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10日,“薪火相传 开创未来”2021年上海市新教师入师入会仪式在中共一大纪念馆举行。活动视频及图片直播同步进行。我校工会和党委教师工作部联合组织学校30余名近年新入职教师代表观看了仪式。为引领营造全市新教师爱岗敬业、立德树人的良好氛围,上海市教育工会特主办本次仪式。仪式包括教育家寄语、劳模朗诵领誓、入师宣誓、部分基层单位专场活动视频展示等,我校朱美芳院士作为劳模先进代表受邀参与朗诵。通过观看仪式,我校新教师收获满满。服装学院张冰喻说:“听了前辈教师们的发言和寄语,让我再次对高校教师的职业有了更深切的认同感和使命感,他们爱岗敬业的精神值得我们学习和传承,在他们身上我看到了对‘初心’的坚守和执着,看到了为人师表应有的样貌。”同时,观看新教师纷纷表示,要学习老一辈优秀教师的爱国精神、敬业精神和奉献精神,勇担教育使命,争做师德楷模。管理学院杨佳伟说:“听到众多优秀教师讲述先进事迹,我深刻感到教师职业之光荣,又深知自己肩上所负责任之重大,因此我们应该不忘初心,坚守岗位,相信这是我们教师对这美好时代最好的献礼。”材料学院孙恒达说:“作为高校新进教师,我们要努力将师德行为规范转化为自身稳定的内
详细内容9月8日上午,中国工程院院士、校长俞建勇调研民用航空复合材料东华大学协同创新中心(以下简称“复材中心”)发展情况。校长办公室主任周婉婉,复材中心全体教职工参会。会议由复材中心副主任黄朝阳主持。会上,俞建勇听取了复材中心主任陈春海的工作汇报并同与会教职工就加快学科发展等问题进行了深入的交流。他指出复合材料应用性强、应用门类广,中心要立足于学校学科发展优势,整合校内外复合材料资源,进一步面向国民经济主战场、服务国家重大战略需求,承接核心攻关任务,提升东华复材的核心竞争力,以开放协同的姿态构建东华复材特色及品牌高地。要持续加强平台的标准化建设,增强基础支撑,嵌入产业体系,对接行业需求,解决企业痛点。要加快提升人才培养质量,建设复合材料人才培养高地,扩大人才辐射范围、提升人才服务社会的水平。他强调,在十四五期间,复材中心全体教职工要敢于拼搏、只争朝夕,尽全力构建东华复材的特色、特长,协同优势资源,不断做大做强,为学校学科发展贡献力量。(座谈会现场)复材中心成立于2013年,目前已成为中国复合材料领域学科建设、科学研究、人才培养和学术交流的重要基地。上海市轻质复合材料重点实验室、上海市复合材料学
详细内容9月9日,2021中德生物医用交互胶体系统研讨会(2021 Joint Sino-German Symposium on Interactive Colloidal Systems for Biomedicial Applications)在ZOOM会议平台成功举行。本次研讨会由我校主办,化学化工与生物工程学院、纤维材料改性国家重点实验室与上海市生物物理学会承办。来自国内外高校的教授、学者和研究生,共计60余人参加了研讨会,并通过线上的方式交流了最新学术进展。(会议现场)会议开幕式由化学化工与生物工程学院副院长史向阳教授主持。主题为“交互式胶体系统的生物医用研究进展”,来自德国亚琛工业大学、柏林自由大学、汉堡大学、浙江大学、同济大学、苏州大学、中国科学院化学研究所等中外研究学者、教授,围绕纳米药物与靶向输送,肿瘤诊疗一体化平台及胶体系统的医学工程应用等方面交流了最新研究进展与成果。史向阳在最后的报告中分享了最近基于功能化纳米水凝胶结合巨噬细胞载体及细胞膜用于增强肿瘤诊疗研究的最新进展。会议结束后,多位中外专家还进行了线上讨论,指明了后续的研究方向和合作可能性。本次研讨会为国内外相关领域
详细内容粉刷一新的大学生活动中心、焕发勃勃生机的中心大楼、醒目的横幅标语、飘扬的彩旗……即将迎来七十华诞的东华校园里处处洋溢着浓厚而热烈的迎新氛围,又一批怀揣梦想的青年学子将从这里起航。9月11日,3594名本科生和3065名研究生,从祖国各地汇聚到东华大家庭,开启他们的人生新征程。校长俞建勇,党委副书记刘淑慧,副校长陈革、舒慧生、李炜等校领导先后来到迎新第一线,在新生注册报到处、慈善爱心屋、新生宿舍、核酸监测点等处看望新生,亲切慰问迎新工作人员。(校领导查看迎新现场并慰问一线工作人员)记者看到不少“新东华人”一大早就怀着喜悦的心情来到报到点办理注册报到手续。为保障广大新生顺利开启崭新大学生活,学校各部门积极优化各项手续办理流程,为新生提供方便迅捷、周全贴心的报到服务。今年学校结合在线“人像核验”系统开展新生入学资格初步审查,报到当日通过扫描小程序,用手机就可以进行身份核验,报到流程更便捷高效,同时确保信息安全。为提升迎新工作信息化智能化水平,信息办上线校园一码通,支持在学校食堂、超市、书吧、咖啡吧等处多种方式消费,实现智慧校园管理,提升用户体验。同时还加强新生数据同步和动态报到数据管理,数据
