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深入学习贯彻习总书记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会议上关于“各类课程与思想政治理论课同向同行,形成协同效应”的讲话精神,践行党的十九大关于“深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和中国梦教育宣传”的精神。管理学院党委于11月29日、30日,举办了三场“贯彻思政会议精神,勇担新时代使命”课程思政示范教学展示活动。东华大学副校长邱高以及党委宣传部、教师工作部、教务处、研究生部等相关部处领导出席,管理学院党委书记林文伟主持,院长徐寅峰、副院长姚洪心以及资深教授宋福根、戴昌钧、顾庆良担任点评,近200名学生参与课程评价。管理学院党委在2017年5月启动专业教师课程思政示范教学展示筹备工作,各系、教工党支部以课程团队建设为抓手,经过半年的准备,推荐产生了18位专业教师参加展示,其中学院副院长1人,支部书记6人,正副系主任8人,充分显示了党员干部带头的良好工作状态。展示活动课程涵盖了宏观经济学、西方经济学、金融风险管理、人力资源管理、市场营销学、品牌管理、酒店管理导论、高级财务会计、纳税筹划、保险学、管理信息系统、服务运作管理、电子商务系统分析与设计等13门经济管理类专业课。本次展示活动中,老师们将家国情怀、民族自豪感、法制意识、社会责任、文化自信、人文精神等思想政治教育要素融入专业课教学,用新时代的话语体系因时、因事、因势讲好中国故事,努力构建全员全过程全方位育人的大思想政治教育体系,形成“各门专业课程都有育人功能,所有教师都负有育人职责”的工作思路,将核心价值观教育“润物细无声”地融入教学中,落细、落小、落实在每一堂课上。每位老师20分钟展示结束后,评审专家分别从课程逻辑设计、选题、思政内容的嵌入、教学仪态、语言表达等方面一一点评。本次活动既是管理学院课程思政示范教学展示的一次有益尝试,也是学院教师以实际行动认真学习宣传贯彻十九大精神的集中汇报,对每一位参加展示的老师、评委和同学都是一次
详细内容11月26日,长宁区主办了“上马”系列路跑赛事——“长宁国际半程马拉松赛”,为了保证长宁马拉松国际半马各项工作顺利开展,我校服装与艺术设计学院17硕党支部研究生以及本科学生,积极投身志愿者活动,为长宁半程马拉松的顺利举办提供了优质的志愿者服务。10km饮料站合影凌晨4点35分,尽管天还没有亮,3组志愿者们已经准时集合前往半马终点处。志愿者集合完毕领取物料之后直接乘坐布岗车前往了各个服务岗位,开始了紧张的赛前布置环节。我校志愿者主要负责10km、17.5km及20km的供水站服务,在赛程中及时为参赛选手补给矿泉水以及擦汗用的海绵。志愿者们虽然大多为女生,但也尽全力搬运桌子、水等物料。初冬的寒风中,借着路灯的点点微光,各个岗位的志愿者相互配合,迅速地完成了服务站相关设施布置,静候参赛选手的到来。学习摆放水杯7点30分马拉松赛正式开始,志愿者们积极主动地为需要饮水和降温的参赛选手递上水和海绵,也不忘热情洋溢地为参赛选手加油打气。现场观赛的路人不禁被志愿者高昂的热情所打动,纷纷竖起大拇指称赞。学习摆放水杯为跑者添水志愿者传递在此次志愿服务活动中,服装与艺术设计学院17硕各支部党员积极报名,在各个志愿服务点主动承担任务重的工作岗位。服务点前端的几个服务岗位,是运动员最有可能需要补给的地方,活最累、最繁忙,这里活跃着最多党员志愿者的身影。在整体活动当中,各支部党员充分展现了东华学子的风采,发挥了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实现了零迟到、零错误、圆满完成志愿服务。党支部合影一场全民运动的盛会,一颗为民服务的热心,服装与艺术设计学院党员志愿者们志愿服务长宁国际半程马拉松赛活动顺利结束。新时代,党员青年们也将在学习、工作、生活中继续传承发扬志愿者的精神,进一步增强团队协作性和社会责任感,为区校共建贡献力量,为上海全球城市影响力添砖加瓦!
