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届上海艺术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指导委员会第一次全体会议于东华大学举行2020年6月13日上午,第二届上海艺术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指导委员会(以下称“上海艺指委”)第一次全体会议在东华大学逸夫楼顺利召开。东华大学副校长舒慧生,上海市学位办主任束金龙等嘉宾出席会议;来自上海市13所培养院校及行业协会的四十余位委员以及上海市学位办吴庆全和东华大学研究生部主任俞昊等共计50余人参加本次会议。我校服装与艺术设计学院刘晓刚教授续聘第二届艺指委主任委员。会议由上海艺指委副主任委员兼任秘书长、东华大学服装与艺术设计学院副院长冯信群教授主持。会场图片1会场图片2会场图片3东华大学副校长舒慧生教授致辞舒慧生在致辞中对第二届上海艺指委顺利换届表示祝贺。他强调,研究生教育是国民教育的顶端,是建设国家的核心力量,不断提高研究生教育质量是实现研究生教育高质量发展的题中应有之意,第一届上海艺指委在此方面开展了许多观众,取得了良好地成效,在全国艺术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领域产生了重要影响。希望第二届上海艺指委秘书处能够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在全国艺指委和上海市学位委员会的指导下,积极团结上海兄弟院校和行业企业,全力以赴共建
详细内容6月9日下午,东华大学“十四五”规划编制工作启动部署会在松江校区举行,全体在校校领导出席会议,学校“十四五”规划编制工作小组成员、各二级单位党组织书记、相关职能部处和业务部门负责人、校级科研中心和基地负责人等与会。会议同时在延安路校区设立分会场,通过网络视频远程直播。(会议现场)党委书记刘承功在讲话中指出,科学编制实施发展规划是学校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重要体现,要坚持规划引领,充分发挥规划在谋划事业发展、优化战略布局、引导资源和要素配置等方面的导向作用和规范作用。要进一步明确规划目标,确定学校在相关学术领域、在国家高等教育事业发展格局、在各级政府整体发展规划中的准确位置,确立学校、学院、学科需要聚焦的主要发展方向,确保学校在资源竞争和配置中的有利态势。要更好抓住规划制定过程中的关键环节,通过确立学校发展愿景和使命,进一步对标对表“双一流”建设;综合分析学校发展的优势劣势和机遇挑战,促进形成新的比较优势和核心竞争力;科学制定关键性绩效指标,进一步明确学校发展的战略目标和举措;制定有效行动计划,把战略目标细化落实到各学院和部门,并制定与之相适应的资源配置方案;认真做好规划的检查、评估
详细内容6月9日上午,学校在松江校区召开民族宗教工作领导小组会议。党委书记、民族宗教工作领导小组组长刘承功,民族宗教工作领导小组副组长、党委副书记刘淑慧、崔运花和副校长舒慧生出席会议,民族宗教工作领导小组相关成员单位负责人与会。会议由崔运花主持。(会议现场)刘承功对各职能部处近半年来开展的民族宗教工作表示肯定,强调要持续做好民族宗教工作的理论政策法规学习,加强研讨交流,不断提高学校民族宗教工作队伍的能力和水平。要针对工作中的中的短板弱项,在落实上下功夫,加强专项调研、经验总结、典型选树和品牌建设,进一步深化民族团结进步教育,全面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在促进各民族交流交往交融过程中推进和谐校园建设。刘淑慧和舒慧生分别就进一步加强部门联动、提升民族宗教工作业务能力以及做好少数民族学生教育管理等提出具体工作要求。崔运花在主持中指出,各相关部门要增强责任意识,推进责任落实;要不断健全工作机制,强化沟通协同,及时解决问题;要突出基础和根本,创新办法,加强师生思政工作,加大政策法规宣教力度,引导师生树立科学的宗教观,将民族宗教工作融入师生日常。会上,国际文化交流学院院长姚卫新做了专题交流,相关职能部处负