详细内容他,在三尺讲台从教四十载,脚踏实地默默奉献,兢兢业业潜心育人,从一名“青椒”成长为一名全国优秀教师、全国先进工作者(全国劳模);他,深耕课程教研改革,将教书育人与科研成果凝练成《机构分析与设计》《机械原理》《应用机构学》等多部优秀教材。他就是我校机械工程学院退休教授华大年,曾任学院机械原理与设计教研室主任,长期从事机械原理相关课程教学改革、机械机构创新设计方法及纺织机械机构改进设计研究等,为国家机械专业教材改革、我校机械学科建设以及机械教育人才培养做出了积极贡献。“初心就是做受学生欢迎的老师”1949年4月,华大年的家乡苏州解放,他考上了苏南工业专科学校。他先学习纺织专业,后又转到机械专业。之后,苏南工业专科学校并入华东纺织工学院。1954年,华大年自华东纺织工学院(今东华大学)纺织机械专业毕业后留校任教,跟随机械原理教研组的周承佑教授和游来官教授作助教。在两位优秀教授的言传身教影响下,他明确了初心,立志做一个受学生欢迎的老师。起初,刚进教研组的华大年内心有一种诚惶诚恐的感觉,他说:“当时大专毕业的我,要教授大学的课程,有一种强烈的紧迫感。”但他始终谨记母校教给他的一个字:“勤”,勤学
详细内容近日,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和全国哲学社会科学工作办公室陆续发布了2021年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和国家社科基金部分项目评审结果,东华大学资助项目取得新进展。 截至目前,我校申报的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共有84项获批资助,资助直接经费4682万元,项目总数和直接经费总额双双稳步提升。我校获得资助的项目中,优秀青年科学基金项目继2014年、2018年、2019年各获批1项后,今年获批资助5项,创历史新高。 我校申报的9项国家社科基金课题获得立项资助,其中重点项目1项,一般项目7项,青年项目1项。除此之外,2021年度我校还获得国家社科基金艺术学重点项目1项。与我校往年申报情况相比,此次无论立项数还是立项率,均为历史最高,并实现了我校在国家社科基金重点项目立项上零的突破。
详细内容“三寸粉笔,三尺讲台系国运;一颗丹心,一生秉烛铸民魂。”教育是通达人生梦想的桥梁,是拱卫民族复兴的基石。育才造士,为国之本。回眸建校70年来,一代代东华人与时代同行,将育人使命浸入血脉、嵌入事功,秉持以教立研、以研助教,把课堂当战场,把讲台当阵地,奋然写就教育报国的壮丽诗篇。以德立身,以德立学,以德施教。钱宝钧、陈人哲、方柏容、周翔、郁从文、王善元、陈孩未、宋福根……一个个闪亮的名字勾勒了东华人立德树人的天际线。“国将兴,必贵师而重傅。”古今中外不乏尊师传统。毛泽东在担任党和国家领导人之后,情真意切地对徐特立说,“您是我20年前的先生,您现在仍然是我的先生,您将来必定还是我的先生。”居里夫人两次斩获诺贝尔奖,依然感念少年时代的乡村教师欧班,在华沙镭研究所开幕式上,她在社会名流的簇拥中把欧班推向主席台。“一个人遇到好老师是人生的幸运,一个学校拥有好老师是学校的光荣”,尊师重教,于学校而言,需要通过制度加持纾解教师生活压力和职业困顿,营造教师舒心从教、耕耘不辍的优良环境;于学子而言,需要以“亲其师信其道”的态度,勤勉致知,励行致远,不负青春韶华,不负时代重托。蔡元培说,“教育者,非为已往,