详细内容12月1至2日,由共青团上海市委员会指导,上海市学生联合会主办,我校研究生会承办的第十三届上海高校研究生会主席峰会在松江校区举行。校党委副书记刘淑慧出席开幕式并致辞,共青团上海市委员会学校工作部部长徐速、上海市学生联合会执行主席王硕以及我校党委宣传部、学生处、团委相关负责人参加开幕式。(刘淑慧致辞)刘淑慧在致辞中指出,上海高校研究生会主席峰会搭建了很好的平台,将全国各高校研究生会交流、合作和沟通水平提升到全新高度,通过学习好、贯彻好党的十九大精神,更好的了解、把握新时代下新青年的使命,进一步坚定理想信念,强化责任担当,找准研究生会自身建设发展的正确路径。徐速结合历届峰会主题以及新时代背景,充分肯定了上海高校研究生会主席峰会的价值承载功能,对研究生会的发展提出希望和要求,高校研究生会必须坚定政治方向,坚持以学生为主体,要把峰会理论层面的交流成果与实践层面的合作意向都落实在具体的工作计划里。(主席峰会开幕式现场)本届峰会以“新时代·新青年·新使命”为主题,来自29所上海高校以及50所外省市高校共计170余名研究生会代表参会,参会高校中包含有25所“985”高校、27所“211”高校、27所“一流大学”建设高校、31所“一流学科”建设高校,参会高校分布地域也进一步扩大。会议包括开幕式、分论坛、高峰论坛和工作交流等环节,旨在以主席峰会的举办为契机,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的背景下,牢固树立和贯彻全心全意为广大学生服务的宗旨,在实现中国梦的生动实践中放飞青春梦想。(来自的各地高校的参会代表)分论坛上,各高校代表分别就“研究生会如何发挥思想引领作用”、“研究生会如何助力校园文化的新时代发展”、“如何创新高校研究生会合作方式”、“如何促进高校科研学术氛围的营造”、“研究生会如何抓住“一带一路”的机遇与挑战”、“研究生会如何发挥桥梁纽带作用,建立长效提案机制”六项议题展开头脑风暴,在思
详细内容2017年11月25日,由化学化工与生物工程学院主办的“智汇化生,科创未来”东华大学第十八届化学节十校邀请赛暨化学化工类学院主席峰会在松江校区图文信息中心第二报告厅如期召开。经过一个多月筹备与策划,来自复旦大学、上海交通大学、同济大学、华东理工大学、华东师范大学、上海师范大学、上海理工大学、上海海事大学、上海工程技术大学、东华大学的代表团齐聚东华,各校高手同场竞技,碰撞思维的火花,各校主席同台交流、共享十校的经验,呈现一场化学化工专业领域知识技能的精彩对决和化工专业学生工作的智慧碰撞。化学化工与生物工程学院副院长黄焰根、团委书记纪静、博士生熊智娟、李营战出席并担任十校邀请赛的评委。十校邀请赛上,纪静老师致辞,她希望十校化工人能够通过此次竞技共同享受化学带来的乐趣、在切磋中提高专业学习的能力并展现沪上各高校学子的学术魅力,并预祝本次比赛能够圆满成功。比赛开始前,十校代表分别通过多媒体进行了学校、学院简介,在展示学校风采的同时也表达出对比赛必胜的信心。此次大赛共分为“小试牛刀”、“极限接力”、“扭转乾坤”三个部分,来自十校的各个代表队聚精会神、激烈角逐,比赛如火如荼的进行。黄焰根老师的精彩点评和精准答疑,赢得在座高校的阵阵掌声。在近三个小时的高强度比拼后,复旦大学、华东理工大学、上海交通大学代表队分获一、二、三等奖,东华大学获优秀奖。主席峰会上,各高校化学化工学院主席简要讲述了各自学校学生工作的发展情况,并着重展示了各校的品牌特色活动。各位主席就共青团、学联学生会改革交流了意见,并在如何提高学生组织活动质量、如何提高学生参与度等4个议题展开了激烈的讨论。本次峰会提供了一个交流展示、互相学习的平台,既注重各校工作成果的展示,又切实积极探讨工作的难点重点,十校人集思广益共同寻求改革之路径。此次峰会不仅展示了各校的风采和底蕴,更弘扬出学生干部蓬勃向上的精神面貌。据悉,经过十七年的传承
