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26日下午,教育部召开直属系统传达学习党的十九大精神视频会议,教育部党组书记、部长陈宝生主持会议并讲话,就学习宣传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作动员部署。我校在松江校区图文信息中心第一会议室设立分会场,学校领导和学校中层正职进行了集中收看。(视频会议现场)陈宝生在讲话中介绍了十九大盛况,系统全面地传达了党的十九大精神,并就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作出重要部署。会议要求,全国教育系统要按照党中央部署和教育部统一安排,把学习宣传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作为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的首要政治任务,要深入学习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从教育工作实际出发,学起来、教起来、传起来、研起来、干起来、实起来,以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精神的切实成效,回应人民群众对教育的需求和期望。视频会议结束后,校党委书记朱民就学校学习宣传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相关工作进行动员和部署。朱民指出,学校党委高度重视学习宣传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提前制定整体方案,谋划安排各项工作。党的十九大召开期间,校党委、各基层党组织及广大师生通过多种方式收听收看党的十九大盛况,并开展了形式多样、内容丰富的学习宣传活动。25日,十九届一中全会结束后,校党委立即召开常委学习会,深入研讨学校学习宣传贯彻落实十九大精神相关工作。今天的会议中,陈宝生部长作为十九大代表传达十九大的主要精神,并从“学”“教”“传”“研”“干”“实”等六方面对教育系统学习宣传贯彻十九大精神提出了明确要求,学校各部门各单位都要迅速行动起来,把学习宣传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作为首要政治任务抓紧抓实抓好。(朱民书记作动员部署讲话)朱民指出,党的十九大是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决胜阶段、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的关键时期召开的一次举世瞩目的大会,是在新的历史起点上开启党和国家事业新征程的大会,将在党的历史上、中国社会的发展进程和人类发展史上留下浓重的一笔。认真学习宣传贯彻十九大精神是当前和今
详细内容10月19日,纺织学院举行科普开放日活动,本次活动由纺织学院实验中心和纺织面料技术教育部重点实验室承办,邀请来自东华附校的约60名中小学生前来参加。此次活动分为参观、体验和座谈交流等多个板块。同学们参观了纺织科普区、纺纱区、纺织品检测区、优秀服装及布艺设计展示、生物医用纺织产品展示等区域,还亲身体验了织造过程。每个环节都配备了志愿者给学生们讲解演示,从什么是纺织、如何纺纱织布,到如何检测纺织品性能,到纺织品设计的多样化展示,以及纺织是怎样在生物医用领域得到很好的应用,涉及纺织领域的多方面。当谈起纺织品不仅可以满足我们的衣食住行,也可以在医学中应用,甚至可以做成医用缝合线、人造血管等医用材料时,学生们表现出了惊叹。志愿者还特别准备了多种织造小样机,带领学生们用彩色的纱线亲手体验织布的奥妙和乐趣,学生们表现出了极大的兴趣,这个过程也在潜移默化中让学生中领悟了纺织的涵义。活动最后,双方师生进行座谈交流,同学们分享了在活动中学到的新知识和感受,纷纷表示大开眼界、受益匪浅。