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我校欣获教育部学生体育协会联合秘书处函,来函对我校成功举办第一届世界大学生攀岩锦标赛(以下简称“大攀赛”)给予了高度评价:“赛事得到了国际大体联的高度赞扬以及参赛国家和地区的积极认可。”来函指出,本届赛事共有17个国家和地区的119名运动员来华参赛,东华大学在大攀赛筹备期间投入了大量的人力、物力、财力,为办好此次比赛提供了有力保障。我校积极保持与国际大学生体育联合会、国际攀登联合会和教育部学生体育协会的有效沟通,按照国际组织规则和外事要求圆满完成了赛事的组织和筹备工作。在整个比赛期间,我校工作人员及志愿者热情大方,兢兢业业的工作态度得到了所有参赛国家和地区代表团的一致好评。自承接此次比赛以来,校领导亲自挂帅,由各职能部处和体育部共同成立了校内组委会,在教育部、国家体育总局、上海市教委、松江区政府的大力支持下,全校师生分工合作,团结一心,围绕比赛专业场地的建设、比赛项目的顺利进行、餐饮住宿交通的后勤保障、安全周到的赛事配套服务等工作方面集思广益,周密安排,力争高效、完美地办好比赛。大攀赛是全球青年攀岩运动爱好者的体育盛会,是多元文化交融的平台,激烈的比赛不仅鼓舞了年轻的大学生们,更在塑造健康人格、丰富校园文化和打造大学精神中发挥了积极的作用。东华大学与此次大攀赛的拥抱是历史性的,她成就了青春的体育盛会,凝聚了永恒的美好记忆,也必将留下宝贵的精神财富。教育部发来的感谢函,就是对我们这段工作的肯定,也是对我们今后工作的鞭策和激励,东华大学体育工作将以此为契机,推动体育事业再上新台阶。
详细内容温暖的灯光下,T台又见霓裳,“夕阳”红遍大学秀场。11月12日,在东华大学延安路校区一场以“盛世人生多彩夕阳”为主题的中老年T台秀展示活动精彩上演。本次活动由设于东华大学的上海市民终身学习服饰文化体验基地主办,东华老年大学旗下的上海市中老年服饰表演教学研究社承办。市教委终身教育处处长庄俭,东华大学老年大学校长王以刚,退管办主任宋敏参加活动。在当天的展示中,共有来自浦东、宝山、杨浦、徐汇等区的15支中老年时装表演队参加活动,分别进行了旗袍、礼服等系列服装的展示。担任本次示范展示的15位教练均为上海市中老年服饰表演教学研究社会员,他们是资深的服饰表演教学老师,有着丰富的教学经验,台上展示的模特都是各教练麾下队员。标准的T台,标准的猫步,中老年模特们的气场不输任何青春时尚的年轻模特,一个个自信而充满魅力地向观众展示了娴熟的表演技巧和成熟优雅的风采,体现了上海中老年人特有的精神风貌。上海市民终身学习服饰文化体验基地依托东华大学教学设施、优质师资等教育资源,为市民搭建了体验式学习平台,同时为中老年服饰表演团队提供了交流实践平台。据上海市中老年服饰表演教学研究社社长、东华大学邵季英老师介绍,目前全市有320多个中老年服饰表演团队,设在东华大学的这一服饰文化体验基地为中老年服饰表演团队提供了交流与实践的好平台。今年上海市终身学习体验基地获评全国“特别受百姓喜爱的终身学习品牌项目”,设于东华大学的上海市民终身学习服饰文化体验基地为沪上八个市民终身学习体验基地之一,以其丰富的体验实践活动为品牌建设注入了更多美的元素。自2013年服饰文化体验基地启动建设以来,共举办9场舞台秀,2场标准T台秀,近5000多人次参与基地开展的各类服饰表演体验活动,收到很好的体验效果。很多中老年学员在这里第一次走上T台,在投入的演绎中表达对美的感受与向往。他们在专家和教练的悉心指导下,表演水平得到不断提高,同时还体