详细内容日前,从上海市教委传来消息,在上海高校高峰高原学科建设第一阶段绩效评价工作中,我校“纺织科学与工程”学科获评优秀。此次绩效评价中,部属高校共有5个学科被评为优秀。根据《上海高等学校学科发展与优化布局规划(2014-2020年)》《上海高校高峰高原学科建设管理办法》《上海市教育委员会关于开展上海市高校高峰高原学科建设第一阶段绩效评价工作的通知》等文件精神,上海市教委对本市26所高校97个高峰高原学科(不含IV类高峰学科)组织开展了绩效评价。经同行专家通讯评议、管理专家通讯评议,综合管理专家会议评议,并报市教育综合改革领导小组审议同意,确定了本次绩效评价结果,其中13个“优秀”,53个“良好”,27个“合格”,3个“合格(警示)”,1个“不合格”。
详细内容初冬的申城,细雨蒙蒙、寒气逼人,但难以阻隔荷兰驻沪总领事馆与我校之间源远流长的友情。11月29日,荷兰驻沪总领事馆总领事艾晓安女士(Mrs.AnnaDesireeAdema)一行再次莅临我校,向学校捐赠了1000颗荷兰国花——郁金香种球。当日下午1时,捐赠仪式在延安路校区逸夫楼前绿地广场如期举行。刘春红副校长代表学校出席了捐赠仪式,发展联络处、国际合作处、团委、基建后勤处、后勤集团、上海国际时尚创意学院等部门的领导和老师以及二十余名学生志愿者共同见证了仪式的举行。刘春红副校长代表学校接收了郁金香种球,并向艾晓安总领事颁发捐赠证书。之后,艾晓安总领事、刘春红副校长以及全体在场师生共同种下了象征双方浓厚友谊的郁金香种球。据悉,这是自去年以来荷兰驻沪总领事馆第二次向我校捐赠郁金香种球。在我校后勤集团绿化人员的精心呵护下,首批捐赠的郁金香竞相开放,花朵绚丽多姿,俨然成为了延安路校园一道美丽的风景线,给广大师生留下了美好的回忆。
详细内容11月25日,上海市第五届大学生创新创业论坛在上海师范大学举办。论坛旨在集中展示上海高校创新创业成果,交流双创教育改革的经验,展现学子们积极向上的精神面貌和不懈探索、积极创新的蓬勃朝气。我校师生在上海市第五届大学生创新创业论坛获得佳绩,获得“最佳创新报告奖”1项,“最佳创业报告奖”1项,“优秀教师论文奖”1项,“优秀展板奖”3项,“优秀创新报告奖”1项。信息学院石红瑞老师指导刘康同学主持的“Tripod机器人的视觉处理和最优轨迹控制”获得“最佳创新报告奖”。该项目针对搬运机器人进行研究,将计算机视觉技术应用于搬运工业机器人的工作领域,利用机器视觉技术获取几何体及平台相关信息,进行平台和几何体定位及识别,基于遗传算法找出抓取最优路径,再通过PCC控制系统对整个抓取过程进行控制。并把所设计的一整套控制系统应用到贝加莱实验室提供的Tripod机器人控制平台中,完成对目标物体的抓取、放置等操作。(最佳创新报告奖颁奖仪式)机械学院王俊民老师指导韩笑同学主持的“D3寝室整体规划及系列产品设计”获得“最佳创业报告奖”。寝室梦想行动专注寝室生活用品此细分领域的“互联网+设计”项目。用专业系统设计解决目前市场上寝室用品品类较少,同质化替代化严重,缺少个性化这些痛点,同时借助互联网,让用户参与到设计、宣传和销售整个过程中来,以期更快地覆盖更广的市场,其企业愿景是成为寝室里的宜家。(最佳创业报告奖颁奖仪式)教务处姬广凯,团委邵楠,化工与生物学院宋丽贞,就业服务中心胡海洋合写的《基于国家创新战略全链条双创教育立体体系的建构实践》获优秀教师论文奖。文章对学校双创工作进行了提炼和概括,介绍了东华大学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运行管理机制,通过顶层制度设计,实行完全学分制,把创新创业教育纳入人才培养计划,设立创业奖学金,允许休学创业,构建了人人成才与拔尖创新相结合、创新能力培养与专业教育相结合、课堂创新教育与实
