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10日,首届纺织服装产业“一带一路”产能国际合作高级研修班在我校举行开班仪式,来自埃塞俄比亚、苏丹、肯尼亚、乌兹别克斯坦、阿尔巴尼亚等5个“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20名纺织企业高管、相关机构高级工程师、高校专业教师将在我校进行为期三周的交流学习,并重点围绕纺织行业发展前沿和国际合作形势、中国纺织服装产业现状与展望等内容深入研讨。埃塞俄比亚驻沪总领事穆勒·塔瑞肯·埃德雷先生、中国纺织工业联合会国际贸易办公室主任、中国国际贸易促进会纺织行业分会副会长林云峰、上海纺织集团(非洲)有限公司总经理王乐君、刘春红副校长及相关学院负责人参加开班仪式。教育为国家富强、民族繁荣、人民幸福之本,在共建“一带一路”中具有基础性和先导性作用。刘春红副校长在开班致辞中表示,近年来,我校依托纺织、服装、材料等特色学科优势,与海外大学、国内外机构携手发展纺织国际教育,在促进“一带一路”国家交流、积极服务纺织产业发展和国际产能合作等方面发挥着积极作用。刘春红希望来自各国的学员,能通过这次研修班加强彼此了解,深化共识,学有所成,成为中外友谊的使者,成为纺织产业国际合作的先锋。据悉,本次研修班课程将围绕纺织行业的发展前沿和国际合作形势、上海城市精神、中国的文化和制度、中国纺织服装产业调研等4个模块组织教学活动,并得到了中国纺织工业联合会、上海市教委、上海纺织集团、江苏阳光集团大力支持。课程讲师包括莫伊大学孔子学院首任院长赵晓临、第十二届全国人大代表严诚忠、我校知名教授邱夷平、顾庆良、徐明等。研修班学员代表、来自阿尔巴尼亚大学的AIDAVELIAJ表示,“很荣幸有机会参加这次研修班,相信三周的时间一定受益匪浅,也希望通过本次研修搭建的平台,加强与中国纺织产业各个领域的合作对接,促进相互理解,达到合作共赢。”从中国古代起,丝绸之路在世界版图上延伸,诉说着沿途各国人民友好往来、互利互惠的动人故事。2013年9月,
详细内容-------我校举行2017年师生义务植树节活动2017年3月10日,为迎接第39个植树节,绿化校园环境,我校机关纪委监察审计、人事处、资产管理处、学生处、基建后勤处党支部和辅导员协会、人文学院学生党支部近百名师生党员在校党委副书记刘淑慧的带领下,在松江校区开展义务植树活动。此次活动由基建后勤处和辅导员协会共同举办。春风和煦,莺啼燕柳,参加植树活动的师生热情高涨,一棵棵海棠树很快就在校园环路边上立了起来。在师生们的齐心协力下,一排排绿树被赋予了新的生机,属于春天的郁郁青色更加浓艳了些许。许多师生是第一次参与植树活动。大家纷纷表示,这样的活动十分有意义,植树造林可以减少噪音,净化空气、美化校园,活动不仅增强了大家的环境保护意识,同时也激发了师生爱校荣校的主人翁意识,希望每年都有机会参与其中,为绿化校园作出自己的贡献。望着初春暖风中的棵棵幼树苗,大家纷纷合影留念,祝愿这些树苗茁壮成长。
详细内容3月10日,中国教育会计学会第七届理事会第一次秘书长会议在东华大学召开。中国教育会计学会副会长、教育部经费监管事务中心副主任宋家乐、原东华大学校长、中国教育会计学会顾问徐明稚、中国教育会计学会副会长兼秘书长马文华、上海市教育委员会副巡视员王志伟、东华大学副校长李永智、上海教育会计学会会长朱杏龙等领导出席了会议。东华大学校长蒋昌俊到会介绍学校情况并致欢迎词。本次会议主要对中国教育会计学会2017年工作计划进行讨论,探讨在教育财务改革新形势下的新思路和新举措,上海市教育会计学会、四川省教育会计学会、高等师范院校分会、高等职业院校分会就工作经验做详细介绍与交流。