详细内容2016年11月5-6日,“技术史视野下的中国工业遗产”第三次学术会议在东华大学松江校区举行。本次会议围绕“技术史视野下的中国工业遗产”主题进行专题研讨,除了8场专门报告之外,与会专家学者还进行了充分的交流讨论。来自中国科学院自然科学史研究所、东华大学、北京科技大学、北京航空航天大学、中国科学院大学、天津大学、国防科技大学、内蒙古师范大学、贵州师范大学、上海工程技术大学等全国各地高校的20余位专家学者进行了深入的交流和讨论。专题报告之前,中国科学院自然科学史研究所所长张柏春、东华大学人文学院副院长廖大伟、东华大学人文学院教授杨小明分别致辞。张柏春所长对我国工业遗产保护的现状进行了介绍。张所长指出,中国工业遗产的保护刻不容缓,如何对我国工业遗产进行保护,在保护的基础上合理的加以改造和利用已成为学界与社会所面临的重大问题。杨小明教授对于东华大学的学科特色以及实力背景做了非常详尽的概括,并且进一步为如何发掘工业遗产剩余价值提出了自己的建议。廖大伟教授就自己的亲身经历对上海纺织业工业遗产的现状做了详尽的概括,并就如何处理好上海工业遗产的保护与发展问题提出了自己的看法。专题报告及讨论阶段,来自东华大学、中国科学院自然科学史研究所、北京科技大学、中国科学院大学、天津大学、内蒙古师范大学、贵州师范大学等单位的8位专家进行了主题报告——东华大学杨蓉博士生就我国纺织工业遗产、北京科技大学冶金与材料史研究所所长潜伟教授就我国矿业类工业遗产、中国科学院大学王佩琼教授以太原化工厂为例就我国化工类工业遗产、贵州师范大学韦丹芳教授、天津大学徐苏斌教授就天津大沽船坞遗产、内蒙古师范大学段海龙副教授、中国科学院自然科学史研究所张柏春研究员就我国机械工业遗产、上海工程技术大学王勤老师以上海国际时尚中心建设就上海工业遗产等分别进行了专门深入的介绍。同时,与会专家通过与汇报者的互动以及专场的学术讨论,就我国各项
详细内容“科学技术史大讲堂”是中国科学院将科学、历史与文化的专门研究走出书斋、融入大众的一项重要举措,并逐步形成为一张亮丽的学术名片。该大讲堂秉承“以历史的视野探究科学与技术,从科学的历史吸取智慧和力量”的理念,将科技史系列讲座带进高校、融入社会,旨在架起科学与公众、理工与人文、历史与现实的一座金桥。2016年11月3日,松江校区,镜月湖畔,阳光明媚,秋意暖暖,中国科学院“科学技术史大讲堂”第一次离开北京,从清华、北大等在京名校直接来到上海,走进东华。这次大讲堂由东华大学杨小明教授、中国科学院自然科学史研究所所长张柏春研究员主讲,构成大讲堂系列的第41和第42讲。杨小明教授在他的讲座“思维之花与自由创造——唯理主义在科学中的作用”中,以唯理主义为线索,通过从泰勒斯、毕达哥拉斯、柏拉图、托勒密、哥白尼、开普勒、牛顿直到爱因斯坦,就思维的自由创造在科学发现中的作用进行了图文并茂、理实交融的系统阐述。杨教授认为,人类在追求“简单”这一令人敬畏之造物法则的路上,进行着无尽的探索,科学思想与人文光辉共同引领着人类前行之路。张柏春所长的讲座则关注“全球视野中的中国近现代科学技术”。张研究员描绘了在西方扩张与全球化进程中,中国如何逐步走向科学技术的现代化与本土化的艰难与伟大的历程,是一部横跨15世纪初郑和下西洋到21初中国“一带一路”近600年历史的“宏大叙事”。张研究员以国际比较的视角,分若干阶段生动解说了中国科学技术的发展脉络,重点介绍了其中的标志性人物、事件、机构和国策等,强调了科技与社会的互动。此次大讲堂由东华大学邓可卉教授主持,来自东华各学院的博、硕士生和本科生数十人聆听了讲座。尽管杨小明教授与张柏春研究员演讲的主题不同,报告风格不同,但都深入浅出、寓意深刻、生动活泼、互动热烈,融知识性、趣味性于一体,兼天人之际与古今之变,充实而有光辉。在场的东华学子表示受益匪浅,脑洞大开,希望今后能
