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上海市教育委员会发布《上海市教育委员会关于公布2022年度上海高等学校一流本科课程认定结果的通知》(沪教委高〔2023〕2号),我校《通信原理》等16门课程荣获2022年度上海高等学校一流本科课程认定,具体名单如下:课程类型课程名称课 程负责人所属学院线上线下混合式课程通信原理张光林信息科学与技术学院线上线下混合式课程数据结构冯向阳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院线上线下混合式课程物理化学赵亚萍化学与化工学院线上线下混合式课程机织学胡吉永纺织学院线上线下混合式课程电子商务概论陈梅梅旭日工商管理学院线上线下混合式课程女装工艺王建萍服装与艺术设计学院线下课程无机材料物理化学王海风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线下课程细胞生物学陈婷生物与医学工程学院线下课程纺织创新思维与方法许福军纺织学院线下课程新型纺织材料前沿与进展覃小红纺织学院线下课程金融市场学王千红旭日工商管理学院线下课程中国近现代史纲要白华山马克思主义学院示范性全英语课程时尚供应链管理 Fashion Supply Chain Management沈滨旭日工商管理学院社会实践课程鞋履设计与工艺田玉晶服装与艺术设计学院虚拟仿真实验教学课程纺织品全流
详细内容以更大视野推进教育强国建设光明日报 2023-01-31 作者:刘承功党的二十大报告对教育、科技、人才统筹部署,强调“坚持教育优先发展、科技自立自强、人才引领驱动”,为到2035年建成教育强国指明了前进方向,也为教育建设者因势而谋、因时而进,以更大视野推进教育强国建设提供了重要遵循。教育强国建设,必须牢牢把握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根本要求。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必由之路。建设教育强国,必须坚持教育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为人民服务,始终立足于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这个根本。“培养什么人,是教育的首要问题。”古今中外,各国教育无不按照自己的政治要求,致力于培养社会发展、知识积累、文化传承、国家存续、制度运行所需要的人。我国社会主义教育就是要培养一代又一代拥护中国共产党领导和社会主义制度、立志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奋斗终身的有用人才。我们要始终从政治的高度认识理解教育事业,着眼中华民族千秋伟业推进教育强国建设,坚持和加强党对教育工作的全面领导,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完善学校思想政治工作体系,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
详细内容1月20日,党委书记刘承功,校长俞建勇,副校长陈革、李炜在两校区看望慰问春节留校学生及教职员工,检查寒假期间校园安全工作,相关部门负责人一同参加。刘承功一行来到松江校区校门口、学院、健康驿站、学生宿舍、校医院、食堂、图书馆等处,检查了解校园安全、学生寒假留校、人员值班安排等情况。他向坚守工作岗位的教师、保安、食堂员工、宿舍管理人员等送上暖心的关怀和慰问,对大家的辛勤付出表示感谢。他指出,要时刻绷紧安全这根弦不放松,按照新形势新要求,认真摸清底数、细化方案、压实责任,统筹抓好学校改革发展和安全稳定工作。刘承功关切地询问了留校学生们的学习情况和生活健康状况,希望大家在抓好学习科研的同时,也要合理规划时间,注意劳逸结合。他表示,学校将始终以学生为中心,通过暖心周到的服务,让大家在校过年也能感受到家的温暖。俞建勇一行赴延安路校区慰问留校学生和教职员工,并实地走访学院、中心、图书馆、校医院、延安路校门、健康驿站、食堂、宿舍、保卫处等重点区域检查假期校园安全工作。他向教职员工致以新春祝福和亲切慰问,感谢大家在过去一年不畏困难、迎难而上,为学校安全稳定和高质量发展作出重大贡献。他强调,当前疫情防控进
