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月21-22日,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2020年学术年会在松江校区第二报告厅举行。会议旨在交流展示学院教师过去一年在人才培养、科学研究、学术交流、社会服务等方面所做的工作,通过研讨争鸣,探讨立德树人机制方法,发掘有价值的学术增长点,传承踏实严谨的学术氛围,浓厚奋进文化氛围,推动来年工作取得更大进步。中国科学院院士、材料学院院长朱美芳,学院党委书记戴蓉,先进低维材料中心副主任邱登梅以及学院教职工等120余人参会。(朱美芳致辞)朱美芳院长致开幕辞。她肯定了学院在2020年取得的成绩,在困难重重的形势下,线上线下教学正常开展,科研经费取得突破,对全院教职工的努力与奉献表示感谢。她说,学科建设与国家重点实验室发展任务艰巨,希望大家认清差距,加倍努力。在总结发言时,她希望全院教师加强与校内外同行的学习交流;做好个人年度规划;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努力打造“金课”,做名副其实的“四有”好老师。戴蓉表示,2020年是不平凡的一年,学院教职工凝心聚力,在抗击新冠肺炎疫情的同时,积极投身党建引领、工程认证、学科评估等工作,推动学院发展进步。(朱新远作专题报告)2021年是“十四五”开局之年,为科学编制和保
详细内容1月15日上午,学校在松江校区召开双月座谈会暨统一战线迎新春茶话会,听取推进新时代学校教育评价改革的意见建议。党委书记刘承功,校长俞建勇,党委副书记崔运花,副校长、欧美同学会会长陈革,党委常委、组织部部长朱英出席。各民主党派和统战团体负责人、各级党外人大代表及政协委员,相关职能部处负责人参会。会议由党委统战部副部长叶晓燕主持。(会议现场)刘承功代表学校党委向各民主党派、统战团体以及党外代表人士致以新年问候,对我校民主党派、统战团体和党外代表人士长期关心支持学校建设、为学校改革创新发展贡献智慧和力量给予充分肯定,对大家立足岗位积极作为、卓越奉献表示感谢。他指出,推动新时代教育评价改革的落实,是当前和今后一段时间的重要任务,是落实全国教育大会精神的关键举措。他强调教育评价改革要坚持问题导向,准确把握问题的实质,结合东华的实际情况有针对性地探索实践;要坚持破立并举,在充分调研基础上,着力形成科学有效的改革方案;要坚持系统观念,增强改革的系统性整体性协同性,通过改革进一步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优化育人环境、学术生态和工作氛围,提升学校治理能力和水平,促进学校高质量发展。他鼓励党派团体骨干在更大
详细内容近日,上海市教卫工作党委召开离退休干部党支部建设工作推进会,市教卫工作党委副书记滕建勇出席并讲话。我校离休党总支局级退休干部党支部和退休党委第十八党支部获评上海市教卫工作党委系统“离退休干部示范党支部”。(授牌现场)近年来,学校党委高度重视离退休干部工作,形成了党政齐抓共管、统筹协调的离退休干部工作格局,坚持以党建工作为引领,持续紧抓离退休干部的“政治建设、思想建设、党组织建设”。依托区域化党建联建与校内协同,在做好精准服务的同时,引导老同志发挥积极作用,为党的事业增添正能量。离休党总支、退休党委和各离退休党支部也充分结合自身特点,不断创新工作方式方法,切实发挥离退休党支部组织、宣传、凝聚、服务老同志的作用,取得良好成效。离休党总支局级退休干部党支部结合主题教育和“四史”学习教育,创新组织生活形式及内容,开展“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发挥作用、增添正能量”学习活动,联合大学生党支部召开“老少共话改革成果、拥抱美好未来”纪念改革开放四十周年座谈会等,在不断丰富支部工作内涵的过程中展现永不褪色的退休干部风采。同时,支部党员带头为学校青年骨干作专题辅导报告,积极参与教育部、上海市教委、学校关工委
