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22日,法国雷恩高等商学院全球市场与发展高级总监斯蒂芬妮·雅梅(Stéphanie HIAUMET)访问我校,该校国际发展部主任卡罗琳·若阿南(Caroline JOUANIN)、中国事务主任陈璐等陪同来访。副校长陈革会见来访嘉宾,国际合作处、管理学院相关负责人陪同会见。陈革介绍了学校的基本情况、学科特色和发展规划。他表示,两校合作历史悠久,希望通过双方的共同努力,推动两校在人才培养、教师交流、科学研究等方面的合作,共同培养具有全球视野和国际竞争力的一流人才。蒂芬妮·雅梅对学校的热情接待表示感谢。她强调,东华大学是雷恩高等商学院在中国的重要合作伙伴,希望进一步加强交流,积极探讨更多合作可能性,拓展两校合作的广度和深度。法国雷恩高等商学院成立于1990年,拥有雷恩和巴黎两个校区,是全球100多个同时获得AACSB、EQUIS、AMBA三大国际顶级商学院认证的商学院之一。两校于2011年起建立合作关系,今年6月份续签了学生联合培养协议。
详细内容10月22日下午,第十二期新任教师教学能力培训开班仪式在松江举行,副校长陈革出席会议并作主题报告,教务处处长、教师教学发展中心主任杨旭东主持会议。新教师培训学员、相关教学单位分管领导及教务处老师参加了会议。陈革宣布开班,并作了题为《教育变革与教师职业素养:探索未来之路》的主题报告,围绕对当前教育的认识、教师能力提升实操两个层面进行阐述。针对当前教育,陈校长从教育变革的态势、教育工作者的方法论、教育教学的内涵、生活中的教育等方面展开,强调信息技术、人工智能的快速发展,对人才培养提出了巨大挑战,要求青年教师顺应教育变革的态势,深刻理解现代教育教学的内涵,肩负新时代教师的责任和使命。针对教师能力提升实操,从表达和沟通、创新思维的养成、工作生活环境管理等方面展开,提出改变传统的知识传授方式,加强教学改革,激活学生的思维和教学。 本期新任教师教学培训涉及21个教学单位,共54人,其中正高4人,副高11人,中级38人,初级1人。培训为期两个多月,包含线上理论学习、专题报告、教学工作坊、示范岗课堂观摩、教学实践等培训形式,多途径、多形式为新教师搭建提升教学能力的平台,促进新教师能尽快投入和胜任教学
详细内容2024年10月19日下午,恰逢东华大学材料学科创建70周年、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成立30周年之际,由东华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主办的“全国材料学科建设研讨会”在东华大学松江校区成功举办。会议特邀华南理工大学/美国阿克伦大学、东华大学杰出校友程正迪院士(美国工程院院士),四川大学王玉忠院士、西安交通大学郭烈锦院士、北京航空航天大学蒋成保院士、亚太材料科学院院士深圳大学徐坚教授、如皋市人民政府市委陈威涛副书记、苏州大学党委书记张晓宏教授、西安交通大学单智伟副校长、吉林大学郑伟涛副校长、武汉理工大学副校长王发洲、湖南大学/湖南师范大学潘安练副校长、沈阳化工大学秦高梧副校长、黎明职业大学王锋校长、武汉纺织大学王栋副校长、台湾交通大学许千树副校长、海外校友嘉宾加州大学戴维斯分校孙刚教授、德国柏林亥姆霍兹材料与能源研究所陆琰所长等,以及来自清华大学、北京大学、复旦大学、上海交通大学等海内外54个高校院所的校长、书记,以及近百位材料学院院长、系主任和相关教师出席。围绕“AI时代下材料学科建设的机遇与挑战”这一主题进行战略研讨。东华大学赵震副校长对各位院士、院长、专家的到来表示热烈欢迎与诚挚感谢,并简
详细内容2024年10月19日,恰逢东华大学材料学科创建70周年、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成立30周年之际,由中国化学纤维工业协会、东华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纤维材料改性国家重点实验室共同举办的全国新材料科技创新与产业发展论坛在东华大学松江校区复材楼第一报告厅举行。中国科学院院士、华东理工大学副校长朱为宏,中国纺织工业联合会副会长端小平,中国化学纤维工业协会会长陈新伟,中国纺织工业联合会科技发展部主任张传雄,邓州市市委书记邓俊峰,如皋市市委副书记陈威涛,洪泽开发区副主任邓玉鸿先生等领导,及来自恒逸石化股份有限公司、吉林化纤集团有限责任公司、驼人控股集团有限公司(河南驼人医疗器械集团有限公司)、中国纺织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北京倍舒特妇幼用品有限公司、华峰化学股份有限公司、联想创投集团、陶氏化学有限公司、天通瑞宏科技有限公司等公司的企业家,华东理工大学、国家先进功能纤维创新中心、河南省科学院平顶山产业技术研究院等科研机构的学者,我校副校长赵震、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院长朱美芳院士等师生出席论坛。论坛开幕式由东华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副院长巨安奇主持。赵震在致辞中,表达了对东华大学材料学科创建70周年、材料