详细内容2017年3月10日-11日,国家认监委和教育部国家计量认证高校评审组专家对东华大学纺织检测中心进行了国家检验检测机构资质认定复查评审。本次评审专家组由南京大学方江邻教授、大连理工大学司炳君教授和上海市出入境检验检疫局陈青研究员三位国家级评审员组成,方江邻教授任评审组组长。评审组根据国家质检总局第163号令《检验检测机构资质认定管理办法》以及国家认监委《检验检测机构资质认定评审准则》(国认实[2016]33号)的规定,审查了《质量手册》、《程序文件》、《作业指导书》及相关记录文件,考察了实验室环境及检测仪器设备,查阅了内部审核和管理评审记录、人员技术业务档案、检测标准、业务运行记录、检测报告存档件、仪器计量检定/校准证书等资料。通过现场试验考核,验证了东华大学纺织检测中心开展对外测试工作的资质能力。评审组评审后一致同意东华大学纺织检测中心通过国家检验检测机构资质认定(计量认证)复查评审。东华大学副校长卿凤翎教授出席了评审首次会议并发表了讲话,他首先代表学校对评审专家的到来表示欢迎,并介绍了纺织检测中心的建设情况和在学校纺织人才培养、科学研究与社会服务中所发挥的作用。他要求评审专家严格评审,以评促建、以评促改,促进中心的管理及检测服务水平的提升。随后,纺织学院院长陈南梁教授对三位专家的评审工作表示感谢,并督促检测中心全体人员务必配合评审专家做好此次复查评审工作。最后,纺织检测中心主任、纺织学院副院长郭建生教授介绍了东华大学纺织检测中心三年来的建设情况和质量体系运行情况,以及在2016年8月顺利通过飞行检查,提升管理能力的同时,技术水平也有长足的进步。在末次会议上,副校长卿凤翎教授代表学校对各位评审专家的辛勤工作表示感谢,学校相关职能部门会尽全力提供所有必须的软硬条件来建设东华大学纺织检测中心,同时也要求要求中心继续加强建设,提高检测能力,更好地为学校教学科研和社会服务。科研处
详细内容为全面落实中央关于加强和改进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决策部署,机械学院师生积极响应,在全院师生中开展学习宣传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精神的活动。3月2日下午,机械学院召开全院教职工大会,党总支书记朱英老师向全院教职工传达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精神和学校的工作部署,希望大家立足本职岗位工作,守住“三尺”讲台底线,努力做好传道、授业、解惑的模范。院长张洁老师就新学期如何紧密结合学科建设、学术科研、教育教学、人才培养等方面的工作进行部署,深入贯彻落实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精神,鼓励大家在新的一年里,真正把“立德树人”根本任务落到实处,继续保持努力进取的精神状态,齐心协力推动学院实现新的发展。3月7日下午,机械学院学生党员和入党积极分子开展学习讨论活动。他们认为,高校学生目前思想道德意识还比较薄弱,对于很多事情还不能做出正确的判断,尤其是处在价值观的重要养成阶段,学校应该通过不同渠道和形式加强这方面的教育,且不能仅仅停留在宣讲阶段,而是应该深入学生的日常生活,从根本上进行教育工作。据悉,机械学院高度重视对全国高校思想政治会议精神的学习和贯彻落实工作,上述活动是学习贯彻中央文件精神的进一步深化,是对学校要求和任务分工的进一步明确。全院将进一步制定和落实具体的实施方案,扎实推进师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不断取得新成效,促进学院工作再上新台阶。