详细内容近期,东华大学化工生物学院吴宏伟研究员在新型自由基发光体系开发方面取得新进展,这一成果以“Photoinduced radical emission in a coassembly system(共组装体系中光诱导的自由基发射)”发表在国际化学类顶级期刊德国应化(Angewandte Chemie International Edition,JCR化学类一区)上,其影响因子为15.336,吴宏伟研究员和新加坡南洋理工大学的赵彦利教授为通讯作者,第一通讯单位为东华大学,文章第一作者为东华大学联合培养研究生李依冉。光敏荧光体系被广泛的应用于生物成像、传感、信息安全和防伪等领域,目前传统的光敏荧光体系主要含二芳基乙烯、螺吡喃和氰基苯乙烯等荧光团的分子体系组成,其主要通过光刺激后通过复杂的结构变换,如开关环、异构化等机理进行响应。但这些体系要么需要繁琐的合成过程,要么响应时间比较长。鉴于此,开发结构简单并具有快速光响应能力的分子体系具有很高的研究价值。而在光刺激下,许多有机分子可以产生自由基,并且一些自由基可能产生稳定的发光,这为开发新型的光敏材料提供了新思路。近年来,开发新型的自由基发光体系
详细内容9月7日至10日,学校围绕“赓续百年初心 担当育人使命”主题开展一线慰问、我为老师送祝福等庆祝第三十七个教师节活动,向全校教职工送上节日的祝福。学校结合党史学习教育“我为群众办实事”,为基层一线教职工代表送上祝福,感谢他们在教育教学、科学研究、管理服务工作中的辛勤付出。同时,还举办青年高层次人才座谈会,立足学校“双一流”建设和教师使命担当,以浓厚的节庆氛围激发教师队伍教书育人、科研创新的动力。(为基层一线教职工送祝福)(举办青年高层次人才座谈会)9月10日上午,东华大学学生会在两校区为教师们送上康乃馨并感谢师恩。自发报名参与为老师送祝福的学生会志愿者说,“也许有些老师没有教过我,但送出花的那一刻很开心,他们始终坚持将爱与精力奉献给教师这一神圣职业,感谢东华老师不辞辛劳地耕耘,祝老师们节日快乐”。(学生为老师们送上鲜花和祝福)2021年是乡村振兴元年,在教师节期间,学校为定点帮扶云南盐津县挂职干部和当地教师送去慰问与祝福。(云南盐津黄草小学教师节慰问活动)9月9日晚,我校师生代表前往外滩参加教师节庆祝活动,并结合校庆70周年,录制“七秩东华,师恩难忘”微视频向全市教师送上诚挚祝福,大家在
详细内容近日,上海市科委公布了2021年度“科技创新行动计划”“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项目评审结果,我校牵头申报的“纺织智能制造与工程”国际联合实验室和“埃塞俄比亚纺织产业绿色发展技术服务的协同研究”获批立项建设。 “纺织智能制造与工程”国际联合实验室由纺织科技创新中心联合韩国全北国立大学、波兰科学院和阿联酋哈利法大学共同组建,面向我国纺织行业创新发展的重大需求,针对纺织智能制造发展中所存在的共性科学问题,以纺织先进制造、绿色加工为核心,通过纺织装备信息化、纺纱织造智能化、纺织化学绿色化、服装设计数字化等手段,形成一系列智能纺织技术、装备与系统,所研究的纺织智能制造技术将为我国纺织领域的发展和革新开辟新途径。 “埃塞俄比亚纺织产业绿色发展技术服务的协同研究”依托服装与艺术设计学院与埃塞俄比亚巴赫达尔大学合作,共建实体化、市场化运作的技术转移或跨境孵化服务机构,促成转移或孵化项目落地。推动埃塞俄比亚纺织行业的绿色高质量发展,共同建设“绿色丝绸之路”。 两个项目获批将进一步深化我校与一带一路国家科研机构的交流与合作,推动国际学术高地建设,增强优势特色学科的国际影响力和学术话语权。是学校打造奋进文化,
详细内容近日,在第三十七个教师节即将到来之际,学校以“赓续百年初心 担当育人使命”为主题,结合师德专题教育和党史学习教育“我为群众办实事”,开展教师节慰问座谈活动。党委书记刘承功、校长俞建勇一行分别在两校区走访慰问教师代表,并与一线教师亲切座谈交流,向全体教职工致以节日问候和诚挚敬意。党委副书记刘淑慧、副校长李炜,相关学院部处负责人共同参加。刘承功感谢全体教师在教书育人岗位上作出的突出贡献,并希望大家永葆教育初心,继续保持强烈的事业心和责任感,践行为党育人、为国育才的光荣使命。他指出,广大教师要坚持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铸魂育人,建立健全立德树人落实机制,发挥教师典型的引领示范作用,带动每一位老师上好每一堂课、教好每一个学生;要认真领会“三个牢固树立”、“四有”好老师、“四个引路人”“四个相统一”“六要”和习近平总书记在清华大学考察时的重要讲话等精神要旨,深入开展好教师培育和教师思政工作,引导教师在言传身教中做“大先生”;要抓好课堂教学改革创新,上好“大思政课”,形成三全育人的强大合力,让学生自觉成为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刘承功一行慰问松江校区教师代表并座谈交流)俞建勇向教