详细内容2016年罗马尼亚国家科技创新博览会于9月15日至18日在罗马尼亚隆重举办,有来自英国、法国、俄罗斯、斯洛文尼亚、克罗地亚,保加利亚、乌克兰、罗马尼亚等国家近千人参加该参会。通过各国专家的综合评比,我校参展发明《AMIXEDHUMANBODYMODELINGMETHODBASEDON3DBODYSCANNING》,凭借在3D服装设计中的人体快速建模方面的突出贡献,从200多个发明中脱颖而出,收获了该创新博览会的发明金奖,服装与艺术设计学院的博士生刘凯旋为第一发明人。该金奖发明《AMIXEDHUMANBODYMODELINGMETHODBASEDON3DBODYSCANNING》为服装工业使用的3D虚拟人体模型提供了一套快速可行的构建方案。在该技术的辅助下,只需人体面部的正面和侧面照片以及三维人体扫描的点云数据就可以构建一个逼真的带骨骼的3D人体模型。该模型可以应用于3D服装设计、3D服装纸样开发、3D服装虚拟走秀等领域,较好地解决了服用3D人体虚拟模型的建模问题。该发明是在服装与艺术设计学院博导王建萍教授指导下,服装与艺术设计学院博士生刘凯旋为第一发明人,刘凯旋同时也在法国特级教授XianyiZENG的指导下攻读法国里尔第一大学的博士学位,苏州大学纺织服装学院博士生洪岩作为第二发明人,以及武汉纺织大学数学与计算机学院教师张俊杰和董敏(目前二人在法国里尔第一大学攻读博士学位)作为第三和第四发明人共同研发。该发明是东华大学与兄弟院校合作攻关服装领域重难点问题的典范。我校服装与艺术设计学院在博士生培养方面,十分重视与国外兄弟院校的交流,每年都会派出相当一部分博士生到英国、法国、美国等欧美发达国家进行交流学习。双博士学位联合培养项目是东华大学服装与艺术设计学院在各级领导的关怀下的首次尝试,拓宽了服装与艺术设计学院博士生培养的途径,提高了博士生培养的质量。此次获得金奖的博士生刘凯旋,
详细内容以上海市文化创意产业推进领导小组办公室和长三角城市经济协调会办公室为指导单位,由上海市创意产业协会、长三角创意经济合作专业委员会和东华大学联合主办,以“互联创意共享众筹”为主题,2016上海世界创意经济峰会将于2016年10月29-30日在上海市嘉定区南翔镇举办。南翔智地企业总部园、上海市网购商会、比利时安特惠普大学创意研究院为本届峰会国际论坛的举办提供了大力支持。在创意经济时代,思维和观念就是一种战略资源。创意经济的国际引领价值,以及中国创意创新双轮驱动的发展战略定位,彰显了创意经济在国家发展战略中重要地位和价值。上海世界创意经济峰会是由第十一届全国政协副主席、上海市创意产业协会会长、“中国创意经济之父”、东华大学旭日工商管理学院名誉院长厉无畏教授担任主席,由上海市创意产业协会创意经济专业委员会以创意的无边渗透、国际交往、创意城市协同发展为基础,搭建起的一个推动政产学研用在创意经济方面共享协同的平台机制。2015年峰会的成功举办是一次关于创意创新双轮驱动战略思维在国内外各界人士中的认同与响应。2016上海世界创意经济峰会国际论坛基于对接国家互联网+和长江经济带的战略推进,倡议并开启以创意经济为纽带的城市、区域的深度合作交流,共享中国以及国际创意城市治理的经验,协同国内外创意经济专家学者的智力资源,推进政产学研用在创意经济方面的合作、创新和发展,让创意驱动城市发展,让创意促进生活更美好。2016年峰会国际论坛由29日上午的峰会开幕式和主论坛以及29日下午的三个平行开放论坛构成。本届峰会开幕式和主论坛由长三角创意经济合作专业委员会秘书长、上海市创意产业协会创意经济专业委员会主任、东华大学旭日工商管理学院副院长沈蕾教授主持。厉无畏主席向大会发来了贺信。第十届上海市政协副主席、上海市创意产业协会执行会长王荣华先生、比利时西佛兰德省副省长、上海市人民政府合作交流办公室领导、东华大学