本次开放日活动,利用了我校优质的办学资源服务社会,用通俗易懂的方式吸引中小学生学习纺织知识,直观地欣赏优秀纺织设计产品,了解纺织科技和文化发展,及其在现代高科技领域的应用。使他们感受到科学的精神和魅力,加深了他们对纺织的认识,激发对纺织科技和文化的热爱。同时科普开放对于高校的教师和学生也是一项全新的挑战,可以激励学生创新创业,让科技更好服务生活。未来纺织学院将持续开展科普开放活动,服务社会,培养创新人才,提高全民科学素质水平。(东华附校师生在实验室门口合影)(王富军老师致欢迎辞并介绍开放日活动)(参观纺织检测平台)(参观纺纱设备)(东华附校学生体验织造过程)(师生座谈交流)
详细内容10月23日,来自全球31个国家和地区112所服装设计高校设计师,齐聚美国旧金山2017年美国艺术时尚基金会大赛(Art’sofFashionCompetition2017)现场。东华大学新锐设计师、服装与艺术设计学院学生李嘉宝设计作品贝特莱姆(Bethlem)摘取大赛梅森·勒梅尔巴黎(Maisonlemarie-pairs)组别金奖,并获得去香奈儿(Chanel)品牌旗下巴黎羽饰工坊(MaisonLemarie)为期四周的工作实习机会。进入此次大赛决赛的还有服装与艺术设计学院羊梦童、黄豫张蓉同学。(李嘉宝设计作品《贝特莱姆(Bethlem)》,指导教师:服装与艺术设计学院周洪雷)(羊梦童设计作品《黑洞(BlackHole)》,指导教师:服装与艺术设计学院周洪雷)李嘉宝设计作品《贝特莱姆(Bethlem)》灵感源自中世纪臭名昭著的疯人院,那里的病人供人娱乐,设计师认为,理智和疯癫并不泾渭分明,有时疯人与常人其实放错了地方。这一系列设计有意模糊了疯人与疯人院游客的界线,利用水泥和绸缎、干花和输液袋等跨界材料进行创新应用,将暗示性的细节元素分布在衣服的各个角落,表达不同的情绪与病症,力求表达病态美学。“从拿到大赛主题,到寻找灵感,再到自我主题的深入研究跟创作,是一个很有意思的过程,”李嘉宝发现了新的面料再造的可能性,也引发了她对面料再造方面的浓厚兴趣。李嘉宝感谢学校和学院给予的学习平台,“导师周洪雷老师的设计引导,给了我很多帮助,更让我有了新的进步,”李嘉宝表示会好好珍惜巴黎羽饰工坊实习的机会。自从服装与艺术设计学院开展新锐设计师培优计划以来,迄今已有3位新锐设计师获得该大赛的3个冠军。周洪雷副教授领衔创意服装设计教学团队,经过10余年的创意服装设计教学研究改革,在国际服装设计大赛中取得一系列教学实践成果,折射出学校培养具有国际视野的服装设计创新人才新思路。
详细内容10月25日,十九届一中全会选举产生的新一届中央领导集体与中外记者见面会后,校党委立即召开常委学习会,学习党的十九大精神,研讨深入学习贯彻落实十九大精神相关工作。校党委书记朱民在会上表示,党的十九大的胜利召开是举世瞩目的,将在我们党的历史上、中国社会的发展进程和人类发展史上留下浓重一笔。我们坚决拥护新一届中央领导集体,紧密团结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周围,自觉在思想上政治上行动上同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对新一届中央领导带领全党全国各族人民为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夺取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实现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充满信心。习近平总书记代表新一届中央集体的讲话,充分展现了我们党的初心和使命意识,我们要深入学习宣传十九大精神,深刻领会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并在各项工作中全面准确地贯彻落实。学校党委要履行好管党治党、办学治校的主体责任,坚定不移地深化全面从严治党,把正确政治方向和价值导向贯穿到学校办学育人的全过程。