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1日至8月5日,由东华大学承办的“非线性随机微分方程及相关问题”学术研讨会在松江榕港万怡酒店成功召开。本次会议由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数学天元基金资助,采用线上线下结合方式进行。中国科学院院士、山东大学彭实戈教授,国家级人才计划获得者、北京师范大学李增沪教授,国家级人才计划获得者、天津大学王凤雨教授等国内二十余所高校一百多名专家学者线上出席会议;我校校友、国家级人才计划获得者、山东大学陈增敬教授,安徽师范大学副校长任永教授,东北师范大学数学与统计学院副院长李晓月教授等六十余名专家学者现场参会。东华大学副校长舒慧生教授出席会议并致辞。(舒慧生致辞)舒慧生代表学校向与会专家们表示欢迎,对长期支持与帮助我校数学学科发展的专家们表示感谢,并对近年来理学院数学学科的发展表示充分肯定。他指出,东华大学2021年获批数学一级学科博士点是数学学科建设的关键一步,本次学术研讨会既有院士、知名专家报告,又有青年学者的研究交流,名家荟萃。他相信,本次会议一定能对随机微分方程的深入研究起到很大的推动和促进作用,为我校数学学科的高质量发展提供新思路。(彭实戈院士线上报告)东华大学数学学科由国内随机微分方程领域开拓
详细内容8月7日下午,由生物与医学工程学院承办的第四届上海市大学生生命科学竞赛暨全国大学生生命科学竞赛(2022,科学探究)上海赛区决赛在松江校区第二报告厅顺利举行。本次决赛采用线上线下结合的方式进行,全国大学生生命科学竞赛监督委员会(科学探究类赛道)主任委员复旦大学林志新教授、全国大学生生命科学竞赛委员会秘书长浙江大学吴敏教授、全国大学生生命科学竞赛委员会副主任委员上海交通大学陈峰教授、全国大学生生命科学竞赛委员会(创新创业类赛道)秘书长上海交通大学张雪洪教授、上海市大学生生命科学竞赛监督委员会主任委员复旦大学杨继教授、东华大学教务处处长杨旭东教授、东华大学生物与医学工程学院党委书记陈志刚、院长刘宣勇教授以及来自上海市13所生物类相关高校的教学副院长、领队及校级管理员、参赛队伍共计300余人参会。决赛由生物与医学工程学院副院长史向阳教授主持。 杨旭东在致辞中表示全国大学生生命科学竞赛是一项高水准的国家级大学生赛事,覆盖面积广,参与人数多,为全国生命科学相关专业大学生搭建了创新创业活动交流平台。非常荣幸第四届上海市大学生生命科学竞赛由东华大学生物与医学工程学院承办,相信竞赛的辐射效应将
详细内容近日,2022年度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项目资助信息公布,我校罗维教授获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资助。罗维,我校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教授,长期从事无机非金属结构-功能一体化材料的低温制备研究,获第十四届中国硅酸盐学会青年科技奖、2022年度IUMRS Frontier Materials Young Scientists Award(国际材料联合会前沿材料青年科学家奖)、上海市青年五四奖章等奖励荣誉;入选国家优秀青年科学基金、上海市青年科技启明星等人才计划,以第一/通讯作者在包括Adv. Mater.(先进材料)、Angew.Chem. Int. Ed.(德国应化)等期刊发表SCI论文50余篇。罗维教授的主要学术贡献在于设计并制备了可在烧结时发生有序结构原位坍塌、能有效降低材料致密化温度的高烧结活性介孔粉体,为结构-功能一体化材料的低温制备奠定了科学与技术基础;发展了功能基元的介孔壳层包覆和孔道限域保护策略,实现了功能基元在介孔骨架中的均匀分散,大大降低了功能基元在烧结过程中劣变失活的几率,为结构材料功能化创造了良好的条件;阐明了有序介孔结构在烧结中坍塌成高活性纳米碎片、促进材料低温致密化的机