详细内容为聚焦立德树人初心使命、开启奋进担当崭新篇章,1月19日至22日,化工生物学院分别召开了正高级教授工作会、各系部教师座谈会和特聘研究员工作汇报会等一系列工作研讨会,就人才培养、学科建设、科学研究和“十四五”规划等中心工作展开深度探讨。学院党政班子领导深入一线,出席系列研讨会。在系列会议上,各正高级教授为学院精心谋划“十四五”发展目标;各系主任整体介绍2020年度的系部工作情况和2021年展望;各位老师分享了2020年的成长点滴,规划2021年个人发展计划;各位特聘研究员汇报了科研开展情况,表达了再创佳绩的决心,阐述了再启新程的规划。学院党政班子对每个系部、每位老师的汇报都做了积极点评,并对标学院的2021年工作计划和十四五规划主要内容,提出期许,激励士气。此外,学院还积极引入专业“外援”,特邀高水平校外专家为特聘研究员的科研工作给出建议、指明方向、注入力量。同心同力同向行,共勉共进共担当。2020年化工生物学院在全体师生的共同努力下,汗水浇灌丰硕成果,尤其在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常态化下,风雨兼程、攻坚克难,人才培养、学科建设、科研工作等方面取得了明显进步。征途漫漫,惟有奋斗。2021年学院
详细内容今天00时25分,我国在西昌卫星发射中心用长征三号乙运载火箭,成功将天通一号03星发射升空。卫星顺利进入预定轨道,任务获得圆满成功,中国航天发射迎来2021年开门红。这也是东华科研成果助力天通一号01星、天通一号02星之后,又一次成功应用。我校纺织学院高性能纤维特种编织团队研制的高精度金属网反射面技术是整个卫星系统关键的技术之一,也是当今国际宇航界共同关注的技术难题。项目团队在前期产品研制基础上,历经艰苦攻关,研制出了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高精度星载天线反射面,满足了卫星任务要求。天通一号卫星移动通信系统是我国自主研制建设的卫星移动通信系统,由空间段、地面段和用户终端组成。天通一号03星由中国空间技术研究院抓总研制,发射入轨后将与地面移动通信系统共同构成天地一体化移动通信网络,为中国及周边、中东、非洲等相关地区,以及太平洋、印度洋大部分海域用户,提供全天候、全天时、稳定可靠的话音、短消息和数据等移动通信服务。
详细内容日前,上海市发布《上海市教育委员会关于公布年度上海高等学校一流本科课程认定结果的通知》,我校17门课程获评上海市一流本科课程,其中优质在线课程1门,线下课程7门,线上线下混合式课程4门,虚拟仿真实验教学课程3门,社会实践课程1门,示范性全英语课程1门,覆盖本次评选的所有课程类型。本次学校17门课程入选首批上海市一流本科课程,是继2020年9门课程入选“双万计划”首批国家级一流本科课程之后,学校在一流本科建设中取得的又一重大进展。后续,学校将继续以一流本科课程“双万计划”建设为引领,加快推动课程教学改革创新,推动“互联网+教育”深度融合,推动课堂教学革命性变化,充分发挥国家、上海市一流本科课程的示范引领作用,着力提升每门课程的高阶性、创新性、挑战度,将每门课程都建设成为“东华金课”。附:我校2020年上海市一流本科课程名单序号课程类型课程名称负责人1优质在线课程环境监测马春燕2线下课程水污染控制工程(下)薛罡3通信电子电路仇润鹤4高分子物理马敬红5纺织结构成型学胡吉永6纺织品整理学郭建生7服装生产管理李敏8服装造型-平面构成与实技(5)王朝晖9线上线下混合式课程信息系统与数据库技术刘晓强
详细内容1月15日下午,九三学社东华大学委员会在延安路校区召开2020年工作总结大会。九三学社市委专职副主委周锋、校党委副书记崔运花出席会议,委员会主委方建安和60余位社员参加大会。会议由委员会副主委方芸主持。(会议现场)崔运花代表东华大学党委向社市委领导及全体社员致以新年的祝福,对社东华大学委员会一年来带领广大社员创新方式方法开展“四史”学习教育,在疫情防控、脱贫攻坚两场战役中展现新作为、在参政议政建言献策中取得新进展、在党派自身建设和履职建功方面取得的新成效给予充分肯定。同时,她希望委员会继续按照政治坚定、组织坚实、履职有力、作风优良、制度健全的参政党建设要求,紧密结合委员会自身实际,充分利用好“四史”和社史学习教育活动等载体,进一步加强政治思想建设、广泛凝聚共识;加强基层组织建设特别是强化年轻骨干队伍建设;不断健全完善理论学习、民主决策、内部监督等制度体系,全面提升整体工作质量和水平,助力学校和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以更加优异的成绩向建党百年和建校七十周年献礼。周锋代表社市委感谢东华大学党委一直以来对社东华大学委员会工作的支持,并向委员会社员们送上新年祝福。他充分肯定了社东华大学委员会20
