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16日下午,东华大学校友产业金融协会第一届年会暨金融投资高峰论坛在延安路校区举行。副校长、东华大学校友会执行会长刘春红,上海安诺其集团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协会会长纪立军校友出席活动。发展联络处副处长、东华大学校友会副秘书长吴保根等与200多位校友欢聚一堂,共谋发展大计。活动由东华大学校友产业金融协会副会长兼秘书长张坚校友主持。会上,刘春红副校长致辞并向协会第一届会长、副会长、秘书长等颁发聘书。(刘春红为协会会长纪立军校友颁发聘书)(刘春红、会长纪立军校友与吴保根为协会副会长颁发聘书)论坛期间,今年新财富宏观组冠军团队成员、广发证券周君芝博士作“中国未来经济增长与产业格局”主题演讲;A股上市公司安诺其董事长、协会会长纪立军和大家分享了他的创业历程及未来发展规划;青松基金创始合伙人、协会副会长董占斌就“泛娱乐行业投资策略”作了幽默而不失透彻的讲解。在沙龙论坛环节,协会理事成员于伟霞、柯明、薛璟等校友分别就“未来股权投资展望”“中国科技崛起”“制造业投资策略”“IPO最新审核机制”等多个问题展开讨论,为校友们呈现了一场多维度的思想碰撞。(活动现场)(协会成员合影留念)在东华校友眼中,母校始终是自己梦想萌芽的地方,无论身处何地、身担何职,始终心系东华,无论走多远,都要常回家看看,反哺母校。商业发展离不开资本推动,资本的落地离不开商业支撑。当前,全球经济和中国经济均处在转型关键节点,促进东华校友资源互补、共谋发展,共同推动学校科技成果转化、服务东华校友产业升级、助推中国经济发展,是学校校友会推进协会成立的初衷,也是协会发展的目标,希望能有更多校友参与母校建设,共筑母校辉煌。
详细内容12月15日下午,由市教卫工作党委、市教委组织的“学习宣传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高校优秀辅导员‘校园巡讲’和‘网络巡礼’活动”现场会在我校松江校区举行。校党委副书记刘淑慧出席并致辞。各学院专职辅导员代表、教师代表、学生党员、学生骨干近200人聆听了报告会。报告会由学生处处长廖丽金主持。刘淑慧在致辞中指出,认真学习、深入领会、大力宣传、全面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是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学校的首要政治任务。校党委高度重视,要求师生对十九大精神学深悟透、融会贯通,学以致用、学以促用,开展了丰富多彩、富有实效的学习教育实践活动。她表示,辅导员是大学生的知心朋友和人生导师,是离学生最近、与学生最亲的人,也是宣传、阐述党的理论最直接的人。辅导员组建巡讲团开展十九大精神宣讲,最能把握学生的接受习惯和话语体系,学生更能够听懂、更能够领会、也更能够吸收。活动现场,第7巡讲组成员,华东政法大学缪岚、上海海事大学李吉彬、华东理工大学崔美娜、上海交通大学蔡毓彬、上海电力学院吕莹等5名优秀辅导员分别以《放飞青春梦想,书写人生华章》、《放飞青春梦想,书写人生华章》、《建设海洋强国,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坚定文化自信,讲好中国故事》、《坚定文化自信,讲好中国故事》为题依次巡讲,用身边人、身边事展现五年来党和国家事业取得的历史性成就、发生的历史性变革;畅谈对十九大报告的学习感受、对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理解领悟;聚焦习近平关于青年成长成才重要思想论述的理论精髓,号召广大青年在人民利益的不懈奋斗中书写人生华章,巡讲赢来了阵阵掌声,充分展现了上海市优秀辅导员的风采。除“校园巡讲”外,我校将利用易班等网络平台及时发布活动信息开展“网络巡礼”活动,全方位展示学习宣传十九大精神的成果和经验。据悉,我校信息学院王乔松,辅导员黄铭心、魏金婷、彭湘凌也参与了教育部千名优秀辅导员“双巡”宣讲团,他们在上海兄弟高校开
