅教授主持。(副校长赵震教授致辞)(莫秀梅教授主持开幕式)大会主旨报告中,韩国亚
详细内容7月11日,中知(北京)认证有限公司组织专家组对我校知识产权管理体系进行第二次监督审核,经过现场审核,专家组一致认定我校知识产权管理体系符合《高等学校知识产权管理规范》(GB/T33251-2016)要求,直接推荐保持认证。副校长赵震出席监督审核首次会议,相关职能部门、学院、中心联络人等与会。赵震对中知认证专家组表示欢迎,他介绍了我校知识产权管理工作的基本情况以及近几年取得的成绩,他表示本次审核工作是学校自2022年取得认证证书后的第二次监督审核,学校将一如既往对标《高等学校知识产权管理规范》内容不断完善相关工作材料、程序,促进学校知识产权规范化管理和高质量运营。审核组组长冯国伟介绍了此次监督审核的意义、目的、范围、准则和计划。审核期间,专家组通过面谈、查阅文件和现场查看的方式,对我校知识产权管理体系的文件管理、体系和过程策划、资源管理、知识产权获取、知识产权运用和保护等过程进行现场审核,此次监审对象有:管理委员会、科研院、人事处、财务处、财务处、学生处、信息办、纺织学院、服装学院、机械学院、纺织科创中心、民航复材中心。中知(北京)认证有限公司的专家,肯定我校知识产权管理工作的同时就审
详细内容2024年7月12-14日,第十八届上海大学生化学实验竞赛暨化学实验创新设计竞赛在上海理工大学举行。来自复旦大学、上海交通大学、同济大学、浙江大学、南京大学、东华大学等长三角地区18所高校的54名同学采用线下方式参加第十八届上海大学生化学实验竞赛,26支参赛队伍78名同学采用线上方式参加第三届上海大学生化学实验创新设计竞赛的决赛项目答辩。经过两天紧张激烈的笔试和实验操作考试,代表我校参赛的3名学生取得优异成绩,其中应用化学专业2021级学生杨珏获得特等奖,2021级学生杜德明获得一等奖,2022级学生刘书雨获得二等奖,其中杨珏获得“欧倍尔杯”第十三届全国大学生化学实验竞赛总决赛参赛资格。在同期举行的实验创新设计竞赛中,我院学生黄文怡、李昕烨和柴瑞组成的团队以实验论文与实验视频方式通过专家初评进入决赛并获得优秀奖。上海大学生化学实验竞赛暨实验创新设计竞赛是上海市教委主办、在国内具有重大影响力的大学生学科竞赛。竞赛宗旨是引导各高校、教师重视实验教学环节,激发学生对探索实践的兴趣,促进化学实验教学改革,推进本科化学教育和人才培养。化学实验竞赛赛事采用实验理论知识笔试和实验操作考核相结合的考查
详细内容7月11日,学校召开党委教师工作委员会全体成员会议。党委书记、党委教师工作委员会主任刘承功,校长、党委教师工作委员会主任俞建勇,党委副书记、党委教师工作委员会副主任项延训、李成龙,副校长、党委教师工作委员会副主任赵震出席会议。党委教师工作委员会成员单位及相关职能部门负责人参会。会议由李成龙主持。(会议现场)刘承功指出,要提高政治站位,对标“教育家精神”的内涵要求,深刻领悟“中国特有”的鲜明属性,坚守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涵养教书育人的仁爱之心;要善于总结工作中的经验成效,进一步找准发力点着力点,凝练工作特色亮点,更好推进工作提质增效;要强化问题意识和斗争精神,找准突出问题,加强协同联动,在教育教学改革、师德师风建设、科研经费管理等重点领域提升工作实效,合力构建立德树人新生态新格局,营造干事创业、团结奋进的浓厚氛围,切实激发教师忠诚教育事业的责任担当,形成推进学校高质量发展的不竭动力。俞建勇在讲话中指出,教师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主体,是高校人才培养的关键,要将教师思想政治和师德师风建设工作作为学校各项工作的“生命线”来抓。他强调,要综合施策,全面推动学校教师思想政治和师德师风建设工作;