要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指导学校全面深化综合改革、积极推进“双一流”建设全过程,将学习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精神与落实学校第十次党代会和十三五规划明确的任务举措有效结合起来,解放思想、改革创新、锐意进取、攻坚克难、真抓实干,着力解决好体制机制和人才队伍方面影响学校可持续发展的瓶颈问题,不断提升学校核心竞争力和整体实力,全面提高人才培养能力,不断提高人才培养质量,为教育强国和科技强国建设作出新的更大贡献。与会的其他同志在会上分别就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结合各自工作谈了体会和认识。会议认为,要将深入学习贯彻落实十九大精神作为当前和今后一段时期的首要政治任务,按照上级有关要求,抓紧制定学习宣传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精神实施方案,组织广大师生认真学习领会、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精神。要深入学习习近平新
详细内容最近,国际权威综述Acc.Chem.Res.(2017,50(10),2529–2538)期刊上发表了东华大学材料学院胡俊青课题组标题为“用于癌症诊疗的NIR响应光热半导体纳米材料的设计合成和功能化”(DesignandFunctionalizationoftheNIR-ResponsivePhotothermalSemiconductorNanomaterialsforCancerTheranostics)的论文,该论文第一作者为材料学院博士黄小娟,通讯作者为材料学院胡俊青教授和邹儒佳副教授。这是首篇以东华大学为第一单位在该杂志发表的文章。论文链接:http://pubs.acs.org/doi/10.1021/acs.accounts.7b00294图1.该科研团队在NIR响应光热半导体纳米材料中的进展尽管医疗技术发展迅速,但癌症仍然是人类生存的巨大威胁。光热治疗(PTT)是一种用于癌症治疗的微创方法,选择性好、不损害正常细胞。近来,由于近红外区域(NIR)的吸光度强,光热转换效率高,因此铜硫族化物半导体成为极具前景的光热剂。然而有效PTT的最小激光功率强度仍然显著高于人类皮肤暴露的保守极限。提高光热转换效率和降低激光功率密度已成为PTT发展的方向。此外,为了提高治疗效果,可以将光热剂与造影剂或者抗肿瘤药物、光敏剂和放射增敏剂整合来制备许多多功能纳米体系,从而获得诊断治疗一体化和联合治疗的协同效应。近年来,胡俊青教授课题组在一研究领域做了多项开拓性的研究工作(如图1),收到该领域同行的广泛关注。他们开发了一系列硫属化物最为光热材料,使所用激光功率控制在安全范围内;研究了多种氧化物的光热性能,将他们扩展到光热应用领域;并设计合成了多功能的纳米复合材料和三元化合物纳米晶,应用于肿瘤的诊断治疗和多模式治疗(如图2所示)。在国际知名期刊发表了大量文章,包括Adv.Mater.3
详细内容2017年10月25日,党的十九大闭幕第二天。我校老教授协会及时组织各学院老教授咨询组长学习党的十九大精神,交流咨询工作经验,研讨如何在十九大精神的指引下,开创咨询工作新局面。东华大学老教协理事长王以刚同志出席会议并讲话。东华大学老教协副理事长贺善侃同志主持会议。通过学习十九大精神,大家一致认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已经进入新时代,咨询工作必须适应新时代的新要求,自觉地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武装自己并用以贯彻到咨询工作实际中去,上新时代咨询工作新水平。大家学习了十九大报告的有关内容,首先提高了对咨询工作重要意义的认识。