详细内容近日,由共青团上海市委主办、青春上海媒体中心和上海共青团新媒体联盟共同承办的2017上海共青团新媒体颁奖典礼在上海世博会博物馆举行,我校团委微信公众号“青春东华DHU”荣获“十大共青团类微信公众号(学校类)”称号。近年来,校团委大力推进网上共青团工作,加强共青团网络工作队伍建设,努力提升共青团网络宣传引导水平。2014年5月成立校团委新媒体发展中心,立足微信、微博、QQ等多平台,着力打造以“青春东华”为品牌的新媒体工作平台。其中“青春东华DHU”微信公众号粉丝超过1.8万名,推送内容达980余期,单篇推文最高阅读量超5万人次,累计阅读量120万余次。去年,校团委积极搭建“青春之声”,使之成为反映青年心声的新窗口、解决青年诉求的新载体、维护青年权益的新纽带、服务青年成长的新平台。“青春东华DHU”为推进校园舆情工作,每周推送“微调研”固定板块,为推进校园思政工作,定期举行线上和线下联动活动,多次获国家级、省市级媒体宣传报道。目前,校团委积极践行“坚定不移往网上去”的发展战略,打造“触手可及”、“可亲可近”、“有血有肉”的校园共青团新媒体,凝聚并整合校园文化的建设力量,推进大学生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另悉,近日在全国学校共青团新媒体运营中心专业工作室年度考核中,我校“东华青年”网络文化工作室被授予“全国学校共青团优秀新媒体专业工作室”、校团委新媒体发展中心主任冯叶露被授予“全国学校共青团新媒体工作先进个人”。根据《关于全国学校共青团新媒体运营中心专业工作室年度考核的通知》文件要求,经考核材料自评报送、运营中心审核等环节,由共青团中央学校部授予考核排名前30%的工作室“优秀”等次,全国仅42所高校获评(上海仅2所)。
详细内容近日,2017年度上海市领军人才评审结果公布。我校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刘天西教授入选。刘天西教授,纤维材料改性国家重点实验室副主任,主要从事高分子纳米复合材料的加工/制备-结构-性能关系研究。针对纳米颗粒的团聚和界面等关键问题,提出了原位催化生长制备纳米杂化材料等多种新方法,实现了纳米基元在高分子基体中的协同分散,获得了一系列高性能高分子纳米复合材料。先后主持国家杰出青年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面上项目、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计划等10余项。迄今发表SCI论文260余篇,他引9000余次,H指数54。(刘天西教授工作照片)上海领军人才队伍建设是上海市从2006年开始实施,由上海市委组织部、上海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牵头开展的人才计划项目,通过构建政府、社会和单位共同投入、共同培养的开发模式,培养造就和引进一批专业贡献重大、团队效应突出、引领作用显著并具有国际先进水平的学术技术带头人、经营管理专家、文化人才和创新团队。本年度共106人入围本年度上海领军人才,在上海30余所普通高校中,共有12所高校入围20人。截止目前,我校信息、材料、纺织、机械、服装等学科共近20余名教授入选上海市领军人才。
