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24日,由我校上海国际时尚创意学院(以下简称“SCF学院”)、芬兰阿尔托大学、HM等参与联合主办的中芬机遇挑战100可持续时尚工作营在延安路校区正式开营。此次工作营由该领域专家盖乐斯(KirsiNiinimäki)教授主讲,指导学生参加“中芬机遇挑战100”,培养学生的可持续时尚概念,并邀请了HM(HennesMauritz)的可持续经理海娜·哈林(HannaHallin)一同参与,对双方在可持续时尚领域共同的挑战提出解决方案。2017年,正值芬兰独立100周年,中芬建交67年,习近平主席在对芬兰进行国事访问期间以芬兰的谚语“没有人的开拓,就不会有路”为主题,提出中芬要继续秉持开拓创新敢为人先精神,开创两国面向未来的新型合作伙伴关系,以此开展一系列中芬合作系列活动。“中芬机遇挑战100”系列活动就是纪念芬兰独立100周年的重要活动,是一次创新型合作的公开邀请,呼吁对未来一百年的思考。国际名师讲授可持续时尚Kirsi教授在中芬机遇挑战100的大主题下,引导学生们思考纺织服装行业对环境的影响,其发展对环境的挑战,以及时尚循环利用的可能性与可行性。在未来的设计过程中必须考虑到各方面:设计的周期适用性,设计是可以回收的,将垃圾作为一种宝贵的资源,甚至在所有产品使用后都进行回收。因此,走向循环经济意味着让产品周期循环,并从整体系统的角度来看待时尚,其中包括产业链中的所有角色:设计师、生产商,制造商、供应商、零售商,甚至消费者。在工作营中,学生探讨这些问题,并为可持续时尚提出新的循环系统。Kirsi教授认为,此次工作营的举办意义深刻,不仅让中芬学生在可持续时尚方面有了更深刻的意义,并且东华大学得天独厚的产业优势,让许多纸上谈兵的教育有了实现的可能。Kirsi特别提到,“与东华大学这一历史悠久的纺织服装院校合作的同时,我们也在与庞大的纺织服装企业合作,在中国时尚产业的土壤上,尤其长三
详细内容5月23日下午,我校城市记忆·“一带一路”沿线国家时尚流行变迁图片展在延安路校区上海纺织服饰博物馆开幕,刘春红副校长出席并宣布图片展开幕。中国纺织服装教育学会会长倪阳生、我校国际文化交流学院院长顾伯洪、上海纺织服饰博物馆馆长卞向阳在开幕式上致辞。此次图片采集指导教师、国际文化交流学院柯玲教授现场分享了图片采集漫谈,来自肯尼亚的马凯妮作为留学生代表发言。开幕式上,国际文化交流学院顾伯洪院长、吴小军副院长为参与图片采集的留学生颁发“参展纪念证书”。参加活动的还有我校出版社社长蒋智威等嘉宾及师生代表。我校出版社总编辑王克斌主持开幕式。(刘春红副校长宣布展览开幕)图片收集者、国际文化交流学院的留学生们身着民族服装现场为观众解说。作为2017环东华时尚周主打活动之一,此次展览为继2016年城市记忆·新中国时尚流行变迁图片展后的又一力作。(图片展现场)一场丝路文化的光影诉说城市记忆是普通人不经意的历史图典,也是我校留学生带着情感体验的丝路采风。绚丽多彩的服饰承载着丰富多元的文化,“一带一路”沿途,每种服饰都展示出文化的风姿,每种时尚终将成为城市记忆的亮点。展览围绕“一带一路”整合丝路服饰资源,挖掘重大科技、美术考古、世文遗产、民俗文化、丝路文献和时尚流行等内容,涵盖12大丝路区域。展出照片由31位我校留学生在家人和朋友的帮助下采集而成,这些学生绝大部分来自“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包括哈萨克斯坦、柬埔寨、巴基斯坦、伊朗、俄罗斯等28国。采集照片总数达1000余幅,拍摄年份横跨20世纪初至21世纪初的近百年。本次展览精选其中180余幅照片,分为全家福、婚礼服、民族服装照、生活照、出行照、学生装等6个场景进行展出。在历史长河中采撷而来的或远或近、或明或暗的服饰图片,为观众奉上了一场烙有“一带一路”印记的视觉文化盛宴。自2016年起,留学生们利用假期回国的机会,以服饰为主线,采集相关图片,这些不
