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风送爽,丹桂飘香,9月18日下午,长宁区召开2024年下半年新兵入伍欢送大会。长宁区委常委、区征兵办主任兼区人民武装部部长王立松、副区长陈颖、东华大学武装部部长秦泽峰等出席大会,共同见证青年学子向军旅生涯的华丽转身,欢送我校2024年下半年新兵入伍。王立松深情寄语新兵们:让每一滴汗水都闪耀在保家卫国的征途上,为家乡争光,为军旗增辉。会上,秦泽峰作为会上教师代表发言。他以个人成长经历为引,和大家分享了随军迁徙的难忘岁月,他为即将踏上征程的新兵们加油鼓劲,勉励新兵们不忘初心,勇于磨砺,以优良的作风和团结的力量,在军营这个大熔炉中锻造出更加坚韧的自己,用实际行动书写报国华章,为学校争光,为祖国添彩。会后,秦泽峰与新兵们进行了交流,为他们颁发了“东华大学优秀学生”与“东华大学优秀共青团员”的荣誉证书。“这是一份光荣而崇高的使命,值得付出全部。”我校新兵努尔夏提说,他表示要加倍珍惜这次机会,努力成长为一名优秀的新时代军人,为国家和人民贡献力量。时代战鼓已敲响,东华大学新兵斗志扬,他们迫不及待踏征程,让青春之花在党和人民最需要的地方绽放出最耀眼的光彩。
详细内容《C位是怎样炼成的》是新华社首部卫星特色政论片。这部时长38分钟的视频,带领观众从数百公里外的太空展开红色追寻:从上海、嘉兴到江西瑞金;从贵州遵义到陕西延安;从河北西柏坡到首都北京,卫星云图发现将这些地点连成曲线,在中国大地上写下一个大大的“C”字,构成了中国共产党伟大建党精神红色文化“C位”分布图。这个分布图描绘了中国共产党从小到大、由弱到强的历史答卷,也启示学院师生重走红色足迹、解锁百年大党成功密码。正源于此,旭日工商管理学院师生五年以来持续聚焦理论普及宣讲类社会实践,着力构建红色文化“C位”思政实践课堂:从红色文化“C位”分布图找寻传承红色基因的社会实践“C路”,挖掘红色文化赋能的“C位”课堂。重走红色足迹,解锁百年大党成功的“C位”密码自2020年以来,学院开始尝试“学、思、行、讲”一体式思政实践课程建设,并逐步发展成为红色文化主题社会实践必修课。学生们在学中讲、在讲中学,以红色文化研学为抓手向外辐射,通过组建实践团先后前往上海、嘉兴、瑞金、遵义等地开展“红色文化+”系列主题实践,致力于打造一批移动的红色文化课程。于此同时,挖掘其与周边特色产业的联动效应。今年,学院组织继续组织
详细内容9月18日,东华大学老年大学教学咨询委员会第一次会议在退管会会议室召开,王以刚、张家钰、刘晓刚、方建安、宋红、严宏等委员与会。学校赵震副校长、老年大学校长邱高出席会议,退管办主任、老年大学副校长邱登梅主持会议。 赵震在致辞中指出,东华老年大学在长期的办学过程中,形成了鲜明的特色,积淀了很好的办学基础,广泛惠及了我校退休教职工和社会乐龄人士,是“上海市示范性老年大学”“全国高校示范老年大学”,为东华大学赢得了很好的社会声誉。面对新时代新要求,老年大学的发展面临机遇和挑战,希望委员们发挥经验优势、专业优势和资源优势,为老年大学的发展出谋划策,促进老年大学办学水平更上层楼。 会上,老年大学常务副校长吴一知报告了办学进展,退管办主任邱登梅汇报了办学思考。会前,学校退休党委书记吴小军还现场介绍了上海教委“提质扩容”改造项目。 委员们在听取报告后,结合观摩东华老年大学25周年教学成果等心得,充分肯定了东华老年大学的办学成果,就办学定位、办学模式、办学特色等展开了充分讨论,并对如何优化课程设计、吸引优质师资、丰富教学模式、加强教学管理、创新办学机制、拓展办学资源等工作积极建言献策。 邱高作总结发言
详细内容9月14日,福建省南平市市长林建一行来校交流。党委书记刘承功、校长俞建勇分别会见了林建一行,副校长赵震出席。南平市政府秘书长林忠民、南平市建阳区区长王冲、闽瑞新合纤(南平)有限公司董事长陈兴华,以及我校党委办公室、校长办公室、机关党委、科学技术研究院等部门相关负责人参加会见。(刘承功会见林建一行)刘承功对林建一行表示欢迎,并介绍了学校发展情况。他希望双方持续加强沟通,积极对接国家重大战略和产业发展需求,在科技创新、拔尖人才培养等方面深化合作,多方参与共同探索创新平台模式,促进更多科技成果转化为现实生产力,为建设教育强国贡献力量。(俞建勇会见林建一行)俞建勇表示,学校历来重视校地合作,前期与福建省已经建立了紧密的合作关系,取得了扎实成效。希望今后进一步加强与南平市的校地合作,瞄准科技和产业发展制高点,充分发挥学科专业优势,不断拓展合作领域空间,深化产学研融通创新,为助力地方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作出更大贡献。林建介绍了近年来南平市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情况。他表示,东华大学科研实力雄厚,双方合作前景广阔。希望在良好合作的基础上,进一步拓宽合作领域内容,创新合作模式,搭建政产学多方联合研究平台,培