详细内容在今天(10月22日),由市政府新闻办主持召开的市政府新闻通气会上,东华大学作为2024年世界城市日中国主场活动上海主场暨城市可持续发展全球大会边会——2024城市环境主题论坛的主办方向新闻记者们介绍了论坛的情况。今年上海世界城市日期间,共举行25项大型活动——总体活动构架为“1+1+7+16”,即1个开幕式,1个城市建设展览即1个开幕式、1个上海国际与城市建筑博览会,7场系列边会(由东华大学、同济大学、上海交通大学等单位分别主办的七个学术论坛),上海市16个区世界城市日主题公益活动。东华大学主办的城市环境主题论坛是唯一在市政府新闻办上发布介绍的论坛。会上,上海市住房和城乡建设管理委员会作为世界城市日活动执行单位,介绍了2024世界城市日中国主场活动上海主场暨2024城市可持续发展全球大会筹备情况以及海外活动情况,东华大学环境艺术设计研究院作为本次大会的重要参与方,院长鲍诗度在会上特别介绍了即将于11月1日召开的城市环境主题论坛暨2024上海国际城市家具高峰论坛的相关情况。(图:会议现场照片)本次论坛11月1日在东华大学延安路校区逸夫楼举行,由东华大学协同市住建委、中国标准化协会、上海
详细内容10月16日上午,工业和信息化部关于“现代纺织工业‘十五五’技术发展路线预研”调研会在校举行。工业和信息化部消费品司副司长郑艳、纺织处处长杨柳、副处长吴桐,上海市经信委都市产业处处长陈文珊出席调研会。中国工程院院士、校长俞建勇,副校长赵震出席。我校相关领域专家参加调研会。郑艳在会上表示,纺织行业是我国的传统优势产业和重要民生产业,当前科技创新为现代纺织工业发展注入全新活力。纺织产业未来将围绕材料、装备和数字智能技术等方向开展科技创新,在企业形态、制造方向、组织模式等方面探索新业态、新模式,持续提升纺织行业整体竞争力。她指出,高校是科技创新的策源地,在纺织行业的创新发展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希望东华大学持续发挥学科特色优势,为现代纺织工业发展贡献高校智慧。俞建勇代表学校对郑艳一行表示感谢。他指出,随着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的加速演进,科技创新已经成为推动纺织行业高质量发展的核心驱动力。他强调,立足新发展格局,中国纺织产业创新发展肩负重大使命,要进一步明确创新目标,从根本上提升产业能级,努力把握前沿技术的关键创新。面向未来发展,纺织产业要围绕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融合化加强全产业链整体性系
详细内容青春东华,志愿同行!近期,团市委印发《关于公布第四届“奉献杯”上海青年志愿服务项目大赛、公益创业赛获奖项目的通知》,经过组织申报、资格审核、初赛函评、决赛答辩等环节,我校2个项目脱颖而出,斩获1金1银:全国联合毕业设计青年志愿服务项目荣获上海青年志愿服务公益创业赛金奖,“智力助残,共享美好生活”项目荣获上海青年志愿服务项目大赛银奖。两支团队也将作为上海青年志愿服务项目代表参与第七届中国青年志愿服务项目大赛全国总决赛。(全国联合毕业设计青年志愿服务项目市赛汇报现场)(智力助残青年志愿服务项目市赛汇报现场)联合起来,设计服务美好生活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指出,城乡融合发展是中国式现代化的必然要求。全国联合毕业设计青年志愿服务项目由校团委、服装与艺术设计学院联合组织申报,由服装与艺术设计学院陈庆军教授主要指导,以“论文写在大地·设计做在城乡”为核心理念,围绕设计助力乡村振兴国家战略、设计服务人民城市建设以及设计赋能产业升级为主要路径,联结起全国主要设计类院校师生与地方政府、行业领军企业,通过校地合作、校企合作发起以大学生毕业设计为抓手的毕业设计驻村行动。项目坚持“政府/企业出题、师生答题、真问真