详细内容为深入学习贯彻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精神,5月19日,我校在延安路校区举行专题培训,党委副书记刘淑慧作题为《立足本职岗位,全面贯彻落实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精神》的辅导报告。关工委副主任浦解明、统战部、组织部(党校)相关同志、2017年关工委老同志培训班和第13期青年骨干培训班全体学员参加培训。刘淑慧重点围绕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高校的立身之本在于立德树人、高校培养什么人、如何培养人和为谁培养人的根本问题、推动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改革创新、加强和改善党对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领导等方面详细解读了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的主要精神;结合十个专项计划、六项重大任务介绍了上海市贯彻落实的思路和举措;从对标上级刚性要求、结合学校实际、强化责任落实等方面对学校《关于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思想政治工作的实施意见》进行了要点解读,提出了具体的思路和举措。刘淑慧强调,要学习贯彻好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和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精神,把坚持思想引领和坚持价值导向贯穿到学校办学治校和人才培养全过程,把扎根中国大地办大学和“双一流”建设内化为学校思想政治工作的基本要求。要贯彻落实好学校关于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思想政治工作相关重要制度文件,使得各项任务和措施能够落到实处,不断推进学校思想政治工作迈上新台阶取得新成效。认真学习、深刻领会、贯彻落实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精神,是学校当前和今后一段时期的首要政治任务。青年教师是学校可持续发展的中坚力量,要坚持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不断加强和改进思想政治工作,全面提高人才培养能力。关工委老同志要发挥老同志优势和“五老”作用,围绕人才培养中心任务,配合教育主渠道,在加强青年师生思想政治教育中发挥“正能量”。
详细内容5月22日,共青团中央学校部部长杜汇良一行来我校调研共青团改革工作,共青团上海市委员会副书记刘刚、学校工作部副部长任浡、共青团中央学校部学联办干事王杰、上海市学生联合会执行主席陈黄超等陪同调研。我校党委副书记刘淑慧会见了杜汇良一行,学校全体专兼职团干部及青年教师、学生代表参加调研活动。在座谈中,刘淑慧代表学校对杜汇良部长的来访表示热烈欢迎,并简要介绍了我校共青团工作的现状及改革方向。她指出,东华大学党委历来高度重视共青团工作,尤其是《高校共青团改革实施方案》、《学联学生会组织改革方案》及《中长期青年发展规划(2016-2025年)》等文件出台以来,学校党委从制度、政策、人员、经费、活动场地、设备等多方面予以保障和支持,确保共青团改革顺利、高效、有序进行,并取得实效。刘淑慧表示,东华大学共青团工作始终坚持党的领导,坚持“以党建带团建”的基本方向,在“青年马克思主义者培养工作”、理论学习类学生社团扶持、青年教工思想引领、完善学生(研究生)代表大会制度等方面做了卓有成效的探索。未来,东华大学党委将继续统筹推进学校共青团工作的改革,从“制度推进”和“重点突破”两个方面为改革提供切实指导保障,将共青团改革融入学校中心工作,充分发挥学校共青团作为党的助手和后备军、党联系广大青年师生的桥梁纽带作用。(座谈会现场)杜汇良部长对东华大学党委关心和支持共青团工作表示感谢。他说,东华大学共青团工作一直以来有着良好的基础和传统,在创新创业工作、校园文化及新媒体工作等方面都做了积极而富有成效的探索,取得了丰硕成果。他从习近平总书记今年五四青年节前夕参加中国政法大学青年学生的主题团日活动谈起,表达了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对青年学生、对我国的高等教育以及对团学工作的充分肯定、重视和信任,同时强调,我们的工作必须要保有自信,将青年师生作为我们依靠的力量开展团的工作。杜汇良提出,团的工作要牢牢把握立德树
