莫道斯人已远去,举头如见音容在。虽然已经辞世一年多,但至今一提及郁铭芳,他的研究生钟继鸣依然情难自禁,声音哽咽。郁铭芳,1927年10月出生,中国工程院院士,1954年5月加入中国共产党,生前系材料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中国化纤领域的奠基人和学科带头人。在党60余年,郁铭芳与国家同向同行,以国家的发展轨迹定义自己的奋斗目标,无论是科研攻关还是为国育才,他总是寻找现实的坐标,用一件件具体的事情去检验和砥砺自己的初心和信仰,用奋斗拓展自己的人生维度。领略化学的奇妙郁铭芳小时候热爱天文,但是中学时因一次实验课让郁铭芳对化学产生了浓厚的兴趣。“老师用三根试管,分别加入不同的液体,两根试管的液体倒在一起后,无色液体就变成了红色,随后倒入其它液体,红色又变回了无色。”“像变戏法一样”的实验课让郁铭芳不经意间领略到了化学的奇妙,也牵引着他走向化纤研究之路。1944年,郁铭芳以东吴附中总分第三名的优秀成绩直接入读东吴大学。在选择专业时,他填报了化学专业。“天文学科大学里很少开设,而且社会上应用不广。可化学不一样,这个专业大部分高校开设,毕业后就业机会也多。” (1948年,郁铭芳(中)与大学同学在上海
详细内容日前,第六届“感动石化”人物颁奖典在北京举行,我校特聘顾问教授、中国工程院院士蒋士成等10个人物和团队获评“感动石化人物”称号。颁奖典礼现场,蒋士成院士在获奖者中第一个出场。跟随主持人的现场访谈,大家进一步了解到蒋士成院士开辟了聚酯装置国产化道路,为中国化纤工业由小到大、由大到强作出了突出贡献,是中国聚酯纤维产业的奠基人,被学术界誉为“的确良之父”。他长期从事化工、化纤工程设计及技术开发、技术管理工作。作为主要设计总负责人,规划了我国最大的化纤基地—仪征化纤工程,全面负责设计、施工、安装、生产等方面的技术管理工作,为仪化一、二、三、四期工程的建成投产和生产、技术管理、消化吸收引进技术和国产化工作,作出了突出贡献。早在20世纪60年代中期,他作为国家大型工程贵州有机化工厂设计总负责人,在我国第一套万吨级的醋酸乙烯和聚乙烯醇装置的工程设计和建设上,创出国产化的新路并成功在广西维尼纶厂等同类装置上推广使用。他围绕国家发展战略目标和化纤行业未来发展方向,先后主持和参与高性能纤维产业、多种生物高分子新纤维工程化与产业化发展、我国纺织产业科技创新发展(2016-2030)、高性能纤维与汽车轻量化技
详细内容纺织学院党委深入开展“我为群众办实事”党史学习教育实践活动,围绕实践育人目标,以学生需求为导向,积极拓展行业重点实习实践基地,打造校企联合育人平台,助力一流学科人才培养和基地建设,解决学生从学校到职场角色转换难的问题。本学期,学院党委先后带领师生走访了泉州海天材料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安徽华茂集团、江苏苏美达集团、桐昆集团、桑德森力玛集团、微创集团、震坤行工业超市以及莱卡纤维等,从全产业链的智能制造示范企业、纺织新材料龙头企业、纺织贸易国际化企业、国际知名纺织机械公司到新兴的生命健康医疗器械公司,智能化服务与高性能纺织品研发公司等,学院为学生新拓展了一批优质企业的实习实践资源,为学生专业实习实践以及毕业生就业提供更多的平台与机会。同时学院还与多家企业签订了大学生社会实践与就业实习基地协议。(纺织学院师生参观走访泉州海天集团) (纺织学院师生走访安徽华茂集团)(纺织学院师生走访苏美达纺织有限公司) (纺织学院师生走访桑德森力玛集团)(纺织学院师生走访莱卡公司) (纺织学院师生震坤行公司参观交流)学院党委研判当前就业形势,贯彻落实国家和教育部就业决策部署,高质量推动毕业生就业工作。在校企合作
详细内容经中共中央批准,“七一勋章”颁授仪式今日上午10时在北京人民大会堂隆重举行。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首次颁授“七一勋章”并发表重要讲话。东华大学1960级校友黄宝妹获得习近平总书记颁授“七一勋章”!