详细内容11月10日,东华大学本科教学工作审核评估专家意见反馈会在松江校区召开。教育部专家组在会上向我校反馈了本科教学工作审核评估意见。我校校长蒋昌俊,党委副书记刘淑慧、崔运花,党委副书记、纪委书记金海燕,副校长刘春红、邱高、李永智、陈革,上海市教委高教处处长桑标出席会议,学校各职能部处和学院党政负责人、学科专业负责人、骨干教师代表等130余人与会。反馈会由专家组组长、厦门大学党委书记张彦主持。(会议现场)张彦代表专家组反馈了东华大学本科教学工作审核评估的初步总体意见。专家组于11月7日至11月10日期间,围绕“人才培养目标与培养效果的达成度、办学定位和人才培养目标与社会需求的适应度、教师和教学资源条件的保障度、教学和质量保障体系运行的有效度、学生与用人单位的满意度”,共听课看课33节次,抽查调阅毕业设计、毕业论文22个专业842份论文,试卷三个年次2778份,访谈学校领导共10人19次,召开了3场座谈会,考察了3个校外实训基地及用人单位,实地走访了所有教学院系和与教学相关的职能部门,共访谈86人次。(张彦代表专家组反馈评估初步总体意见)专家组认为,经过实地考察及与师生的近距离交流,对东华大学本科教学工作有了较为深入的了解。东华大学作为一所特色鲜明的多科性大学,形成并坚持以学生为中心的办学理念,不断进行教育教学改革,教学水平和教学质量受到社会和行业好评。建校以来,学校围绕国家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需要,艰苦创业、薪火相传,为中国纺织服装及相关行业培养大批高素质人才,为我国从纺织大国向纺织强国发展作出了巨大的贡献。最近十余年来,学校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弘扬产学研用相结合的办学传统,秉承优良校风,坚持以学生的全面发展和成才为中心的办学理念,明确有特色多科性的、高水平的办学定位,确立高层次应用性创新型人才培养目标。学校学科建设成效显著,科学研究硕果累累,教育教学改革不断深入,协同育人的人才
详细内容为深入推进“两学一做”学习教育扎实有效开展,学校党委高度重视,坚持从严从实要求,深入研究制定学习教育方案,并结合学校实际,于9月下发了《关于“深入推进‘两学一做’学习教育,带头贯彻落实学校第十次党代会精神,立足岗位实际,做‘四讲四有’合格党员”的通知》,切实打牢“学习”这个基础,落实“实践”这个关键,强化“创建”这个目标,着力构建“学习教育+”模式,确保学习教育有载体、有成效。一、构建“学习教育+多维课堂”模式,在“深学”中推进学校党委坚持集中学习与自主学习相结合,创新学习形式,丰富学习内涵,推动“两学一做”学习教育融入日常、抓在经常,引领学习新常态。一是打造“红色课堂”。将学习教育内容纳入党校各类干部、党员、入党积极分子的培训课程中,校级领导带头上党课,主讲了《学党章党规、学系列讲话、做合格党员,为学校改革发展争光添彩》、《践行“两学一做”要求,推动学校改革发展》等党课。二级单位党组织负责人、党支部书记在所在单位、支部讲党课,关工委讲师团也开展了相应的宣讲,诸如开设了《坚定理想信念,做合格共产党员》、《学习习近平同志系列重要讲话,认真贯彻践行做合格党员》等课程。二是搭建“随身课堂”。在必读书目的基础上,下发了习近平《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95周年大会上的讲话》单行本、《教育部党组书记、部长陈宝生在直属机关基层党组织“两学一做”学习研讨班上的讲话》、《长征》等书籍、材料供党员干部自学。