详细内容近日,原卫生部外事司司长、世界卫生组织资深外交官宋允孚先生做客我校“周周讲”校园讲坛,为广大东华学子带来了一场题为《培养家国情怀筑梦国际组织》的讲座。讲座内容充实丰富,宋司长从“为什么去实习任职”、“什么是国际公务员”、“怎样申请实习任职”等三方面为大家详细介绍了“国际公务员”职业特点、素质要求、求职方法等。整场讲座,宋司长以其亲切谦和的态度和精彩又富有深度的演讲内容赢得了同学们发自内心的喝彩。(讲座现场)讲座中,宋司长首先引用十九大精神中“积极参与全球治理体系改革和建设”和“扩大发展中国家在国际事务中的代表性和发言权”两个观点拉开了本场讲座的序幕。他由近期召开的三次世界级大会的异同点切入,表明“联合国是完善全球治理的重要平台”,并告诉我们“中国的国际公务员有着增强中国代表性、提升国际话语权、扩大国际影响力、促进与国际接轨、间接为祖国服务的重要作用”,必须予以高度重视。谈及大国外交时,宋司长说,“大国外交的新理念是以周边国家为首要,与大国关系为重点,以发展中国家为基础,多边外交为舞台”。随后,他也结合自身工作经历表明:“提升中国在联合国的地位刻不容缓”。当谈到中国现状时,宋允孚司长提出:“现在的中国应该头脑清晰,韬光养晦。而大学生应该具备‘卡尖斌’三点——能上能下、能大能小、能文能武,这样才能取得更高的成就”。讲座尾声,宋司长向我们介绍了成为一名国际公务员的流程与途径,并对有意向从事“国际公务员”职业的同学给予了充分鼓励。(讲座现场)讲座结束后,宋司长与同学们进行了充分的互动,现场提问踊跃、气氛热烈。当有同学问到,“如果我们学的专业与国际公务员没有关系怎么办”时,宋老答道:“只要你的人品过关,各方面素质都很棒的话,学习什么专业是没有影响的”,并告诫在场的大学生要志存高远,脚踏实地,勇敢追求自己的梦想。宋司长对于祖国深深的热爱、对于外交事业的奉献、对于当代青年亲切的期盼和嘱托
详细内容12月13日,市教卫工作党委系统离退休干部增添正能量推进会在上海师范大学召开。今年以来,教卫工作党委系统各单位老干部工作部门以迎接党的十九大和市十一次党代会胜利召开为主线,围绕中心工作,紧密结合实际,为“服务立德树人,宣讲改革故事,支持教卫事业”作出老干部的特有贡献,涌现出了一批优秀成果和先进典型。东华大学获得荣誉如下:东华大学荣获“畅谈”“建言”正能量系列活动组织奖;汪绍兰荣获离退休干部发挥正能量典型个人;东华大学老年时装队荣获“教委老干部的新故事”主人翁(团体)。荣获离退休干部品牌小微报告的是:姜怀《历史的选择人民的期待》;汪绍兰《牢记历史励志圆梦警惕日本军国主义复辟》;刘征《引领世界经济创新发展的里程碑——学习习近平主席在G20峰会上的讲话精神》。“我看十八大以来这五年”征文:陈仲林《点赞农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关于嘉定县马陆镇彭赵村一户农民家庭收入情况的调查》荣获二等奖;汪绍兰《打好扶贫攻坚战》荣获优秀奖;刘征《“四个全面”是党治国理政的总方略》荣获优秀奖。向以上获奖团队和个人表示衷心祝贺!
详细内容12月11日,上海市协同创新中心“海派时尚设计及价值创造协同创新中心”(以下简称为“海派时尚中心”)理事会第四次会议在延安路校区顺利召开。我校蒋昌俊校长、刘春红副校长、上海经济与信息化委员会都市产业处处长刘波英、上海纺织集团有限公司总裁朱勇、同济大学创意设计学院陈健教授、华东理工大学艺术设计学院程建新教授等理事会成员出席会议。蒋昌俊校长首先代表学校对与会理事表示了欢迎和感谢。他指出,海派时尚中心运行四年多以来,取得了诸多的成绩,特别是2016年海派时尚中心经过验收被确认成为上海市协同创新中心。海派时尚中心与上海时尚之都促进中心、上海国际时尚科创中心、上海国际时尚创意学院、服装学院、管理学院以及上海纺织服饰博物馆,作为一个整体共同推进着东华大学时尚创意领域的研究和建设工作。作为其中一个重要的基地,海派时尚中心在海派时尚这一研究方向担当着重要工作,对海派时尚、设计和文化领域的发展起到了不可替代的作用。同时,蒋昌俊校长介绍了东华大学围绕“十三五”规划提出的“一心、二点、三横、四纵、五项措施”的总体发展思路,即围绕建设具有全球影响力的科技创新中心,抢占国家战略特需及国际时尚创意两个制高点。最后,蒋校长再次对与会理事长期以来的支持表示感谢,并希望各位理事能对中心的发展提出宝贵的建议意见,使得海派时尚中心能够更好地为上海海派文化和中华文化文明的传承做出应有的贡献。(蒋昌俊校长讲话)会上,与会理事对理事变更进行了表决,选举东华大学刘春红副校长成为了海派时尚中心新一任理事长,并增选东华大学科研处王宏志处长为理事会理事。刘春红副校长在会上提出,未来海派时尚中心应进一步以项目为导向,注重内容建设,从而带动机制体制的创新。因此,海派时尚中心要积极发挥理事会的力量,挖掘产业需求较大的突破性项目,并以此为切入点,发动和联合全校的研究力量,共同推进东华大学在时尚创意领域的研究和建设工作。海派时尚中心主