详细内容8月1日,校长俞建勇在延安路校区会见盐津县委副书记、县长宋廷柱一行,副校长邱高出席会见。双方就进一步深化校地合作,扎实推进盐津乡村振兴开展了会谈交流。 (俞建勇会见宋廷柱一行) 会谈中,俞建勇对宋廷柱一行来访表示欢迎,并对盐津县近年来持续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全面推进乡村振兴所取得的成就给予了充分肯定。他指出,学校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深化东西部协作和定点帮扶工作的重要指示精神,深刻认识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的重要意义。在对盐津县的帮扶上,东华大学始终以高度的政治站位,把定点帮扶作为服务国家、服务社会、服务人民的重要阵地,以强有力的举措,举全校之力,做出东华特色,特别在污水处理、农产品推广等方面做出了实效。在上半年上海疫情保卫战的严峻形势下,学校亦克服困难、统筹兼顾,做到帮扶工作不断线,有序推进各项帮扶举措落地,助力盐津跑好乡村振兴“接力赛”。在谈到校地合作未来发展时,俞建勇强调,校地双方要继续深入贯彻党中央关于乡村振兴的战略部署,聚焦盐津乡村振兴新任务和新发展需求,结合产业布局,发挥学校学科、人才、科技等优势,落实落细各项工作,助推盐津县产业发展和
详细内容近日,东华大学人文社科基地《近代日本研究》系列讲座开讲。著名历史学家、教育部长江学者特聘教授、东北师范大学副校长韩东育教授应我校外语学院邀请,于线上举行了“《中日修好条规》与近代东亚变局”的学术讲座。副校长邱高教授出席讲座并致辞,外语学院院长赵晓临教授、外语学院党委书记李佳耀、外语学院副院长杨林贵教授参加讲座。讲座由日语系陈月娥教授主持。邱高教授在致辞中对韩东育教授的学术讲座表示诚挚欢迎,同时对东华大学的学校概况、外语学科发展和日语专业建设、《近代日本研究》专题系列讲座的意义等做了简要介绍。邱高副校长致辞韩东育教授以《中日修好条规》为线索,重新梳理了近代东亚地缘政治格局的变化过程。与学术界一般所认为的中日关系的逆转肇始于甲午战争(1894-95)不同,韩东育教授指出,表面上看去是“中日之间第一个平等条约”的《中日修好条规》(1871),实际上隐含着日本试图建构以它为中心的东亚新秩序。1874年,日本恶用《万国公法》,借“宫古岛漂流民”事件出兵侵略台湾,以谋求清王朝的赔偿和迫使清王朝承认日本对琉球的统治地位。韩东育教授认为,后来的甲午战争、台湾割占和朝鲜吞并这几个看似独立的历史事件,反映
详细内容日前,中国科协公布2022年“科创中国”服务团终审结果,我校服装与艺术设计学院刘晨澍教授主持的“人居关怀实验室”与清华大学社会科学学院、清华大学美术学院、中华女子学院艺术学院、北京工业大学、赫斯贝德纳室内设计有限公司等单位、机构联合申报的“科创中国·文化科技融合发展服务团”获批复成功入选。据悉,“科创中国”是中国科协打造的国家级品牌,旨在构建资源整合、供需对接的技术服务和交易平台。文化自信为科技注入灵魂,科技自立自强为文化插上翅膀,文化科技融合发展服务团的设立,标志着在中国科协“优生态、植内涵、求实效”工作目标牵引下,围绕国家文化和科技融合发展战略的各项跨学科、跨领域、跨地域特色服务将在全国全面开出新局、创出新绩。在校党委关心关怀下,科研院全面指导下,文理结合已经成为我校人文社科发展的创新发展模式。我校设计学师生研究团队成功入驻“科创中国”服务团品牌,将持续推动各学科间互动、互融,学科交叉边界将会被不断擦亮并显示出越来越蓬勃的创新风貌,也将全面助推围绕东华大学的“政产学研金”合作高质量发展。
详细内容与电子产品有关的火灾每年都会在全球范围内造成巨大的生命和财产损失。摩擦纳米发电机(TENG)的出现提供了一种安全且环保的方式来收集能源并将其转化为电能。作为TENG不可或缺的一部分,现有的大多数摩擦电聚合物都不耐火。尽管研究人员通过添加阻燃剂和繁杂的制备步骤,已开发出许多阻燃聚合物材料,但由此制成的TENG在火灾中仍存在熔滴问题,且燃烧后不能重复使用。因此,开发本征型耐火聚合物对于减轻火灾危害,进而促进TENG在极端环境下的应用至关重要。基于此,东华大学游正伟教授团队报道了一种基于高性能液晶聚芳酯醚(LCPAEE)的本征型耐火TENG。其高刚性的液晶主链结构赋予了TENG出色的抗滴落、耐高温和耐火特性。这一新型LCP-TENG在减少火灾危险和在消防、个人防护和其它极端温度环境中的潜在应用方面具有很大的前景。这项工作的意义概述如下。(1)基于全芳族LCP的本征型耐火TENG在燃烧后仍能保持优异的电输出性能。现有的阻燃TENG通常由纳米填料增强复合材料制成。虽然复合材料很难燃烧,但聚合物基体在燃烧时会被严重破坏,TENGs不能再使用了。在这项工作中合成的高刚性LCPAEE主链赋予LCP-T