详细内容近期刚刚闭幕的“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迎来了不少非洲客人。非洲,这块带有神秘色彩的大陆,再度唤起国人的关注。“国之交在于民相亲,民相亲在于心相通。”高校师生眼中的非洲是怎样的?5月22日,“‘非’主流——中非文化交流创意时装秀”献演环东华时尚周,以服饰文化向公众表达了来自我校师生的理解。我校副校长刘春红出席活动,美国康奈尔大学纤维科学与服装设计系主任、我校上海国际时尚科创中心主任、首席科学家范金土教授,肯尼亚莫伊大学工程学院院长希缪·希塔蒂(SimiyuSitati)教授、农学院院长蒂莫西·苏龙(TimothySulo)教授、农委会主任菲利普·切慕克(PhillipChemwok)、我校服装学院党委书记袁孟红、国际合作处副处长赵明炜等嘉宾与我校师生代表参与活动。溯源中非传统文化,以达民心相通“我的作品灵感主要来自于非洲原始部落元素和中国神话志怪形象,参考资料包括非洲的图腾、中国的《山海经》《聊斋志异》《搜神记》等,以此展现中非传统文化中的共性和差异性。”我校服装学院大三学生黄豫张蓉这样介绍自己小组设计的系列作品《怪谈》。此次展演的12组70余件作品在灵感上溯源中非传统文化元素,从非洲的自然风光、民族图腾、日常习俗到中国的传统花纹、历史典籍、戏剧曲艺,服装学院的师生通过服装这一独特的“语言”解读非洲、解读传统。例如系列作品《Ndebele》通过提取非洲恩德贝勒族特色图案、自然与艺术元素,在非洲文化符号与中国回纹时尚元素碰撞中,呈现独特的当代风采。又如系列作品《sacrifice》融入非洲雕刻纹身的圆点线面和中国京剧元素,通过织锦缎面料体现中非元素融合的有序与无序。(“‘非’主流——中非文化交流创意时装秀”现场)(“‘非’主流——中非文化交流创意时装秀”现场)(“‘非’主流——中非文化交流创意时装秀”现场)(“‘非’主流——中非文化交流创意时装秀”现场)整场秀以中国师生的视
详细内容5月22日晚,由东华大学主办的2017”VGRASS·东华杯”第十一届中国大学生服装立体裁剪设计大赛决赛在凯德长宁来福士广场举行。校党委副书记崔运花出席活动并为获奖选手颁奖,相关学院、部处负责人及企业代表参加了活动。33所院校的39组作品先后亮相,接受评委和现场观众的检阅。最终,绍兴文理学院的韩佳颖捧回立裁技术和立裁设计两项金奖;东华大学高云怡、清华大学靳丹妮获得立裁设计银奖,清华大学刘晨歌、鲁迅美术学院陈婵君获立裁设计铜奖;立裁技术银奖由江西服装学院杨景瑶获得,铜奖由安徽农业大学的汪吾山获得。(党委副书记崔运花〈右一〉为获奖选手颁奖并合影留念)作为上海国际服装文化节国际时尚论坛的内容之一,中国大学生服装立体裁剪设计大赛(以下简称“立裁大赛”)每年在“环东华时尚周”期间举行,在教育产业合作、服装新理念新技术推广以及优秀服装人才培养等方面成果显著,已成为国内同类大赛中历史最悠久、规模最大、影响力最广的赛事之一。本届大赛自去年10月启动,共收到清华大学、四川大学、苏州大学、湖北师范大学、鲁迅美术学院等50余所国内外高校的160组参赛作品。经过专家严格评审,22所院校的25组作品入围决赛,另有15所院校的15组作品获得受邀决赛资格,共同参加决赛。服装“软雕塑”呼唤工匠精神立体裁剪常被喻作服装“软雕塑”,设计师以布为坯,直接在人体或者人台上进行裁剪创作,考验的不只是创意,还有化虚为实的动手能力。有别于其它的服装设计比赛,立裁大赛更加注重服装设计师的服装技术能力,主张创意的版型设计是成衣设计取胜的关键。在形式上,大赛除了服装设计作品的现场评比之外,还包括选手的现场立裁操作技术评比部分,这是一个现场命题,选手现场立裁操作,六个小时由一片布演绎到完美服装造型的紧张且精彩的过程,实实在在地考验这些未来的服装设计师们的手上真功夫。本届大赛以“White”为主题,不限服装品类,不限面料品类,仅