详细内容6月25日,学校党委领导班子围绕“学史力行,谋划学校高质量发展”主题,开展党史学习教育专题研讨(以下简称“专题研讨会”)。教育部党史学习教育高校第六巡回指导组组长朱崇实,副组长韩晓峰、黄宗明等一行6人,以及教育部直属高校党建工作联络员刘建中到校调研指导,在校全体党员校领导参加研讨。专题研讨会由党委书记刘承功主持。(研讨现场)会上,刘承功向指导组汇报学校党史学习教育第一阶段工作情况,并对交流发言进行了总结。他汇报说,在第一阶段党史学习教育中,学校党委把党史学习教育作为重大政治任务,抓牢主体责任传导、抓实“关键少数”带头示范、抓好“基层首创”赋能,以上率下重引领;建好三级师生宣讲团队,深化研究阐释,营造良好氛围,实现宣讲培训全覆盖广辐射;把党史学习与“五育并举”有机融合,不断完善党史育人“大课堂”、融入教育教学主渠道,针对不同群体精准施策,确保党史育人取得实效;坚持突出问题导向,聚焦中心工作、发挥特色优势、着眼提升服务效能,深入开展“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深挖党的初心始发地、学科发展特色以及办学历史中蕴含的丰富红色资源,突出学习特色。在总结交流发言中,刘承功指出,在接下来的党史学习教育
详细内容化工生物学院近两百位师生校友聚会于阔别已久的母校共同见证学院校友会的成立,另有22549位全国各地校友在线观看照片直播,共襄盛会。在这里,曾经的校友久别重逢;在这里,昔日的同窗再叙温情;欢声笑语,重温求学时光;其乐融融,共叙师生情谊。6月26日,东华大学化学化工与生物工程学院校友会成立大会在松江校区图文信息中心第二报告厅隆重举行。东华大学党委副书记刘淑慧,副校长卿凤翎,副校长、校友会执行会长陈革,发展联络处常务副处长、校基金会秘书长吴保根出席大会。1957级应用化学专业校友、华东师范大学何鸣元院士,1978级化学工程专业校友、华东师范大学刘擎教授,1981级染整工程专业校友、上海工程技术大学王际平教授,1983级染整工程专业校友、上海市浦东新区人大副主任刘宇青,1989级应用化学专业校友、上海市纪委监委驻市政府办公厅纪检监察组长何雅,1992级染整工程专业校友、中国纺织信息中心副主任张玮,1994级染整工程专业校友、中共上海市奉贤区委副书记骆大进,1994级染整工程专业校友、东华大学党委副书记刘淑慧,学院党政领导班子、各系部教师代表、在校生代表以及来自全国各地130多位校友到会。成立大
详细内容6月24日,《中国共产党治国理政的伟大开端——中华苏维埃共和国历史》东华大学巡展(以下简称“中华苏维埃共和国历史展”)在校开展。党委书记刘承功,党委副书记刘淑慧,瑞金中央革命根据地纪念馆馆长周景春出席开展仪式。党委常委、党委宣传部部长任晓杰主持仪式。学校相关职能部门及学院负责人、学生代表参加开展仪式。(刘承功致辞)刘承功宣布开展并致辞。他指出,瑞金红色文化资源丰富,为开展党史学习教育提供了生动素材。我们要引导广大干部师生通过观展切实感受坚定理想、英勇斗争的革命精神,执政为民、艰苦奋斗的优良传统,求真务实、创新争优的宝贵经验。要以深入学习中华苏维埃共和国历史为契机,进一步增进对中国共产党治国理政伟大开端的认识,在党史学习教育中深化学史力行,以党史学习教育推动学校“双一流”建设,不断开创学校高质量发展新局面。要充分利用“社会大舞台”,上好“大思政课”,通过暑期社会实践追寻红色足迹,明确青年一代的责任和担当,引导学生听党话、跟党走,紧密团结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周围,凝聚起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和建设“奋进东华”的强大精神力量。(周景春介绍展览基本情况)周景春在会上介绍展览基本情况,表示