详细内容近日,东华大学先进低维材料中心特聘研究员唐正课题组在有机光伏器件领域取得进展,相关研究成果刊于《自然-通讯》,题为“A Transparent Electrode Based on Solution-Processed ZnO for Organic Optoelectronic Devices”(Nat. Commun.2022, 13, 4387)。该论文第一作者为东华大学硕士生陈志,共一作者为汪洁,第一单位为东华大学先进低维材料中心、纤维材料改性国家重点实验室、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该论文为唐正课题组近一年内在《自然-通讯》发表的第二篇有机光伏技术相关论文。在前期工作中(Nat. Commun.2021, 12, 6679),课题组通过研究有机光伏器件工作机理,找到了降低器件电压损失的实验方法,而本项研究则聚焦器件加工工艺,展示了一种全新的溶液制备的透明导电薄膜材料,明确了薄膜导电机制,并通过使用该薄膜材料作有机光伏器件的阴极,实现了器件的去ITO发展,为促进有机光伏技术的市场化方向的发展提供了新的思路。有机光伏器件的透明电极材料主要是氧化铟锡(ITO),而铟元素是稀有元素,因此,
详细内容7月28日,中国循环经济协会组织召开2022年中国循环经济科技创新工作会议,东华大学受邀参加。会议宣布东华大学、北京科技大学、中国科学院过程研究所等6家高校及科研院获批建设2021年度全国循环经济工程实验室。国家发展改革委环资司副司长赵鹏高,中国工程院院士、清华大学教授郝吉明,中国工程院院士、中科院广州能源研究所研究员陈勇,中国循环经济协会会长朱黎阳出席会议。会议由中国循环经济协会副秘书长管世翾主持。(循环经济工程实验室授牌)2021年10月24日,国务院印发《2020年前碳达峰行动方案》,提出要加快实现生产生活方式绿色变革,推动经济社会发展建立在资源高效利用和绿色低碳发展的基础之上。“循环经济助力降碳行动”作为“碳达峰十大行动”的重要任务之一,科技创新对大力发展循环经济,全面提高资源利用效率,充分发挥减少资源消耗和降碳的协同作用具有重要作用。国家发改委委托全国循环经济协会已连续十余年开展全国循环经济工程实验室/技术中心的申报、建设、管理及考评等工作,初步形成了循环经济重点领域的技术创新体系,有效助力重点行业“双碳”战略的实施。 为推动科技创新成果的快速转化,东华大学与上海金相环境科技
详细内容日前,上海市各民主党派代表大会相继召开,选举产生了各民主党派市委新一届委员会和上海市出席各民主党派全国代表大会的代表,顺利完成了政治交接。我校各民主党派代表出席各党派代表大会,以高度的政治责任感和使命感,认真听取、审议工作报告,并参加选举工作。我校共有8位党外人士成功当选相关民主党派上海市新一届委员会成员。其中,民盟东华大学委员会主委、科研院副院长兼重大专项处处长王宏志,民盟长宁区委主委、管理学院教授潘瑾当选民盟上海市第十六届委员会常务委员;九三学社东华大学委员会主委、化学与化工学院副院长毛志平当选九三学社上海市第十八届委员会常务委员,图书馆馆长方建安当选九三学社上海市第十八届委员会内部监督委员会委员;致公党东华大学委员会主委、先进低维材料中心副主任杨曙光当选致公党上海市第九届委员会委员;民建东华大学委员会主委、管理学院教授姚洪心当选民建上海市第十四届委员会委员;农工党东华大学支部主委、理学院教授王春瑞,生物医学与工程学院院长刘宣勇当选农工党上海市第十四届委员会委员。我校还有2位党外人士分别当选上海市出席民盟、致公党全国代表大会的代表。其中,理学院副院长胡良剑当选出席中国民主同盟第十三
详细内容7月20日至22日,由东华大学出版社纺织服装研究出版中心主办的“2022年全国服装专业教师教学与研究暑期论坛”在线上顺利举行。本次论坛采用腾讯会议的形式进行,来自全国190多所服装专业相关院校、400多名教师报名并参加。开幕式由东华大学出版社总编周德红主持,社长陈珂致欢迎辞。“全国服装专业教师教学与研究暑期活动”于2015年首次举办,每年一次,今年是第八次。该活动旨在推进全国高校服装学科教改建设、提升专业核心课程整体教学水平、促进优质教学资源推广与共享以及增进兄弟院校专业教师之间的交流与合作。因活动内容关注教师需求、贴合教学实际,一直以来受到相关院校老师的广泛好评。本次论坛在以往基础上,增加了人才与纺织行业发展、服装与数字化技术的融合发展、中国传统服装色彩等一线服装专业教师较为关心的主题及内容,邀请了中国纺织服装教育学会、清华大学、广州大学、上海戏剧学院、天津工业大学和我校的专家、设计师,以及尚装服装讲堂创始人、布洛维科技公司的研发总监等十多人,围绕人才培养与纺织行业发展、服装与纺织历史、服装结构与剪裁、染织色彩与文化、数字化与人工智能在服装纺织领域的发展等多方面开展学术研讨及交流。东