详细内容9月16日-24日,“新瓷New China—中国当代艺术陶瓷特展”在法国巴黎中国文化中心展出。特展由巴黎中国文化中心、上海市中国陶瓷艺术家协会主办,汇集了60件当代陶瓷艺术珍品,生动展现了中国陶瓷艺术的独特语言与视觉魅力,向中法建交60周年献礼。我校服装与艺术设计学院环境设计系赵强教授作品《水色系列》入选特展,并应邀作为学术专家主持“2024新瓷NEW CHINA艺术论坛”。新瓷特展——以“60件作品”致敬“60年建交” 今年是中法建交60周年和中法文化旅游年。陶瓷,是中国的文化名片,它不仅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人类文明历程中的一大杰作。作为中国古代陶瓷的延续,中国近现代艺术陶瓷(新瓷)不仅展现着传统文化的深厚积淀,更成为解读当代中国文化创新发展最重要的艺术载体之一。此次“新瓷NEW CHINA”中国当代艺术陶瓷特展汇集来自12个国家艺术家的60件陶瓷作品,各具特色的创作在展现瓷言绘语的同时,致敬中法建交的60年。我校赵强教授作品《水色系列》,采用传统青花分水的技法,应用打散重构的创作方式将日常生活所看到的景象进行重组再现,对自然界的认知进行归纳组合,形成全新的视觉呈现
详细内容当地时间9月15日晚,在法国里昂第47届世界技能大赛闭幕式上,上海作为2026年第48届世界技能大赛的举办地,接过世界技能大赛会旗。大赛闭幕式上“上海时段”,独具“东华范儿”的“纸”制服饰设计和演绎格外夺人眼球,“圈粉”了全场观众和各国人民。纸,轻盈如羽,却承载着千年文明的厚重与细腻,是东西方文明交流的重要符号。如何在服饰设计中最大限度展示中国元素、上海韵味和技能青年的风采?这次东华大学的师生以纸作为载体,通过服饰语言这一设计表达,精心融汇传统之精髓与现代之风华,巧妙交织东方深邃韵味与西方优雅格调。东华大学服装与艺术设计学院张祖芳教授告诉记者,没有一种材料比纸更适合这次表演服饰的制作了,最终我们在近百个设计方案中确定了20套纸系列、10套向未来系列的服饰,将它们从上海带到了里昂。值得一提的是,参演服饰的制作中,“针线”和“胶水”不是主力,设计制作团队在服饰的大造型制作中,巧妙融入了古老而精湛的榫卯工艺结构进行链接和造型。作品中既有白玉兰的高洁、柔美与鸢尾花的纯洁、友谊,也有东方建筑的精致、和谐与西方建筑的宏伟、神圣,也有蝶舞翩跹与龙腾盛世,每一处细节都透露出对传统文化与时尚美学的完美融
详细内容9月14日,我校召开校企科研合作平台工作交流会议。校党委常委、副校长赵震出席并讲话,科学技术研究院、上海东华镜月资产经营有限公司、东华大学科技园、二级单位负责人,平台项目负责人参加会议,会议由科学技术研究院院长丁彬主持。赵震代表学校对支持平台项目建设的管理部门、二级单位、项目负责人表示感谢,介绍了目前学校科研工作发展趋势,肯定平台类项目近几年取得的成绩,同时指出平台项目工作中存在的问题与不足,他勉励大家以此次经验交流会为契机,进一步加强校企合作,深化产教融合,产出更多高质量合计成果,服务地方社会发展。产学研合作处处长刘亚男介绍了学校横向科研工作现状、校企科研合作平台建设情况,解读了学校关于平台项目合作相关政策,鼓励老师们从所属学科、自身科研工作实际情况出发,积极开展交叉研究,走出一条符合自身特色的产学研合作道路。会上,来自纺织科创中心、材料学院、纺织学院、人工智能研究院的平台负责人代表,介绍了平台建设工作经验和心得,与会人员进行了热烈讨论。交流会现场