详细内容2021年1月14日下午,我校在松江校区召开东华大学外事工作会议暨教育对外开放工作指导委员会年度会议,传达《教育部等八部门关于加快和扩大新时代教育对外开放的意见》,总结我校“十三五”期间的国际合作与交流情况,科学谋划“十四五”时期国际合作与交流的发展目标、思路和举措。党委书记刘承功、校长俞建勇出席会议。教育对外开放指导委员会成员及各二级单位主要负责人参会。会议由国际合作处处长、港澳台事务办公室主任赵明炜主持。(会议现场)会上,赵明炜汇报我校“十三五”期间国际合作与交流的情况,总结工作成果,分析问题与不足;传达2020年6月教育部等八部门联合印发的《关于加快和扩大新时代教育对外开放的意见》文件精神,共同提高思想认识,贯彻落实《意见》精神,推动教育对外开放迈上新台阶;此外,还从制定依据、机遇挑战、发展目标、预期成效等四个方面详细介绍了我校“十四五”时期国际合作与交流专项规划初案。刘承功指出,我们要抓住时代机遇,加快和扩大教育对外开放,以开放的主动性对冲当前局面的不确定性;以规划引领发展,通过科学地设立目标、设置指标、设定任务、设计路径的方式,全校合力描绘发展蓝图;强化外事管理,提高国际化建
详细内容1月16日,由教育部中外语言交流合作中心发起,东华大学国际文化交流学院和肯尼亚莫伊大学孔子学院联合承办的东华大学2020年汉语桥“纺织之源”线上团组交流项目顺利结营。莫伊大学常务副校长纳桑·奥盖奇(Nathan Ogechi),我校国际合作处处长赵明炜、国际文化交流学院院长姚卫新、莫伊大学孔子学院中方院长魏群山等参与活动。莫伊大学70余名学员,汉语教师代表、中外方嘉宾齐聚云端,共同参与项目闭营仪式。纳桑·奥盖奇感谢双方的友好合作和共同贡献,希望未来双方有更多的语言文化交流,并在东华大学纺织服装教育特色等方面进一步深化合作。他还特别分享了自己在中国生活和学习的美好经历,希望莫伊大学的同学们有机会一定要去中国走一走、看一看,既能感受中国传统文化之优美,又能感受中国现代化发展之宏伟。赵明炜讲到此次交流项目既是学校各部门之间密切合作的典范,也是东华大学与莫伊大学合作新的里程碑,更是落实进一步扩大教育对外开放的一次实践。姚卫新感谢莫伊大学和莫伊孔院的大力支持,赞扬了肯尼亚学生积极的学习态度和浓厚的学习热情,希望通过此次活动在学生心中种下的中非友谊种子能生根发芽。魏群山介绍了项目来源、主旨及未来规
详细内容东华大学认真学习贯彻全国教育大会精神,深入落实《关于全面加强和改进新时代学校美育工作的意见》部署要求,把美育纳入人才培养全过程,持续打造以美育课程体系为基础,以美育实践活动为依托,普及教育与专业教育相互促进、文化教育和实践教育相互融通的全方位立体化美育体系,努力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加强组织领导,完善工作机制。把美育纳入学校事业发展规划,将美育贯穿于教育教学的全过程,落实到教学、管理、服务等各环节,与学生学习、生活紧密结合,促进美育生活化、生活美育化。成立由学校党委书记、校长任组长的美育工作领导小组,并设立美育工作办公室,统筹推进美育工作落地落实。出台《关于进一步加强新时代美育工作的实施办法》,整合各学院和教务、学工、研工、团委、科研等部门资源,凝聚形成育人合力。构建多维公共艺术课程体系,完善课程教学、实践活动、校园文化、艺术展演“四位一体”的艺术教育体系,形成全校“一盘棋”的美育工作机制。立足学科特色,建好美育课程。充分发挥人文、设计、艺术等学科优势,以学科建设引领美育改革,着力增强学科支撑能力和优质教育供给能力。依托“服装设计与工程”“服装与服饰设计”等学
详细内容2020年度东华大学校园好新闻评选活动启动一个多月来,经过推荐申报、初评、复评和终评等阶段,评选结果日前揭晓。《厉害了!东华团队获2019年度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学校成立钱宝钧学院 加强拔尖创新人才培养》等10篇作品获评“2020年度十佳校园新闻”,《想你了,我的东华校园!各就各位,等你安全归来》《“坚守教育初心 传承奋进使命”,新教职工入职培训结业典礼暨教师荣休仪式,温暖来袭》等10篇作品获评“2020年度十佳提名校园新闻”。作品通过不同视角、不同形式、不同媒体平台,生动展现了过去一年学校奋进发展的历程。(评选结果名单附后)我校校园好新闻评选工作已连续开展7年,此次评选按照提高当的新闻舆论“四力”导向组织进行,重点关注新闻事件的价值引领和社会传播作用,评选对象为2020年度在东华大学校报、校园网、校方微博、微信、抖音、视频号,以及各学院部门网站、微博、微信上发表的原创新闻作品。共收到各类参评作品113个,其中,消息48篇、通讯25篇、图片3个、评论4篇、视频2个。新媒体作品这次成为新的竞争热区,各单位报送新媒体作品共31个,占参评作品总数的27.4%,微信推文24条、微博作品4个、
