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科技、人才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基础性、战略性支撑。”5月20日,校长、中国工程院院士俞建勇以“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教育、科技、人才战略”为主题,为同学们讲授《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概论》课。课上,俞建勇围绕“为什么要坚持教育、科技、人才一体推进”“如何加快建设教育强国、科技强国、深入实施新时代人才强国战略”“广大青年要在民族复兴新征程上绽放青春梦想”三个问题展开授课。他讲到要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必须重视人才的培养。高校作为人才培养的第一阵地,要充分发挥创新资源聚集、基础研究深厚、交叉平台广布的优势,以国家战略需求为导向、以前沿科技发展为引领、以学校学科优势为基础,开展集成性、系统性的有组织科研攻关。青年学生要敢于挑战前沿的科技问题,围绕国家需求和“卡脖子”难题集中攻关,在推动科技自立自强上再创佳绩。他鼓励广大学子要积极响应党中央号召,为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而不懈奋斗。在课堂实践汇报环节,三个小组的学生代表围绕“新时代广大青年学生在教育、科技、人才强国的生动实践中放飞青春梦想”的主题进行了实践汇报
详细内容5月20日,学校党委在松江校区召开中心组学习会,就习近平总书记对学校思政课建设作出的重要指示精神开展专题学习,并研究推进思政课及马院建设工作。党委书记刘承功,校长俞建勇,党委副书记项延训、耿绍宁,副校长刘淑慧、陈革、阎林平,党委常委朱英、任晓杰,校长助理傅欣出席学习会。刘承功主持会议。刘承功在会上传达了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指示精神和新时代学校思政课建设推进会部署要求。他指出,要深刻把握新时代思政课建设的重大意义和根本任务,结合新形势新任务推进思政课改革创新。他强调,要坚持思政课建设与党的创新理论武装同步推进,着力构建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核心内容的课程教材体系;要以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成就为内容支撑,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革命文化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为力量根基,进一步丰富思政课教学内容,把道理讲深讲透讲活;要创新思政课教学形式,抓好“大思政课”建设,深入推进实践育人和大中小学思政教育一体化;要加强思政课教师队伍建设,提升教师教学科研能力,健全突出教学优先的教师评价体系,开创学校思政课建设新局面。俞建勇对学校思政课建设的实践探索和取得的成绩给予肯定。他指出,要加强思政课建设内
详细内容近日,我校党委宣传部围绕“服务上海‘建设习近平文化思想最佳实践地’”专题调研赴中央广播电视总台长三角总部、上海总站学习交流。中央广播电视总台上海总站站长、党委书记陈永庆会见一行人员。双方重点围绕新闻选题策划与优质融媒体产品制作,海派、江南、红色等文化资源挖掘,新闻传播人才培养等方面进行了交流。近年来,我校与上海总站的友好合作成果颇丰,参与2020国际传媒港首届“时尚嘉年华”“2021中国时尚盛典”等大型活动的组织工作,学校获时尚机构年度成就奖;联合策划推出“中国航天员专用服装”“可展开星载天线”“不插电可以发光的智能纤维”等系列报道,取得良好社会反响。未来,学校和上海总站将继续共同为新时代上海的改革发展,打造文化自信自强的上海样本,建设习近平文化思想最佳实践地,加快建设“五个中心”,建设卓越的全球城市和具有影响力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际大都市做出贡献。会前,一行人员参观了上海国际传媒港、超高清视音频国家重点实验室。上海总站党委副书记、副召集人陈雯,以及总站办公室、总编室、策划部相关负责人,我校党委常委、宣传部部长任晓杰,人文学院党委书记韩哲宇,党委宣传部副部长虞晨洁、孙庆华,相关工作人员参