详细内容为学习贯彻落实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精神,3月7日下午,我院召开了“大思政育人”服工教师支部与专职辅导员专题研讨会,总支书记袁孟红主持会议,院长李俊出席了本次的交流会。就如何紧密结合学科建设、学术科研、教育教学、学生活动等开展思想政治工作进行专题讨论。一.教学育人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要求把立德树人贯穿到教育教学的全过程,实现全程育人、全方位育人,教师们在日常教育教学时应更加注重思想引领,坚持正确的办学方向。服装设计与工程系主任张向辉副教授谈到在之前的本科教学中,一直把自己的任务定位在教书上,但通过学习全国思政会议精神,明确了教师有义务将育人纳入教学环节,在以后的教学上要更加重视育人。鲁虹、方方副教授在发言中都谈到,老师和学生的交流是相互学习、共同成长的过程,通过自己在课堂中的一言一行,给学生以人生启迪、智慧光芒、精神力量。二.科研育人杜劲松副教授在发言中谈到,学院科研气氛不断浓厚,教师参与科研积极性大幅增强,学生的积极性已被调动起来。科研平台初步形成合力,教研相长的态势非常显著。在航天服项目中,需要各个学科的交流与合作,同学们参与科研的过程,其中也是增加相互协调与配合的能力,同时也看到了老师在教学以外、严谨治学的科学态度。教师更应转换思路,凝聚力量,大力开展大团队和大项目建设,坚持已有的特色,加大学生参与科研训练的力度,以推动学院学术科研的发展。三.加强教师自身建设,促进学生成长成才广大教师要加强自身建设,更好地承担起学生健康成长指导者和引路人的任务。陈益松教授指出专业要朝大综合方向发展,在课程中多做一些探索,打破传统思维,进行科学深层次研究。王建萍教授在发言中谈到,教师仅按大纲教学,已满足不了学生的需求,将自己对专业的理解,能恰如其分给学生作指导,引导学生做好四年的专业学习规划。夏明副教授谈到中日班的教学将日本先进的教育方法与国内的实际情况相融合,进行教学创新;在实
详细内容近日,2016年度上海市领军人才评审结果公布。共106人入围本年度上海领军人才,在上海30余所普通高校中,共有13所高校入围19人,我校材料学院余木火教授入选。此外,材料学院张清华研究员在2013年度上海市领军人才中期考核获得优秀。余木火教授是我校材料学院教授、博士生指导教师,现任纤维材料改性国家重点实验室副主任,东华大学研究院副院长,东华大学轻质结构复合材料研究所常务副所长、973首席科学家,长期从事高性能纤维及复合材料科研教学工作。曾主持教育部创新团队、NSFC重大研究计划重点项目、863课题、上海市知识服务平台建设等各级课题22项,发表论文207篇,参编著作1部,申报发明专利104项,获上海科学进步一等奖1项。他率先提出熔体纺丝法制备PAN碳纤维原丝的新路线,率先实现超高分子量PPTA树脂和高模量对位芳纶产业化,提出用压力诱导流动场在通用高分子中构筑有序层状结构科学理论,推动了中国复合材料产业的发展。其主讲的“高分子化学”被入选为国家精品课程。余木火教授获资助的课题是《液体成型复合材料基因组及其在双通道大型飞机和汽车轻量化复合材料中的应用》。张清华研究员2013年入选上海领军人才,他一直从事有机高性能纤维的研究,尤其在聚酰亚胺高性能纤维制备关键科学和工程技术方面开展了卓有成效的工作。近3年主持科技部973计划课题1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1项、面上项目1项,参加科技部863计划、国家发改委战略新型产业中央专项项目4项。发表学术论文44篇,其中被SCI收录论文33篇。2014年入选“百千万人才工程”国家级人选,并被授予“有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荣誉称号;2015年入选科技部中青年科技创新领军人才。截至目前,我校化工、材料、纺织、服装、信息、机械等不同学科的11位教师入选上海市领军人才,他们所带领的研究和教学团队在学校的学科建设、科学研究、人才队伍建设、人才培养以及基地
