奥巧酸奶蛋糕、芋泥烤淡奶、金沙骨、翠桶鱼丁、象牙里脊肉、鸡翅包饭、时菜石榴包、豉油油爆虾……112道色泽美观、香气四溢的精品菜肴在长约十余米的美食餐台上依次排开,攒动的人头在美食前流连,夹几块酸奶蛋糕,来一碗鸡翅包饭,拿几根象牙里脊肉,“吃不够,根本吃不够”,这不是星级酒店自助餐厅的热闹场景,而是东华版“满汉全席”的现场。11月29日,由后勤服务中心、共青团东华大学委员会、学生会、研究生会主办的“食尚青春 挺膺担当——2024东华大学(延安路校区)美食文化节暨‘我最喜爱的食堂窗口’评选活动”在东华大学延安路校区东华食府举行,食堂大厨们从“幕后”走向“台前”,使出“十八般武艺”,挥铲舞勺、煎炒烹炸,为300余名师生带来红案、白案相得益彰的美食盛宴。从菜品的研发,食材的挑选、处理再到烹饪中的每个细节,师傅们努力创作出营养均衡、价格亲民、便于推广的食堂菜品,凝聚着他们用心用情服务学校、服务师生的情谊。猪肚脆嫩弹牙,鸡肉滑嫩可口,暖胃又滋补的猪肚鸡;外层酥香,内里多汁,咸香、鲜美完美融合的咸蛋黄白玉菇;色泽金黄,酥软香脆,成菜如朵朵盛开菊花的菊花鱼;远看似荔枝,入口肉汁四溢的象形荔枝虾球……厨
详细内容近日,上海市就业促进中心和上海市学生事务中心公布2023-2024年度上海市院校创业指导站评估结果。东华大学凭借出色的创业指导工作,连续第8年获评A级创业指导站。我校创业指导站隶属于创新创业学院,2016年成立以来,学生就业服务中心、教务处、研究生院、学生处、团委以及尚创汇·大学生创新创业孵化基地等多方协同,共同为在校大学生提供政策、资源和条件保障,指导站建立教学、实践、孵化与研究四维一体的教育体系,开设丰富多彩的创业课程,定期举办各类创业培训和实践活动,为学生提供全方位服务。2020年起,学校开始在部分二级学院试点建设二级创业指导站,截至目前已成功立项8个二级创业指导站,进一步丰富了东华大学科技创业+文化创意创业特色。2021年起,东华大学创业指导站加大对创新创业教育师资队伍培训力度,共启动75项专创融合教学改革项目和28项相关研究课题,促进双创人才培养质量提升,确保每一位怀揣创业梦想的学生都能在校园内找到适合自己发展的平台。2025年,学校将对标新一轮考评体系,进一步营造校园“有创意、善创新、能创造、敢创业”文化氛围,建设“尚创”生态系统,提升学生创新创业能力,推进学生高质量创业,
详细内容11月29日,“旷达科技——东华大学”联合创新中心揭牌仪式在旷达科技集团总部举行。常州市武进区区长恽淇丞、副区长王斐、雪堰镇镇长蒋志龙,旷达科技总裁龚旭东、副总裁王守波,东华大学副校长阎林平以及校内职能部处和相关学院等领导出席活动。会议由东华大学2006级校友、旷达科技总工程师吴双全主持。 (阎林平与恽淇丞共同为联合创新中心揭牌)阎林平表示,近年来,学校以在常校友为联结,与常州在生物医用、纺织装备、新材料研发、展览设计等领域开展了诸多合作。学校优势学科和专业,与常州以及武进区的主导产业、细分领域高度契合,双方合作还有很大空间、很宽领域。希望双方能够以产业需求为牵引,以科技成果转化为纽带,特别是发挥好校友的力量,促进科教融汇、产教融合,更好推动学校与常州、与武进的校地合作迈入新阶段。会上,龚旭东代表公司聘任纺织学院王荣武教授担任中心首席科学家。许福军与王斐为纺织学院-旷达汽车饰件系统有限公司“全日制专业学位研究生联合培养基地”揭牌。会前,参会领导一行参观了公司厂史陈列室、了解了历史沿革、业务范围和科技创新成果。据了解,旷达科技成立于1993年,是一家以交通工具内饰材料、座椅面套、座舱
详细内容2024年11月28日,中国科技期刊卓越行动计划二期入选项目正式公布:经公开申报、资格审查、陈述答辩、专家委员会复核、结果公示,确定463项入选。其中,Advanced Fiber Materials《先进纤维材料(英文)》正式入选英文梯队期刊项目!图为英文梯队期刊项目部分列表中国科技期刊卓越行动计划二期项目(2024-2028年)由中国科协、教育部、科技部、财政部、国家新闻出版署、中国科学院、中国工程院7个部门共同决定实施,设置英文单刊、中文单刊、高起点新刊、高水平办刊人才培育、集群(集团)化试点5个子项目,实施周期为5年。该项目是中国在科技期刊领域实施的力度最大、资金最多、范围最广的重大科技期刊发展支持专项。“卓越计划”二期有效申报1340项,立项463项:英文领军期刊50项、英文梯队期刊150项、中文领军期刊100项、中文梯队期刊100项、高起点新刊50项、集群(集团)化试点13项,立项率为34.5%。