详细内容东华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实践工作站围绕环境学专业,致力于培育学生创新精神,拓展学生创新思维、夯实学生创新知识、强化学生创新行动,成为全市首批25家实践工作站入选单位之一。工作站依托东华大学环境学院强大的学科优势,优质的教学资源设置选拔了11个环境前沿微型课题,并配以科研训练方法、安全教育、设备仪器认知8个课时的基础课程,自2017年10月实施至今,已完成全部基础课程教学,并指导学生完成课题选题,又一批科研“00后”正式进入科学探索的进程。12月16日,工作站对接的上海市曹杨中学、上海市第三女子中学、静安区青少年活动中心、青浦区环境科普教育基地四个实践点的学生,在负责老师的带领下来到我校美丽的松江校区,开始了一场丰富充实的科研旅程,来自徐汇中学的王奕菲同学虽然腿部骨折,但仍坚持在家长的陪同下全程参与课程学习。上午,环境学院杨静老师以仪器分析认知为主题,从生活中常见的环境问题为切入点,引导学生思考仪器分析对于科学研究的重要性,随后,她从仪器分析发展历史和现状,环境及食品问题的出现,分析仪器原理与设计,分析仪器在环境及食品问题中的应用四个方面进行了深入浅出的介绍。她希望高中生能够掌握学习的思维方法,抓住主线,归纳共性和个性,处理好整体与局部,拓宽知识面,做一名博学广闻的优秀学生。下午,高中生在各自研究生辅导员的带领下进入实验室,与自己的课题导师进行了面对面的交流,初步确定了课题研究内容,为后期即将进行的开题报告做好准备。紧接着,环境学院高级实验师余阳老师为学生进行了实验室安全教育,他以生动形象的实验室安全事故案例着手,向学生讲解常见的安全隐患,明确实验室安全细则,以及实验室科研人员应养成的习惯。授课过程中,他着重向学生分享了事故应对策略及应急处理方法,他指出,大部分实验室安全事故都因科研人员的疏忽所致,同学们在实验期间,一定要按规定操作,时刻保持警惕,将安全二字放在首位。据悉,工作
详细内容2017年12月8日下午,纤维材料改性国家重点实验室东华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与上海市松江二中、东华大学附属实验学校和青浦高级中学签约,建立公众开放及科普教育基地。上海市松江二中校长王铁桦、团委书记校科技总辅导员李捷,东华大学附属实验学校校长周卫斌、副校长张云洁、办公室副主任钟景伟,和青浦高级中学校综合改革办公室主任王健来到东华大学材料学院,东华大学科研处副处长谢旭红、材料学院副院长马敬红,学院副院长实验室副主任张耀鹏、实验室副主任肖茹、学院党委副书记丁怡,以及部分师生代表参加会议,会议由重点实验室学生讲解团指导老师韩谨潞主持。(公众开放及科普教育基地签约仪式)(张耀鹏教授介绍实验室公众开放情况)会议伊始,张耀鹏教授就实验室的发展历史、科研现状和公众开放情况向大家进行了介绍。张耀鹏教授讲到,科学普及对于科研历史的传承、科技创新的积淀具有重要的作用,对于国家民族发展进步、国民科学素质提升具有重要战略意义,我们实验室以传播材料科学知识、提升民众科学素养为己任,致力于加强公众对纤维材料科学探索及研究的理解,多层次、全方位开展教育、传播工作。(东华大学材料学院仪器设备平台教师史同娜介绍平台情况)随后,材料学院仪器设备平台史同娜老师,展示了实验教学示范中心的教研一体化平台、实验室智能管理系统、“互联网+”在线教学平台和“B+X”实验教学体系,并特别介绍了面向中小学生特别设立的科普小实验课程。重点实验室学生讲解团是传播材料科学的一支有力队伍,材料学院党委副书记丁怡从讲解团的成立背景、团队建设和主要活动三个方面进行了系统介绍。丁怡表示,讲解团是材料学院在立德育人“大思政”格局中,鼓励教师发挥思政育人作用的有益尝试,今后会继续以“五爱精神”为指导,为懂材料的朋友提供学术交流机会、为想学习材料的朋友提供专业参考,为大朋友拓展知识宽度,为小朋友打开科技大门。上海市松江二中校长王铁桦对公众开放及