详细内容5月21日,“家在华阳”30周年纪念活动暨东华大学第十届民族文化节开幕式在东华大学延安路校区举行。上海市民族和宗教事务局副局长毛俊,市教卫工作党委副书记张艳萍,长宁区委常委、统战部部长王罗清,松江区委常委、统战部部长朱大章以及东华大学党委书记刘承功,党委副书记项延训,副校长陈革、阎林平,党委常委、统战部部长朱英出席活动。(活动现场)毛俊对东华大学坚持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主线,持续深化民族团结进步教育取得的成效给予充分肯定。会议强调,要强化思想引领,通过举办民族文化节等特色活动,多维度营造民族团结进步的浓郁氛围。要提高政治站位,充分发挥课堂主渠道作用,推动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入脑入心。要弘扬优秀传统,发挥“家在华阳”项目的示范引领作用,深化地校共建,努力打造“家在上海”重要品牌,以党建引领品牌助推新时代上海民族工作高质量发展。(毛俊讲话)刘承功在致辞中表示,东华大学始终把深入推进民族工作和民族团结进步教育摆在突出重要位置,积极发挥办学特色,与长宁区华阳路街道连续30年共建“家在华阳”项目、与松江区广富林街道开展“赢在未来·共创同就”项目、编排民族服装秀《海上之华》、参与上海市铸牢中华
详细内容干细胞技术如何帮助人类治疗生殖系统疾病?生命科学尖端技术如何更好服务健康中国战略?5月22日,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科学院分子细胞科学卓越创新中心(上海生化与细胞所)研究员李劲松做客第三期“镜月生科讲坛”。中国工程院院士、校长俞建勇,上海现代服务业联合会副会长兼大健康服务专委会主任范金成等出席,讲坛由生物与医学工程学院院长刘宣勇主持。(照片1:俞建勇为李劲松赠送演讲牌)俞建勇指出,“镜月生科讲坛”旨在通过邀请生命科学领域重量级专家学者来校开设前沿讲座,提升师生科学研究能力和创新思维能力。学院锚定“培育一流学科、培养一流人才”的目标导向,牢牢把握“践行健康中国战略、服务上海先导产业、争创事业发展引擎、聚焦培育时代新人”的发展理念,在人才培养和学科建设等方面取得了一系列成果。希望学院能坚持高标准高质量把讲坛办成科学教育的课堂,营造浓厚创新氛围,更好的助力学校拔尖创新人才培养。(照片2:李劲松院士作报告)李劲松作了题为“类精子干细胞介导半克隆技术的建立与应用”的报告。他提到,精子干细胞技术有助于更好的理解和治疗疾病,探索蛋白质功能,也能应用于染色体结构与功能研究,引领尖端科学发展。他还在现场回
详细内容5月7日、21日,东华大学2024届毕业生招聘会暨2025届实习生招聘会分别在延安路校区体育馆和松江校区大学生活动中心举行。(招聘会现场)此次招聘会吸引了包括上海华谊集团、中建科工、建发(上海)有限公司、国际知名品牌梅特勒托利多及时尚先锋斐乐服饰在内的超过150余家企业参与。招聘会聚焦于精准对接与全面覆盖,不仅为春季补招提供了丰富岗位,也为在校学生铺设了优质的实习路径。约千名满怀憧憬的2024届毕业生和前瞻未来的2025届学生携带精心打磨的简历,与心仪企业面对面,深度探讨职业机遇。不少低年级学子也积极参与,通过实地考察,提前洞察行业趋势与企业需求,为未来职业道路的顺利启航蓄力。企业代表在交流中强调,他们在实习生选拔时尤为重视应聘者的实践解决问题能力、高效的沟通技巧、灵活应变及自主学习的能力。同时,他们鼓励在校学生要前瞻性地规划职业生涯,适时调整个人心态,以积极的姿态迎接从校园到职场的角色转换挑战。(招聘会设简历加油站)活动现场,设有创新服务区:学院生涯指导教师与成功求职毕业生代表在“简历加油站”党建服务专区,一对一为同学们提供简历优化建议。此外,上海市社会保险事业管理中心长宁分中心特别
详细内容5月22日下午,党委副书记项延训参加信息科学与技术学院学生党支部党纪知识竞答暨主题党日活动。信息学院院长、党委副书记沈波,党校副校长兼党委组织部副部长胡玉波,信息学院专职党务干部夏菡斐参会。本科生第四党支部党员、发展对象、积极分子代表参加。活动由本科生第四党支部书记关皓中主持。(活动现场)项延训以“增强纪律意识,做‘有理想、敢担当、能吃苦、肯奋斗’的新时代好青年”为题做党纪学习教育专题党课,并为党纪知识竞答环节获胜小组赠书。他表示,各位学生党员要充分认识开展党纪学习教育的重大意义,切实增强红线意识,做到学纪知纪明纪守纪,不断提升自身素质,发挥党员先锋模范作用,并勉励同学们在未来努力成为新工科电子信息领域的拔尖创新人才,努力成长为“有理想、敢担当、能吃苦、肯奋斗”的新时代好青年,为强国建设贡献力量。(项延训做党纪学习教育专题党课)会上,支部书记关皓中汇报了支部党纪学习教育工作计划及进展情况。在党纪知识竞答环节,支部成员分组进行答题,并结合视频进行党纪知识学习,支部党员吴子越、入党积极分子滕千惠就党纪学习教育学习体会做交流发言。据了解,党纪学习教育开展以来,信息科学与技术学院党委贯彻落实学