详细内容5月21日,蒋昌俊校长在时尚周期间会见了英国爱丁堡大学常务副校长查理﹒杰弗里教授(Prof.CharlieJeffery)、校长助理兼爱丁堡苏格兰孔子学院外方院长费南山教授(Prof.NataschaGentz)和爱丁堡大学中国代表处首席代表杨立新博士。刘春红副校长、国际合作处相关人员陪同会见。(蒋昌俊校长会见英国爱丁堡大学常务副校长查理﹒杰弗里教授)蒋校长对杰弗里副校长一行来访表示热烈欢迎,双方回顾了两校不断深入的合作和交流历程,两校共同举办的中外合作办学机构——上海国际时尚创意学院(SCF学院)已经在短短三年的时间里迅速成长,在服装设计及文化创意领域方面得到了上海市政府、长宁区政府的认可和大力支持。希望未来两校能够在创意设计领域的中英人文交流方面做出更大贡献。杰弗里教授表示,东华大学是爱丁堡大学在时尚创意领域最紧密的合作伙伴,爱丁堡大学非常重视与东华大学在时尚版块的教育合作,两校应在创意设计领域开展更多更为深入的交流,这将有助于两校、上海和爱丁堡两个城市乃至中英两国的发展和进步。会见结束后,杰弗里教授还参加了第23届上海国际服装文化节国际时尚论坛暨第16届环东华时尚周开幕式并致辞。实际上,两天前,杰弗里教授、爱丁堡大学国际副校长詹姆士·史密斯教授(Prof.JamesSmith)及费南山教授与刘春红副校长会见,杰弗里教授一行再次参观SCF学院并听取了学院的最新进展,对我校在融合科技与创意设计方面取得的成就给予了高度评价。双方就进一步优化合作办学模式、爱丁堡国际艺术节期间两校合作推出旗袍秀展活动及中英高端设计师培训项目等议题进行了深入沟通。英国爱丁堡大学是我校重要的合作伙伴院校之一,位于英国苏格兰首府爱丁堡市,创建于1583年,是英语国家中第六古老的大学。自2014年起我校与该校合作举办SCF学院,去年两校又合作建立了东华爱丁堡创意产业中心,英国教育国务大臣兼妇女及平等事
详细内容5月20日,“一片森林”摄影艺术及丝绸文创作品展于“时尚上海”环东华时尚周首日在上海纺织服饰博物馆举办,来自我校上海国际时尚创意学院(以下简称“SCF”)创新委员会委员、达利丝绸(浙江)有限公司董事长林平先生的近100件摄影作品及30余件以摄影作品为灵感设计生产的原创丝绸产品,面向大众展出。我校党委书记朱民,中国纺织工业联合会副会长、中国纺织摄影协会副会长夏令敏,上海市文化创意领导小组办公室副主任陈跃华,我校副校长刘春红,达利丝绸(浙江)有限公司董事长、总裁林平,中国纺织工业联合会流通分会副会长、纺织服裝周刊杂志社社长钱晋,中国服装协会副秘书长檀安慈等出席开幕式。参加活动的还有兄弟高校专家学者、企业嘉宾及我校师生代表。本次展览策展人、中国服装设计师协会副主席、上海时尚之都促进中心主任、上海纺织服饰博物馆馆长卞向阳主持开幕式。(朱民书记致辞)朱民书记在致辞中指出,本次展览是上海纺织服饰博物馆按照传统文化的传承者和当代艺术的守望人的定位要求,精心策划组织的一次重要活动。展览把传统丝绸文化和文化艺术与现代时尚相融合,对于古老丝绸的创新发展起到了积极推动作用。林平先生作为东华大学国际时尚创意学院创新委员会委员,长期以来和学校保持着良好的关系,体现了他对于高等教育特别是东华大学发展的大力支持,也将激励学校广大师生在文化传承创新和艺术追求道路上勇于开拓,积极进取。我们期待林平先生今后能创作出更多更好的作品,也期待上海纺织服装博物馆能够举办更多、更精彩的展览。(刘春红副校长为林平先生颁发“上海纺织服饰博物馆捐赠证书”)(“丝绸传统纹样传承与创新项目”启动)开幕式上,刘春红副校长为林平先生颁发“上海纺织服饰博物馆捐赠证书”,双方共同为“丝绸传统纹样传承与创新项目”揭幕。夏令敏、林平为专家颁发“达利丝绸(浙江)有限公司省级重点企业设计院专家证书”。展览现场,林平向上海纺织服饰博物馆捐赠了近代