详细内容2月8日上午,受上海市纳米科技与产业发展促进中心、上海市纳米技术协会、中国力学学会等离子体科学与技术专业委员会委托,由东华大学承办的“2017年上海等离子体纳米技术产业发展研讨会”在东华大学延安路校区隆重举行。上海市纳米科技与产业发展促进中心副主任费立诚先生致欢迎辞,开幕式由本次研讨会筹备组组长张菁教授主持。低温等离子体技术是IC产业硅基光电材料与器件加工的关键技术,包括微纳米器件的刻蚀、薄膜沉积、以及元器件的封装等。由于其高效、低能耗、环境友好等独特的优势,在新材料、新能源、环境污染治理、生物医学等方面具有广泛应用。本届研讨会邀请了高等学校、研究院所、工业界从事等离子体纳米技术领域研究与开发的专家学者做会议报告,来自包括中国科学院等离子体物理研究所、北京大学、复旦大学、上海交通大学、中国科学技术大学、东华大学、苏州大学、北京印刷学院、中微半导体设备有限公司等国内数十家高校、科研机构与企业的40多名专家、学者,以及东华大学新能源与材料交叉学科平台的研究生代表济济一堂,交流、探讨等离子体纳米技术及应用领域进展,展望产业未来的发展方向。本届研讨会共组织了5场学术报告与1场交流讨论,研讨了先进等离子体源与技术及其在纳米技术产业中的应用,加强了政府、高校、研究院所、企业界的在等离子体科技与纳米技术交流与合作,不断凝炼等离子体科学与技术在纳米产业的重要研究与应用方向,推动相关科技与产业技术的发展。
详细内容12月13日上午,我校2018年学生就业创业工作研讨会在图文信息中心第二会议室召开,校党委副书记刘淑慧出席,教务处、学生处、招生办公室、学生就业服务中心、发展联络处、团委等部门相关负责人及各学院党委副书记参加。会议由学生就业服务中心副主任刘春雁主持。研讨会上学生就业服务中心主任严钧做了题为“适应新时代新要求,全面推进学生就业创业质量提升”的主题发言。严钧主要从新时代对学生就业创业工作的新要求、全面推进学生就业质量提升的困难和全面推进学生就业质量的提升策略等三个方面对未来就业创业工作进行了探讨。她指出,新时代就业创业工作的主要任务是在保证多渠道、更充分就业的基础上,全面提升学生就业质量。针对目前就创业工作中遇到瓶颈的困难,学生就业服务中心提出了推进就业创业服务精准化、提升学生竞争力、提高学生就创业质量、加强学生择业观引导以及强化就业队伍建设等五个策略来全面推进学生就业创业质量。机械学院党委副书记李宁蔚和材料学院党委副书记丁怡分别交流了两个学院在推进学生就业创业质量提升工作中的经验做法。与会的各职能部处负责人就我校招生和就业工作相互促进、创新创业教育融入到人才培养各个环节、加强思政教育以及就业创业队伍建设、利用校友资源促进大学生就业创业等问题进行了深入研讨。各学院党委副书记反馈了在大学生就业质量引导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和建议。最后,党委副书记刘淑慧进行了总结讲话。首先,她强调在新时代、新背景、新要求下,我校对就业创业工作有了新的应对、新的思考、新的举措,我们应该对未来成功推进学生就业创业质量工作充满信心。同时,刘书记对下一阶段的学生就业创业工作强调了三点:第一,就业创业下一阶段的目标应该在夯实学生就业创业基本目标的基础上,全面推进就业创业质量。全校上下要把提高就业创业质量具体落实到人才培养的各个环节;第二,学校各职能部处要各司其职、齐头并进、协同推进就业创业工作;第三,各学院要敢于