详细内容2024年11月27日,学校在复合材料协同创新大楼举行了2024年博士学位点建设工作会议。东华大学副校长陈革,原上海市教育委员会高教处处长、上海市学位办主任束金龙教授、华东理工大学研究生院院长杜文莉教授、上海交通大学研究生院副院长张国栋教授,以及学校发展规划处、人事处、研究生院和三个学位点的学院领导和负责人等出席了会议。陈革强调了博士学位点建设的重要性,提出新获批的博士点学院要集中优质资源,打造高水平的科研团队,以确保能够产出具有创新性和影响力的科研成果。他要求各相关单位要合理配置资源,确保学位点建设能够引导学校整体发展。他对与会专家表示感谢,希望他们为博士点建设提供宝贵意见和支持。会上,纳米科学与工程、软件工程以及科学技术史三个今年新获批博士点的负责人汇报了未来的建设计划。专家们围绕各学位点的建设计划,从完善课程体系设置、强化导师队伍和能力建设、促进学科交叉融合、着力提升学生能力、拓展国际交流合作等方面提出了针对性的建议,通过深入讨论与交流,大家进一步明确了聚焦学校发展主流布局建设学科方向,深入落实教育、科技、人才协同发展战略部署,以更好地服务学校的高质量发展的目标。学位点建设是提高
详细内容2024年11月27日上午,《发挥源头治理效能 助推松江大学城高质量平安建设工作协议》签约暨“松江大学城检察官工作站”揭牌启动仪式在我校举行。我校校长、中国工程院院士俞建勇,我校党委常委、副校长阎林平,上海市人民检察院党组成员,副检察长刘晶,松江区副区长、松江公安分局局长杨剑,松江区人民检察院党组书记、检察长皇甫长城,松江区司法局党组书记、局长潘琼,松江区广富林街道党工委书记,人大工委主任姜山出席启动仪式。此次活动由区检察院副检察长徐翀主持。俞建勇在致辞中指出,此次签约松江大学城的平安建设工作协议并成立“松江大学城检察官工作站”,是贯彻落实习近平法治思想,推进平安高校建设的有益探索和重要实践。签约各方应整合资源,加强沟通协作,积极探索运用大数据、人工智能手段提升信息化水平,发挥“检察官工作站”“高校警务中心”“‘文汇路’一站式法律服务中心”等平台作用打造工作品牌,为大学生全面发展和成长成才保驾护航,为平安校园、法治校园建设贡献智慧和力量,把松江大学城打造成示范高地、和谐之城!阎林平、杨剑、皇甫长城、潘琼、姜山共同签署《发挥源头治理效能 助推松江大学城高质量平安建设工作协议》。阎林平、皇
详细内容11月27日,“东华大学•新东方斯芬克产教融合基地”签约揭牌仪式在东华大学延安路校区举行。副校长陈革,联合学院党委书记林文伟,新东方教育科技集团助理副总裁、斯芬克国际艺术教育总裁郝斌,继续教育学院副院长(主持工作)刘峰涛,斯芬克国际艺术教育沪苏宁区域总经理张龙霁等出席。相关项目负责人及主管与会。仪式由林文伟书记主持。(陈革讲话) 陈革对郝斌一行表示欢迎,他表示,此次东华大学•新东方斯芬克产教融合基地的揭牌成立,是深化人才培养合作、共享校企资源、实现双方优势互补的重要里程碑。他希望以此为契机,进一步为培养国际化创新人才提供新的育人空间和载体,持续探索产教融合新内涵,期待双方的合作能够不断深化和拓展,实现双方协作共赢、双向赋能。 郝斌分享了新东方斯芬克近几年艺术留学领域取得的成果,表示未来斯芬克将与继续教育学院展开深度合作,将东华大学的学科资源、教育科研实力,与新东方斯芬克国际化课程体系相结合,打造高水平的国际化人才培养平台,进一步推动高校教育与社会需求的精准对接,为学生提供多元的学业及职业发展通道。(郝斌和刘峰涛现场签约)(陈革和郝斌共同为基地揭牌) 仪式上,郝斌和刘峰涛现场签约,陈革
详细内容11月26日下午,马克思主义学院红色长廊主题展“新中国教育事业发展成就展”开展仪式暨研究生党员成长发展中心成立仪式在东华大学1号学院楼3楼红色长廊举行。党委组织部、党委宣传部、研究生院、学生(研究生)工作部、部分兄弟学院党委书记、副书记、专职党务干部、学工办主任、全国百个研究生样板党支部书记代表、校研究生党管中心学生骨干、马院党政班子成员、马理硕党支部党员、红色长廊讲解团成员等共同出席活动。马克思主义学院副院长陈向义主持。本次红色长廊展出的“新中国教育事业发展成就展”,是在推进教育强国建设、贯彻落实全国教育大会精神背景下,通过历史照片、生动案例和详实文字说明立体呈现、系统展示了新中国成立75周年来我国教育事业的辉煌成就和伟大变革。不仅展示了新中国教育事业的发展历程,还反映了我国教育事业取得的显著成就,包括普及九年义务教育、实现高等教育进入大众化阶段、建成世界上规模最大的教育体系等有关内容。展览同时也体现了我国教育事业在保障人民受教育权利、提升国民素质、推动经济社会发展、科技进步等方面的重要作用,进一步增强人们的教育强国意识,激发对推动教育事业发展的热情和信心。外语学院党委书记戴叶萍、马