详细内容学校党委按照教育部和上海市相关通知要求,将“我为群众办实事”工作作为当前开展党史学习教育的有力抓手和巩固拓展“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成果的重要载体,通过广泛开展“我与群众面对面”“我是基层宣讲员”“我是党员做先锋”“我是党员志愿者”“我为群众送温暖”“我为群众解难题”“我为发展献一计”系列活动,进一步引导、推动各级党组织和广大党员、干部学深一层、以学促做,扛起责任、抓好落实,做到学党史,干实事、解难事、谋大事、创新事、长本事,不断提升广大师生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用优异成绩和实际行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和建校70周年。党委统筹谋划,党员领导干部带头让“实事”办的更有力度学校党委第一时间制定下发《东华大学关于围绕“我为群众办实事”开展系列活动的方案》,明确工作要求、压实主体责任、强化分类指导,推动各级党组织和广大党员、干部切实将实事办好,好事办实。学校建立“6+6”重点发展和重点民生项目清单、在年内有序推进落实共12项实事工程,将“办实事”专项工作同学思践悟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高质量落实党史学习教育相结合;同推动学校“十四五”期间更高质量发展相结合;同满足
详细内容6月26日,上海市慈善基金会喜迎建党100周年暨优秀慈善志愿者代表座谈会召开,全市123名优秀志愿者、志愿者团体及志愿服务组织者获表彰。上海市副市长彭沉雷,上海市慈善基金会理事长钟燕群、荣誉理事长冯国勤等出席座谈会。据上海市慈善基金会介绍,基金会和上海慈善志愿者服务总队于2020年11月正式启动2019-2020年优秀慈善志愿者评选活动,表彰志愿者在日常志愿服务活动中的无私奉献。经基层推荐、评委会评审、网上公示,上海市慈善基金会、上海慈善志愿者服务总队研究决定,授予我校“智力助残”志愿者服务队“优秀慈善志愿者集体“荣誉称号。彭沉雷肯定了上海市慈善基金会建会27年来开展慈善活动所取得的成绩,并向荣获2019-2020年优秀慈善志愿者称号的个人和集体表示了祝贺。彭沉雷强调,今后的慈善工作、志愿者服务工作要继续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及时发现人民群众的实际需求,切实地服务好广大人民群众;要继续坚持让志愿服务成为一种社会风尚,号召和引导更多的普通市民加入到志愿者的队伍中来,帮助他人,阳光自己。图1领取上海市优秀慈善志愿集体奖我校“智力助残”志愿者服务队成立于1995年。作为上海市“智力助残”志愿者基
详细内容编者按:今天,是一代教育家、科学家钱宝钧逝世25周年,最好的纪念是传承,最高的致敬是奋进。在迎接中国共产党建党100周年的历史时刻,在东华大学建校70周年之际,我们更加怀念东华大学的创建人之一,我国化学纤维学科奠基人、高分子纤维科学家、教育家——钱宝钧。(我国化纤专业教育奠基人之一、原华东纺织工学院院长、中国纺织大学名誉校长钱宝钧)创办新中国第一个化纤专业钱宝钧先生生于1907年,于1951年参加东华大学(时名华东纺织工学院)的筹建,从此结下了与新中国成立的第一所纺织高等学府不解的情缘,并把整个后半生都贡献给了学校,贡献给了新中国化学纤维事业以及纺织教育人才培养。解放初期,我国的纺织工业原料主要依靠天然纤维的棉、毛、麻、丝,远远不能满足亿万人民穿衣的需要,出路何在?钱宝钧先生敏锐地意识到当务之急是发展化学纤维工业。在1950年的全国化工会议上,钱宝钧先生毅然提出了发展国内化学纤维工业的主张。他还意识到,要发展化纤工业,必须教育先行。为此,他于1954年与化纤专家方柏容教授联名上书纺织工业部,建议在华东纺织工学院(东华大学的前身)创办新中国第一个化纤专业。这是百废待兴的新中国解决“棉粮争
详细内容6月22至24日,我校2021届学生毕业典礼在松江和延安路两校区举行。党委书记刘承功,中国工程院院士、校长俞建勇,党委副书记崔运花,党委副书记、纪委书记王云骏,副校长邱高、陈南梁、舒慧生、李炜分别出席了毕业典礼。各学院党政负责人,教师、在校生代表及校友代表共同见证毕业庄严一刻。毕业典礼上,232名上海市优秀毕业生和240名校优秀毕业生获表彰。校领导深情寄语毕业生毕业典礼上,校领导代表全校师生向即将开启人生新篇章的毕业生致以祝贺和祝愿,向陪伴毕业生成长并付出辛劳的老师和家长表示感谢。校领导寄语毕业生要立大志,以信念之火燃报国之情,把爱国情、强国志、报国行融入到现代化国家建设的新征程,努力成就崇高伟大的事业担负起历史和时代赋予的崇高使命;要明大德,以高尚品德铸信仰之魂,坚守善良、正直、关怀等人类最美好的品德,敛静自持,让自己成为温暖他人的小环境;要成大才,以本领才干筑成事之基,将所学所思转化为改变世界的勇气和利器,在实践中推动社会发展;要担大任,以担当坚韧赴国之使命,在担当中历练,在尽责中成长,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必将功成有你我。校领导祝愿毕业生们在未来的日子里继续发扬光大“崇德博学、