校党校读书角新增党建阅读材料50余册,图书馆党建阅览室和各学院党员活动室长期向党员开放,提供场地方便党员随时借阅自学,潜移默化得到教育。三是设立“移动课堂”。在校园网首页开通了“两学一做”学习教育专题网站,上传学习资料,及时宣传中央精神要求;报道一线传真和品牌活动,总结推广好的经验和创新做法;网上展示先进基层党组织和优秀党员先进事迹,营造学习先进的良好氛围。依托微信、易班等平台,开展线上党章党规
详细内容11月10日,中国高等教育学会校友工作研究分会第四届会员代表大会暨全国高校校友工作第二十三次研讨会在复旦大学隆重召开。本次研讨会由中国高等教育学会校友工作研究分会主办、复旦大学校友会承办,共有来自全国各地的231所高校的360余位校友工作者参加此次研讨会,交流校友工作经验,探讨校友工作未来发展。大会审议了分会《工作条例》并选举产生了第四届理事会组成机构组织成员与负责人,同时对全国校友工作优秀单位和先进工作者进行了表彰,举行了隆重的颁奖仪式。我校校友会获“第四届高校校友工作优秀单位”荣誉称号,校友会朱玥桦老师被评为“高校校友工作先进工作者”。本次评选面向29个省市、自治区的300多家会员单位开展,通过全体会员单位投票、常务理事会评选,最终评选出60家优秀单位和100多位先进个人。
详细内容11月9日,东华大学内控工作启动动员会在松江校区召开。学校内部控制建设领导小组组长、校长蒋昌俊,内部控制建设领导小组成员金海燕、刘春红、邱高、李永智、陈革等校领导出席。会议由金海燕主持。各学院、部处主要负责人以及德勤华永会计师事务所合伙人李辉、总监陈坚及团队成员等与会。(学校内控工作启动动员会现场)会上,蒋昌俊对做好学校内控建设作动员讲话。他指出,要充分认识开展内控体系建设的重要性和必要性,实施内部控制体系建设既是贯彻落实财政部、教育部工作部署的客观需要,也是充分契合学校改革发展的内在需求。要遵循学校内控体系建设“降低风险,提高效能”的基本原则,在评估各类经济活动业务流程基础上,通过制定制度、实施措施和执行程序,优化业务流程,提升学校治理水平。围绕落实内控建设的各项任务,蒋昌俊提出三点要求,一要更加注重协调配合,全面梳理各项经济业务流程,并运用内部控制基本方法,全面有效实施内部监督;二要更加强调标本兼治,不仅要消除表面上存在的问题,更要深入挖掘导致问题出现的原因,推动形成长效机制;三要更加立足长远发展,不断对学校内控体系进行修订和完善,确保风险管理与内控体系的持续优化;四要更加强调全员参与,实现从“要我内控”到“我要内控”的理念转变。(蒋昌俊校长作动员讲话)李永智对我校内控体系建设的具体工作做出部署,他提出,在实施内控体系建设过程中,各学院、部门要高度重视,主动思考,积极发现、破解当前制度体系、业务流程存在的薄弱环节和瓶颈问题,建立科学合理、规范有效的制度体系。同时,在学校内控建设领导小组的统筹部署下,相关部门要进一步明确分工,积极协作,加强沟通,组织落实好各项建设任务,切实推动学校内控建设取得实效。陈坚代表德勤华永会计师事务所作专题培训,详细介绍内控的基础知识、学校内控建设整体框架以及具体方案。