详细内容10月14日下午,全国政协委员、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棉花产业发展领导小组办公室主任梁勇一行来校调研,巴州国家级库尔勒经济技术开发区党工委书记黄新怀陪同调研。校长、中国工程院院士俞建勇出席。会议由副校长赵震主持。(调研会现场)俞建勇代表学校对梁勇一行表示欢迎。他表示,东华大学与新疆联系紧密,在对口援疆、人才培养、产学研等方面建立了长期合作,积累了深厚情谊。他强调,推动新疆纺织服装产业发展需重视产业规划与市场导向相结合,把握好棉纺织业的产业发展形态,找准定位,提升整体产业竞争力,发挥产业集群效应。学校将充分发挥学科特色优势,进一步加强与新疆的产学研合作,共同推动新疆纺织服装产业高质量发展。梁勇在会上就新疆棉业产业发展情况、自治区棉花及纺织服装产业发展战略和最新政策做了重点介绍。他谈到,棉花和纺织服装产业是新疆重要的民生与支柱产业,当前发展进入“快车道”,棉花产业机械化水平和产量持续增长,科技赋能产业发展成效显著,希望与东华大学加强合作交流,充分发挥高校智库优势,持续提升双方合作能级,共同为新疆纺织服装产业高水平发展赋能助力。会上,黄新怀、巴州国家级库尔勒经济技术开发区三级调研员刘勤介绍了库尔勒
详细内容10月16日下午,东华大学周周讲第410讲暨吉利控股集团2025届全球校招技术交流会在东华大学松江校区复合材料协同创新大楼第一报告厅举行。我校机械工程学院校友、吉利控股集团极氪智能科技副总裁徐云带来题为《匠心筑梦,创造不凡》的主旨报告,现场200余名师生参与聆听。活动前,校党委副书记李成龙亲切接见了徐云一行。机械工程学院院长单建波、校团委书记柴煜、发展联络处副处长程洁、学生就业服务中心副主任李静、机械学院党委副书记杨蓉等陪同会见。在讲座环节,徐云深情回顾了在东华大学校园读书的青葱岁月,提及学校良好的学风教风及授业恩师,依然是满怀感激之情。她和同学们主要分享了吉利集团12年以来投身汽车行业的从业历程和人生感悟,介绍了个人从项目总监一路成长为极氪副总裁的人生经历。从一名东华大学工业设计学生到吉利汽车研究院再到开创极氪品牌的从业经历,是徐云伴随中国汽车工业发展的20余年。她从第一款燃油车“博越”品牌讲起,回顾了作为“极氪001”“极氪009”主理人的从业经历,并以汽车工程师、产品经理的自我修养为视角与现场同学们广泛互动交流。也回顾了吉利发展历程及中国汽车工业崛起历程。她介绍,中国汽车工业不再
详细内容为深入贯彻落实教育部、上海市关于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的总体部署,推动2025届高校毕业生高质量充分就业,发挥“松江七校”招聘活动品牌引领作用,在上海市教育委员会、上海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上海市金融发展服务中心、上海市社会组织服务中心等单位大力支持下,10月15日,上海“松江七校”2024年校园招聘月启动仪式暨“优选雇主”发布仪式在东华大学隆重举行。上海市教育委员会副主任王浩,东华大学党委书记刘承功,华虹集团党委副书记、纪委书记黄新宇、松江七校部分校领导以及上海市教委等相关委办局领导、东华大学各学院领导出席启动仪式,东华大学党委副书记李成龙主持仪式。(刘承功致欢迎辞)东华大学党委书记刘承功代表七所高校致欢迎辞,并介绍东华大学在促进毕业生就业工作方面的经验做法,提出将高质量充分就业理念贯穿于人才培养全过程,形成与政府、行业、企业“协同育人、协同办学、协同创新”的就业育人新模式。(王浩讲话)王浩在讲话中提出要坚持精准研判,让就业服务提速升温;要重视需求牵引,让产教融合的成果惠及校企双方;要细化就业指导,将职业规划与生涯发展融入人才培养全过程。(华虹集团代表优选雇主发言)华虹集团党委副书记、
详细内容10月14日,校党委理论学习中心组围绕习近平同志《论教育》举行专题集中学习研讨。党委书记刘承功,校长俞建勇,党委副书记项延训、李成龙,党委副书记、纪委书记耿绍宁,副校长赵震、阎林平,党委常委朱英、任晓杰参加学习。刘承功主持集中学习研讨。刘承功领学习近平同志《论教育》中的《扎实推动教育强国建设》专题,并就“增强我国教育的国际影响力”作重点阐述。他指出,“国际影响力”是教育强国的六大特质之一,要主动服务国家教育对外开放和上海国际大都市建设,以全球视野培养和吸引优秀海内外青年人才,充分吸纳和利用世界一流的教育科研资源,持续加强和深化中外人文文化交流,助力我国建设具有强大影响力的世界重要教育中心。他强调,要进一步提高政治站位,把学习习近平同志《论教育》与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教育大会上的重要讲话精神结合起来、贯通起来,深刻把握建设高水平研究型大学的内在要求,自觉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服务教育强国建设上来;要进一步强化使命担当,以服务国家科技发展和战略需求为牵引,找准服务强国建设的结合点、发力点和增长点,全面提升学校“双一流”建设成效;要进一步落实重点攻坚任务,持续深化综合改革,落细落实“奋进东华”