详细内容5月23日,我校与新加坡艺术大学合作协议签约仪式在延安路校区举行。副校长陈革与新加坡艺术大学副校长、拉萨尔艺术学院院长史蒂夫·迪克逊(Steve Dixon)出席并签署两校谅解备忘录及师生交流协议,国际合作处、上海国际时尚创意学院相关负责人列席见证。(签约现场)陈革对史蒂夫·迪克逊一行的到来表示欢迎。他表示,学校一直致力于服务国家经济社会发展和长三角一体化国家战略,对接上海科创中心、设计之都及时尚之都建设,为可持续时尚设计的教学与研究贡献东华力智慧和力量。他进一步指出,学校坚持引进国际一流时尚教育体系,以设计、管理、工程等学科交叉为特色,培养具备国际视野的时尚创意人才,积极打造国际时尚创意新高地。史蒂夫·迪克逊对我校在可持续时尚领域的贡献以及创新的办学理念和教学模式表示赞赏。他表示,新加坡艺术大学亦高度重视可持续时尚发展和教育,他期待与我校深化合作,通过师生交流、合作科研等多种方式,推动双方在可持续时尚领域的创新发展,促进中新两国的教育和文化交流。会上,双方就未来在可持续时尚创新、研究和教学等方面的深入合作进行探讨。随后,史蒂夫·迪克逊一行参观了上海国际时尚创意学院的教学环境和设施。据
详细内容5月21日,“强国建设担使命 青春建功新征程”东华大学第七届学生理论宣讲比赛暨学生理论宣讲培训活动在松江校区举办,兄弟高校党委学生工作部相关负责人,我校党委宣传部、党委学生(研究生)工作部、心理健康教育与咨询中心、马克思主义学院相关负责人,复旦大学博士生讲师团“金牌讲师”出席并担任评委,学校学生理论宣讲联盟师生代表、学生党员代表参加活动。比赛分为初赛及决赛,来自14个学院的23组学生及团队报名参赛,14组学生进入决赛。决赛现场,围绕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精神实质和丰富内涵,聚焦党的创新理论及指导方针,14组学生讲师紧扣时代背景和实践要求,结合专业学习、个人经历和观察思考,选取适当视角,以理论阐释及案例分析相结合的方式进行宣讲,充分彰显了东华学子求实奋进、昂扬向上的精神风貌。(参赛学生现场宣讲)活动现场,第六届“学习进行时”学生理论宣讲团成员代表(旭日工商管理学院李晓萌、机械工程学院吴再奕、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吴雨晨)以“踔厉奋发,跑出‘科技创新’加速度”为题进行理论宣讲展示,生动讲述东华大学以“顶天立地”的科技成果服务国家重大战略需求和区域经济社会发展,以“接地气”的科学研究
详细内容5月20日-22日,学校党校组织第十七期青干班学员赴浙江红船干部学院开展了为期3天的“革命传统与纪律教育”专题培训,红船干部学院副院长徐连林及学员部相关负责同志出席开班式,学校党委组织部部长、党校常务副校长罗薇娜带队参加相关活动并与青年骨干开展深入交流研讨。此次专题培训是学校立足深入推进党纪学习教育,全面贯彻学校第十一次党代会精神,系统谋划、一体推进干部人才队伍建设的重要举措,旨在进一步引导青年骨干始终把“讲政治”摆在首位,做到忠诚干净担当;始终心怀“国之大者”,立足服务国家战略和上海经济社会发展提升能力、强化运用;始终当好“教育强国、东华有为”发展蓝图的先锋力量,攻坚克难、守正创新、主动担当、团结奋进,强化“一盘棋”,凝成“一股绳”,推动学校高质量创新发展。(“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党的纪律建设的重要论述”专题辅导报告)(“南湖革命纪念馆”实地研学)(“贯彻落实学校第十一次党代会精神,做教育强国建设青年先锋”主题学员论坛)此次培训内容丰富、形式多样,聚焦“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党的纪律建设的重要论述”“弘扬红船精神不忘初心使命”“浙江八八战略”等主题先后安排了专家辅导报告,同时开