详细内容2017年11月28日下午15:30,东华大学计算机学院第十三届图灵科技节开幕式在图文信息中心第一报告厅顺利举行。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院院长刘国华、党委副书记李华婷、东华大学团委专职团干部邵楠,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院专业教师蔡棽、团委书记姜霖霖、教工团委副书记王鹏伟、全体辅导员、企业代表以及计算机学院近300名同学参加了本次开幕式。视频回顾了往届科技文化节的精彩瞬间后,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院院长刘国华为此次科技文化节开幕式致辞,刘国华结合习近平总书记在十九大会议报告中传达的相关精神,鼓励同学们成为一个既有科学理念,又有科学实践能力的复合型人才。专业教师蔡棽结合自身的实际经历,鼓励同学们要找到自己的兴趣和理想,让梦想从现在启航。第三届全国大学生网络安全邀请赛特等奖团队、网络安全社团代表马宝强和汪宇现场演示网络安全竞技攻防情景以及他们在网络安全领域不断探索的历程。松江的高科技企业带来了他们的G60智能机器人,新颖灵活的机器人点燃了全场师生的热情,科技节中引入企业展示引导同学们不仅会埋头读书更要抬头看路,在专注于专业知识的同时更要关注新时代发展和社会新技术。展示环节之后,与会老师们为本年度科创月赛和新生辩论赛中表现出色的个人和团队进行表彰。在过去的一个月中,他们在各自的领域奋发进取,表现优异,向大家展示出了独属于计算机人的精神和风采!本次图灵科技节开幕式在辩论赛表演赛中圆满落下帷幕,用创新点缀人生,让科技融入梦想。据悉,本届图灵科技节将从今年十一月持续到明年三月,由学术图灵、创新图灵、趣味图灵三个部分组成,期间包括院长面对面、沪上高校计算机领域交流论坛、名师讲堂等活动。东华大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院着眼于IT产业发展的未来趋势,立足于大学生创新创业意识教育,逐步形成了“以需求为导向,以创新为动力,协同构建IT类人才培养的格局,利用科技节等学生活动平台引入企业、专业教师、朋辈榜样等多方资源
详细内容“文化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灵魂。文化兴国运兴,文化强民族强。没有高度的文化自信,没有文化的繁荣昌盛,就没有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习近平总书记在十九大报告中对文化的解读引起了广泛热议,为学习宣传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11月28日下午,“大咖面对面,成长在路上”——服装学院青年发展系列讲座在我校延安路校区举行,上海越剧院一团团长方亚芬受邀为师生带来“文化多样性的快乐体验”主题讲座,服装学院党委书记袁孟红、服装学院党委副书记刘燕萍、服装学院关心下一代工作委员会张祖芳等近150名师生出席活动。袁孟红书记在讲座结束后与上海越剧院一行交流,感谢上海越剧院为我院师生带来的文化盛宴和精彩演绎,指出戏曲等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在青年学生中传播的重要性和必要性,也期待未来能够有更多的互动体验。