详细内容5月20日,湖南株洲市副市长黄芳一行赴我校就开展校地合作进行交流访问。副校长刘春红会见黄芳一行,服装与艺术设计学院党总支书记袁孟红,服装与艺术设计学院及发展联络处教师代表参加交流活动。座谈中,刘春红代表学校欢迎黄芳一行来校交流访问,并简要介绍了我校现状以及未来发展方向与目标。她指出,东华大学在纺织服装教育、科研和产学研用相结合等方面积淀深厚,目前学校通过海派时尚理论体系建设与弘扬,致力于打造上海乃至中国和世界时尚创意产业策源地,而株洲不仅深植民族文化根基,同时也是中南地区服饰产业发展的领头城市之一,双方在如何抓住本土文化的特质,制定科技与时尚发展战略方面有着广阔合作空间。刘春红表示,东华大学一直致力于服务地区社会经济文化发展,她希望通过政府牵头,学校和企业紧密合作,发挥学校在设计研发、品牌运营等方面的智力资源与经验,协同创新,支持株洲服饰企业技术升级及产业集群发展。同时她也欢迎株洲市政府及企业家参与到学校人才培养过程中来,通过设立奖学金、科研基地等多种方式,加深相互了解,吸引更多优秀学生进入株洲领军企业,为地方经济发展积蓄更多人才资源。刘春红副校长讲话黄芳介绍了株洲当地传统文化特色、地方区域经济发展需求以及近几年的发展情况,并就促进株洲服装产业发展提出了合作构想。在讲话中,黄芳表达了希望与东华大学建立更紧密校地合作关系的愿望,她希望双方以本次交流活动为契机,充分结合学校学科优势和人才、智力资源,通过开展内容丰富、形式多样的合作共建,实现优势互补,努力推动双方合作取得更大成绩。随后,学院负责人与教师代表分别介绍了学院基本情况和科研项目,并与株洲政府及企业家代表展开了热烈的互动交流。交流期间,黄芳一行还参观了我校上海纺织服饰博物馆、施华洛世奇工作室等,黄芳在参观中表示,欣赏到的东华大学学生作品让人印象深刻,并对我校的建设发展成绩表示赞许,期待双方建立深层次合作,实现协同发展。部
详细内容5月18日,九三学社上海高校论坛第57次会议在我校召开,九三学社中央副主席、上海市政协副主席、社市委主委赵雯出席并讲话,校党委书记朱民到会致辞。我校原校长徐明稚应邀作大会主旨报告,九三学社市委专职副主委周锋,市政府参事、九三学社市委原副主委、上海工程技术大学原副校长程维明,市教卫党委统战处和市教委高教处相关负责人出席会议。来自上海15所高校统战部负责人以及九三学社的100余名社员代表参会。会议由我校九三学社委员会主委方建安主持。赵雯在讲话中强调了高等教育的重要意义,指出高校要注重内涵发展和质量保障,坚持立德树人,要高度重视理想信念和价值观的教育,高度重视中华民族优秀文化的传承和弘扬。她希望高教界的社员积极为深化高等教育改革和促进高等教育发展谏诤言、献良策,谨记知识分子的家国情怀、事业担当,谨守师道传统,不辱时代使命,在新的历史起点上勇于创新,敢于担当,勤奋努力,精益求精,为发展、为创新作出更大的贡献;希望九三学社上海高校论坛立足高等教育现实发展的需要,聚焦人才培养的大计、国家发展的大局、创新驱动的战略,提出更多有见地、接地气、有实效的建议。朱民在会上代表东华大学对会议的召开表示热烈的祝贺,对各位领导和专家的到来表示热烈的欢迎。他指出,九三学社东华大学委员会是我校民主党派中成立最早的组织之一,近六十年来,九三学社东华大学组织在社市委领导下,自觉传承、弘扬爱国、民主、科学的光荣传统,团结带领广大社员和爱国知识分子,坚定不移地拥护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与中国共产党风雨同舟,患难与共,为学校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社会服务和文化传承创新作出了重要贡献。本次论坛以“高校内涵发展与质量保障”为主题在我校召开,对推进上海高校“双一流”建设具有重要的理论价值和现实意义,也将为我校落实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和学校的改革发展带来新的经验与启示。朱民希望通过九三学社上海高校论坛这一平台,我