认为,要从“牢牢掌握意识形态工作领导权”的高度认识咨询工作,为“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大众化,建设具有强大凝聚力和引领力的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出一份力量;要从“青年兴则国家兴,青年强则国家强”的高度认识做好青年学生思想工作,提高青年学生文化自信,“更好构筑中国精神、中国价值、中国力量”,为青年学生提供精神指引。其次,大家从十九大报告中汲取精神力量,更加明确了拓展咨询工作内容的方向。认为,其一,要进一步做好“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工作。“要以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为着眼点,强化教育引导、实践养成、制度保障”,“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社会发展各方面,转化为人们的情感认同和行为习惯”。其二,要进一步“加强思想道德建设”工作。加强和改进思想政治工作,“推进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个人品德建设,激励人们向上向善、孝老爱亲,忠于祖国、忠于人民”。其三,要加强阵地意识,“加强互联网内容建设,建立网络综合治理体系,营造清朗的网络空间”,拓展网上咨询工作的空间。听了大家的学习体会和工作交流后,东华大学老教协理事长王以刚同志说,十九大对咨询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大家要以更高的责任感、使命感和奉献精神,努力学习,增强主动性,尽力而为,在咨询工作上
详细内容10月24日,法国驻上海总领事馆教育领事夏睿思、文化领事费保罗等一行到访我校,副校长刘春红,上海环东华时尚创意中心主任韩哲宇,国际合作处副处长赵明炜等参与了此次会见。刘春红副校长对夏睿思、费保罗等一行表示热烈欢迎,并简单介绍了我校在国际交流与时尚科创领域的工作成果,希望今后能加强与法国教育、时尚、文化等方面的交流合作,促进双方共同发展。随后,韩哲宇主任介绍了我校近年来在国际时尚创意高地建设中的规划布局、发展思路和取得的成绩,及上海时尚之都促进中心在推进时尚创意产业发展过程中所做出的成效等。夏睿思、费保罗领事分别从教育及文化交流等方面介绍了明年春季推出的第一届“中法时尚之约”活动及推进情况。他们表示,上海有着中国时尚设计方面最成熟的平台,而东华大学在时尚教育领域有着良好的传统和丰富的合作资源,希望通过这次与东华大学及上海时尚之都促进中心的合作,更进一步地扩大双方合作交流的领域和维度。双方在会谈中就今后的合作及时尚创意领域的人才培养、文化交流、产业推动等问题进行了充分的探讨,希望由此探索并建立中法两国在时尚创意产业合作的新模式,搭建教育、文化、经济等领域交流合作的平台,加深双方的互动并促进相关产业的发展。
详细内容马克思主义学院着眼于发挥课堂主渠道作用,及时将学习十九大精神成果融入课堂教学,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最新成果及时传递给广大青年学子,做到教师备课全思考、学生学习全覆盖,提升思政课教学质量。10月18日上午,马克思主义全面组织党员、教师集体观看十九大开幕式,及时全面领会十九大的最新精神。(学院师生党员集体观看十九大开幕式)10月24日下午,十九大闭幕当天,学院先后组织了“全面推进十九大精神进讲稿、进课堂、进头脑,着力提升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质量”的教师集体备课会和“十九大精神进课堂学生座谈会”。教师备课会以教研室为单位组织,要求教师对十九大精神认真反复研读、吃准吃透重要精神,并立足知识点将十九大精神进课堂落在实处。通过开展学生座谈会,及时了解教育对象对十九大的学习和认知情况,以及学生的教育需求,有针对性地将十九大精神融入课堂教学。(教师座谈会现场)(学生座谈会现场)此外,马克思主义学院王治东教授、钱文华教授、李一翔教授等三位上海市思想政治理论课分教指委成员积极参加上海市教委组织的集体备课会,就所在课程如何落实十九大精神,推进课程建设建言献策。据介绍,下一步学院将在松江大学城高校思政课协同平台上,充分发挥校际联合的资源优势,推进十九大精神“三进”工作研究与讨论。并将联合马克思主义学院作为上海市示范马院帮扶共建的三所高校上海戏剧学院、上海工艺美术职业学院、上海电影艺术职业学院组织“十九大精神进课堂进讲稿、进课堂、进头脑”为主题的教学比赛。