详细内容光合作用是地球上生物利用太阳能的重要反应,光捕获是光合作用的重要过程。人工光捕获体系的构筑不仅可以帮助我们深入了解光合作用的过程,为模拟光合作用提供理论基础,而且在太阳能电池、光电材料以及化学传感器等领域也有着广泛的应用前景。目前报道的人工模拟光捕获体系大多只具有一次能量转移过程,而自然界的光捕获以多次能量转移过程为特征,具有连续能量转移过程的体系的构筑面临着巨大挑战。近期,我校化学化工与生物工程学院易涛教授、张灯青副教授课题组发展了基于铂(II)基大环的具有连续能量转移过程的光捕获体系,并成功用于光催化C-H活化反应(图1),相关研究成果以《基于金属大环的具有连续能量转移过程的光捕获体系构筑及其光化学催化研究》(Artificial Light-Harvesting Metallacycle System with Sequential Energy Transfer for Photochemical Catalysis)为题发表在《美国化学会志》上。我校硕士生余威为论文第一作者,张灯青、易涛为共同通讯作者,东华大学为唯一通讯单位。图1. 光捕获体系的构筑及光催化过程示意图利用配位
详细内容近日,由我校主导制定的强制性国家标准GB 4544-2020《啤酒瓶》发布,根据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相关公告显示,GB4544—2020《啤酒瓶》强制性国家标准于2020年7月23日发布,将于2021年8月1日正式实施。GB 4544—2020《啤酒瓶》国家标准是在原有标准基础上进行修订,它的实施将使节能产品薄壁轻量啤酒瓶的生产有质量控制依据,既降低成本,又节能环保,具有重要社会意义,也为行业健康、良性发展提供技术支撑。我校作为全国日用玻璃标准化技术委员会(SAC/TC377)秘书处承担单位,是国际标准化组织ISO/TC63对口单位,积极发挥标准化组织的作用和职能,在全面了解掌握本领域的技术现状、最新科技信息和发展趋势基础上,突破了强制性国家标准立项和起草的最大技术障碍,使得该项标准确立发布。据了解,这是我校在日用玻璃领域主导制定的重要强制性国家标准,有助于提升我校在玻璃行业国家标准制定的话语权和主导权,对推动行业绿色节能方向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详细内容1月18日,东华大学2020年度“COACH基金会·驰梦而行”希望工程助力脱贫攻坚行动助学金颁发仪式在松江校区举行。泰佩思琦(Tapestry)集团亚太区人力资源副总裁钟秋娟、中国区副总裁周广华、上海市青少年发展基金会理事长吴仁杰、秘书长魏洁等相关负责人出席活动,党委副书记刘淑慧出席仪式并致辞,相关职能能部门负责人、受助学生代表与会。刘淑慧首先代表学校对上海市青少年发展基金会、COACH基金会表示感谢,并希望结合学校“一体两翼”的办学特色,进一步深化与泰佩思琦(Tapestry)集团的合作。同时,寄语受助学生,希望他们不负期望,发奋图强,锐意进取,以自己的实际行动回报学校,回馈社会。(会议现场)校团委书记沈洁介绍了助学金评选情况,她表示要主动作为,积极向外拓展育人资源;规范流程,严格筛选,实现精准资助;动态管理,跟踪培养,强化素质培育。会议现场连线了泰佩思琦(Tapestry)集团亚太区总裁及COACH中国区总裁兼首席执行官杨葆焱(Yann Bozec),他表示希望通过集团的力量帮助学生走进社会。受助学生代表张雯也表示将更加坚定地怀着一颗感恩的心努力奋斗,回报社会。会上还举行了助学金捐
详细内容Contact Us
67792129
67792127
67792126
6779285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