详细内容11月5日上午,为期两天的2016年上海市新能源新材料研究生学术论坛在松江校区开幕。上海市学位办主任束金龙、副校长邱高、理学院院长褚君浩院士、张久俊院士等出席开幕式。开幕式由理学院副院长王春瑞教授主持。开幕式上,邱高副校长致欢迎辞。他代表学校欢迎与会的各位专家和研究生,并祝贺论坛召开。他表示,此次论坛是东华大学所举办过的上海市研究生论坛中邀请学术嘉宾层次最高、论坛规模最大的一次。他简要介绍了学校历史沿革及发展现状,希望与会学者能通过此次会议充分深入地交流学术观点,促进新能源新材料领域研究取得更大进展,进一步提升研究生科研能力,促进研究生教育的校际交流。上海市学位办束金龙主任致辞并宣布论坛开幕。他指出研究生学术论坛是为了深入实施上海市研究生教育创新计划,进一步加强研究生创新能力培养,所搭建的重要平台。本次论坛吸引了全国24所大学和中科院研究所的160余位研究生参加,希望珍惜难得的学习交流机会,积极向国内外著名学者请教,开阔视野,启迪智慧,不断提高创新能力和学术水平。论坛召集人吴状春教授介绍本次论坛的筹备情况。学生代表孙炜发言,表示珍惜这次机会,虚心求学,开拓视野,加强交流,增进友谊,共同提高。本次论坛由上海市学位委员会主办,我校研究生部、理学院、功能材料研究所承办。开幕式后,吴状春教授主持了论坛报告。本次论坛学术报告10场,研究生口头报告20个,墙报95份。论坛邀请到了21位来自北京大学、南京大学、东南大学、华东师范大学、苏州大学、南京理工大学、上海大学、韩国首尔国立技术大学、中科院上海应用物理研究所的海内外名师莅临指导。来自清华大学、南京大学、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南开大学、武汉大学、华中科技大学、东南大学、华南理工大学等24所高校和研究所的160位研究生积极参与。与会专家学者及研究生,围新型太阳能电池、多种能源储备、电化学催化、功能材料等新能源、新材料的核心研究领域展开深入研
详细内容日前在美国旧金山刚刚结束的2016年ARTSOFFASHIONFOUNDATION—国际时装设计大赛(ARTSOFFASHIONFOUDATIONCOMPETITION–简称“AOF”),大赛汇集了英国伦敦时装学院、美国帕森斯设计学院等40多个国家世界知名服装艺术设计院校,54名优秀学生角逐8个奖项。通过9位国际评委对于设计师作品集展示和服装动态表演。最后东华大学服装艺术设计学院,东华新锐设计师卢政设计作品《犯罪现场》夺得了该大赛的MaisonLesageAward、张华皓设计作品《废土》ManishAroraAward。也是东华大学第一次参加该大赛获得殊荣,体现了东华大学周洪雷创意服装设计教学团队理念与特色。赛后Marcjacobs品牌设计师对于东华大学设计师作品评价:相对于其他设计学院的学生,完成度高、设计理念比较成熟。AOF国际时装设计大赛是一个非盈利性组织的比赛,国际声誉极佳,旨在为全球年轻的时装设计专业学生提供一个国际交流的平台。每年都会有很多学习时尚与艺术的学生带着他们优秀的作品在这里交流和分享经验。东华新锐设计师卢政在旧金山2016ARTSOFFASHIONFOUNDATION颁奖现场卢政设计作品《犯罪现场》获得MaisonLesageAward指导教师:周洪雷张华皓设计作品《废土》获得ManishAroraAward指导教师:茅丹卢政设计作品《犯罪现场》获得MaisonLesageAward证书。指导教师:周洪雷张华皓设计作品《废土》获得ManishAroraAward证书。指导教师:茅丹
详细内容11月3日,由中国纺织出版社主办、东华大学旭日工商管理学院承办的“十三五”部委级规划教材编委会暨经管学院院长联席会议在延安路校区旭日楼举行。东华大学副校长邱高、中国纺织服装教育学会会长倪阳生、天津工业大学副校长赵宏、中国纺织出版社总编辑李炳华以及东华大学、天津工业大学、浙江理工大学、中原工学院、大连工业大学、武汉纺织大学等高校经管学院院长出席了此次会议。邱高副校长代表东华大学对来参加会议的各位嘉宾表示欢迎,并充分肯定了纺织行业特色对我们纺织类高校学科发展所起到的重要支撑作用,指出要坚持纺织类特色才能持续发展,要加强纺织类院校间的交流,共同促进纺织行业发展。