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31日,学校组织召开2021年“双带头人”教师党支部书记沙龙,党委副书记崔运花出席并讲话,学校创建教育部、上海市、校内首批和第二批党建“对标争先”计划“双带头人”教师党支部书记工作室的负责人代表及党委组织部相关同志参加。崔运花在讲话中强调,学校党委高度重视“双带头人”教师党支部书记队伍建设,在持续完善四级抓基层党建目标责任体系和四级“对标争先”示范体系建设基础上,深入开展教师党支部书记“双带头人”培育工程,党支部建设质量显著提升,主体作用有效发挥,党支部书记“头雁效应”有力彰显。在肯定工作成效的同时,崔运花进一步对“双带头人”教师党支部书记提出希望,要以“工作室”建设载体为抓手,立足原有基础和成效,着力在深化理论武装上下功夫,紧扣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入脑入心这个重点,充分发挥党建带头人的作用,强化教师党支部的政治功能;着力在提高党内政治生活质量上下功夫,要将“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党史学习教育、“四史”宣传教育相贯通,按照“四性”“五有”的标准不断提升党内政治生活质量和内涵;着力在加强党员管理监督、更好发挥作用上下功夫,通过夯实组织体系基础、健全制度体系保障、
详细内容如何理解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是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21世纪马克思主义?怎样在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中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广大青年学生如何在实现中国梦的生动实践中放飞青春梦想?12月22日,中国工程院院士、校长、党委副书记俞建勇以“根本遵循:如何理解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是党和国家必须长期坚持的指导思想”为主题,给广大同学带来本学期“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概论)”课的最后一讲。课堂上,俞建勇将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精神融入课堂教学,更加深入系统的阐释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历史地位、剖析了中国梦的基本内涵、点明了新时代青年学子何以作为。他讲到,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是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21世纪马克思主义,是中华文化和中国精神的时代精华,实现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新的飞跃。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阐明了前人未阐述的道理,显示了立足中国具体实践,以正在做的事情为中心,逢山开路、遇河架桥,解决好各类现实问题的务实精神,成为新时代党和人民的思想旗帜和行动指南,为发展21世纪马克思主义作出了原创性贡献。他提到,实现中华民族伟大
详细内容激扬伟力绘华章 奋楫扬帆启新程——东华大学2022年新年贺词党委书记 刘承功 校长俞建勇全体师生们、海内外校友们、各界朋友们:日月春晖渐,光华万物新。2021年即将过去,新年的钟声即将敲响,在这迎新纳福的美好时刻,我们谨代表东华大学向全体师生员工、离退休老同志、海内外校友以及长期以来关心支持东华大学事业发展的社会各界朋友,致以新年的祝福和最美好的祝愿!2021年对于东华人来说,是承前启后的一年,也是砥砺奋进的一年。世纪疫情和百年变局交织,建党百年和七秩东华交汇,我们看大势、谋大事、抓关键、重实干,以“比学赶超”的劲头凝聚起奋进东华建设的磅礴力量,推动学校“十四五”发展开好局起好步,绘就了东华大学发展新的宏伟篇章。这一年,党建领航风帆劲,策马扬鞭绘就立德树人“工笔画”。我们把党史学习教育作为贯穿2021年全年工作的重大政治任务,广大党员、干部受到了一次全面深刻的政治教育、思想淬炼、精神洗礼,解决师生“急难愁盼”问题400余个,切实从党史这堂“必修课”中汲取继续前进的精神滋养,进一步增强践行伟大建党精神的思想自觉和行动自觉,提振干事创业、担当作为的精气神。我们深入开展“追梦百年、奋进新征程