本次讲座形式丰富,采用访谈、教学和互动的形式举行,访谈环节中探讨了方亚芬团长在认识、学习和传承越剧中的心路历程,她分享了自己在童年成长过程中如何结缘越剧,在学习越剧过程中如何克服困难,在传承文化过程中如何教授学生,情感层层递进,为师生们带来了一次很好的文化教育和感恩教育,最后方亚芬女士以演唱《西厢记-琴心》结尾,获得了观众们的热烈掌声。访谈中不时穿插和叠加精彩的动态演绎,上海越剧院顾爱军先生、俞景岚女士、郭茜云女士分别作为70后、80后、90后越剧人代表,分享了自己的成长故事并现场为大家演绎了经典唱段,同时邀请了部分师生参与了戏服试穿、水袖舞动、片段演绎的现场体验,整场讲座“听、演、唱、教”相结合,给大家带来了视觉和听觉的多重体验。讲座后,现场师生们纷纷表示收获颇丰,从不了解到了解,从无趣到有趣,文化因传承而繁荣,文化因传播而延续,文化因体验而快乐。据悉,方亚芬团长曾获首届戏剧奖,第二十三届中国戏剧梅花奖榜首,上海市第四届和第十六届白玉兰戏剧表演艺术主角奖,第四届中日戏剧友谊奖、第五届巴黎中国戏曲节最佳女演员奖
详细内容11月27日,第四届中日教育交流会在日本京都举行,此次大会由日中文化交流中心和京都大学联盟联合主办,中国驻大阪总领事馆、北京外国语大学中日人文交流研究中心等协办。中国教育部副部长林蕙青、中华人民共和国驻大阪总领馆总领事李天然,中国驻日本大使馆公使衔参赞胡志平以及来自北京大学、复旦大学、中国人民大学、早稻田大学、上智大学等103所中日两国大学(高中)共208位国际交流事务相关负责人出席了此次交流会。开幕式上中国教育部林蕙青副部长发表了“双一流”建设的主题讲话,中国驻大阪李天然总领事、京都府知事室上田敏胜室长、京都市综合企划局奥井部长、北京外国语大学中日人文交流研究中心理事长白刚分别在会上发表祝辞。刘春红副校长代表中方院校进行主题发言,樱美林大学佐藤东洋士理事长、广岛大学佐藤利行副校长也分别作为日方院校代表进行主题发言。交流会在场领导及嘉宾还见证了由主办方日中文化交流中心创设的“翔飞平安留学基金”启动仪式。第四届中日教育交流会与会代表合影刘春红副校长代表中方院校在交流会作主题发言当天下午,交流会现场吸引了来自中日两国百余所院校、科研机构、教育机构的参与,双方分别以各自院校的留学生派遣制度、海外学分认定及转换制度的分享重点展开了一对一的交流。此前,刘春红副校长还会同教务处姚卫新处长、服装学院李俊院长等参加了我校与日本文化服装学院共同举办的服装与服饰设计专业本科学历教育项目理事会,双方在2016-2017年度所取得成果的基础上就如何进一步提升教学质量、开设专业讲座、优秀学生激励等方面做了深入探讨。中日合作办学项目理事会在东京举行访问日本上智大学刘春红副校长还携国际合作处、教务处相关负责人访问日本上智大学,与上智大学分管国际事务的副校长杉村美纪教授、校长助理三轮义彦先生亲切会见,双方回顾了两校已有的合作与交流情况,分享了各自推进国际化的思路和做法。双方在全英授课课程建设、学术国际化视
详细内容2017年11月16日,由东华大学牵头的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重点基础材料技术提升与产业化”重点专项“高品质热湿舒适纺织品制备关键技术”、“生物基聚酯、聚酰胺高效聚合纺丝技术”和“针织物全流程平幅印染技术”三个项目的启动暨实施方案咨询审议会在东华大学松江校区举行。科技部高技术发展中心副处长蒋志君、项目主管陈显春,重点专项总体专家组组长清华大学潘峰,轻纺方向专家组组长南京工业大学暴宁钟、副组长中国纺织科学研究院李鑫,项目咨询组专家中国工程院院士周翔和俞建勇、中国纺织工业联合会科技发展部副主任张慧琴等领导及专家莅临指导。