详细内容10月21日,中共中央编译局马克思主义理论与当代实践研究基地在我校揭牌成立。我校党委书记朱民,中共中央编译局副局长季正聚,上海市委宣传部副部长燕爽,我校党委副书记刘淑慧、副校长邱高,中共中央编译局办公厅副主任胡长栓、中共中央编译局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部副主任林进平等领导和复旦、南大等单位的马克思主义理论知名专家学者及嘉宾出席揭牌仪式。揭牌仪式由刘淑慧主持。朱民在揭牌仪式上致辞。他指出,党的十九大报告对新时期马克思主义研究提出了新要求。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做出了我国已经进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的科学判断。中国共产党始终保持与时俱进的理论品格,在新形势下,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既要继承更要创新。希望中共中央编译局马克思主义理论与当代实践研究基地能够深入学习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以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大众化为基本宗旨,以促进哲学社会科学大发展大繁荣为主要目标,以深入研究马克思主义与当代实践为着力方向,以智库建设为主要朝向,以平等互利、协作双赢、共同发展为基本原则,通过中共中央编译局优势资源的注入,使研究基地真正成为东华大学与中共中央编译局开展学术交流和人才培养的合作平台,以及在马克思主义理论与当代社会实践研究领域协同创新、共谋发展的开放式有效载体,为加快构建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作出积极贡献,为总书记在十九大报告中要求的“二十一世纪,中国的马克思主义一定能够展现出更强大、更有说服力的真理力量”作出应有的贡献。(我校党委书记朱民致辞)燕爽代表中共上海市委宣传部、上海市社联,对马克思主义理论与当代实践研究基地的成立表示热烈祝贺。他充分肯定了东华大学在贯彻落实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精神及中央关于繁荣发展哲学社会科学战略部署,推进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发展方面作出的努力及取得的成绩,学校马克思主义学院进入了上海市示范马院建设行列。他指出,“恰逢十
详细内容近日,我校2017年教工入党积极分子培训班8名学员和第72期学生入党积极分子培训班332名学员完成学业顺利结业。为深入贯彻落实中央关于全面从严治党的要求和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精神,在学校党委的指导与关心下,校党校协同各二级单位党校于本学期举办了2017年教工入党积极分子培训班和学生入党积极分子培训班,积极做好一线教师骨干及优秀学生骨干的教育培训工作,帮助他们了解党史、坚定信念,在思想上和行动上向党组织靠拢。教工入党积极分子培训班紧紧围绕党章要求,以学习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和党的基本知识为主要内容,通过专家辅导报告,加强党史、党性教育,引导和帮助教工入党积极分子深入学习党的基本理论和知识,坚定理想信念,提升党性修养;通过校史教育和校领导专题辅导报告,培养教工入党积极分子爱岗敬业、积极向上、开拓创新、追求卓越的精神品质,为学校深化改革和内涵发展贡献力量;通过现场教学,回顾历史足迹,学习先辈们崇高的品德和求真务实的精神;同时,结合学员实际和特点,因地制宜开展了学员论坛,促进了学员间的学习交流。