详细内容蓝色的小气球本来应该飞向远方,却因迷茫而暂时留在地面……白色的灯塔指引着回家的路,给寻找方向的孩子们温暖与支持……在徐昊熹眼中,艺术不仅是一种表达,更是对心灵的抚慰,带给人们温暖与力量。作为东华大学艺术设计专业的研究生,她结合自己的专业特长,创立了“灯塔疗愈工作室”,带来了一系列温馨治愈的心理IP与相关漫画作品。小气球与灯塔是故事中主要的两个IP形象,充满了童趣和温馨,每一篇故事都聚焦于一个生活中常见的困惑,比如“无法真正休息!”“努力真的有意义吗?”“如何爱自己?”等,漫画故事《小气球与灯塔的治愈之旅》一经发布就收获了大家的喜爱。从今年2月开始截至4月的短短两个月,《小气球与灯塔的治愈之旅》已在小红书获得5000多个粉丝,2.6万点赞收藏,许多粉丝通过评论区、私信等方式进行留言,诉说自己的故事。5.25全国大学生心理健康日前,记者见到了画“灯塔”的东华女孩——徐昊熹。“创作疗愈漫画的初心源自于自己的经历,我曾经因为升学和人际关系而焦虑和迷茫。”被问到怎么就想到要创作这样的系列漫画,徐昊熹如是说,“看到别人取得的成就,就会感到自卑,不知道自己到底想要什么,一直活在别人的评价里……”但是
详细内容三尺讲台,一生情怀自2020年教育部启动《高校银龄教师支援西部计划实施方案》以来,东华大学已有16名银龄教师秉持“满目青山夕阳照”的情怀,赴新疆塔里木大学、喀什大学和云南昭通学院等高校工作,在人生的余晖里为西部的孩子们撒播知识的种子,也给自己续写“不老青春”。毛立民:“让每个学生都能展翅高飞,是我的梦想和期望!”“感谢您为我的大学生活添了精彩一笔,也让我对自己的专业有了更深的了解……”“您上课时知识点讲解透彻,举的例子总是让我听得很是入迷……” “课堂上,您总会问我们有什么不懂的问题,现在终于明白了您的良苦用心,原来是时间有限,希望我们多学习本领……”从教四十多年的老教授,机械学院退休教师毛立民教过很多届学生,但当他收到塔里木大学纺织工程专业2020级“毛”孩子们手写的感谢信的时候,内心还是不乏激动。“看到学生的进步和成长,作为银龄教师倍感欣慰。一封封发自肺腑、感情真挚的感谢信是我在塔大工作一年最大的收获。”2022年7月,毛立民老师得知塔里木大学需要纺织机械银龄教师,他欣然报名参加。在纺织机械领域深耕近40年,因此他一到塔里木大学就承担起《纺织机械概论》《纺织导论》《纺织科技前沿技术
详细内容5月19日,第16届“卡西欧杯”中国日语专业本科生·研究生演讲辩论大赛全国总决赛在上海外国语大学落下帷幕,我校日语专业2020级本科生杨佳妮以日语为媒介,充分展示了卓越的语言应用能力、创新思辨能力和国际传播能力,斩获全国总决赛唯一特等奖。外语学院日语系劳轶琛副教授、外籍教师羽毛友里惠获评优秀指导教师。(获奖学生与指导教师团队)本次大赛由教育部高等学校外国语言文学类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日语分委员会、中国日语教学研究会、上海外国语大学、卡西欧(中国)贸易有限公司联合举办,是我国高校日语教学界的一项高水平传统赛事。该赛事不仅有命题演讲和即兴演讲环节,更通过组队辩论等形式,激发学生对于社会热点问题的思考和探讨,从而考察学生的人文素养、表达能力、思辨能力等综合素质。(杨佳妮同学在演讲辩论大赛全国总决赛现场)杨佳妮同学在全国数十所高校日语专业选手中脱颖而出。在全国总决赛中,杨佳妮分别围绕“网约车之我见”“手机是否会造成人际关系的疏远”等主题进行即兴演讲和现场辩论,陈述观点新颖、语言流畅,论证条理清晰、层层深入,其出色的日语应用能力、逻辑思辨能力和积极向上的精神风貌,获得了专家评委组的一致认可和高度评
详细内容当城市运动遇到可持续时尚,会碰撞出怎样的“火花”?5月17日晚7点,奥运会资格系列赛·上海城市体育节“热爱之路”主题日中,一场集时尚、环保、运动于一体的创意时装剧“心无限·时尚之旅”在黄浦江畔精彩呈现。绚丽多彩的灯光、造型各异的服饰、活力四射的运动……这场时尚范、运动风、科技感十足的“奇幻时装剧”是奥运会资格系列赛·上海城市体育节四场重磅Live秀之一,策划组织和设计灵感都源自于东华大学师生的“奇思妙想”。党委书记刘承功出席活动。(创意时装剧在黄浦江畔精彩呈现)黄浦滨江变身“奇幻秀场” 东华设计点亮“奇思妙想”(体育运动项目暖场)从用二手零部件改装小轮车,到“滑板+徒步”方式环游中国,从父子“霹雳舞情缘”传承,到“攀岩伉俪”桃李满天下……整场时装剧分为“城市先锋”“自然而然”“薪火相传”“天人合一”四个篇章,通过人物短片、原创服装设计作品秀、体育运动项目暖场展示相结合的表现方式,生动讲述了四段“因为热爱,所以坚持”的感人体育故事。在短短40多分钟的Live秀中,东华大学服装表演专业的学生模特和国际文化交流学院的留学生们身着带有小轮车零件、护具及攀岩岩点等元素的服装,带上滑板改制的背包等
详细内容Contact Us
67792129
67792127
67792126
6779285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