详细内容近日,为进一步落实2024中非合作论坛峰会的数字教育倡议,深化中非高校在数字教育领域的合作,东华大学与肯尼亚来华参加此次中非合作论坛的代表成功开展了一系列交流和调研活动。肯尼亚开放大学副校长Prof Caroline Omulando、肯尼亚开放大学理事会成员及项目总监Prof Josphat Igadwa Mwasiagi以及肯尼亚莫伊大学开放与远程教育学院院长Prof Masibo Lumala首先到访东华大学,与我校副校长陈革及相关部门负责人就中非数字教育区域合作中心事宜进行了深入探讨,为“中心”落地肯尼亚奠定了坚实基础。(陈革会见肯尼亚代表)随后,代表团一行前往上海松江正泰启迪智电港,受到正泰国际西亚非东南非区总经理单盼及相关部门负责人的热情接待。正泰集团子公司——正泰仪表,为肯尼亚智慧城市建设提供了强有力的产品和服务支持,通过智能化和数字化技术显著提升了城市能源管理的效率。此次的参观和交流,不仅加深了双方的了解,更有助于肯尼亚莫伊大学及开放大学智慧校园建设。(肯尼亚代表团参观正泰企业)代表团随后访问上海开放大学,并参观了该校的智慧教室。参观结束后,肯方嘉宾与上海开放大学副校长
详细内容9月14日,中石油(上海)新材料有限公司副院长郭宏利一行来校调研交流,校党委常委、副校长赵震出席活动。上海联合产权交易所负责人,科研院、研究生院、上海东华镜月资产经营有限公司、东华大学科技园、卓越工程师学院等部门负责人,校内相关教师代表参会。会议由产学研合作处处长刘亚男主持。赵震代表学校对中石油(上海)新材料研究院有限公司及上海联合产权交易所相关代表的到访表示热烈欢迎。他表示,中石油(上海)新材料研究院是我国新材料领域的重要研究机构,拥有一流的科研团队和先进的研究设施,取得了一系列具有国际影响力的科研成果,为我国石油行业的发展做出了积极贡献,东华大学和中石油的合作基础深厚,希望通过此次会议,能够深入了解中石油(上海)新材料研究院有限公司的发展需求,进一步拓宽我校在新材料领域的研究视野,提高研究水平,探讨双方在人才培养、科技创新、成果转化等方面的合作空间。郭宏利对学校的热情招待表示感谢,他介绍了中石油(上海)新材料研究院的发展历史和未来展望,期待与东华大学在更高层次、更宽领域开展深入合作,共同推动新材料关键核心技术攻关,为新材料产业转型升级贡献智慧和力量。会上,刘亚男介绍了学校科研工作情
详细内容近日,为进一步落实2024中非合作论坛峰会的数字教育倡议,深化中非高校在数字教育领域的合作,东华大学与肯尼亚来华参加此次中非合作论坛的代表成功开展了一系列交流和调研活动。肯尼亚开放大学副校长Prof Caroline Omulando、肯尼亚开放大学理事会成员及项目总监Prof Josphat Igadwa Mwasiagi以及肯尼亚莫伊大学开放与远程教育学院院长Prof Masibo Lumala首先到访东华大学,与我校副校长陈革及相关部门负责人就中非数字教育区域合作中心事宜进行了深入探讨,为“中心”落地肯尼亚奠定了坚实基础。(陈革会见肯尼亚代表)随后,代表团一行前往上海松江正泰启迪智电港,受到正泰国际西亚非东南非区总经理单盼及相关部门负责人的热情接待。正泰集团子公司——正泰仪表,为肯尼亚智慧城市建设提供了强有力的产品和服务支持,通过智能化和数字化技术显著提升了城市能源管理的效率。此次的参观和交流,不仅加深了双方的了解,更有助于肯尼亚莫伊大学及开放大学智慧校园建设。(肯尼亚代表团参观正泰企业)代表团随后访问上海开放大学,并参观了该校的智慧教室。参观结束后,肯方嘉宾与上海开放大学副校长
详细内容9月13日,国际著名数学家张益唐教授受邀为数学与统计学院新生讲授题为《我对数学的思考》新生第一课。数学与统计学院第一届全体新生参加了报告会,报告会由秦玉明教授主持。张益唐教授结合自身求学经历、科研经历,分享了他如何从兴趣出发,在数学领域深耕并于2013年在孪生素数猜想方面取得突破性进展。张益唐教授表示,数学不仅是一门科学,更是一种思维方式,能够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他以“孪生素数弱形式:问题的转化”为切入点,简述素数分布问题的研究简史,深入浅出地介绍了弱孪生素数的研究历程和研究成果。交流互动环节,针对同学们的提问,张益唐教授一一阐述了自己的理解。张教授强调,不要被前人的研究思维所束缚,对伟大数学家前辈保持敬意的同时要相信自己能够取得突破。谈及坚持与放弃的问题,张教授分享了自己在科学研究生涯中面临的挑战,尽管在研究过程中许多专家对孪生素数的证明表示怀疑,张教授表示科学研究一定要坐得住“冷板凳”,不断地思考、尝试,永不言弃。报告会全场座无虚席,气氛热烈,在场的师生们深受鼓舞。张益唐教授永不言弃的科学精神对数学与统计学院的学子们起到了很好的激励作用,鼓励着同学们在数学科学领域敢