详细内容10月14日,由复旦大学主办的中匈高等教育合作交流会在邯郸路校区召开,复旦大学校长金力、匈牙利校长联盟主席、罗兰大学校长薄慕往、教育部中外语言交流合作中心副主任静炜、匈牙利驻上海总领事馆文化和教育领事洋风以及匈牙利8所知名高校校领导出席会议。陈革副校长代表学校在大会上作专题报告。陈革的报告以“科技创新合作引领中匈高校合作新局面”为题。他首先介绍了学校近年来在纺织、材料、设计等领域取得的重要成果,也介绍了学校科技创新成果和时尚设计作品服务冬奥会、奥运会资格赛、国际时装周、爱丁堡艺术节以及体育竞技等国际交流活动的情况。此外他还介绍了目前学校与匈牙利高校开展的相关合作情况,受到与会者的关注。他提出要强化科技创新合作在推动高等教育国际化进程中的核心作用,并提出拓展深度,创新合作模式、提升高度,扩大创新交流、重视厚度,共享新资源三项建议。据了解,2024年是中匈建交75周年,今年5月,习近平主席历史性访问匈牙利,宣布将中匈关系提升为新时代全天候全面战略伙伴关系。建交75年来,中国和匈牙利不断凝聚共识、打造平台、务实合作,在教育合作方面取得丰硕成果,为继续深化发展战略对接、擘画新时代中匈关系发展新
详细内容智能纤维技术的发展为功能纺织品、医疗健康、复合材料和智能可穿戴等领域带来了新的机遇。纤维材料改性国家重点实验室(东华大学)的先进功能材料课题组提出了“多材料-多界面-多功能”的智能纤维设计思路,在单根纤维(器件)中,同时实现多种光、力、磁、电学功能。2024年以来成果已发表在Science、Matter、Device、Science Advances、Nature Communications(3篇)、Advanced Materials(2篇)、ACS Nano(2篇)等期刊。近日,团队联合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第六人民医院、同济医院、上海工程技术大学、同济大学附属养志康复医院等单位专家合作探索了智能纤维在组织工程和再生医学中的应用潜力,开发了一种可吸收、自放电的新型手术缝合线,相关研究成果以《Abioabsorbable mechanoelectric fiber as electrical stimulation suture》为题发表在Nature Communications。东华大学纤维材料改性国家重点实验室、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博士生孙周权为第一作者,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博士
详细内容2024年10月13日,恰逢东华大学材料学科创建70周年、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成立30周年之际,由中国化学会高分子学科委员会(CCS-PD)、美国化学会高分子材料科学与工程委员会(ACS-PMSE)和东华大学共同举办的中美双“高”论坛——东华大学站(The 11thCCS-PD/ACS-PMSE Joint Pre-Symposium at Donghua University)在东华大学成功举行。中国化学会高分子学科委员会副主任、北京大学李子臣教授,中国化学会高分子学科委员会秘书长、清华大学刘冬生教授,美国工程院院士、美国化学会前主席、里海大学艾尔莎·瑞秋曼尼斯(Elsa Reichmanis)教授,美国化学会高分子材料科学与工程委员会主任、休斯敦大学梅根·罗伯逊(Megan L. Robertson)教授,东华大学副校长陈革,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化学会高分子学科委员会副主任、朱美芳教授等,及来自芝加哥大学、休斯顿大学、明尼苏达大学、里海大学、圣母大学、波尔多大学、清华大学、北京大学、复旦大学、上海交通大学、同济大学、华东理工大学、中科院上海有机化学研究所、东华大学等150余专家学者应
详细内容Contact Us
67792129
67792127
67792126
6779285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