详细内容为深入学习、认真贯彻落实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和上海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精神,外语学院分党委通过开展中心组学习、全院大会传达、辅导讲座、研讨座谈会、院长接待日等活动,分层次、多方位组织全体教师学习相关文件,将会议精神和要求落细落小落实。2016年12月8日,学院领导班子第一时间学习了习总书记“把思想政治工作贯穿教育教学全过程”的讲话,并在微信群里进行讨论,大家充分认识到此次会议的重要意义。2017年1月,在学院年终大会上,时任党总支书记林嵘向全体教师传达了此次会议的相关内容。2017年3月,学院领导班子再次集中学习《东华大学学习贯彻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精神学习资料汇编》,强调学院在教学改革过程中,要充分领会此次会议的精神,将课堂教学与思想政治教育有机结合起来,发挥专业课的育人功能,尤其是文化课的思想教育与价值观引领作用。随后,学院组建由院长牵头的课程思政改革团队,围绕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科学素养、人文情怀、工匠精神,提高学生的国家意识及社会责任感等目标,从中西文化对比、国际文化交流等方面切入,试点课程思政的改革。2017年4月,为了提高学院两支重要的思想政治工作队伍——班导师和辅导员的工作能力,学院组织班导师及辅导员培训座谈会,邀请学校心理咨询中心老师为大家举行“普通教师在异常学生处理中的工作要点”专题讲座,共同探讨如何及时发觉异常学生并进行有效干预,并交流班导师和辅导员两支队伍如何在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分工合作,形成双梯队、协助互补的思想政治教育模式。2017年5月,学院邀请贺善侃教授为全体教师作题为“新形势下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纲领性文件——学习习总书记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的讲话精神”辅导讲座。贺善侃教授从此次会议的重要历史意义、为什么要加强高校思想政治工作、高校老师如何在思想政治教育中发挥作用三个方面,一步步深入浅出地解读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精神。
详细内容5月15日,上海市科协副主席李虹鸣、科技学院院长郁彩琴、党群工作部团委书记李丽一行到访我校。校长蒋昌俊会见了李虹鸣一行,并就建立东华大学科协事宜与其进行了商谈。副校长陈革及校长办公室、科研处、教务处等相关职能部门负责人参加了商谈会。李虹鸣介绍了高校科协组织建立的背景及近年来市科协在推进高校科协建立方面所做的工作。她表示,2015年1月中国科协和教育部联合下发《关于加强高等学校科协工作的意见》以来,市科协已相继走访了部分高校,此次到访东华,主要是考虑到东华在科学技术领域的研究颇具特色,具备了成立高校科协的条件。她详细阐述了科协在“推动学术交流与合作”“开展科学技术普及活动”“举荐和培养优秀科技人才”“加强科学道德和学风建设宣讲教育”“促进科技成果转化”“推动科技期刊工程”“推进智库建设”七个方面的主要任务,并希望通过沟通交流,推进东华大学科协建立工作。蒋昌俊对李虹鸣一行的到访表示欢迎,对市科协在支持高校科协科学发展方面付出的努力表示感谢。他说,高校科协在推动科学技术创新、促进教育事业发展方面发挥着积极作用。学校将积极推动这项工作,争取六月份做好方案。未来学校一方面要发挥好科协在推动本校学术交流、激发师生创新活力方面的作用;另一方面,将联动松江大学城其他高校及相关产业,促进高校之间、高校与企业之间的合作交流。我校俞建勇院士是松江大学城科协主席,东华大学有条件有责任做好松江大学城科协建设的引领示范工作,带动松江大学城科技创新氛围,推动建设松江大学城科技创新中心,以对接上海市科技创新中心,为上海创新型城市建设做出应有贡献。陈革就科协组织建立的具体事宜与李虹鸣一行进行了磋商,他表示要把高校科协的工作做实,要以科协的人才举荐途径、高校与企业的合作、科技成果转化等工作为抓手,扎扎实实推进科协工作,探索科协建设的长效机制,促进高校科协可持续发展。科研处处长季诚昌、教务处处长姚卫新等职能部门