详细内容东华大学 华平时间如同永动的齿轮,不知疲倦咬合向前。不知不觉中,新的一年悄然来临。著名作家麦家在小说《人生海海》中说,“生活不是你活过的样子,而是你记住的样子。”翻检新闻年历,盛事踵至,步步惊艳,不难发现,我们共同走过的2021,饱含艰辛与汗水,也寄予梦想与光荣。深学细悟党的百年奋斗征程,沉淀在岁月中的红色精神从“书本本”走入“心窝窝”,落地见效的“我为师生办实事”打通了立心与力行的“任督二脉”。70周年校庆再次唤醒海内外东华人的青春记忆,“世界那么大、东华是我家”引发无数人共鸣,“我和我的东华”情节在东华人心中拔节生长;“十四五”规划纲要高位引领,奔向美好的未来,我们心有所信,志有所向,行有所依;新增2个博士学位授权点和7个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出台发布《东华大学关于全面深入推进课程思政建设的实施方案》《东华大学新时代研究生教育改革实施方案》,以改革疏渠引流,优质教育资源源源不断触达莘莘学子;斩获2项国家技术发明二等奖,获评5项优秀青年科学基金,牵头4项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东华人点燃“创新引擎”,彰显了“自主创新”的东华精度。伴疫年代,我们“一边撑伞”“一边干活”。当歌当书的成绩清单
详细内容近日,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发布2021年第14号公告,由我校参与制定的GB/T 40913-2021《玻璃瓶罐热端涂层厚度的测定方法》和GB/T 40915-2021《X射线荧光光谱法测定钠钙硅玻璃中的SiO2、Al2O3、Fe2O3、K2O、CaO、MgO含量》国家标准正式获批发布,并将于2022年6月1日起正式实施。此2项国家标准由全国日用玻璃标准化技术委员会(TC377)归口,主管部门为中国轻工业联合会。GB/T 40913-2021《玻璃瓶罐热端涂层厚度的测定方法》的发布实施,对保障玻璃瓶的内容物安全、促进轻量化制瓶技术的推广和提升起到关键性作用,有利于节能和降低原料消耗,促进轻量化的可持续发展。GB/T 40915-2021《X射线荧光光谱法测定钠钙硅玻璃中的SiO2、Al2O3、Fe2O3、K2O、CaO、MgO含量》在玻璃成分的测定中将代替传统化学分析方法,其精密度和准确度既能满足生产要求,又能为企业节约成本。我校作为全国日用玻璃标准化技术委员会(SAC/TC377)秘书处承担单位,是国际标准化组织ISO/TC63对口单位,SAC/TC377归口国家标
详细内容近日,第二十三届中国机器人与人工智能大赛在重庆两江协同创新区落下帷幕。我校信息科学与技术学院共组织了六支队伍参与大赛,经过层层选拔,全部获奖,成功斩获国家一等奖2项、二等奖1项、三等奖3项,初次参赛取得优异成绩。(负责人李楠老师与部分参赛学生合影)研究生组董梦华、江荣鑫、陈盈盈等的《数字孪生+AI——机器人柔性制造系统专家》作品设计了基于深度强化学习的自主轨迹规划和避障高精度人机共融平台,实现了复杂的多阶段工艺流程的自主轨迹规划和智能避障,并且为生产车间打造1:1还原的数字化虚拟系统,打破了人类因安全因素无法进入机器人工作空间的限制,最终斩获人工智能创新类赛项国家一等奖。(人工智能创新类赛项国一获得者调试现场)本科生组王文龙、李佳运、朱华章应用ROS机器人操作系统搭建无人智能车,完成了环境的动态扫描和建模,设计基于智能算法的自动选择优化方案,实现了机器人自动路径规划和智能避障,并附加声源控制功能,兼顾了速度和鲁棒性,最终斩获应用类ROS智能车F1挑战赛国家一等奖。(应用类ROS智能车F1挑战赛国一获得者比赛现场)中国机器人及人工智能大赛由中国人工智能学会主办,始于1999年,是一项历史
详细内容12月22日,教育部关工委通过视频会议方式召开第六次工作会议暨成立30周年纪念大会。第十届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中国关工委主任顾秀莲,教育部党组书记、部长怀进鹏出席会议并讲话,教育部党组成员、副部长宋德民,教育部关工委顾问朱善璐出席会议。教育部关工委主任李卫红主持会议并作工作报告。大会还对全国教育系统关心下一代工作先进集体、先进工作者和突出贡献者进行了通报表扬。我校关工委被评为“全国教育系统关心下一代工作先进集体”,贺善侃被评为“全国教育系统关心下一代工作先进工作者”。 校关工委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对关心下一代工作的历次重要指示批示精神,在学校党委领导下,不忘立德树人初心使命,牢记“为党育人、为国育才”根本任务,坚持与学校中心工作同向同行,坚持与各职能部处同频共振,在各学院关工委和校功能组的共同努力下,工作取得了长足的进步。近年来,校关工委获评“上海市教育系统关心下一代工作先进集体”,入选上海市教育系统关工委重点建设的十个理论研究基地,获评“教育部关工委《心系下一代》宣传工作优秀组织奖”;机械学院、材料学院、人文学院、外语学院关工委等4家单位入选“上海市教育系统关工委首批先行