详细内容近日,上海市第十五届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评奖现已正式揭晓,马克思主义学院曾瑞明教授撰写的《马克思恩格斯的社会革命论及其当代价值》一文获学科学术优秀成果奖论文类二等奖。上海市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是中共上海市委领导下开展的本市哲学社会科学最高奖项,旨在促进中国化马克思主义的传播,立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实践,构建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学科体系、学术体系、话语体系,推动上海市哲学社会科学繁荣发展。获奖成果在理论研究上有创新,在学术研究上有创见,在学科建设上有建树,在现实生活中有意义,具有较高学术水平或应用价值。此次获奖是马克思主义学院推进科研工作发展的又一项阶段性成果。
详细内容近日,材料学院首届“材子榜样”学生年度人物答辩会在“云端”举行。学校党委宣传部、教务处、研究生院、学生处、学生就业服务中心、团委等相关职能部处负责人,学院全体党政班子,教授委员会成员,导师代表,专职辅导员以及爱博基金发起人和捐赠人、爱博诺德医疗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解江冰校友参会并担任评审。见贤思齐,力争上游中国科学院院士、材料学院院长、纤维材料改性国家重点实验室主任朱美芳在致辞中指出,东华材料人始终坚持以世界科学前沿为引领、紧密结合国家经济发展和国防战略需求,为国家培养输送了大批优秀人才,成为了引领推动化纤行业蓬勃发展的中坚力量。作为其中优秀代表的解江冰校友以实际行动回报母校,捐资设立东华大学爱博基金,充分体现了一代代材料人砥砺奋进、接续奋斗的优良品格。“见贤思齐”,朱美芳院士强调了榜样力量在广大青年中的重要作用,她希望材料学子能自觉向身边优秀榜样学习,做“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交汇点上时代新人。不负时代,不负韶华解江冰校友在发言中满怀深情地回忆了在材料学院学习和生活的点点滴滴,表达了对母校和学院的感激与怀念之情。他感到,首届“材子榜样”候选人当中既有科研达人、学霸讲师,还有文艺之星和
详细内容近日,2022年度韩国K设计大奖评奖结果揭晓。服装与艺术设计学院产品设计系吴春茂老师指导学生高天的设计作品M Genius荣获K-DESIGN AWARD 22 WINNER。本年度K设计大奖共收到来自世界24个国家的1903件参赛作品,并由来自7个国家的25名专家组成的评审团经过了三轮严格评审。最终从产品设计、空间/建筑设计、传达设计等项目中筛选出大约10%的优秀作品授予K-DESIGN AWARD 22 WINNER。 学好数学函数等知识对许多年轻人来说并非易事。M-Genius是一款面向青年学生的可视化数学函数应用程序。该小程序采用参数化设计,将数学公式结果可视化,并生成可打印的3D视觉图形。通过调整数学参数,学生更容易理解数学函数。本设计提供了一种游戏化方式来提升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通过信息化手段为年轻人提供了一套有趣的获取知识方法。 K-DESIGN AWARD是韩国重点打造的世界级设计大奖。该奖项摒弃了仅关注造型的简约性与复杂性,力争通过优秀的设计赋能产品创造真正价值。基于以上愿景目标,全球征集由设计师、设计公司、设计工作室的最佳性设计理念、卓越性设计形式、创新性设计作品
详细内容Contact Us
67792129
67792127
67792126
6779285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