详细内容2023年1月9日,上海市高性能纤维复合材料省部共建协同创新中心(以下简称“中心”)第一次技术委员会召开。会议设线上、线下会场,中国工程院院士、东华大学校长俞建勇、中国工程院院士董绍明、中国工程院院士王玉忠等13位技术委员会委员出席会议,副校长陈南梁、科研院院长丁彬、科研院基地处处长谢旭红及相关教职工等20余人参加了会议。俞建勇在会上发言。俞建勇首先对技术委员会专家提出的建议表示了衷心的感谢。他强调,复合材料是国家亟需发展的战略核心材料,中心要做到按需发展、特色发展、联合发展。中心的发展要与国家重大需求相联系,紧紧抓住不断变化的发展需求,把握时代发展脉搏;中心的发展要有自己的特色与特点,在某一类材料的应用上形成突破;中心发展要善于合作,要联合行业各个领域的兄弟单位共同发展,用共同的发展,带动中心的发展。俞建勇最后指出,学校将全力支持中心的建设,也希望中心不断的成长与突破,不辜负专家的建议,不辜负学校的期望。会上,中心主任陈春海汇报了《上海市高性能纤维复合材料省部共建协同创新中心建设报告(2021年-2022年)》、《2022年预算分配计划》;与会委员和专家学者听取相关工作报告,并围绕中
详细内容2023年新年伊始,2022年度东华大学好新闻评选活动历经一个月时间,在各二级党组织报送的百余篇各类参评校园新闻作品中,经初评、复评和终评等环节,经公示,最终评选出“2022年度十佳校园新闻”10篇、“2022年度十佳提名校园新闻”10篇。一年一度的好新闻记录了学校的发展新成效,书写的是我们踔厉奋发、勇毅前行的奋进诗篇!获奖作品覆盖了党的建设、学科建设、教育教学、科学研究、国际合作、社会服务、校园文化、疫情防控、人才队伍等多个方面,既有坚持学校党建引领高质量发展,牢筑红色根基的新闻作品《东华大学以三个“第一时间” 迅速掀起学习宣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热潮》《我校党委获批创建“上海党建工作特色高校”》;也有坚持学科统领,反映学校标志性和特色成果的作品,如《学校材料科学与工程、纺织科学与工程学科入选第二轮“双一流”建设学科名单》《巧夺天工“编织”科技外衣 东华这支科研团队让冬奥会火炬真正“飞扬”起来》等;也有反映学校大事要闻的作品,如《+22!教学成果奖获得佳绩》《学校新材料产业学院获批国家首批现代产业学院》《首届世界设计之都大会,东华超有范儿!》等;更有传递校园温度和人文情怀的,如《周勤之
详细内容陈人哲教授于2023年1月13日因病医治无效,在华山医院逝世,享年101岁。他曾任东华大学机械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和纺织机械学科学术带头人,校九三学社主委。陈人哲教授1921年6月28日出生于上海,新中国成立前留学英国,1949年夏响应中国共产党号召从国外归来报效祖国。他是东华大学建校初的首批教授之一、1959年全校首批4名研究生导师之一,1991年开始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陈人哲教授一生忠于党的教育事业,追梦于纺织机械教育事业,在学术研究、人才培养、学科建设和高等教育发展等方面,为学校和国家作出重要贡献。积极响应党的号召,毅然踏上归国旅途陈人哲自幼家境清寒,父亲以从事纸业店员为生,他一贯刻苦好学,考试常常名列前茅。1940年,他以第二名的高分成绩,考取了上海交通大学机械系,课余之暇留厂兼职,半工半读,其间曾因染上肺病休养一年。1945年毕业时,恰逢日寇投降,艰苦抗战结束,全国人民欢欣鼓舞,他由衷感到无比喜悦。1946年,陈人哲以第一名的优异成绩获得了公费留学英国学习纺织工程的机会,当时仅两个名额。1947年夏,陈人哲和同时考取的公费留欧同学几十人一起,坐船离开上海分赴欧洲各国,陈人
详细内容1月12日,2023年全国教育工作会议在北京召开。会议强调,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紧紧围绕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这条主线,认真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教育的重要论述,深刻领悟“两个确立”的决定性意义,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坚持和加强党对教育工作的全面领导,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以教育强国建设为目标,以全面提高人才自主培养质量为重点,加快建设高质量教育体系,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开辟发展新领域新赛道,不断塑造发展新动能新优势,为实施科教兴国战略、强化现代化建设人才支撑奠定坚实基础,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作出新贡献。中央教育工作领导小组秘书组组长、教育部党组书记、部长怀进鹏出席会议并讲话。会议指出,刚刚过去的2022年,是党和国家历史上极为重要的一年。党的二十大胜利召开,将教育作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基础性、战略性支撑进行系统谋划,极具战略意义和深远影响。一年来,教育系统认真做好迎接学习宣传贯彻党的二十大各项工作,进一步凝聚起广大师生听党话、跟党走的