详细内容11月26日下午,数学与统计学院数统本科生党支部开展“科创竞赛引领基础学科拔尖创新人才培养高质量发展”学习二十届三中全会、全国教育大会精神主题党日。副校长陈革出席会议并作指导。学院党委书记谢峰、学院党委副书记景亮、副院长杜玲珑、支部全体党员参加会议。会议由支部书记王梦竹主持。(主题党日现场)陈革表示,科创竞赛中引领基础学科拔尖创新人才培养,需要提升支部引领和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希望学生党员培养高度责任感,通过科创竞赛提升自己的综合能力,切实关注身边有困难的同学。结合教育教学改革,无论是教还是学,都要从知识导向转变为问题导向,理论联系实际,要解决真问题。支部副书记谢函颖与发展对象、数模竞赛国赛一等奖获得者孙力军作为支部学生代表,分别结合实际分享了二十届三中全会、全国教育大会精神的学习感悟和参与科创竞赛的心得。与会人员围绕会议主题交流感想。支部党员表示,未来将以科创竞赛为契机,为成为坚定理想信念、良好道德品质、高度责任担当、高素质人才的新时代好青年和优秀共产党员持续奋斗。据悉,数学与统计学院各学生党支部以科创竞赛为突破点,大力培育科创新动能,学生党员以赛促学、以学促干,积极钻研科研,将理论
详细内容近日,上海市教委公布了2024年上海市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名单,在全市认定实验教学示范中心三星级30家、二星级30家、培育级24家。经学校申报、专家函评、专家会评和现场考察等程序,我校在此次遴选中,有2家中心被评为三星级示范中心,2家中心评为培育级示范中心,名单如下: 据悉,上海市教委在今年6月发布《上海市教育委员会关于开展2024年上海市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遴选认定工作的通知》(沪教委〔2024〕19号),对全市32所高校的100个实验教学中心(原已列为市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的60个,新申报的实验教学中心40个)进行了验收及遴选工作,旨在通过“示范中心”遴选认定推动高等学校开展实验教学研究,引领实验教学改革方向和数字化智能化转型,共享优质实验教学资源,推进新质生产力内涵式发展,实现以高水平实验教学中心助力新时代高素质人才培养。 我校近年来积极推进实验实践教学工作,经过此轮考察评选,目前已经建有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2个、国家级虚拟仿真实验教学示范中心1个、上海市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4个、校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2个,已成为学校组织高水平实验教学,培养学生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的重要平台,示范与辐射
详细内容11月22日,上海东华大学教育发展基金会第三届理事会换届大会暨第四届理事会第一次会议在延安路校区校友之家举行。校长、中国工程院院士俞建勇,副校长陈革、阎林平出席会议,第三、第四届理事会和监事会成员与会。第三届理事会换届大会审议并通过了《上海东华大学教育发展基金会第三届理事会工作报告》《上海东华大学教育发展基金会第三届理事会财务工作报告》《上海东华大学教育发展基金会理事选举办法》等文件,以无记名投票方式选举产生了第四届理事会理事共15名。随后第四届监事会召开监事会议,选举党委学生(研究生)工作部部长、学生处处长、武装部部长秦泽峰担任监事长。在第四届理事会第一次会议上,理事们以无记名投票方式,选举产生第四届理事会负责人,阎林平担任第四届理事会理事长,发展联络处处长沈洁担任第四届理事会秘书长。俞建勇代表学校对出席会议的校友理事表示欢迎和感谢,对第三届理事会过去五年卓有成效的工作表示高度肯定,并向与会校友介绍了学校近年来在学科建设、人才培养、师资队伍建设和科技创新等方面取得的重要成果。他表示,学校始终以服务国家战略为己任,充分发挥拔尖创新人才培养主阵地、基础研究主力军和重大科技突破策源地的龙头