详细内容6月18日,我校在松江校区召开“十四五”规划工作推进会。党委书记刘承功,校长俞建勇,党委副书记、纪委书记王云骏,副校长邱高、陈革、陈南梁、舒慧生、李炜等校领导出席会议;各学院(部)党组织书记、院长,各科研单位负责人,相关职能部处负责人等与会;俞建勇主持会议。刘承功讲话指出,在学校“十四五”规划编制工作接近尾声之际召开的本次会议,尤为必要、意义重大。各单位要进一步认清学校面临的形势和机遇,进一步凝聚共识,转变思维方式和工作思路;要勇于担当,根据学校发展目标,高标准调整确定本单位“十四五”发展指标值;要下定决心、增强信心,周密谋划并认真落实好规划各项任务。他强调,“十四五”时期学校要主动对接国家战略需求,抓住关键领域,找准发力点,在人才培养、科学研究、师资队伍建设、国际交流与合作等工作上重点突破,形成更好的奋进态势。在规划推进实施过程中,要发挥优势特色学科的辐射带动作用,促进优势学科带动其他学科发展,加强基础学科建设和前瞻性新兴学科布局,推动学科链与产业链更好对接;要加强统一组织谋划,系统推进建设一批大平台、大项目;要强化“五育并举”,加强校园文化建设,提高人才培养质量;要改进优化人事政策
详细内容6月21日,学校党史学习教育领导小组在延安路校区召开工作会议,传达教育部党史学习教育工作推进会精神,全面总结学校党史学习教育第一阶段开展情况,部署推进下一阶段党史学习教育工作任务。校党史学习教育领导小组成员出席会议,校党史学习教育领导小组办公室成员单位负责人参加会议。(会议现场)党委书记刘承功主持会议并讲话,他强调要在充分做好党史学习教育第一阶段工作情况总结基础上,做好第二阶段工作部署谋划,要认真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即将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大会上发表的重要讲话精神,持续坚持学党史和学理论相融合,把党史学习教育进一步推向深入;要深入挖掘身边优秀党员,加大先进典型事迹学习宣传力度,进一步凝聚人心,鼓舞斗志,营造比学赶超的良好氛围;要坚持学做结合,将“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落实落细,把党史学习教育与学校各项重点工作紧密结合,确保“十四五”开好局起好步,为形成党史学习教育长效机制打下良好基础。校长俞建勇在讲话中指出,要对照“学史明理、学史增信、学史崇德、学史力行”的目标要求,进一步深化党史学习教育各项工作。要抓好广大师生理想信念教育,补足精神之钙,弘扬先进模范精神,从党史中汲取智慧
详细内容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之际,化工生物学院把党史学习教育同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深度融合,创新党史学习场景,夯实培根铸魂根基,丰富党史育人方式,高标准高质量纵深推近党史学习教育入脑入心、见行见效。6月23日,一场共情共鸣、别样生动的情境党史大课拉开帷幕。党委副书记、纪委书记王云骏出席活动并讲授专题党课。相关职能部处负责人及学院师生代表、党员代表参加活动。(王云骏上党课)王云骏以《共产党的人民观与中国人的共富路》为主题带来意涵丰富、内容生动的党课。他从汉字溯源及百年党史维度阐述了中国共产党创造“人民”概念,全面深度剖析了“真理标准大讨论”、“提出和确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及“新冠肺炎疫情防控”等体现“人民至上”的三件大事。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是中国共产党的初心使命。他引用党的重大历史决议和《共产党宣言》全面系统地回顾了中国共产党对公平观念的理论实践探索历程,深入浅出地讲述了“社会主义本质是共同富裕”的历史逻辑、理论支撑和实践基础,并以详实的数据呈现了反贫困的中国贡献,多角度多层次深入分析了人民性是中国共产党成功的秘诀。化工生物学院党委书记宋丽贞与师生党员共同带来主题音乐党
详细内容Contact Us
67792129
67792127
67792126
67792852