倪阳生会长表示经管学院院长联席会议是个很好的交流平台,要积极发挥经管学院的学科优势,深入挖掘管理创新经验助力行业转型升级。李炳华总编表示中国纺织出版社会进一步根据时代的发展完善教材建设,丰富教材的形式及内容,为纺织类经管学院的教材建设提供发展平台。会议通报了“十三五”部委级规划教材的立项和出版使用情况;评审了已经出版的第一批“十三五”部委级规划经管类教材。旭日工商管理学院主持工作副院长赵晓康、副院长张科静介绍了学院的整体概况及本科教学管理经验、案例研究等;学院党总支副书记叶晓燕介绍了首届纺织类高校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的筹备情况。浙江理工大学管理学院院长胡剑锋对于如何加强学院管理促进发展做了专题交流。会上,与会代表围绕经管学院的管理、教学改革、教学评估和创新创业等内容进行了充分的交流研讨。此外,与会代表还参观了旭日工商管理学院国家级虚拟仿真实验中心、学院图书馆、七楼大学生创新创业基地、创业实训场所S-Cafe等创新基地。与会代表对旭日工商管理学院优良的办学条件和富有人文气息的环境设计给予了高度的评价。与会代表一致同意,下届院长联席会将由浙江理工大学承办,天津工业大学、大连工业大学将依次承办后续会议。与会者也就共同建设中国纺织服
详细内容11月7日上午,东华大学本科教学工作审核评估专家见面会在松江校区举行。受教育部高等教育教学评估中心委托,本科教学工作审核评估专家组一行13人将对我校进行为期一周的审核评估工作。上海市教委副主任郭为禄和学校全体党政班子成员出席会议,市教委高教处及学校各职能部处和学院党政负责人、教学巡视组正副组长等与会。见面会由专家组组长、厦门大学党委书记张彦主持。(专家见面会现场)(专家组组长张彦主持会议并讲话)校党委书记朱民致欢迎词,感谢专家组为我校本科教学工作诊断、把脉并提出宝贵意见。他指出,学校接受教育行政部门的监督和评估是依法办学的基本要求,本科教学工作审核评估是教育部在上一轮水平评估的基础上,切实提高高等教育质量和加强质量保障环节的新举措,是全面提高本科教学水平和人才培养质量的重要手段,也是学校发展中的大事。全校上下充分认识到本次评估是对学校人才培养工作的一次自我诊断、自我超越的过程,学校坚持“以评促建,以评促改,以评促管,评建结合,重在建设”的二十字方针,根据评估方案规定的内容,以及上一轮评估问题的整改情况,结合学校的实际,认真开展从学校到学院、从学院到专业的自评自建工作。他强调,一流的本科教育是“双一流”建设的重要基础和重要内容。当前,学校正在深入学习贯彻党的十八大,十八届三中、四中、五中、六中全会精神和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坚持立德树人,牢固树立人才培养的中心地位,全面深化综合改革、实施“十三五”发展规划和谋划推进“双一流建设”,加快有特色高水平大学目标的全面实现。学校也刚刚召开了第十次党代会,提出了高层次应用型创新人才质量全面提升的发展目标,希望通过本次专家组的深度考察,帮助学校进一步发现问题、找出差距,提升办学质量,学校也将以积极的态度、认真负责的精神、实事求是的工作作风,全力配合专家组的工作,确保评估工作顺利进行。(校党委书记朱民致欢迎词)郭为禄副主任代表上海市
详细内容Contact Us
67792129
67792127
67792126
6779285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