详细内容近日,从刚刚公布的《中共上海市教育卫生工作委员会上海市教育委员会关于公布“2021年度上海高校辅导员队伍建设月”系列活动获奖名单的通知》中获悉,我校纺织学院辅导员魏金婷获评“2021上海高校辅导员年度人物”,人文学院辅导员李华清、纺织学院辅导员马也分获“第十届上海高校辅导员素质能力大赛”一等奖和二等奖,管理学院辅导员沈嘉斌获“2021上海高校辅导员主题班会展示活动”一等奖,机械学院胡敏、纺织学院魏金婷、学生处王肖等人在“第十八届上海高校辅导员论坛征文活动”中获得二等奖。东华大学获“2021年度上海高校辅导员队伍建设月”系列活动奖项一览表2021上海高校辅导员年度人物序号姓名学校1魏金婷东华大学第十届上海高校辅导员素质能力大赛序号奖项姓名学校1一等奖李华清东华大学2二等奖马也东华大学2021上海高校辅导员主题班会展示活动序号奖项姓名学校1一等奖沈嘉斌东华大学第十八届上海高校辅导员论坛征文活动二等奖序号论文题目作者姓名单位1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在高校治理结构中的价值实现胡敏东华大学机械工程学院2网络民粹主义对大学生主流意识形态认同的影响及应对魏金婷东华大学纺织学院3“Z世代”大学生媒介化生
详细内容近期,“上纬杯”第七届全国大学生复合材料设计与制作大赛圆满落幕,来自我校“民航复材拔尖创新人才实验班”的参赛队伍包揽了前两名,分别获设计与制作一等奖和二等奖。这是我校学子首次在“上纬杯”上获得一等奖。由于疫情原因,实验班学子已经三年没有参加线下比赛。在接到此次比赛任务后,同学们高度重视,在指导老师的指导下,一次次总结经验,一次次寻找差距,经过不断实验,终于取得了突破性的进步。这是我校学生第三次参加“上纬杯”复合材料大赛,从第四届的“热塑性碳纤维复合材料压缩板簧”结构奖三等奖,到第五届的“复合材料吸能柱”结构奖二等奖,再到如今第七届“轻质碳纤维复合材料夹芯结构”的设计与制作一、二等奖,参赛成员始终以“结构美、功能美、形式美”为设计理念,以完美的成绩践行了“民航复材拔尖创新人才实验班”人才培养理念。“操千曲而后晓声,观千剑而后识器”,这次取得的荣誉,对我校“民用航空复合材料拔尖创新人才实验班”的学子们而言,获得的不止是成功的喜悦,还有更大的自信与激励!据悉,“上纬杯”全国大学生复合材料设计与制作大赛由中国复合材料工业协会和中国国际复合材料工业技术展览会主办,旨在普及先进复合材料结构设计知识
详细内容为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实施就业优先战略,全面落实教育部关于2023届全国普通高校毕业生就业创业工作部署,全力推进2023届毕业生就业工作,近期党委副书记刘淑慧带队先后调研了9个学院,通过线上线下结合的方式召开专题调研会,与各学院领导、教师研讨交流毕业生就业创业工作,部署下一阶段工作要求。学生处处长廖丽金、学生就业服务中心主任严军、副主任李静等陪同调研,各学院党政领导班子成员、系主任、毕业班辅导员等参加调研。调研会上,刘淑慧认真听取了各学院当前就业工作推进情况汇报,并对各学院一直以来对就业工作的重视,尤其是在奋力做好疫情防控工作的同时毫不松懈地抓好就业工作表示感谢。她指出,当前经济形势和外部环境变化给就业市场带来更严峻考验,各学院要以高度的政治责任感,全力以赴做好2023届毕业生就业工作。首先要统一思想,提高站位,切实抓好全员队伍建设。凝聚院领导班子、专业教师、导师、辅导员等全院力量,进一步增强责任感使命感,紧密结合实际,多措并举,切实保障就业大局的稳定。二要分类施策,精准发力,切实抓好重点群体帮扶。关心关爱学业困难、就业困难等重点群体,加强学生生涯教育与就业指导,针对新时期毕业
详细内容近日,2022年度中国纺织工业联合会科学技术奖励的决定正式发布,我校16项成果和1位科技工作者荣获中国纺织工业联合会科学技术奖,其中一等奖5项,二等奖11项,1项特别贡献奖-桑麻学者。2022年度,中国纺织工业联合会科学技术奖共授予74项成果和4位科技工作者,74项科技成果中,一等奖15项,二等奖59项。中纺联科学技术奖旨在奖励对推动中国纺织工业发展、促进纺织行业科学技术进步工作中作出突出贡献的科技人员和单位。技术发明奖贰等奖序号项目名称主要完成单位主要完成人1组织修复用神经导管及血管制备的关键技术及产业化东华大学、天新福(北京)医疗器材股份有限公司莫秀梅、孙冰冰、吴桐、孙彬彬、朱同贺、张伟科技进步奖壹等奖序号项目名称主要完成单位主要完成人1阶梯释捻平衡纱牛仔面料制备关键技术及产业化广东前进牛仔布有限公司、东华大学、忠华集团有限公司、光山白鲨针布有限公司覃小红、王黎明、王宗文、凌海娟、张 泽、张弘楠、张世娟、汪去病、李欣欣、权震震、程 锋、易升水、张永钢、张 斌、卢姣艳2聚酰亚胺纤维的颜色构建及系列产品开发东华大学、江苏奥神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武汉纺织大学、江苏新视界先进功能纤维创新中