详细内容2024年11月22日,东华大学分析测试中心成立20周年之际,大型仪器开放共享平台效能提升研讨会在我校松江校区顺利召开。来自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南京大学、上海交通大学、复旦大学、同济大学、华东理工大学、深圳大学、苏州大学、扬州大学、安徽大学、杭州师范大学、中国计量科学研究院、中国科学院化学所、中国科学院上海高研院、中科院脑智卓越中心、泰和新材集团公司、日立公司、岛津公司、安东帕公司等高校、研究机构和企业的专家学者齐聚一堂,共同探讨大型仪器开放共享平台的效能提升与发展机遇。(研讨会现场)东华大学副校长阎林平,中国科学院院士、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院长、纤维材料改性国家重点实验室主任朱美芳,以及来自全国多所知名高校和科研机构的领导、专家出席了会议开幕式,包括中国计量科学研究院新材料计量实验室主任任玲玲、中国科学技术大学理化中心主任刘文齐、南京大学科研设施共享中心主任孙涛、上海交通大学分析测试中心主任陈峰、华东理工大学分析测试中心主任李大伟、苏州大学分析测试中心主任姚志刚、扬州大学测试中心主任周俊及原主任刘正铭、安徽大学分析测试中心主任李伟、杭州师范大学分析测试中心主任尹守春、中科院脑智卓越中心科
详细内容近日,中国再生资源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在天津市滨海新区举办2024固废资源化创新与绿色发展峰会暨联盟成立15周年大会。再生资源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历经15年建设与发展,一路走来深受国家相关部委、两院院士、再生资源产业界和学术界,以及新闻媒体界的关心支持和高度评价,为弘扬我国再生资源行业正能量、树立行业标杆示范,充分展示联盟成立15年来推动再生资源行业绿色发展、技术创新、成果转化、人才培养、产品应用、平台建设、装备集成等产学研用合作成效,进一步扩大行业企业和专家学者影响力,强化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深度融合,加快发展新质生产力,助推再生资源行业高质量发展,再生资源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在全国范围内组织开展了联盟成立15周年大会大奖“杰出创新奖”评选工作,隆重表彰我国在废弃物资源化与循环利用方面有突出贡献的15名专家、学者和企业技术专家。近年来,我校李登新教授在硫酸化焙烧渣还原破壳提金、电子垃圾氧转移催化剂催化氧气氧化金属并进行无害化分离、城市生活废水处理剩余污泥利用可固定化酶水解法分离蛋白质、微纳米气液分散体系捕获耦合催化氧化NO并吸收NOx的新思路、废旧锂电池正极粉末回收有价金属并制备金属氧
详细内容11月22日下午,由上海市图书馆学会信息技术与图书馆信息系统专业委员会主办、东华大学图书馆承办的“数智赋能卓越科研:图书馆数智化转型与发展研讨会”在我校延安路校区成功召开。近40家上海地区高校图书馆、公共图书馆的100余位代表出席会议。本次研讨会旨在汇聚高校图书馆专家,共同探讨图书馆数智化转型与发展的新理念、新技术、新方法、新实践和新经验,增强图书馆专业人员对数智化技术的认识,推动图书馆数智化管理服务模式的转型和创新。 上海市政协常委、上海市高校图工委秘书长、上海交通大学图书馆馆长程金华致辞中指出高校图书馆作为大学的心脏,理应顺应教育数字化新需求,主动拥抱并积极应用人工智能等新技术,加快数智化转型,更好发挥图书馆在数字、信息、数据、和文献方面的重要支撑和保障功能,一体推动高校的教育发展、科研创新和人才培养,为高校的高质量发展作出更大、更重要的贡献。 上海市图书馆学会学术委员会主任金武刚在致辞中回顾了图书馆传统业务、信息技术、数智化发展的历程,同时表达了通过本次研讨会寻找图书馆数智化最优解的热切期待。 主题报告环节,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图书馆馆长仇晓春做《人工智能赋能医学信息服务与发展》
详细内容Contact Us
67792129
67792127
67792126
6779285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