详细内容为全面贯彻全国思想政治工作会议精神,积极探索具有东华大学特色的思政课教学改革道路,我校结合学校办学定位,立足学校纺织特色,将纺织特色镶嵌进思政课教学,积极设立和推出《锦绣中国》通识教育选修课程。旨在通过聚焦中国灿烂的纺织文明成果、纺织技术发展、纺织服饰文化传承、纺织经济贸易、纺织国粹、丝路文化等选题,将价值导向与知识导向相融合,推进“思政课程向课程思政”转变,为思政课与专业课程的结合做积极尝试。3月8日下午,为进一步完善课程模块和内容,明确课程目标和定位,优化课程组织形式,学校组织开展了《锦绣中国》课程建设研讨会。校党委副书记刘淑慧、副校长邱高、上海市学生德育发展中心副主任宗爱东以及党委宣传部、教务处、学生处、校团委等相关职能部门负责人、马克思主义学院领导班子成员出席了会议。作为课程主要师资队伍力量,材料学院王依民教授、纺织学院邱夷平教授、纺织学院陈南梁教授、纺织学院郁崇文教授、管理学院高长春教授、服装学院刘瑜教授、服装学院周洪雷副教授等近10名知名专家教授参加了研讨会。会上,上海市学生德育发展中心副主任宗爱东介绍了上海高校开设“中国系列”课程情况,他介绍,“中国系列”课程是上海高校推进思政课教学改革的特色做法,也是上海高校推进思政课教育教学体系改革的一个重要环节。以课程思政为理念,推进思政课程走向课程思政,重点在于充分挖掘三类课程:思政课程、综合素质类课程、专业课程的育人价值,将知识、能力、价值塑造有效地聚合到每门课程当中,从而将全员育人、全课程育人落到实处。马克思主义学院直属支部书记、院长王治东介绍了《锦绣中国》课程设置情况,她指出,《锦绣中国》课程得到了校党委的高度重视,学校目前在举全校之力推进该项工作。作为我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改革的试点课程,该课程立足学校的纺织特色,主动对接和融入上海教委主推的“中国课程”系列教育教学改革。在课程中凝聚了学校特色学科优势,依靠多学
详细内容近日,上海市教卫工作党委对2016年度组工信息报送工作进行表彰,我校16篇次党建工作通讯被中国教育报、文汇报、东方教育时报、上海组织工作、上海市基层党建网、上海市教卫党建网、中国大学生在线等采用报道。其中《东华大学党委书记朱民:问题导向促创新发展——教育部直属高校党委书记“两学一做”学习教育专题党课》、《最美援疆干部:师者烛心无悔奉献——2016年上海市教卫工作党委系统“优秀共产党员·师德标兵”马承愚》、《东华大学着力构建“学习教育+”模式深入推进“两学一做”学习教育》等经报道后受到多方认可与好评。我校党委高度重视党建工作,注重发挥典型的榜样示范引领作用,2016年,结合“两学一做”学习教育、党建主题活动、建党纪念日、“两优一先双特色”评优表彰活动等契机,充分发掘党员先进典型和基层党建工作中好的做法,通过专题网站等新媒体形式加强多途径宣传。在充分弘扬主旋律的同时,也将其作为交流党建工作经验、提升学校党建工作整体水平的重要载体和抓手。2017年,我校将进一步聚焦基层党组织建设,落实党建工作责任制,推动“两学一做”学习教育常态化制度化,同时深入挖掘党建工作特色和亮点,推进基层党建品牌项目建设,将解决问题、补齐短板、夯实基础、做强特色和发挥作用相结合,进一步扩大党建工作的辐射面和影响力,提升党建工作活力和创造力,以党建工作引领学校事业发展。报道名称登载平台东华大学党委书记朱民:问题导向促创新发展——教育部直属高校党委书记“两学一做”学习教育专题党课中国教育报最美援疆干部:师者烛心无悔奉献——2016年上海市教卫工作党委系统“优秀共产党员·师德标兵”、东华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教授马承愚文汇报、东方教育时报东华大学着力构建“学习教育+”模式深入推进“两学一做”学习教育扎实有效开展上海组织工作、上海基层党建网东华大学信息学院探索推行学生党员定岗定责新机制上海基层党建网东华大学召开学院