东华大学校长蒋昌俊、科研处处长王宏志、副处长甘学辉,各项目负责人及40余家参与单位的负责人、项目骨干、财会人员等共计150余人参加了项目启动会。上海市科委高新处主任李言旭也应邀出席。蒋昌俊校长首先对到会的各单位代表表示热烈欢迎,感谢国家科技部给予东华大学的关心和信任,同时指出东华大学作为纺织领域的国家队,理应担负起国家纺织创新能力建设的重任,也必将为中国纺织的技术创新做出贡献。科技部高技术发展中心材料处副处长蒋志君就重点基础材料专项管理的要点进行了介绍,通报了项目安排以及资金分配情况,阐述了国家重点研发计划管理暂行办法等,要求项目各单位明确项目的核心任务指标,强调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按全链条设计、一体化实施。提出要编制“项目组织实施工作方案”,加强一体化组织实施工作,强化项目牵头单位法人责任,加强过程管理工作及专项宣传工作等一系列项目实施管理措施,确保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顺利完成。启动仪式后,在科技部责任专家李鑫研究员的主持下,进行了各项目的实施方案咨询审议,到会专家听取了三个项目的整体实施方案及下设各课题的具体实施方案汇报,提出了相关要求和建议。“高品质热湿舒适纺织品制备关键技术”项目组“高品质热湿舒适纺织品制备关键技术”项目负责人东华大学程隆棣教授介绍了项目的整
详细内容2017年11月24日下午,九三学社中央副主席、上海市政协副主席、社市委主委赵雯来我校与九三学社东华大学委员会社员共同学习中共十九大精神。九三学社上海市委秘书长朱红、副秘书长兼宣传部部长王黎云、组织部部长詹咏等同志出席会议。会前,校党委书记朱民代表学校欢迎赵雯一行前来东华大学,就做好新时代统一战线与民主党派基层组织建设等工作进行了交流。会上,上海市政协常委、九三学社市委常委、东华大学委员会主委方建安汇报了委员会人才结构、建功立业和参政议政工作情况。赵雯充分肯定了九三学社东华大学委员会工作。她说,委员会人心齐、素质高,参政议政成绩斐然,有目共睹。人心和人才是此次调研的重点,也是今后社组织工作的重要抓手。希望委员会努力发现优秀人才,壮大队伍,依托社市委专委会和工作委员会平台,举荐和发挥社员才干,为推动高等教育内涵式发展积极建言履职。希望社员们以社内院士、“九三楷模”周翔为标杆,锐意进取,有所作为;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践行“学不厌,智也;教不倦,仁也”的精神,展现高素质参政党的实力,不断提升对外影响力。赵雯说,要真正学懂弄通做实党的十九大精神,要带着感情学、带着责任学。“大道之行,天下为公”,希望大家不忘初心,牢记参政党成员身份,认真学习十九大精神和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胸怀新蓝图,迈步新征程,以建设教育强国、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为己任,爱岗敬业,主动担当,不负时代使命、人民期望。会上,与会的东华大学九三学社社员分别结合本职岗位、社务工作,就如何继续推进和提升九三学社工作等方面做了交流发言。