详细内容全国大学生数学竞赛由中国数学会创办于2009年,每年一届,已成为全国高校规模较大的基础性学科竞赛。其目的在于增加大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培养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发现和选拔数学创新人才,为青年学子提供一个展示基础知识和思维能力的舞台。本届竞赛上海市共有30所高校参加,报名参赛学生5577人,其中参加非数学类竞赛4389人,数学专业(A类)1071人,数学专业(B类)117人。2022年11月12日,第十四届全国大学生数学竞赛上海赛区暨第十四届上海市大学生数学竞赛落下帷幕,我校325名同学参加了本次比赛,共有127人斩获佳绩,获奖人数再创新高!如火如荼 校赛勇报名为促进数学分层次教学改革,培养学生数学学习兴趣,提升学生数学思维能力,增强学生数学综合素质,以赛促教、以赛促学。我校对全国大学生数学竞赛历来格外重视,在教务处的大力支持和理学院老师们的倾力付出下,我校在9月就展开了竞赛动员,邀请往届获奖同学分享学习经验,并在9月28日进行了校内选拔赛。据悉,共有661名同学报名校内选拔赛,参赛人数创历史新高。图1:2022年9月28日东华大学校内选拔赛现场稳扎稳打 师生齐努力在校赛之后的10月至1
详细内容12月27日,学校党委举行2022年度二级单位党组织书记抓基层党建工作述职评议会。教育部党建工作联络员刘建中,党委书记刘承功,校长、党委副书记俞建勇,党委副书记刘淑慧、崔运花,党委副书记、纪委书记王云骏,副校长邱高、陈南梁、李炜,党委常委、统战部部长朱英,党委常委、宣传部部长任晓杰出席会议。校党委委员、二级单位党组织委员会成员、党委主要职能部门负责人和师生党员代表等听取二级单位党组织书记抓基层党建工作述职并对全体二级单位党组织书记进行了测评。会议由校党委副书记崔运花主持。会上,服装与艺术设计学院党委、化学与化工学院党委、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党委、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党委、体育部党总支、后勤服务中心党总支、离休党总支等7位二级单位党组织书记进行了述职,既基于“大党建”工作格局科学谋划工作、客观总结成绩和亮点,又针对履职尽责抓基层党建的问题和不足,明确了进一步改进的思路和举措。 党委书记刘承功逐一点评并讲话,对全校各二级单位党组织认真履行管党治党主体责任,狠抓基层党建工作落实,抢抓机遇,攻坚克难,特别是各级党组织和广大党员在疫情“大考”中,践行初心使命,充分发挥作用,推动形成的以高质量党建
详细内容党委书记 刘承功 校长 俞建勇日月开新元,天地又一春。值此辞旧迎新之际,我们谨向全校师生员工、离退休老同志、海内外校友以及长期以来关心支持东华大学事业发展的社会各界朋友,致以诚挚的问候和美好的祝福!2022年非同寻常,令人难忘。这一年,我们凝心聚力,“精神罗盘”更加精准。党的二十大胜利召开,东华人迅即掀起学习宣传贯彻的热潮,强化理论武装,心系“国之大者”,坚定使命担当,踔厉奋发迈上新征程。我们积极构建“大党建”工作格局,统筹推进“大思政课”建设,布局创建全国文明校园,深化巡视整改,深耕基层基础,落实全面从严治党,不断强化党组织政治功能,提升党员干部政治能力,获批建设“上海党建工作特色高校”,持续以高质量党建引领赋能学校高质量发展。这一年,我们众志成城,共同守护校园平安。面对汹涌疫情,党员干部坚守一线、冲锋在前,广大师生齐心协力、共克时艰,食堂师傅、宿管阿姨、保安大哥夜以继日、坚守岗位,师生志愿者全力以赴、倾情奉献,用团结和坚韧维系着学校有序运转。广大校友和社会爱心人士踊跃捐赠抗疫物资,短短数月爱心捐赠就达2563万元,为校园抗疫注入温暖力量。共同经历的磨难和考验,激发出“我们都是东华人
详细内容Contact Us
67792129
67792127
67792126
6779285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