详细内容3月8日,我校庆祝三八国际劳动妇女节107周年暨先进表彰大会在松江校区举行。校党委书记朱民,党委副书记、校工会主席刘淑慧,党委副书记崔运花,副校长邱高、李永智出席。各党总支书记、妇女干部、工会专兼职干部、女教师及学生代表与会。大会表彰了2016年我校获上海市三八红旗手和红旗集体、上海市教育系统三八红旗手和红旗集体以及东华大学三八红旗手和红旗集体的先进个人与集体。(朱民书记在会上讲话)朱民书记代表学校党政向全校女同胞致以节日的祝贺。他指出,在过去一年里,广大女教职工以饱满的工作热情,昂扬向上的精神风貌和求真务实的工作作风,在教学、科研、管理和服务等各个工作岗位上,充分发挥女性“半边天”的作用,取得了骄人的成绩。朱民强调,2017年是学校“十三五”的关键一年,学校将落实第十次党代会精神和举措,落实“十三五”规划,全面深化综合改革,推进“双一流”建设,进一步为广大女教职工发展和成长营造良好环境,创造必要条件。朱民希望,校妇委继续加强内涵建设,搭好服务平台,创新服务方式,提升新形势下服务广大女教职工的能力,各基层组织要进一步深入工作一线,多倾听女教职工的心声,多关心女教职工的实际困难,多了解女教职工的多元化需求,切实为女教职工解决实际困难,创造成长条件,提供发展支持。朱民希望,广大女教职工要持续发挥自身聪明才智,充分发扬自尊、自爱、自信、自立和自强的巾帼精神,将自身发展和学校发展联系起来,在自我价值的实现中,让人生更加出彩。(获奖个人和集体代表在会上受表彰)会上,上海市三八红旗集体纺织学院高技术纺织品系高晶老师,上海市教育系统三八红旗手陈勇航老师的博士生刘琼分别作交流发言。最后,与会教师还饶有兴致地现场体验了多肉植物的种植与养护。整个会场洋溢着欢乐祥和的气氛,大家在分享、交流与收获中共同欢度美好节日。附:东华大学庆祝三八国际劳动妇女节2016年度表彰名单1.上海市三八红旗手:王璐2
详细内容2017秋冬伦敦时装周刚落下帷幕不久。在本次时装周上,东华大学服装与艺术设计学院2014级毕业生支晨的服装设计作品登上了国际舞台,展现了中国青年的时尚服饰设计力量。该设计作品是一个全针织系列,设计者以针织面料为契机,通过控制针织肌理、颜色、厚度、质感、花纹,配合版型与设计,从而得到一个实穿又不流于俗套的系列。支晨(前排左三)在作品展示现场2014年毕业于东华大学服装与艺术设计学院,后赴英国伦敦时装设计学院留学深造。她设计的这套系列作品名为《PLAYCROUND》,先后入选2017英国伦敦硕士研究生毕业秀及2017秋冬伦敦时装周。据了解,这已经是我校学子设计作品第二次在伦敦时装周上进行展示,首次入选的是2014年伦敦时装周上由服装与艺术设计学院研究生谭雯设计的男装设计作品,此次入选的系女装设计作品。
详细内容近日,国家新材料产业发展专家咨询委员会成立大会在北京召开。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国务院副总理、国家新材料产业发展领导小组组长马凯出席会议并讲话。马凯指出,加快新材料产业发展,是党中央、国务院着眼建设制造强国、保障国家安全作出的重要战略部署。成立国家新材料产业发展专家咨询委员会,是提高决策科学化、民主化水平的一项重要制度安排。他希望各位专家勇担重任,创新进取,充分发挥自己的聪明才智,积极建言献策,为推动我国新材料产业快速健康发展提供智力支撑、作出更大贡献。国家新材料产业发展专家咨询委员会由48位著名专家组成,其中中国工程院原副院长干勇院士担任主任,中国工程院院士、我校俞建勇教授与中国科学院副院长张涛院士、北京航空航天大学校长徐惠彬院士、中国航天科技集团航天材料及工艺研究所副所长李仲平院士、北京科技大学原副校长谢建新院士等5人担任副主任。(马凯副总理为俞建勇院士颁发聘书)
详细内容3月1日,我校新学期学生工作会议在松江校区举行。会议认真学习了《东华大学2017年工作要点》和《中共东华大学委员会关于学习贯彻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精神的通知》,分析了我校学生工作面临的新形势和新任务,并就做好今年的学生工作进行动员和部署。校党委副书记刘淑慧出席会议并讲话。学生处、学生就业服务中心、校团委等部门负责同志,各学院总支副书记及全体专职辅导员参加了会议。刘淑慧代表学校党委对全体学工干部、辅导员的辛勤付出表示感谢。