详细内容9月13日下午,东华大学2024级新生开学典礼举行。东华大学党委书记刘承功,校长、中国工程院院士俞建勇,中国科学院院士、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院长朱美芳,中国工程院院士孙以泽,党委副书记项延训、李成龙,党委副书记、纪委书记耿绍宁,副校长刘淑慧、赵震、阎林平,校友代表、上海固极智能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杨韧钧,教师代表、化学与化工学院教授赵涛等出席典礼。各学院与相关部门负责人、教师代表、新生辅导员,7000余名新同学共同见证这一重要时刻。开学典礼由副校长陈革主持。(典礼现场)(俞建勇讲话)校长寄语:树立崇高理想 矢志砥砺奋进俞建勇为2024级新生带来入学“第一课”。他指出,73年来,学校始终坚守“为党育人、为国育才”初心,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一届届优秀学子成为各行各业的领军人物,大批科研成果广泛应用于航空航天、生命健康、高端装备、重大建筑工程、环境保护等诸多领域,为服务国家重大战略和行业区域发展作出了巨大贡献。俞建勇对新东华人提出三点希望:一是为人,要心有所信,坚定信念方能行稳致远。要以崇高理想引领人生航向、以人民情怀擦亮人生底色、以高尚道德塑造人生品格。二是为学,要学有所悟,苦练内功方能
详细内容树立崇高理想 矢志砥砺奋进——在2024级新生开学典礼上的讲话校长、中国工程院院士俞建勇亲爱的2024级全体新同学,各位老师,各位家长:大家下午好!今天,我们相聚于此,隆重举行2024级新生开学典礼。首先,我谨代表东华大学,热烈欢迎五湖四海的7000余名新同学来到镜月湖畔求学深造。同学们,今天你们拥有了一个新的身份——东华人,在此共同学习生活成长。东华大学创建于1951年,是新中国第一所纺织高等学府。学校始终秉承“崇德博学、砺志尚实”的校训,不断开拓奋进,已发展成为涵盖多个学科门类的高水平研究型大学。73年来,学校始终坚守“为党育人、为国育才”初心,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培养了一大批堪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杰出人才,一届届优秀学子成为各行各业的领军人物。学校始终坚持面向世界科技前沿、面向经济主战场、面向国家重大需求、面向人民生命健康,聚焦国家重大战略需求和产业关键技术,积极开展有组织科研,大批科研成果广泛应用于航空航天、生命健康、高端装备、重大建筑工程、环境保护等诸多领域,为服务国家重大战略和行业区域发展作出了巨大贡献。同学们,从今天起,东华大学将成为你们书写人生的新起点、人生长跑的新赛道。
详细内容9月12日下午,学校在松江校区召开2024年下半年工作部署会。会议强调,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和二十届二中、三中全会精神,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教育的重要论述和重要指示批示精神,坚持和加强党的全面领导,深化学校综合改革,全面落实学校第十一次党代会工作部署,加快“奋进东华”高质量发展行动,为建设教育强国、推进中国式现代化作出积极贡献。(刘承功在会上讲话)党委书记刘承功对加快学校改革发展提出三点要求。一是深入学习领会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增强深化改革创新的主动性和自觉性。要把握历史主动,坚决破除观念固化束缚、利益藩篱障碍,摆脱惯性思维路径依赖,大力弘扬改革意识和创新精神,认清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的总体形势、方向目标和实现路径,真正把全会精神转化为推动深化学校改革创新的强大动力。二是全面学习贯彻全国教育大会精神,把握教育强国建设的重点任务。要全面把握教育的政治属性、人民属性、战略属性,围绕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坚持不懈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铸魂育人,教育引导青年学生立报国强国大志向,做挺膺担当奋斗者。着眼以教育强国建设支撑引领中国式现
详细内容Contact Us
67792129
67792127
67792126
6779285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