详细内容6月10日上午,校长俞建勇赴退管会进行调研。退管会第一副主任王以刚主持会议。在听取部门情况汇报后,俞建勇对学校退管工作所取得的成绩和退管会全体人员的努力与付出给予充分肯定。他指出,退管工作是学校整体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学校的建设与发展凝聚着老同志的心血和贡献,老同志虽然从岗位上退下来了,但还是心系学校,情系学校,学校也是老同志们温馨的精神家园。学校将一如既往地对退管工作予以高度重视、热情关心和大力支持。结合目前经济社会发展新形势新要求,俞建勇对退管会未来工作提出几点希望:第一,要继续加强对老同志的服务,强化工作的覆盖度,特别要关注对特殊群体的关怀。第二,要进一步开拓“精神养老”的载体建设,丰富老同志的退休生活。第三,要汇聚老同志的力量,为学校发展继续建言献策,贡献才智。第四,要继续发挥东华老年大学、上海市民服饰文化体验基地的社会服务功能,持续提升学校的影响力。(调研会议现场)会上,退管办主任宋敏就退管会工作进行了全面汇报。截至2019年底,学校共有退休教职工2591人,其中,中共党员830人,民主党派成员312人,家庭有特殊情况的约200人,占总人数的8%。退管会坚持以党建为引领,以“
详细内容6月10日,学校在松江校区组织召开科研院长工作会议。副校长陈南梁出席会议并讲话,各学院分管科研工作副院长、“2011计划”协同创新中心负责人、科创中心负责人,研究院、重点实验室、工程研究中心负责人,相关职能部门、业务部门负责人等与会。陈南梁在听取了科研处和科技成果转化中心2019年科研工作总结、近期印发和制定的科研政策介绍以及与会人员的讨论后,对学校去年的科研工作给予肯定,向广大教师及科研管理服务工作人员表示感谢,同时着重分析了2020年学校科研工作的重点。他指出,2020年主要从四个方面提升我校科研工作,一是落实学校“三定”工作,面向国家重大需求,结合学校实际,发挥团队优势,凝聚科研力量,在原始创新、应用研究、成果转化等方面重新整合和布局;二是宣讲国家和学校制定的各项政策,让广大师生了解政策带来的优惠,激励师生的创新积极性,使政策得到切实落地;三是拓展科研经费来源,着力提升各级各类项目的参与度;四是开发新的科研创新增长点,加强多学科的科研创新能力。陈南梁鼓励学校科研人员在符合学校防疫政策的前提下,积极走出去加强对外联系,为全面提升疫情下我校科研竞争力打下良好基础。科研处处长王宏志从党
详细内容6月9日,校党委副书记、工会主席刘淑慧到学生工作办公室慰问复学工作一线辅导员。校工会常务副主席陆湘群,学生处处长廖丽金,校工会副主席、妇委会副主任周炳振参加慰问。刘淑慧向工作在复学一线的辅导员表示慰问和感谢。她指出,健康身体是干好事业的基石,大家要注意劳逸结合,保重身体。刘淑慧强调,2020年毕业生就业形势严峻,作为一线辅导员,要充分发挥担当作为的良好传统,精准掌握毕业班学生就业需求,积极加强个性化就业指导,切实打好学生就业攻坚战。刘淑慧表示,学校一贯高度重视学生就业工作,将出台切实可行的举措,积极推进学生就业和成长发展。刘淑慧一行还为学生辅导员们精心准备了防疫用品,保障辅导员安心工作。据悉,在新冠肺炎疫情期间,校工会研究制定了《关于疫情防控工作专项资金的设立和使用管理办法》,采购防疫用品发放给学校全体教职工,并安排部分防控专项资金对工作在复学一线的安保人员、辅导员等进行慰问。
详细内容为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在决战决胜脱贫攻坚座谈会上的讲话精神,进一步推进我校和云南省盐津县定点扶贫工作,带领广大干部、党员以更大决心、更强力度助力全面打赢脱贫攻坚战,6月9日,校党校和关工委讲师团成员、教授贺善侃为盐津县2020年“万名党员进党校”培训班授课。学校派驻盐津县副县长范金辉、庙坝镇黄草社区第一书记董晓光以及盐津县300余名入党积极分子、发展对象和基层党务工作者参加培训学习。本次培训充分发挥“互联网+”优势,采用腾讯会议平台直播的形式进行授课。贺善侃老师在培训中生动阐释了在抗击新冠肺炎疫情中展现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优势,帮助入党积极分子和党务工作者不断坚定“四个自信”,切实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武装头脑、指导实践、推动工作,结合“党史、新中国史、改革开放史、社会主义发展史”学习内容,引导学员始终保持头脑清醒坚定,行动坚决有力,助力提升当地的党员发展和教育培训质量。盐津各基层党组织以党支部为单位组织分会场进行集中观看,大家纷纷表示,这次培训主题鲜明、课程针对性和实效性强,非常有收获。2020年是脱贫攻坚决战决胜之年,我校始终坚持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扶贫工