学生入党积极分子培训班按照“控制总量、优化结构、提高质量、发挥作用”的总要求,以党史、党章、形势政策为基本学习内容,坚持校院两级党校“统分”结合、以学院党校为主的办学模式,坚持理论学习和实践活动相结合,坚持线上与线下教育互动相结合。各学院按照校党校的安排,结合自身实际,积极搭建特色平台,发挥学员主体作用,增强育人实效。通过采取集中讲座辅导、观看影片、主题讨论、志愿服务、实践教学、汇报展示等多种学习教育形式,通过集中教育与个人自学相结合,充分发挥学员的主观能动性,帮助入党积极分子加深对党的认识,积极引导入党积极分子把所学的知识内化于心,外化于行,为入党特别是思想入党创造条件。据悉,接下来学校各级党校都将以学习贯彻十九大精神为重点,结合学校《进一步加强和改进二级单位党委发展党员工作通知》和《
详细内容每年十月的第三个周六,是我校传统的校友返校日。10月21日,我校毕业的130多个班级、2800余名海内外校友从五湖四海齐聚延安路校区,共同庆祝母校66岁生日。上午十时,第三教学楼二楼报告厅内校友济济一堂,东华大学庆祝建校66周年纪念大会在此隆重举行。副校长兼校友会执行会长刘春红、中国纺织联合会党委副书记陈伟康、华联发展集团董事长董炳根、香港益利达投资企业公司董事长兼东华大学校董吴林等校友以及各学院主要党政领导共同出席了纪念大会。大会由发展联络处处长兼校友会秘书长瞿斌主持.纪念大会现场会上,刘春红副校长代表学校致辞,并从学科建设、师资队伍建设、人才培养、科学研究、国际交流和社会声誉等方面向校友介绍了学校近年来的发展情况,让在座久别母校的校友对学校有了全新的了解。副校长刘春红致辞纺织学院院长陈南梁教授应邀作为教师代表在大会上发言。作为“天宫一号”、“天宫二号”和首批货运飞船上天“翅膀”的编织人,陈南梁教授的出现自然吸引了更多校友的眼球,“我的东华梦,我的航天梦”、“纺织科学与工程一流学科建设规划”等热点话题,让在座的东华人感到无比的自豪。教师代表陈南梁教授发言时值纺机74级校友毕业四十周年,华联发展集团董事长董炳根作为校友代表在大会上发言。董炳根倡议所有的校友要关爱母校、关心和支持母校教育事业的发展,找点时间、留点空间,常回家看看。校友代表董炳根发言另外,管理学院营销14级班长刘静静同学作为在校生代表在大会上进行了发言,向所有的校友送上了美好的祝福。大会同时还举行了东华大学体育发展专项基金捐赠仪式,南通铁人董事长黄承斌校友向母校捐赠了价值150万元健身器材用于支持母校健身中心建设;上海三杰体育赛事管理有限公司黄洪亮校友捐资10万元支持母校体育教育事业的发展。作为校庆系列活动,东华大学理学院校友会和校友产业金融协会也在当天下午揭牌成立,这标志着我校二级校友会组织的数量已突破90大
详细内容“六十年砥砺,东华人才辈出;一甲子前行,足球既往开来”,经过前期启动会、多场座谈会、东华大学足球60周年画册的编写和宣传视频的制作,10月21日值此学校建校66周年华诞之际,东华大学足球60周年庆典活动在延安路校区成功举办。上海市大学生体育协会、中学生体育协会名誉主席薛明扬,上海市教育委员会副主任倪闽景,中国大学生体育协会足球工作部副主任赵俊杰,上海市足球协会主席朱广沪,中国大学体育协会足球分会秘书长游松辉,东华大学党委副书记、纪委书记金海燕,东华大学副校长刘春红,兄弟院校的体育部主任,社会各界关心足球人士和媒体代表,东华大学历届分管体育工作的校领导和历届体育部主任、足球教练员和校友们出席了庆祝活动。亚洲大学生体育联合会主席、中国大学生体育协会专职副主席薛彦青,前中国男子足球国家队主教练徐根宝,前中国女子足球国家队主教练马良行分别发来贺信、贺词。活动当天举办了足球嘉年华和庆祝仪式,以及东华大学超级组女足和东华大学校友元老队的足球友谊赛、东体上海明星足球队和东华大学校友明星队足球友谊赛。