详细内容7月9日,校长俞建勇在松江校区主持召开2024年度中期行政工作推进会,总结上半年行政工作推进情况,交流经验做法,分析困难问题,共同谋划下半年工作计划,力争高质量完成全年工作目标。副校长陈革、阎林平出席会议。相关职能部门负责人参加会议。俞建勇认真听取了各部门工作汇报,对大家的辛勤工作和努力付出表示感谢。他指出,当前高等教育事业高速发展,新形势新任务对工作提出更高要求。各部门认真履职,攻坚克难,协同推进,各项工作取得了积极成效。就下一阶段工作,他提出四点要求:一是坚持目标导向,进一步压实责任。要对标全年工作目标和学校“十四五”发展规划,细化任务分解,层层抓好落实。二是坚持问题导向,精准制定对策。要针对工作难点堵点,创新工作思路,集智聚力,破解发展瓶颈。三是坚持系统观念,加强跨部门协作。要以更高标准、更实举措、更有力行动,统筹谋划和协同推进学校事业高质量发展。四是坚持服务观念,着力服务好学校发展大局和师生所想所需。要践行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宗旨,主动关心群众急难愁盼问题,把各类政策措施落实落地落到位,切实增强师生幸福感获得感。俞建勇最后强调,要以奋斗的姿态、奋进的行动,全面推动学校第十一次党代
详细内容为进一步推动轻化工程专业课程建设与改革,深化教材建设和人才培养的有机结合,轻化工程(染整方向)“十四五”部委级规划教材修订编写研讨会于7月13日在东华大学化学与化工学院召开。化学与化工学院党委书记宋丽贞、教务处副处长牛莉莉出席会议。来自15个高校、50余名教材编委、专家出席会议。会议由化学与化工学院副院长赵涛主持。 宋丽贞在致辞中欢迎编委和专家们的到来。化学与化工学院党委高度重视教材建设,尤其是一定要建设好轻化工程专业系列教材研究和建设基地,为行业人才培养主动担当。此次部委级规划教材修订编写研讨会的召开,就是对修订编写工作的全面审视,也是一次轻化工程(染整方向)教材修订编写的未来发展方向的深刻探讨。 牛莉莉在讲话中表示,学校全面落实全国教材工作会议精神,强调教材建设是育人育才的重要依托,体现国家意志,是国家事权。东华大学高度重视教材建设和管理,强调教材是人才培养的关键要素,始终将打造培根铸魂、启智增慧的精品教材放在核心地位。学校也深刻认识新形势、新任务,创新教材建设理念,增强教材育人功能,全面推进教材建设高质量发展。学校近三年立项本科重点教材建设项目160项,其中2024年立项建设1
详细内容2023年教师节前夕,习近平总书记首次诠释并倡导教育家精神,点燃了广大教育工作者的心绪,戳中了社会对教育工作者的期待。今年,学校开展“弘扬教育家精神,建设教育强国”专题大学习大讨论,旨在唤醒每位教师对人生意义的自我点名,把教育家精神注入自我“精神燃料箱”,助力东华高质量发展。践行教育家精神,是教师的“出厂规定”。“言为士则,行为世范”“师也者,教之以事而喻诸德也”“师者,所以传道授业解惑也”“学而不厌,诲人不倦”……代代相传的古训,让公众建立了“学高为师,身正为范”的心智站位。应该说,践行教育家精神,既是教育工作者的价值支点,也是教育工作者的实践起点。回望历史,学校发展历程拓印了“强教必先强师”的基本遵循,教育家精神在一代代东华人中都有具象定格。名誉校长、知名教育家钱宝钧,第一批“全国高校黄大年式教师团队”负责人、“上海市教育功臣”朱美芳,第二批“全国高校黄大年式教师团队”负责人、上海市教卫工作党委系统优秀共产党员·师德标兵孙以泽,国家“万人计划”教学名师郁崇文,“全国优秀教师”王善元,“上海教育年度新闻人物”陈孩未……一串串响亮的名字,闪耀着躬耕教育、行为世范的光芒,浸润着乐教爱生、
详细内容Contact Us
67792129
67792127
67792126
6779285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