详细内容2020年6月9日,后勤集团举行“永飞技师工作室”和“松鹰足球队”揭牌仪式。东华大学副校长李炜、东华大学工会常务副主席陆湘群、体育部主任朱江华、后勤集团总经理宋珺和后勤集团党政班子成员、各中心主任及饮食管理中心各部门等代表出席了本次活动。揭牌仪式由后勤集团党总支书记、副总经理沈建平主持。李炜副校长为“永飞技师工作室”和“松鹰足球队”揭牌。“永飞技师工作室”成立于2016年6月,工作室发挥模范带头作用,以点带面,引领员工心往一块想,智往一起聚,力往一处使,深入开展技术学习、技术交流、技术创新,不断完善菜品操作流程,进一步确保食品安全工作。“松鹰足球队”成立于2015年6月,足球队通过与校教工足球队、东华大学校友足球队的比赛,不仅锻炼了员工的身体、丰富了员工的业余生活,同时还极大地增强了员工的归属感、成就感和荣誉感。随后,陆湘群、朱江华、宋珺为“永飞技师工作室”的骨干技师颁发了聘书。宋珺为体育部教师、国家级足球裁判员徐强强颁发了“松鹰足球队”顾问的聘书。李炜副校长为“永飞技师工作室”和“松鹰足球队”揭牌李炜副校长对后勤集团大力弘扬工匠精神的做法给予了充分肯定,鼓励后勤集团充分发挥高技能人才
详细内容叮铃铃……一名东华大学毕业生的手机响了,接起电话,是来自上海王宝和大酒店的签约通知。从去年秋天开始求职的这名学生,经过8个月的不懈努力,终于找到了满意的工作,为即将结束的求学生涯画上圆满句号,开启崭新的人生旅程。苦难是最温暖人心的力量,走过黑暗看到光明这位毕业生就是近期刚刚获评“2019年度上海市教卫工作党委系统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好人好事”的邓雯同学,他是东华大学管理学院财务1601班的应届毕业生,同时也是一名中共党员。(邓雯开展支教活动) 十七年前,邓雯八岁,因为身患骨癌,经历了两次可怕的手术,最终让他永远失去了右腿。“高位截肢”对一个8岁的孩子来说无疑是晴天霹雳,昂贵的医药费让本来就不富裕的家庭雪上加霜。在最黑暗的日子里,社会各方向邓雯伸出了援手,让这个8岁的孩子感受到了真情与温暖,努力与病魔抗争,终于他可以拄着双拐行走了。其中,来自三林镇党委书记等身边党员的长期帮助,让小邓雯树立了长大后加入中国共产党的目标与志向。从此,他更加努力地生活,通过不懈坚持顺利考取了东华大学,并成为一名光荣的共产党员,他克服重重困难,坚守志愿服务岗位,本科三年累计工时达260小时,抒写着新时代青年党员身残
详细内容近日,工业和信息化部批复组建国家先进印染技术创新中心,该中心由东华大学与山东康平纳集团有限公司双牵头共建,东华大学校长、中国工程院院士俞建勇为中心首席科学家,化学化工与生物工程学院毛志平教授任中心主任,这是印染领域唯一的国家制造业创新中心。先进印染技术是国家制造业创新中心建设的重点领域之一。印染作为纺织产业链的重要环节,对于提高纺织产品附加值和实现行业节能减排十分关键,事关纺织工业可持续发展和污染防治攻坚战深入推进。国家先进印染技术创新中心将围绕高品质印染产品设计开发、节能减排印染新技术、数字化智能化印染装备及制造系统等重点方向,建设公共研究开发平台、中试验证及技术孵化基地等,打造新型创新载体,提升纺织印染行业技术水平和产品竞争力,支撑印染行业绿色创新发展。国家先进印染技术创新中心依托山东中康国创先进印染技术研究院有限公司组建,建设单位包括康平纳集团、东华大学、青岛大学、北京机科轻量化院、青岛即发、佛山三技精密机械、上海安诺其、广东德美精细化工、江苏红旗印染机械、泰安市泰山投资、泰安民意节能、传化智联、杭州宏华数码科技、杭州开源电脑技术、鲁泰纺织等。同时,创新中心通过中国先进印染技术创