详细内容9月7日上午,我校在松江校区图文信息中心第三报告厅召开2021年迎新工作布置会。党委副书记刘淑慧、副校长舒慧生出席会议并讲话,相关职能部处负责人及各学院迎新工作负责人参加会议。会议由校办副主任高兰兰主持。会上,本科生招办主任和研究生招办主任首先就我校今年招生录取情况和迎新工作方案做了总体介绍。学生处、基建后勤处、后勤集团、保卫处和团委等职能部门负责人分别从学生事务、开学典礼、后勤保障、疫情防控、校门管理、安全保卫和学生志愿服务等方面进行了工作部署。刘淑慧指出,今年迎新工作面临的疫情防控形势较去年更为严峻,防疫是迎新工作的重中之重,学校迎新工作人员一定要注重细节,报到的场馆内要注意维护良好的秩序,控制人流数量,坚决做好戴口罩、勤通风、保持安全距离等防疫措施,把安全防疫工作做到位。她强调,各职能部处和学院要通力配合,确保迎新工作一切正常。迎新领导小组组长舒慧生强调,一要充分认识疫情防控的高要求,确保迎新工作做到安全、有序;二要落实落细各项任务举措,规范工作流程,方便学生进校;三要紧绷疫情防控的弦,增强岗位意识、责任意识,校院两级靠前指导,不折不扣做好迎新工作。
详细内容为全力打响“上海服务”“上海制造”“上海购物”“上海文化”四大品牌,近日,由上海市经济和信息化委员会、上海市工业经济联合会、上海市经济团体联合会共同指导,上海市质量协会主办的“2020年上海市品牌引领示范企业授牌仪式”在G60科创云廊体验馆举行,我校科技园孵化的创业企业上海羿清环保科技有限公司荣获“上海市品牌培育示范企业”称号,全市共39家企业入选。(“羿清环保“创始人吴亮)上海羿清环保科技有限公司由东华大学环境学院2010届硕士毕业生方辉旺、吴亮创办,是一家从尚创汇·东华大学大学生创新创业孵化基地、东华大学国家大学科技园一路成长起来的国家高新技术企业。总部位于上海市长宁区东华大学国家大学科技园内,并在江苏拥有约5000㎡的研发生产基地,专注于恶臭废气处理、有机废气(vocs)处理,包含4个生产车间,服务客户包括特斯拉、上海大众、欧普照明、紫江集团、中泰石化、昊源化工等知名企业。羿清环保先后被认定为国家“高新技术企业”、上海市中小型科技企业,获得上海市科委“创·三十年”新锐创业企业奖、上海市“天使基金优秀项目-雏鹰奖”。创始人吴亮2019年获评上海市青年创业英才。据介绍,“上海品牌”始
详细内容9月8日,教育部公布2021年新时代教师风采短视频评选结果,我校拍摄制作的短视频《初心·未来——东华青椒说》获评“2021年新时代教师风采短视频征集活动”优胜作品奖!为庆祝第37个教师节,献礼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按照《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全面深化新时代教师队伍建设改革的意见》精神,根据教育部《关于开展2021年教师风采短视频征集活动的启事》要求,我校积极组织征集工作,深入挖掘优秀教师事迹,讲好教师故事,弘扬高尚师德,展现新时代教师阳光美丽、爱岗敬业、无私奉献、成绩凸现的良好形象。最终,由党委教师工作部原创摄制的短视频《初心·未来——东华青椒说》获评“优秀作品”。该视频真实呈现我校青年教师在教书育人实践、党史校史循迹、学科精神探寻中的体悟,用新时代的话语表达展现了“青椒”群体积极向上、善思力行的积极风貌。此外,以我校机械工程学院教授、纺织科技创新中心主任孙以泽事迹拍摄的短视频《科技创新,立德树人》获评“入围作品”。教师风采短视频征集活动由教育部教师工作司指导,展现各级各类学校优秀教师群体和个人的风采,在全社会反响热烈。据了解,本届活动共征集到近1500部作品,经技术筛选、专家审议,最
详细内容Contact Us
67792129
67792127
67792126
6779285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