详细内容12月25日,东华大学生态纺织教育部重点实验室第二届学术委员会第五次会议在我校召开。学术委员会副主任、东华大学校长俞建勇院士,大连理工大学张淑芬教授,学术委员会委员:东华大学武培怡教授、中国印染行业协会会长陈志华、中国纺织工业联合会主任张慧琴、江南大学高卫东教授、苏州大学陈国强教授、浙江理工大学邵建中教授、青岛大学房宽峻教授、天津工业大学张健飞教授、江南大学范雪荣教授、东华大学毛志平研究员、江南大学魏取福教授出席了本次会议。东华大学科学技术研究院基地成果处处长谢旭红出席会议并致辞。会议还邀请了江南大学生态纺织教育部重点实验室主要成员和化学化工与生物工程学院教师代表参加。会议由实验室主任徐红研究员主持,并做了2021年度实验室工作报告。会议邀请了两位实验室研究骨干:张丽平教授和吴宏伟研究员做了研究进展报告。与会委员就生态纺织教育部重点实验室重点研究方向和下年度工作规划和发展计划进行了深入交流。学术委员会充分肯定了实验室在生态纺织新型技术与应用方面取得的成果,围绕实验室的研究团队建设、基础研究、创新积累、项目突破、学术氛围以及国际合作交流等方面提出了建议。同时,勉励重点实验室继续夯实研究基
详细内容2021年是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也是“十四五”布局谋篇,高质量创新发展的关键之年,党和国家各项事业发展迈进了新征程,开启了新篇章。为推动学校青年干部骨干深入学习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历次全会精神,全面深化对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上海改革发展系列重要讲话和指示批示精神的认识,提升政治能力,心怀“国之大者”,坚持“四个面向”,主动服务国家战略、长三角一体化和上海经济社会发展,12月24日,党委副书记崔运花带队学校青干班干部骨干,前往临港新片区调研交流,临港新片区管委会党群工作部副部长、南汇新城镇党委副书记蒋静,中国航海博物馆党委副书记、纪委书记陆晓莉陪同调研。青干班一行先后实地调研了临港新片区国际创新协同区、临港新片区管委会、上海中国航海博物馆等地,并与临港新片区相关部门负责人进行了深入交流,就进一步搭建科研交流平台、推进科研项目合作和成果转化、开展大学生暑期社会实践、毕业生就业创业等校地合作事项方面开展战略合作事宜进行了研讨。设立临港新片区,是党中央总揽全局、科学决策作出的进一步扩大开放重大战略部署。青干班学员表示,通过实地调研进一步提升了贯彻新发展理念、构建新发展格局、推动高质量发
详细内容近期,我校AdvancedFiber Materials杂志正式被SCIE收录,这是继AdvancedFiber Materials被ESCI、CAS等数据库收录后入选的又一国际重要数据库,Advanced Fiber Materials的国际影响力正在快速提升,期刊的发展进入新征程。收录证明Advanced Fiber Materials由纤维材料改性国家重点实验室(东华大学)发起,东华大学和中国材料研究学会共同主办,SpringerNature出版发行,发表论文类型包括原创研究、综述文章、前瞻性快报、观点、新闻和亮点。期刊面向国家重大需求,聚焦纤维学科发展前沿,为科研工作者搭建学术交流平台,引领纤维学科发展,为国家经济社会建设和产业发展服务,刊登纤维领域的新概念、新理论、新方法、新技术和新成果,致力于打造成为一本纤维领域具有国际影响力的学术型刊物。中国科学院院士、纤维材料改性国家重点实验室主任、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院长朱美芳教授担任期刊主编,期刊编委团队由19位国内外院士和32位全球顶尖科学家和各领域的优秀学者专家组成。期刊自2019年正式创刊以来,已出版16期,共发表110篇文章,