详细内容东华大学化学化工与生物工程学院陈前进课题组开创性地开发了扫描电化学显微镜技术,成功在多种催化材料表面上实现对单个气泡的化学测量与定量分析,相关工作以《Pt,Au和MoS2基底表面电化学H2气泡成核的可视化和量化分析》为题发表于《美国化学会传感》杂志,陈前进特聘研究员与美国犹他大学亨利·怀特(Henry White)教授为共同通讯作者,第一作者为化学化工与生物工程学院硕士生刘玉龙。气泡现象存在于许多电化学过程,例如电催化和光电催化水分解中的氢气和氧气析出、电化学氯碱工业、以及燃料电池中的CO2气体的析出。电极上形成的气泡会增加电极/电解质界面的欧姆电阻并阻碍溶液中氧化还原物质向活性电极的传质扩散。因此针对催化剂电极表面气泡现象的基础性科学研究具有重要意义,同时也有助于电极材料与几何结构的合理设计以提高整体催化性能和效率。针对上述问题,陈前进课题组构建一种新型的扫描电化学电池显微镜技术(scanning electrochemical cell microscopy, SECCM),并在微观尺度下对不同的模型电催化材料(多晶Pt、Au以及超薄二维MoS2)表面电催化析氢反应展开了系统性研究
详细内容近日,我校先进低维材料中心特聘研究员储玲玲课题组在不对称催化领域取得重要进展,相关成果以《Enantioselective Three-Component Fluoroalkylarylation of Unactivated Olefins through Nickel-Catalyzed Cross-Electrophile Coupling》为题,在线发表在国际知名期刊《J. Am. Chem. Soc.》(《美国化学会志》(2020.05.11))上,并入选“Most Read Articles ”。博士研究生涂海勇和王方为共同第一作者,储玲玲研究员为通讯作者,东华大学为唯一通讯单位。 催化烯烃三组分不对称双官能团化反应可以快速构建复杂结构单元的同时并构筑手性中心,近年来备受合成领域关注。目前已报道的方法中,铜催化烯烃自由基不对称双官能团化可以高效实现苯乙烯类型底物的对映选择性转化,为控制高度活泼的自由基物种对映选择性提供了有效的方法。然而该方法目前不适用于非活化烯烃,可能是由于从非活化烯烃产生的烷基自由基更为活泼,如何实现其对映选择性控制更具挑战。事实上,催化未活化烯烃不对
详细内容6月5日,上海市副市长陈群到我校调研学科建设及大学生就业工作,市政府副秘书长虞丽娟、市教卫工作党委副书记王平、市教委巡视员蒋红陪同调研。我校在校领导班子成员出席调研活动,市政府综合处、联络处、市教委相关处室负责同志及我校相关学院部处负责人参加调研座谈会。陈群一行首先来到东华大学环境艺术设计研究院,参观了中国首个“景观设计模拟实验室”,听取了东华设计等学科服务城市规划与建设的成果汇报。随后,陈群一行来到东华大学纺织科技创新中心考察,实地走访各实验室,了解中心发展及重大科研成果情况,对学校特色学科建设给予肯定。(调研环境艺术设计研究院)(在纺织科技创新中心考察)现场考察结束后,陈群主持召开座谈会,听取了校长俞建勇、党委副书记刘淑慧所作的关于学校学科建设及大学生就业工作情况的汇报。陈群在会上强调,东华大学作为一所行业特色鲜明的知名高校,面临上海产业结构转型,一直保持着良好发展态势,各类成果不断涌现,为上海城市建设及行业发展做出了重大贡献,希望进一步凝练工作思路,加速驶入发展快车道。谈到毕业生就业工作,他指出,2020年就业形势严峻,东华大学主动作为,取得良好成效,下一阶段要继续保持高度重视,
详细内容6月5日,人文学院发展研讨会在松江校区举行。校长俞建勇出席并指导研讨会。校办主任周婉婉,院党委书记王英,院长张科静,党委副书记罗薇娜,副院长吴志刚,院长助理周卫平,学院教授、学科负责人、系主任、青年教师代表参加研讨会。研讨会由王英主持。俞建勇在听取人文学院工作汇报的基础上,对学院的发展给予了肯定。俞建勇指出,人文学科作为战略性、基础性学科,在学校立德树人和改革发展中具有重要作用,人文学院应以学科建设统领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社会服务、国际合作、文化传承与创新五个方面的高质量发展。俞建勇号召学院全体教职工凝心聚力、努力奋斗,在学校的战略布局中寻求发展,为学校的“一体两翼”战略、“奋进东华”做出更多的贡献。俞建勇表示,在校党委的全面领导下学校将努力创造有利条件,大力支持人文学院的发展。人文学院目前正面临着搬迁问题,这是人文学科发展的客观需要,也是学校谋划整体发展的空间布局。学院要在搬迁过程中,做到有高度、有温度、有人情,积极稳妥做好搬迁工作。俞建勇希望,面对防疫常态化,学院要扎实做好毕业生的就业指导工作。会上,张科静就人文学发展战略、学科布局与人才培养、近期推动的主要工作以及接下来的工作思路
详细内容Contact Us
67792129
67792127
67792126
6779285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