详细内容研究生优秀学位论文是研究生教育质量的重要体现。虽然十八大以后,政府简政放权,国家和上海市均不再评选优秀学位论文,但从鼓励优秀、树立榜样角度出发,各一级学会和学校依然组织优秀学位论文评选。截至当前,据不完全统计,2017年度我校研究生共获各类优秀论文10篇(含提名)。其中在首次开展的中国纺织优秀博士、硕士学位论文评选中,我校取得佳绩。在评选的6篇优秀博士学位论文中,我校斩获2篇;在11篇优秀硕士学位论文中,我校斩获3篇;在获奖高校中均占据第一。第六届王善元优博基金共评选出10篇优秀博士学位论文,我校有4人名列其中,在获奖高校中名列第一。在2016年度中国复合材料优秀博士学位论文评选中,总计评选出5篇优秀博士学位论文、3篇提名论文,我校1篇论文获提名,也较为难得。以上获奖论文分布在我校纺织、材料和化生学院,纺织科学与工程和材料科学与工程两个一级学科,充分体现了学校优势学科的水平和实力。希望各学院、学科能够积极参与各学会举办的优秀论文评选,并加大对优秀论文的宣传和奖励力度,更好地助推优秀人才培养,为提升研究生教育质量作出更大贡献。附:各类优秀论文名单2017年度纺织优秀博士学位论文奖获奖论文名单姓名导师学位论文题目学位层次李召岭郁崇文苎麻氧化脱胶机理分析及自驱动脱胶废水处理博士董杰张清华可溶性聚酰亚胺的合成及高性能纤维的制备博士洪菲菲俞建勇磁响应型SiO2纳米纤维膜的制备及液相分离研究硕士李维许福军基于碳纳米管/聚乙烯醇涂层纱线的柔性传感材料研究硕士杨曦张玉梅不同后处理条件下聚芳砜酰胺纤维结构性能的变化硕士第六届王善元优博基金获得者名单序号姓名导师学位论文题目1李敏谢孔良分散染料和活性分散染料的合成及喷墨印花用墨水的制备2吴利伟顾伯洪四步法三维编织复合材料弯曲疲劳性质及损伤演化有限元分析3张发孙宝忠纺织复合材料冲击压缩性质结构效应:实验表征及其有限元分析4郑元生曾泳春多射流平面喷
详细内容11月27日下午,我校第二期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群研修研习计划《传统刺绣创意设计》研修班成果汇报暨结业典礼在延安路校区举办。上海市文化广播影视管理局公共文化处非遗处副处长葛永铭,上海工艺美术职业学院继续教育学院院长周星,服装与艺术设计学院党委书记袁孟红、院长李俊、副院长冯信群、党委副书记刘燕萍、非遗课程责任教授陈彬及课程教师代表等参加活动。研修班成果汇报通过静态和动态秀的形式分别展出本期非遗研修班学员的独立创作作品和结对创作作品,呈现民族传统文化与现代时尚相结合的新风尚,实现“为民族传承,为生活创新”非遗精神。参加此次研修班的学员们通过一个月左右的理论学习和创意实践,不仅开阔了眼界,提高了自身的艺术素养和审美能力,更加提升了技艺创新的能力。在动态秀的创意展演中,学员们在T台上亲自演绎了独具特色的民族服饰,淳朴与热情的背后可以感受到传统文化的魅力和感染力。展示的服装色彩以传统红、蓝、黑色为主打,配以局部的黄和粉色点缀,短卦搭配百褶裙等多种服饰,绣有各式各样的民族图案纹样,且技法各异,很多都需花费几个月甚至几年时间精心制作而成。除了精致特色的民族服装,各式各样的头饰和配件也充分地展现出独有的民族韵味,绚丽多彩的服饰造型和内涵丰富的服饰图案也传递着民族文化和服饰艺术。(学员展示民族服装)(学员们演唱民族歌曲)随着民族服饰展示接近尾声,能歌善舞的学员们唱起了贵州当地的民族歌曲,极具特色的歌声向在场所有人传递出贵州浓浓的民族文化和民族自信。活动上展示的21件结对创作作品由我校服装设计专业学生和非遗班学员共同完成,专业学生主要负责服装整体设计制作,各位学员参与其中并负责图案刺绣的设计创作。在此过程中将传统民族图案应用于具有时尚感的现代服饰中,或在传统图案基础上进行现代化设计,创作出民族与时尚碰撞结合的服饰。(结对创作作品展示)活动中,嘉宾和教师代表为本期非遗学员颁发结业证书并合影留
详细内容Contact Us
67792129
67792127
67792126
6779285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