详细内容5月21日,由我校承办的第23届上海国际服装文化节国际时尚论坛暨第16届环东华时尚周盛大开幕。作为上海国际服装文化节的品牌项目,今年的活动将持续至5月26日,以“2017时尚上海”为主题,包括海派论坛、海派博览、海派秀场、海派众创四大板块,以艺术、文化等多种形式对上海时尚进行再创再造。值得一提的是,今年活动在继续凸显高校特色教育资源优势、加强“双一流”建设的同时,更强调高校服务国家创新驱动发展战略、“一带一路”倡议及上海建设具有全球影响力科创中心的学术责任与教育担当。我校校长蒋昌俊,上海文化创意领导小组办公室副主任陈跃华,长宁区副区长刘平,长宁区巡视员刘春景,中国纺织品商业协会副会长兼秘书长雷利民,我校副校长刘春红、陈革,英国爱丁堡大学常务副校长查理·杰弗里(CharlieJeffery),美国康奈尔大学纤维科学与服装设计系主任,我校上海国际时尚科创中心主任、首席科学家范金土教授,肯尼亚莫伊大学工程学院院长希缪·希塔蒂(SimiyuSitati)等出席开幕式。参加开幕式的还有兄弟高校专家学者、企业嘉宾及我校师生代表。开幕式由我校环东华时尚创意中心主任韩哲宇主持。(蒋昌俊校长在开幕式上致辞)蒋昌俊在开幕式上致辞。他代表学校对参加本次活动的嘉宾和海内外朋友表示热烈欢迎和诚挚感谢,并介绍了东华大学近年来取得的发展成绩,尤其是学校在设计学科特色优势上的丰硕建设成果。他指出,上海作为中西贯通、承古创新之地,不仅拥有深厚的文化底蕴积淀,更有源源不断的科技创新引领。东华大学植根上海,通过与上海市经信委、长宁区共同启动建设“环东华时尚创意产业集聚区”,成立上海国际时尚创意学院、上海国际时尚科创中心、上海时尚之都促进中心等举措服务区域发展。蒋昌俊强调,学校举办上海国际服装文化节国际时尚论坛暨环东华时尚周,以海派论坛、海派众创、海派博览、海派秀场等搭建学术思想交汇融合、创意人才培养成果集中展示
详细内容5月16日,我校2017年科研工作会议在松江校区举行。会议总结了2016年度科研工作情况,对下一阶段科研工作发展提出要求。校党委书记朱民,校长蒋昌俊,副校长刘春红、邱高、陈革出席会议。会议由陈革主持。(会议现场)首先,科研处处长季诚昌和科研处副处长谢旭红分别对2016年度科研工作情况作总结、就相关科研项目经费管理政策进行解读。蒋昌俊在讲话中指出,学校2016年度科研工作在承接国家重大战略任务、摘取各类科技奖项,以及在科研成果服务社会等方面取得了令人鼓舞的成绩,他向为学校科研工作付出努力的广大教师及科研管理服务部门的工作人员表示感谢。蒋昌俊表示,接下来学校要持续发力,要大力引进和集聚人才,尤其是按照学校“十三五”规划的“12345”内涵建设和“12211”外延拓展思路,做好“一体两翼+引擎”学科特色新格局;要加强“有组织的科研”,抓好科研工作的组织策划和政策引领,加强部门之间的合作和协调,积极对接国家战略特需和国际时尚创意两个制高点以及“两部一委”和行业主线,服务国家“一带一路”倡议,搭建大平台,申报大项目,承接大任务,产出大成果,打造强有力的人才队伍。蒋昌俊强调,科研工作要进一步强化与社会的交往和合作,要通过碳纤维复合材料研发与转化和超纤维产业研发与转化功能型平台等重大平台,集聚重大资源。要深化与企业行业的合作,积极推进专利评估和科技成果转化。蒋昌俊说,学校在产学研合作方面已经取得了较好的成绩,目前与上海纺织集团已初步达成战略合作意向,学校还正在与多家企业商谈,期望未来通过产学研合作提升学校科研成果服务社会的能力,扩大学校社会影响力。他希望广大教师真抓实干、共同努力,推动东华科研事业和教育事业迈向新高度。最后,朱民发表讲话指出,2017年科研工作会议是一个坚定信心、鼓足干劲的大会,是在贯彻落实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精神、推进“双一流”建设、“十三五”良好开局的背景下召开的
详细内容Contact Us
67792129
67792127
67792126
6779285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