东华大学党委副书记、纪委书记金海燕代表学校致欢迎词,东华大学校友代表江苏铁人集团董事长黄承斌代表校友发言感谢母校的培养并表态支持学校体育和足球工作的开展,东华大学足球教练员马杰代表东华全体足球教练员发言,上海市足球协会主席朱广沪、上海市大学生体育协会名誉会长薛明扬先生、中国大学生体育协会校园足球工作部副主任赵俊杰先生也先后致辞,他们都对东华足球的发展给予了充分肯定,并为东华足球的明天许下了美好期望:希望东华足球能够在已获得耀人成绩的基础上,不忘初心,努力前行,再创辉煌,为中国足球事业做出贡献。东华大学副校长刘春红与上海市教委体委艺科处处长丁力为东华大学体育发展专项基金揭牌,庆典活动由体育部主任朱江华主持。东华足球声名远扬,早已成为东华大学最亮丽的名片之一,为学校赢得过无数荣誉,并极大提升了东华
详细内容在庆祝东华大学建校66周年的喜庆日子里,10月21日下午,理学院五十位校友齐聚一堂,在延安路校区第一会议室隆重召开东华大学理学院校友会成立大会暨第一次会员代表大会。这是我校第五个院级校友会。我校副校长、校友会执行会长刘春红与理学院校友会首任会长、86级物理专业研究生、东华大学副校长邱高,副会长季晓梅、朱峰、薛大威共同为理学院校友会揭牌。仪式由学生处副处长、理学院党委副书记宋珺主持。刘春红副校长代表学校向理学院各位校友表示衷心感谢,她说校友会是校友永远的家,校友是学校的宝贵资源,希望理学院校友会能为校友做好服务工作,为我校校友工作留下重要一笔。邱高副校长作为会长,介绍了学校近十几年的发展历程,并提出了未来工作想法,即要广泛联络校友、听取校友意见与建议、了解行业需求、利用校友资源做好人才培养,将校友工作常态化。理学院院长助理杨馥介绍了校友会筹备过程。物理专业85级研究生、理学院党委书记张菁代表学院热烈欢迎各位校友的到来,并主持与会代表审议通过了校友会机构成员名单与校友会章程。教师代表和学生代表先后发言。自由发言环节,校友们踊跃发言,气氛热烈,意犹未尽。副会长季晓梅在讲话中感恩母校教会了她学习的方法,让她受益终身。副会长朱峰感谢校友会给他提供了一个回归母校怀抱的机会。副会长薛大威表示要和母校加强产学研合作。校友们先后表达了对校友会未来发展的建议,并表示非常愿意通过校友会这个平台对理学院学子在社会实践、实习、就业、职业规划等方面贡献自己的光和热。整个成立大会持续了三个小时,最后在会长邱高的总结发言中圆满结束。理学院校友会的成立是学院的一件大喜事,也为学院的发展注入了新动力。未来,校友会将把校友们的意见和建议落实到今后学院实际工作中去,让理学院校友会保持持久热度。
详细内容10月22日,第六届中国公共关系策划创业大赛总决赛在厦门大学落幕,该大赛由中国国际公关协会主办,是国内公关领域举办的最大规模专业赛事。本届大赛以“创意、创新、创业——未来公关的想象”为主题。凭借扎实的专业功底,经9个月智慧凝聚,我校人文学院公共关系专业共有5组队伍从全国近千份作品中脱颖而出,跻身总决赛。在传播系系主任叶长海以及杭丽滨、于嵩昕、丁霞萍等教师的精心指导下,最终,5组队伍全部获得全国一等奖,其中,公关14级尉哲鹏等同学的“京东菌——让扶贫鲜声夺人”方案夺得银奖,公关15级姜宜君等同学的“醇蜜轻活力”方案获得铜奖,全面展现了我校公关专业的办学成果。(我校学子在总决赛颁奖现场)我校公关专业创办于2001年,是华东地区首家、国内首批公关本科专业。人才培养目标聚焦于从事组织机构形象塑造、公众关系协调与信息传播事务的调查、策划、执行和评估等管理工作的复合型人才。办学17年来,为国内公关与企业传播领域培育了一批批优秀学生。如今,“东华公关”已成为国内公关本科教育的重要平台。获奖名单银奖/一等奖:《京东菌,让扶贫鲜声夺人》尉哲鹏、王予凡、方梦琦、林宇涵(指导教师:叶长海)铜奖/一等奖:《唇蜜轻活力》姜宜君、陈冬婷、罗琳、麦晴尧(指导教师:杭丽滨)一等奖:《共同的责任、共享的美丽》张燕、韩梦琦、冯雨静、吕诗怡(指导教师:叶长海)一等奖:《保险主“益”之保险中的“一元”》矫倩、陈知菲、董梦池、吴雨桐、刘益华(指导教师:叶长海)一等奖:《耕耘无限想象》李娜、祝愿、邱晓瑜、王超、郭佳林(指导教师:叶长海)
详细内容Contact Us
67792129
67792127
67792126
6779285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