她指出,过去的一年,学生工作队伍朝气蓬勃、敦实笃行,在学生思想价值引领、学术精神培育、综合能力提升、服务管理凝聚、创业就业、基层组织建设等工作中取得了出色的工作业绩,为学校发展和人才培养做出了应有贡献。刘淑慧指出,贯彻落实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精神,要抓好教师和学生两个主体,抓住党建和思政教育两个核心。领导干部需要树立责任主体意识,在学校的改革创新中推进学生工作,不搞形式主义。全体辅导员要具有政治意识,大局意识,时刻与党中央保持一致。在工作中凝心聚力、真抓实干,以积极向上的精神面貌和责任担当精神投入本职工作。刘淑慧强调,学生工作要结合教育部和上海市有关德育工作开展的要求,重点是围绕“稳、进、责”三个字全面开展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稳”就是要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所提出的“四个坚持不懈”,确保学校和谐稳定,培育优良校风学风。作为学生工作一线的辅导员要加强安全稳定和政治稳定的意识,做好学生健康成长的引路人。“进”就是要稳步推进今年的各项工作重点,聚焦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将思想政治工作贯穿于教育教学的全过程,真正实现全员、全过程、全方位育人。扎实推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和中国优秀传统文化教育落小、落细、落实,以《锦绣中国》为重点探索“课程思政”教学改革创新。“责”就是要关心学生健康成长和思想动态,坚守学生工作稳定底线,在做好思想教育工
详细内容近日,上海市教育综合改革领导小组办公室发布2016年上海教育综合改革典型案例(沪教综〔2017〕1号),我校“构建‘三全程’育人模式培养高层次应用型创新人才”成功入选。本次典型案例评选由上海市教育综合改革总体部署,由上海市各区和各高校申报推荐、专家评审,并经相关决策程序,最终遴选出典型案例共计55个,其中高校深化综合改革典型案例23个、6所部属高校8个。我校深化综合改革涵盖六个方面,本次获批典型案例是属于“创新教育教学模式”,围绕模式创新,我校研究生教育以“全面提高应用型创新人才培养质量”为指导,坚持走内涵发展道路,以协同育人理念为引领,充分发挥行业特色高校办学优势,创新“三全程”特色人才培养模式,即行业专家全程参与应用型人才培养的改革设计,应用型人才培养全程融入企业项目,校内外导师全程参与应用型人才培养,成效显著,具有典型性。经过几年的建设和努力,学校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初见成效,围绕应用型创新人才培养荣获“中国学位与研究生教育学会研究生教育成果奖”2项。丰富了校企协同教育资源,构建了国家级、上海市级、校级和院级四级产学研联合培养实践基地。学校共建成各级基地232个,其中,上海纺织(集团)有限公司联合培养基地荣获“全国示范性工程专业学位研究生联合培养基地”、上海市级基地12个(含示范基地4个),所有基地分布在全国十余个省市。形成了一批高质量校企共建研究生在线课程和案例课程,实践教学资源有效提高。师资队伍结构明显改善,聘请企业导师达到741人,具有实践经验的导师、校外兼职导师的比例均翻番,特别是青年教师到企业学习人数增加了四倍。全日制专业学位研究生实习实践率逐年提升、实践效果不断加强。如2016年,全校全日制专业学位研究生参加实习实践6个月及以上时间的比例达到99.4%。2014-2016年,全国工程教指委开展评选“工程硕士实习实践优秀成果获得者”,学校累计有4人获评,是上海市
详细内容Contact Us
67792129
67792127
67792126
6779285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