详细内容2017年12月7日,由中央网信办网络安全协调局、湖南省委网信办、湖南教育厅、湖南经信委主办,湖南大学、中国电信(湖南)、中国联通(湖南)承办的“湖湘杯”2017年网络安全技能大赛决赛在长沙超级计算机中心举办。本次大赛为全国性网络安全技能大赛,旨在服务于国家网络安全战略和网络强国建设,贯彻实施《网络安全法》,为全国网络安全人才展示水平、竞技比拼和交流互动提供舞台,发现、聚集和培养网络安全人才,为加快网络安全人才队伍建设作出贡献。我校两只队伍进入了决赛,其中“不存在的队”勇夺第一,获得特等奖另外一只队伍获得优胜奖。(中国工程院院士为我校特等奖队伍颁奖)本次大赛吸引了来自北京航空航天大学、浙江大学等知名高校的本科生、研究生和博士生参加。在备受瞩目的网络安全技能大赛决赛中,30支战队以优异的成绩挺进决赛(其中我校有两只队伍)。决赛当天,高手云集,经过一天的鏖战,网络安全攻防赛最终决出特等奖1名(我校获得)、一等奖1名、二等奖1名、三等奖7名和优胜奖20名。中国工程院院士、湖南省科协主席张尧学为特等奖获得者颁奖。据了解,“湖湘杯”2017年网络安全技能大赛作为全国信息安全领域的重要赛事,得到了相关IT知名企业(华为、30企业安全、北京启明星辰、北京知道创宇北京神州绿盟科技有限公司、杭州安恒信息技术有限公司等)的大力支持以及社会各界包括湖南省媒体的广泛关注。网络安全成为关系国家安全和发展,关系人民群众切身利益的重大问题。从世界范围看,网络安全威胁和风险日益突出,并日益向政治、经济、文化、社会、生态、国防等领域传导渗透,网络空间已经成为世界主要国家展开竞争和战略博弈的新的关键领域。没有网络安全,就没有国家安全。东华大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院为更好地提升信息安全专业的培养质量,专门开设了网络攻防课程设计等相关实践课程。为了提升学生的实践创新能力,2015年学院组建了网络安全理论与竞技兴趣小
详细内容11月30日,“丝路新世界·青春中国梦”2017年全国大学生“一带一路”暑期社会实践专项行动总结发布会在北京举行,我校人文学院“郁郁桑青,织华夏锦绣;巴蜀探古,歌嫘祖懿德”赴四川绵阳助力传统文化传承实践团实践团,纺织学院第七期援疆实践团获评全国“一带一路”专项优秀团队称号,援疆实践团队长刘凡茜子获优秀个人称号,东华大学获评优秀组织单位。发布会现场,援疆实践团作为上海市唯一一支,也是上海市首支团队,受邀作为五大活动主题的20支优秀代表团队之一进行成果展示和汇报。(纺织学院援疆团展示现场)纺织学院援疆实践团成立于2011年,今年是第七期,本期团队由中国工程院院士俞建勇担任科技总顾问、中国纺织服装教育学会会长倪阳生担任教学总顾问、东华大学特聘教授邱夷平担任总指挥、众多优秀中青年教师带队,汇聚了东华大学、塔里木大学、新疆大学等全国12所纺织高校的20余位专业带队老师和103名纺织、服装相关专业的本、硕、博学生齐赴新疆十八个地州、市和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等地深入新疆基层纺织企业和棉花主产区,以调研、授课、论坛和研讨会等形式展开智力援疆展开实践,切实助力新疆地区纺织服装产业优化升级,覆盖地域面积达到六分之一的国土。人文学院“郁郁桑青,织华夏锦绣;巴蜀探古,歌嫘祖懿德”赴四川绵阳助力传统文化传承实践团实践团依托东华大学人文学院、时尚传播研究中心的独特学科优势与专业特长,深入中国羌城和嫘祖故里,探寻古羌文化与嫘祖文化,就羌族传统文化、嫘祖文化的历史渊源、传承现状及发展瓶颈展开深入交流。团队邀请媒体、政府、企业、文化机构开展文化考察、深度访谈、企业研讨、高峰论坛等活动,联合当地政府部门、文化机构,与我校时尚传播研究中心共同申请文创项目、综合利用网络与新媒体进行宣传推广等方面做出努力,引发社会关注,加强川、沪两地企业合作,助力羌文化、嫘祖文化产品的市场化。(我校代表领取优秀组织单位奖)据悉,201
详细内容Contact Us
67792129
67792127
67792126
6779285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