详细内容12月28日至29日,第七届中国(深圳)国际时装节暨第六届中国大学生服装模特大赛在深圳市罗湖区水贝壹号盛大启幕。经过激烈角逐,来自我校服装与艺术设计学院表演艺术系服装设计与表演20级王姝涵荣获第六届中国大学生服装模特大赛一等奖。中国大学生服装模特大赛旨在让更多模特专业的大学生获得属于自己的崭露头角的舞台,为模特行业注入新鲜血液,让时尚模特的新生力量源源不绝。12月29日下午,在第六届中国大学生服装模特大赛现场,来自全国60几所院校的80余名大学生模特选手进行了泳装和时尚礼服的T台表演展示技巧现场比拼。东华大学作为培养国际时尚力量的摇篮,30年来源源不断向中国T台输送新生力量,向世界舞台传递独具魅力的东方面孔,众多毕业生跻身全球顶尖超模梯队。东华大学以更高规格的校内教学水平、更前沿更丰富的校外实践力量成为国内服装表演专业的顶级专业高校 ,为学生打造出走向更广阔时尚舞台的直通车,在世界舞台上释放中国超模新力量。
详细内容迎接新挑战共谋新发展第二十七届全国纺织高校招生工作研讨会顺利召开 为全面落实《国务院关于进一步深化考试招生制度改革的实施意见》文件要求,加大对改革方案和政策的宣传解读力度,研讨与分享新高考改革的布局思路和具体举措,探讨新时期、新形势下全国纺织类院校在本科招生、人才培养等方面有价值的理论和实践经验,第二十七届全国纺织高校招生工作研讨会于12月28日通过线上举行。东华大学副校长舒慧生出席会议并讲话,东华大学、北京服装学院、天津工业大学、苏州大学、浙江理工大学、武汉纺织大学、西安工程大学、中原工学院等8所高校的招生负责人出席会议。 舒慧生在会议上指出,纺织类高校在国家工业的发展中发挥了重要的推动作用,为提高社会就业水平、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对美好生活的需要做出了巨大的贡献。随着国家供给侧结构改革以及经济着力点向实体经济的转型,纺织类高校将面临新的机遇和挑战。全国纺织类高校要按照十九大提出的新目标,新部署、新要求重新审视、思考、调整、完善纺织行业教育发展的战略和思路举措,加快提升学校专业内涵建设,推动纺织行业高校各专业与互联网、大数据和人工智能等新技术深度融合,赋予传统专业新内涵的同时,孵化和培
详细内容12月22日,学校党委召开2020-2021年统战工作会议,回顾总结两年来统一战线工作成绩并部署下阶段重点任务,强调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学习贯彻《中国共产党统一战线工作条例》,进一步加强党的集中领导,围绕“凝心集智聚力”目标,传承、创新、突破,努力开创新时代统战工作新局面。校长俞建勇,党委副书记刘淑慧、崔运花,副校长邱高、李炜,党委常委、宣传部部长任晓杰出席会议。会议由党委常委、统战部部长朱英主持。(俞建勇讲话)俞建勇在讲话中对两年来学校统一战线开展的工作和取得的成绩表示肯定,强调要坚持党的全面领导,坚持发挥统一战线法宝作用,开创新时代统一战线工作新全局,团结带领全校师生员工为实现“国内一流、国际有影响,有特色的高水平研究型大学”发展目标而凝心聚力、接续奋斗。俞建勇指出,要准确把握统一战线变与不变的辩证关系,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指导统战工作的创新发展。针对下阶段统战工作重点任务,他指出,要守正创新,着力推进学校统战工作新发展。一是要牢牢把握统战工作正确方向,把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精神与学习贯彻《中国共产党统一战线工作条例》精神结合起来,推
详细内容在近日闭幕的“第十三届全国大学生广告艺术大赛全国总决赛”中,我校师生再次斩获殊荣,服装与艺术设计学院视觉传达系2018级学生石玉琢、周嘉仪、蔡若彤、施梓惠以及肖颖、黄华、韩美晨、高文捷等在本次比赛中获得国家级一等奖1项、二等奖3项、优秀奖5项,视觉传达系教师施晓黎再次获得“全国优秀指导教师”称号,学校也再次获得“上海赛区优秀组织奖”。据了解,本届大赛参赛师生近130万人次,参赛高校1679所,占全国高校的60.9%,覆盖全国90%的文科院校,超过百万学生提交作品。大赛的成绩验证了我校在竞赛项目与课堂教学融合过程中培养创新人才的模式探索的成效。指导教师施晓黎在系部的支持下,以课程规划大纲为指导,依托专业设计课程,结合时政要求和当代学生特点,引入精选竞赛项目课题。经过科学规划,将课程知识点与竞赛项目核心有效融合,课程进度与竞赛节点协调推进,强化实训增强交流。最终,实现竞赛组织与教学目标有机结合,竞赛参与与人才培养紧密挂钩, “以赛促练、以赛促学、以赛促教、以赛促改、以赛立德”结出了丰硕的果实。(一等奖作品《受欢迎的魔术师》部分分镜)据介绍,全国大学生广告艺术大赛(简称大广赛)是国家教育部认
详细内容Contact Us
67792129
67792127
67792126
6779285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